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等级划分细则
一、设备等级设定的目的:
1、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最好的预防保全不仅需要很多保全费用,同时也背离生产保全的目的,因此应当考虑“对设备最经济的保全”。
2、适当的保全运行必须是在考虑了投入(保全费用)和产出(品质、安全、环境、停止损失)之后所进行的最合适保全。
3、本标准书是确定“保全力量重点投向哪台设备(生产线)?”的判断标准,是实施最合适保全的基本。
二、设备等级的划分
1、重要性分类(等级)区分
对每台设备进行A、B、C等级分类,根据各等级采用相应保全方法。(本标准书是对设备进行整体评价,然后进行等级划分。根据设备的构成不同,有时需要设定各个构成部件的重要性等级,此时的思路与本标准书一样)
2、重要性分类(等级)与保全的相关工作内容
三、本公司所有设备可分为生产设备、基干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共同设施,设备划分主要针对生产设备、基干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进行等级划分,共同设施不参与等级划分。生产设备、基干设备、辅助生产设备由盛好惨技术部下属部门保全课进行划分。
四、划分细则:
A:5分B:3分C:1分
综合评分达到30分以上,为A级;
综合评分达到20分以上且低于30分,为B级;
综合评分达到10分以上且低于20分,为C级;
见表:设备等级划分综合评价表
注:影响产品质量程度分为“非常严重”、“严重”、“一般严重”,严重的程度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运行所产生的产品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大小,例如(影响产品的厚度、宽度、粘度等等),在操作人员发现或维修人员巡视时发现设备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应立即进行维修,防止由于维修不及时造成设备带故障进行生产。
五、每年年末根据设备的日常维修报告(故障发生次数、维修时间)、设备强度率等等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等级是否进行替换,从C级的升至为B、A级,或从A级降至到B、C级。
六、设备定期点检的周期是根据设备等级进行安排制定的,A级一年点检频率为4次,B级一年点检频率为3次,C级一年点检频率为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