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

杨村第十一小学

幼小衔接课题组

论文题目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 2013年12 月

目录

键入章标题(第 1 级) (1)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2)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3)

键入章标题(第 1 级) (4)

键入章标题(第2 级) (5)

键入章标题(第3 级) (6)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摘要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中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问题,并进行一些有关前阅读、前书写的简单练习。这些习惯的培养一直以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给以强化教育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增长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高水平教师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严重的影响着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通过在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的实践活动和调查,以及现有的资料整理,着重分析下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解决策略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相互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代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以“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形势一直不容乐观。

湖北师范学院2010届教育科学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原国家教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相互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代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以“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形势一直不容乐观。

2、教师本人的观察与实践

幼小衔接对幼儿的影响,特别是大班的同学的影响,是幼教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孩子自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发现,老师上课讲什么回家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可尿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作业记不明白也不问;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别人稍碰一下就告老师,既不懂得谦让,也不懂得关心同伴;还有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等现象。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

况。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对于一名幼儿的重要性,所以我对于幼小衔接这方的问题比较关注。

(二)概念界定

幼小衔接(Young link)是在幼教领域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概念。从字源上来看,“幼”即“幼儿、学前儿童”、“小”指的就是“小学、小学生”,“衔接”就是指“两个相邻阶段之间的连接,联系”。

所谓“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连接,主要在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中进行。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与幼儿园相比,小学里儿童的生活环境、社会要求、课程内容、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文献综述

围绕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研究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主要有报刊、杂志、网络以及相关著作等,发现我国对于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并不少,但是围绕的问题

都是那几个方面,没有太大的创新性,而且大多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这方面的问题。可见,幼小衔接虽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但是目前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对于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以下主要是我对所查阅到的文献的一个梳理: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主要是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来研究幼小课程衔接。

1.幼小衔接的国内研究

刘东(2006)认为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平稳连接

于过渡,幼小衔接工作搞的好,可以使即将升入一年级的适龄幼儿自然顺利地过渡到紧张的小学学习生活。

陈景凡(2008)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指出了我国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把幼小衔接当做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忽略了它们的连续性;2、幼儿教育小学化,偏重“智”的发展;3、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出现

断层;4、幼小衔接中师资力量薄弱。

张倩倩(2009年)从一个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1、幼儿教育小学化;2、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的锻炼;3、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产生不良学习习惯。

梁嘉(2002)从一个幼儿教师的角度研究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1、单向性,幼儿园做了大量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而小学则很大程度的忽略的幼小衔接的重要性;2、片面性,重视了儿童的知识储备,忽略了能力的培养;3、突击性,幼儿园为应付小学开学进行的摸底测验进行突击训练;4、表面性,不少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仅仅局限于表面工作上。

庞威,赵月娥(2008)着重强调了幼小衔接中教师的问题,他们认为:幼儿园的教师中专业知识扎实,学历水平高的并不多,即使有,也很难从一而终;一些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没有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而且没有将这一工作视为影响其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另外他们还强调了教师中性别结构的失衡,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中,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此外他们认为很多家长的观念也存在问题,重智育轻德育,重短期成效,忽略长期发展。

邹敏(1999)在归纳法国加强幼小衔接工作时,提出了法国的做法:(1)增加男性教师;(2)科学划分母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3)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

2.幼小衔接的国外研究

德国学者Griebel认为压力理论(theory of stress)、人生历程中的关键事件理论

(theory of critical life events in lifespan developm ent)以及家庭的过渡概念

(concept of family transition)都适合研究教育体系中过渡的多种需求。

新加坡研究者Clarke和Sharpe研究了入学之前500个家庭(包括幼儿与家长)对入学的看法和继续追踪调查入学6个月之后的270个家庭的看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家长早先的担心相反,入学之后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适应得很好,然而他们还是担心一年级的教师没有同情心并且太严厉。家长期待改善家校交流而且希望教师为孩子们在家里的学习提供支持,期待教师反映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

澳大利亚研究者Margetts对过渡过程中个体的背景因素

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个体特点,年龄与学业能力有关,与其他适应测量指标无明显相关;(2)进入小学第一年,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受父母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3)幼儿参与较多的过渡活动更有可能预测到水平更高的社会信任感、自控、社会综合技能和学业综合成就,与父母职业水平有同等影响。

丹麦学者Brostrom(2002)在一项对过渡活动的调查中发现,32项过渡活动做的比较好,例如:(1)入学前学校邀请幼儿参观课堂和课余活动中心;(2)入学前,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会针对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召开会议;(3)教师们协同构建幼儿园、学前班和课余活动中心的课程。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1979年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确定人的发展公式"D=F(PE)"

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创立的发展生态学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儿童发展

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系统组成,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职业、干预、当地的设施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意义,以及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以上四个系统的交叉渗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图。

丹麦学者布拉斯托姆(Stig Brostrom)借鉴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提出的“情境性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的观点来解释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2003年,其所做的一项个案研究发现,幼儿的个别学习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幼儿与环境中的物体和人相互作用组成的,如果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则不容易发生迁移,因此幼儿在转入新环境时会发生不适应现象。

社会性建构思想作为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建者,维果茨基高度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解心理过程的历史原则,认为一切都应当是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目前西方对维果茨基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起源于社会交往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学校、教室、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的指导作用更不容忽视,同时,应该给儿童提供儿童间相互交往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交往的方法。

3.相关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一精神宗旨。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

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论述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93;P7;P298);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独展辉煌的新时代,创新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素质应从幼儿开始培养。

综合上面几位专家的论述,我发现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工作做的比国内的到位,而且国外的理论基础比国内的强,这还需要我们国内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努力。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