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共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

苏共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

苏共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
苏共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原因

苏共垮台教训和启示

论苏共垮台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摘要:苏共垮台的历史教训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由此而导致了苏共最后的垮台。苏共的历史证明: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正当的先进性是必须体现在实践上,真正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起先进性。 关键字:苏共垮台、历史教训、启示 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8月23日签署了“关于暂停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活动的命令”。8月24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同日,他还发布命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苏联武装力量、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护法机关、铁道部队、其他军事单位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暂停苏联共产党在苏联全境的活动”。在此情况下,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或被中止,或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共产党的基础上改建新党,有的共产党甚至被宣布为非法。这样,统一的苏联共产党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一、苏共垮台给我们的教训 1. 苏联共产党未能代表最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未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争取福祉。 由于苏共在后期丢掉了列宁开创的密切联系千百万工农群众的优良传统, 在政治上和道德上背离了苏联人民的根本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一,苏共各级领导人搞特殊化和以权谋私之类腐败现象由来已久,到后期愈演愈烈。比如建立了一整套内部特供商店、餐厅、医院、免费别墅, 在正式工资之外向干部分发不公开金钱数额的“大信封”。第二,在组织建设上30年代的“大清洗”断送了党内民主,使民主集中制名存实亡。苏共逐渐形成最高领导不受任何监督,党内没有真正的民主氛围,普通党员政治人格分裂的局面。“大清洗”的首要目的:是打击和消灭党内的所谓反对派。这些反对派主要是与斯大林在如何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的道路方针方法上持不同见解,其中不少人忠实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就“大清洗”的性质而言,这是一次采取激烈的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清党整党运动。第三,还有许多党员干部利用职权非法侵吞社会财富, 从中繁衍出大批蚕食社会主义的蛀虫,导致苏联人民对党的不满情绪不断发展。第四,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不是着眼于苏联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是着眼于适应极少数政治野心家和经济暴发户的需要, 使苏共从根本上脱离了苏联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同时也造成了党内思想和组织的严重涣散。苏联解体前两年, 就有三、四百万党员离开党的组织。在1991 年决定苏联命运的“8.19”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群众站到了苏共的对立面, 成为苏共垮台的决定性因素。 2.苏联共产党背离了其国家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从制度建设看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

从制度建设看苏共垮台的经验教训 韩月香 [内容提要]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的大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视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建设。苏共既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党内外监督机制,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有力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没有建立一种能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变革机制,没有及时意识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与职责转变。制度僵化导致观念僵化、管理僵化,政治合法性资源不断流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和实践方面,苏共也没有建立一个社会资源合理、公平的配置制度,使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拥有了利用人民赋予的国家政治权力为自己捞取私利的巨大的腐败空间。 [关键词]制度建设;苏共垮台;经验教训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5)06-0147-03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的。本文拟就此作些分析。 为什么社会公仆变成了社会主人 很多文章认为,苏共的问题的全部症结就在于,苏共领导集团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为了一小撮特权阶层。苏共生于斯、盛于斯、衰于斯、败于斯。诚然,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这不是根本原因,而且这种历史事实不仅存在于苏共的历史中,而且还几乎存在于东欧所有共产党的历史之中。为什么一直把作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圭臬、并以此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的共产党却无一例外地走向了这一宗旨的反面?

邓小平早就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因此,不是什么阶级斗争没有搞好的问题,更不是某些坏人作恶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只有从制度层面上去探索,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所有的东欧共产党都无一幸免这一令人费解的事实。 我们知道,所谓“公仆”,实际上就是能够也必须承担责任的人,是保证公权公用而不进行“化公为私”或“以权谋私”的人。那么,要使这种人大量存在并批量生产、继续维系就必须有一条可靠的保质保量的生产线——制度的保障。孟德斯鸠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防止腐败或阻止从“公仆”变“主人”的方法只能是分权制衡,对权力加以约束,以一种权力制约另一种权力,用制度的手段来规定权力的用途,防止权力被滥用,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惟一有效的办法。整肃、道德自觉、党性教育不能从根本上堵塞从“公仆”到“主人”的通道。长期以来,苏共正是靠掌权者的洁身自好来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或者靠对掌权者提倡廉洁来反对腐败的,这无异于是寄希望于可遇不可求之人之事。在没有制度手段保证的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其结果只能是遍地腐败,社会公仆必然变成社会主人。比如,从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最初日子起,列宁就异常鲜明地提出反对党的官僚主义化问题,他把官僚主义叫做“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在他看来,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苏维埃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东西。他说,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这是列宁直到逝世都耿耿于怀的问题。可是,列宁的遗训没有能够在苏共中坚持下去,党的领导集团越来越通过支配、控制、使用和经营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实现自己的私利,以至于腐败丛生,官僚主义越来越严重。人民参政议政的政治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能不能参政议政、如何参政议政成为某些官僚赏赐给人民的恩典,这就很难在制度上遏制官僚主义。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

1、【多选题】久加诺夫把苏共亡党的原因总结为“三个垄断”,即:(BCD)。 A. 对文化的垄断 B. 对真理的垄断 C. 对资源的垄断 D. 对权力的垄断 2、【判断题】1991年,苏共不仅失去了执政地位,而且遭遇了亡党亡国的厄运。A A. 正确 B. 错误 3、【判断题】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A A. 正确 B. 错误 1、【单选题】苏共亡党的政治原因是(A)。 A.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B. 政府不作为 C. 经济衰退 D. 未设立三权分立 2、【多选题】苏共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中展示给人民的形象是(AB)。 A. 治党不严 B. 为政不廉 C. 治党严厉 D. 为政廉洁 3、【多选题】苏共执政党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BC)。 A. 经济文化原因和文化需要 B. 政治原因 C. 党的公众形象 D. 西方发达国家的干预 1、【判断题】戈尔巴乔夫刚刚上台的时候,他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多一些社会主义”。A A. 正确 B. 错误 2、【判断题】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党内被认为是一个改革者。A A. 正确 B. 错误 3、【多选题】在党内“革新苏共”的主要内容有(ABCD)等。 A. 革新党的指导思想 B. 革新党的性质 C. 革新党的奋斗目标 D. 革新党的组织原则 1、【多选题】在党内“革新苏共”导致苏共党内上层被分成三大派:(ABC)。 A.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 B. 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保守派 C. 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激进派 D.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改革派 2、【判断题】在党内“革新苏共”导致党员失去了方向和信心。A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而破裂,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在主观上,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那种割裂民主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的“二次革命论”,在国民革命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使共产党自愿处于“在野”地位,甘当“苦力”,排除在政权和军队的领导之外。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革命的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地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幻想拉住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对同盟者中反动集团的叛变革命,既缺乏戒备,又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机关的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指导上,始终存在着对国民党估计过高,对共产党估计过低的倾向,全力帮助和发展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造成国共两党力量的悬殊,在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一再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国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次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唤醒了全国人民;锻练了共产党,提高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给中国人民以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主要是: 第一,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高潮,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实力,在振兴中华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国民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进步,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合作两利,分裂有害,国共合作的破裂,使中国革命出现重大的挫折。 第二,中国的民主革命,能否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并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革命就发展,就胜利;当中国共产党由于犯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就遭到严重挫折,以致失败。为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三,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发动广大农民,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一切。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和保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也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教育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郑德荣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回顾分析苏联失败的惨痛教训

回顾分析苏联失败的惨痛教训 稿件来源:组织人事报发布日期:2008-07-16 张全景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辉煌业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这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凯歌前进、蓬勃发展的时期。 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区域消失。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真总结苏共失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苏共失败、苏联解体则是历史的倒退,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苏共虽然失败了,但十月革命的原则是永存的;苏联虽然解体了,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汲取。 2003年我到俄罗斯访问,着重考察苏联失败的经验教训(2004年久加诺夫访华,我再度会见过他),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不可能把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也不可能把问题研究透彻,不过印象和感触还是很深刻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这些话可谓至理名言,语重心长。我们要牢记心头,躬身实践。苏共失败、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和那些鼓吹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精英”把苏联说得一团漆黑,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吹得天花乱坠。那么情况怎样呢?当年苏联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革命运动的大后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都曾得到苏联的支持,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人或进步人士曾长期住在那里。苏联还收养世界各国革命领导人的孩子,开办学校,培养干部。苏共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遭到破裂,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希望对你有用! 1、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资产阶级采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政策,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蒋介石四一二叛变后,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最终汪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2、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结果,

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所以在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简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1924年(甲子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此战的概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7月15日,汪精卫召开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过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与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 但从广义上说,法国大革命远远不止是五年时间,直至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 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于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点的质疑不多,顶多是有学者认为1789年6月17日国民会议宣布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我认为,法国大革命还是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比较合理,如果非得提前,那就提前一天好了,因为,巴黎人民于1789年7月13日就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绝大部分城区,资产阶级接管了市政权,并决定组建国民自卫军。而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攻下的巴黎市最后一个堡垒。 那为什么说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的确立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呢? 目前史学界已有人对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下限提出质疑,因为热月党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所发动的政变只是退到当时已经成熟的基点上去,后来热月党人所推行的“秋千政策”,始终是在巩固一般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左右摆动,从广义上说,革命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中。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

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这句话规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摧毁旧的制度;二是建立和巩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是在1830年7月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才真正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连年战争(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战争),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经济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它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还没有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欧洲反法联盟军有16万人驻扎在法国境内,这些占领军时常劫掠和屠杀居民,直到1818年才撤走。因此,法国人民身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占领军的双重压迫,不得不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继续革命。在整个复辟时期,法国经济很糟糕,与同期英国相比,法国工业发展很缓慢。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大规模地展开。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而居于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七月革命所产生的七月王朝,废除了路易十八的宪章,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最适合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把政权从地主手里夺来交给了资本家,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1830年,资产阶级终于实现了它在1789年的愿望。 所以,从广义上说,直到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
第 1页 共 7 页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引言: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 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 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近两年的经济危机,也正是美国金融市场缺乏国家监管、干预而爆发问题的结果;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干预金融市场、直接参与通用公司的运作。 2.政权的统一、思想的统一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高昂建设热情

苏共失败的原因

苏共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一、原因 1.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的长期积累,是苏共衰败的历史原因 1936年,用苏联宪法的形式确立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确立下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联合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对奠定反法谣斯战争的胜利的精神和物质基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所隐含的缺陷,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迸一步暴露出来,这对苏共本身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 改革的失误是导致苏共衰败、丧失执政地位的直接原因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苏联模式的积弊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失误,诱发了苏联社会潜伏的种种矛盾,使苏联社会陷入全面的危机,最终导致苏联丧失执政地位和苏联的解体,则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现实、直接原因。 3. 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共衰败的外部原因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内因。但是,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西方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东欧剧变对苏联的冲击是苏联丧失执政地位的外部原因。和平演变战略,是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为后盾,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接触和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演变,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剧变是苏共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只注重两种制度和平相处的一面,而不抓阶级斗争,最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加速和平演变的结果。 4. 苏共自身的蜕化变质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执政党——苏共蜕化变质、理论僵化、政治堕落,从本质上讲,苏共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目的、严重脱离人民群众、造成社会生产力严重落后于当代发展水平所致。这一切都反映在苏联背离时代潮流、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保守落后的社会体制甚至对外战略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苏联的对外战略成了左右国内发展战略的杠杆,严重地危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用“三个代表”思想衡量苏共丧失政权和垮台的原因,则是以严重畸型化的落后经济取代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以僵化的教条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取代了代表苏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官僚特权阶层的利益取代了代表苏联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实,最终导致苏共自身垮台、苏联解体的恶果。苏联成为社会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而破裂,使国民革命遭到了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在主观上,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不长,立即以全部力量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缺乏理论准备,来不及系统总结实际斗争的经验,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那种割裂民主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的“二次革命论”,在国民革命发展中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使共产党自愿处于“在野”地位,甘当“苦力”,排除在政权和军队的领导之外。理论的弱点和不成熟,必然会导致革命行动的失误,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革命的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地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幻想拉住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对同盟者中反动集团的叛变革命,既缺乏戒备,又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机关的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指导上,始终存在着对国民党估计过高,对共产党估计过低的倾向,全力帮助和发展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造成国共两党力量的悬殊,在统一战线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一再无原则地迁就退让。国产国际指导的失误,也是国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居安思危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李慎明 1991年8月2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消息:一是?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二是?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圆屋顶上苏联国旗悄然落下,苏联自此成为?过去时?。 转眼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即将走过20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此时节,思考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何在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各种观点杂陈纷争,目前有一种观点仍颇有影响力,即认为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果真如此?回答之前,不妨深入分析这个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第一,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笼统地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根本性的区别。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管方向的,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在方向确定以后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是解决?如何为﹑怎么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上是符合苏联国情的,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但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还没有经验,再加上斯大林某些理论观点和个人作风等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具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预学案16 一、预习要求 1、根据《教与学》在书上整理完整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2、《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 1、法国国庆日是 A、7月4日 B、7月14日 C、9月20日 D、9月22日 2、法国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六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八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造成封建统治危机的因素有 (1)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冲破封建制度束缚 (2)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和压迫,仇恨封建统治 (3)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面临破产(4)启蒙思想传播,极大的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A(1)(3)(4)B(2)(3)(4)C(1)(2)(3)D(1)(2)(3)(4) 4、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2004河北)19世纪初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意义是 A、拓展了法国疆域 B、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统治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封建统治阻碍 C、社会矛盾激化 D、革命思想的充分动员 7、法国大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A、资产阶级 B、人民群众 C、第三等级 D、雅各宾派专政 8、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全是通过武装斗争完成的 B、美国大陆军攻克英军最后据点,宣布独立 C、法国革命胜利是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完成的 D、三个国家都以颁布宪法作为革命成功的标志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莱克星顿枪声 B、三级会议召开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新议会的召开 10、“天赋人权学说”产生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学习苏共亡于腐败的历史教训心得体会

学习苏共亡于腐败的历史教训心得体会 一、综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实践证明,一个政党夺取政权后,其执政体制的选择是受该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传统 所制约的,带有某种不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 态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 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 计划经济只是一种经济体制,虽有缺陷,但并不构成灭顶之灾。问题在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经济本质,而不是图有其表。但由此可证明社会主义不等于计划经济。自“十月革命”起西方 国家就没停止过战争或“和平演变”。事实上,苏联解体完全出于西方国家意料之外。但它表 明:“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诛秦者,秦也,非天下。”“和平演变”只是外因。对社会 主义制度的威胁,外因不可能起决定作用。最致命的危险是内因,是党和国体的变质。 二、简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先天病灶,经过长期异化和质变后,总爆发而造成解体。简析原因 有: 1.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苏联政权高度集中,一切政策由最高领导人决策,并通过行政 命令实施。整个国家以“官本位”为核心、“长官意志”为根本。党的机构占有和控制了社会 全部资源、人实施。采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社会舆论绝对一统化。 2.半计划半统制经济的恶果。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方式,并不是政治权力。统制经济是国家 用政治权力,将一切社会资源和经济活动集中统一管制,彻底否定市场,对资源强制配置,一 般只运用战争和重大自然灾难境况时。由于集权,苏联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半计划半统制经济。 3.严重的集体腐败。在苏联,当权者在法律名义上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却凭着政治权势, 享受高薪、豪华住宅、特供商品和免费休假,并通过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占更多财富,腐败 已成为整个党政机关的集体行为。 三、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训 党的变质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大危险。苏联并不是败于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作业: 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理解: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该时期主要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与主张 1、地主阶级主张: ①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 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未付诸实践,但启迪着后人继续寻求强国救国之道。 ②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继承发展了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科技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它涉及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改革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于其没有从根本抛弃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③戊戌变法运动是得到一些开明地主拥护,光绪帝支持的爱国运动,但由于顽 固派破坏,最终失败。 2、农民阶级主张: ①太平天国领袖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创立拜上帝教,企图建立人间天国。他制定《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当然是一种无法实施的空想。 ②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它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也没有实施。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红色的苏联国旗,在苍茫暮色中悄然降下。这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已经终结从此不复存在了。苏联的演变、解体是多种因素相互促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课题。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原因 1.政治因素。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造成了党政不分,缺乏民主,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及权力过于集中等弊端给苏联的政局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长期改革不力也最终败坏了苏联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经济因素。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不发达国家里高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它在执政时期经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并未探索出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这导致苏联经济建设一直没有搞好,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提高,导致人民对苏共产生信任危机,动摇了苏共执政的合法地位。 3.民族因素。斯大林执政后长期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如不切实际地推行的“一体化”、“民族融合”等政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4.领袖人物的个人因素。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政治信仰的丧失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一个深层原因。 政治信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和苏共失去了政治信仰。纵览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历史,起初,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们不仅击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在积聚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一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政治信仰体系不断瓦解,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开始失去信任,对苏共失去信心。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促使了民众政治信仰的丧失: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对政治信仰构成了直接威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不但在政治上当家作主,也要求经济上当家作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生产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到各级政府部门和中央,要求一切劳动者放弃自己的生产自主权和牺牲劳动者个人应有的正当利益,企图以中央的“意志”来直接指挥生产,配置资源,这除了必然会有很多官僚主义的失误之外,也必然会严重剥夺劳动者在生产上的主人翁地位。 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所造成的人民民主参与权利的减弱构成了政治信仰丧失的内在动因。长期以来,苏联领导集团从斯大林开始,一直到戈尔巴乔夫,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大革命,法国特定历史时期,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下面是分享的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法国持续了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短短的三年就土崩瓦解,这段时期的法国经历着一个史诗级的转变。而今天我们便来说一说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点。法国大革命特点一,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底层的人民联手进行反封建的战斗。在法国的封建时期,资产阶级虽然赚取着大量的金钱开设工厂,却在政治上毫无权力因此在经济上受阻。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同样不但要背负着沉重的税收,同时也毫无政治上的权力。所以法国的资产阶级就利用这点,将劳动人民拉到己方阵营,一同进行反抗。 特点二,完全的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光明正大的以政治路线进行斗争。当时以自由、平等作为旗帜进行反抗,开始提倡科学、无神论等思想一次打击当时属于法国社会最上层的天主教。 特点三,当时的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典型的革命;革命的爆发直到最后的结束,就像是一把扫帚,彻底扫除了封建主义的垃圾。它将封建主义的特权、贵族、制度完全废除,为法国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建立了广阔的前景,并且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的统

治。 法国大革命的最后一个特点,则是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势头之猛,行动之迅速;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统治者,给予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的沉重的打击。 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一七八九年七月,法国大革命正式开始,法国大革命重创了当时的君主制,使得法国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形成了民主思想。那么法国大革命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君主制度对穷苦人民的压迫,致使人民决定反抗,以推翻“吃人”的君主制度。法国大革命虽然经历了五年,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却十分巨大。从对法国国内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这次大革命中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二是大革命使得法国的君主制度瓦解,人民形成了民主思想,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三是这是大革命是资本主义胜利的第一次起义。 从对世界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次大革命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革命,共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而是这次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使得欧洲的封建主义地位受到威胁;三是这次大革命使得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其他国家得到传播,各国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思想;四是这次大革命为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一个引领性作用,鼓励了各国的劳动人民。因而这次大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下层阶级反抗君主以及贵族阶级压迫的表现,大革命也使得法国的封建主义的地位受到威胁。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开始于一七八九年,是法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公平压迫的表现,是法国人民所参加的一次大革命,影响十分深远。那么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的真正意义 法国大革命前后总共有五年的时间,这是人民坚持的体现,虽然大革命期间法国被不同的政党所执政,但是革命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较长,参与的人民数量多,并且人民建立起了自卫军以及相关的团体;二是法国 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将封建阶级打垮了,这是人们对平等对待的向往以及期待;三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劳动人民的 思想开始得到解放,了解到了民主思想的存在,封建思想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四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革命取得的革 命成果十分明显,国家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五是法国大革命 的意义在于法国的经济因此得到发展,工业革命迅速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在法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六是法国大革命的意 义在于大革命为欧洲其他各国做出了一个带头作用,法国大革命激励着其他各国革命的兴起;七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 革命使得法国的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机遇。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人民奋起的革命,革命的意义在于人民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叫做大革命 对于法国大革命可能多少有点听过,但是说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来总结一下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什

么叫做大革命,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很显著,它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初步确立了要在法国实行共和体制,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地区的封建君主专制。第二点就是它的影响很深渊,法国大革命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反抗君主专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法国大革命为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么第三点就是法国大革命彻底地扫清了法国的专制势力,历时41年,法国大革命的规模相当大,人民都踊跃参加革命,并在革命党在展现了人民的伟大的力量,人民是推动法国大革命前行的重要力量。第四点就是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大部分人民长期受到压制和迫害,所以才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叫做是大革命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影响广、程度深。这次的大革命顺应了民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所以人民都踊跃参加,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争取幸福和谐的美满生活而斗争。法国大革命的“大”体现在方方面面,规模大,影响大,成果大,所以法国大革命被叫作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大革命的发生使得法国迈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那么法国大革命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又在什么时间结束了呢? 一七八九年七月,法国大革命由人们占领巴士底狱开始。当时法国处于一个困难阶段,下层的农民因为灾害天气收成不佳,可是位于上层的封建阶级不顾人民的安危,不仅不设法赈灾,甚至还因为财政困难提出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这使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