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9

【摘要】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反映在城市的规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 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和不均衡的特征。因此,仅从总量上研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问题,并不能深入揭示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城市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因而不应局限于经济增长的测度和分析。从城市化质量入手,对我国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度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揭示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DETERMINANTS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IU Jing; ZHAO Min

ABSTRACT: China is vast in territory and large in population, with huge regional gap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significant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should take the view-points at bo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and take the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inding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social harmonious measurements, so as to argue the very mean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factors to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ization level; economic growth;harmonious development

1 引言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

发展完善的过程”①。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还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以内向式集聚为主和外向式推延为辅的综合作用的过程②。要特别注意的是,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城市化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又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界对于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及中国的健康城市化之路等问题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已经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

但是,城市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经济增长的路径极为多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程度明显会不同一。那么,单纯以经济增长水平、即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来测度城市化发展,显然是不够的。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新创造的财富总和。按人口平均的GDP即人均GDP,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最有代表性的衡量指标,通常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但是,GDP

论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经济增长到社会和谐发展的考量

刘 婧 赵 民

【作者简介】

刘婧(1985-),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学院规划硕士研究生。

赵民(1952-),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收稿日期】2008-03-02

【文章编号】1002-1329(2008)05-0009-11【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10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的增长并不代表地方财政能力及社会福祉等的同步提高,因而也就不一定转化为城市化发展的相应推动力。

关于城市化的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人文因素等。笔者在学界已经确立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总体相关性”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影响因素,考察社会和谐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性。

2 关于城市化发展动力和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水平对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进行过大量的定量研究,成绩斐然。研究证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美国经济学家E?兰帕德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第三卷中发表了名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历史”的文章,他指出“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选用了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解释城市化水平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导出经济、技术、人口和教育等因子,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钱纳里③等人(1975)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The Patterns ofDevelopment:1950-1970)一书中,利用世界上101个国家长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结构数据,通过模型回归,总结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率与人均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s,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对应关系④。

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许学强采用1981年世界151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同样证明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81。张颖和赵民(2003)在《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一文中,对于不考虑货币累计通胀率和我国实际人口规模而直接套用钱纳里的一般性公式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修正,并参考钱纳里、周一星等人的研究成果,基于世界148个国家1999年的数据重新进行回归与曲线拟合,得到了一套修正公式。他们同时指出,城市化与人均GDP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数曲线的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正常区间;城市化水平在一

定程度上高于或低于所对应的GDP水平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家人口规模的不同以及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差异等。

2.2 社会发展因素对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是不够的。国际上对城市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已转向多因素分析,逐步关注社会发展等因素对于城市化的影响。“推-拉因”模式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尝试。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1970年马卜贡杰(Mabogunje)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认为: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等来实现。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而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可直接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功能。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离乡背井的农民进城生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以便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来的居民;农村也需要调节,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变产业结构,以适应失去劳动力的新情况。

之后,很多学者基于以上两个基本理论和模式,对城市化的社会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机制进行了延伸与具体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历史问题,基于马卜贡杰的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质量”的概念。扬扬(1996)曾指出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之一在于轻质量、重数量,城市化质量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得到相应的提升。叶裕民(2001)指出提高城市化质量与推动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密切相关。牛文元(2006)认为城市化质量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动力特征,也就是说它的发展度、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它的可持续性。城市化质量内涵的动力,就是推动城市财富积累程度的动力;(2)公平表征,就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度,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共同富裕程度,以及对城乡

11

贫富差距的克服程度;(3)城市化的协调度,也就是城市的文明程度、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对理性需求的相对满足程度。他指出只有兼顾城市化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才能推动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

3 对以往研究的辨析及本研究的基本概念3.1 对以往研究的辨析

过去的研究结果证明,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上的正相关性;但是,用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GDP”本身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一,GDP并不等于民生福祉,它只是一个经济指标,也只能反映生产的发展水平、增长速度等,并不能用来反映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生活质量等社会问题及价值判断问题。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实现福利最大化,但数字并不等于福利。也许人均GDP很可观,但人均不是人人能公平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再者,GDP的核算遵从“国土原则”,实行辖区核算,其核算结果的一个很大弊端就在于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地区的实际富裕程度。由于发展模式、经济原动力等的不同,如果仅仅依据GDP去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就会出现 “失真”,因而仅仅以人均GDP来考察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状况也就难免会有片面性。

由于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涵盖面十分广泛——社会发展等其他因素也对城市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人们将目光从城市化数量更多地转向了城市化质量,即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长来衡量城市化,而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城市化的意义。

此外,过去关于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均是以“国家”为单元和进行总量

分析。然而,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度;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模式、GDP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边际效用等方面, 也必然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性及很不均衡的特征。所以,对我国的城市化的研究不能停留在“总体”和“总量”阶段,而是必须要深入到地区的层面去做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

3.2 我国各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一

般关系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随着城市数量的逐步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官方统计,至2005年底我国人均GDP1703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2.99%,但是依然低于2002年的全球平均水平47.6% 。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表1),通过两个折算过程,将其应用于当今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分析,一是令N=1300万(我国目前人口约为13亿);二是货币的转换,将1964年美元换算为2005年的美元值⑤,然后按照钱纳里提出的一般性方程作回归计算,结果见表2。

中国2005年人均GDP⑦按官方汇率折算约为1733.18美元,对应以上表格,我国城市化率的相应值应该稍高于44.1%(对应1600美元)。此外,根据张颖、赵民基于1999年的数据重新进行曲线拟合与回归,得到的一套修正公式ULR =-0.3147+0.1155lnG。将我国2005年人均GDP的数值代入其中,可以得到我国城市化率的对应值应该为54.7%。参考张颖、赵民提出的正常区间值的概念,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略低于正常区间值,也就是说,总体上略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以上是从国家层面探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一般关系,如果将目光转移到我国各地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区,进一步考察我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的相互关系(图1)⑧

,可以发现,我国各地

区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同样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整体上而言,人均GDP越高的省市,其城市化水平也相应较高。

从图1可以看出,各地区城市化率⑨与人均GDP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图(图2)以及相对应的回归曲线方程。利用SPSS软件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三次曲线(CUB)和对数曲线(LOG)拟合后的确定系数R2最大,分别为0.709和0.703。为了简化回归结果和分析的

简洁,同时也为了与钱纳里、张颖等人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选择对数曲线进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F=61.55,显著度为0.000,回归方程有效(表3)。

导入系数后,我国各地区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ULR= -1.0592 + 0.2014 lnG

3.3 进一步研究的缘起及基本概念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随着人均GDP逐步增长而不断提高,但是很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统计学意义上相对于其人均GDP而言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或滞后,并且,在相同或相近的人均GDP水平上,不同地区城市化率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广东和江苏的人均GDP十分相近,但是二者城市化水平却有较大的差距(江苏为50%,广东为61%);辽宁和福建人均GDP相差不大,但是两者的城市化水平却相对相差较大(辽宁为59%,福建为47%);黑龙江和河北的人均GDP也十分相近,但是黑龙江的城市化水平却远远高于河北(黑龙江为53%,河北为38%);湖北和河南人均GDP较一致,但是城市化水平也有很大不同(湖北为43%,河南为31%)。

按照各地区的人均GDP从高至低排序,人均GDP为一条逐步下跌曲线,然而各地区的城市化率却是一条跌宕起伏的波浪线。也就是说,在相近人均GDP水平下,我国各地区城市化率存在较大差异(图3)。

对于此现象的假说为,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外,还存在着其他

VOL.32 NO.5 MAY.2008

12

2008年 第32卷 第5期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13

若干经济和社会因素。为此,需要设计进一步的研究方案,以探究其成因。

笔者选取相近人均GDP水平下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的4组(每组3个)共12个地区⑩,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图4),以探求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出现一定程度分异的原因,并考察一定经济增长水平(人均GDP)下的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揭示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4 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性因素考察

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对于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同时考虑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推动城市化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考虑到城市化质量对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同时根据牛文元所提出的城市化质量三方面的特征,本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说,即在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各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因素——城镇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性、城乡二元结构性差异以及城市发展模式,也将对地区城市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用这些因素,可分别反映城市化质量的3个方面——协调度、公平表征以及动力特征。当然,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考量并不局限于这4项因素。

在下文中,对以上假设所提出的相关因素选取合适的指标,基于前面所选取的12个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无法用合适的指标在这12个地区层面上进行分析的相关因素,则采用案例比较和研究的方法,对以上假设进行证明与解释。

4.1 城镇生活质量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根据城市化进程的内涵,并综合以往的诸多经验,可以认为城镇生活质量的提高能够极大地增强其吸引力和吸纳能力,对非农人口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地区城市化进程。城镇生活质量一般具体表现在市政设施配套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性、居民生活环境、公共交通与出行等要素上,而这些要素同时又是与政府的财政支出密切相关的。因此选取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代表性量化因子,考察它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证明与解释。

从图5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具有相同的波动起伏趋势。这初步说明,在一定人均GDP条件下,政府的财政支出力度与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4.1.1 城市化率,人均GDP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之间的自相关分析

通过表4的相关性分析矩阵,可以得知,在不控制人均GDP影响时,城市化率与政府财政支出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026,显著性概率为0.528>0.05,相关性不明显。

4.1.2 控制人均GDP条件下城市化率与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通过表5的相关性分析矩阵,可以发现在控制人均GDP以后,城市化率与政府财政支出比重

14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59,显著性概率为0.002<0.01,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分析证明,在控制人均GDP影响的条件下,城市化率与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之间正相关性显著,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城市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可以解释为,在人均GDP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城市建设、维护、市民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的力度越大,城镇生活环境越好,城镇居民

生活质量越高,从而城镇容纳度越高,城镇吸引力也就越强;可表现为生活质量好、就业机会多,从而导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趋高。

4.2 社会公平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有经济的基础,但GDP增长其本身并不等于民生福祉的增加,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生活质量低下等社会问题并不因为经济增长而自然得到解决。试想,如果一个地区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保障,那么,该地区的社会稳定性便难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难以持续;相应的,该地区的城镇吸引力和容纳度也就难以增强,从而无法有效促进大量非农人口的转移,导致城市化进程受阻。据此,可以假设社会公平这一因素对于城市化水平也将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社会公平性可以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体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于福利性财政支出的投入力

度。鉴于数据的易获得性和可比性,本研究选取政府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文体广播事业、教育、科学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等作为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分析其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

从图6中可以发现,城市化率与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具有一致的曲线波动趋势,因此可以初步推断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4.2.1 城市化率,人均GDP以及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之间的自相关分析

通过表6的相关性分析矩阵,可以看出,在不控制人均GDP影响时,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城市化水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151,显著性概率为0.722>0.05,相关性不明显。4.2.2 控制人均GDP条件下城市化率与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从表7的相关性分析矩阵,可以发现,在控制人均GDP影响的条件下,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城市化水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08,显著性概率为0.002<0.01,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分析结果说明,在排除人均GDP因素的条件下,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这可以解释为,在地区人均GDP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社会公平程度越高、社会保障体制越健全,社会环境便越稳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就越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城镇吸引力和容纳度会不断提高,

并进一步促进地区非农人口

15

的逐步转移。因此,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将相应趋高。

4.3 城乡两元结构性差异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 认为,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均衡增长, 它首先体现为区域内若干个发展极的增长, 通过这些“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这些“极”就是城市。“增长极”理论认为, 城市聚集体是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 这些增长极的存在, 一方面可以对本地区的资源要素有很强的极化作用, 吸引着该地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向“极”流动;同时, 这些城市又具有很强的扩散作用, 它们能将自身的商品、技术、资金向周边地区释放。这种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 被认为是城市所具备的两种基本功能。由于城市的这两种作用是并行不悖的, 极化和扩散的结果是城市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城市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印证了这样一种区域经济的概念,它是随着一国或一个地区工业化的发展, 生产要素首先在某些空间集聚, 而后又向周围的地区扩散, 从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这是一个过程。城市化是整个国家或整个区域的城市化, 而不是城市的城市化, 因而人们在谈论城市化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就城市论城市,而应当扩大到整个城市地区。并且,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城市化自身,而是整个城市地区的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在一定经济发展条件与水平下,有必要考虑城乡两元结构性差异对城市化水平是否存在某种影响。

在具体的分析中选取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作为城乡二元结构性差异的量化指标。

从图7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城市化率曲线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曲线波动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性,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负相关性。

4.3.1 城市化率,人均GDP以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之间的自相关分析

从表8所反映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与城市化率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到,在不排除人均GDP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与城市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8215,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相关性显著,但是其中包含了人均GDP数值的贡献。

4.3.2 控制人均GDP条件下城市化率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从表9可以看出,在控制人均GDP影响的条

件下,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与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58,显著性概率为0.022<0.05,在0.05水平上相关性明显。

以上分析证明,在人均GDP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地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异性的减小,地区城市化水平会有相应的提高。4.3.3 基于28个地区的城市化率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之间相关性的考察

扩展至对全国28个地区的城市化率与城乡

16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下,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和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91,显著性概率为0.045<0.05,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即便是在28个地区的数据分析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与城市化也具有很明显的负相关性。这可以解释为,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和农民的贫困,一方面会消弱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使地区城镇化进程受挫;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剩余人口缺少迁移和身份转换的资本。农民若无力承担其家庭向城镇迁居后的生存、发展的高额成本,便只能如“候鸟”般往来于城乡之间。这将极大地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只有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只有城乡居民生活不断同步改善,才会有城市化的全面健康发展。

4.4 城市发展模式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曾在《规划全球

城市:内生式发展模式》一文中将城市分为“城市营销”(city marketing) 和“内生式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两种模式(表11)。

营销型城市主要通过吸引全球的资金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并创造就业岗位及收入。该模式下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不由城市本身所控制,而是外源的。弗里德曼认为城市营销模式只会带来少量短期的物质收益和大量长期的成本,该模式实现可持续和长期性发展的前景渺茫。而内生发展型城市,主要通过积极保护或提升区域内创造财富的资源复合体的质量,鼓励创新和实践,从而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能够具有自身力量的优势。在这种模式下组织起来的城市—区域对自己的前途不需忧虑,其发展将会是长期和可持续的。

由此可以进一步假设,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指标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程度会有所不同——依赖于外来资金发展的“营销型”城市,其GDP也许会很可观,但是其新增财富主要由外来资本所赚取而非地方所有,所以,其实际富裕程度一般会远低于其GDP所反映的水平;相反,一个“内生发展型”城市,由于其发展具有区域协调性和长远性,并且与GDP所对应的财富主要留在地方,甚至还有大量从外部汲取的财富流入,因此,该类城市的实际富裕度一般会符合、甚至高于其GDP所反映的水平。

譬如,以外向性经济高度发达的苏南地区为例,其人均GDP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按官方汇率,2005年时的人均GDP,苏州市为8242美元,无锡市为7694美元,常州市为4593美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考察,同样也可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图8,表10)。

如图8所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越大,则城市化率越小。也就是说,城市化水平随着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的增大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某种负相关性。

如表10所示,在控制人均GDP

影响的条件

17

而同年浙南地区的温州市,人均GDP仅为2634美元。但是,2005年温州的城市化水平却达到了79.7%,远远高于苏州的63.5%,无锡的63.9%,常州的59.2%(图9)。

这其中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两类城市绝然不同的发展模式——苏锡常地区的发展正是典型的基于外源动力的城市营销模式,其惊人的GDP绩效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外部资本,由此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华丽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球化的地方财富”,GDP并非表示相应的地方社区的福祉;而温州的发展基本为内生动力型,其辖区的GDP也许并不算高,但是由于其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提升区域内创造财富的资源复合体的质量,从而依赖于自身力量的优势,不仅创造了GDP,而且GDP所对应的财富基本可留在当地,同时还通过在其他地区的投资及劳务,导致了财富的净流入。由此可见,不同的发展模式下,GDP指标对于地区实际富裕程度的反映往往会有很大的失真;反映在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上便是——城市化水平偏离其与人均GDP的一般性关系曲线,亦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向上或向后“飘移”。

此外,由于GDP统计遵循属地化原则,以温州为例,其居民在外投资及劳务的收入都不计在温州地方的GDP指标,其实际的人均收入程度高于其人均GDP;因此,温州的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其地方人均GDP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GDP指标的局限性。

4.5 城市层面的验证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内部的地域本身亦是极其广阔,地区内部同样也存在某些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由于基于地区层面的数据较难获得,样本量相对较少,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会有一定影响。为此,以下进一步缩小研究个体的范围,扩大研究样本量;通过选取我国25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基于地区层面研究得出的城镇生活质量、社会公平这两个影响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因子进行城市层面的相关性再分析,以验证本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4.5.1 城镇生活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层面的相关性再证明

从图10的散点分布趋势可以初步判断,政府财政支出与城市化水平在258个城市层面上,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表12的相关分析结果证明,政府财政支与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层面上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由此可证明地区层面研究中得出的城镇生活质量对城市化水平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具有可信性。

18

规划研究

P l a n n i n g S t u d i e s

关性。

从表13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政府福利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层面上同样高度相关,说明地区层面研究中得出的社会公平对城市化水平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是成立的。

5 结论

在证实及接受“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关性”这一论断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和证明在这一总体关系内部的深层次关系。笔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给定的经济增长水平下,城市化发展程度还受制于若干社会性影响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之外,各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城镇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性、城乡二元结构性差异以及城市发展模式等,对地区城市化发展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揭示,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有序及

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地区经济的增长,或是盲目崇拜GDP指标;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不要掉入GDP“陷阱”。注重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的实践及其研究,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取向。

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统计性数据,仅仅是一个观察性指标,不应成为政府的“调控”指标或目标。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于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真正需要调控的不是城市化水平本身,而是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和谐度或健康度。

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或GDP做大;经济发展涉及到对增长模式、产业结构、资源消耗、财富分配等的综合性考量。而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健康,则有赖于地方福利的增进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并要致力于消除城乡制度壁垒,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公民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注释(Notes)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②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③ 霍利斯?B?钱纳里(1918)生于美国,当代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1978年开始发表颇有影响的年度《世界发展报告》。《发展的型式:

1750—1970》一书集中地体现了钱纳里的观点,是其对经济发展过程、类型和模式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④ 该项研究成果成为国际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水平关系研究的最基本依据,被国内外相关

4.5.2 社会公平与城市化水平在城市层面的相关性再证明

从图11所示258个城市数据的散点分布趋势,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判断,即政府福利

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正相

19

研究广泛引用。

⑤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详见城市规划学刊,2003(4),10-18。⑥ GDP缩减指数是政策中常用的一种衡量通货膨

胀的方法。它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变化,它考虑了政府消费、基本形成(包括存货升值)、国际贸易以及私人消费。通常它被隐含地引申为GDP现价与不变价格的比值。⑦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GNP与

GDP数据差异系数非常小(2005年为 0.003 ),人均GNP和人均GDP的差异更加可以忽略不计,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普遍性,后面的研究均采用GDP。

⑧ 本文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

各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全国各地区2006年统计年鉴,2006年温州统计年鉴,2006年苏州统计年鉴。

⑨ 根据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普遍认识,在这里城

市化率指一个地区的城镇人口与该地区社会总人口的比值。

⑩ 这12个地区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

宁、福建;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湖北、

河南。

 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与科技创新”战略论坛报告。 事实上,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对称。因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存在“转移支付”的可能性,有些地区的财政支出甚至远远高于其财政收入,外来“转移支付”自然会导致该地区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偏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同其他地区的可比性。但限于数据条件,且基于本次研究的学术探讨性质,因此忽略“转移支付”的影响,而直接引入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作为比较中的量化指标。同样,被

忽略的还有政府财政效率等因素。

 *表示在0.05显著水平上相关关系显著,相关度较高;**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上相关关系显著,

相关度很高下文下表同。

 偏相关分析就是固定其他变量不变而研究某两

个变量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方法。

 σ代表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S1代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

代表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用公式表达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即为:σ=1-S1/S2

。 详见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4期,3-7

。 城市层面拥有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只有全国人

口普查的数据,因此,只能选取“五普”相对应的2000年我国各地级市城镇人口、总人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有关数据进行再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深圳市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为了研究的可比性而将其剔除在外,仅考察2000年我国258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与各因子的相关性。数据来源:“五普”资料,2001年中国城市年鉴,2001年我国258个地

级市的相关城市统计年鉴。

 由于城市统计年鉴大多没有城市城乡两元结构性差异的相关数据,并且城乡两元结构性差异与城市化水平的负相关性已在28个地区样本中得到了证明,因此这里不再探讨。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斯?塞尔昆.发展的型式:

1950-1970[M].李新华,徐公理,迟建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 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

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陈萍,李文,等.概率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7 吴孟达,李兵,汪文浩.高等工程数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8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9 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

国统计出版社,2006.

10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城

市规划汇刊,2003,(4).

11 Friedman John.规划全球城市:内生式发展模式

[J].城市规划汇刊,2004,(4).

12 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

济, 2007,(4).

13 夏永祥,鞠春燕.以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健

康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7,(4).

14 陈迅,童华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实

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0).

15 牛凤瑞.健康的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基础[J].学习与实践,2006,(12).

16 石智刚,周莉莉.从和谐社会角度解读中国城市

化[J].武汉商业学院学报,2007,(2).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

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近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快速增长阶段,1978—2009年间,我国城市化率由17.9%提高到46.6%,年均提高0.93%。大量人口在短时间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无疑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人口发展的要求,工业进程化加剧,产业不断升级和改造,人口的空间集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内涝,水污染,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中国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专家学者们只能探究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在研究基础上的建议。本文基于10篇有关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论文,对城市化对大气,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出一些总结分析。 一.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市化对大气的影响主要通过下垫面的改变。下垫面改变,其上方的大气的动量,热量,物质交换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大气环境的气象要素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大气环境受到影响。在《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改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篇论文中,陶玮等是通过城市下垫面地—气作用模式的其中的4 套主流的不同复杂度的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UCM)阐明地气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且由这种内在作用机理推测出城市下垫面改变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具体影响,辅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下垫面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个案研究。这个个案研究是用了气象—化学“在线”耦合模式即数值模拟工具的其中一种叫WRF/ChemV3.5的工具来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分布的变化对城市下垫面的扩张是敏感的。这体现在在人为源排放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下垫面扩张使得近地面和1~3 km 高处的O3,以及距地面1~2 km 高处的CO 体积分数增大;但近地CO 体积分数下降。在我国城市下垫面显著扩张的背景下,这个研究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规律十分重要。这可为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格局部署与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下垫面变化对大气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规律可以为具体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对于全面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方面,不足以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重要的要素和城市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研究》这篇论文中,运用2001—2010年2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共计2353个样本,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并对回归分析的变截距模型进行筛选,将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综合污染指数4个空气质量指标与均GDP,人口密度,第二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4个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 型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10年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空气中SO2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到达拐点,符合倒U型曲线; 而对于NO2,PM10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10年间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即现阶段呈现污染继续加重的态势。此外,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和建成区面积与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环境污染特征和演化规律,不仅关系到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并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得到完全体现。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将非常突出。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1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中,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发达的贸易和增加的工业生产,刺激着人口的集中,改变了城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整治河道以及兴建和完善排水管网等,造成天然田野、森林、河流的消失,并出现大量污染。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建设和完善水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2 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2.1 城市降水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降水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其上的辐射平衡发生了变化,空气动力糙率的改变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制冷以及机动车量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把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够引起机械湍流,城市作为热源也导致热湍流。因此城市建筑对空气运动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城市与其郊区相比很少有无风的时候。而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1]。 1984-1988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上海老市区(不含宝山、闵行区)149 km2内设置的13个雨量点和原有分布在郊县的55个雨量站进行平行观测,研究城市化对上海市区降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其研究结论包括[2]:(1)市区降雨量大于近郊雨量,平均增雨为6%;(2)市区和其下风向的降水强度要比郊区大;(3)降水时空分布趋势明显,降水以市区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小;(4)城市化对不同量级降水雨日发生频次具有影响:城市化后会使暴雨雨日增多,由于大暴雨、特大暴雨时,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弱,当雨量达暴雨级后,市区雨日不再增加。 2.2 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树木、农作物、草地等面积逐步减小,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 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以后,中国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 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征措施 1 中国城市化概述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 年代中期以 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含义及标志含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三大标志 (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3. 中国城市化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李京文/吉昱华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2课时主备:朱云审批:旭莲编号:9G9030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知道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学会分析逆城市化的成因 4.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重点: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自学思疑初探问题尊重认知规律,亲历感悟知识生成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阅读课本P41页容,归纳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P41页阅读部分,回答下面容: 城市化的影响结果 地形进行改造,趋向_____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 流等 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____效 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 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 市 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 土地利用 就业方式 聚落景观 人类活动 文化 1.“城市病” (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___________,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 【思考】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市在地处市中心的黄浦、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2.城市郊区化(又称_______) 含义由于“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 或_____迁移 表现 结果市___衰落 本质城市化进程从___发展到____的新阶段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__________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2)有更多的______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3)运用________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4)控制_____________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5)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__________。 (6)________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导思合作互助探究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形成主动探究与的意识和能力1.【探究材料】材料一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区的气温变化示意图。

我国城市化现状

我国城市化现状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散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世界各国的发展清楚地显示:“哪里的城市发展得越快,的市场就发展得更成熟,经济就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更高。 城市化的含义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质: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在我国,城市化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政策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廉租房住宅供应短缺,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等,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走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

路。 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正确制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有必要。 但是,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的设置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主要追求城市化数量的扩张,城市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设置城市的标准是按照一定区域的总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比例来确定的,忽视了经济集聚和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县改市、县并市、乡改镇、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的过程中,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城市的实体地域变得模糊不清,城镇人口存在虚化扩大的问题。导致城市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2)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出现盲目发展,造成大量耕地荒废。有的城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盲目将用地规模扩大,诱发盲目的“圈地运动”。(3)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等,难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城市化质量低。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间职能分工不协调,导致交通拥挤,能源短缺,住房紧张,房价飞涨,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