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3)捕捉物象形象

(4)形象扩张设计

(5)体验艺术形象

舞蹈理论:舞蹈艺术的专业特征

重点、难点

解放身体动作,建立新的动作观念。打破动作规范。

教学程度

从认识身体动作入手,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对动作有个新的认识,达到闻乐起舞,千姿百态,并能够以编导的眼光观察生活,捕捉形象。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二学期

1、动作分解变化

(1)动作分解与节律变化

(2)动作分解与力度变化

(3)动作分解与空间变化

2、动作发展变化

(1)单一元素变化

(2)多元素变化

(3)动作的对比及连接

3、编舞技法

(1)力度转换

(2)主导部位

(3)选姿造舞

(4)节奏变化

(5)限制引动

(6)相反对比

(7)穿越包围

(8)统一流向

(9)交响技术——主题变奏

(10)卡农

(11)赋格

4、舞蹈语言技术

(1)舞句练习——以音乐的乐句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2)舞段练习——以音乐的乐段为依据进行编舞练习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的职责

重点、难点

动作发展与变化与动作质量

教学程度

以纯动作的分解组合,发展变化来完成句段的练习。在此基础上,通过表现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动作符号本身去阐释色彩、情感、形象。完成动作到语言和表现情感的形象的初级阶段。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三学期

1、舞蹈语言技术

(1)双人练习

(2)三人练习

2、调度

(1)聚散

突聚突散、突聚缓散、缓聚突散

(2)直线

(3)曲线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的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

树立形象

教学程度:

在巩固和深化第一学年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导入双人舞、三人舞的编舞技法练习。在练习中采用“形象”、“戏剧性”因素,使学生从动作技法编排到表现人的感情、形象的动作技法编排,能力上要求学生达到能够独立编创舞蹈小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四学期

1、结构

(1)以一首乐曲为依据进行舞蹈结构

(2)以文学作品为依据进行舞蹈结构

(3)观察现实生活进行舞蹈结构

(4)舞蹈编排练习

编导理论:舞蹈编导与舞台各部门的合作

重点、难点

结构的创新

教学程度

对舞蹈作品整体把握能力的训练和实际编排操作的锻炼。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五学期

舞蹈小品编排练习

1、情绪小品

(1)单一情绪

(2)复合情绪

重点、难点

舞蹈的创编

教学程度

进入多人舞、音乐编舞,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编舞课的力度和深度,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编排比较完整的各类舞蹈作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六学期

1、情节小品

(1)矛盾冲突

(2)喜剧情节

(3)悲剧情节

(4)正剧情节

重点、难点

编创与排练

教学程度

在巩固上一学期的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编创比较完整的各类舞蹈作品。

讲授学时

128学时

第七学期

1、舞剧

(1)传统戏剧式

(2)神话式

(3)时空自由变化式

重点、难点

戏剧性的把握,人物的塑造

教学程度

进入中小型舞剧编创教学阶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舞剧创作练习。内容包括舞剧文学台本写作,舞剧结构以及舞台美术、灯光、服装、音乐等。成熟把握舞蹈、舞剧的结构形式、人物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讲授学时

160学时

第八学期

毕业实习、论文撰写、答辩

(二)实践、作业:排练、观摩、实习演出

(三)教材:《舞蹈编导教程》

(四)参考资料:《舞蹈创作心理学》胡尔岩编著

《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张建民编著

《舞蹈编导基础教程》李承祥编著

《舞蹈编导常识》阎成立编著

执笔人:阎成立初培林

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摘要:“舞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艺术之母。在古代,舞蹈是指舞艺、诗歌和音乐三合一体。民族舞蹈是每一个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舞蹈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艺术结合。随着时代更替,民族舞蹈也会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形式,新时代视阈下的民族舞蹈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更有质量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制度、创新教学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予民族舞蹈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并就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我们是一个传承悠久的文化民族大国,我国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璀璨瑰丽的民族文化,凭借民族文化让我国站立在世界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主要的文化形式,新时代视阙下的民族舞蹈文化传承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但是就我国民族舞蹈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发展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好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创新也是一种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保护。 一、民族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1.民族舞蹈课程教学形式落后。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都开展了民族舞蹈教学课程,但是很多的民族舞蹈教学课程都只注重民族舞蹈基础技巧教学,对于学生的形体缺少塑造训练,忽视学生的主管情感,对于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并不看重。民族舞蹈课程相对于其他的形式的舞蹈课程来说,因为民族舞蹈自身的特性对于学生缺少吸引力,新时代视阙下的一些新兴舞蹈更符合学生的兴趣观念,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会更多,比如现代舞、爵士舞、拉丁等等。 2.民族舞蹈课程教师能力欠缺。民族舞蹈重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新时代下的人们严重忽视了民族文化,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加上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较为繁多并且难以理解掌握,民族舞蹈的内涵融入了民族历史,所以国内部分艺术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都严重不足,民族舞蹈动作教学比较死板,缺少舞蹈的灵性,最终导致民族舞蹈教学质量低下。 3.民族舞蹈教学缺少改革决心。民族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以舞蹈艺术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新时代下的高校进行民族舞蹈教学很多都是为了教学而开展教学,分不清民族舞蹈教学的深层目的,由于内部和外部等等原因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一课程名称: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练习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练习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宗旨: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方面得到有效的练习。 六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躲族 教学宗旨:通过对躲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躲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正确地把握躲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抖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抖、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

二脚形:1绷脚2勾脚 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体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第二节踢踏 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 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嗒步6后退步(七点连续)7摆步8悠踢步9胯悠步10跳分步11二三步 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 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 一动律1曲伸 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靠点靠2)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颤点步 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 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4快乐青年组合 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 教学宗旨: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把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时:本科大一第一、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共学习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6个课时,共计216课时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地位:芭蕾舞基本功课在舞蹈专业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主要训练身体各部分肌肉能力,解放关节,使学员能自如地完成舞蹈表演的各种基本技术、技巧动作。同时培养学员的舞蹈感觉,努力使形态动作富有艺术表现力。 性质:本课程在全部舞蹈表演训练中既是基础又是主干,它与舞蹈技巧互促互补,为《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等科目的学习和训练提供必备的形体要求和扎实的技术技能,同时也是《剧目排练》和学员的舞台表演中具有长期作用的素质基础。 任务:考虑到本科生的特殊情况,学员都具有一定功底,但个别学员对芭蕾基训接触不一。首先,应采取灵活教学方案,要根据学员情况进行施教。开始应着重注意基础训练,而后加入更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训练。使学员在一年的芭蕾基本功训练里,达到学员了解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在掌握躯干的开、绷、直及重心感觉基础上,通过地面、把杆与中间的训练过程,锻炼学员的肌肉能力,从而尽可能的完成多种旋转和跳跃等各种技术技巧。走向舞台或从事舞蹈事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结合教学法进行古典芭蕾舞动作的训练教学,帮助不同舞种的

学生掌握如何教授芭蕾的初学者,使他们懂得脚、上肢、躯干等部位的基本姿势,寻找肌肉外旋、延伸的运动感觉,为古典芭蕾的基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三、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地面训练 教学内容: 1、地面勾绷脚训练 2、地面腿部外开训练 3、地面吸伸腿训练

民族舞蹈教学研究

摘要 华文民族舞蹈教学,是指在华文教育中对海外华侨华人开展的中华民族舞蹈的教学活动。作为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民族舞蹈教学因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和教育价值,以及与海外华人社会民俗生活、自身事业发展密不可分等因素,为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主要阐明了华文民族舞蹈教学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对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力求全方位推进华文民族舞蹈教学,促进未来华文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舞蹈,教学,研究; Abstract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is refers in the Chinese educ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the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activities.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because of its unique culture, art and education, and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the folk lif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can't be classification factors, for the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and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o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aimed at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trategy. Strive to promote all-round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promoting the future of Chinese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lk, dance, teaching, research;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进行组合训练3—4个。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舞的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把杆训练的同时,应介绍地面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 概 论》 36 学时 、2 学分 舞蹈学( 舞蹈 教育 )专 业 第 2 学年 上学 期 必修课 七、课程目的与任务: 1、本 门课 程是 舞蹈 学科 的基 础理 论课 程 ,是 舞蹈 学科 各专 业本科 生必 须学 习的 必修 课程。 2006 版培 养方 案,将舞 蹈学( 舞蹈 教育 )专业 的本 科生 专业 规格 设定为 ,要系统 地掌 握民族 舞蹈 教育 专业 所必备 的基 本技 能、技巧 和基 础理论 知识 ,因 此,将 此门 课程 设为 专业 基础理 论必 修课 程。通过 本门 课程的 学习 ,使 同学 们掌握 舞蹈 文化的基 本知识 ,认 识舞 蹈文 化的 基本 原理,掌 握舞 蹈文 化的 基础 理论,使同 学们 对舞 蹈文 化有 较为 系统 、深 入的认 识,以企 提高 同学们 的专 业基 础理 论修养 。为 进一 步学 习中 外舞 蹈历史 以及 与舞 蹈专 业相关 的边 缘学 科,如舞蹈 教育 学、 舞蹈 心理 学、 舞蹈人 类学 等奠 定专 业理论 基础 ; 2、作 为一 门学 科的 基础 理论 ,首 先, 呈现在 我们 面前 的是 诸多概 念,这些 概念 是建 构理论 的基 础,也是 我们认 识、掌握 理论 的前提 ,所 以,应 讲清 概念。其 次,重 点要 分析、讲 解基 本原 理,即 舞蹈 发生、发 展的 原理 ,舞 蹈分 类的原 理, 并概 括舞 蹈文化 乃至 于种 类舞 蹈的特 点。 为此,前三 章将 舞蹈 文化 作为 研究 对象,以下 章节 将种 类舞 蹈 作为 研究 对象,使我 们的 分析 、讲解 形成 整体 或一 般性 研究 与个 别或 独 特性 研究 相结 合,以使 同学 们对舞 蹈文 化的 一般 及对舞 蹈种 类的 个性 有 较为 深入 的认 识。 八、课程重点与难点 1、本 门课 程的 重点 是讲 解、 分析 舞蹈 文化的 一般 性知 识和 基本原 理,且 对种 类舞 蹈的 发生、发展、形态 特征、文 化功 能、文 化内涵 做深 入、 细致 的分 析; 2、本 门课 程虽 然是 舞蹈 学科 的基 础理 论课, 然课 程内 容蕴 涵一定 的其 他学 科的 知识 , 如艺 术学 、历 史学 、 文化 学、 宗教 学、 心理学 等, 就学 理而 言,如有 这些方 面的 基本 知识 ,学习 将得 心应 手。但 舞蹈 学科 各专 业的 学生 ,年 龄尚小 ,且其他 学科 的知识 较弱 ,故教师 讲解或 学生 理解 均有 一定 的难 度 。 九、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 学内 容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名称 三、学时学分 四、开课对象 五、开课学期 六、课程类型

舞蹈作品赏析

舞蹈艺术的升华——浅谈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艺术;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意义 【摘要】舞蹈艺术教育,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实际演绎学习的角度来看,都对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顺应国家教育转型的大形势,愈发将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正文】 素质教育, 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 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在人才素质教育中, 艺术教育, 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艺术的思维与人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 而人的身体则是思想与生命的载体, 只有自由和和谐的身体, 才能承载最和谐的生命。因此, 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 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舞蹈还仅仅是一门技术,或者说是一种高贵的技术,还没有意识到舞蹈艺术真正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当下,我国教育也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当中,所以,舞蹈艺术的教育愈发显得重要。接下来我会从两个角度谈一谈舞蹈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欣赏舞蹈艺术的意义 舞蹈艺术在素质 教育中的意义 从欣赏舞蹈艺术的 角度从实际演绎舞蹈艺术的角度 美育教育的作用 开拓眼界, 充实知识 提升思维能 力,提高文化 水平 形体和气质的 培养 对身体素质 的增强 对道德精神和 思想品质的教 育

1、美育教育的作用 美育的含义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有正确的美学观念、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生活中, 美是无处不在的,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除此之外, 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蕴涵着人文思想、哲学和美学思想。人体是最美的, 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 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是一种高尚情操的体现。大学生通过舞蹈教育, 其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大学生通过欣赏舞蹈作品,可以走进舞蹈中所演绎的世界,体会人体语言的美妙,一顰一、一举一动都是深刻的交流,艺术的熏陶。 2、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文化水平 舞蹈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不可谓是不丰富。从古老经典的神话故事,到古代文明的奇闻异事,再到流传百世的故事佳话,一直到现当代的时代精神缩影,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柔和在舞蹈当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模仿能力,加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这些无声的舞蹈动作语言,能够激发、启迪学生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训练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让学生可以将感知、联想、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间接的提高了文化水平。 3、开拓眼界,充实知识 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蕴含着中华传承的知识,同样国外的舞蹈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然而艺术是无国界的,舞蹈是全世界都通行的语言。学生在欣赏和观看舞蹈的同时,首先是了解了舞蹈所讲述的情节故事;其次,可以看到舞蹈当中呈现的当地文化、服饰和风俗等等;再深远一些,学生可以了解到舞蹈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智慧勇气,同舞蹈交流,同时间交流,同文化交流。可以脚不出家门,便了解到全球各地的风土人情、经典佳话;进而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二、教学演绎舞蹈艺术的意义 1、形体和气质的培养 舞蹈首先能塑造一个人的形体和气质。形体是指人的躯体线条结合人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形象、姿态诉诸于欣赏者眼前的一种美, 人的手、臂、肩、胸、颈、腰、腿、足等等构成形体的整体。从舞蹈教学的实践来看,受过一定舞蹈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健美的体形,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住进了学生健美体形的形成,使许多曾经有过“驼背”“抠胸”“耸肩”“畸胸”等不良习惯的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通过挺胸收腹、沉肩直立等伸展动作,自觉的改变以前种种不良习惯。 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乐观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 而强健的身体, 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中国先秦时代哲人孔子则已意识到舞蹈能够端庄人的容貌仪态, 他主张通过音乐、舞蹈来陶冶人的性情, 修饰人的行为举止, 培养内在美和外在形体统一和谐的完美品格。而在现在的舞蹈教学课堂上,许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音乐的动感来调剂自己的体能,高雅而优美的律动训练与身体姿态训练,赋予人挺拔、优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 2、对身体素质的增强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 它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 从多方面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 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 去发展身体肌肉, 调整肌肉, 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 用于治疗,

个人简历(76)

霸象文化 - 舞蹈表演应聘简历范文 基本资料 姓名:邮箱:111111111 性别:年龄: 学历:毕业院校: 电话:薪资要求: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师范学院最高学位:本科 专业:舞蹈专业 主修业课程舞蹈专业知识:舞蹈编导、基训、民间舞、现代舞基训、古典舞身韵、剧目表演、中国舞蹈史、西方芭蕾史、舞蹈剧目分析、舞蹈解剖学、艺术概论、曲式分析、音乐基础 工作经历 XX舞蹈学校 舞蹈系教研室主任 在职期间主要担任芭蕾舞形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身韵教师!同时兼教研室主任一职!曾多次带学生考级并获得优异成绩!

霸象文化 - XX艺术培训中心 教育职业技术教师 曾在XX艺术团担任舞蹈老师,在XX舞蹈健身俱乐部担任舞蹈教练。 XX文艺学校 艺术系讲师/助教 在校艺术系担任舞蹈专业、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专业舞蹈专职教师。并编写《XX教育学院舞蹈基本功(大专)教材教学大纲》和《XX教育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大专)教材教学大纲》,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演出实践,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被学校评为“师德模范”和“优秀教师”。 XX舞蹈学校 舞蹈系教研室主任 在职期间主要担任芭蕾舞形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身韵教师!同时兼教研室主任一职!曾多次带学生考级并获得优异成绩!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待工作细致认真,有责任心,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事物;爱学习,爱新事物,爱与人交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生活中,我开朗、自信、爱笑,我善良、有责任心。我热爱舞蹈,喜欢用肢体表达感情,喜欢用艺术能独立编舞,编乐,经常参加文化艺术团举办的一些文艺活动。

业务课考试要求(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致)

附件:2 业务课考试要求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致) 一、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史部分 ⒈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 ⑴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⑵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⑴“六代乐舞”与“雅乐”; ⑵《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楚辞》; ⑶乐器的发展; ⑷乐律学的形成; ⑸乐器和器乐音乐; ⑹音乐思想。 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⑴音乐机构; ⑵相和歌和清商乐; ⑶乐器和器乐; ⑷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 ⑸乐律学的发展; ⑹嵇康和《声无哀乐论》。 ⒋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⑴音乐机构; ⑵曲子和变文; ⑶唐大曲; ⑷古琴音乐; ⑸参军戏、钵头、大面、踏摇娘; ⑹乐律学的发展; ⑺记谱法。 ⒌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 ⑴民歌和小曲; ⑵词调音乐与姜白石的歌曲; ⑶散曲音乐; ⑷宋元明清乐器和器乐; ⑸说唱音乐; ⑹戏曲音乐; ⑺乐谱与乐律学; ⑻音乐论著。

(二)近、现代及当代音乐史部分 1.中国近代音乐(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⑴西洋音乐的传入; ⑵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现代音乐(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⑴音乐社团与音乐教育机构; ⑵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 ⑶黄自与学院派音乐家的创作; ⑷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音乐创作; ⑸抗日根据地、国统区的歌曲创作; ⑹三、四十年代歌剧、秧歌剧和新歌剧创作; ⑺王光祈和青主的音乐理论研究。 3.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公元1949年——公元1990年): ⑴建国初期的音乐(公元1949年——公元1966年): ①声乐创作----群众歌曲、抒情歌曲、合唱音乐的创作; ②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钢琴、小提琴独奏曲创作、合奏音乐及管弦乐、交响乐创作; ③简述建国后17年的歌剧、舞剧音乐创作。 ⑵文革中的音乐创作(公元1966年——公元1976年): ①声乐创作----语录歌、歌曲创作、合唱; ②革命样板戏; 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创作(公元1976年——公元1990年): ①多元的声乐创作—歌曲创作、通俗歌曲创作、合唱; ②歌剧与舞剧; ③小型器乐独奏; ④室内乐重奏与“新潮音乐”的崛起; ⑤交响音乐的繁荣。 二、西方音乐史 ⒈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⑴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⑵常用乐器; ⑶音乐理论。 ⒉中世纪音乐: ⑴格里高利圣咏; ⑵复调的兴起; ⑶中世纪方言歌曲。 ⒊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⑴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艺术”; ⑵尼德兰乐派; ⑶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⑷威尼斯乐派; ⑸世俗音乐的发展。

135106舞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舞蹈)培养方案 (2013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3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艺术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 135106 专业领域名称:舞蹈(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学制:3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广州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舞蹈专业研究领域包括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与指导两个方向,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艺术教育特点,强调舞蹈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舞蹈艺术专门人才。 舞蹈编导本方向主要是对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舞蹈创作的研究。注重舞蹈编导教学、舞蹈剧目创作、舞台导演研究的同时,系统地理解、掌握、运用舞蹈编导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创作实践;发展舞蹈动作语言,继承岭南传统舞蹈文化,积累舞蹈创作素材,形成正确的舞蹈创作思维方式;能自如地运用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术技法编创不同风格题材舞蹈作品和舞蹈晚会;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原则,培养创造和创新意识,适应舞蹈创作工作的需要。 舞蹈表演本方向主要包括芭蕾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种的表演研究。坚持舞蹈表演的艺术和技术统一的原则,在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舞蹈表演理论、舞蹈史论、舞蹈作品体会与分析、舞蹈美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和丰富、全面的舞蹈文化修养,掌握舞蹈作品的分析方法,有较强舞蹈鉴赏能力和表演不同风格及题材舞蹈作品的能力;并能运用现代传媒工具,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三、培养目标 培养舞蹈专业领域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及表演技能、较强艺术理解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舞蹈艺术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一)充分利用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和广州市艺术学校“两团”的优质资源,共享“两团”所拥有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有利条件,紧密结合艺术实践,聘请“两团”高水平舞蹈专业艺术家指导实践类课程,加强舞蹈表演实践与舞蹈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两团”作为艺术硕士研究生的艺术实践基地。 (二)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聘请“两团”高水平舞蹈专业艺术家为校外导师,主要负责艺术表演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三)采用“课题制”实践教学,探索“院团结合”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路子。 (四)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岭南舞蹈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强调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在艺术技能、技巧、艺术基本功方面的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生源,实施分类培养。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将艺术硕士课程体系分设为文化与艺术素质、表演技能、创作实践三大板块。 1.文化与艺术素质板块 (1)专业外语(2学分)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 (3)舞蹈表演艺术精华(3学分) (4)舞蹈美学(3学分)

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概览

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大纲 课程名称 民族民间舞 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课程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必修或选修) 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是舞蹈表演专业中一门专业发展必修课。通过课程的教学,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和传统民族审美心理,掌握各民族舞蹈形态。锻炼学生舞蹈表现力,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肢体协调性。达到培养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能教、会演、善科研的高素质音乐舞蹈人才为目的。 一是通过对动律的分解练习准确把握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分析民舞动态,以身体训练为基点,这是舞蹈作为人体艺术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形式。建立在身体运动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不同舞蹈风格的反馈以及不同风格体现的适应能力上,强调不同文化构成所产生的不同“动”的原理与身体不同律动的表现。二是通过不同民族舞段的训练掌握民间舞的动韵、节奏,坚持以民间民俗传统为本的原则,不断的对课堂与舞台民间舞进行修正,传承发展中国民间舞。最终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民间舞,掌握基本形态,解放肢体。让学生从外在舞蹈动作模仿转变到内心传情达意,并准确的把握各民族风格、特点。 课堂理论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以及利用多媒体获取民间文化和新的知识。 四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五、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藏族 教学宗旨 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学习 使学生把握藏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 正确地把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 膝部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抖或屈伸。 难点 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抖、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 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 步位 二脚形 1绷脚2勾脚 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 双膝稍弯 靠重心脚懈胯 双手扶胯 上体 松弛略向前倾 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 手指轻轻并拢 指尖下垂 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踢踏 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 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 一二三 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 嗒步6后退步 七点连续 7摆步8悠踢步9胯悠步10跳分步 11二三步 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 第三节弦子 6——10周完成 一动律1曲伸 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 靠点靠2 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颤点步 第四节组合 11——15周完成 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 4快乐青年组合 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 教学宗旨 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 使学生掌把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 正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 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 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广场健身舞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体育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广场健身舞课程编号:1021230016 总学时:20学时总学分:2学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社会体育导论、健美操、体育舞蹈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大纲是根据巢湖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系及学生近年来体育课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适用于社会体育专业初选广场健身舞课程的学生。通过广场健身舞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场健身舞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一般教学规律,并能运用于教学与社会指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体育社会指导员所必备的广场健身舞教学能力、简单创编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具有运用广场健身舞手段在全民健身中指导他人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广场健身舞社交、娱乐奠定基础;通过广场健身舞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培养学生欣赏和表现形体美、姿态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要求: (1)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是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培育目标、专业设置,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同时重视与国家推广的广场健身舞各种套路内容衔接,坚持科学性、健身性、时尚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2)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基本技术特点,了解基本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3)课堂上重视实用性知识传授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广场健身舞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来指导大众健身、表演和比赛,做到学以致用。 (4)坚持课后实践练习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教师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每次课布置一定量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认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进行定期抽查。 (5)身体素质练习安排在每一次实践课中,具体练习内容不再在教学内容里单独列出。 教学重点:健身舞基本技术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1]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舞蹈史 课程编号:05203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从舞蹈的起源到历代舞蹈发展的状况,来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悠久历史,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增强对舞蹈文化事业的热爱。通过对古代舞蹈史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及在舞史上有影响的舞蹈、著名舞人。重点掌握两周、汉代、隋唐三大舞蹈集成时期舞蹈的变革和发展。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上去认识舞蹈。 二、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的产生与表现形式 本章要点: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来把握原始舞蹈与原始生活的紧密联系。原始舞蹈的产生不是审美的需要,而是原始人必不可少和必须赖以存在的生活形态及生存方式的需要。 第一节舞蹈的起源 1、舞蹈起源于劳动 2、最早的民间集体歌舞表演形式 3、崖画中的舞蹈形象 第二节“求偶舞”的形成 1、“求偶舞”形成的原因 2、崖画中“求偶舞”的舞蹈形象 第三节征战与古武舞 1、“古武舞”与原始战争的紧密联系 2、崖画中“古武舞”的舞蹈形象 第四节原始宗教观与祭祀性舞蹈 1、原始宗教观的形成所产生的祭祀舞 2、对氏族首领的图腾崇拜 3、对本氏族徽号的图腾崇拜 复习思考题: 1、原始舞蹈与原始人类生存关系 2、原始舞蹈得以保存、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舞蹈的质变与进化 本章要点: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发展、夏商时代“乐舞奴隶”的出现,使原始舞蹈开始从自娱性表演向表演性方向转化,标志着舞蹈最早审美功能的体现。商朝的神权社会,原始祭祀功能被进一步强化,祭祀舞蹈得以较大发展。 第一节奴隶制度下的表演性舞蹈 1、夏朝,乐舞开始步入表演性舞蹈范畴 2、“以巨为美”、“北里之舞”的商朝 第二节巫舞与宗教祭祀舞 1、祭祀舞蹈发展兴盛的因素 2、甲骨文中“”字与“”字的文字记载 3、商代的“巫舞”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表演性舞蹈的发展是奴隶制时代的重要进程 2、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奴隶时代舞蹈发生的质变和进化 第三章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 本章要点:礼乐制的形成,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先王之乐”,成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特权的工具,“六代舞”、“六小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课程,并形成体制,是雅乐体系的开端;礼乐制的衰落和民间舞的兴盛与社会根源及艺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儒家乐舞理论对中国古代舞蹈的深刻影响;楚舞的多种表演风格,标志着我国古代舞蹈最早的审美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周代主要成套祭祀乐舞 1、《六代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2、《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成就 3、《六小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4、西周礼乐制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节礼乐制的衰落与民间舞的发展 1、“礼崩乐坏”的社会原因与艺术发展规律的关系 2、民间乐舞的兴盛 (1)、《诗经》 (2)、《九歌》 (3)、《傩舞》 (4)、孔子的乐舞教育文化观 3、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表演性舞蹈的发展 (2)、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授课时数 《舞蹈》课程建议讲授216学时.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Ⅰ、教学要求幼儿舞蹈与.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舞蹈的特点与种类通过本章的学习, .幼儿舞蹈教育的关系 :Ⅱ、教学内容舞蹈基础理论第一章 .1、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舞蹈教育的关系、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3 Ⅲ、教学建议:、通过舞蹈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地了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1 以在舞蹈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2、幼儿舞蹈的创编, 第二单元 :Ⅰ、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1 蹈的基本舞步.协调和柔美度韵律感,2、通过舞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舞蹈的节奏感, Ⅱ、教学内容: 舞蹈基础训练第二章、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1 、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2 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把握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 3 化训练,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身、跳、翻、 )(4、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 1 转、大跳的训练。 5、身段组合训练和即兴表演训练 Ⅲ、教学建议: 基本功训练中,可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组合成组共同训练。 第三单元 Ⅰ、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舞蹈训练方法,学会民族民间舞和舞蹈表演,能注意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具有一定的舞蹈智能及舞蹈鉴赏力。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