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 辛弃疾词两首-要点梳理

6 辛弃疾词两首-要点梳理

6 辛弃疾词两首-要点梳理
6 辛弃疾词两首-要点梳理

6 辛弃疾词两首

【基础须知】

1.识记字音

遥岑(cén)玉簪(zān)鲈鱼(lú) 可堪(kān)廉颇(lián) 赢得(yíng)

封狼居胥(xū)

堪脍(kuài) 揾英雄泪(wèn) 舞榭歌台(xiè)

巷陌(mò)

2.古今异义

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繁华的景象。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遥岑远(看,眺望)

廉颇老矣,尚能否(吃饭)

4.相关成语

舞榭歌台: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

姿。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重点梳理】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

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主旨大意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通过写清秋、远山、孤雁、夕阳等,表达自己飘零江南的愁

恨、抑郁和孤独之情。下片直接言志,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

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

英雄的仰慕之情;又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今的北伐者应作好充分

的准备工作;又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希望为国

尽力的爱国热情。

3.艺术特点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沉雄豪壮,但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

秋色无边,江山壮丽,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但愁恨郁积,落日哀

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光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