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对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都进行了综合检查,实验组采用心血管超声加以辅助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最后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结果实验组20例经过心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电图中并且与对照组诊断结果对比,实验组中有3例未见异常,3例患者的肺动脉内直接有血栓的迹象,有8例患者的右心系统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同时其形态也改变了,有6例患者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中显示了其伴有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中有9例诊断未见异常。结论临床上采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相较于常规诊断方法可见,心血管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便捷、快速的优势,在诊断中添加各种辅助诊断方法,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防止漏诊。

标签:心血管超声;肺动脉栓塞;诊断

肺动脉栓塞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简称PE。其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静脉系统或者分支或者肺动脉被右心室的血栓堵了,导致人体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机能受阻,发病率高,死亡率甚至高达35%,但是及时诊断发现并及时治疗,可将死亡率降低至7%以下。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心血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录的40例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确认为肺动脉栓塞。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9~75岁,平均(45.0±2.5)岁。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排除以往病史的干扰,如心脏病、糖尿病。临床表现:心慌、气短、胸闷、全身乏力、咳嗽、呼吸困难,有的还伴随咯血等。实验组进行常规检查后加以辅助心血管超声诊断,对照组没有进行心血管超声诊断。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Philips IE33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其探头为S5-1,频率为1~5 MHz;周围的血管探头频率分别为:5~12 MHz,3~11 MHz。

使用心血管超声仪器对患者进行胸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腔短轴切面、剑下四腔及心室短轴切面进行认真观察患者的右心系统、主动脉及左右分支动脉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栓子。然后观测三尖瓣返程量、反流速度,根据所测值进行估测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速度、加速及减速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0版) 第一部分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的流行病学研究 一、国外研究表明,冠心病人群中高血糖的比例约为2/3 目前得到的白种人相关研究结果,一般都具有“2/3”现象。欧洲心脏调查(糖尿病和心脏)结果于2004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上公布。研究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2107例由于急性心血管事件急诊入院后接受调查,2854例病情稳定而择期接受调查。除已知糖尿病患者(n=1524)外,其余均采用空腹血糖(FPG)检测,其中1920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研究结果于2004年11月正式发表在Eur Heart J上1。研究结果表明,高达“2/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图1];如果单检测空腹血糖(FPG),会漏诊“2/3”的高血糖人群。 图1 欧洲心脏调查中的血糖分布情况1 在2005ESC年会上,再次发布了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分析结果。2003年11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正常FPG的诊断切点由6.1 mmol/L下调到5.6 mmol/L。这样,有关FPG的诊断切点就存在1997年6.1 mmol/L和2003年5.6 mmol/L两个标准。欧洲心脏调查分别采用FPG 6.1 mmol/L和5.6

mmol/L作为FPG诊断切点,对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显示,采用FPG 水平6.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则漏诊64%的高血糖;如果采用FPG水平5.6 mmol/L作为诊断切点,还漏诊48%的高血糖。这表明,即使FPG诊断切点作了调整,仍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提高诊断高血糖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多认为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监测出的高血糖可能与应激因素有关。然而,2002年发表的GAMI研究首次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约2/3的确存在糖代谢异常。在GAMI研究(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OGTT检测。结果表明,高血糖人群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3”的规律(分别占总人数的67%、66%和65%,图2)2。这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时诊断的高血糖,有相当比例是由于代谢紊乱引起的持续性高血糖,而不是由于应激状态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 图2 GAMI研究中,高血糖人群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32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NA VIGATOR(Nateglinide and Valsarta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utcomes research)研究3于43,509 例心血管高危人群中进行OGTT检测,合并高血糖(IGR和糖尿病)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对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都进行了综合检查,实验组采用心血管超声加以辅助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诊断,最后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结果实验组20例经过心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电图中并且与对照组诊断结果对比,实验组中有3例未见异常,3例患者的肺动脉内直接有血栓的迹象,有8例患者的右心系统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升高同时其形态也改变了,有6例患者的周围血管超声检查中显示了其伴有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中有9例诊断未见异常。结论临床上采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相较于常规诊断方法可见,心血管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便捷、快速的优势,在诊断中添加各种辅助诊断方法,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防止漏诊。 标签:心血管超声;肺动脉栓塞;诊断 肺动脉栓塞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简称PE。其最显著的病理特征是静脉系统或者分支或者肺动脉被右心室的血栓堵了,导致人体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机能受阻,发病率高,死亡率甚至高达35%,但是及时诊断发现并及时治疗,可将死亡率降低至7%以下。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将2012年1~11月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心血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1月收录的40例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后被确认为肺动脉栓塞。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9~75岁,平均(45.0±2.5)岁。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排除以往病史的干扰,如心脏病、糖尿病。临床表现:心慌、气短、胸闷、全身乏力、咳嗽、呼吸困难,有的还伴随咯血等。实验组进行常规检查后加以辅助心血管超声诊断,对照组没有进行心血管超声诊断。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Philips IE33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其探头为S5-1,频率为1~5 MHz;周围的血管探头频率分别为:5~12 MHz,3~11 MHz。 使用心血管超声仪器对患者进行胸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腔短轴切面、剑下四腔及心室短轴切面进行认真观察患者的右心系统、主动脉及左右分支动脉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栓子。然后观测三尖瓣返程量、反流速度,根据所测值进行估测肺动脉压力、肺动脉血流速度、加速及减速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心脏病导致的胸痛有其规律,应注意与呼吸系统的胸痛鉴别。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因此要与正常运动后的呼吸困难相鉴别。 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要与一些骨疾病导致的不能平卧相鉴别。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 (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 动态血压监测是近10年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的技术,有助于了解患者接近真实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以及患者血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因为可以连续24小时甚至72小时记录日常生活状态下的体表心电图,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诊断心律失常、筛查心律失常事件高危患者、评价药物或起搏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还可以记录到常规心动图不易记录到的心肌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三)运动负荷试验: 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手段。该试验与一些具体的检查方法结合,如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运动核素心肌显像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无创检查手段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心血管超声技术: 体表Doppler技术在检测心脏各房室大小、室壁运动、血流速度和心脏功能方面可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瓣膜病的最方便、最安全和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近10年来,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慢病标准

一、高血压病 (一)必要条件门诊或住院病历中诊断为高血压病,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并具有三次以上高血压病诊断及用药记录。 (二)参考条件1.尿液检验:显示蛋白尿或血液检验显示血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06 mmol/L)。2.心电图、超声或X线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厚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主、髂、股动脉)。3.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动脉变窄。 (三)准入标准:必要条件加参考条件一条 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一)必要条件既往有心脏瓣膜疾病病史并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二)准入标准:符合必要条件 三、先天性心脏病 (一)必要条件 1.两家以上三级医院诊断为“先心病”。 2、“先心病”已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但仍需继续治疗者。 (二)参考条件胸片与心电图显示心房或心室增大,或心脏超声提示为“先心病”。 (三)准入标准:必要条件二条或必要条件一条+参考条件 四、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一)必要条件1.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心悸、气短、咳嗽。心脏听诊: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门诊或住院病历中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超声心动图有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左心房扩大。 (二)参考条件1.有“风心病”病史。2.心电图示:房颤或左心房扩大,右室肥厚。3.胸片:二尖瓣型心脏或肺水肿征象。 (三)准入条件:必要条件一条或参考条件二条 五、冠心病 (一)必要条件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管腔狭窄>50%。2.心脏超声、放射性核素检查显示心肌灌注缺损或室壁局部运动障碍或室壁结构形态改变。3.曾经进行过PTCA或冠脉搭桥手术。 (二)参考条件1.门诊或住院病历中诊断为“冠心病”。2.心电图检查符合冠心病表现(非同期心电图三张以上显示ST段压低0、1mv以上,或陈旧性心肌梗塞改变,或其她明显的ST-T改变)。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心血管疾病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心血管 疾病检测项目的知识,欢迎阅读。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血脂组合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 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dl-c 代表hdl 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 反映hdl 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 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现认为hcy 反应性的 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hs-CRP 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浆c 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 可能是比ldl-c 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个体hs-CRP 的观测值应取两次(最好间隔2 周)检测的平均值。hs-CRP 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 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

心血管疾病三基试题及答案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选择题 1.28岁男性,急起发热,胸痛和气促6天,叩诊心界明显扩大,吸气时脉搏变弱。一小时前呼吸困难急剧加重,心率124/min,齐,心音低远,血压为8.0/6.0kpa(60/45mmHg),颈静脉怒张。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为(E) A.静脉注射西地兰 B.肌肉注射杜冷丁 c.静脉滴注多巴胺与阿拉明D持续吸高浓度氧 E 心包穿刺减压 2.患者近3个月夜间频发胸骨后疼痛,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胸痛发作时胸导联ST段上移,选用何种药物治疗最为恰当(D) A西地兰B心得安C潘生丁D异搏定E强痛定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咳吐粉红色泡沫痰,血压为2 4.0/16.0Kpa (180/120mmHg),以下哪种药物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D) A利血平B硫甲丙脯酸C哌唑嗪D硝普钠E尼群地平 4.某男性22岁,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吹风性杂音,以下哪项体征对其诊断最有帮助(E) A心尖区舒张期震颤 B.P2亢进并分裂C交替脉D心界向左侧扩大E心电图P-R间期延长 5.某女性18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4年,近半月游走性关节痛,气促,以哪项最可能提示患者发生了风湿性全心肌炎(C) A心脏向双侧扩大B心尖区收缩期Ⅲ级杂音C心包摩擦音D急性肺水肿发作E心电图P-R间期延长 6.某男性患者,64岁,上班时突起持续剧烈左胸痛2小时,心电图示V1-5T波明显变为高尖,心室率110/min,室性早搏7次/min,为安全将患者转送至某医院急救,以下哪项措施最为重要(C) A静脉滴注硝酸甘油B肌肉注射度冷丁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继以持续滴注D吸氧E滴注极化液 7.诊断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一般不宜应用()A硫氮酮B心得安C异搏停D 地戈辛E地西泮(D) 8.某窦性心动过缓者近年晕厥3次,可选用下列哪项最安全而又简便的方法协助诊断(B)A动态心电图B心电图阿托品试验C窦房传导时间测定D希氏束电图E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 9.某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宜选用以下哪种药物治疗(D) A奎尼丁B心律平C胺碘酮D利多卡因E吡二丙胺 10.以下哪项检查为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简便的方法(A) A心电图B心尖搏动图C心脏B超D冠脉造影 E 201Ti-心肌显像 11.以下哪种情况不宜应用β阻滞剂( D) A二尖瓣脱垂B肥厚型心肌病C急性心肌梗死D变异型心绞痛E室性早搏 【B型题】 问题12~13 A奇脉B水冲脉C脉搏短绌D交替脉E重脉 12.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D)13.动静脉瘘(B) 【C型题】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一)症状 常见:发绀、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晕厥 其他:咳嗽、头痛、头昏或眩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 (二)体征(特异性) 1.视 呼吸:是否有端坐呼吸 是否有发绀、贫血、颈静脉怒张、水肿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风湿热 两颧呈紫红色——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高压 皮肤黏膜的瘀点、Osler结节、Janeway点——感染性心内膜炎 杵状指(趾)——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2.触 是否有心尖搏动异常、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脉搏异常变化、肝颈反流征、肝脾大、下肢水肿等。 3.扣 是否有心界增大 4.听 是否有心音异常变化、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率失常、肺部啰音、周围动脉的杂音和“枪击声”等。 (三)实验室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心肌酶的测定 心力衰竭——脑钠肽的测定 感染性心脏病——体液微生物培养、血液细菌、病毒核酸及抗体等检查 风湿性心脏病——链球菌抗体和炎症反应(如抗“O”、血沉、C反应蛋白)的血液检查 【辅助检查】 (一)非侵入性检查 1.血压测定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起高血压病得诊断。 2.心电图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常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监测,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率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率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3.心脏超声检查 M型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重点监测主动脉根部、二尖瓣和左室的功能活动。 二维超声心动图:最基本。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很好的观察心脏各瓣膜的功能。 经食道超声:提高房间隔、左侧心瓣膜及左侧心腔病变的可视性。允许使用更高频率的超声探头,进一步提高图像分辨率。 心脏声学造影:右心系统声学造影在发绀型先天心脏病的诊断上仍具有重要价值。而左心系统与冠状动脉声学造影则有助于确定心肌关注面积,了解冠状动脉血液状态及储备能力,判定存活心肌,了解侧支循环情况,评价血运重建的效果。 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可以更好地对心脏大小、形态及功能进行定量,尤其是为手术计划中异

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堵塞,身体可能瞬间'垮掉'。可是,全身的血管连起来,全长有15万多公里,可以绕赤道4圈。这么长的血液管道,血栓发生的几率太高了!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而可怕的是,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像潜伏在你体内的幽灵,随时痛下杀手,瞬间夺命!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血栓斑块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 ·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 ·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血栓斑块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久坐族、肥胖者、吸烟者、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人群、孕妇等高危人群,要格外警惕。 2.心梗心电图改变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3.冠心病的三种常见情况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4.心电图的正确视角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5.心电图是怎样形成的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6.主动脉夹层 7.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8.房室传导阻滞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9.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0.心电图的原理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1.史上最全的心脏结构大集锦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2.电解质紊乱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3.左心衰和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4.胸痛的鉴别 [MISSING IMAGE: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珍藏版」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 15.一张图记住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与鉴别 16.心脏听诊

心血管疾病 病例诊断

病例分析 1、病史摘要: 王某,女,31岁,2002年9月20日入院,代诉:患者有“心脏病”已四年,今晨因突然昏倒而急诊住院。四年前在某诊所查出有心脏病,当时无任何不适,照常参加劳动。二年前开始每于劳动时就感觉心跳气促加剧,两下肢浮肿,且日益加重,近二个月来,卧床不起,常有低热,今晨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能言语,随后右侧肢体不能活动。 过去史:患者从17岁开始,就有膝、肘、肩关节疼痛、肿胀且经常发作。 体检:病势沉重,呈昏迷状态,血压80/60mmHg,体温38℃,脉搏100次/分钟,呼吸36次/分钟,有发绀。右下眼睑和前胸皮肤有帽针头大出血点,颈静脉怒张。两肺听诊呼吸音减弱,水泡音遍布。心脏浊音界向左右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区扩大,心尖部可听到三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雷鸣样舒张期杂音,P2>A2,心音尚规律。 肝脾均可摸到,肝下界在右季肋下3cm,脾脏在左季肋下1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右侧肢体肌张力明显低下,右侧腹壁反射消失。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20万/mm3,血色素8克%,白细胞14600个/mm3,中性白细胞80%,血沉34毫米,血培养阳性,尿蛋白(+),见有少许红细胞。 入院后抢救无效,于8月22日凌晨死亡。 尸检摘要: 心:重480克,左右心房室均有肥大扩张,以左心房室为明显。心尖钝圆,内腔扩大,左心室壁厚约2cm,右心室壁也有增厚,二尖瓣瓣膜缩短,边缘增厚,瓣膜连结缘有粘连,瓣膜僵硬不能紧密关闭,其上附有粗糙质脆的赘生物,最大者长约1.6cm,小者似绿豆,腱索缩短增厚,其他瓣膜无明显病变。 二尖瓣瓣膜的组织切片:赘生物由纤维素等沉积组成,深层有少量细菌团,赘生物基底部及其瓣膜有大量肉芽组织生长及纤维化。 肺脏:两肺比正常重,表面呈暗灰紫色,切面呈暗紫色,挤压肺脏有泡沫状液体溢出,但无实变区。 组织切片:肺泡腔内充满浆液,但无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肝脏:体积增大,镜下见肝窦明显淤血。 脾脏:重470克,体积明显增大,表面有一灰白色直径约4公分的梗死区。 脑:左侧基底核和内囊有坏死软化灶和出血灶。 2、问题:(1)根据所学的病理学知识,写出该患者可能的疾病诊断。(2)试述患者死因及疾病发展过程 一、病理诊断: 1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2风湿性心内膜炎 3二尖瓣狭窄 4二尖瓣关闭不全 5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 (2)右心衰竭 6肺淤血与肺水肿 7肝淤血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要求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2012.7 为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高血压 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实践,充分应用中国证据,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预防干预、诊断评估、分类分层、治疗管理指南。 02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众多,基层和社区的管理至关重要。《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的发布对基层高血压诊治的指导意义重大。指南主要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学、病理生理机制、诊断、风险分层与转诊、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急诊处置以及疾病管理等。 03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继2017年《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之后,《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的指南,针对老年人血压测量、降压目标、特定人群的治疗、血压波动、多重用药、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04 AHA关于人体血压测量的声明 血压测量作为高血压管理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人体血压测量的科学声明,新版声明主要内容涉及诊室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特殊血压测量工具、特殊人群血压测量以及血压的变异性等。 05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随着高血压诊治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家庭血压监测得到普及,但其质量仍有待提高,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 06 2019 JSH高血压管理指南 8月日本高血压学会(JSH)发布了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年版,对很多关键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论证,并全面客观的参考了现有研究证据,提供了基于当前标准的高血压管理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07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目前仍是我国指南推荐的五大类高血压治疗药物之一,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但随着新证据的不断出现,其在高血压中的应用受到质疑。《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建议》建议的发布对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临床研究证据及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的临床建议。 冠脉综合征 01 2019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2019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指南以新的概念、新的视角诠释和解决了既往“稳定性冠心病”的诸多问题,同时“慢性冠脉综合征”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取代了既往稳定性冠心病这一说法,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一起涵盖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范畴,无论是从疾病分类的组织架构还是从病情的动态变化,二者相互辉映补充,必定会使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冠心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02 ACS急诊快速诊治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在2016版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内容涉及ACS的诊治流程、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等内容。 03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八章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风湿病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要紧侵犯全身结缔组织,为结缔组织病的一种,常累及心脏、关节、皮肤、血管和脑等器官,其中以心脏受累危害最大。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关节等症状外,常伴有发热、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体滴度增高等表现。风湿病遍布我国各地,以东北及华北发病率较高。初次发病多在5~15岁之间。由于本病极易反复发作,多次发作后,常造成心瓣膜变形,成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因此,预防儿童和青青年的风湿病,特不是防止其反复发作,对减少成人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病因及发病机理】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长期以来都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上呼吸道的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下称乙链)感染有关,其要紧依照是: ①患者在发病前2~3周多有乙型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史; ②发病时, 95%以上患者血中抗链球菌抗体(如ASO)增高; ③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预防乙型链球菌感染,可降低风湿病

的发病率。然而风湿病并非乙型链球菌感染直接引起,因为不管在患者的血波或病灶中均未检出过链球菌,而且其病变的性质也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脓性炎症不同,相反却与其它结缔组织病的变态反应性病变相似。因此,目前普遍认为风湿病是一种与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学研究证明,乙型链球菌的细胞壁上含有多种抗原成分,特不是其中的M蛋白抗原和C多糖体抗原最为重要,它们与人体心肌肉膜和结缔组织的糖蛋白成分存在交叉反应。因此,在乙型链球菌感染时机体对这些细菌成分所产生的抗体,既作用于链球菌本身,也作用于自身心肌和结缔组织的有关抗原,形成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结缔组织损伤。此外,近年也有人提出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参与风湿病发病的可能性。 尽管风湿病和链球菌感染有紧密关系,但感染乙型链球菌的人中只有1%~3%发生风湿病,讲明机体状态在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对上呼吸道乙型链球菌感染的有效防治,风湿病发病正日趋减少。 【差不多清理变化】风湿病的病变要紧发生在全身结缔组织,其发生进展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变质渗出期这是风湿病的早期改变。病变部分的结缔组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2019)要点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2019)要点 单基因遗传是指个体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传递。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以心血管损害为唯一表型或伴有心血管损害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数量达百余种。本指南主要针对临床较为常见、致病基因明确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多数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高,但并非全部如此,如肥厚型心肌病(HCM)的患病率为约1/500。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而此类疾病又呈现家族聚集性,因此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总数庞大,且涉及对患者整个家族的影响,不容小觑。基因诊断不仅有助于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对预后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制定、遗传筛查以及选择性生育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总则 1.检测基因:大多数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存在多个致病基因,但各个基因致病性的证据强弱不一。本指南仅推荐筛查有家系共分离证据支持的明确致病基因(I,A)。若筛查可能致病基因,对发现的基因变异致病性应通过家系共分离证据判断,并谨慎解释(a,B)。 2.适用人群:临床证据确诊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I,A)。

临床证据疑似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a,B)。 先证者发现致病基因突变,推荐家系直系亲属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同一基因突变检测(I,A);如果致病基因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不连锁,推荐使用目标基因靶向测序、全外显子测序等二代测序技术(NGS)对不连锁患者重新进行基因筛查,检测是否存在其他致病基因突变(a,C)。 先证者发现携带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时,应通过家系筛查明确变异致病性(a,B)。 先证者未发现致病基因突变时,不推荐对家系成员(无论是否患病)进行基因检测(,A)。 3.临床应用推荐:患者发现致病基因突变,结合临床表型,可以帮助确诊和鉴别诊断(I,A)。 先证者未检出致病基因突变不能完全排除遗传致病(I,A)。 对发现致病基因突变先证者的家系进行遗传筛查,有助于发现新的患者和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I,A);对于未发病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应进行临床随访和酌情干预(a,B);未携带致病基因突变的成员,可基本排除患此疾病的风险,不推荐进行针对性的临床随访和干预(,A)。

心血管病的常见种类

心血管病的常见种类 科学的分类应该是这样的: 心血管病的分类有其特殊性,它应包括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分类。 一、病因分类: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心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常积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 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影响心脏。 4、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 5、感染性心脏病: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侵犯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 6、内分泌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7、血液性心脏病:如贫血性心脏病。 8、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如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 9、心脏神经症: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 10、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脏病。 二、病理解剖分类: 1、心内膜病:如心内膜炎、弹性纤维组织增生、心瓣膜脱垂、粘液样变性等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2、心肌病:如心肌炎症、变性、肥厚、缺血、坏死等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 3、心包疾病:如心包炎症、心包积液、积血或积脓、心包缺损等。 4、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中膜囊样变性、血管炎症、血栓形成、栓塞等。 5、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三、病理生理分类: 1、心力衰竭:主要指心肌机械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可为急性或慢性,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 2、休克:为周围循环血液灌注不良造成的内脏和外周组织缺血等一系列变化。 3、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变化。 4、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或三尖瓣乳头肌缺血或病变,不能正常调节瓣叶的启闭,引起瓣膜关闭不全。 5、心律失常:为心脏的自律、兴奋或传导功能失调,引起心动过速、过缓和心律不规则的变化。 6、高动力循环状态:为心排血量增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周围循环血液灌注增多的综合状态。 7、心脏压塞:为心包腔大量积液、积血或积脓,或纤维化、增厚妨碍心脏充盈和排血。 8、其他:体动脉或肺动脉、体静脉或肺静脉压力的增高或降低等。

血液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诊断 (一)AA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Fancon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症、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二)AA分型诊断标准1.SAA-I:又称AAA,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或(和)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如SAA-I的中性粒细胞<0.2×109/L,则为极重型再障(VSAA)。 2.NSAA:又称CAA,指达不到SAA-I型诊断标准的AA。如NSAA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达SAA-I型诊断标准时,称SAA-II型。 二、鉴别诊断 (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可增生减低,易误诊为AA。但对其动态随访,终能发现PNH 造血克隆。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可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 、CD59-的各系血细胞。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这些易与AA混淆。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 、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等。 (三)Fan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干细胞质异常性疾病。表现为一系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高风险发展为MDS、AL及其他各类肿瘤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可发现“Fanconi基因”,细胞染色体受丝裂霉素C作用后极易断裂。 缺铁性贫血 一、诊断 (一)ID 1.血清铁蛋白<12ug/L;2.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 3.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二)IDE 1.ID的1+2;2.转铁蛋白饱和度<15%;3.FEP/Hb>4.5ug/gHb;4血红蛋白尚正常。(三)IDA 1.IDE的1+2+3;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 (四)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可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胃肠道恶性肿瘤伴慢性失血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必要时做胃肠道X线或内镜检查;月经过多的妇女应检查有无妇科疾病。 二、鉴别诊断应与下列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二)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 *导读: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主流疾病,早期发现早期 诊断心血管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常见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其中冠心病最为重要。……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主流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常见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瓣 膜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其中冠心病最为重要。 冠心病多是在一系列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因此体检首先应该检查血压,测量血脂、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有这些危险因素,需要积极控制,避免心脏病的发展。其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多有心电图、心脏超声的异常,这两项检查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另外,对明确的或高度怀疑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补充必要的检查,如有劳力性胸闷胸痛,或检查发现可疑的冠心病,需要针对冠心病补充心电图负荷试验、冠脉CT检查甚至冠脉造影等。如有心 律失常,可能需要做24小时心电图甚至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链接: 诊断冠心病这些条件必不可少

冠心病包括以下五种类型,即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及猝死型,而其中任何一型都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原因以外的其它因素所引起。因此,临床上我们必须掌握严格的诊断标准,决不能轻易下冠心病的诊断,以免为患者带来精神上的负担和躯体上的损害,并且造成药品的极大浪费。其诊断条件主要包括: (1)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而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关闭不全、心肌病等证据。 (2)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而无其它原因(如各种心脏病、显著贫血、阻塞性肺气肿、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应用洋地黄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等)可查。如病人 仅有心电图的缺血表现,而无心绞痛者可诊断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3)40岁以上病人有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以及乳头肌功能失调,而不能用心肌疾病或其他原因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①高血压病;②高胆固醇血症;③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保持心态平衡 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2.适当运动 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压至理想水平,服用有效调脂药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戒烟。 4.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 5.外科治疗

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消除血肿,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 6.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逐步做主动运动,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保健心血管科常用药物李春梅整理 目录 (一) 抗高血压药 (二) 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 (三) 强心衰药 (四) 抗心绞痛药 (五) 抗血小板、抗凝药 (六) 降血脂药 (七) 改善循环药物 (八) 改善心肌代谢药物 ----------------------------------------------------------- 一、常用降压药 1. 利尿药 (1)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嗪 禁忌:痛风,低钠血症禁用;妊娠妇女不宜使用。 (2)袢利尿剂包括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特苏尼)、布美他尼、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doc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那么,对于心血管疾病要怎样治疗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心血管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产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较匮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往往显得较为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必须给患者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只能长期靠药物维持。一旦药物失效或停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够长期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费用高。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还证实,一些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应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治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

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双心室起搏对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个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发作而住院的次数,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动过缓患者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将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房颤的发生。冠脉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急诊介入手术让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BAP)为一些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渡过疾病的难关。 此外,筛选致病基因对于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在动物实验取得许多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心脏病学一定不只是在实验室讨论的科研项目,终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更新的诊疗方案。 其次,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护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