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知行为疗法集合

认知行为疗法集合

认知行为疗法集合
认知行为疗法集合

根据语义分析技术,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 )。多选(A)表语位置上不能使用“我”

(B)谓语位置上不能使用系动词?

(D)把“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和事件

参考答案:CD

语义分析方法: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2、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关于语义分析技术理解正确的是( )。单选

(A)改变原有句式结构

(B)如何进行语义表达

(C)分析原有语法结构

(D)着重语义结构分析

参考答案:A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语义分析技术的关键是分析并改变求助者核心观念“主-谓-表”的句式结构,从而使求助者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取代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从而改变根深蒂固的核心错误观念。

(1/25)贝克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包括( )。多选

(A)去中心化

(B)识别认知性错误

(C)去个性化

(D)识别自动性思维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2/25)关于雷米的认知治疗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

(A)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表层的错误观念

(B)治疗的目的就是揭示并改变那些深层的错误观念

(C)治疗应从深层的错误观念入手

(D)治疗应逐步根除表层的错误观念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雷米认为,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下列关于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多选

(A)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B)强调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

(C)把自我概念作为中心问题

(D)治疗应从核心错误观念入手

参考答案:AB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D错误,治疗应从表层、边缘的错误观念入手。

(3/25)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多选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如何感受和行为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的一个基恩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时,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4/25)关于行为治疗的步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

(A)首先制定行为矫正目标

(B)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C)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是重要环节

(D)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答案:A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行为治疗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

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其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治疗有两个基本假设:1)病人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一般包括7个步骤: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助性处理。

(5/25)关于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的正确说法是( )。单选

(A)揭示并纠正求助者的表层错误观念

(B)促进求助者语言能力的发展

(C)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

(D)主要目的是理顺句子的结构

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的自我概念。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6/25)属于贝克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的是( )。单选

(A)个性化

(B)去中心化

(C)具体化

(D)假设性检验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7/25)负性自动想法的特点包括( )。多选

(A)不经逻辑推理自动突现于脑内

(B)内容消极常和不良情绪相联系

(C)存在于意识的边缘且稍纵即逝

(D)能为意识察觉不随时间地点变化

参考答案:AB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负性自动想法的特点:自动的,不经逻辑推理突现于脑内;内容消极,常和不良情绪相联系;它随时间、地点而有变化,能为意识所察觉,具有认知过程的特征,为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它貌似真实,因为它由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派生而来,它存在于意识边缘,稍纵即逝;它存在时间短暂,但力量很大,并且不能由自己意愿选择或排除;它蕴含认知曲解,而患者却信以为真,不认识它正是情绪痛苦的原因。

(8/25)“自动想法”的特点包括( )。多选

(A)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出现在头脑中

(B)与生活事件无关的自动化思维方法

(C)很可能是不现实的

(D)一定是功能协调的

参考答案:A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自动想法是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进入一个人头脑中的似乎有效或真实性的想法。有些自动想法很可能是不现实或功能失调的,但人们很少静下来思考一下是否真实或有效。

(9/25)贝克和雷米提出的表层错误观念包括( )。多选

(A)边缘性错误观念

(B)非中心性错误观念

(C)咨询师一眼就可以发现的错误观念

(D)求助者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直接而具体的解释、说明

参考答案:A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10/25)语义分析技术是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用于()的方法。单选

(A)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B)巩固新观念

(C)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D)识别自动性思维

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的自我概念。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11/25)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多选(A)建议

(B)自我审查

(C)演示

(D)模仿

参考答案:AC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12/25)贝克归纳的常见的认知曲解包括( )。多选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去中心化

(D)夸大和缩小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7种认知歪曲:①主观推断(没有根据做结论,包括灾难化和在情境中想到的最糟糕的结果)②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一个事件一个方面形成结论)③过度概括(偶然事件得出极端信念)④夸大和缩小(比实际大或者小的意义来感知情境)⑤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⑥贴标签贴错标签(根据一个人的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⑦极端思维(全或无、非黑即白)。巧记:我是90后,我【选择】【个性化】,人们【主观】上爱给我们【贴标签】,其实【贴错标签】,我们开始成熟,不走【极端】,不再【过度】【夸大和缩小】自我。

(13/25)根据语义分析技术,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 )。多选

(A)表语位置上不能使用“我”

(B)谓语位置上不能使用系动词

(C)表语位置上的词须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D)把“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和事件

参考答案:C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语义分析方法: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2、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14/25)贝克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包括( )。多选

(A)虚假性识别

(B)识别认知性错误

(C)真实性检验

(D)识别自动化思维

参考答案:BC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15/25)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 )。多选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是如何感受和行为的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的一个基恩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时,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16/25)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时,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

(A)我们

(B)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

(C)自我

(D)与我有关的具体事件

参考答案: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语义分析技术关键是分析并改变求助者核心观念“主-谓-表”的句式结构,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时,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与我有关的具体事件,从而使求助者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取代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从而改变根深蒂固的核心错误观念。

(17/25)关于核心错误观念,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

(A)可以通过演示技术发现

(B)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

(C)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有关的命题

(D)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景加以检验。

(18/25)梅肯鲍姆疗法在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中采用认知应对训练,关注的是( )。多选

(A)内部对话

(B)自我陈述

(C)自我形象

(D)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A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梅肯鲍姆疗法在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这一阶段包括一些直接行动,通过各种途径来做一些不同的事以减缓压力,以及学习躯体和心理放松方法。这一训练包括认知应对,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适应性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他们的内部对话相联系的,他们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

(19/25)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建议

(B)模仿

(C)演示

(D)面质

参考答案:AB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20/25)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最关键的基本步骤是( )。单选

(A)运用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确定问题

(B)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C)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D)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参考答案: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步骤为:1)建立咨询关系;2)确定咨询目标;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这个步骤是该疗法中最关键的,因为仅仅纠正了表层的错误观念并不能使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21/25)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里,建议、演示和模仿主要用于()。单选(A)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B)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C)明确问题

(D)巩固新观念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22/25)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布置家庭作业称为( )。单选

(A)行为矫正

(B)认知复习

(C)语义分析

(D)自我审查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巩固新观念阶段,咨询师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种工作称为认知复习。

(23/25)“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反映的歪曲认知是( )。单选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概括

(D)夸大和缩小

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过度概括时由意见偶然的事件得出极端的结论,并应用到不相干的事情上。(24/25)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 )。多选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力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的一个基恩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时,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25/25)贝克和雷米提出的表层错误观念是指( )。多选

(A)边缘性错误观念

(B)表面上出现的错误观念

(C)一眼可见的错误观念

(D)求助者对自己不适应行为的直接而具体的解释

参考答案:A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不属于贝克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的是( )。单选

(A)共同感受

(B)自动化思维

(C)选择性概括

(D)规则

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common sense),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ought)及规则(rules)。选择性概括是指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这是认知歪曲而导致错误假设与误解的系统推理错误之一。

(23/25)贝克和雷米所说的深层错误观念是指( )。单选

(A)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错误观念

(B)很容易通过具体情境加以检验的观念

(C)具体的事件和行为

(D)故意隐藏起来的错误观念

参考答案:A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这些自我概念的命题,这些自我概念的命题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

按照贝克的观点,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认知曲解包括()。多选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概括

(D)夸大或缩小

参考答案:ABC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归纳的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贴错标签】【极端思维】。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便得出结论,往往是最糟糕或最坏的情况,案例中来访者“非常担心孩子身体会出大问题”是主观推断的表现。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一个事件的一个方面便形成结论,比如求助者“觉得丈夫不爱自己了,自己没本事...生活没有意义“都是片面性的结论。过度概括时由意见偶然的事件得出极端的结论,并应用到不相干的事情上。夸大或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

义来感知一个事件和情境,比如“丈夫忙于工作和应酬,对她少了关爱”进而“觉得丈夫不爱自己了。”有些夸张。

按照贝克的观点,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单选

(A)行为模式

(B)个性特征

(C)情绪反应

(D)自我概念

参考答案: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和雷米的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的自我概念。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按照贝克的观点,不属于认知治疗专门技术的是()。单选

(A)认知重建

(B)重新体验

(C)灾变祛除

(D)重新归因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技术都是认知疗法中的专门术语。

自动想法的含义包括( )。多选

(A)思维模糊

(B)思维跳跃

(C)推理稳定

(D)推理通顺

参考答案:A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自动想法是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进入一个人头脑中的似乎有效或者真实的想法。思维特点是模糊而跳跃的。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⑴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⑵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⑶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的改变 ⑷针对具体、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短期,教育性的治疗。 ?一、基本原理 (一)贝克的认知疗法 1、三个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规则 ①共同感受:人们用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 ②自动化思维:人们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忽略了认知过程,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 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 ③规则: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 它们来指导行动。 2、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机制: ①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中,如果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扭曲,从而导致错 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两次交友失败,认定自己交友能力不行) ②自动化思维使思维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 以反省和批判;(孩子回来晚了,是不是又犯错误挨留了) ③在运用规则上,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 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听话的孩子) ***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思维的批判性),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观念。 3、七种认知歪曲: ①主观推断:没有根据就做结论。“孩子回来晚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②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一件是就形成结论。“这次考试我有一科低分,说明我不行”。 ③过度概括:仅凭一次偶然事件便得出极端信念。“这次恋爱失败了,我不具备交友的能力”。 ④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及格说明我不行,高分也不说明我聪明”。 ⑤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静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服务员对我粗暴无礼,都是因为我的错”。 ⑥贴标签或错贴标签:根据缺点或以前的过失来描述。“我是个失败者”。 ⑦极端思维: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思考。“不成功就是失败”。 5、五种认知治疗技术: ①识别自动思维—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②识别认知性错误—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比自动化思维更难识别 ③真实性验证—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 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让求助者认识到其观念是不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 ④去中心化—让求助者改变举止,然后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的变化。 ⑤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二)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1、自我概念与群集观点 ①求助者的错误观念主要指错误的自我概念; ②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 每一种观念都有类似的句式,大多数都是对自我的一种判断。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什么就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就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与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与。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就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与/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瞧,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 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与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CBT就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就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就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 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就是,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疗法的观点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

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途径 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它在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认知疗法的大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艾利斯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梅肯鲍姆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治疗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贝克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 认知治疗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治疗----帮助当事人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例如: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当事人,可能会将家人的死因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

认知行为疗法及案例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与案例分析 尹童20120403006 一.概述 认知行为治疗师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有以下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认知改变,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行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二、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唐纳德?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简称(CBM)技术。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CBM假设痛苦的情绪通常是来自于适应不良的想法。然而,与合理情绪疗法之间也存在区别。合理情绪疗法在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和更具有对抗性。梅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则更多地注意帮助求助者察觉他的自我谈话。治疗过程包括交给求助者做自我陈述与训练他矫正给自己的指导,从而使他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练习自我指导和期望的行为。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一些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强迫和攻击行为、考试恐惧和演讲恐惧。 在梅肯鲍姆的疗法中认知重组起着关键的作用。梅肯鲍姆认为认知结构是思维的组织方面,它似乎监督和指导着想法的选择。认知结构就像一个“执行处理者”,它掌握着思维的蓝图,决定什么时候继续、中断、改变思维。 梅肯鲍姆提出,“行为的改变是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及随之而来的结果。他区分了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这个三个方面都相互交织在一起。他认为只关注一个方面将被证明是不够的。 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1.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贝克(A.T.)生于l921年,l946年在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获美国神经和精神病学会颁发的精神病学证书。此后,贝克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于l958年在美国精神分析学院毕业。目前任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和认知治疗中心主任,《认知治疗与研究》主编。其主要著作有《抑郁症:原因与治疗》、《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 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 ),自动化思维( )及规则()。 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它常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使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 但是,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

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这样,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这就需要咨询师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 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它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但是贝克进一步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综上所述,贝克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 贝克指出求助者的“自动想法”是一些个人化的观念,它们由一个特定刺激引发并可导致情绪反应。贝克坚信有情绪困难的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即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

认知行为疗法集合

根据语义分析技术,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 )。多选(A)表语位置上不能使用“我” (B)谓语位置上不能使用系动词? (D)把“我”换成与“我”有关的具体行为和事件 参考答案:CD 语义分析方法: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2、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关于语义分析技术理解正确的是( )。单选 (A)改变原有句式结构 (B)如何进行语义表达 (C)分析原有语法结构 (D)着重语义结构分析 参考答案:A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语义分析技术的关键是分析并改变求助者核心观念“主-谓-表”的句式结构,从而使求助者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取代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从而改变根深蒂固的核心错误观念。 (1/25)贝克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包括( )。多选 (A)去中心化 (B)识别认知性错误 (C)去个性化 (D)识别自动性思维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2/25)关于雷米的认知治疗观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 (A)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表层的错误观念 (B)治疗的目的就是揭示并改变那些深层的错误观念 (C)治疗应从深层的错误观念入手 (D)治疗应逐步根除表层的错误观念

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雷米认为,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下列关于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多选 (A)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B)强调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 (C)把自我概念作为中心问题 (D)治疗应从核心错误观念入手 参考答案:ABC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D错误,治疗应从表层、边缘的错误观念入手。 (3/25)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多选 (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如何感受和行为 参考答案:ABD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的一个基恩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时,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4/25)关于行为治疗的步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 (A)首先制定行为矫正目标 (B)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C)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是重要环节 (D)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答案:A 举一反三:心理咨询技能/认知行为疗法查看详情 。行为治疗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劣势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 1.认知行为疗法结构化强,体系清晰,应用广泛,因为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针对案主的行为判断出其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的焦虑和自伤行为发生,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从预估、干预和评估三个步骤,采取ABC模型、量表、基线数据等一些模块化评估方法进行介入治疗,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按照认知行为疗法体系结构进行实施的,所以相对较为方便。 2.认知行为疗法可操作性强,方法简洁,它可直接为案主提供使用技巧,从而应用这些技巧方式迁移到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同时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案主关注自身个体和可以随时调整急需改变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例如在此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主共同描绘ABC模型,同时要求案主自己填写量表,这些都是操作性强,也较为简洁的方法,同时也便于案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不足 1.太过于强调意识。认知行为疗法必须要案主自愿参与进行

改变不良的认知和问题行为,通常在最初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介入,一旦案主自主接受后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因此,社会工作者不能在案主未认识到问题的时候强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实施改变想法、感受和行为的介入。

在本次案例中,一旦案主自我意识太过薄弱,那么认知行为疗法就无法进行下去,因为认知行为疗法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案主要与社会工作者一同完成构建描绘ABC模型和填写量表,这些过程严格来说都是要根据案主的自我意识来完成的。 2.只注重行为发生当前的原因。认知行为疗法往往只关注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而在特定情况下,案主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等一些潜在问题才导致的这么一个行为发生,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注意潜在或过去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此案例中,案主因为“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学校的任务”、“压力、劳累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导致其自伤的结果,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模型分析出因素B(“自己只有达到父母的高度才算是一个“成功者””、“我无用,在工作中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再根据因素B来进行纠正行为,而没有真正探究其潜在的原因导致的这么一个结果,比如过去的经历或问题等。 3.关注的是个体本身。认知行为疗法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关注个体及自身的想法、感受及行为,忽略了环境及文化等社会层面的因素,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问题时要适当视人在情境中,要将案主的文化和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应给案主提供一个赋权的环境,避免剥夺的情况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三)

认知行为疗法(三) 四、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 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

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 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 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 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锁定 认知行为疗法一般指认知行为治疗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孙春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刘华清(主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定义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1]。 2基本概念 "ABC"理论: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 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 自动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 举例:看到狗便产生恐惧,在看到狗与巩惧反应之间有一个想法是这狗会咬我,还可能有狗咬人的恐怖的想象。狗会咬我就是自动思维。

认知行为疗法试题终稿

认知行为疗法(试题) 一、单选题 1、认知学派源自于()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分道扬镳 A.巴普洛夫 B.阿德勒 C.斯金纳 D.艾里斯 【正确答案】B 2、( )是经过长时问的积累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行动发出已经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而是按照既有的模式发出。A.自动化思考 B.自主化思考 C.习惯化思考 D.固定化模式 【正确答案】A 3、关于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 B.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 C.几乎所有的人类心理活动都与认知有关 D.行为学派与认知学派的融合意味着二者不存在分歧

【正确答案】D 4、小朱学习成绩较差,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差生”,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流中发现,小朱也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但他很想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好孩子。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当的做法应当是( )。 A.帮助小朱改变是“坏孩子”的看法 B.为小朱提供功课辅导以提高成绩 C.让老师和同学改变对小朱的看法 D.帮助小朱宣泄早期不愉快的情绪 【正确答案】A 5、为行为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的学说是( )。 A.自我心理学 B.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C.社会学习理论 D.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正确答案】B 6、认知行为疗法是()。 A、一种技能 B、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疗法

. C、一种强调关系建立的疗法 D、一种以个人价值观为指导的疗法 【正确答案】B 7、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 A、咨向师是诊断者 B、咨询师是教育者 C、咨询师治疗者 D、咨询师既是诊断者又是教育者 【正确答案】D 8、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扮演着中介与协调作用的是() A.情境 B.情绪 C.行为 D.认知 正确答案:D 9、ABC疗法中,A是指() A.对事件的评价与解释 B.刺激性事件 C.行为和情绪 D.治疗手段 答案:B 10、信念的特征不包括:() A.稳定性 B.执着性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案例 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是格式塔疗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系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虽然这些情感并未表达出来,但却与鲜明的记忆及想象联结在一起。由于这些情感在意识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交往。未完成事件常会一直持续存在着,直至个人勇于面对并处理这些未表达的情感为止。这些未完成的事情终究会被设法去实现,当它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时,其个人会受到偏见、担忧、强迫行为及许多自我挫败(seff-dereating)行为的困扰。尽管未完成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很早就被完形治疗流派提出来了,但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真正把未完成事件作为课题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只有关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素质里边会提到心理咨询或者治疗师应该注意和处理好自己的未完成事件,以免这些未完成事件影响自己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但具体怎么处理,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办法。本文拟结合一例因未完成事件引发焦虑的个案,讨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未完成事件引起的焦虑的解释与治疗策略,并报告此个案的治疗过程及要点,与同行分享因未完成事件而引发焦虑的理解与治疗经验,以 期共同探讨,互相提高。 1、个案情况

来访者为女性,25岁,供职于某大型台资企业IT部门,为软件开发人员。主要困扰是明明知道自己的同居男朋友对自己很好,但还是怎么看男朋友都不顺眼,总想着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但是又觉得分手是很不理智的想法,因此在分手与不分手这两种想法中反反复复,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让自己感觉很痛苦。来访者是二次寻求治疗,因为在一年前因为自己提出分手,男朋友做出开煤气自杀的过激行为而找一咨询机构陪男朋友去治疗,结果治疗师说问题并不在男朋友的身上,而是在她的身上,并和她进行了初步的同感和探索,但是因为300元/小时的费用,首次咨询后没有在继续。结果这次咨询后男朋友因为听咨疗师说问题不在自己身上,问题马上就好了,从此象没事的人一样了。而自己因为分手的想法一直盘绕在脑海,但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而十分焦虑和痛苦,以至于感觉生活和工作都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都没精神,十分痛苦。来访者再次求助希望通过治疗能消除自己莫名其妙的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减少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快乐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初次谈话中来访者显的有些焦虑,但整体情绪反应正常。来访者自述其莫名想和男朋友分手的想法从他们恋爱开始不久就有,持续快四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谈婚论嫁问题的日益紧迫,最近两年这种想分手的想法更加频繁和强烈。依据DSM一IV,把来访者的情况诊断为“因未完成事件而焦虑”,严重程度为中度。 来访者感觉最初无明显的起因。从小做事认真,并且因为自己父母是学校老师,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很优秀,因此常受到长辈的表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与精神病 一、CBT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CBT)就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与行为得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得短暂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得理论基础认为,人得思维对其情感与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患者错误、歪曲或紊乱得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对事得瞧法与态度,可以改善她所呈现得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得目得在于修正消极得自动式思维与潜在意识或信念得混乱,从而改变患者对特定相关问题得行为模式。 在心理治疗研究领域,CBT应用最为广泛。CBT不仅就是心理疗法中最普遍得研究形式,也就是心理疗法中应用最为广泛得治疗方式,同时还就是基于心理疗法研究证据应用最为广泛得治疗技术。国外众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BT对健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CBT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健康(慢性疼痛、癌症及帕金森病相关问题得研究等);儿童领域(孤独症、行为障碍等其她方面)。 二、CBT得实施及步骤 1、实施 CBT得基本技术包括“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 认知技术主要包括: (1)帮助患者认识自动思维(运用ABC理论阐释事件与反应之间存

在信念得作用); (2)列举患者得歪曲认知,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矫正错误思想;(3)改变患者得极端信念; (4)帮助患者进行检验假设。帮助患者认清事实,发现消极得态度;(5)积极自我对话法,患者针对自己得消极思想,提出积极得想法;(6)家庭作业法,要求患者记录自己得思维并作分析; 行为技术主要有: (1)日常活动计划。安排给患者一些能完成得活动,活动要求随患者得能力与心情而改变; (2)活动难易与感受评估技术。让患者填写日常活动记录,发现自己得兴趣,同时检验认知歪曲得作用; (3)教练技术。治疗者为患者提供指导,帮助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4)放松训练法。按照一定顺序在音乐得配合下指导患者依次放松一定部位,体验放松感。 2、步骤 Phlippa、A、Garety等人认为,CBT得实施步骤为: (1)建立初步得友好得护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精神状况; (2)树立治疗目标; (3)帮助患者重新认识其不合理信念; (4)消除患者得错觉与幻觉; (5)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心;

浅析三类认知行为疗法

2010年02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NO.02,2010 307 浅析三类认知行为疗法 □周京 孙秀颖王楠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强调思维、判断、决定和行动的整合性理论。治疗从来访者的问题和情感开始,并与直接导致这些问题的想法进行辩论,治疗强调行动--把在治疗中获得的领悟付诸行动。改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坚持不懈地练习那些用以取代原来无效行为的新行为。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埃利斯(Albert Ellis )的REBT ;贝克的认知疗法;麦生保的认知行为矫正1.基本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法是一种认知导向的行为治疗法,它已发展成范围广泛及具有折衷色彩的治疗法[1][2]。认知行为理论关注的是从根本上消除错误的假设和信念,并且教给来访者处理他们的问题所需的应付技能。以下对埃利斯(Albert Ellis )的理性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2]、贝克的认知疗法、麦生保的认知行为矫正方法进行综述。 1.1Ellis 的REBT REBT 是阿德勒的A-B-C 模型的发展, 模型简单而清晰地说明了人类困扰是如何发生的,以及问题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3]。治疗并不关注事件本身,而是强调来访者如何解释和回应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其优点是注重教给来访者在没有治疗师进行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如何继续自我治疗[1][3]。尤其是REBT 对一些辅助性和心理教育性方法的强调,例如听磁带、阅读自助书籍、记录他们正在做什么和想什么以及参加研讨会[4]。这样来访者就可以自己继续改变的过程而不会变的过分依赖治疗师。REBT 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对综合性和折衷治疗实践的强调。 1.2贝克的认知疗法 贝克的很多重要概念都和REBT 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在内在哲学和治疗的进行过程方面并不相同。贝克在焦虑、恐怖症和抑郁的治疗方面做了很多先驱性的努力。今天,得到经验支持焦虑和抑郁治疗已经使治疗实践方式了很大变化(leahy ,2002)。贝克发展了一些具体的认知程序。他们可以用来挑战抑郁症患者的假设和信念,并为他们提供一种能够带来乐观和新行为的新认知观点。贝克的理论引起了临床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很多实验都支持了它对抑郁来访者的有效性。认知疗法对抑郁和无助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之后似乎至少可以保持一年。认知疗法已经被应用于广泛的、贝克最初认为并不适宜的临床群体,包括对精神分裂症、望向性障碍、双向精神障碍和各种人格障碍的治疗。其贡献之一是它强调对个案进行详细的概念化,从而了解来访者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的。因此,认知疗法与阿德勒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和格式塔理论一样都带有现象学的观点[3]。韦沙认为,贝克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在于将个人经验重新带回正统科学调查的领域之类[2]。 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它是一种折衷心理治疗。达迪里奥赞成在存在主义框架内使用认知行为技术。因此,治疗师可能会鼓励一个有惊慌性障碍的来访者去探索一些带有存在意义的问题,如生活的意义、内疚、绝望和希望。治疗师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些认知行为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来探索一些他们面临的重大存在问题。这种以存在主义理论为背景而进行的症状治疗会是非常有效的[4]。 1.3麦生保的认知行为矫正 麦生保的自我指导训练和压力接种训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一系列来访者群体和具体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理解压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内部对话而自我引发这一问题上的贡献。他并不是简单地行为疗法上增加了几个认知技术,而是通过自我谈话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上拓宽了他的理论基础[4]。麦生保(1986)提醒认知行为治疗师不要过度迷恋技术。他建议要想取得进步,认知行为疗法就必须发展一种关于行为改变的可以验证的理论。他正在努力建立一种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行为的改变,详细说明干预的最佳方法。 贝克和麦生保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使治疗过程摆脱了神秘色彩。这两种认知行为理论都建立在一种强调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工作联盟的教育性模型之上。这些模型鼓励自我帮助,使来访者可以对治疗策略的使用效果进行持续的反馈,并且为可以进行结果评估的治疗过程提供一种结果和方向。来访者是积极的、了解情况的并且要为治疗方向负责的,因为在治疗这一事情上他们是合作伙伴。在目前的治疗环境中,认 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2.疗法评价 2.1Ellis 的REBT REBT 是一种对抗性疗法, 有些来访者在获得尊重和信任之间会不习惯以为对抗性强的治疗师。如果来访者觉得他们没有被倾听或者没有得到关心,就很可能中断治疗。另外,REBT 治疗师可能会错误的使用他们的权力,把自己认为什么是合理性思维的观点强加給来访者。埃利斯(Albert Ellis )承认来访者可能会感觉是被迫接受治疗师给予他们的目标和价值观,而不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指导下行动。由于这一理论的指导性质,了解自己并小心避免把自己的生活哲学强加于来访者,对于一个治疗师来说,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治疗师通过使用劝导而拥有大量的权力,所以与指示性较少的理论相比,心理伤害在REBT 中更可能发生。因此,这种权力的不平衡可能会破坏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合作性关系,而这一关系是治疗成功所必需的。 2.2贝克的认知疗法与REBT 一样,认知疗法受到的批评之一是情绪在治疗中受到重视。这两种理论都不鼓励情绪的宣泄或在情绪上重新体验痛苦的事件。尽管答迪里奥承认CBT 的重点是认知和行为,但他补充说在治疗过程中情绪并没有被忽略;更准确的说,他认为情绪是认知和行为的一种副产品,并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事实上,答迪里奥在对西莱斯特个案的讨论中展示了他是如何让这个来访者进行确认并充分进行他的情绪的。答迪里奥并没有假设问题情绪只是错误思维的一个结果。相反,他坚信情绪本身拥有独立的、适应性的和治疗性的功能[4]。 2.3麦生保的认知行为矫正帕特森(Patterson )和沃特金斯(Watkins )在对麦生保的批评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可以适合用于大多数认知行为理论的问题[1]。基本的问题是找到改变来访者内部对话的最好方法。直接教授来访者是最有效的方法吗?来访者不能合理的或逻辑的思维都是缘于缺乏对推理或问题解决的理解吗?通过自我发现进行学习或有治疗师进行教授更有效和更持久吗?虽然对于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通过教授才能进行学习。认为治疗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的结论是错误的。治疗师强调学习也可以包括情绪和自我发现。 3.结论 认知疗法从当事人困扰的情绪与行为出发,进而揭开及驳斥直接造成困扰的想法。其对改变思维、认知或行为的放法自然有其好处,而理性情绪治疗法在选用治疗策略时,通常都采用折衷的态度。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认知疗法提供了一种关注来访者内心世界的结构性的、有焦点的和积极的方法。而后用扬弃的方法加以对待,最后为我们的临床咨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 E.edBono ,The Direct Teaching of Thinking as a skill ,PHI-KELKAPPAN ,(64),1983. [3]Ayllon T,Michead J.The Psychiatricnurse as abehanicral ehginear .Joum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1959,2:323-334. [4]竺洁.认知行为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 作者简介:周京(1982-),女,内蒙古赤峰市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心理统计与测量方向;孙秀颖,女,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方向;王楠,女,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心理统计与测量方向。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教案)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认知行为治疗(CBT) 一、认知疗法核心原则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 认知行为疗法两大核心原则—— 1、人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 2、人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三个工作领域:认知、情绪和行为。 1.认知模型 二、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是运用认知和行为干预情绪性失调形成完整理论和方法的第一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阿龙?贝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立了认知疗法,作为针对抑郁症患者提供的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现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直接解决目前的问题并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 适用范围:重性抑郁症、广泛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物质滥用、进食障碍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其它心理障碍,如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研究发现,认知治疗对不同教育水平、收入和经历的患者均有效,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

三、认知治疗的特点 1、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疗途径 注意力转向目前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制定出对抗无望、无助、回避、拖沓等症状的行为计划,更容易获得对近期事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并得到证实。 2、高度协作的治疗关系、行为导向干预措施的运用 1)认知重建:识别自动思维(图式)——思维记录 改变认知——真实性检验、再归因、理性列表 演练——想象、角色扮演 2)行为方法:放松、脱敏、应付卡、活动激活 3、结构化 1)议程安排 2)制定治疗目标 3)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化:缓解紧张关系、想办法离婚) 四、优势 1、见效快,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增强个案的信心; 2、固定的结构,易操作和控制,节省时间; 3、可以减少治疗关系中的过度依赖和退行。 五、CBT在咨询中的整合应用 1、适用个案 有良好的治疗动机、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身体健康。 不适用个案:人格障碍、移情严重的个案…… 2、适用时机 初期:个案咨询动机明确,诊断明确; 中间:个案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信念及情绪时。灵活的调整

认知行为疗法

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 一、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1.建立咨询关系 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求助者并不是出处于被动的位置,一方面他要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因此,这实际上是一个引导求助者主动再学习的过程。 2.确定咨询目标 咨询的根本目标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上述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 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 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对于这些错误的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的技术: (1)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是否正确。例如建议强迫洗手者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自己去 检验是否真的会给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 (2)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 (3)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如果把以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会收到很快的咨询效果。但有时,在当时治疗情境下所产生的效果无法扩展到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实际上,求助者在按咨询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把自己排除于所想象的情境之外,即她可能暗示自己这一切只是想象中的,她永远不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当问她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时,咨询师就发现了比不敢想象之类的错误观念更为基本的错误观念,即认为自己情感脆弱、与众不同等等。因此,仅仅纠正了那些表层的错误观念并不能使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可用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 要使一个跟“我”有关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 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语义分析和转换,咨询师就可以引导求助者把代表他深层错误观念的无意义的句子转变为具体的、有特定意义的句子,使他学会把“我”分解为一些特定的事件和行为,并在一定的社会参照标准下来评价他们。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客观的认识,使他认识到他只是在某些特定行为上确实有一些问题,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则可能是与常人一样的。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被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及时给予强化。 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境,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