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阶段质量评估5

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阶段质量评估5

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阶段质量评估5
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阶段质量评估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故A、B、C三项均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而D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答案: D

2.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耐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向耐药性细菌方向变异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D.基因频率改变了,新的病菌(物种)一定会产生

解析: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中不具有耐药性的个体死亡,耐药性的个体得到大量的保留,从而使耐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有新物种形成。

答案: C

3.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

C.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基因频率增加

D.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一定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

解析: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产生有毒的生物碱,会对昆虫进行选择,抗有毒物质的昆虫会保留,不抗的个体会被淘汰;若昆虫中没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则导致该物种会灭绝;若昆虫中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则导致该物种不会被淘汰。

答案: D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越强

B.若某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的基因频率为90%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解析: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一定越强;B的基因频率为BB基因型的频率+1/2Bb基因型的频率=90%;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的“狮虎兽”是高度不育的,说明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只有基因库的差异非常明显时,才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 B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频率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地理隔离导致基因库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异时才能达到生殖隔离;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 B

6.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4.4%B.5.1%

C.6.8% D.10.2%

解析:因为男性中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计算男性基因总数时不需要乘以2。学生容易误算成(780+820)×2=3 200,结果得出5.1%,而错选B。由于色盲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由此该种群中等位基因(X B+X b)总数为780×2+820×1=2 380,色盲基因X b总数为23×2+52×1+65×1=163,故基因X b的频率为163/2 380=6.8%。

答案: C

7.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生殖隔离,B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答案: C

8.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S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s纯合子

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S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

解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能说明新物种将产生,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 D

9.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

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

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

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分别演化出b、d、c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所以D错误。

答案: B

1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是生物进化了;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现型,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可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 D

11.有这样一个群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 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 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6 000个。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A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

A.0.2和0.3 B.0.3和0.3

C.0.2和0.5 D.0.3和0.5

解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

体占60%,A的基因频率=20×2+20

200=0.3,群体内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 B

12.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解析:生物性状的改变有可能仅是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并不一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所以生物不一定进化,A错误;X代表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三个方面,它们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Y表示自然选择,会淘汰有不利性的个体,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Z表示生殖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答案: C

1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图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b一定是自然选择

C.c是自然选择学说D.d是基因的多样性

解析:从题图中箭头可知,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A错误;b是指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还受突变等因素的影响,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继承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答案: C

14.下列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基因频率越大,基因突变率也越大

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

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可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倒位,A错误;基因突变率与基因频率没有关系,B错误;C项中女性中色盲

患者占0.5%,则色盲基因频率为0.5%,C错误。

答案: D

15.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C.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能决定进化方向(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只有自然选择,C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6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种,如图表示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物种。

(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答案:(1)南美洲地雀(2)食物自然选择(3)地理生殖(4)种群基本单位(5)物种

17.(24分)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__隔离。

(3)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___,此时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突变基因重组(2)自然选择生殖(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55%15%70%发生了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染色体隐X.该病为伴A 为纯合子性遗传病,Ⅱ1染色体显XB.该病为伴为纯合子性遗传病,Ⅱ4 为杂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 为纯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2 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染色体隐性遗.该遗传病为伴XA 传病3 /.Ⅲ和Ⅱ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B38传来的.Ⅲ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C1104 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D.Ⅲ和Ⅲ98 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 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5号和11 叙述合理的是.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A 一定在常染色体上号的致病基因11若B.7

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可能来自于2号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若C.7号带有致病基因,10- 2 - 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 /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A1/4 率是.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

基因携B 带者.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C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D 右图为遗传系谱图,5.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2 因。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B.乙病是X .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C 21D.号和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 3 - 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 两e)E、、d)、乙(基因为因为D其中一种为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作者:————————————————————————————————日期: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 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 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1传来的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3.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 /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 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A.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5.右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 基因。 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

精心整理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处理杂交→自交→选优→ 自交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基因重组,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染色体变异,破坏纺锤体 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 倍 染色体变异,诱导花粉直 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组合优良性状,方法简 单,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只能利用已 有的基因重组,不能创 造新的基因。 提高突变率,产生新基 因,加速育种,改良性 状,但有利变异少,需 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 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 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水稻的育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无子西瓜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 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

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51.(每空2分,共22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 )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 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52.(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 ⑴ 图中甲细胞处于 期,此细胞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⑵ 图中乙细胞处于 期,有 个DNA 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 ⑶ 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 53.(每空2分,共14分)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Ⅱ 正常男女 甲病男女 乙病男性 图一 5 6 7 8 T C G A ① ② ③ ④ ⑨ 图二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 ..名称: ④___ ___;⑨_____ ___。 (2)图二所示过程叫。此过程必须遵循原则。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4)假如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5)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 占。 /2 /-1 C/2n/2n+1 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41.(每空2分,共22分) (1)常隐 X 隐(2)AaX B Y 4 1/4(3)6 2(4)1/3 (5)1/8 42.(每空2分,共14分) (1)有丝分裂中 4 0(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8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精细胞 33.(每空2分,共14分) (1)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氢键(2)DNA分子的复制碱基互补配对(3)1/150(4)1000(5)A 31.(6分)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其工具酶是和, 32.(8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个。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第1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含答案 精品

生物科学和我们 1.了解人类的健康问题。(重点) 2.掌握科学实验的程序和方法。(重、难点) 1.生物科学 (1)概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物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①生物科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 ②生物科学对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如人口、能源、粮食、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禽流感、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2.癌症 (1)发病现状 ①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 ②发病率下降的癌症:主要是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 ③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防治措施 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癌症发病率降低1/3。 ②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的治疗。 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就为防治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新的手段。 3.传染病 (1)发病现状 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 ②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 (2)病因: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它们主要属于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

(3)可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诊断。基因诊断可对防治疾病作出快速、灵敏的诊断。 [合作探讨] 探讨1:致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提示:(1)生物因素:主要指病毒致癌因子。 (2)物理因素: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3)化学因素: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等;有机物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尼古丁等。 探讨2: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癌症? 提示:(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致癌因素。 (2)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探讨3:请从传染病发生所需要的三个重要环节谈谈如何控制传染病的大规模发生? 提示:①控制传染病:病人隔离等;②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环境卫生标准,设立检查站等;③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等。 [归纳拓展] 1.癌细胞产生的机理: 2.癌症治疗方法????? ①外科手术②放射疗法 ③化学疗法 3.传染病特点 有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 B .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概率与年龄无关 C .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相同 D .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高中生物必修二高考真题带详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一)专题07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2017?江苏卷.2)下列关于探索1.(6. (2017?海南卷.2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A 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可以使小鼠死亡的DNA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C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32 P 标记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DNA2.(2017?新课标Ⅱ卷.2)在证明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14C 标记半胱氨酸-tRNA )在体外用.23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7.(2017?江苏卷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得到*Cys-tRNA 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T2CysCys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Ala-tRNA(见下图,tRNA不变)。如果该*Ala-tRNA 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TmRNA和蛋白质B2的是32 C.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D2.13.(2017?新课标Ⅲ卷)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DNA转录而来都从和.AtRNA、rRNAmRNA RNAB.同一细胞中两种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细胞中的C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标记的多肽链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 RNAD.转录出的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14C A.在一个mRNA 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海南卷.(42017.23 标记的Cys的位置会被替换为Ala DNA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的数目.新合成的肽14C 链中,原来C14C标记的Cys .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D.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B Ala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8.(2016上海卷 DNAC.细胞中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3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D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242017.(5?海南卷DNA))A+C)与(G+C(/)分子中(DNA体内A+T/)两个比

2016年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1. 2.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主要功能:支持、保护 一、阅读教材P40实验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取得红细胞后为什么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 提示: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结成块。 2.能否利用蒸馏水稀释获得的红细胞? 提示:稀释时不能使用蒸馏水。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二、细胞膜的成分分析 1.根据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写出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提示: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C 、H 、O 、N 、P 。 2.判断正误 (1)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2)多细胞生物体的各个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 三、细胞膜的功能分析 1.判断正误 (1)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在功能上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细胞间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的交流。(√)

(2)没有信息交流,生物体不可能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完成生命活动。(√) 2.试从细胞膜功能的角度分析讨论:莲藕出污泥而不染的原因。 提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水分等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能进入细胞,而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会轻易进入细胞内。 一、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1.物质进入的相对性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 (2)细胞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 (3)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可能进入; (4)有些病毒、病菌也可能进入。 2.物质排出细胞的相对性 (1)细胞将其产生的代谢废物可排到细胞外; (2)细胞产生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可排到细胞外; (3)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物质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特别提醒] (1)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行使,所以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2)糖类在细胞膜中分布很少,并且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膜的外表面。因此,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 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 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 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

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 ×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天成教育》2016年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下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ATP脱去了两个磷酸基团,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称及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目为( ) 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0 B.鸟嘌呤核糖核苷酸,1 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0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1 解析:选A ATP分子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形成ADP。ADP分子中含有2个磷酸基团,一个高能磷酸键。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时,伴随着一个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因此,ADP分子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化合物中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为零。形成的化合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ATP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解析:选D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加ATP溶液,肌肉很快出现明显的收缩,而滴加葡萄糖溶液则不出现收缩现象,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 酶3.在绿色植物进行“ADP+Pi+能量――→ ATP”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能量不可能来源于( ) A.淀粉B.葡萄糖 C.光D.糖原 解析:选D植物中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不可能是糖原,因为它是动物所特有的。 4.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

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2m/5n B.2n/5m C.n/5m D.m/5n 解析:选A ADP转化为ATP,形成了1个高能磷酸键,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 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产生的ATP分子数为m×40% n= 2m 5n。 5.ATP中任何高能磷酸键水解后均可放能30.54 kJ/mol,那么,1 mol ATP中所有磷酸键储存的化学能为( ) A.30.54 kJ/mol B.61.08 kJ/mol C.91.62 kJ/mol D.介于61.08 kJ/mol与91.62 kJ/mol之间 解析:选D 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一个普通化学键,2个高能磷酸键含有的能量是2×30.54 kJ/mol=61.08 kJ/mol,普通化学键中含有的能量少于30.54 kJ/mol,所以1 mol ATP中所有磷酸键储存的化学能介于61.08 kJ/mol与91.62 kJ/mol之间。 6.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②线粒体是蓝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③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来源均相同 A.2项B.3项 C.4项D.1项 解析:选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蓝藻是原核细胞生物,没有线粒体;ATP分子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不同生物体内的ATP来源不同,动物和绝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合成ATP,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合成ATP。在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ATP水解的场所非常广泛,所有消耗能量的结构都是ATP 水解的场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2019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

课时1 酶的作用和本质 [学习目标] 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2.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知识点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42~43页) 阅读教材第78~80页,完成下列填空: 1.细胞代谢

(1)场所:细胞中。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水浴加热、FeCl3溶液中的Fe3+以及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均可影响H2O2分解为H2O和O2的速率。 (2)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

(3)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4)对照实验 ①含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②原则: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且适宜。[思考与讨论]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并进行充分的研磨? 提示: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如果肝脏不新鲜,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过氧化氢酶可能被分解。另外,肝脏一定要充分研磨,以保证肝细胞破裂,否则,过氧化氢酶不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会影响实验效果。 3.酶的作用原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要点1 对照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其中,1~4号试管控制的温度、投入物品及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请回答:

(1)1号、2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是实验组,从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2号、3号试管相比,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从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如果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用2号试管和4号试管进行比较。 (4)实验过程中,4支试管为什么必须装有等量的H2O2液?保持无关变量一致。 [归纳总结] 实验中的变量及原则 (1)自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为Fe3+和过氧化氢酶。 (2)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在本实验中为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系谱图专题

遗传系谱图专题训练 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 子 B .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 子 C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2.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该遗传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 .Ⅲ10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I 1传来的 D .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 3.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 .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 .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 .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 /3 D .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 男性患病的概率是l /18 4.下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叙述正确的是 A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B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 .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5.右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 病基因。 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不可能是X 隐性遗传病 B .乙病是X 显性遗传病 C .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 .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6.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 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 A.甲病为色盲症,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Ⅱ7和Ⅱ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 C.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高达100% 7.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是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患者,每1000个男性中有3个棕色牙齿。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8.下图是一个家庭的遗传谱系(色觉正常为B,肤色正常为A),请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11号和12号婚配,后代中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11号和12号婚配,生育子女中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只患白化病(不含既色盲又白化的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9.下图的甲为某家族遗传性肾炎(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遗传系谱图;乙表示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遗传性肾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分析回答: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眩颊咭蚝粑δ芩ソ叨劳觥4送猓琒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专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一、基因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杂交实验 P 高茎×矮茎 F1 高茎(显性性状) F2 高茎:矮茎=3:1(性状分离现象)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1)概念:让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2)目的:检测F1基因型;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3)预测:Dd*dd 高茎:矮茎=1:1。 (4)结果:F1*矮30高:34矮 (5)结论 1.F1是杂合子 2.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杂交实验注意事项 人工去雄: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去雄的雌蕊柱头上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的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二、遗传学相关概念和分离定律 1. 纯合子——自交后不出现性状分离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环境 基因型表现型 组成控制构成 基因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隐性性状 等位基因分离性状分离 2.相关概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未能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 3.纯合子及杂合子的鉴定方法 (1)自交法——主要用于植物,并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测交法——待测动物诺为雄性,应该与多只隐性雄性交配,以产生更多子代。 4.遗传中致死现象分析 (1)隐性纯合致死:如植物中的白化苗(aa),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致死。 (2)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诺为显性纯合(AA)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如剪秋萝的窄也基因b使花粉致死。 5.分离定律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2)在医学实践中应用 1.解释遗传现象 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师用书

----- 高三生物组 3教材答案及解析编制:卉原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必修审核:冯占武姓名:小组: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的NaCl0.9%细胞生活的环境第一章第一节 问题探讨(一)溶液的质量分数低NaCl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于或高于0.9%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2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1.(五)思考与讨论2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1.提示:Na+和Cl-换,而草履

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度基本恒定等。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二)思考与讨论1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 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1..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2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与HOCO 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22 -+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OCO+HOH。+HCOH 2 232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HCO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2.3系统有关。)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不同点:(1)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章.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3 )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

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专题北京各区模拟题汇编

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专题北京各区模拟题汇编高中生物必修二遗 传学专题训练汇编 )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2n=8朝阳期末】(16分)果 蝇( 1.【2019年诱变筛选,发现一株果蝇EMS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有丝分 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用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精原细胞过 度增殖的表型。tut条染4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显微观察野生型果蝇精巢,发现有15%的 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1 与减数分裂有关。色体。细胞中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 现可 能.. 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为探究tut突变体的遗传特性,(2)为验,结果如下。根据杂交实验结果 可知,__________ 定律。隐性性状。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为离比性代的状及其分若F与tut突变 体杂交后1,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__________ 突突变体与tut(3)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gcn 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做了如下实验:变 体性状一样,研究人员为探究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bgcn__________ ,理由是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 。 (缺失突变将一株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果蝇4)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ut突变体的突 变基因进行定位:(。tut突变体杂交,如果F表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__________ 体)与1、BL26830BL7591、BL24400、研究人员将tut突变体与一系列缺失突变体果蝇做杂交, 发现tut突变体与编号为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应该位于这些染色体缺失区域的BL8065的果蝇缺失 突变体杂交后代表型均有过度增殖,tut __________(交集/并集)区域。测序并比对,只有一个 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个基因,通过tut突变体与野生型DNA研究发现该区域共包含11 了改变:

生物必修二 遗传题集(含答案)

生物必修2选择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D.表现型 2.以下各组生物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3.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4.性状分离是指() A.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B.染色体的分离 C.遗传因子的分离 D.以上说法都对 5.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6.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YyRr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7.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A.Aa B.Aabb C.Ab D.AaBb 8.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A.自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正交实验 D.反交实验 9.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 A.1个卵细胞 B.2个卵细胞 C.3个卵细胞 D.4个卵细胞 10.正常情况下,人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为23条,则人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应为() A.23条 B.46条 C.69条 D.92条 11.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理想的实验材料为() A.成熟叶片 B.洋葱根尖 C.黄豆种子 D.蝗虫精巢 12.右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 () A.细胞分化 B.有丝分裂

2019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师用书:章末整合提升 (1)

章末整合提升 (对应学生用书第21页)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和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以离子形式存在。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许多种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连接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细胞的DNA主要

分布在拟核中。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别是组成DNA和RNA的单体。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糖类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建立起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观念。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但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建立起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观念。 细胞都是由六大类化合物组成的,建立起生命的物质性观念。 将细胞内含有的各种物质配齐,并按照它们在细胞中的比例放在一个试管中,也不能构成生命系统,这说明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的随意堆砌,由此建立起细胞的整体性观念。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通过分析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结构特点,这是运用了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