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一)

第一编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

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公布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摄影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并且已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各部门中踞有显著的地位。摄影与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样,它的发明和发展,是在继承了各民族、各国家历史上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他们都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奠定了摄影术的理论基础。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尽管当时摄影在世界上还处于摇篮时代,各国科学家为改进技术仍在尽心竭力地探索。即使在欧洲,多数人对此道也还陌生。而国内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摄影技术的应用者和探索者。他们关心世界摄影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条件下积极地进行推广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古代科学家对光学基本规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先秦墨家学派兴起,就开始对大自然中一些光学基本现象进行了研究。

墨经光学八条

墨翟(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和他的门徒根据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光学知识,研究总结出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记录在《墨经》中,分条厘说,通称“墨经光学八条”,是《墨经》中精粹部分之一。光学八条直接涉及到光学应用中一些问题。

发光体照射物体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现象,又是摄影师在艺术造型中饶有兴趣的问题。《墨经》中的光学论述,首先是以此开始的。

“光学八条”中的第一、第二条是:

经:景徙。说在改为。

说: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第一条)

经:景二。说在重。

说: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第二条)

大意是说影子产生的原因。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体遮挡。进一步说,如果光源、物体和承影面相对静止,那么影子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当两个光源同时照射一个物体时,就产生了二个“半影”夹持着一个“本影”;一个光源照射时只有一个影子。这二条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光学现象最朴素的认识。还有一条颇值得注意,它直接论述到针孔成像的原理。原文是:

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说: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

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第三条)

这条大意是说,影子倒过来是因为光线在小孔处汇成光束所致,“午”是指光束相交之点,即针孔处。光线好象箭一样直线传播着,从下方来的光线通过小孔成象于上方,从上方来的光线成像于下方。经说最后一句“在远近有端于光”,近代学者多解释为类似摄影光学中物距、像距的概念。“这可以说明现今照像者进退暗箱的理由”。

第五条论述的是关于光的强弱关系。结论是:发光体远近决定光的强度。类似现代光度学概念。四、六两条是解释平面镜反射现象。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十分发达。随之而来的是铜镜制造工艺,根据文字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当时的铜镜不仅有平面镜,而且根据不同用途制成了凸面镜或凹面镜,凹面镜,古称阳燧,是人们利用阳光聚焦取火的工具。古代没有专门掌管阳燧的官职,《周礼》卷七十《秋官·司寇下》记载:“司烜(音火。古官职名)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东汉郑玄注:“夫遂,阳燧也。”应该指出的是,凹面镜在现代应用摄影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来出现折反式摄影镜头,已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古人已认识到物体放在球心外时,获得的是比物体小的倒立像。当物体在球心内时,得到的是比物体大的正立像。即经中所说“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击。说在中之外,内。”

概括起来,可推断那时人们已经懂得: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

3. 针孔成像的道理;

4. 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5. 类似放大率的概念;

6. 凹面反光镜前焦点到球心,这一区域在成像中的特殊意义。

墨经光学八条,体现了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墨经》的内容,尽管文字深奥难解,但学术界各家的注疏基本一致,其内容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墨家学派形成后,开辟了中国的“格致之学”,对后人研究摄影光学有所启迪。

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

《墨经》中没有论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这是因为当时的工艺制造条件,尚不能提供理想的透明玻璃,而折射现象直接关系到透镜成像理论基础。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修的《淮南万毕术》中除了重复“阳燧见日则火生”的说法外,还出现了用冰制造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另据《西京日记》记载,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时,已知道用白光琉璃将阳光折入暗室使成为白昼。又据清代林志诚著《事类统编》称:北魏时(386——581)西域月氏国商人用矿石制成人造有色琉璃。曾做了一间可容百人的房子,四周利用人造琉璃折光,使室内光色映澈。及至宋代刘歧写的《暇日记》也谈到利用水晶折光将阳光焦聚,照亮阴暗的案牍。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

中,进一步对小孔成像理论和凹面反光镜作了分析和解释,取得新的成果。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线穿过“礙”(即小孔)形成光束所造成的结果。以后,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多次观察到由于客观条件的巧合而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遂引起广泛的注意,而尤为历代文人所重视,古籍中也常有记载。元代陶宗仪的著名笔记著作《辍耕录》中说:“平江虎丘阁,版上有一竅。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纸承其影,则一寺之形胜,悉于此见之。但顶反居下耳,此固有象可寓,非幻出者。”又说:“松江城中有四塔……夏监运家乃在四塔之东,而小室内却有一塔影,长五寸许,倒悬于西壁之上,不知从何而来。然不常有,或时见之焉,是又不可晓也。

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提到北京天宁寺中的小孔成像,并且做了一些解释。原文是“塔倒影,在大土殿。日方中,阖殿中门,日入门罅,塔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罅入,空中物则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今悬镜中像,过旁镜,其物正倒也,阳燧倒影者,日光倒入也。又光从上来,层十三具,光一再传,物体则小也……。”明清时期的北京庙宇慈慧寺,也是当时以倒影著称而吸引游客的古迹。

“针孔成像”的现象,引起人们愈来愈大的兴趣。为了进一步研究,元代科学家赵友钦设计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光学实验。他把一整座房屋作为实验室。在左右隔开的二间房内,各掘一个不同深度圆井。井口处各置小孔,楼房的活动棚顶作承影屏,用上千支蜡烛做发光体。通过预先设计的实验程序得出以下结论:“针孔”扩大到相当大时,不能成像;“针孔”相当小时,屏上的像和光源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照度”和距离成反比关系。

赵友钦把这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写成一篇论文,叫《小罅光景》,收入他的自然学文集《革象新书》。这部书后来被收入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中。赵友钦的试验,使用了上千支蜡做发光体,在摄影学的意义上说明他已认识到像是由许多光点所构成。其实验场所可以说是最大的暗箱。赵友钦的论文《小罅光景》的学术水平当时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1611——1671),也在他所著的《物理小识》一书里叙述了他亲自做过的小孔成像实验:“屋漏小罅,日影如盘。尝以纸征之,刺一小孔,使日照一石,适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穴,就地照之,而四、五穴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矣。”说明方以智的这个实验,是对于小孔成像的条件和影响影像大小的具体因素规律性的探索。

透镜暗箱

摄影术的发明和应用离不开暗箱。针孔暗箱虽能成像,但正如赵友钦实验结果那样,它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即不能解决影像亮度和清晰度之间的矛盾。所以,透镜暗箱的出现,使光学应用技术前进了一大步。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已广泛使用透镜暗箱,不过那时只作为一种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已。明末清初,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随之,一些光学器具也开始传入中国。首先传入的是各种透镜,包括眼镜和放大镜。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古未有眼镜,至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清代以后,广东省出现了用近代方法制造玻璃的工业,为国内磨制光学透镜提供了物质条件。

清初的光学器具制造家孙云球,是中国磨制透镜的高手。孙云

球,字文玉,又字泗滨。江苏吴县人。生于崇祯初年,死于康熙年间,仅活了33岁。他的父亲志儒,曾任福建漳州知府。孙云球小时聪明异常,13岁时就读于吴江县县学。不久父亲故去,家道中落,靠卖草药奉养母亲。他喜欢钻研机械,自制钟表,青年时代,就成了著名的透镜制造家。史书记载:“昔虎丘孙云球以西洋镜制昏眼、近光、童光等镜,为七十二种。又有远镜、火镜、端容镜、摄光镜、夕阳镜、显微镜……。”并著有《镜史》一书,可惜已经失传。证明当时国内已经能自制摄影镜头(即所称“摄光镜”),出现了一些用摄影镜头装配的光学器具,影戏灯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影戏灯”,就是现在所说的幻灯机,或摄影用的放大机。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时的古籍《韩非子》中就记载了古人放映幻灯的一段故事。大意是:周君请一个人为他作画,三年后画画好了。看的时候,需要筑一高墙,墙上开小孔,然后插入“筴”(相当于幻灯片),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观看,“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可惜的是,这种针孔的幻灯机没有得到发展和改进。

清代学者顾禄(铁卿)曾记载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影戏灯的情况,他说:“其法皆传自西洋欧逻巴诸国,今虎邱人皆能为之。灯影之戏,则用高方纸木匣,腹贮油灯,燃炷七八茎。其火焰适对正面之孔。其孔与匣突出寸许,作六角式,须用摄光镜重叠为之,乃通灵耳……中嵌玻璃,反绘戏文……将影摄入粉壁,匣愈远而光愈大,惟室中尽灭灯光,其影始得分明也……。”有趣的是,文中提到“须用摄光镜重叠为之”说明使用的是“复式镜头”,而这时恰恰是欧洲风景暗箱流行的时期,当时复式镜头在世界上标志先进的光学技术水平。

绘画暗箱的使用

明末清初,随着绘画透镜暗箱的流行,国内出现了很多出色的暗箱制造家,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虞初新志》上说康熙年间江都的黄履庄,以擅长制造“临画镜”和“缩容镜”等光学器具出名;《苏州府志》记载的长州人薄钰和《湖南通志》提到的湖南清泉人谭学之,也擅长制造光学器具。清嘉庆年间,浙江钱塘县女科学家黄履,利用望远镜和暗箱结合,研制了一种“多镜头暗箱”,很为奇特。清代陈文述对此在《西泠闺咏》中曾做了记述。他说:“千里镜于方匣布镜四,就日中照之,能摄数里之外之景,平列其上,历历如画”。类似这种暗箱,欧洲人直到1854年才把它用于摄影术。

摄影术问世前,我国已广泛应用绘画暗箱和各种光学器具,在此基础上,清代科学家郑复光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它的原理和制造方法,于1835年完成了一部应用光学著作——《镜镜詅痴》的书稿,1846年正式出版。这部书“析理精妙”,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光学专著。

《镜镜詅痴》的作者郑复光(字浣香,1780年生,卒年不详),安徽歙县人,监生。对于“中西各术无不研究入微”。他少年时代曾随其父亲到过商业、交通和文化都比较发达的扬洲。当时扬州城里有人放映幻灯图片,郑复光见了受到很大启发,回来后就悉心探究光学成像的道理,著成《镜镜詅痴》一书,总结了他自己对于光学研究的成果。

《镜镜詅痴》共四卷。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说光学原理。卷一题为“明原”,下分五节:一、“原色”,讲色彩常识。在肯定了“天下之物无不有色”之后,进一步论证色与形的关系,色彩变化和种类;二、“原光”,论

说发光体,光的强度,光的种类;三、“原景”,讲景物的显现,隐晦和透视关系;四、“原目,作者认为“目照物与含光镜同”以人的视觉器官构造说明透镜成像原理;五、“原镜”,论述各种“镜”的性质、种类、原料和用途等。最后为“类镜”,是上述各条的综合讨论。卷二题为“释圆”,解释各种透镜和屈光度的关系,以及二片以上的复式透镜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该卷涉及到近代几何光学和应用光学知识,是研制照相镜头不可缺少的基本理论。

书中第二部分是讲光学器具的制造,也颇为精彩。其中和摄影技术直接有关系的是对“绘画暗箱”和“放大器”的介绍。关于绘画暗箱的使用,郑复光说:“有山水园亭,欲取其景于尺幅纸上做图,置匣暗处,以凸对之,则景自凸入平镜内,上透通光平镜而出蒙纸。能收山水园亭,宛然纸上而分寸无失。若取人景不但须眉毕具,并能肖其肉色,非绘事所及……。”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当时流行的两种绘画暗箱的样式,并配有制作详图。

《镜镜詅痴》是中国摄影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出版虽然在欧洲摄影术正式公布以后,但是当初达盖尔等人使用的仍是老式绘画暗箱。透镜暗箱需改进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事。因此郑复光的论著,当时不仅没有过时,而它所论及的光学理论,即用今天的眼光看,仍然是值得佩服的。

《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

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先后完成了两篇有关摄影光学的著作——《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在后一部著作中正式把绘画暗箱定名为“摄影之器”。中国古代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称为“格致之学”或“格术”。邹伯奇的《格术补》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光学定义的进一步论述。尤其注重于各种透镜原理的讨论,还列出了透镜计算的公式。

《摄影之器记》是记录作者自己试制绘画暗箱经过的笔记著作。文中说:受《梦溪笔谈》中光学知识的启发,根据“前壁开孔,影承后壁”的光学原理,反复思索做了一个木箱,箱前开孔装上镜头。箱后复上白纸,“以显迹象,复引至图画,极之测量,通之仪器,岂不快哉!”邹氏是清代著名测绘学家,很明显他开始研制绘画暗箱主要是用来测绘地图。但当摄影传到中国后,立刻把这位贯通中西的学者吸引住了。在研制绘画暗箱的基础上,晚年乃潜心于摄影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国内早期为数不多的摄影家之一。遗憾的是,这两部著作在他生前未能发表,邹伯奇于1869年去世后,全部书稿由家族保存。次年,湖南学者丁果臣(取忠)赴粤访求邹氏遗著,并倡议集资出版。恰好邹伯奇之弟邹中庸又从遗物中发现了一些零散手稿,其中有《摄影之器记》一篇。于是连同《格术补》等书稿一起,经广东学者陈洋勘校后,靠邹伯奇门生和亲友的帮助,终于在同治癸酉年(1873年)付梓刻印,定名为《邹征君遗书》。

邹伯奇的两部有关摄影光学著作,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当这些研究成果公布于世时,摄影技术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一些介绍最新摄影方法的书籍也开始出现。因此,邹氏的著作,当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指出的是,邹伯奇对暗箱的研究,完全是参照中国古代的学术成果,结合自己的独创完成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文中评论说:“特夫(邹伯奇的号)自制摄影器,观其图说,以较近代日出口精之新器,诚朴可笑。然五十年前,无所承而独创,又岂可不谓豪杰之士耶?”。给邹伯奇以高度的评价。

色散现象的发现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提出了有关的理论。1704年《光学》一书出版,创立了近代物理光学的新学说。色散现象的发现,使人们对光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摄影光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色散现象,我国早在十二世纪时就有了文字记载。公元1116年,北宋药学家宏宗夷所撰《本草衍义》中提到:“菩萨石映日射之,有五色圆光,大如枣则光彩微茫,间小如英珠则五色燦然可喜”。以后,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画有菩萨石样式的插图,经鉴定又名放光石。根据这些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它是一种六边校形的石英类晶体。太阳光经过它的折射后,会发散出不同波长的各种色光,这就是摄影学中所说的色散现象。明代人的笔记中还指出“放光石如水晶,大者三、四分,其质六棱,从日隙照之,生五色如霓虹”,意思是说,使一束白光通过放光石,能生出如同彩虹的光学现象。17 这一记载和近代光学理论中三棱镜分光试验产生的结果是极其近似的。

近代物理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后,很多科学家又对三棱镜分光实验加以印证,如清代科学家徐寿(1818——1884)做此实验时“尝购三棱镜玻璃不得,磨水晶印章成三角形,验得分光七色”。以后徐寿还给中国读者介绍翻译了多种摄影方面的书籍。

对感光化学的认识

摄影术的发明是集萃了人类长期对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成果而完成的。中国古代化学是与炼丹术分不开的。公元三、四世纪成书的《抱朴子·内篇》中曾提到用不同的药物冶炼各种金属的方法。可知当时人们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并把某些药物的化学反应应用到生产中去。汞齐制作是炼丹术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已制成金、银、铅、锡等汞齐合金。南朝陶弘景曾记载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也”,也说明了当时金银汞齐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直到十九世纪初,法国人达盖尔才发明了利用水银升华作为银版摄影的显影方法,使感光版上的见光部分生成汞齐,借以记录影像。

关于感光现象,中国古籍中也有一些记载。宋代文人苏武编撰的《物类相感志》中写道:“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古今秘苑》上也有类似的记载:“ 磠砂三粒,用水研细,净笔书于纸上,候干,初不见字,向火微炙或日晒,即为墨书。”这两种秘写方法,在使用的原料中均含有感光物质,因此,见光后则变为墨色。但是这些记载并没有提供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和条件。

国外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制造的陶瓷,就使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并进一步推断说:“在二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知道摄影术的主要的原理”。

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古代学者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摄影光学方面,中国人很早就由朴素的认识阶段进入到研究其具体规律的实验阶段。并且有些学者按照中国的学术体系加以阐述和论证。在实用技术方面,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工艺制造家和透镜制造者,他们制造的光学器具,已具备了摄影暗箱的功能。但是,由于对感光化学的认识基础较差,更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因此,把物理学和化学两方面结合而应

用于一项实用技术的机会较少。在近代西方技术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中国逐渐显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尽管如此,历代学者对摄影基础理论上的建树,不仅在摄影术产生的史前阶段,对这项技术的发明有着影响和促进作用,而且在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能够使它尽快地得到发展和传播。因此,在摄影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这种情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第二节--摄影技术的传入

多少年来,人们在寻求着一种能够忠实地记录现实的方法。在画家们广泛使用“绘画暗箱”的基础上,1725年德国阿道夫大学的舒尔策教授做了关于硝酸银感光性试验,十九世纪初,英国托马斯·韦奇伍德做的银盐感光实验又使感光化学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银盐溶剂,使“拍摄”的影像不能固定和保存。

1822年,法国夏龙市石版印刷技术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了沥青感光版的研究。1826年,他把感光版装人暗箱,获得一张记录工作室外街景的照片,从而完成了“日光蚀刻法”的研究。但这项成果,当时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1829年,法国巴黎的舞台美术师路易·达盖尔和尼埃普斯订立契约,开始共同研究。1837年,达盖尔终于确立了一种较为完善的摄影方法。那时尼埃普斯已去世三年,达盖尔认为他所使用的方法和尼埃普斯没有直接关系,就把这项发明命名为“达盖尔法”(Dapuerreotype)。1839年8月,法国政府收买了达盖尔法的发明权,并把它公布于世。于是1839年,被多数人公认为摄影术诞生的年代。几乎与达盖尔同时;英国人塔尔博特也发明了一种被证明为更实用的方法——“负正法”(又称卡罗法,Colotype)的摄影方法。

摄影术诞生后很快风靡了整个世界,国外一些书中描写道:“摄影技术!它以彗星爆炸式的威力,突然涌现于一向平静而又自满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路易·达居尔(即达盖尔)在1839年发表了他的摄影制作法,几个月内,欧洲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新的技术、新的艺术形式以及新的流行玩意。不论是巴黎还是伦敦,两地的光学商店(人们在那里购买到镜头),以及药房(那里出售冲洗药品)都突然挤满了摄影爱好者,急于购买自己的摄影机和感光版……”。

“这种潮流及活动,遍及世界各地,仅1853年,美国就有一万多人拍摄了三百多万幅照片。在伦敦,人们可以租用装有玻璃天棚的摄影室来拍照,租用黑房进行冲洗;1856年,伦敦大学的课程甚至增开了一门摄影技术课。一种新的行业——一种新的消遣事业诞生了”。

摄影术诞生后不久,就爆发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沿海五个城市——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划为通商口岸。优惠的关税协议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各国传教士也接踵而来。在日益频繁的外交、经济贸易活动中,沟通了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渠道。

摄影术在中国的出现

摄影术在中国的应用首先出现在清政府的外交活动中,据有关材料记载,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外交官”的耆英,1843年在和英国人璞鼎查打交道时,曾接受了璞鼎查本人及妻女的图像,因此,他认为赠送肖像是外交中不可缺少的礼节。1844年8月,耆英到澳门同法国使臣拉萼尼谈判签约时,意大利、英国、美国、葡萄牙等四国官员向他索取“小照”,他很快将一式四份“小照”分赠。他在给皇帝的奏片中说:“请奴才小照,均经给予”。“小照”是中国旧有的名词,原为人们对画像的称呼,当摄影传入中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借用“画小照”来称呼摄影。27 当时给耆英拍照的人是以法国海关总检察官身份来华的埃及尔(Jules Itier),他是和拉乌尼同乘一艘三桅战船到达澳门的。卷英的照片使用的是银版法拍摄的,原作在法国巴黎市郊的摄影博物馆中至今还有收藏。同船到达的另一个携有照相器具的人,是法国传教士南格禄(GottelanclClauole),不久,他就到上海去了。

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的情况,在当时就有了文字记载。1846年,香港的报纸上有一则引人注目的广告,宣称:“香港银版摄影和锌版印刷公司有香港及中国彩色与黑白照片出售。”28 但在二个月后,这家公司被一个叫麦凯的摄影师接管,麦凯接管后开了个摄影室,经营了大约两年光景。

湖南进士周寿昌1846年在广东游历了三个月,将所见所闻写入日记,其中记载了中国早期摄影的一些情况,颇堪注目。他说:“奇器多而最奇者有二。一为画小照法:坐人平台上,面东置一镜,术人自日光中取影,和药少许涂四周,用镶嵌之,不令泄气。有顷,须眉衣服毕见,神情酷肖,善画者不如。镜不破,影可长留也。取影必辰巳时,必天晴有日。”文中提到的“术人”即摄影师。1883年,周寿昌又在原文下加了注:“今照相法中国人皆能之,各省皆有,但制药必自外洋,镜亦如此,有高下数等。”

广东早期有关摄影的另一条记载见于福格著的《听雨丛谈》:“海国有用照影,涂以药水,铺纸揭印,毛发毕具,宛然其人。其法甚妙,其制甚奇……。”福格是广东河州营副将,死于咸丰五年(1856)。上述记载,证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摄影已经进入了中国。

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照相馆

1860年前后,为了牟取暴利,外国人在广州和上海等地开设了照相店。关于当时外国摄影师开店摄影的情况,在清代文人倪鸿写的一首叫《观西人以镜取影歌》中,描写得非常真切。这是一首1861年写成的七言诗,洋洋三百余字。诗中说,作者本人听说有个外国商人在广州城内开了一个照相店,不需绘画,就能取得人的容貌。当地人争先前往拍照,使店主大发横财,以致“日获洋钱满一车”。作者感到惊奇,就亲自跑去观看。诗中接下去是说作者看到拍照片的过程:“竿头日影卓午初,一片先用玻璃铺,涂以药水镜面敷,纳以木匣藏机枢,更复六尺巾幂疏,一孔碗大频觇觎,时辰表转刚须臾,幻出人全躯神传……。”诗中讲的是湿版法摄影,还说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肖像,可以“百年之内难模糊。”这首诗,写得形象生动,可见摄影给倪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处长江口的上海,十七世纪后,海外贸易已十分发达。《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定为通商口岸,很快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商埠。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形形色色的外国冒险家,使上海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萌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国人也把照相机带入了上海。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达上海的

法国传教士南格禄已开始了摄影活动。据记载,同期另一个叫李阁朗的法国人在上海专门给当地人拍摄肖像照片,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职业摄影师。这时,各类精巧的外国摄影画片也流入中国,充斥了上海的文化市场。这些沿海地区职业摄影师和摄影图片的出现,引起国人浓厚的兴趣。摄影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但是当时国内摄影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南方沿海的少数城市。

中国照相业的出现

摄影的突出特点是能够准确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种强烈的纪实性使其他艺术(或工艺)望尘莫及。因而摄影在中国出现后,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摄影术传入以前,人们要把自己的形象保存下来需求助于画师,利用传统的绘画技法把人的容貌描绘在纸上,以便保留和欣赏。当时给活着的人画象叫“小照”,画死去的人叫“影象”。后来“照象”一词就是这两个名词合成的。各地都有不少职业画师,开设“影像铺”,以满足市民的需要。影像铺的画师尽管具备相当的绘画水平,或者用绘画暗箱作辅助工具,但毕竟是使用画笔,既耗费时间,又工价昂贵。况且画师们绘画技术有高低之分,难免失之准确。照相馆在中国出现后,人们觉得,摄影比起画像,不仅价钱便宜,方法快捷,而且形象最逼真,因此光顾之客越来越多。给画像行业造成了很大威胁。于是很多画师想方设法学习照相技术,改业经营照相。在中国最早开业的照相馆中,不少摄影师就是由画师转业的。例如,咸丰年间(1851——1861),在香港合伙经营油画业的画师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三人,预见到照相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并认为摄影和绘画有相通的一面,于是便合资延请了当地外国兵营中一个会摄影的人传授技术。学成后各投资二百元置办器材,遂改营照相馆。几年以后,三人分道扬镳,除周森峰留香港继续经营外,谢芬去福州开照相馆,张老秋回到广州,开设了“宜昌”照相馆。这种画师改业从事照相的情况,在早期摄影发展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画师以外,另外一些中国人也通过各种途径学会了摄影技术,纷纷开业。据史料记载:“温棣南君,粤人,其父营业于本城大新街,业苏杭布匹。店名缤纶。常与外国人往来贸易。时有美国人自港来省,携有器械,欲摄取本城之风景者也。寄寓该店。棣南深慕之,求得其木。时在同治年间。干片尚未发明,所用者仅湿片与蛋白纸而且。棣南学成后,即在本店开业,并以术授其兄。”不仅香港广州如此,另一些开埠城市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中国摄影师。上海的罗元佑,在学会摄影后,开业专门从事肖像摄影。据人们的评价说,罗的技术远在法

国人李阁朗之上。很快成为受人欢迎的中国摄影师。这样,在摄影术被外国人带入中国以后,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中国的职业摄影师已在东南沿海城市出现。

1860年以前,摄影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只限于南方沿海几省。中国北方由于不许外国人进入,所以那里的人们依然对摄影茫然无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不到二十年,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使英法侵略军长驱直入,攻占了北方重镇天津和国都北京。

在这以前,世上流行的摄影方法已有明显改进。达盖尔最初使用的银版法,作为一项新技术的开端是有其历史意义的,但是就其使用的器材或实用技术来说都欠完善。卡罗法摄影技术,能用一张薄纸底片印制多数量的照片,可是感光速度仍然很低,不能满足很多场面的拍摄需要。1851年,阿彻尔推出

了湿版火棉胶法摄影术,就是通常说的湿版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上并不方便,但底片感光速度大大提高了,使摄影师能够拍摄更为广泛的生活内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西方一些摄影师开始尝试用摄影来表现战争场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费利斯·比特等人就是英法联军中的随军摄影师。这些人在随军拍摄中,把摄影带到了中国北方地区。

天津地方史文献中,曾记述了英法联军中的摄影师在天津拍照的情况。据《津门闻见录》记载:“英匪入天津时,志颇不小,心亦过细。凡河面之宽窄,城堞之高低,所有要紧地方,无不写画而去。尤可异者,手执玻璃一块,上抹铅墨,欲象何处,用玻璃照之完时铅墨用水刷去,居然一幅画图也。如望海楼,海光寺,玉皇阁,皆用玻璃照去……。”36 1861年,清朝一个高级官员从天津启程赴任,被英国人拦住了轿,强行给他拍了照片。当时北京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1860年10月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中英《北京条约》签约仪式在“礼都大堂”举行,外国摄影师拍照时,围观群众达一万多人。清代文人刘毓楠记载拍照时的情况说:“大堂檐外设一架,上有方木盒,中有镜,复以红毡,不知何物?……是日观者万余人。”清官员殷兆镛在《自订年谱》中记道:“十一、二日,王大臣同英、佛(法)两国集利部换约。夷人照镜为图,以寄国主”。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欧洲摄影师在中国的活动十分活跃。在这以前,中国北方地区人民从未接触过摄影,因此,外国摄影师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当地人们的注意。这种迹象说明,北方地区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不仅没有照相馆,而且大多数人对摄影从未接触过。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期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般很难传入,即使有传入者,它的发展和传播也受到种种封建势力的限制。但是,摄影术发明和走向盛行的年代,正赶上中国进入半殖民地社会的开端,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摄影术在发明后的几年内就很快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比较顺利地得到传播。出现了一些业余摄影爱好者和以摄影为职业的专业摄影师。开创了中国摄影萌芽时期最初局面。然而,在国内的其它地区,由于封建保守势力和交通上不发达的原因,摄影术未能及时进入到这些地区。1860年以后,中国北方的门户被帝国主义轰开,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摄影术产生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苗头和趋势。

★第三节--中国最早的摄影者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国内就涌现出一些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这些早期探索摄影术的中国人,对摄影技术在国内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摄影事业启蒙阶段的开拓者。

摄影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初期,往往被思想保守的人看作是“雕虫小技”而不屑一顾,这说明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状况下,尤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即使如此,从已知的少数早期摄影者的活动片断中,仍不难看出这些先驱者们对中国摄影

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林箴

林箴,字景洲,号留轩(在美国时署名天荡子,1824—?),是中国早期的银版摄影师。

林箴久居厦门,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月,受美国邀请,出国讲学。这时,美国正盛行银版摄影术,林箴对此耳闻目睹,极感兴趣,称之为“神镜”,随即购买了一套银版摄影器具,并学会了使用。

林氏精通外语,富有民族气节。1847年初,一个英国商人在广东购买了一条中国船,扬言去爪哇贸易。诱骗潮州澄海县28人出国,但船过爪哇并没有停泊,后遇风漂至纽约港。英国船主在纽约举办“华人展览”,对我同胞百般虐辱。当时正在美国的林箴挺身而出,奔走营救;终于使这些同胞于同年8月返回祖国。为此,他写了一篇《救回被诱潮人记》,向国内人民揭露英人的罪恶行为。关于他自己学习摄影和购买照相机的事也记在了这篇报告中。

林箴于道光二十九年回到厦门。同年写成《西海纪游草》一书,介绍了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其中对西方的科学技术的介绍尤为详尽。

福建地区,是我国早年绘画暗箱比较流行的地区,对外贸易活跃,对摄影的输入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林箴在国外的考察和摄影实践,无疑对这一地区摄影的发展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可惜的是,现在尚未发现他留下来的摄影作品。

罗森

罗森,广东人(生卒年月不详),早期银版摄影师。1852年曾任美国银版摄影家布朗(F·Brown)的助手。

1853至1854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登·柏利率领舰队开往日本,强迫日本结束闭关锁国政策,将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向美国开放。该舰队中有美国摄影家伊·布朗随行。舰队在香港启程时,罗森被雇用为布朗的摄影助手,1854年对日本进行了历时半年的采访摄影。

当时日本“下田奉行所”松浦武四郎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两位中、美摄影师的拍摄活动。他写道:“3月27日,从今天起,美军在下田大安寺里开始用摄影镜拍摄。拍照人是福隆,磨镜小官员是清国人。”日记中还描述了布朗和磨版的“清国人”一起带着“魔术似的奇怪机器,大摇大摆地进入大安寺的情况。松浦武四郎日记中所提到的这个“清国小官员”就是中国的摄影师罗森。当时日本著名画家锹形赤子所画《米利坚人应接之图》中就有罗森的画像。这幅肖像后来还被日本著名摄影师小川一真制成了照相铜版。1854年8月7日罗森回到香港。以日记方式把他随美国舰队采访拍摄的情况在香港中文月刊《遐迩贯珍》上连载发表。据他的日记说,他在日本下田逗留了一个月,曾多次到大安寺参观拍摄。当时日本是封建君主制度,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甚至不及中国。人们几乎对摄影一无所知。罗森写道,美国送给日本的礼物中有“日影像”(即照相机)一具,因“日影像以铺向日,绘画成像,毋庸笔描,历久不变。’当地官民见到后“人多称奇”。另外在日本箱馆时,他回忆说:“其处有护国山,山有一寺,画栋雕梁”,“提督遣人于此,绘照日影像,以赠各官……”。这段文字记载,是今天不可多得的早期摄影师旅行拍照的手记。

邹伯奇

邹伯奇(1819——1869),字一鄂,又字特夫,广东南海县人。他一生博闻强记,从事过多种科学研究,“尤精历算,能套率中西之说而贯通之”。1844年完成了《格木补》和《摄影之器记》二篇与摄影有关的学术著作。他的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制器精巧,与西人所谓重学,光学、化学相连”而独能“深明其理”。

邹伯奇为了进行摄影创作,自制了照相机和其它照相用具,他使用过的相机,一直保留到抗日战争初期,并在当地展览过,后来就不知去向了。

1962年,中国摄影学会曾派人到南海县泌冲乡邹伯奇故居进行调查,收集有关他的摄影遗物和遗著。在其住室阁楼上,发现还保存着装有水银的木罐,长方形的木盘以及骨质漏斗等,可能是邹伯奇生前照相时作为水银蒸发显影用的器物。此外,还找到一个他本人设计制造的木质照相三脚架和四块残破的玻璃底版。其中一块底版为邹伯奇肖像,以祠堂石阶作背景,他坐在凳子上,身穿白长衫,手执白团扇,是在乡间试拍的个人小照。根据现存的照片和遗物推断,可知邹伯奇当时使用过银版法和安布罗法(AmbrotyPe)。在残存的手稿中,有题名为《小照自述》、《自照遗真》、《亦闲公小照》、《云岩二兄小照》的赞象词四首。“平常容貌古,通套布衣新。自照原无意,呼之有如神。均瞻留地步,觉处悟天真。樵占鳖峰侧,渔居泌水滨。行年将五十,乐道识纤尘。”这首《自照遗真》题诗,是他晚年给自己留影遗真的证明。

吴嘉善

吴嘉善(?——1879年),字子登,江西南丰人。我国近代数学家,同时以摄影见长。是我国早期的摄影爱好者。

吴为咸丰十一年进士,后授为“编修”。同治年间客居长沙、广州。常与邹怕奇、夏鸾翔共同研讨科学,志同道合。曾随陈兰彬(中国驻美国领事)赴美,光绪五年(1879年)出使巴黎,“后受代还,旋卒”。

吴嘉善虽出身于封建士大夫,但对西方传入的科学技术有广泛的兴趣。本人略通外语,所结交的人,很多是像王韬那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知识分子。受环境影响,他对摄影独有偏爱。

咸丰末年,吴嘉善旅居湖南湘潭,时常以摄影自娱,并向当地人传授摄影知识,影响很大。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湖南湘潭等地发生教案,当地人民捣毁教堂,并波及了几十家中国教民。吴氏因会摄影,被人误以为信奉洋教。于是“一日突遇数百人仡然而入,谓其为天主教徒将执之”,他“欲辨不及,毁垣而逃,则寓中已劫掳一空矣。”后来,吴嘉善向某“大令”进行解释;告诉他关于摄影的知识,“大令请试之”,于是吴当众试照了许多照片,大家才相信。鲁迅先生曾把这段因摄影而引起的意外遭遇写进了他的杂文中。

吴嘉善客居广东时,曾和邹伯奇等人一起切磋摄影技术。1866年,广东巡抚郭嵩焘离任时,向各友好辞行,吴嘉善为他们拍摄了合影。郭嵩焘日记曾记载:“丁禹生邀同少鹤、伯英、子登(即吴嘉善)、兰甫、古樵等人重钱之郑仙翁词,子登并为照七人小影,以志一时之盛。”

罗元祐

罗元祐(又作罗元佑),广东人,咸丰年间(1851——1861)

开业的上海职业人像摄影师。

近代学者王韬曾在《赢儒杂志》中说:“西人照相之法盖即光学之一端,而参以化学……法人如李阁朗、华人如罗元祐,皆在沪最先著名者。”

罗元祐原为上海道台吴健彰属下的会计,对摄影并非内行。吴健彰1848年补苏松太道后兼江海关监督,因擅自和洋人订约,1856年被清廷革职发配新疆。从此,罗元祐就辞去官职,另谋生计。当时上海摄影还很罕见,只有法国人李阁朗经营摄影。于是罗元祐就下决心学习照相。他请外国人教会以后,就自行开业。他的技法纯熟,价格便宜,在上海很受推崇,社会各层人士多喜欢请他拍照。王韬在1859年3月13日的日记中曾记道:“晨同小异、王叔、若汀入城。往栖云馆,观画影。见桂、花二星使之像皆在焉。画师罗元祐,粤人,曾为前任道台吴健彰司会计。今从西人得受西法画,影价不甚昂,而眉目清晰,无不酷肖,胜于法人李阁朗多矣。”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摄影技艺是非常高明的。王韬日记中所提到的“桂、花二星使之像”是指1858年6月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的清朝钦差大臣、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二人的肖像图片。因此可知,这二幅早期人像摄影作品均出于罗元祐之手。并且说明,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大员的照片已经被当作照相馆门前的幌子使用了。

赖阿芳

赖阿芳(Lai—Afonn,又译黎阿芳或黎阿洪)。广东人。早期在香港拍摄人像和本地风景的著名职业摄影家。

1859年,赖阿芳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家“摄影社”,专照人物肖像,店门前挂出“摄影家赖阿芳”的巨幅招牌,很引人注目。他雇佣了一个葡萄牙人帮忙,以招揽欧洲籍到香港的旅客,为他们拍照。香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外贸、旅游飞速发展,各国侨民杂居,人口迅速增长。照相馆多不可数。据有关材料统计,1860至1877年的十余年间,香港团互相竞争,有十一家照相馆破产,他们的底片均被一家公司吞并。而赖阿芳的摄影社却一直平稳地居于各店之首。连续营业82年之久。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曾和欧洲著名摄影师格里弗士一度合作。赖去世后,由他的后代继续经营,直到1941年。

赖阿芳的摄影技巧,被公认为第一流水平。英国著名摄影家约翰·汤姆森曾给以高度评价,他赞扬“赖阿芳有好的艺术修养,有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并提到赖阿芳在艺术上有独到的见解。赖认为,外国人的摄影构图总是希望脱离直线或垂线,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拍摄肖像要求画面平衡和对称。他主张肖像作品在造型和画面处理上不应完全按照自然中的面貌。从这里不难看出,赖阿芳的审美趣味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受到中国人的热烈欢迎,而且它所体现的中国风格使欧洲人也产生了新鲜之感。

赖阿芳除了拍摄人物肖像外,风光摄影也是他的擅长,留下了很多精湛的作品。赖阿芳早期拍摄的风光作品有《香港风光》、《香港风帆》、《广州街道》等。这些照片,当时是为了作为工艺纪念品向各国到香港的旅游观光者出售。

罗以礼

罗以礼(1802——1852),广东省新会县棠下乡溪村人,中国

早期人像摄影师。广东地区是中国照相业的发祥地,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人像摄影师,罗以礼就是其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征集到两幅罗以礼拍摄的人像作品。一幅是“自摄像”,另一幅是“广东老娘像”。作品风格朴实,充满了乡土气息。从照片上看,可以断定罗以礼使用的方法是安布罗摄影法。

在摄影术传入初期,中国摄影家的创作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为在中国创立一门新兴的实用技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这些成绩,是在摄影技术刚问世后非常不完善的情况下取得的。对于早期的中国摄影师来说,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摄影师罗元祐的事迹表明,中国人在掌握了摄影技术后,完全可以超过外国摄影师。赖阿芳的创作,很早就在世界上得到了好评。尽管当时国内这样的摄影师不多,但他们的努力和创造给中国摄影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带来了希望。

从摄影术发明的史前时期开始,到摄影诞生后十年左右时间,通过无数热衷于谋求科学进步事业人士的多方努力,终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萌发出摄影的嫩芽。

★第二章--中国摄影的初创时期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对中国的渗透不断加强。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侵略者的炮火下彻底宣告失败。同时,外国摄影师不断来华拍照,使中国人对摄影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接着,伴随“洋务运动”的兴起,摄影作为西方近代科学成就在中国传播开来。我国自己的摄影队伍逐步形成并不断扩大,在一些城市中产生了照相行业。这些迹象明显地说明中国的摄影事业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已进入了初创时期。

★第一节--早期在中国活动的外国摄影家

摄影术在欧洲比较广泛地应用后,许多职业摄影家利用它特有的纪实性,积极地寻找创作上的新大陆。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在西方人的想象中充满着神秘色彩。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写的游记,描述了中国太平盛世神话般的景象,在世界上被称为“第一奇书”,使得西方人对中国产生了极强烈的好奇心,可惜文字终究难以传达具体的感性形象,摄影术发明后,西方一些摄影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摄影创作上的新大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如前章所述,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1844年,乘坐西来纳(Syrene)号战舰来华的法国人中就有人携带照相器材。法国的海关官员埃及尔不仅给耆英拍摄了肖像,还在澳门和广州附近拍摄了一些风景照片。近年来一位美国照片收藏者在香港发现的“一张湿片法碘化银负片洗印的九平方英吋氯化银相纸照片,很可能是英国孟加拉军团的外科医生约翰·麦克希于1851年(在中国)拍摄的”。

1853年至1854年,美国派往华南的佩里远征队里的正式摄影师,年轻的伊利法特·布朗,也是早期在中国拍过照片的人,他拍的照片曾被选入《远征中国海和日本的叙述》报告中。但是,1860年以前,外国摄影师在中国的活动范围仍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技术条件,他们的拍摄题材仅限于静态的人像和古代建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摄影者终于获得了到中国境内任意旅行摄影的特权。

美国发表的一份资料中写道:“在1860年后,西方的摄影者才获准能稍微自由一些地在这个古国的土地上旅行,而在此以前他们是受到禁止的。他们的头一张照片通常是在香港或是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和宁波等地拍摄的,这些地区是为外国人开放的居住区和贸易区。”这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各种身份的西方摄影者都争先恐后地来我国到处旅游、摄影。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的外国摄影家中,埃及尔、比特、汤姆森、米勒等人的作品颇引人注目。

于勒·埃及尔

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是至今所知最早来中国拍摄照片的外国人。1844年,他以法国海关总检察官的身份来华。

据巴黎国立图书馆提供的一份材料介绍,埃及尔当时是作为和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代表,与财政部长等官员于1843年12月由法国布雷斯特港登船,乘坐西来纳号战舰,于1844年10月抵达澳门。然后又换乘阿基米德号船到黄埔港。在中国期间,他“参加中法贸易协定的签字,用达盖尔银版法摄下了两个国家的代表:拉萼尼和中国总督耆英……拍下了码头和城市的实况,拍摄了潘仕成的肖像及其家庭的照片”。

埃及尔于1845年6月回到法国。在1848年出版的《中国旅行报》上,刊登了有关澳门情况的照片复制品。

埃及尔在中国拍摄的这批银版照片和他本人亲手写的文字说明,至今仍保存在法国摄影博物馆里。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受到人们的珍视和收藏。虽然埃及尔在中国的摄影活动是短暂的,活动的范围也不大,但毕竟是第一个把摄影带到中国来的人。

费利斯·比特

费利斯·比特(Felice A·Beato),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市。作为战地摄影记者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地摄影工作,在中国北方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至今仍经常被各国采用。因此,比特被誉为“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

在来中国采访之前,比特曾和另一位欧洲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罗博顿(James Robertson)采访过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随后,他又徒步旅行继续向东到印度和阿富汗进行摄影创作。有比较丰富的拍摄战争场面的经验。

据国外的资料介绍,“当欧洲士兵由于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之后(指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拒绝加强通商的条约而对中国人进行残忍报复的时候,一位徒步旅行的幸运的摄影师费利斯·比特正好在场”,“……他跟随向北京进军的英法远征军,拍摄了象堡垒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积尸体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凄惨照片,担任防守任务阵亡的中国士兵,趴在一个要塞城堡上,旁边摆着他们原始的土炮和弓弩”。

比特在中国活动的时间只有一年光景。但留下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如直接表现残酷战争现场的《失陷的大沽炮台》(1860年8月摄),报道英法联军侵华活动的《联军占领下的广州镇海楼》(1860年4月摄)、《北京联军驻地》(1860年10月摄),和表现中国城廓和古建筑的照片《北京城墙的东北角》、《安定门附近的雍和宫》等。

弥尔顿·米勒

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是美国摄影师。1861年来华,主要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活动。他的作品以表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为主,拍摄技巧比较成熟。作品大多完成于1861年到1864年之间。如《中国商人之家》、《上海少女像》、《和尚和道士》、《广州的盲艺人》、《清朝官员和内眷》、《巡视途中的广州官员》等。

米勒在中国只记录了一些城市中的生活现象,缺乏对中国社会更深入的感受和体会。因此,这些作品内容仍限于西方人“猎奇”的范围。

约翰·汤姆森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 1837——1921),出生于英国爱丁堡。在当地大学就读化学专业。25岁时到东方旅行开始摄影创作。几十年后,被人们称为卓越的“街头摄影家”。

1862年,汤姆森开始了亚洲之行,在马六甲海峡、印度、柬埔寨、泰国和中国等地拍摄照片。在中国期间,曾由三个香港人协助他的工作。1866年曾返回英国,展出了他在亚洲拍摄的摄影作品。

1869年汤姆森再次来中国,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间摄影室,拍摄人像和出售香港风景照片。随后,他深入中国内地和台湾,行程五千多英里与中国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当时他使用的是湿版法,需要携带大批器材,因此雇用了八个背负笨重照相器材的“苦役”。从香港启程,经过广州、台湾、汕头、厦门、福州、上海、宁波、南京等地,然后沿长江溯流而上,直到贵州。以后又北上,到达天津和北京,游览了南口和长城等名胜古迹。他此行的目的是想把中华古国的奇伟景象及人民生活、地方物产、风土人情通过他的镜头做忠实的纪录,然后介绍给各国人民。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他克服了种种由于语言、思想等各方面的隔阂和障碍。他用切身体会说道:“我在中国的感受是:中国人相当诚恳、好客。我相信任何一个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能使对方理解的外国人,都会在这块土地上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看出,汤姆森对中国人民的态度是友善的,这种思想感情也表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

1873年,他的大型报道中国的摄影集《中国和中国人》在英国出版,其中发表了他在中国拍摄的二百幅照片,洋洋四卷,蔚为大观。

汤姆森在“前言”,中说:这部影集既有照片,又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而每幅照片的说明都是在拍摄过程中访问记录下来的。因此,这部影集图文并茂。为了准确表现生活的本来面貌,他在调查研究上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广东旧工厂场址》这幅照片,由于运用光线角度合宜,洋楼与四周破烂的草屋形成了强烈对比。他给照片加了如下的说明:“这张照片里的房屋是帝国主义侵略的象征。此地是1684年在珠江边上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小块地方,当时政府允许东印度公司在这里建立一个工厂。1856年12月15日中国人烧毁了这里的房屋,12月29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广州,并一直占到1861年。现在照片里看到的建筑是烧毁后重建的,成为美国的租借地,房主是罗索和史密斯·阿契尔先生,这是最先住在中国的两个美国人。”从这段详实的介绍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金陵制造局》照片是汤姆森在中国旅行中完成的著名作品之一。作者通过这幅照片向

西方读者介绍了清政府兴办“洋务”的具体情形。在说明中介绍了这个兵工厂的历史、地理、人事和生产规模以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在创办这个工厂中所起的作用。这就增强了照片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作品不仅具有纪实性,还富有知识性。在汤姆森这本影集中,有关风景古迹和社会风俗的照片占有很大比重。在题材选择上,力求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汤姆森创作个性在作品上突出的体现。影集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广州洋行买办藩仕成奢华的私人园林,也有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劳苦人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城市贫民,鸦片吸食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无不成为拍摄对象。

拍摄街头小景,是作者的特长。如《广州闹市一角》和《九江街头小景》的构图处理、人物造型及气氛渲染上都颇为出色,前者利用占据画面优势的垂直线条,很好地表现了广州市内商业区林立的店铺,各种牌匾幌子密集交错的繁荣景象;后者,选取了街头有代表性的四种商贩,通过巧妙的构图及光线运用,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趣味横生的风俗画卷。

综观约翰·汤姆森的全部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亚洲之行和在中国的摄影活动,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道路。促使他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表现劳苦大众的生活实态。因而他的作品,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赏。

在中国期间,汤姆森曾在上海的“亚洲学会”展览过他的幻灯片,并且在中国出版了《北江风光》和《闽江风光》两部摄影集,对扩大摄影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早期来华外国摄影家的作品,纪录了当时中国不同侧面的社会风貌。尤其在1860年以后,由于外国摄影师获得了在中国到处旅行的特权,有一些人就着眼于表现中国的社会风貌,以及各阶层、各地区不同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发表后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除上面介绍的几人外,二十世纪前,曾在中国拍摄过照片的外国人为数不少,所留下的照片也极为丰富。如法国人托马斯·甲尔德,曾拍摄了不少北京名胜古迹及城市建筑的照片,保留下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间的北京城市状况的形象资料。W·桑德斯和F·菲勒斯,在上海拍摄了《上海的流动食品摊贩》和《京剧表演》等作品(1870年摄)。著名的欧洲职业摄影家F·斯科莫克于1862至1888年在中国福建地区拍摄了大量照片。俄国摄影师进入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探险摄影”的时间也很早,据记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勃尔恩已将他在远东等地拍摄的370幅照片编成五本影集。其中黑龙江地区的照片占据了一本之多”;“七十年代末,远东的摄影师B·拉宁,拍摄了一套黑龙江风景影集,共有一百五十四张照片”;“拉宁曾跟着南乌苏里江探险队拍摄了亚库梯人,朝鲜人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景。”1883年“普尔日瓦尔斯基去西藏作第四次探险时,才携带了一部轻便的摄影机”,他和他的助手B·罗波夫斯基拍的照片曾作为著作插图而发表。1874至1875年阿·爱·鲍杨斯基曾深入我国西北、华北及北京等地区,拍摄了“俄国科学——商业考察队在中国”活动的大量照片,仅公开发表的就有130多幅。十九世纪以各种身份来中国的欧美摄影师,不论是来经商的业余摄影者,还是来旅行的摄影家,或是战地报道摄影记者,他们和中国人民的广泛接触在客观上起了介绍摄影知识,输入新工艺和传播摄影技术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摄影著作的出版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兴起的“洋务运动”,为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中国政府陆续派出的一些外交和考察人员,把摄影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情况对国内也做了一些介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从七十年代起国内陆续编印出版了有关摄影的专门书籍,把系统的摄影技术理论介绍到中国。

《脱影奇观》和编者德贞

1873年,我国第一部摄影术专著——《脱影奇观》在北京出版。编者德贞(Dr· Dudgeon· John Hepburn1837—一1901年)是个多才多艺,酷爱摄影,兼通中西文理的英国医生。1860年来华,任驻华使馆医师。后继任京都施医院院长,并在北京同文馆教授生理和医学。京都施医院自1872年8月起,编辑发行了名叫《中西闻见录》的中文杂志,专门介绍各国最新的天文、地理、格致等方面的知识。德贞先后在该杂志上发表了《镜影灯说》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摄影译文,很受读者欢迎。

德贞在《脱影奇观》的序文中说,早在1853年至1854年间他就在本国“初试照影,以为博戏之事。”后攻读医学“兼明化学之理,因照相旁及光学之事。”他想绘画更好,但总不如照相逼真酷似,照相虽好,但大相片求之不易。因而研究出“灯影镜套大之法”,于1855年登报公布。他在北京施医院工作时,前来拜访和就诊的人很多,当大家知道他会照相和有照相器具之后,就纷纷请他照相。其中不少人想学摄影,带去向他讨教,使得他“终日应答不遑,衷情仄然,因思将脱影(照相)之事,译出华文编次成书,用酬友道,稍舒歉仄”。这就是他在行医之余,要译著出版《脱影奇观》的原因。

《脱影奇观》为木版大字线装刻本,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分装元、亨、利、贞四册。版权为京都施医院所有。这部早期刻印的摄影专著,有其引人注目的特点。该书“例言”的开头就说:“是书之泽也,为酬友谊而设。摘其易于通晓者以便初学”,是“每出于拔冗之余,忙里偷闲”进行译编的,还谦虚地说“迫于遑遽,恐文质不能合宜”。全书分理学、艺术、法则三部分。卷首还附《脱影源流史传》,卷末附录《镜影灯说》,内容完整,文理清楚,简明扼要。当时的翰林学士完颜崇实读后称赞说:“明白晓畅,开数十年不传之秘,且刊叙自何人创始,以及何人讲习,精益求精,各极其妙。可见一艺之难,专习者积数十年心力,甫能得其奥妙。惟望后来者能神而明之,推陈出新,庶不负德贞医士翻译之苦心,且于光学化学中更有进境也。”

该书在传授摄影技术方面,力求实用、全面,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需要。书中介绍了银版法、湿版法、卡罗法,这些都是世界上早期并行发展的摄影方法。使读者能辨其差异,自行比较、选择。药品名称,作者采用中西合璧的方法,以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随着照相材料和摄影方法不断更新,作者又补充刊印”续编”一册。

《脱影奇观》的出版,在中国揭开了摄影术的奥秘,对在国内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起了良好的作用。作者声明:将照相之法编译出来,目的在于证明摄影术绝非玄技,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借此揭露那些说什么照相是“异端”、“邪术”,“非目睛之水,即人心之血”等缺乏科学常识的奇谈怪论。

《脱影奇观》是一部完整的摄影技术工具书,使人能够通过自学,掌握摄影技术。因此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在我国传播摄影技术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

徐寿和付生雅合译的摄影书籍

徐寿(字雪村,1818——1884年),江苏无锡人。近代化学家。

徐寿自幼攻读自然科学,“尤精制器”,“寿猖介,不求仕进,以布身终”他早年在上海江南制造局下设的翻译处任提调译有《化学鉴原》及续、补二编。1874年发起创立上海格致书院,专门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工作。他与英国人付兰雅(John Fryer1839——1929)合作,由付兰雅口述,徐寿笔录的形式,编译了《色相留真》一书。这是中外学者合译摄影专业书籍的开端。

《色相留真》译出后曾以《照相略法》为题,于1880年在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中文杂志《格致汇编》第九卷至第十二卷中连载。后被收入《西学富疆丛书》(1887年)《西艺知新》(1896年),成为十九世纪末引进的著名“西学”著作之一。该书共分划玻璃、洗玻璃、敷蛋白、合制哥路弟恩(阿略酊)、银养淡养、直光平光、镜箱、暗房内显影、显影药、护影药、印象纸、干照、透明象、瓷片照象、黑衬象、印箱、纸像印边、游戏显像、旧银水分取银质和山水等章节。也谈到了当时新出现的干版法。但由于当时干版法还处于实验阶段,所以该书介绍说:“现在肆中所售好山水之片,俱为湿法所照,又欧洲各国博物院中所存之像,用干法者极少,或因照像家喜用旧法,而疑各新法或干法不及湿法之稳。”1887年的版本中,又增加了二段内容,一段是介绍照片放大,一段介绍照相石版印刷技术。使此书更臻完善。

以后徐寿又编辑出版了《照相器》、《照相干版法》等单行本小册子。介绍新式照相器材和干版摄影技术。他预见到:“年月增加将来照相之事,必较今日更胜”。

丁韪良编译的《格致入门》

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Martin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1827——1916)于1868年完成《格致入门》这部“西学”教科书。该书卷四(下)《论光》部分以问答方式解说光学原理,对“照画器具”(即照相机)等光学器具作了介绍,并且每卷后都附有习题。1889年增订再版,据增订版自序中说,该书校刊时曾准备进呈光绪皇帝御览。

此外,十九世纪末出版的还有付兰雅编译的《光学须知》、《光学图说》,朱葆琛、赫士译的《光学揭要》,金楷理、赵元益译的《光学》,贝列尼泽的《照相镂板印画法》等十余种书籍。

这些有关摄影的译著,有的一版再版,可见当时社会对摄影专著需求量之大。戊戌变法前后,各省兴办新学,上述列举有关摄影的西学著作,有的被列为学校的教科书。

另外,当时报纸上也时有文章介绍摄影术,如1876年的《申报》刊登了《照相法》一文。这种短小的文章也象其他专著一样对摄影技术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

摄影书籍在中国出现以后,促进了摄影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提高。在此以前,不管是专业摄影师或业余爱好者“大都从西方之来华传教者或商人,略得一二简

易手续以为谋生之计。其时传教者或商人,对于斯道,未能深明其学理技术,可断言也。而得之者,复视同枕密,不肯轻以示人,师徒相承,以讹传讹,遂致毫无新知,纵有好学者,亦不得其门而入”国内摄影书籍和读者见面后,开辟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扩大了传播范围。尤其对于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采取教科书的形式来灌输摄影基础理论,其意义更加深远。

这些书籍出版以后,使人们对摄影的认识提高了一步,初步明确了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同时,使摄影技术的传播走上了理论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对扭转摄影传入中国初期时的落后状况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出版印刷条件落后,早期这些书籍对中国摄影发展上的影响,深深地局限在一定的读者范围之中。

★第三节--中国早期的职业摄影家

摄影术发明初期,因技术条件有限而影响到拍摄题材,多数摄影者只是以拍摄人物肖像为主。中国早期的摄影家大体上分为两种人,一种为知识分子,视摄影为消遣娱乐,但此种人为数不多,也不能专事创作。另一种是由商贾匠艺之人改业从事,主要籍此为谋生手段。这种人在中国早期的职业摄影者中占有很大比例。

香港的职业摄影师

如前文所述,香港照像业出现最早,因此职业摄影家的阵容也较强。香港博物美术馆1970年曾提供馆藏照片,在香港举办了《百年前之香港》图片展览,并撰文介绍说:“1843年,星加坡已有影室,在以后的二十年间,香港、上海及中国沿海商埠都有影室成立。”到1870年,照相在香港“已代替了绘画,来永远保存人的颜容及纪录地方的外貌”。当时香港的摄影室,由中国摄影家和外国摄影家分别经营或联合经营。英人汤姆森在香港时与中国著名摄影家赖阿芳毗邻,交往甚笃,他们常“互相讨论艺术见解”。

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照相业已有很大发展,当时皇后大道两旁的照相馆鳞次栉比,吸引着各国观光的游客。《述报》1884年10月25日报道“瑞甸国之云呢地士炮船游历抵香港。其瑞国王子名阿士加者……于初二日登岸游行,遍览香港风景,采买希奇之物,以为土宜之志,并赴映相馆照留小影,以纪此行焉”。为各国旅游者照相,出售本地风景照片,是当时香港照相馆的经营特色。香港早期照相业为我国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当时国内各地不少照相馆的创始人,都是在香港学会摄影技术的。除前章提到的宜昌油画店的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以外,又如广东南海人梁海初,也是十九世纪去香港谋生的童工,后在香港学会照相技术,回广州开业,创立了“芙蓉镜”照相馆。并且招收梁杰臣等人为徒,这些学徒出师后,就分别前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另创局面。再如著名摄影师梁时泰,他在1876年5月29日的《申报》上刊登广告说:“本馆向设香港,已历多年,得西人秘授,尽斯业之精微,巧照石片、牙片、绢片,情景逼真”。香港早期照相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肖像为主,兼顾其他,并以“技术娴熟,工艺精美”著称于世。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如1870至1880年间拍摄的“妇人身穿民族礼服,在照像馆的手绘布景前留影”、“香港两个粤剧演员”、“一位女佣正在帮主妇梳头”、“华东医院委员会成员1873年合影”、“铜锣湾天后庙前的贫民”,以及1891年4月17日九龙域大鹏协副将方裕处决劫持南武号轮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策划书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策划书 展会名称: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时间:2012年4月23日——2012年4月27日 地点:整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 零部件: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协会 展品范围: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轿车,商务车及专用车)各种类型的概念车各种汽车零部件,总成,模块及系统各种汽车制造设备,工艺装备各种汽车检测,测试,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设计系统及应用技术汽车工艺生产的新工艺新材料汽车工业环保技术与产品各种汽车用品、装饰件各种汽车维修设备 展会的核心价值:全球汽车及相关产业集中、全面、高水平展示展示国内外汽车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水平全球媒体关注组织论坛和技术研讨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服务市场、服务广大汽车消费者 参展单位:乘用车、商用车制造厂、商家车及相关产品设计机构汽车装饰用品、消费品商家金融服务机构汽车及相关产品商贸公司汽车行业及相关媒体 活动目的: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China),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是全球汽车业界在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重要展示活动。依托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展览规模、国际化水准、展品质量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逐届提高,受到中外汽车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将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列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级车展,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也将北京国际汽车展

震撼!中国摄影史上失踪的大师作品

震撼!中国摄影史上失踪的大师作品 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图为嘉绒少女,四川理县,1934 年。 庄学本1909 年出生于上海市郊浦东,父亲务农兼教私塾。1934 到 1942 年间,他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吸引观众二十万余人次。图为得荣藏族姑娘,四川得荣,1939 年。

1949 年,庄学本的创作风格开始了明显的转变:他依然重点拍摄肖像照,还会利用在《民族画报》外出采访的机会,到各地开展考察,但“他不再是完全个人的拍摄,而是根据政治的需要开始做选题,他的照片变得很阳光,高歌猛进,意气风发”。图为搓麻线的羌女,四川理县,1934年 1965 年 4 月 8 日,时任《民族画报》编辑部副主任的庄学本和他的妻子被以“开除公职,清洗回乡,自谋生计”的处分,被迫离开北京,回到上海浦东的老家,终止摄影生涯。图为藏族妇女,甘肃夏河,1936 年。 文革期间,庄学本将家中私有财产包括几千张照片悉数上交,其办摄影展的愿望一直未遂。图为四川理番,1934 年。

他一生历尽千辛万苦拍摄的上万幅西部少数民族的影视作品、人文资料在文革中中已损失过半,部分现保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化宫、民族画报社、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处。图为羌族妇女,四川理县,1934 年。 即使到了 1984 年,庄学本在上海浦东家中去世时,这位摄影师的悼词上,“著名摄影家”的字句也依然被要求删改。图为羌族少女,四川理县,1934 年。

浅谈中国汽车展览

浅谈中国汽车展览 k-汽车121 钱德生240120323 摘要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展览会开始于1897年的德国柏林,此后汽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功能和举办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车展以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势,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车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而且,汽车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作用。所以各个国家对车展这一商业活动及其重视。中国的汽车展业也正蓬勃发展。 关键词:汽车车展业现状发展前景 一、中国汽车展览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会展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从以前的以“成果、成就”展览为主,转向了多行业、专业化国际经济、技术展览会为主导的会展业的形成。 在会展业的高速发展中,北京由于其特殊的首都位置,使得北京的会展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而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中:汽车展、机床展、通讯设备展、纺织机械展、服装服饰展等一批大型展览,起到了很强的带头作用。其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受众面广,使其在众多展会当中,脱颖而出。特别应指出的是: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汽车展(Auto China),由于其对馆内、馆外面积的需求量大,观众的多层面性;由于其规模连年扩大,对于场地、环境、交通、现场管理、信息传递、现场服务等方面,都给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有各类汽车展十几个;1994-1999年,有20-30个;进入2000年,全国各类的汽车展50-60个,加上国内的展销会、订货会等,多达100余个。 可以看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带动了汽车展的发展。 1、大型综合性汽车展 国内、外厂商组织参展,展览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国际厂商的面积50%以上。在中国众多汽车展览会中,最受瞩目的是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和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创办于1990年,至今已举办8届。其中:2004年北京汽车展览会展览规模达12万平方米,使用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全部场地。参展厂商1500余家,其中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家厂商参展,国内10余家展团及零散参展企业共计1200家,参观观众达46万人次;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创办于1985年,至今已举办10届,其中2003年上海汽车展览会规模达8万平方米以上。 隔年交替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和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得到了中外汽车界、新闻界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一) 第一编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 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公布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摄影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并且已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各部门中踞有显著的地位。摄影与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样,它的发明和发展,是在继承了各民族、各国家历史上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他们都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奠定了摄影术的理论基础。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尽管当时摄影在世界上还处于摇篮时代,各国科学家为改进技术仍在尽心竭力地探索。即使在欧洲,多数人对此道也还陌生。而国内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摄影技术的应用者和探索者。他们关心世界摄影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条件下积极地进行推广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古代科学家对光学基本规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先秦墨家学派兴起,就开始对大自然中一些光学基本现象进行了研究。 墨经光学八条 墨翟(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和他的门徒根据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光学知识,研究总结出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记录在《墨经》中,分条厘说,通称“墨经光学八条”,是《墨经》中精粹部分之一。光学八条直接涉及到光学应用中一些问题。 发光体照射物体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现象,又是摄影师在艺术造型中饶有兴趣的问题。《墨经》中的光学论述,首先是以此开始的。 “光学八条”中的第一、第二条是: 经:景徙。说在改为。 说: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第一条) 经:景二。说在重。 说: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第二条) 大意是说影子产生的原因。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体遮挡。进一步说,如果光源、物体和承影面相对静止,那么影子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当两个光源同时照射一个物体时,就产生了二个“半影”夹持着一个“本影”;一个光源照射时只有一个影子。这二条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光学现象最朴素的认识。还有一条颇值得注意,它直接论述到针孔成像的原理。原文是: 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说: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

新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摄影史编撰的启示

新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摄影史编撰的启示 编撰大部头的中国摄影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摄影界的集体呼声和摄影发展的紧迫需要,但研究基础的薄弱使得编撰工作难以深化。不但是摄影史本身的研究成果很少。作为研究基础,缺少有针对性、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的主要阻力之一。新文化史学作为20世纪最为突出的新兴史学流派其研究方法极具特色,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借鉴会给中国摄影史的编撰带来新的方向和启示。 标签:新文化史;研究方法;中国摄影史;启示;基础研究 新文化史学因其独特的研究方法而产生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新文化史运动已经由先锋前卫演沉淀为历史经典,新文化史学已基本建立的当下,研究新文化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艺术史这类新兴学科的历史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如摄影这样的研究时间短、研究基础薄弱、极为缺乏元理论建设的专业门类意义尤为重大。如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对于中国摄影各方面的专业史、门类史、各地区的地方发展史(其研究基础多为空白)等课题而言,新文化史学等新兴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甚至有着救命稻草般的现实意义,可以保证该类历史编撰工作顺利启动并形成初步成果。当然,首先要对新文化史学研究方法本身进行辨析,取其精华区去其糟粕。 一、新文化史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新文化史学概述 新文化史学形成于新文化史运动中,以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为开创,以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为集大成者形成了新文化史学派。新文化史学颠覆了传统历史学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经典性,对历史学在现当代的发展意义重大。对现当代诸多新的历史研究课题的研究起到了醍醐灌顶般的作用。随着文化史的地位在历史研究里的逐渐提高和历史专业学科发展的日趋细化,原来在传统历史著作里只字不提或只在文化章节里稍带一笔的研究对象现在都从历史发展的研究角度进入了本专业学者的研究视野,如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象往往都因为基础建设薄弱而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新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 新文化史学有明确的治史主张,但自身反传统的学术定位似乎使得其对于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对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不够重视,因为系统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标志着其已经不再是前卫的先锋了。但现在新文化史学本身也已经由先锋变为经典,甚至在当下也成了被新的先锋所反对和批评的对象。于是,研究其自身学科研究方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何况还有如中国摄影史这样自身尚缺乏元理论、元思维方法及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的历史编撰等学术呼声的存在。总的来讲,新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有:注重研究方法的灵活性、不迷信数据、注重哲学性思考、思

2016北京国际车展观后感

2016北京国际车展观后感 班级:03111403 学号:1120140446 姓名:王羽纯北京国际车展无疑是一场爱车人的盛宴! 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China),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是全球汽车业界在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重要展示活动。依托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展览规模、国际化水准、展品质量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逐届提高,受到中外汽车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将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列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级车展,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也将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作为展示自主知识品牌、推出最新科技成果的首选平台。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展会功能也由过去单纯的产品展示,发展到今天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发布、全方位形象展示的窗口;全球最前沿技术创新信息交流的平台;最高效的品牌推广宣传舞台。展品品质逐届提高,影响也日趋广泛,众多跨国汽车企业将北京车展列为全球A级车展。 秉承展品精、品牌全、国际化的办展理念和特色,北京车展是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展览会,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创立、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促进中外汽车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巨大的贡献。 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对车展自然也十分感兴趣。由于时间有限和兴趣的原因,这次去车展我的大部分关注点都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上。 新能源汽车部分: 总所周知,我们原本的汽车和现在的绝大多数汽车的动力来源都还是汽油、柴油,少数汽车会使用天然气等燃料。但是这些能源大多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持续的、大规模的使用将不可避免的造成能源的短缺。尤其当今社会,汽车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大量的能源消耗,已经导致了能源的短缺,同时油价也一再的上涨,总有一天,寻常百姓就开不起汽车了。同时,由于这些燃料本身的特性导致它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燃烧,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气污染,而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也导致全球变暖的趋势更加明显。所以节约能源和寻找动力的新能源就成了我们汽车人的使命。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电动汽车也是我们北理工的一个强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时,使用的电动车均是我们北理的手笔。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第2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部编版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记叙了在1939年春天的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战场形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拒绝师卫生部长恳请撤离的劝说,以手术台为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事件的发展顺序,首段交代了事情的发生,第2~4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最后一个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课文用丰富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比如,第2自然段中,“布满了血丝”等词句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身体的疲惫;第3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充分表现出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此外,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突显了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并与人物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比如,“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白求恩大夫仍然“镇定”“敏捷”,说明此时的白求恩大夫眼中只有手术台和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炮弹将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的时候,白求恩大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继续做手术。 课文插图是一张珍贵的战地新闻照片。这张照片堪称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具有伟大的历史感:作者选用恰当的角度,准确再现了白求恩大夫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中弯腰做手术时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动作和身姿;在突显主要人物的同时,融合了大块的黑色背景,保留了小庙彩绘的房檐和椽子。这幅战地纪实新闻照片实现了“捕捉新闻摄影的伟大瞬间”这一箴言。

1.会认“斗、棒”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正确理解“当头一棒、陆续”等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考研真题精讲

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考研真题精讲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艺术概论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世纪末。 A.17 B.18 C.19 D.20【】 2.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是由提出的著名论断。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4.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样式是。 A.戏剧 B.电影 C.音乐 D.舞蹈【】 5.华彦均(阿炳)的《二泉映月》是一首作品。 6.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女主人公是。 A.李铁梅 B.喜儿 C.常宝 D.吴琼花【】 7.徐悲鸿《奔马》是一幅作品。 A.油画 B.中国画 C.版面 D.水彩画

8.《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A.莫奈 B.塞尚 C.梵?高 D.高更【】 9.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现代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沈从文【】 10.《牡丹亭》是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相的作品。 A.宋 B.元 C.明 D.清【】 11.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是一部作品。 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12.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草圣”的书法家是。 A.张旭 B.柳公权 C.蔡襄 D.米芾【】 13.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演是。 A.冯大刚 B.冯小守 C.陈凯歌 D.张艺谋【】 14.《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贺绿汀 D.郑律成【】 15.俄国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A.果戈理 B.屠格涅夫 C.托尔斯泰 D.陀斯妥也夫斯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个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原始艺术除美术外,通常是诗歌、和的三者合一。 17.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18.享有名世界的兵马俑是我国代的雕塑作品。

国内外车展调研报

国内外车展调研报告

德国法兰克福车展 创办时间:创办于1897年 举办的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一般在9月中旬开展,为期两周左右。一年为轿车展,一年为商用车展。 2011年9月13日-25日 媒体日:9月13-14日 公众日:9月15-25日 地点:德国法兰克福交易广场 规模:世界规模最大的车展,23.5万平方米 参展品牌:参展的商家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尤其以欧洲汽车商居多 汽车类型:轿车、跑车、商务车、特种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老爷车 特点:博大 特色:地域色彩很强,参观者消费心理成熟,汽车知识了解得很全面。新产品、新车, 特别是低排放和新能源汽车。 门票:专业日:45欧(约397.5RMB) 公众日:13欧(约114.8RMB)/工作日;15欧(约132.5RMB)/周末 产值: 届数:64届 优劣势:·环保、节能氛围浓 ·德国制造商有主场之利 ·零部件供应商参展积极性不高 ·法兰克福车展对参展商设置了较高门槛,要求参展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没有知识产权纠纷;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有新产品展出,且新品有一定科技含量; 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国际地位:德国是世界最早办国际车展的地方,法兰克福车展前身为柏林车展。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车展,有"汽车奥运会"之称。 美国底特律车展 创办时间:创办于1907年,1989年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 举办的时间:一年一次,每年1月办展 2011年1月10日-23日 媒体日:1月10-11日 专业日:1月12-13日 慈善日:1月14日 公众日:1月15-23日 地点: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Cobo会议展览中心

吴印咸纪念馆解说词

“吴印咸艺术陈列馆”解说词 一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欢迎您到吴印咸艺术陈列馆参观。 吴印咸是从宿迁走向世界的摄影艺术大师,他是宿迁人民的骄傲。 吴印咸艺术陈列馆馆名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家、吴印咸大师的长孙女婿王继安先生题写。现在我们看到的前言,概述了吴印咸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以及建馆的目的意义。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吴印咸先生的塑像。一尊艺术家的塑像是岁月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相伴20世纪的风风雨雨,感受了94个春秋的人间冷暖;那一双睿智而深沉的眼睛,观察了一个时代,又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一个时代。我们来看两边的对联,上联为:百年经典光芒印照;下联是:一代宗师德艺咸馨。两边的对联巧妙地把“印咸”二字嵌入其中,高度评价了吴印咸大师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年代,日本侵略者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与军事封锁。为了粉碎敌伪的封锁,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这就是他为吴印咸拍摄的电影《南泥湾》的题词。毛主席还把手书的这八个大字原件,当场送给了在现场摄影的吴印咸先生。吴印咸珍藏了十多年,1959年将此珍品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青山耸翠的太行山林,是八路军将士们杀敌报国的战场。当年,吴印咸就是在这里与彭德怀副总司令结下了友谊。彭总还用诗的语言表扬了吴印咸及其领导的延安电影团。他说:“摄取战争的真相,不怕鬼子的刀枪。踏遍了华北的战场,几经寒暑来到太行山上。有你这样的英勇战士,中华民族决不会亡!” 接下来,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同志、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同志给吴印咸的题词和题诗。 - 1 -

二 本馆陈列共分“光辉生涯”、“光彩经典”、“光耀史册”三大部分。请各位随我走进第一展区“光辉生涯”。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吴印咸先生发奋求学、立志成才的人生旅程。 他从沭河岸边走来,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他向艺术的殿堂走去,披着一身金色的阳光;他是20世纪的同龄人,用青春之火,把人生的第一盏灯点亮。他就是吴印咸。 吴印咸出生于沭阳县一个教育世家、书香门第。这是他的父亲吴绍矩先生,这是他的母亲杜氏。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吴印咸的成长之路铺奠下了厚重的基石。吴印咸高小毕业后,由于家乡遭受水灾,不得不求学异乡,考入位于淮阴的江苏省立第四工厂,半工半读,结业时又被留在厂里,教授图画课。这期间他自学了全部中学课程,使他后来有幸在绘画大师刘海粟的门下伏案为徒,聆听教诲,成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吴印咸的一生。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旧货场,看到一台美国产的勃朗尼牌照相机。凭直觉,他感到摄影比绘画更真实、更自然、更具魅力,也有助于绘画技艺的提高。徘徊在大上海的街头,吴印咸踌躇良久,最终用积攒多日的3块银元买下了这台旧相机。 这是一次普通的选择,也是吴印咸人生的重大转择。从此,他走上了用光与影记录一个时代的摄影艺术之路。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风月场,也是演艺场。人们大都知道赵丹、周璇、阮玲玉、上官云珠等大明星的名字,却很少知道银幕后面的默默耕耘者——吴印咸。在同窗好友许幸之的热心帮助下,吴印咸先到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担任布景师,1935年转到电通公司,在田汉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中担任摄影师。这部影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其中,既有田汉、聂耳的心血、汗水与激情,也有吴印咸摄影艺术的节拍与心声。这个时期,吴印咸艺术成果叠出,所拍摄的《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名噪一时的影片相继上映,在观众中反响很大。其中由袁牧之导演,赵丹、周璇主演的影片《马路天使》,成为30年代左翼电影的经典之作。 - 2 -

刍议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及编撰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刍议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及编撰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齐齐哈尔地区出现摄影文本的时间虽与国内其他地区几近同步,但发展相对滞后,且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平衡,但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多有闪光之处。齐齐哈尔摄影史的研究和编撰应首先建立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否则研究和编撰工作无法启动,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提供基础成果以及研究成果能在中国摄影史上青史留存也就都是空想了。 标签:齐齐哈尔;摄影史;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特色 齐齐哈尔(以下简称齐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西部,曾为黑龙江省会,现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黑龙江西部的经济文化中心。摄影术传入本地的时间大致与中东铁路的修建同步。摄影作为现代影像记录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记录了齐市百余年来的沧桑巨变。作为一个文化古城理应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摄影史,但薄弱的研究基础导致研究和编撰启动困难,中国摄影史本身研究的滞后也致使研究缺少专业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这都使得齐齐哈尔摄影史至今尚为空白课题。其研究和编撰的研究框架和思路应从相关机构、摄影题材、摄影传承、摄影成果等四个方面来把握。齐市摄影史作为一个课题在当下的研究任务是做基础性工作,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和基础性,至于研究成果的体例和表述的系统性则是下一个历史阶段要考虑的事。 一、相关机构的研究 (一)涉及摄影的单位或部门 1.报社 齐市最主要的报社是齐齐哈尔日报社,齐市近半数的摄影资料从其而出。《齐齐哈尔日报》是其主打报纸,自1946年其前身《嫩江日报》创刊时算起,《齐齐哈尔日报》参与并见证了齐市摄影至今长达69年的发展历程。其从主流媒体的视角,对本地区各方面的生产生活进行了长达69年的影像报道并仍在继续。尤其是在手机、网络等便捷性影像获取和传播手段尚未普及的年代里,在对抗洪抢险等历史性事件的影像记录和传播上立首功。其大量保存完好的影像资料可作为研究齐市摄影史的主要文本之一。 2.其他拥有新闻职能部门的单位 齐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拥有许多数万名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坚,涵盖机床、造纸、农机、车辆、军工、冶炼、制糖、纺织等多个行业门类。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宣传系统,不但持续地为本地媒体提供以反映本系统生产建设为主题的摄影作品,更是在本单位上级的领导和组织下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新闻宣传部门。计划经济时代里本地摄影家协会的绝大多数成员除了报社和政府部门人员之外就都是这些行业系统的摄影工作者了。其掌握着计划经济时代

论图片在传媒中的地位、优势与作用

论图片在传媒中的地位、优势与作用 2008级新闻一班孙宁宁 20081140117 内容摘要:21世纪对于全世界的新闻媒介来说,具有着非凡的意义。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的来临。在各大媒体中,图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文字报道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新闻摄影图片的功能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典型图片来论证新闻图片在现代传媒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优势与作用。 Content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for the world media speaking, have a special meaning. Digit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the map reading age comes. In each big media, the picture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relative to read the text report it has a unique advant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ws photography picture functions and some other relevant typical picture demonstrates news photos in modern media the irreplaceable status,advantage and role. 关键词:新闻图片,地位,优势,作用,功能 Keywords:News photos,Status,Advantage,Role,Function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引发的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逐步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增大,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新闻图片以其所特有的独特视觉功能,已成为现代传媒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 1842年德国汉堡的火灾遗迹的一系列纪实照片,真实记录了火灾劫难以后的残酷场景,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只留下一张,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171年的发展,人们已经从最开始的“重文轻图”再到如今的“图文并重”,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也是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的必然要求。因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为了满足读者的高效阅读,新闻图片适应新形势“新闻快餐”的要求,以其一目了然和省时省力的优势,还有直观和真实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也确立了自身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一、新闻图片在传媒中的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1990年,在宁夏举行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实现了我国新闻摄影从“重文轻图”、“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的观念转换,提高了新闻摄影的地位。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虽然无法完成“画龙”的任务,但是它以其瞬间、直接、真实的特点,充当着“点睛”的角色。这正是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新闻图片固然永远无法完全取代文字在新闻报道中的实质作用,但对新闻图片精彩的捕捉和自身功能做最大的发掘,一定会稳固提升它的地位,并使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中发挥更大的“并重”作用,这一点是完全有希望的。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的激烈,人们的时间观念的加强,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图片的“一目了然”让人们“用很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信息”,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而各大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纷纷在新闻图片的版面运用和质量方面下足功夫,争取利益。从世界范围来看,新闻图片已经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在版面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摄影专业考研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完备学习计划 北京跨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对于考北电图片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图片摄影专业科目复习看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专业课考试的所针对的难度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专业课的复习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国内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今天,北京电影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内外电影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专业设置科学全面,教学师资经验丰富,实践教学特色鲜明,科研创作力量雄厚,教育教学享有盛誉,理论研究水平领先,人才培养质量优异,集电影人才培养、电影艺术创作和学术科研于一体的世界著名电影专业高等院校。 具体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摄影教育的高校。 为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学科建设,北京电影学院于1996年2月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摄影学院的前身是基础雄厚的摄影系图片摄影专业,该专业是在1986年成立、发展、建设起来的。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教育的发展得益于那一代又一代的献身于中国摄影教育事业的老前 辈们,以摄影大师吴印咸老前辈为代表的第一代摄影教育家和张益福、王伟国、马松年、杨恩璞、孔祥竺、韦璋、吕国庆、沙占祥等一大批老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摄影教育家,为高等摄影教育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基础厚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发展平台。 目前摄影学院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科学的培养方法,努力培养世界一流的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图片摄影高级人才,以保持自己在国内摄影教学和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摄影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图片摄影、传媒、影像、平面广告、艺术设计、摄影理论研究、摄影教育及相关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摄影学院在新时期将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民族性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思想。坚持本科‘厚基础、宽口径’的综合素质教育,建立以摄影光学、化学、数字化处理技术为基础,摄影史、艺术理论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实习拍摄为主的课程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教学宗旨为‘专业’二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培养有

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Prepared by: Adsale Exhibition Services Ltd. 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6TH Floor, 321 Java Road, North Point, Hong Kong Tel: (852) 2811 8897 Fax: (852) 2516 5024 E-mail: auto@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8420493.html, Websit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8420493.html, Adsale Content Networ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8420493.html, Integrated wit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8420493.html,’s virtual exhibitions, exhibitors are allowed to enjoy 365 days a year and 24 EXHIBITOR LIST – 2008 Beijing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Exhibition 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20-25 April 2008 , 2008年4月20-25日 NCIEC,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 上海福迈迪工程技术有效公司 21TH CENTURY RV NET 21世纪房车网 6F Inter Trade Center,Dalian F.T.Z 大连捷天利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A & B FILMS PTE LTD 亿美私人有限公司 AAM China 美国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Aborn Auto Parts MFG.(China) Co.,Ltd. 浙江汉博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ACS Industries(Shanghai)Co.,Ltd. 爱通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Active tools(Shanghai)co., Ltd 冠瑞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ADD INDUSTRY (ZHEJIANG)CO.,LTD. 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 Adsale Exhibition Services Ltd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dvanced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rp. AIT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DVANTI MANUFACTURING (SHANGHAI) CO.,LTD. 雅泛迪铝业(上海)有限公司 AHC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LTD 安徽安粮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IN global foundation 韩国展主办方 AIRTEX PRODUCTS, S.A. 代理商:雅士佳(天津)汽车零件有限 公司 Aisin Group 爱信集团 AITKEN ENTERPRISES LIMITED 興強有限公司 ALEX GLOBAL AEROSPACE TECHNOLOGY, INC. 亚猎士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FA INSTRUMENTS PVT. LTD. ALION SAFPARTS LTD. 安联(郑州)普通机械有限公司 ALLWAYS FRICTION MATERIAL (KUNSHAN) CO., LTD. 捷通磨擦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LTD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nhui Province 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incorporated company 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ANTCH Industries Co.,Ltd. 青岛安泰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okaijia Group Co.,Ltd. 奥凯嘉集团有限公司 APCL AUTO PARTS CO., LTD. 瑞安市科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APEX MACHINERY&EQUIPMENT CO.,LTD 珠海天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RC INDUSTRIES INC. 青岛美苏进出口有限公司 ARCHER TRANS-PARTS CO.,LTD 亚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ArvinMeritor (China) Holding Ltd. 阿文美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ASIAIN AUTO SPARE PARTS CO.,LTD. 台州爱信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Asia-Pacific Trade News Magazine (Taiwan) (台灣)亞太貿易商情雜誌社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Association of the German Trade Fair Industry (AUMA) Atlas Automotive Group Ltd. 香港艾特拉斯汽配集团有限公司 AUNDE YUEDA AUTOMOTIVE INTERIOR JIANGSU CO., LTD 艾文德悦达(江苏)汽车内饰有限责任 公司 Auto Accessories International Ltd. 威信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AUTO JUNTAS, S.A.U. (AJUSA). 西班牙奥特适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AUTO MAGAZINE 汽车杂志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8420493.html, 中华汽配网 Autoholdinqs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 上海澳托华资工贸有限公司 AUTOMOBILE INTERNAL DECOR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SNEUDA CO.,LTD 上海申达股份公司汽车内饰事业部 Autonic Electric Co.,Ltd. 徐州奥尼克电气有限公司 AviChina lndustry &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BANTAM Remote Auto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奔腾远程汽车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Baoding Lizho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 Ltd 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BEDA MACHINERY CO., LTD 嘉兴市贝得机械有限公司 Behr Asia-Pacific Management(Shanghai) Co., Ltd. 贝洱亚太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Behr Thermotronik (Qingdao) Co., Ltd. 贝洱塞莫同尼克热控电子系统(青岛) 有限公司 Bei Jing Beiling Special Automobile co.,ltd. 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Bei Jing Longtime Plastic-Rubber Industry Co.,Ltd 北京绿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Bei Jing You NGSTAR ECONOMIC AND TRADE CO.,LTD 北京耀晟达经贸有限公司 Beijing Aobohua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北京奥博华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北京汽车行业协会 BEIJING AUTOMOBILE WORKS CO., LTD.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Beijing Automotive Industry Holding Co.,Ltd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Automotive Motorcycle Import&Export Corporation 北京北汽海纳川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 Beijing AutoSEN Technologies,Ltd. 北京奥拓森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Chi-QianFeng Transmission Product Co.,Ltd 北京北齿前锋传动轴有限公司 Beijing centech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 北京中天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Beijing Changdian Guolian Qichepeijian Xiaoshouyouxian gongsi 北京长电国联汽车配件销售有限公司 BEIJING CITI-BEN GS PRODUCT CO.,LTD 北京吉信气弹簧制品有限公司 Beijing Composite Materiats Co.,Ltd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Beijing CTA Automotiv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北京中纺恒远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Beijing Deruida Auto Electric Appliance System Co.,Ltd. 北京德瑞达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Beijing Euro International Trade Corporation LTD 北京耀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BEIJING FIRESTONE AIRSPRINGS, LLC. 北京凡士通空气弹簧有限公司

中国摄影艺术

中国摄影艺术 摄影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主要通过照相机和感光材料(或感光元件)完成静止的二维空间画面捕捉,以具体、直观的瞬间形象,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 一、早期中国摄影(1900—1949) 1、摄影进入中国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以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为标志,揭开了人类观察世界和记录世界的全新模式,从而为人类史的纪录提供了无可匹敌的视觉范本。摄影术很快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然而摄影在中国闭关自守的格局背景下,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后来的清朝统治者曾经这样认定摄影:奇技淫巧,坏人心术。从而以封建主义的仇视立场,拒摄影于国门之外。 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中国境内的摄影,主要是一些国外的摄影师对中国的记录。最早对中国城市投以关注并且被认为是第一位到过中国的西方摄影记者是费利斯·A.比托。他出生于威尼斯,后来加入英国国籍。1860年,他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在中国旅行,并且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战役后期的主要事件,记录了北京附近皇家颐和园的破坏和对天津的占领。 美国摄影师约翰·汤姆森也是最早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画面传播到西方的摄影家,并且收获颇丰。1873年到1874年,汤姆森出版了《图说中国和它的人民》一书,200幅胶版印刷的照片和说明文字,

是他近5年的辛勤结果。他的足迹遍及大陆内地和香港、台湾,除了人物肖像和场景外,还有很多世俗的生活场景,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艺术的萌芽 中国自己的摄影艺术萌芽和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为慈禧太后拍摄“御照”的年轻摄影师勋龄。勋龄为东三省满族人,曾随父亲到摄影的诞生地法国学习陆军,酷爱摄影。1903年回国后,带回全套摄影器具,任慈禧的摄影师。在1903年入宫到1905年离去的两年间,为慈禧及其宫眷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流入民间。这时候的清朝政府已经一改对摄影的敌视态度,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促成了摄影在中国的普及。“西法造像”不仅在中国的城市成为一种新兴行业,以商业为目的的流动摄影师在穷乡僻壤也时有所见。 摄影在中国不断普及发展,逐渐由一门科学演变为人们公认的艺术样式。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上,通过评选,湖北钟大声和天津刘治平拍摄的照片获得银牌奖,杭州二我轩照相馆选送的《杭州西湖各景》照片一册,经评审并由“皇帝钦定”为金牌奖。这一时期中国摄影发展的主流是工艺与商业相结合,与欧洲19世纪50年代摄影的发展特点相似,尽管晚了半个多世纪。同时,这些“师夷之技”的中国摄影师,比起到中国猎奇的外国摄影师来说,他们所留下的作品和表现出来的才华,并不逊色。 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风起云涌的战争背景,中国摄影回应科学与民主的呼声,在报道摄影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具有进步思想和敏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