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越百年史

南越百年史

南越百年史
南越百年史

南越百年史

南越国其实就是岭南南海郡守赵佗在秦末农名战争、楚汉之争期间,趁汉刘氏政权无暇南顾时的一隅近百年的(实际95年)分裂政权。

(秦大一统后岭南归秦帝国版图)

秦统一山东六国之后,又南下统一了扬粤。在嶺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南海郡管辖番禺、博罗、四会、龙川四县。任嚣任郡守,赵佗任龙川县令。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任嚣当时年老体弱,提醒赵佗,在这天下大乱之中“各地豪杰纷纷起来反秦,南海偏远,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史记.南越列传》)。未几任嚣死,赵佗接任南海郡尉。前206年,刘邦入咸阳,次年秦亡。赵佗趁机于前206年以武力解决桂林、象二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

(南越赵氏建立的南越国_其实就是一分裂丑剧)

说白了,就是在刘邦项羽楚汉争雄之际,南海郡的郡守趁机兼并邻居建立的

一个短暂的家族政权,(前206年——前111年)。

南越一主武帝赵佗(前206——前137)

前196年,刘邦派使者陆贾南下,进行和平的破冰之旅。开始赵佗十

分高傲。“椎结箕距”(十分藐视)而见。最后经很长一段时间的谈判,赵佗终于”称臣奉汉约”(《说苑. 奉使》)。

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即位。前192年,汉惠帝三年,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前188年惠帝死少地立,吕后临朝“称制”,“高后听馋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汉书.两粤传》)禁止铁器输入南越,牛羊只限输入雄性,严禁输入雌性,使南越的牲畜无法繁殖。赵佗遣使到长安交涉,请求收回禁令,三次遣使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赵佗又风闻他在北方的父母祖坟被毁,兄弟宗族被诛。赵佗愤而与前183年自立为南武帝(《汉书.高后纪》)。

前180年吕后死,汉文帝继位,文帝改变了吕后对南越的错误政策,派人看守南越王赵佗的祖坟。又明确表示汉朝对南越没有吞并的意思。从此南越再次向汉称臣。赵佗在位69年,死于前137年(汉元帝建元四年)(《南越五主传.先主传》)。

南越二主文帝赵昧(前137年——前122年)

文帝赵昧。赵佗的孙子,前137年继位,为南越文帝。前135年闽越王邹郢起兵侵扰南越边境,赵昧上书汉武帝。汉武帝表彰了赵昧,认为他“守职约”,汉就派兵支援南越,汉兵未过岭闽越王的弟弟余善杀死邹郢投降,于是罢兵。汉遣使严助入南岳,赵昧对汉朝击退闽越王邹郢入侵表示感谢,派太子湃太子婴齐入长安“宿卫”,并准备亲自面谢汉武帝。赵昧在位15年,死于前1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葬于广州象港,就是现在的南越王墓博物馆。

南越三主明王赵婴齐(前122年—前115年)

明王赵婴齐,南汉文帝之子。娶南越国女为妻,生子赵建德。前135

年奉命入长安“宿卫”,前122年回南越,同年继位明王。婴齐在长安,“宿卫”期间娶邯郸女樛氏为妻,生子赵兴。“既立,即取其先武常玺藏着不敢用”(《南越五主传.三主传》)这标志着永向汉朝称藩王,不再称帝。但实际上明王是一个残暴的君王,常常杀人取乐,不遵守汉律,汉武帝多次招他入朝。他学习其父的推搪方法,只派王子入京“宿卫”,并不入汉朝。在位7,8年(《南越五主传.三主传》)。

南越四主赵兴(前114年之前112年)

南越四主赵兴,明王的儿子,母邯郸樛氏。前113年汉武帝遣安国少季为正使,谏大夫终军为副使南下南越国,后因少季和樛氏私通,于前112年4月四主赵兴、太后、汉使死于“吕嘉之乱”(《南越五主传.四主传》)。

南越五主赵建德(前112------前111年)

五主赵建德。婴齐嫡长子,前113年,汉武帝徙封他为术阳候,次年初立为南越王。吕嘉叛乱之后爆发后,汉武帝遣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这两路是主力,前111年冬,杨仆部一举攻陷石门直逼番禺,赵建德城破被俘,后押长安伏诛。南越亡。

(岭南终归是华夏版图)

分享: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 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容斋三笔》里就说: “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的字达50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 “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后改“茄子”为“落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避讳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二)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古代地名的避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9106593.html, 古代地名的避讳 作者: 来源:《华声文萃》2019年第05期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中国历史上不但没有以人名为地名的传统,而且地名还要给大人物的姓名让路,避之唯恐不及。在我国目前县级以上行政区地名中,仍有50个左右是封建社会避讳制度的产物。 ; 这种避讳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如隋炀帝杨广被立为太子后,全国有几十个含有“广”字的地名被改掉,如成都附近的广都县和广定县,分别被更名为双流县、蒲江县,并沿用至今。 ; 历史上,有很多州郡县名称中原有“义”字,但因与宋太宗赵光义之名相重,遂取《孟子》“義者宜也”之意,改“义”为“宜”。如湖南宜章县原名义章、陕西宜川县原名义川、江苏宜兴市原名义兴、四川宜宾市原名义宾,均在北宋太平兴国(赵光义年号)年间更名。湖北省咸宁市,原名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以《周易·乾卦·象辞》“万国咸宁”与“永安”之意相近,故改名咸宁。 ; 地名具体怎么改,最终改成什么样,归纳起来,有多种情形:一是改用境内名山大川或特产之名。如:湖北省枣阳市,原名广昌,隋朝时为避杨广名讳,以境内有一多枣树的枣阳村为名改为枣阳。湖南省平江县,原名昌江,五代后唐时,为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名讳,以昌江流经此地时河床平坦、水流平稳为由,改名平江。二是改用音同义近之词。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以此改变的地名也最多。如山西平遥县原名平陶,北魏时为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遂改名平遥。三是改用经典佳词。这种方式历代均有运用,如:广东省惠州市,隋唐时为循州,五代时为祯州,北宋时为避仁宗赵祯名讳,以《汉书》“恩惠卓异”之意,改为惠州。四是改用吉祥嘉词。陕西省延安市,原名广安,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名讳而取延州、广安县之名各一字合为延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唐朝时因“独守臣节”的故事命名为全义,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为兴安,寓“兴旺安宁”之意。 ; 古代还有一种“憎讳”,即避恶人的讳。唐肃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禄山,以其为国仇,进而恶闻其姓,甚至把当时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于是改了几十个城市名,如把安康改为汉阴,同安县改为桐城,绥安县改为广德,宝安县改为东莞,安昌县改为义昌等。 (摘自《中国古代地名》王俊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在写文章或是写书时,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不仅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规定了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遵照使用,否则就会被治罪甚至杀头,由此,避讳变成了一种法律,让人不得不极为重视。 古书中,避讳的现象随处可见,而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缺笔避讳,这种形式是在唐代出现的,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民”字少最后一笔(弯钩);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匡”字少最下面一横;避孔子讳,“丘”字少中间一竖;避清雍正皇帝胤禛讳,“胤”字少最后一笔(竖弯钩)等。 二是空字避讳。就是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干脆不写出来。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明帝名刘庄、章帝名炟,东汉学者许慎写作《说文解字》时,每遇秀、庄、炟等字,皆写“上讳”二字,空其不注,还有的时候,用一个方框或用一个“某”字代替,以避诸帝名讳。 三是改字避讳,即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要避讳的字。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论语·微子》中“何必去父母之邦”一句,汉石经残碑写作“何必去父母之国”,将“邦”字改为“国”字;另有如晋文帝名司马昭,那时的书籍都会将“昭”改为“明”,就连西汉出塞和亲的王嫱的字“昭君”也被改为“明君”,后人也沿用这种说法,如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三)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

古人避讳一事,会造成某些人的姓名、地名、事物名以及图书名或文体名的改变,对于后世人来说,阅读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字和词。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的割据者王世充写成“王充”,中间用空格代替了“世”字,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这就让一代枭雄王世充与汉代大哲学家王充混为同名,闹出了大笑话。还有,宋代时,一位文人读《后汉书》时,发现其中有一句“画龙不成反为狗者”,认为其中的“龙”字写错了,应为“虎”。事实上,《后汉书》的纪传部分由唐代章怀太子李贤作注解,而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为避祖先名讳,就将“画虎不成反为狗者”改为“画龙不成反为狗者”;再比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世时,因为“几”与“基”读音相同,为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唐人作品中不称其名而称字,为“刘子玄”,到了清代,又要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于是,刘知几在清人笔下又改称为“刘子元”,就这样改来改去,为人们阅读古书造成了不少障碍。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肖明舒,原题为:《古代的避讳:史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

古代文化常识之避讳

文化常识之“避讳”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人们对“死”,自古至今都讳莫如深,为避讳起见,取了诸多别称。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一)按身份等级 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崩: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 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二)按年龄 古代称未成年人不满20岁死曰“殇”或“夭折”。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为国战死者:国~。”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三)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死于外地谓之“客死”。 词汇补充: 【弃养】:婉言父母死亡。父母去世,子女不得奉养,故称。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登遐】:同“仙逝”,人死的婉称;又用作帝王死亡的讳称。 【不禄】:①古代用以称士死;②诸侯、大夫死,讣文上的谦词;③指夭折。【失怙】:指死了父亲。语出《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恃】:指死了母亲。 【作古】:旧时指年长者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是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古时男子将终,卧于正厅东首,安然逝去。) 【寿终内寝】:称成年女子特别是年老妇女死亡。(古代女子将终,仍居内寝,不必迁动。)

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

2008年9月 河北学刊 Sep.,2008第28卷第5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8 No.5 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 朱富铭1,高月娟2,车轩玉3 (1.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代教育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43; 2.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 3.石家庄铁道学院科技处,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 要]避讳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起源于周,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严苛于明清,废除于民国。避讳的范围宽泛,方法众多,给中国古代文献的内容造成很大混乱。研究避讳产生的文化渊源,分析其语言学分类,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避讳;禁忌;文化习俗 [作者简介]朱富铭(1972—),男,山东省蒙阴县人,石家庄铁道学院现代教育中心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研究。 高月娟(1973—),女,河北省阜平县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民俗学研究。 车轩玉(1973—),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石家庄铁道学院科技处编辑,主要从事编辑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5-0168-03 [收稿日期]2008-08-05 避讳是指某些特定词语,口语中不直说、书面语中不直书的特殊禁忌。禁忌语是各种语言都有的现象,但只有中国有避讳学,它是汉文化伦理学上的繁文缛节与汉语语音特点相碰撞的产物。陈垣《史讳举例》说:“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1](P3)。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政治上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长期存在,存有许多成文的避讳规定和潜在的避讳规则,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避讳文化习俗。避讳的范围很广,有公讳(国讳)、圣人讳、家讳、私讳等;从避讳的轻重程度讲,有正讳、嫌讳之分;避讳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改字,空字,缺笔,以字、号和住址代名,以官职、封号、谥号代名,改称呼,等等。 一、避讳产生的文化渊源 《说文解字》说:“讳,讠忌也”,“讠忌,诫也”[2](P52)。避讳作为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表现,狭义上是指为了避免使用帝王或尊长之名而以其他字眼儿或方式代替,广义上是指出于禁忌或厌恶等原因避免使用某些特殊字眼儿,并代之以其他字眼儿的现象。避讳最早出自古代人的鬼神信仰。《左传?桓公六年》有“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3](P83)的说法。由此可知,避讳始于西周,最初产生于迷信思想,是通过避名的方法表达畏惧、尊敬的态度。名字对于古人来说并不只是一个代替符号,而是自己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因而避讳别人的名字就意味着对他人的保护和尊敬。中国古代避帝王之讳,避尊长之讳,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示敬畏和尊敬。这种出于尊敬而避免使用他人名字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导致了“字”的出现。《礼记?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4](P21)《礼记?曲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4](P30)。男子到了二十岁便要举行冠礼,并为他取个字用来称呼,他原来的名则为了表示尊敬,避讳而不再被他人使用了。 避讳体现了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以及人们的恐惧、迷信心理。“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福祸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5](P126)。同时可以发现,无论何种避讳,无论怎样避讳,都是把不能说或不敢说的名、字、事取另外一种说法来代替,都体现出了人们趋利避害的精神追求,“顾念对话者乃至关涉者的情感,竭力避免犯忌触讳的话头,省得别人听了不快”[6](P54),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辛亥革命后,作为宗法制度产物的避讳制度消亡了,但避讳作为一种力求表达平和婉转的表达方式却被保留了下来,并根据交际需要、社会环境的需要而易其精髓。当然,广义的避讳习俗更是与社会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存在广泛的相 861

古代的避讳制度

古代的避讳制度 本帖最后由枫谜于2009-7-9 14:12 编辑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古人常用的避讳方法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回避尊者的名讳。自古有“为尊者讳”的习俗。 《左传》: “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避讳的习俗始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 早期的避讳比较宽松。 《孟子》: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礼记·曲礼》:

“不讳嫌名;二名不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一、避君讳: 清杭世骏《订伪类编》卷三《历朝避讳字宜改正》举过很多典型的例子,如:“正,秦始皇讳政,以正月为征。《月令》呼正月作平声,犹沿秦讳,宜作去声。《史记·年表》又作端月。” “邦,汉史凡言邦皆曰国,避高祖讳也。” “恒,恒山汉曰常山,避文帝讳恒。” “启,《史记》微子启作‘微子开’;《汉书》‘启母石’作‘开母石’,避景帝讳启也。”

“彻,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避武帝讳也。” “询,荀卿为孙卿,避宣常讳询也。” “庄,老庄为老严,办庄为办严,庄子陵为严子陵,避明帝讳庄也。” “师,师保为保傅,京师为京都,避晋景帝讳也。” “昭,昭穆为韶穆,昭君为明君,《三国志》韦昭为韦耀,避文章讳昭也。” …… “广,广乐为长乐,广陵但称江都,避炀

帝讳也。” “改渊为泉,陶渊明为陶泉明,杨渊为杨泉,避高祖讳渊也。” “世民,唐史中凡言世皆曰代,凡言氏皆曰人,民部曰户部,避太宗讳世民也。” “治,唐史中凡言治皆曰理避高宗讳也。” “照,诏书改为制书,懿德太子重照,改曰重润;避武后讳曌,即照字也。” 二、避家讳 淮南王刘安的父亲名长,改长为“修”。

《老子》“长短相形”《淮南子·齐俗训》改为“短修相形”。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赵谈为赵同。 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又改用“叙”字。 三、避讳的方法 1、避形 ①改字 改字即换一字而避开某个字形。使避形最常用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避讳

中国古代的避讳 日期:2009-08-14 作者:朱筱新来源:新民晚报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防火三日。’”这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就是避讳的典型事例。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说文解字》)古时,对帝王或尊长,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长,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对其敬重。凡遇帝王或尊长之名,必须回避使用该字,即为避讳。避讳又有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等之分。国讳,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这是举国上下均需回避使用的。圣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陆游提到的田登,就属于这类避讳。家讳,是指家族或家庭内尊长者之名,仅限于家族或家庭内部回避。避讳的不只是相同的字,还包括同音字,甚至连讳字的四声字均不能使用。 避讳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古人采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3种。 其一为改字。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姮娥遂改称嫦娥。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字。 这三种避讳的方法都有问题。改字和空字,常导致后人很难推断原字,甚至理解错误;缺笔则更易造成错读成其他字。如唐睿宗李旦,若省去最后一笔,就变成“日”字。给古代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国古代避讳制度

“元来”明朝变“原来” ——谈古代避讳 “原来”一词在明王朝以前写作“元来”,晚唐诗人章碣《焚书坑》诗后两句为“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代笔记小说《齐东野语》中有“……但诬奏传播万里,而元来按发之事,未能暴白天下……”,其中的“元”字含义为起初、本来。《说文解字》中“原”字的解释为“高平曰原”,显然与“元来”的“元”字含义相去甚远。 “元来”一词为啥到了明朝被改成“原来”呢?因为“元来”犯了朱元璋的忌讳,所以“元来”就被活活改成了“原来”。 中国历史上有着严格的避讳制度,避讳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周代,秦朝逐渐形成法理意义上的制度,唐宋元明清历朝则愈演愈烈。 古代的避讳说白了就是要避统治者的讳,凡与皇帝名字或其老子、祖先名字冲突的字词,他所忌讳事物的字词等,一律要更改。比如秦始皇名嬴政,他一当了皇帝,叫了近万年也未可知的正月(原来读作“政”月),不得不读成“征”月;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名吕雉,她成了皇后,读书人凡遇“雉”字一律读成或写成野鸡……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朱皇帝为啥忌讳“元来”呢?原来,明军虽然灭掉了元朝,可是同元朝军队打了小半辈子交道的朱皇帝,十分害怕元朝军队卷土重来,眼珠子里头哪还能容得下“元来”二字呢?老百姓嘴里头的发音灭不掉,那就只好把文字灭掉,凡官方文书统统易“元”为“原”,从此“元来”就成了“原来”。 避讳、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等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尤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衍生物,均属历史常识性知识。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及其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名叫“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读作“征”了。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改称“女直”。“元来”改“原来”就是为讳朱元璋之“元”。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相传宋朝的田登,做了州官,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因此,凡是与登同音的字,都不能说,而且要老百姓都避他的讳。由于这个缘故,举州皆呼灯为火。可巧,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官府照例要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布告上只好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老百姓见后,无不愤慨,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讳古代的一些圣贤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现在不少人姓邱,其

古代最麻烦的避讳 李贺因避讳一生不得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最麻烦的避讳李贺因避讳一生不得志 导语:全国叫“国庆”的人无计其数。姓名相同,如今是常见的事,并没什么是非,可在古时,姓名“相同”,会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非。如果与帝王的 全国叫“国庆”的人无计其数。姓名相同,如今是常见的事,并没什么是非,可在古时,姓名“相同”,会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非。如果与帝王的姓名相同,那怕是同一个字,或是一个字同音,都是不许可的,往往会受帝王讳名之祸。 《容斋随笔·帝王讳名》中曰:“帝王讳名,自周世始有此制,然只避之于本庙中耳。”避讳,初时,范围很小,只避于本宗庙。可自秦始皇后,帝王讳名,渐渐风起云涌。《容斋随笔·帝王讳名》曰:“唯秦始皇以父庄襄王名楚,称楚曰荆,其名曰政,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秦始皇父名“楚”,为避讳,改“楚地”为“荆地”。秦始皇名蠃政,“政”字与“正”字同音,所以,秦始皇自避讳,把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正月改为一月。 不可一世的帝王如此避讳,大臣、草民谁敢不避讳?“讳害”之风因此越吹越凶。大臣、草民与皇帝姓名相同,就得马上避讳改过来,不然,“吏民犯者有刑”。后来,讳名之害不断扩大化,“讳害”扩大到皇室、皇事,扩大到“同音”。 唐代就出现过这样一次“讳名风波”。唐代“三李”(李白、李隐商、李贺)之一的李贺(790一816),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据《新唐书·列传·李贺》载:“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变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学子,为了圆进士梦,在家境不太好的情况下,从小坚持读书。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18岁的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