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的适应证、常用剂量、主要不良反应和主要优点及缺点。患者和家庭成员通过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能有效地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完善服药的自我管理非常有益。

常用药物包括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得理多)、丙戊酸钠(德巴金)、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氯硝西泮(氯硝安定)、西地泮(安定);新型抗癫痫药有氨已烯酸、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非氨酯、奥卡西平、噻加宾、唑尼沙胺。

现将常用抗癫痫药物的适应症、常用剂量、不良反应等做一简单介绍。

一、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

卡马西平国内商品名有痛痉宁、痛可宁等,国外商品名为Tegretol(得理多)。70年代临床用于抗癫痫治疗。

1.适应证: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亦可用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300-1200mg;儿童为10-20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100mg-2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1) 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在开始服药时会出现复视、头痛、眩晕、共济失调、胃肠道不适、震颤、疲劳、困倦等。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些副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2) 加重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

(3) 特异性反应:5%-15%的患者会出现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狼疮、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罕见。

(4) 慢性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及运动障碍。

(5) 致畸性

卡马西平本身致畸性很小,但其代谢产物环氧化物有致畸性,特别在联合治疗中环氧化物积蓄,使胎儿有较高的先天异常率。从轻度的异常到严重的畸形都能见到,其中脊柱裂的发生率为0.5%。

4.优点

选择性疗效好;有效范围相对无镇静作用;对认知功能影响小;致畸性小;相对花费少。

5. 缺点

适应症谱较小;应用之初可能有胃肠反应;有自身酶诱导作用;少数有肝脏及骨髓抑制作用;皮疹等特异性反应比较常见;有毒性代谢产物环氧化物。

二、丙戊酸(Vaiproic acid,VPA)

有丙戊酸钠及丙戊酸镁。国外商品名德巴金(Deoakine)。

1.适应证:为广谱抗癫痫药物。是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的首选药物,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600-1800 mg;儿童为20-30 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为400 mg;儿童为10-15mg/ k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乏力、脱发、震颤、行为异常、高血氨症、脑病。

(2)特异性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肝酶升高。骨髓抑制、胰腺炎少见。,年龄小于2岁的患者应用多药联合治疗时,致命性肝功能障碍的危险性为1/500,其危险性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3)慢性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多囊卵巢、月经不规律、脑病和脑萎缩罕见。

(4)致畸性:在妊娠前三个月孕妇服用丙戊酸,胎儿脊柱裂的发生率为1-2%。也可见到其他畸形。

4.优点

适应范围广;特异反应少;认知功能影响小;无肝酶诱导作用;容易加量;有缓释剂、糖浆、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5.缺点

有肝毒性;有体重增加、脱发及震颤反应;可导致胰腺炎、多囊卵巢;致畸性。

三、苯妥英(phenytoin,PHT)

1.适应证:苯妥英曾经是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的一线药物,也可用于失张力发作,但对典型失神及肌阵挛发作无效。近年来,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等原因,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成为二线抗癫痫的药物。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200-400mg;儿童:4 -8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200-3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构音障碍、眼震、震颤、共济失调、脑病等。

(2)特异性反应:5%-10%发生皮疹,血管炎、骨髓抑制、淋巴结病及其他免疫疾病罕见。

(3)慢性不良反应:可有多系统受损。结缔组织病变包括面部粗糙、齿龈增生、肺纤维化;皮肤症状包括多毛、痤疮等;神经系统出现无症状的周围神经病、可逆性小脑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症状包括叶酸缺乏、代谢性骨病、高血糖、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4)致畸性:“胎儿苯妥英综合征”表现为各种颅面及肢体远端异常、发育迟缓及精神障碍。认为先天性芳烃氧化作用缺陷可能是导致苯妥英诱发胎儿畸形的原因之一。但对此存在争议。

4.优点

选择性疗效好;有效范围内无嗜睡作用;半衰期长,一天服用1次或2次;可给予负荷剂量,快速达到稳态;价格便宜。

5.缺点

作用谱较窄;酶诱导剂;超过有效范围有神经毒性;有影响容貌的副作用;有致畸作用。

四、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

1.适应证: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部分性发作,亦可用于新生儿发作;对失神发作无效。由于苯巴比妥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对认知功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等。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列入第二线抗癫痫药物。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60-180mg;儿童为2-6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30-60mg。

3. 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可以有困倦、情绪变化、乏力、头晕、抑郁及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血浓度过高出现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头晕、恶心呕吐及共济失调。

(2)特异性反应:5-10%的病人出现皮疹。

(3)慢性不良反应:认知损害、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维生素D和钙离子代谢可引起骨质疏松症、骨软化;血液系统可出现巨红细胞贫血;结缔组织病变可出现肌肉痛、凝肩、Dupuytren综合征(掌挛缩症)、Peyronie综合征(阴茎纤维化)、Ledderhose综合征(足底纤维瘤);服用苯巴比妥的孕妇可导致婴儿缺乏与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出现凝血障碍。

(4)致畸性:严重的畸形少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可以出现头围小、出生体重低。

4.优点

相对广谱,小儿可用;半衰期长,可一天服用1-2次;价格便宜。

5.缺点

有嗜睡作用;长期服用可影响认知功能;小儿有相反的动作增多;为酶诱导剂;有致畸作用。

五、氯硝西泮(氯哨安定,clonazepam,CZP)

1.适应证:最常用于原发性全面性和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性治疗。包括Lennox-Gastaut综合征。但由于副作用影响在癫痫治疗中的长期应用。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2-8mg;儿童:1岁以下0.5-1 mg;1-5岁1-3 mg;6-12岁3-6 m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在开始剂量为0.5m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困倦、乏力、共济失调、行为及人格改变。可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少数患者发作增加。

(2)特异性反应:白细胞减少,但少见。

(3)慢性不良反应:镇静,周围性水肿,认知功能障碍。

(4)致畸性:不明显。

六、乙琥胺(ethosuximide,ESM)

1.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典型失神发作。目前国内无药。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500-1500mg;儿童为10-30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在开始时为250mg,渐渐增加剂量,每次增加250mg。

3 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副作用:疲劳、嗜睡、头痛、恶心、腹部不适、共济失调等。

(2)特异反应:比较少见,可见皮疹、全血细胞减少、狼疮样综合征等。

(3)慢性不良反应:很少见。

(4)致畸性:资料很少,目前不清。

4.优点

对失神发作特别有效;半衰期长,可每日用1-2次;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

5.缺点:

治疗谱窄,有可能加重其他类型发作。

七、扑米酮(primidone,PRM)

1.适应证: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部分性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500-1000m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开始剂量为125mg,睡前顿服,服用数天后加量,每次加量125mg。

3.主要不良反应:与苯巴比妥相似,一般耐受性较差。

(1) 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嗜睡、视物模糊、共济失调、肌阵挛、眩晕、疲倦、抑郁。

(2) 特异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为5-10%。

(3) 慢性不良反应:认知损害;性功能障碍;结缔组织病变;对维生素D和钙代谢有影响等。

(3) 致畸性:与苯巴比妥相似。

八、托吡酯(topiramate,TGB)

商品名妥泰(Topamax)。

1.适应证:主要用于难治性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Lennox-Gastaut综合征、婴儿痉挛及全面性发作的加用治疗。近年来已用于各种发作类型的单药治疗,但对典型失神发作的疗效尚不确定。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200-400mg;儿童为3-6mg/kg,用于婴儿痉挛及

Lennox-Gastaut综合征时剂量可较大,达9-15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开始剂量为25mg,每周增加25mg/d,直到维持剂量。儿童从

0.5-1mg/kg开始,每周增加0.5-1mg/k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困倦、嗜睡、头痛、共济失调、疲倦、思维缓慢、找词困难、感觉异常、认知障碍、震颤、胃肠道不适、厌食。儿童少汗或无汗仅见于国内病儿,发生率3%左右。

(2)特异反应:罕见。

(3)慢性不良反应:10%的患者体重下降;1.5%的患者出现肾结石。

(4)致畸性:目前不清楚。

4.优点

治疗谱广;选择性疗效好;药物相互作用少;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无肝酶诱导作用;不需要监测血清药物浓度水平;对肝和血液系统无毒性作用。

5.缺点

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加量期才能达到治疗剂量;认知障碍和其他神经毒性作用发生率相对高;肾结石的发生率较高;相对价格较昂贵。

九、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

1.适应症:为广谱抗癫痫药,用于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强直发作及部分性发作的加药治疗;也可用于Lennox-Gastaut 综合征;部分国家已将拉莫三嗪作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以及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一线用药。患者单药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2.剂量

(1) 成人用量:若与丙戊酸钠合用,则以每次25mg,隔日1次开始,第3-4周增加到每日25mg,以后每1-2周加量50mg,至每日100mg,最大量为每日200mg。若与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合用则剂量加倍。

(2) 儿童用量:儿童开始每天2mg/kg,分早晚2次服,第3-4周增为每天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15mg/kg。如与丙戊酸钠合用,开始剂量每天为0.2mg/kg,晚间服;第3-4周每晚服0.5mg/kg;第5周每晚服1mg/kg。必要时每周增加1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5mg/kg,每天1次或分2次服。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疲乏、困倦、复视、头痛、失眠、共济失调、眼震。

(2)特异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为5-10%,儿童皮疹更常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儿童中的发生率1%,成人中的发生率1‰;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时皮疹发生率增加。

(3)慢性不良反应:尚无报道。

(4)致畸性:尚无报道。

4.优点

治疗谱广泛;良好的药代动力学,1天服药1次或2次;非肝酶诱导;可单药进行治疗;无嗜睡作用;无长期组织损害和认知障碍的不良反应;不需要监测血清药物浓度水平;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要抗抑郁的作用。

5. 缺点

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加量期才能达到治疗剂量;有变态反应;皮疹发生率5-10%,偶见严重皮疹;相对价格较昂贵。

十、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

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和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1200-2400mg;儿童为100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开始剂量为第1天300mg;第2天300mg,日2次;第3天300mg/天,日3次;然后加至400 mg,日3次,具体增加剂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每1-2周增加1次剂量。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复视、眼震、头晕、头痛、震颤、共济失调、恶心、呕吐。

(2)特异反应:少见。

(3)慢性不良反应:体重增加,一些患者发作增加。

(4) 致畸性:目前不清楚。

4. 优点

耐受性好;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无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毒性反应少。

5. 缺点

会加重肌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相对价格较昂贵。

十一、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

1.适应症: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600-2400mg;5岁以上儿童为8-46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开始剂量为300mg,晚上服,然后增加到每天2次,以后每周增加日剂量3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眩晕、构音障碍、复视、疲劳、嗜睡、恶心、呕吐、头痛、震颤。

(2)特异反应:变态反应性皮疹罕见,对卡马西平过敏者25%有交叉过敏反应。

(3)慢性不良反应:低钠血症比卡马西平更常见,系统性不良反应少见。

(4)致畸性:目前不清楚。

4.优点

选择性疗效好;耐受性好;相互作用少。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不用监测血药浓度。无自身诱导作用。

5。缺点:

低钠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卡马西平,与卡马西平有25%的交叉过敏反应。

十二、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美国FDA于1999年正式批准使用。国外商品名 Keppra。

1.适应症: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添加治疗。

2.剂量:

(1)每日维持剂量:1000-3000mg。

(2)初始治疗每日剂量:开始剂量为1000mg,每两周增加日剂量10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无力、嗜睡、头痛、头晕、共济失调、失眠、震颤、抑郁、厌食、恶心、消化不良、腹泻、皮疹、复视等。

4。优点:

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因此可能对难治性癫痫有效;优良的药动学;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

5.缺点:

价格较贵。

十三、唑尼沙胺(zonisamide)

1.适应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部分性或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失神发作等。

2.剂量:

(1)每日维持剂量: 300mg。

(2)初始治疗每日剂量:开始剂量为100mg,每周增加日剂量1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困倦、头痛、头晕、共济失调、食欲不振、、肝酶升高、皮疹等。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的适应证、常用剂量、主要不良反应和主要优点及缺点。患者和家庭成员通过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能有效地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完善服药的自我管理非常有益。 常用药物包括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得理多)、丙戊酸钠(德巴金)、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氯硝西泮(氯硝安定)、西地泮(安定);新型抗癫痫药有氨已烯酸、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非氨酯、奥卡西平、噻加宾、唑尼沙胺。 现将常用抗癫痫药物的适应症、常用剂量、不良反应等做一简单介绍。 一、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 卡马西平国内商品名有痛痉宁、痛可宁等,国外商品名为Tegretol(得理多)。70年代临床用于抗癫痫治疗。 1.适应证: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亦可用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300-1200mg;儿童为10-20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100mg-2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1) 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在开始服药时会出现复视、头痛、眩晕、共济失调、胃肠道不适、震颤、疲劳、困倦等。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些副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2) 加重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 (3) 特异性反应:5%-15%的患者会出现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狼疮、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罕见。 (4) 慢性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及运动障碍。 (5) 致畸性

卡马西平本身致畸性很小,但其代谢产物环氧化物有致畸性,特别在联合治疗中环氧化物积蓄,使胎儿有较高的先天异常率。从轻度的异常到严重的畸形都能见到,其中脊柱裂的发生率为0.5%。 4.优点 选择性疗效好;有效范围相对无镇静作用;对认知功能影响小;致畸性小;相对花费少。 5. 缺点 适应症谱较小;应用之初可能有胃肠反应;有自身酶诱导作用;少数有肝脏及骨髓抑制作用;皮疹等特异性反应比较常见;有毒性代谢产物环氧化物。 二、丙戊酸(Vaiproic acid,VPA) 有丙戊酸钠及丙戊酸镁。国外商品名德巴金(Deoakine)。 1.适应证:为广谱抗癫痫药物。是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的首选药物,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600-1800 mg;儿童为20-30 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为400 mg;儿童为10-15mg/ k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乏力、脱发、震颤、行为异常、高血氨症、脑病。 (2)特异性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肝酶升高。骨髓抑制、胰腺炎少见。,年龄小于2岁的患者应用多药联合治疗时,致命性肝功能障碍的危险性为1/500,其危险性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3)慢性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多囊卵巢、月经不规律、脑病和脑萎缩罕见。 (4)致畸性:在妊娠前三个月孕妇服用丙戊酸,胎儿脊柱裂的发生率为1-2%。也可见到其他畸形。 4.优点

第三讲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一、镇静催眠药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及其它如醛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二、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类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物。其中一些也用作抗癫痫药。 (一)基本结构及其化学命名法*: 苯二氮类具有以下基本结构 化学名: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 额外氢的标明法*:杂环母核均含有最大数目的非累积双键,当杂环上某个不饱和碳原子再额外连接氢原子时,即从=CH-变为-CH2- ,这个氢原子称为额外氢,用斜体大写的H标明额外氢, H前面的阿拉伯数字是额外氢在结构中的位码。可以此命名各异构体。例如: (二)苯二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Librium,)1960年首先于用于临床。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作用强于氯氮,对其构效关系研究,合成了许多同型物和类似物,例如硝西泮(Nitrazepam,硝基安定)、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硝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氟地西泮(Fludiazepam)、氟托西泮(Flutoprazepam)等。 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不仅催眠作用较强,且毒副作用较小,已开发成药物用于临床的有奥沙西泮(Oxazepam,去甲羟安定)、替马西泮(Temazepam,羟安定)、劳拉西泮(Lorazepam,去甲氯羟安定)。 在苯二氮环1,2位上并合三唑环,增加了对代谢的稳定性,并可提高其与受体的亲和力。如艾司唑伦(Estazolam,)、阿普唑伦(Alprazolam,)、三唑伦(Triazolam)等。 此外,在1,2位并合咪唑环,如咪达唑伦(Midazolam)在4,5位并入四氢噁唑环例如卤噁唑仑(Haloxazolam)等,均使作用增强。将苯二氮的苯核用噻吩环置换,仍保留苯二氮类的作用,如依替唑仑(Etizolam)和溴替唑仑(Brotizolam)。 (三)苯二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均含有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母核,结构中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产生药效的必要结构。

服用抗癫痫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服用抗癫痫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癫痫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癫痫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但是癫痫的用药治疗很有讲究,在选药、停药、药量、联合用药等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因此癫痫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乱用药物。那么,具体服用抗癫痫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服用抗癫痫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选药:由患者所患癫痫类型决定,选择疗效最好的抗癫痫药。 (2)个体差别: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可能出现差异,必须在反复尝试基础上找出最适合该患者的药物和最适合的剂量。 (3)药量:由患者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决定患者的用药量,同时既要达到癫痫发作的控制,又要保证没有副作用,以这个最小量为标准。 (4)合并用药:当单纯只用一种抗癫痫药效果不好的时候,在医生的建议下还可以增加另一种药一起服用,观察效果,这叫合并(联合)用药。 (5)耐药问题:有些人在长期服某药后,会产生药效低(耐药性),即所服药量必须逐渐增加,才能维持原来治疗效果,好像药在逐渐丧失作用,或者根本就无效了。这时应去神经科请医生看看,是否该换药了。 (6)不可随便减药、停药:增加或减少药量都必须逐渐进行。癫痫治疗是困难的,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服药绝对错误,甚至会酿成大祸,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患者不少。突然停药可以引起持续性癫痫发作,造成恶果。 (7)癫痫记录本:患者要有一个完整的发病与治疗记录。详细记录何日何时发病、历时多久、24小时发作几次、何日何时开始吃药、患者反应如何、每日口服总量、分了几次服等。看病时,把它交给医生,用来评定治疗效果。无论患者、家属、医生,对治疗都要采取乐观态度,有信心、有耐心。 (8)用法:在治疗的先期,应遵守单一安全用药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药。服用时间通常是在睡前,或者把一天(24小时)药量分成3~4次来服。如果试用一定时间之后,仍然不能控制,再增加药的剂量,一直到达到每日可以使用的最大允许量(极量)为止,仍然不能控制发作时,才能换药。 上海德济医院以临床神经医学(脑科)为主要特色,拥有一支由上海知名医学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神经学科具有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一流专家、教授,尤其在神经系统的疑难病、功能神经外科的癫痫病、帕金森病、脑瘫等疾病的治疗和脊髓肿瘤上海均为排名领先的专家团队作为学科带头人,这些由上海着名专家教授和众多硕士、博士优秀医生组成的医疗精英团队,将以普通医保的价格,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看病效果好、花钱少、时间短”的优质医疗服务。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公告]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给大家发表意见的指引 欢迎各位朋友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1.依据发作的型态选择何种抗癫痫药? 2.老年人癫痫患者药物的选择? 3.肝肾功能不佳或者如何选择抗癫痫药? 4.怀孕或哺乳女性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5.卒中患者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6.SAH或AVM患者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7.脑瘤患者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8.各国指南如何指引抗癫痫药物的选择?(AAN, EFNS, ILAE, NICE or SIGN及本国) Re:[公告]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和大家一起复习抗癫痫药物的应用 不同类型癫痫需不同药物 癫痫有多种类型,不同发作类型需要不同药物。有些药物只对部分性发作有效,有些则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都有效。例如,乙琥胺只对全身性发作有效。在美国经临床研究证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去氧苯比妥都能有效控制部分性发作。非班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硫加宾、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和唑尼沙胺等新药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 研究还表明,对全身性发作有效的药物相对较少。那些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惊厥药,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和非班酯。 辨别特异的癫痫综合征对选择药物有重要指导作用。婴儿痉挛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癫痫综合征,主要影响出生一年内的婴儿,使用丙戊酸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伦-格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的年龄依赖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或非班酯治疗;儿童失神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或乙琥胺治疗;青年型肌阵挛性癫痫通常使用丙戊酸钠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有些药物可能加重某些癫痫类型的症状。例如,对失神性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会明显加重失神性

最新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院系: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xxxx 2013年12月1日

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摘要】: 癫痫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神经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发作时症状,将癫痫分为三种类型,即全身性发作(generalized serizure)、部分发作(partial serizure)和非典型性发作(unclassified),(包括一些精神性发作)。抗癫痫药可以用于减少和防止癫痫发作,由于病人大多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要十分注意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癫痫药物已经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药物体系。溴化物、苯巴比妥、非镇静性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通过对相对简单的异环结构的改造,得到了大批有效的化合物,又随着酰胺咪嗪、硝基安定、氯硝安定以及丙戌酸的开发,结构全新的抗电线药物,由于药物所存在的毒性和副作用,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癫痫的药物及方法,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癫痫药物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形成规模,通过对癫痫药物的结构单位认识到癫痫的简单作用机理。最重要的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抗癫痫药物的作用以及分类和相关结构。并且选取了一种较为成熟的苯妥英钠作为重点深入调查对象。 【关键词】:癫痫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正文】: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病程长,致残率高,易反复。资料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7‰,年发病率为28.8/10万,目前我国约有900万癫痫病人,占全世界患者的1/5~1/6,同时每年新增加病人数约40万[1]。由于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多数达3年以上),因此极易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抗癫痫药物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肝功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骨损害及致痫作用等[2-6],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疗效。约有25%~30%的患者转为难治性癫痫。 癫痫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为神经系统常见病、难治病。临床上癫痫的诊断一旦确立,不管是否发现病因治疗的指征,均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虽可使约80%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但需长期用药(多数达3 年以上),因此极易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抗癫痫药物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肝功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等),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疗效。因此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 最初的抗癫痫药溴化物和苯巴比妥均为偶然发现。而非镇静性抗癫痫药苯妥英则直到1938年当Merritt和Putnmam用猫电休克模型筛选各种药物时发现。自此以后,直至1960年美国乙琥胺进入市场的20年中,主要通过对相对简单的异环结构的改造,得到了大批有效的化合物。之后,随着酰胺咪嗪、硝基安定、氯硝安定以及丙戌酸的开发,才出现了结构全新的抗电线药物。 癫痫是一种复发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植物神经功能、精神活动障碍以及脑电图异常。其重要特征为反复发作,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前者

癫痫药物禁忌

神经营养类药物(ATP)类慎用于心动过缓、癫痫患者以及脑梗死病人;肝功能不全的癫痫患者慎用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镁,可以用咪唑达仑、异丙酚;呼吸衰竭的癫痫患者慎用安定,可以用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镁或苯妥因钠。 癫痫患者慎用喹诺酮(沙星类:氟哌酸,弗诺沙星、环丙沙星等)类抗生素,因此类药物有可能引起痫性发作;癫痫患者慎用泰能,可以用倍能替代;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成人而言);脑活素禁用于癫痫病人。 既有癫痫发作又有顽固的精神症状,注意控制精神症状禁用氯丙嗪(可以诱发癫痫)。 癫痫患者禁用金刚烷胺。 癫痫患者使用抗生素,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抗癫痫药: 1.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因此可使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睾丸酮、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药、氯丙嗪、 氯霉素、多西环素、地高辛、洋地黄毒甙及苯妥英钠等药合用时代谢加速疗效降低。 2.丙戊酸钠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3.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时,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其浓度降低。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异烟肼(抗结核)、西咪替丁等药均可使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使之易出现毒性反应。 4.拉莫三嗪为苯基三嗪类新型抗癫痫药,两药合用后,卡马西平可诱导肝药酶使拉莫三嗪的代谢加速,血药浓度 降低,使其不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而拉莫三嗪竞争卡马西平的肝药酶,从而使得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升高,其毒性和作用均增强。 5.叶酸能加重癫痫发作。 6.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可能加重失神发作; 7.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能加重肌阵挛加重; 8.拉莫三嗪可能导致肌阵挛加重; 9.妥泰可能导致儿童认知功能减退,低热、无汗。 10.苯妥英钠会导致齿龈增生,多毛,丑陋面容,除非经济条件有限,一般儿童和女性患者不太用; 11.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会加速口服避孕药的代谢,导致避孕失败; 12.丙戊酸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爱美的女士或者较胖的人也不建议用,如果有合适,可以用妥泰,但体重 可能会下降;孕妇禁用丙戊酸钠; 13.卡马西平有抑制骨髓,降低白细胞作用。 14.低血钙(假旁减等)的癫痫患者不用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等肝酶诱导剂,因后者能降低血钙。

常用抗癫痫药物

常用抗癫痫药物 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抗癫痫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癫痫复发。一般将20世纪60年代以前合成的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抗癫痫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 1. 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 Sodium: 特点: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口服一般需3~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为主。苯妥英钠抑制了Na+内流,从而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加大与阈电位的距离,提高了脑细胞的兴奋阈,稳定膜电位,从而阻止病灶放电的扩散。还能使脑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这也与其抗癫痫作用有一定关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有止痛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佳。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发生率约20%。因其抑制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使胶原组织增生。维生素C或保持口腔卫生可减轻此增生,停药3~

6个月可消失。(2)长期服用可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致缺钙。用D3和钙剂可预防和提高疗效。(3)久服骤停可引起发作,甚至诱发持续状态。 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 特点: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放电扩散,使大发作脑电恢复正常。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抗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一线抗癫痫药。 3. 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 特点: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PEMA),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体内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4. 丙戊酸钠(抗癫灵,二丙基乙酸钠)Sodium 2-Propylvalerate,Sodium Valproate,DPA: 特点:不抑制癫痫病灶放电,而是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尤其是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对大发作较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差,但对这两药无效的患者,本品仍有效;为小发作的

抗癫痫药物小结

抗癫痫药物小结 综合二临床药师 刘林夕 抗癫痫药的治疗监护 (一)用药原则 癫痫病是一种反复性突然发作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疾病。癫痫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完全控制发作而没有不良反应,达到最理想的生活质量。但是,必须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经典的抗癫痫药完全控制发作不足50%。 治疗原则: 1.单药治疗与多药治疗相比,首选单药治疗,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控制发作或药物的副作用无法耐受。(▲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和抗癫痫药一般首选单药治疗) 2.如第一种药治疗失败,倾向于选择第二种一线抗癫痫药作为替代,而不是加用新的药物。换药要谨慎,增量和减量都需缓慢,当新药增加到一定剂量后才可将原药停掉。(▲一种药物失败,选择第二种替代,不是合用;增量和减量均需缓慢进行) 3.遇到难治性癫痫需要多药联合治疗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镇静药,如巴比妥类和地西泮。 4.联合治疗应选择作用机制和模式不同的药物,以降低副作用叠加的风险。 5.许多抗癫痫药通过复杂的机制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联合用药时要调整剂量使各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多药联合治疗需要做血药浓度监测。 6.如联合用药仍不能产生满意疗效,则应权衡控制发作和药物副作用,选择是二者达到最佳平衡的治疗方案继续用药。 7.抗癫痫药物治疗要针对不同的癫痫类型确定首选药物,同时要在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具体情况(如儿童、妊娠期妇女或老年人)之间权衡利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是这些因素互相作用的最终结果。 不同类型癫痫的药物选择 癫痫类型一线药物替代药物 部分发作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苯妥英钠耗吡酯 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唑尼沙胺 奥卡西平噻加宾 扑米酮、苯巴比妥 全身发作 失神丙戊酸钠、乙琥胺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肌阵挛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拉莫三嗪、托吡酯、唑尼沙胺、左乙拉西坦 强直阵挛苯妥英纳、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苯巴比妥、扑米酮、奥卡西 平、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 部分发作——仅限于一侧大脑;全身发作——两侧大脑同时受累 ▲总结不同类型癫痫的药物选择 ①失神性小发作(以意识障碍为主,也可能伴肌肉张力改变)——首选丙戊酸钠、乙琥胺 ②强直阵挛性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③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意识障碍,对别人言语无反应,无意识动作)——首选卡马西平 (二)治疗监护点 1.抗癫痫药的选择和转换 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治疗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发作,对失神发作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癫痫发作。失神发作最好的治疗药物有乙琥胺、丙戊酸或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和唑尼沙胺可能也有效,而加巴喷丁和噻加宾则无效。丙戊酸一般认为是治疗失张力发作和青少年肌阵挛发作的首选用药,拉莫三嗪、托吡酯或唑尼沙胺则可作为替代者。 传统的治疗强直阵挛发作的药物是苯妥英或苯巴比妥,而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由于和前两者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而使用得越来越多。 ▲总结: ①失神性小发作(以意识障碍为主,也可能伴肌肉张力改变)——首选丙戊酸钠、乙琥胺 ②强直阵挛性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③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意识障碍,对别人言语无反应,无意识动作)——首选卡马西平 2.监测常见的不良反应 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反应可能与剂量或血药浓度相关,也

4抗癫痫药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第二节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s)主要用于防止和控制癫痫的发作。一种理想的抗癫痫药应能完全抑制癫痫发作,毒性小、耐受性好,用药后起效快,持效长,不复发。目前使用的抗癫痫药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 一、抗癫痫药的类型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①巴比妥类,②乙内酰脲类,③噁唑烷酮类,④氢化嘧啶二酮类,⑤苯并二氮?类,⑥二苯并二氮?类,⑦丁二酰亚胺类,⑧脂肪羧酸类和⑨其它类(如苯基三嗪类、磺酰胺类等)。常用药物见表2-3。 表2-3 常用抗癫痫药的类型及主要用途 结构类型常用药物主要用途 巴比妥类 乙内酰脲类 恶唑烷酮类 氢化嘧啶二酮类 苯并二氮?类二苯并二氮?类 丁二酰亚胺类脂肪羧酸类 苯基三嗪类 磺酰胺类苯巴比妥 苯妥英(Phenytoin) 三甲双酮(Trimethadione) 扑米酮 (Primidone) 地西泮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乙琥胺(Ethosuximide)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舒噻嗪(Sultiame) 控制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 癫痫大发作首选,局限性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 失神性小发作有效(对造血系统毒性较大,现已少用) 控制癫痫大发作和局限发作,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 用于控制各种癫痫,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之一 控制癫痫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 控制癫痫小发作 适用于大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对各型小发作的 效果更好。 一种新型抗癫痫药,作为补充治疗药 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也与其它药物合用于癫痫大发作 胡椒碱抗痫灵 我国民间验方白胡椒对癫痫有效,其有效成分为胡椒碱,对其结构研究发现了抗痫灵。对多种病因和类型的癫痫有效,对原发性大发作效果较好。 【相关链接】癫痫类型与抗癫痫药应用 癫痫是一类慢性,反复性,突然发作性大脑功能失调。其特征为脑神经突发性异常高频率放电并向四周扩散。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所在部位(病灶)和扩散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据此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发作和持续状态等类型。 抗癫痫药的应用:①根据发作类型选择:如大发作常选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小发作首选乙琥胺;精神动动性发作宜选卡马西平;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②规范用药: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控制发作为限;单一用药,无效时才考虑合用,一般不超过3种;有规律服药;不宜随便换药,确需更换时应防止诱发发作;坚持

癫痫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癫痫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齐晓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及新型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2. 熟悉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3. 了解癫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病因学分类内容介绍 1. 癫痫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类 2. 癫痫的药物治疗 3. 药物治疗原则、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 T_e 一、癫痫概述 B_e (一)定义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脑部神经系统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它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神经状态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癫痫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等特性,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二)病因 遗传、年龄、觉醒与睡眠周期、内分泌的改变可影响癫痫的发作。发热、过量饮水、过度换气、饮酒、失眠、饥饿、强烈情感活动、精神激动、受惊等可诱发癫痫的发作。某些脑部疾病(如结节性硬化、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病等)和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缺氧、低血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高血压脑病等)可引起癫痫。 (三)发病机制癫痫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癫痫具有两大特征:临床发作、脑电图上的痫样放电。正常人由于感冒、发热、电解质失调、 药物过量、长期饮酒戒断、睡眠不足等也可有单次发作,但不能诊断为癫痫。 (四)临床表现癫痫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愣神发呆、运动、感觉、精神异常、局部肌肉抽动。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存在共性与个性。 1. 共性 (1)发作性:癫痫突然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 (2)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非常短,数秒或数分钟,除癫痫持续状态,很少超过5min 。(3)重复性:癫痫都有反复发作的特征。 (4)刻板性:就某患者而言,发作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 2. 个性不同类型癫痫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类型的癫痫区别于另一种类型的主要依据。 【我的笔记】 (五)病因学分类 1. 原发性癫痫脑部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遗传可能是主要因素,据研究,特发性EP 近亲患病率为2%?6%,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人群。 2 继发性癫痫由于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等引起。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列表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列表 药物剂量相关的副作用长期治疗的副 作用 特异体质副作用对妊娠的影响 卡马西平、头晕、视物模糊、恶心、 困倦、中性粒细胞减 少、 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皮疹、再生障碍性贫 血、 stevens - Johnson 综合征、肝 损害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神 经管畸形 氯硝西泮常见:镇静(成人比 儿童更常见)、共济 失调易激惹、攻击行 为、多动(儿童) 少见,偶见白细胞减 少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有致畸性及 胎儿镇静、肌张 力下降 苯巴比妥疲劳、嗜睡、抑郁、 注意力涣散、多动、 易激惹(见于儿童)、 攻击行为、记忆力下 降少见皮肤粗糙、 性欲下降、突然 停药可出现戒断 症状,焦虑、失 眠等 皮疹、中毒性表皮溶 解症、肝炎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发生新生 儿出血 苯妥英钠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厌食、恶心、呕吐、 攻击行为、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痤疮、齿龈增生、 面部粗糙、多毛、 骨质疏松、小脑 及脑干萎缩(长 期大量使用)、 性欲缺乏、维生 素K和叶酸缺乏 皮疹、周围神经病、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肝毒性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胎 儿头面部畸形、 心脏发育异常、 精神发育缺陷及 新生儿出血 扑痫酮同苯巴比妥同苯巴比妥皮疹、血小板减少、 狼疮样综合征FDA妊娠安全分级 D级 同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震颤、厌食、恶心、 呕吐、困倦、体重增加、脱发、 月经失调或闭 经、多囊卵巢综 合征 肝毒性(尤其在2 岁以下的儿童)、血 小板减少、急性胰腺 炎(罕见)、丙戊酸 钠脑病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神

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

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 课程名称:常用药物毒副作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成绩: 2012 年12月9日

癫痫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甚至终生服药、合并用药。在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2ep ilep tic drugs,AEDs)过程中易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就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综述。 1 AED s对皮肤及结缔组织的影响 1.1 良性皮疹 症状通常发生在服药3~8周后,尤其是AEDs加量过快时易出现。皮肤损害类似于麻疹样改变。轻微的皮肤损害一般是暂时的,减药或停药后即可消失。皮肤损害多见于芳香类AEDs,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及拉莫三嗪[ 1 ] 。 1.2 超敏综合征 一般在用药2~6周时,出现较少见的斑疹样损害。可逐渐加重出现紫癜或剥脱性皮炎[ 2 ] 。可同时伴发热、面部水肿、淋巴结肿大、肝肾损害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病变,多见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药物。该病属特异质反应,可能与遗传缺陷致肝细胞氧化物羟化酶缺乏,引起中间代谢产物蓄积,启动自体免疫机制有关。 1.3 Stevens2Johnson综合征( SJS) 多在服药1 ~3 周后出现,其前驱症状可有发热、咽痛、寒战及全身不适等,最终可产生靶器官损伤。SJS导致黏膜损伤,通常为多发性水泡,可发展为大泡、破裂及感染。一般皮损占体表的10%以下。角膜瘢痕形成是SJS常见的合并症,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可同时受累[ 3 ]。 1.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通常在用药后1 ~3 周出现,为严重的皮肤损害,本病涉及体表30%以上的表皮剥脱。 1.5 结缔组织损害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后发生齿龋增生、口唇变厚、鼻尖肥大、面部粗糙、颜面及头皮下组织增厚、颅骨增厚等[ 4 ]。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见到苯妥英钠、乙琥胺、卡马西平、扑痫酮及丙戊酸钠有关的狼疮样反应[ 5 ]。 2 AED s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AEDs可引起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卡马西平可使患者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致阿斯综合征。苯妥英钠属于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轻度阻滞钠通道。高浓度时可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减慢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室性早搏,偶可发生室颤。 3 AED s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是AEDs常见的副作用,与剂量有关。通常在开始用药初期出现,可采用低剂量并缓慢加量的方法以减轻或避免这些副作用的出现。除上述症状外, AEDs还可导致严重的肝脏毒性及胰腺炎等消化系统毒性反应。

4抗癫痫药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 班级 14普专药学 首次 授课时间 2015.9.22 第3 周 章节 名称 第二节抗癫痫药 第三节抗精神失常药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 时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1、抗癫痫药的概述;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2、抗精神病药的概述;吩噻嗪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构效关系和结构修饰;盐酸氯丙嗪和奋乃静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地西泮、艾司唑仑、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的化学结构、名称、主要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 难点: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与结构改造。 教学 方法 讲授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教学主要内容 1、理解巴比妥类、苯并二氮卓类及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2、掌握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3、掌握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第二节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s)主要用于防止和控制癫痫的发作。一种理想的抗癫痫药应能完全抑制癫痫发作,毒性小、耐受性好,用药后起效快,持效长,不复发。目前使用的抗癫痫药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 一、抗癫痫药的类型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①巴比妥类,②乙内酰脲类,③噁唑烷酮类,④氢化嘧啶二酮类,⑤苯并二氮?类,⑥二苯并二氮?类,⑦丁二酰亚胺类,⑧脂肪羧酸类和⑨其它类(如苯基三嗪类、磺酰胺类等)。常用药物见表2-3。 表2-3常用抗癫痫药的类型及主要用途 结构类型 常用药物 主要用途 巴比妥类 乙内酰脲类 恶唑烷酮类 氢化嘧啶二酮类 苯并二氮?类 二苯并二氮?类 丁二酰亚胺类 脂肪羧酸类 苯基三嗪类 磺酰胺类 苯巴比妥 苯妥英(Phenytoin) 三甲双酮(Trimethadione) 扑米酮(Primidone) 地西泮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乙琥胺(Ethosuximide)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舒噻嗪(Sultiame) 控制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 癫痫大发作首选,局限性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 失神性小发作有效(对造血系统毒性较大,现已少用)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常用于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1、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 Sodium: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 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口服一般需3~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为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有止痛作用,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佳。应引起注意的不良反应主要有:(1)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发生率约20%,因其抑制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使胶原组织增生。维生素C或保持口腔卫生可减轻此增生,停药3~6个月可消失。(2)长期服用可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致缺钙。用D3和钙剂可预防和提高疗效。(3)久服骤停可引起发作,甚至诱发持续状态。 2、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 3、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体内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常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1、安定(苯甲二氮卓)Diazepam,Valium:静注显效快,为持续状态首选,对大发作作用差。不良反应少,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婴儿、青光眼、重症肌无力者忌用。 2、氯硝基安定Clomazepam,Clomapin:抗惊厥作用较安定强5倍,抗癫痫谱广,疗效稳定,作用快,维时长。不可骤停,连服半年可产生耐受性。 常用于小发作

19、抗癫痫药物全景报告

抗癫痫药物全景报告 原创2017-04-12雷诺岛药事纵横药事纵横 疾病概况与流行病学 癫痫是一种可影响所有年龄人群的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作性感觉、运动、行为及自主神经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是神经科第二大疾病,全球各地癫痫患病率为4‰-8‰,癫痫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来自WHO的数据显示,癫痫占全球疾病负担的0.6%,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有30%是难治性癫痫,近80%的癫痫患者生活在低生活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我国癫痫患病率高达7.2‰,以此计算我国约有癫痫患者900多万,占全球癫痫患者的1/5-1/6。 我国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在30/10万左右,预计每年新发癫痫患者约40-50万。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癫痫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的比例在25.4%-63.28%之间,治疗缺口在63%以上。据此估算,我国大约有400万左右活动性癫痫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正规的治疗。 癫痫首次发病年龄多在儿童时期,儿童癫痫的发病率达5‰,约为成人的10-15倍。儿童癫痫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损伤患儿大脑,阻碍儿童智力发育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和性格异常。此外,癫痫患者反复发作、社会歧视、长期服药等情况使其个人及家庭承受沉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总之,癫痫对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性格和情绪以及睡眠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 市场需求巨大,抗癫痫药发展迅速

目前癫痫最常用,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仍是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合理、规范和正确的使用可使癫痫患者的发作近60%可得到完全控制且停药后无发作。 随着医学界对癫痫疾病认识的不断增加,抗癫痫药物研究进展迅速。尽管在过去30多年间,有近20多种抗癫痫药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这些药物的问世驱动了抗癫痫药物市场的稳步增长及扩容。然而,由于部分类型癫痫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因此仍有很大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于上世纪问世的托吡酯,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癫痫药物为癫痫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这些药物现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癫痫诊治指南用于一、二线治疗癫痫,而上述这些药物等也因此成了全球最畅销的抗癫痫药。 如今,尽管托吡酯,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等因遭遇专利悬崖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其市场表现早已风光不再,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如普瑞巴林,拉科酰胺,卢非酰胺,氨己烯酸,瑞替加宾,艾司利卡西平和布瓦西坦等为抗癫痫药物市场再次输入新鲜血液(近20年获美国FDA批准的抗癫痫药物详见表1)。 表1近20年获FDA批准的抗癫痫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 1、主要表现 (1)过度镇静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2、处理措施 (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 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多虑平25-75mg,3次/日。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 (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1、主要表现 (1)震颤麻痹综合征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 2、处理措施 (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①安坦2mg,2次/日。②海俄辛0.3mg,肌注,2次/日。③苯甲托品1mg,3次/日。④金刚烷胺100mS,2次/日。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 1、主要表现 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

了解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在临床上所谓的药物毒性往往是指服用某一种药物后出现各种有害的生理反应。形成它的原因多是由于:①过量;②过敏;③副作用逾常。至于副作用,这完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抗癫痫药物对于人体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特别是长期服药的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对神经系统影响、血液系统影响、骨骼系统影响、消化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系统影响。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①小脑综合征:病人自觉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走路不稳。检查可发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如眼球震颤、复视、构音困难、指鼻不准、站立不稳、手足震颤等。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可出现小脑萎缩。 ②亚急性、慢性脑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病人,除有上述小脑症状外,还有行为异常、情绪改变、脑电图上出现慢波增多、高幅波等。有的病人还出现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口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等。 ③精神状态异常:嗜睡几乎是所有抗癫痫药物的最常见的副作用。多在治疗开始时出现,可影响病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影响精神和智能。有的表现易激惹、兴奋、活动过多、攻击行为、焦虑、失眠等。此类症状以服用巴比妥类及安定类药物者尤为多见。 ④末梢神经病和肌病:临床上相对少见。末梢神经病一般多不明显。主要是膝、跟腱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的病人有类似于重症肌无力的表现,肌电图检查肌肉有明显的易疲劳性。 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的患者可出现血液系统改变: ①贫血:一般认为与叶酸缺乏有关。临床上约1%的病人发生巨细胞贫血或巨红细胞症。

②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1%~5%,早期多见。 ③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障碍:发生率为1%,临床可见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各种形式的出血。 抗癫痫药物对骨骼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影响更大。可引起低血钙、低血磷、小儿佝偻病和骨质脱钙等。根本原因是由于抗癫痫药诱导了肝脏微粒体中的羟化酶,使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代谢加快,导致维生素D缺乏所致。抗癫痫药物中的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骨骼的影响最大。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①胃肠道反应:以丙戊酸类最常出现。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多在早期出现,儿童较成人多见。 ②肝脏损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对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临床上在开始服药后凡见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不适无力、昏睡等,应疑有肝脏受损,并应及时检查。 ③胰腺炎:临床上已有丙戊酸钠引起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报告,应予注意。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影响是药物诱导的激素代谢加快所致。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增快时,肾上腺可代偿性的分泌增加。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可引起阿狄森氏综合征。性腺激素代谢加速时,可引起性激素水平下降,对性欲及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抑制胰岛的分泌,升高血糖,使血脂的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升高等。此外还有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使血中的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下降等作用的报道。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