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善邻里关系的住区规划措施

改善邻里关系的住区规划措施

改善邻里关系的住区规划措施
改善邻里关系的住区规划措施

挥发分煤的电站锅炉大型化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机组可靠性不高、飞灰可物高、负荷调节幅度小等问题。

W型火焰燃烧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着火阶段。燃料在低扰动状态下以较低的速度和较小的一次风率自上而下引入炉膛,相应提高了火焰根部的温度,延长了煤粉气流在着火区的停留时间,对着火有利;第二是燃烧阶段。由于二次风与三次风的高速引入,混合强烈;第三是辐射冷却阶段。烟气进入上部炉膛,除继续以低扰动状态使燃料燃尽外,还受到炉膛辐射受热面的冷却。

W型火焰燃烧方式的特点与优势:一是在着火与稳燃方面。起始阶段,由于煤粉自上而下进入炉膛,故一次风速低(10~5m/s),煤粉在低扰动状态下着火引燃,有利于着火点的形成;采用旋风分离式燃烧器,从磨煤机出口的风粉混合物中分离掉一部分空气,经燃烧器送入炉瞠的是高浓度煤粉空气混合物,使着火热减少,于着火有利。在前后拱上都可布置燃烧器,使燃烧器数量增加,单个燃烧器的容量可设计得小一些,有利于着火燃烬;高温热烟气自下而上流出下炉膛之前,有一部分热烟气回流至燃烧器出口处的着火区域,对一次风煤粉进行加热。燃烧器出口处水冷壁一般敷设有卫燃带,提高了着火区温度,于着火有利,而且,负荷变化时对炉膛影响不大,故有利于稳燃与调峰。二是在燃烧与燃烬方面。二次风沿火焰行程逐渐加入已着火的煤粉气流中,符合无烟煤燃烧延缓的特点,对燃烧和燃烬有利:炉膛充满度好和炉膛容积热负荷低,使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长,有利于燃烬。因此,W 型火焰燃烧方式尤其适合无烟煤燃烧,而且可根据实际燃煤的挥发分多少来调节一次风煤粉浓度、热风温度等,改变燃烧器结构和卫燃带面积等,就可扩大煤种的适应范围。

当然,W型火焰锅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1)空气和煤粉后期混合较差,不利于燃料的燃尽;(2)由于炉瞠下部断面约为常规燃烧方式锅炉的两倍,为保证着火及火焰稳定,必须敷设大面积的卫燃带,从而导致结渣;(3)炉膛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尺寸较大,因而造价较高;(4)NOx排放量较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作者简介:李勇(1980-),男,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锅炉设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邻”即住处接近的人家;

“里”即居住的地方,可见邻里关系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睦邻友好”、

“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观念,不论是唐长安严格的里仿制居住形式,还是宋汴京自由的街市布局,都体现着良好邻里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邻里关系的现状

随着住区环境的变化,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现代的邻里关系较以往有所疏远,特别是近20年来,邻里关系越来越淡漠。一项对100名居民进行“你认识你的邻居吗?”的邻里关系调查结果显示:45%的人回答说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觉得和邻居关系熟识的只占13%;认为现在邻里关系比十年前更疏远了的占62%;认为更亲密的只占7%。因此,当今邻里关系的“病态”表现十分严重,值得我们关注。

二、淡漠邻里关系的弊端

(一)从社会控制的方面分析,不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淡漠的邻里关系容易激起邻里之间的矛盾,可能引起或者增加邻里间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其次,淡漠的

邻里关系有利于犯罪分子进入小区作案,在不和谐的小区环境中,小区邻里采取“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生活态度,相互之间严重缺乏关照,甚至在发生小偷大肆入室行窃时,周围邻居还以为是住户自己的家人的荒唐之事。

(二)从居民自身方面来说,不和谐的邻里关系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首先邻里关系的冷漠会阻碍信息与情感的沟通,给居民带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甚至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疾病。其次“陌生居住”的邻居之间,由于平时缺乏交往和沟通,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出现摩擦和矛盾。再次相互关系冷淡的邻里环境,在邻居发生困难时,彼此之间难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因此不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利于邻居之间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

三、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加强邻里关系建设的措施

(一)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为邻里关系发展提供空间场所

在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中,不论是北京古老的胡同,还是老上海窄小的里弄,抑或是一般形态的街巷,他们大多是沿街或巷而建的住宅且底层拥有公共的院落空间,而人的大多数活动停留在建筑以外的院落空间,因此邻里交往机会多,凭着人

2009年第13期

(总第124期)Chinese hi-tech enterprises

NO.13.2009(CumulativetyNO.124)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改善邻里关系的住区规划措施

罗红安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居住小区正在不断加快建设,居住区里的住宅越来越高,建筑密度越来越大,而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漠。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在住区规划的层面上,提出了加强邻里关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住区规划;邻里关系;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041-02

!!!!!!!!!!!!!!!!!!!!!!!!!!!!!!!!!!!!!!!!!!!!!!!!!!!!!!!!!!!!

41

--

与人渴望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本能,邻里交流密切,相互之间的认可度和亲信度也得到了加强,因此,邻里气氛和谐。北京零点公司一次调查分析显示,住在楼房区的居民邻里相识度比平房区居低得多。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不可能大量建造低层住宅来营造邻里良好气氛。因此,大量多层、高层住宅的出现是必然的。然而建造多层高层并不意味着加强邻里交流就无计可施了。

在住区规划时,要加强邻里之间交流,在住房平面的设计上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一些一梯多户的设计方案。因为同层之间来往比较方便,多家共住一层,能提高邻里交往的气氛和机会。

2.为每户设计较大的客厅,使接待客人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正常活动互不干扰,方便邻居的来访。

3.从建筑结构设计上着力消除滋生邻里矛盾的诱因:提高楼板隔音效能;加强卫生间的防渗透处理;改进设计,使排除管道堵塞得以方便进行。

4.在相邻两户间适当设置共享平台,不仅增加了邻里间公共活动空间,而且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良好平台。

5.在同一层楼里设置公共活动区域,例如,上海浦东花园洋房,利用分层退台的建筑模式,产生一定面积的露台,创造一个良好的共享空间,让住在高层的人们足不出楼便能与楼栋里的居民交流。

6.小区中宜利用房屋造型上的变化及地形、道路、绿化的变化,划分若干规模较小的组团空间,并加以适当围合,提高组团内居民的接触频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一幢或数幢楼设计同一进出通道或大门,以提高认同感。

7.小区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布置公共活动场所,让居民在体育锻炼、散步等日常活动中,加强接触和了解,并为不愿到对方家中打扰的邻里们提供交往的场所。

(二)居住小区总体规划设计上,取消围墙,适当开放小区,多方面引导小区良好邻里关系的形成

走在小区外,外面的人轻易进不去,里面的居民也轻易不出门,这种封闭的小区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安全感,但却助长了现代居民长期蜗居在家的不良习惯,挡住了小区内人的外出欲望,也封闭了人与人渴望交流的愿望,这是邻里关系淡漠的重要因素。

取消围墙适当开放小区,是指在合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小区部分围墙由成排的小区建筑及出入口替代,尽量多设小区步行出入口,除了车行入口外,在步行出入口摒弃保安人员守卫的传统做法。至于许多居民关心的安全问题,则可以在小区出入口和重要交通道口、宅前、楼梯等合理利用各种自动监控设备,在住区基层实行封闭式管理,将封闭区限制在一幢或几幢楼宇组成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大开放、小封闭的空间组织方式。

开放小区的形成和出入的便捷性将为小区邻里关系的正常化创造更多平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开放的小区有助于在目前小区沿街布置商业的形态上,将这些沿街商业街适度延伸渗入小区内部主干道上,使小区商业对内对外服务一体化。这些与小区内部联系紧密的商业店面在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活跃小区气氛,使无人的小区街道热闹景气起来,在小区里形成一个长期的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使小区居民对场所产生兴趣,同时提供居民外出交流的良好氛围。

2.适度开放的小区有利于小区优越而闲置的公共设施的利用和共享,进而引导邻里户外活动加强交流。打开围墙,允许周边中低收入或只有最低标准设施的城市居民利用这些公共设施,加强小区公共设施利用度的同时,也增加小区内的人气,迎合国人群体意识,由少数外来居民带动多数内部居民参加有益必要的户外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邻里间交往的机会。

(三)小区规划中注重对小区居委会的设计是创建和谐邻里关系的根本

尽管目前房地产开发及居住区设计都强调对户外交流平台的创造,居民却对小区内优美的环境,人性化的景观小品、大量供运动聚会体闲的公共空间并不在意。走在小区里,经常看到无人游玩的河滨景观区,空荡荡的儿童游乐场地,闲置的会所和网球场等。为人们提供交流场地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原因在于小区内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居委会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在小区内设置“居委会”等活动组织机构,不仅有利于居委会对整个小区居民的了解与管理,而且有利于合理组织小区内的公共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增加小区邻里交流的机会。

虽然目前小区规划设计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大多数小区设计中都忽视了对居委会的规划设计。据对武汉洪山区关山镇14个小区的调查显示:仅3个小区提供了正规办公点,其他部分居委会只能在地下车库、地下室内办公,还有部分小区因未预留居委会办公用房导致处于无居委会管理状况。由此可见,大多小区规划设计中没有注重甚至没有考虑居委会用地,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小区邻里关系的淡漠。因此,在今后的小区规划设计中,居委会规划设计将是影响小区邻里关系不容忽视的因素。

四、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关系在不断悄悄地淡化。为了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我们可以在住区规划设计中,采取加强邻里关系建设的措施。只要我们在住区总平面规划、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及住区管理组织机构等方面不断创新和设计,那么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必然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邻里关系就会不断得到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创造和谐住区与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嘉秋.焦点武汉房地产网,2007-08-13.

[2]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7,(2).

[3]胡秀萍.浅析现代住区邻里关系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

[4]杨曙光,城市邻里关系与住宅组团设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7).

作者简介:罗红安(1967-),男,湖北天门人,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42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修订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ode for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Planning&Design (2016年版)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 [46]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2年版)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补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进一步完善道路规划和停车场库配置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总则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 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条文说明】 1.0.5 本条是编制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术语、代号 2.0.32 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社区规划-简

社区规划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社区规划基本知识,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使学生从较广泛的角度,了解现代社区发展过程中住居生活空间营造面临的问题,掌握社区发展过程中住居空间营造的原则,内容和特征。 2.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掌握社区组织的基本原则,了解社区住居空间营造的一般方法,培养“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本科):社区、社区发展与住区规划 (20学时) 第1章:社区概述(2学时) 第2章:社区的演进和趋势(2学时) 第3章:社区发展及社区发展规划(2学时) 第4章:社区理论发展及方法论的研究(2学时) 第5章:城市社区发展与城市居住区建设(2学时) 结语 第二部分:社区规划调查实践 (合计:4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赵民,赵蔚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2.参考书目: ①《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杨德昭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 ②《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王彦辉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 ③《社区形象设计》曹随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1 ④《都市社区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叶南客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 ⑤《社区规划简明手册》[美]杰拉尔德·A·波特非尔德\肯尼斯·B霍尔·JR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1.社区概述 1.1 社区概念 1.1.1 社区概念的认识 社区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于1887年提出来的,其专著《社区与社会》将社区与社会进行了区分。1933年,费孝通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论文集时,把社区概念传入中国。 社区定义: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社会群体有组织的共同生活空间。是指聚集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通过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人口共同体。 ●学术研究意义上的“社区”概念归纳为:①地域的概念②体系的概念③行动的概念 ●将社区基本分为三类。 第一类概念是从地理边界与服务设施方面着眼,可称之为结构(structure)的概念。 第二类概念是从心理互动与利益关系方面着眼,可称之为互动(interaction)的概念。 第三类概念是从社会变迁与参与行动方面着眼,可称之为行动(action)的概念。 ●从六个层面来认识社区:社会、空间、组织、生活、文化、历史。 1.2 社区构成 1.2.1 社区要素 1.2.1.1 社区基本要素:成员、地域、空间、组织、共同意识。 1.2.1.2 社区要素分类 社区主体要素、社区环境要素和社区服务要素 (一)社区主体要素(12个) 1.社区 2.社区政治组织 3.社区自治组织 4.社区服务中心 5.社区活动中心 6.社区社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2.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 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zjx ] 浏览2825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总则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代号 1、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多元化居住社区的规划应对(一)

多元化居住社区的规划应对(一) 内容摘要“居住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其成员在整个国家、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区中承担另一种责任。另外,居住社区的个性也来源于它自身创造或继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区具有能独立于其它地域共同体的精神基础......1居住社区居住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其成员在整个国家、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区中承担另一种责任。另外,居住社区的个性也来源于它自身创造或继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区具有能独立于其它地域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因此,本文将“居住社区”的概念定义为:一定规模人群集聚而居的地域共同体。包括围绕居住活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为居住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和为了确保这些活动正常运行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背景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在城市住房制度转轨时期,一般大城市居住

社区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层化发展,趋于综合型,周边居住社区强化,档次提高。②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③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区的出现。④近郊工业区周围的中低收入居住区。⑤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出现。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针对上海城市的现实状况,按居住社区建构过程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区差异,居住社区可分为六种类型:旧城改造区、旧宅保留区、近建居住社区、市政运迁居住社区、新辟高档居住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综观我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和类型的分布变化与重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场体制下,住宅连同其所在地域作为商品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的再分配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多样化的空间表征,这是研究如何建构、优化和完善居住社区所必须关注的现象。居住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居住区规划依然延续着上世纪50-60年代的规划模式。本文主要应对近年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反思,从规划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检讨。 3.1对居住社区经济目标的片面理解基于50年代从前苏联的以“功能第一”为本的我国居住区规划体系与80-90年代房地产发展商对经济利

基于社区化理念的城市居住区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19006002.html, 基于社区化理念的城市居住区规划 作者:叶良渊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要】本文的研究内容是明确社区化理念概念并深度剖析社区化理念,通过提出社区 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进而提高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社区化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应用可以从社会体系结构组织、社会交通组织、社会公共空间组织三个方面入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地产设计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社区化理念;城市居住区;城市规划 社区化是一个将社区规划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的科学理念,其宗旨为解决当前城市社会问题,提高居民幸福指数。通过将社区化理念引入到城市居住区规划当中,不仅能够让社区规划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当中有所体现,同时还能在城市规划当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社区化理念在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化理念 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并且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生活品味和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由此背景下,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弊端,城市社会分阶化严重,居住区隔离现象严重,并且社区设计缺乏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关怀,居住区内缺乏关于社交场所的设计等问题都是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1]。而应用社区化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当前存在于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种种问题,其在思维上,具有集经济、社会、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社区规划思维模式,因此,社区化规划更趋向于综合考虑规划不同阶级、不同类型的住户及其配套设备,并且社区化理念会将传统的用地规模概念和公共基础设施划分转变为对社区活动组织及服务范围划分。 二、社区化理念剖析 (一)社区阶层划分 在我国城市社会生态学观点及社会区域空间范围理念中,具有行政意义的普查区是社区划分的最小单位,在进行社区阶级划分时,既需要将社区划分范围和居民心中认可的社区范围相统一,体现出人文思想,又需要将居民居住内容实体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作为划分依据。因此,在进行社区阶级划分时,应考虑到城市间干道的主次关系及自然地理位置,将其作为进行人口规模及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要融入对地域感的考虑,在符合当地

居住区_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详]

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 ~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 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0.7 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8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10-14m)同级。 2.0.9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0.10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0.12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0.16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2.0.17建筑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0.18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 划设计规范 20XX年XX月 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002年版) 1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 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0.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居住区一组团、小区一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 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剖析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滕绍华》作者:卜一峰.Cute.? 住宅在规划、建筑、装修设计等方面都有完备的国家规范,在这些方面也有不胜枚数的成功实例和典范,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学习的楷模。本文拟就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思考、住宅装修设计的本源等问题进行探索,以寻觅住宅建设的新趋向,研讨住宅设计的超前性和适用性。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因经济社会、自然历史、风土民情、地域气候、政治 宗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此仅对当代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设 计中新的取向、一般性的发展规律,略举其中的一些较为普遍关注的观点, 与同业专家讨论。 1、规划理论的创新 居住区在整体结构的架构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居住区----居住 小区----居住组团”的三级组织结构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依业主的生活水 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特点为主题的居住社区受到欢迎,尤其是健身、 健康型的社区楼市红火;其次,单一居住的区域规划遇到挑战,居住与从业 相结合的区域规划开始萌生,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部分居民就近就业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所设产业的就近招工问题,并可减小城市人流交叉对交通的压 力;再有,对集中规划大面积的居住区提出质疑,居住区过小配套项目发挥 不出作用,但居住过大也会造成上、下班时城市干道的单向交通负荷过重, 以及商品房销售困难等问题;高层和超高层不应作为居住区的景观点缀,因 为高层不但居住不方便,还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及热岛效应等环境灾害问 题。为此,许多城市已不再建造高层住宅;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影响居住质量, 路网规划应给住宅建筑以好的朝向,干道应以东西向为主,使楼间距加大, 居民的视界开阔。甬道以南北向为主,山墙间距小不影响使用与视觉。进入

2020年(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54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一、总则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从社区发展和社区共享的角度理解居住区规划

如何从社区发展和社区共享的角度理解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 群体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 个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的生 活需要。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那么,怎么了解一下居住区规划。 社区发展包含很多方面的含义,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 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所以,从社区发展 角度来看,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居住区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 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一、适居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 的基本物质性内容。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居住 区的规划也越来越注重舒适性。二、识别与归属则是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 社会心理需要,它反映出人对居住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的需求。人们对 生活的要求,对显示地位的欲望等,使居住区规划不仅在设计上满足人们需求,又要设计 创新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 对自己的社区产生归属感。三、文化与活力。社区发展的基础是融合共处的人文环境,因 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通过有形的设施、无形的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和肯定,它包含了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和居住氛围等内容。 社区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共参与。共享要求居住区规划应该在 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因此,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 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居住区的服务对象。例如,交通应该方便广大住户,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需要等。而公共参与 是居住区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社区的信息交流是公共参与 的重要条件,它包含社区管理者与居民之间和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因此,社区要建立 一种积极的机制,向住户推出全面的社区信息,其内容不仅限于社区问题与意见征求、住 户需求调查和服务意见反馈、服务功能的调整完善,更要鼓励住户们共同参与、决策社区 的发展以符合绝大多数社区住户的利益。 物业管理王晴宇 学号129602015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姓名:韩忠强 班级:城乡规划2015级 学号:1563166104 指导老师:赵勇强

互利共生居住区规划设计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一街以西,南至规划外环路,西至西河槽,该块基地近似梯形,用地面积为266315.95平方米,基地三面邻路,西面为干涸的河槽,北面挨着一个工业厂区和110国道,基地离乔家金街较近,缺乏其他商业设施。交通较发达。 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规范 (3)、《包头市总体规划》 (4)、基地地形图 总体想法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小区。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主题 互利共生从字面理解是两个小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分成了两个小区来设计,但是两个小区之间还是互相联系,并且共用一套公共建筑,例如幼儿园、商场、物业。并且从景观和广场方面来相互呼应。 设计构思 一条南北的直线形城市道路将小区分隔成两个次级小区,道路为车行道,上下班高峰期更方便。沿街商业,中心公建,住宅居中。建筑布置北高南低,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通风,节能环保,造型上丰富天际线。建筑色彩提取周围建筑,和谐暖调。 交通系统 “道路开放,人车分流,步行优先” 首先在每个小区单位都设置了一个外环车行道,使汽车进入不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全部为人行道,关键时刻可以使消防车进入,平时坚决不让进车,保证小区内不进车。 曲线形道路宽度为9m,且从一个小区一直延续到另一个小区,每个小区被这条道路划分为两部分,定义为次级小区,两4个次级小区地上部分只能通过步行通达,无法行车。次级小区内部均设环形的车行道,为小区级道路,道路宽度为9m。组团级道路和宅间路只能人行,道路宽度分别为6m和3m,但组团级道路在特殊时候可作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求。同时在两个次级小区车行入口处均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降低地面行车数量,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居民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小区,营造和谐小区。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5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0.7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8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0.9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0.10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0.11 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2.0.12 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0.13 配建设施

居住区规划方法浅析

作者简介:合肥滨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居住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居民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发展到强调住宅平面布局与内部功能分区,从注重社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关注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这反映了居民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成功的社区规划应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现代居住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现代居住文明的内涵,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本文主要是分析现代居住理念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规划住宅小区 1.关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社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在社区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 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1 理想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模式 构成理想居住区的三个因素:区域性、向心性和有序性。这三项要素作为超越性概念表达的是实体与空间的模式。 区域性:居住区的基本构架,标志着主体共同生活的最大范围,区域性使居住区初步奠定自身的意义。要形成居住区,首先要有一个空间范围,这里侧重于强调它的闭合性。构成区域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模糊,往往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存在机制在于居住区主体的共同认同。区域性包容的范围无疑为主体提供了归属感,在此感情的共同体验下,居住区的主体彼此萌发同属感,这是走向共同生活的心理基础。 向心性:向心性可以是空间的,场所性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标志性的。向心性是居住区的秩序焦点,是主体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根源,使居住区开始发生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居住区内部就是混沌的。向心性是主体对环境的动力意向根源。人的空间以主体为核心。这种观念不仅作为一般组织化手段,还作为环境的参考符号而外射。在居住环境中,这种心理演变为居住区主体的自我意识,成为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决定了居住区生活的根本模式。居住

浅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2002年版) 1 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 的规定。 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0.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居住区规划方法

居住区规划方法 1.关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社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在社区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 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1理想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模式 构成理想居住区的三个因素:区域性、向心性和有序性。这三项要素作为超越性概念表达的是实体与空间的模式。 区域性: 居住区的基本构架,标志着主体共同生活的最大范围,区域性使居住区初步奠定自身的意义。要形成居住区,首先要有一个空间范围,这里侧重于强调它的闭合性。构成区域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模糊,往往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存在机制在于居住区主体的共同认同。区域性包容的范围无疑为主体提供了归属感,在此感情的共同体验下,居住区的主体彼此萌发同属感,这是走向共同生活的心理基础。 向心性: 向心性可以是空间的,场所性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标志性的。向心性是居住区的秩序焦点,是主体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根源,使居住区开始发生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居住区内部就是混沌的。向心性是主体对环境的动力意向根源。人的空间以主体为核心。这种观念不仅作为一般组织化手段,还作为环境的参考符号而外射。在居住环境中,这种心理演变为居住区主体的自我意识,成为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决定了居住区生活的根本模式。居住区环境内向心性的存在是这种心灵结构的外化,具有公共化的特性。故与居住区的公共生活有强大的满合力。 有序性: 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共同生活的有机化。克服了主体的个人构成与共同生活的矛盾,是指居住区环境中各种序列的连续性,环境的断裂必然导致主体行为中的隔阂,这隔阂将削弱居住区群体交流活动。在有序性的环境中,主体的行为也是有序性的,而这种有序性就形成运动中的秩序,这样居住区不仅是空间构成的静态有机整体,也是生活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这时,主体的共同生活才具有超越性的意义。这才是居住区共同生活的特性。因此,有序性的实质在于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行为的有机化。在各种有序性中,空间序列的有序性最重要。主要表现在私密性空间到公共性空间的有序性,目前许多新居住区还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不利于居住区群体交流行为的形成。如有些居住区虽然规划了广场、花园、休闲空间,但缺乏亲和性,人气不足,人们往往喜欢蹲在不起眼的角落聊天,或干脆带着小孩到处游逛,也不愿意在一片硬地上数砖头。 这三者实质上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区域性,自然谈不到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区域性也无法维持;失去了动力意向的有序性,动态结构自然消失。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居住区的有机存在,然

城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转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构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化,尚应符合国家有磁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关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线所围合,关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居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关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苦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 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5 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庆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0.7 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设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2.0.8 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且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0.9 小区(级)路 一般用地划分组团的道路。 2.0.10 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