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生态美学的新特质不仅体现在时间上的新近,还体现在它所依托的生态学理论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相一致,与全球进入后现代的生态社会同步,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生态美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既有生态学的特性,又有美学的内涵,既可从哲学美学的层面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又可从经验美学之角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4]生态美学“从工具理性世界观过渡到生态世界观,从主客二分过渡到有机整体。这可以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5]这是一种超越了主体性实践论,具有主体间性的理论形态,具有与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不同的生态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可见,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超越人类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多重审美对象与生态系统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立美追求都具有新的特质。

2.研究成果显著

该领域近20 年在中国的研究成果除上述论著外,还有张皓《中国文艺生态研究》、袁鼎生等撰稿的《生态审美学》、王诺《欧美生态文学》、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陈望衡《环境美学》、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隋丽《现代性与生态审美》,会议论文集《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环境中的美学与文学》等,译著有美国阿诺德·柏林特的《环境美学》、约·瑟帕玛的《环境之美》、卡尔松的《环境美学》、阿诺德·柏林特的《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思考》等。相关的学术论文已有400多篇,获批准的国家社科项目5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介绍了国外生态美学的研究,挖掘了中外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还对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理论构建等提出重要的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并在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文学批评三方面成果显著。[6]

3.研究队伍形成、研究动态活跃、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

该学科已有逾百人的研究人员,在2005年由山东大学主办的“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中国学者已达170人。在相关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的老、中、青学者有滕守尧、鲁枢元、曾繁仁、陈望衡、彭锋、刘悦笛、张华、隋丽等30多人。

生态美学界召开了有关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的会议10次,3次是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有国内的学者到国外参加国际研讨会,在美学界产生一定影响。

曾繁仁教授在《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产生与发展》一文中,把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萌芽期(1987至2000年),二为发展期(2000至2007年),三为新的建设时期(2008年以来)。[7]目前正处于新的建设阶段,一方面该学科对前两个阶段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则对新阶段的学科建构进行了新的构想和展望,整体发展的态势良好。

中国音乐界同仁在本世纪初已经有一些相关论述,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从音乐美学的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的不多,中国音乐美学界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亦关注不够,在这种发展的思潮中没有自己强有力的声音。同时,生态美学家们对与此相关的音乐现象和音乐美学研究成果了解甚少,更无法深入其中提出创见。

二、生态美学的研究与音乐美学的发展

进入生态美学研究的新视域,对中国音乐美学的构建与发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拓宽音乐美学的研究论域,并从生态美学的新角度来观察、分析音乐行为与创造成果,产生新的见解。如中外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意识资源,我们以当代生态文化观,对此进行分析,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纳入生态美学的研究视域,就会有新的发现。再如以生态美学的理论对原生态民间音乐、环保歌曲、器乐作品加以剖析,在作品内涵的领悟上,会更深入。从美学层面来思考中外音乐文化生态状况,也会萌发独特的观点。

其次,生态美学观对音乐工作者主体思维模式与观念的更新、人格美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生态美学应该是突破了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是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关系为原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8]这种主客统一的有机整体观,使主体与万物、人与生存的环境共生、共存、彼此相关、协调发展。“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9]新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克服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偏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就会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节约能源、善待万物,就不会穷奢极欲,浪费资源,进而追求生态的人格美,这“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最终实现,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最终实现,而且是使这种和谐成为恒久存在的根本保证。”[10]这种人格美具有超越类种的道德和众生平等的胸怀,不仅具有生态的意识还有生态实践、知行合一的行为。若音乐工作者能有这种宏观的视野、博大的爱心、和谐的心境、崭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音乐创造和理论研究上一定有新的飞跃。

再者,以生态美学观丰富音乐教育的理念,可强化音乐教育的效应。在音乐教学中,可通过具有生态美的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表演,培养青少年的生态审美观,或教师自觉地在音乐审美、立美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这可使年轻一代逐步树立生态文化观与价值观,成为具有生态人格美的新一代。此外,通过音乐美学界在生态美学研究上的成果,为中国生态美学的构建与发展亦做出贡献,使生态美学的研究超越仅在文学领域发展的局限,更具美学研究的多元化与丰富性。

三、在生态美学视域中,音乐美学相关研究的论题

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音乐美学相关研究的论题范围广泛,笔者初步设想如下:

1.生态美学元理论的研究

尽管,中外生态美学的形成与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但作为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须完善,重要观点的确立,仍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元理论的建构亦需要众多艺术门类的学者共同参与,所以,音乐美学工作者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生态美学与音乐美学结合点的探索

以生态美学观分析音乐文化现象与创造成果,既要掌握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相同的共性,即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把握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不同的审美、立美规律。结合点准确才能使研究更有效、更到位,才能为生态美学的总体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比如音乐听觉环境、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环保音乐的设计和效应,音乐立美、审美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特殊价值等,都是音乐美学研究者可以思考的较为独特的生态美学的论题。

3.以生态美学观分析、梳理中外音乐观念中的生态意识资源

无论是西方古希腊哲学家的音乐思想,还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的音乐观点,都具有生态意识的因素。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音乐的和谐中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11],柏拉图的和谐论不仅谈到音乐与宇宙的和谐是一致的,还把灵魂的和谐与音乐的和谐相类比,视音乐为人类与宇宙和谐的体现,肯定了音乐在宇宙和谐、人类精神和谐中的作用。[12]中国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中,已关注“天”、“人”、“和”等概念,并通过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解释音乐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把音乐之和与宇宙之和相联系,认为最高的和谐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思想,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和的思想。”[13]先秦以降,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淮南子》、《乐记》、阮籍的《乐论》中均有所体现,《乐记》提出的:“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论》强调的“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14]这种天、人、乐合一相和的整体观,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与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观。

再以西方音乐发展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为例,雷毅在《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浪漫主义文化意识与生态理论的关系:“这种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在欧美是以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为深层生态意识提供了新的来源。”[15]唐纳德·沃斯特的《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认为:“浪漫派看待自然的方式基本上是生态学的,也就是说,它考虑的是关系、依赖和整体性……浪漫主义基本上是生物中心论。这种看法认为整个自然都是活的,凡是活的东西就有要求人类道德情感的权利。以这种浪漫主义情感看问题,那种敌对的二元论便转而朝向融合论了。而那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对待自然的冷漠态度,便转化为一种对整个现有秩序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族关系的感知。”[16]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对待生态的观点与当代生态学把人类中心转化为生物中心,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变成主客融合,与自然形成亲密的关系,超越人类道德范围,使之适用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等是相洽的。

我们以上述生态学的研究为据,结合西方音乐史专家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评价,不难把握浪漫派音乐中的生态意识。保罗·亨利·朗格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论述:“浪漫主义的自我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世界中去,到精神与自然的宇宙中去。……它永远是在人和无限的空间关系之中看待人的……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不一样,那时人们只爱大自然的田园风味,而浪漫主义者被大自然充实起来,他把自己浸没其中,神秘地、泛神地感觉自身是和大自然混为一体的。”[17]他们从人与自然整体关系中为人类定位,视自然与人类为有机的整体,消除了二元对立,形成音乐家与自然的互动。他们从自然中获得启示、汲取灵感,进行创造,他们的音乐又回归自然系统中,既影响人类,又融入到宇宙精神中。

4.以生态美学观分析中外音乐作品与音乐家思想

生态美学的研究使中外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增加新的角度,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野玫瑰》以分节歌的形式叙述了少年强行摘取娇艳、美丽的红玫瑰,被玫瑰拒绝后,仍粗暴地摘下鲜花,尽管玫瑰花刺痛他,还是避免不了被摧残的命运。歌曲《鳟鱼》更鲜明地谴责了渔夫的阴险,表达了词曲作者对受骗小鱼的同情与观鱼者的激愤。从生态美学的层面分析这两首歌词和音乐的意味,不难感受到该曲内蕴的生态意识,展现了德奥浪漫主义对自然的崇尚,对人类为自己的私欲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的揭露。

中国古琴曲《流水》被周文中称之为:“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18]具有无限时空延伸的巨大张力。把此曲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相结合,与丰富的山水文化相联系,同样可以发现中国古琴曲中显露的生态美学的追求。

再从作曲家的美学思想分析,如贝多芬心中的自然情结,西贝柳斯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均是音乐史专家关注的问题,但以生态美学的观点去进行研究的,在国内并不多见,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5.以生态美学观对中国音乐文化生态进行思索

这一论题既包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生态系统的分析,亦内含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美学研究,还可以论述如何以生态美学观来构建、调节现有的音乐文化生态,使之形成和谐平衡的系统

蔡际洲的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19]、陈蔚的专著《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20]、王志成的论文《论中国音乐生态系统思维方式的美学思想》[21]、白玮的论文《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环境刍议》[22]等体现了我国音乐学家在这方面的探究成果。

6.如何在音乐一二度创作的立美实践中体现生态美学思想

纵观与生态意识相关的音乐创作,可分为五类:一是明确传达环保思想、生态学观点的环保歌曲。如解承强作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陈哲、陈雷词)以解救丹顶鹤而丧生的女大学生徐秀娟的故事为据,成功地谱写了这首凄婉动人、情真意切的歌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环保歌曲的代表作。再如《地球的孩子》、《谁能不爱地球母亲》、

《超载的星球》、《地球大合唱》等都属于这类作品。二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和热爱,同时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作品。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就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恩,自然的节律与人类心灵的交流,人类融合于自然怀抱中的喜悦。三是通过对当代噪声盈耳生态环境的展示,人类失调的心理环境的表现,表达出对和谐生态环境的企求与渴望。这种信息可以在具体音乐、表现主义等现代派音乐中获得。四是专门设计的环保音乐。其特点是在美妙抒情的音乐中,融入自然音响或模拟的自然音响,让繁忙、浮躁的都市人在有限的时空中,置身田野、回归自然,心态趋于平和,在与自然共谐的感受中,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如台湾制作的《森林狂想曲》就是数位专家耗时五年,采集了近百种自然音响录制的。乐曲把自然音源与民间音乐语汇融合在一起,颇具创意。瑞士班德瑞的新世纪音乐,日本神山纯一的自然音乐都是此类作品的上乘之作。[23]五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等。

一度创作者生态美学观的形成、发展,就可以比较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创造中体现生态意识,自觉地关注生态美的题材并在此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生态美的构建出力。二度创作的表演者亦能积极地发现、挖掘一度创作中的生态美因素,予以创造性地再现,使之更鲜明突出,并在多样化的二度创造中令其更丰富多彩,给人以常演常新的审美感受,使欣赏者在美的愉悦中接受生态思想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建立积极的生态观。如张缙、何圣伦的论文《生态美: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价值》就是从乐器的质材选取、演奏方式及作品内容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剖析中国器乐艺术生态美价值的研究。

[24]

7.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本土化问题

从宏观上把此论题置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中,研究具有生态文化传统的民族审美观、本民族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制度文化、语言、风俗与音乐生态美创造的关系,从微观上深入分析民族心理结构对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影响,尤其是民族及地域的听觉审美习惯、趣味,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如对悲剧美、喜剧美形态趣味的不同,在音调感、节奏感、音色感、多声部感等方面的差异对创造和欣赏的影响等。

8.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共性与个性

人类生存在同一个地球,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因此“生态美学是一个世界性、国际性、全球性概念,它指向的是一个当代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焦虑’,共有话题。”[25]在此基础上的立美、审美创造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具有彼此相通的共性。同时,由不同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形成的民族性、构成不同个体诸因素形成的个性,就会形成立美、审美创造的差异性。这种共性与个性如何体现于音乐生态美的创造与欣赏中,可以作为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9.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播生态美学观

一方面探究中外教育传统中的生态文化因素,如奥尔夫教学中,利用身边现有资源进行学习与训练,就体现了一种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在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的情况下,如何把课程设计上升到生态美学的理论层面,运用美学的观点去指导教学实践,使之具有综合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亦是有许多内容可以思索的。现在已有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思考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生态观,或设计生态音乐课堂等问题;还有一些大学音乐教师想把“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都涉及到生态美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探索。

四、生态美学研究的难点

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涉及到一些尚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亦是众说纷纭,笔者展示于下面,可引起同仁们的思索。

1.以人为本与非人类中心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与生态美学提倡的非人类中心有无冲突?在生态美学的观点中,有人主张生态中心的观点,亦有人提出不以任何价值尺度为中心的整体和谐观。哪一种观点更科学?在生态整体平衡的关系中,人类应处于什么位置,在众生平等的情况下,人类的利益和其它物种利益矛盾时,人类应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2.古代生态意识与当代生态观

中外古代生态意识为今天生态观的建构奠定了基础,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如何?

3.生态美与自然美

生态美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生态美不同于自然美,至于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何处,看法则不尽相同。徐恒醇认为:“所谓生态美,并非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只是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而生态美却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26]鲁枢元提出: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27]这样生态美的内涵就较自然美广泛得多。笔者认为自然美作为传统美学的概念,与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生态美的概念很重要的区别还在于时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类在经历了生态危机、步入生态社会后,对自然、社会、人类精神存在状态的认知、体验不同了,具有整体协调、均衡发展、万物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观念,在美学的追求上,也以这样的观念作为指导,立美与审美的实践,超越了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立足点。进入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视域。

4.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

关于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界定,中外学界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生态美学包括环境美学。如俄罗斯学者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一文在分析全球生态美学研究情况时,把环境美学的研究成果、观点也纳入生态美学的论题之中。前述曾繁仁概述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论文,亦是如此。

二是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有区别,在研究对象、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张华认为:“环境美学侧重于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本身的研究,而生态美学则更强调人与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28]

三是肯定环境美学的科学性,质疑生态美学的自明性。这种观点在杨华的《环境美学的谱系》一书中提及两次,[29]表达了对国内外生态美学发展的看法。

笔者认为,无论是支持生态美学的构建,还是质疑其建立学科的必要性,或是对学科的发展提出批评、建议,总之,美学研究者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发展。本文抛砖引玉之举,也是为了让音乐美学界的同行们以自己的智慧为这方面的研究贡献力量。

[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由之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

11期,第31—35页,第12期,第21—24页。

[3]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2009年第2期,第72页。

[4]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版,第247页。

[5]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16—17页。

[6]同[3],第72—74页。

[7]同[3],第72—73页。

[8]同[4],第4页。

[9]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

147 页。

[1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11]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版,第20页。

[12]同[11],第73—74页。

[1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

69页。

[1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版,第307、418页。

[15]雷毅《深层生态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73—74页。

[16]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112—113页。

[17]保罗·亨利·朗格《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0页。

[18]张鸿懿、张静蔚主编《中国名曲欣赏》,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19]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第16—22页。

[20]陈蔚《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王志成《论中国音乐生态系统》,《齐鲁艺苑》,2001年第3期,第41—45页。

[22]白玮《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环境刍议》,《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第19—21页。

[23]罗小平《音乐与环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9页。

[24]张缙、何圣伦《生态美: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价值》,《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5]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视野看生态美学的民族性问题》,《社会科举

辑刊》,2005年第6期,第166页。

[26]同[9],第119页。

[27]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28]同[4],第248页。

[29]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62页。

罗小平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景观设计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达到最小的限度。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一个景观设计是否符合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可以看它是否遵循了一下几点。 1、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和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对环境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共生美,物质循环、信息反馈的动态美的一门学科。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可能地节约使用。 3、整体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4、地域特色 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环境。景观设计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尊重地域的精神和地方文化,适应地域自然过程;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创造具有自然特性、文化特性的景观,突出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

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 本文档分享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2197168.html,,欢迎来看看。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就 开始起源了,在不断的社会变迁中美学界产生了各种学说,而 说起它的年轻是因为直到18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 学。最早使用美学这一术语作为科学名称的,是在美学史上被 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人鲍姆嘉通。1735年,他建立了一门崭 新的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知识种感性认识问题,并把这门科学 取名为“Aesthetic”,即汉译的美学“。Aesthetic”的原意是“感觉学”。而感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美学是与逻辑学完全对 立的一个学科。 1中国古典美学起源 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美学家的观点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 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寓杂多于统一,是整体与部分相协调的意思;二是指意象的明 晰生动性。他们这一派非常重视审美对象的个别性和具体形 象,认为一个意象包含的内容越具体丰富,也就越完善越美。在 我国,对美学的探索也很早,内容也很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 百家就对美学开始研究。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的形象,以中庸 平和为美,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老子对美也提出了朴素的辩证 思想,认为“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主张“见素抱朴”。《左 传》中提出了“和”的美学范畴。这里所说的“和”与“同”不一样,“同”是单一的意思,而“和”是指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如音乐 中的清浊、高低、长短、疾徐、刚柔等对比因素的统一。在整个封 建社会时期,水墨艺术作为封建文人的情感传达方式,以消极 遁世的内向抒意特征,建立了一种成熟的与封建社会后期文化 相联系的阴柔美绘画语言形态。美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视觉形象 把握自然世界,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音,蕴涵了中国文化精 神的内涵,即中国古典文人画在一种偏于内向的抒意笔墨表现 形式中包蕴了对客观世界基于庄禅境界的审美超越和物我两 忘的精神沉迷。有如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崇尚诗画一律,表现 出一种东方式的求心理和谐的情怀。这种朴素的美术哲学观 点,证明了“形”与“神”的依存关系。中国传统服饰正是具备了 形与神两种特点。因此“形神兼备”是中国服饰所独具的风格。 在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王国维认为美就是超越功利,无欲 忘利,主张“一切美皆形之美,一切优美皆存在于形式之对称、 变化及调和”。这些美学观体现了“和谐美”的审美理想,与上面 谈到的鲍姆嘉通的美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整个中国美学历史的发展中,这种美学观点一直占着主 导地位,虽然具体的思想、观点会因为时代的更迭及生产力的 发展而有所完善,但其中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却是统一的。一个 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在经历不断的历史变革和社会文化洗礼中 形成的,它依托宏观的整体文化并加入各种具体的艺术语言,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典美学的集中表现形式有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李庆本 2013-04-07 09:2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8年5 期 内容提要:国外生态美学具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形态结构和研究方法。它既与环境美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外生态美学新范式彻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模式,不仅注重环境的和谐、有序和规律等对人类感知有利的美学因素,也注重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变化、非平衡的审美因素,从而使它初步与环境美学切割开来。国外不少生态美学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人们对生态的审美体验。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由于我国生态美学基本上是在国内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缺乏与国外生态美学的积极交流和对话,以至于有许多研究者对国外是否存在生态美学尚有疑问。我们了解较多的是国外的环境美学,而对于国外生态美学则所知甚少,即使有一点介绍,也仍存在着很多盲点。对于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理论、方法,特别是国外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都没有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国外生态美学的综合研究,了解国外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学习和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以加速和完善我国生态美学的构建。 一、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和发展

欧洲有人将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 Klivar)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克里瓦本人采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在本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 Aesthetic的概念(我国有人翻译为“环保美学”),虽然这个词不同于后来的Ecological Aesthetics(生态美学),但却包含着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美学家高博斯特(Paul Gobster)在1996年明确指出:“有关美学的想法——已有人将它称为‘生态美学’——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在他的《沙郡年记》中达到顶峰。”[1] 当然,国外生态美学的真正开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切努维斯和保罗?H?高博斯特(Richard E. Chenoweth and Paul H. Gobster, 1990)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Nature and Ec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andscape),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景观审美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高博斯特又连续发表了《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森林美学、生物多样性、感知适应性》、《服务于森林景观管理的生态审美》、《〈森林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与美学〉导言》等多篇重要论文,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外颇有影响力的生态美学家。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美学研究在亚欧美洲许多国家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结构。第一,保罗?H?高博斯特(2007)等人的《共享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有何关系》,促希?I?科瓦克斯(Zsuzsi I. Kovacs, 2006)等人的《美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态学的》等文本,研究生态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梳理以生态审美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简介: 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是: 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 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 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关键字: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园林与自然高度协同群体组合木结构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 1 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特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三大特点 ——群体的和谐性、组合的内向性、阴阳的融合性中国自古以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历史更是闻名世界。而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也不甚相同,各有特点,但其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有别于西方建筑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点。 一.群体的和谐性 无论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皇家园林还是居民的居住群建筑和谐性的展露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注重这种和谐性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融合之美。可以说“和谐性是中国群体建筑艺术的灵魂。”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谐性大多体现在严谨纵直的“中轴”理念,从井然有序中层层扩大,左右延展,呈现和谐对称的态势,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结,使建筑布局折射出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 下面将以故宫为例展开论述: 故宫是传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典型案例和杰出代表,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造物观和设计技法与工艺的集中体现。在其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法拉兹·日·阿

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再如,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神武门原称玄武门,为了避康熙玄烨之讳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 从其所遵守的道家原则还有中轴线的对称结构以及背山面水的理想模式,不难得出以故宫建筑群对群体的和谐性的痴迷。而作为在中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生态批评;生态文学 一 生态美学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正在成为学术热点。对于生态美学,目前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我个人赞成广义的生态美学,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态学学科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各有关学科的情况之下逐步形成的。法国社会学家J—M·费里于1985年指出,“生态学以及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1] 正如费里所预见的那样,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作为生态美学应用形态的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悄然兴起。而正是在生态批评的发展中,生态美学理论也得以实践与发展。1994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并先后组织多次学术讨论。2000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和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标志着生态美学不仅引起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而且开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 生态美学同一切理论论题一样,其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态美学恰恰就是产生在后现代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目前,学术界在后现代问题上分歧颇多,一时难以统一,甚至连概念的内涵都难一致。我首先想讲明自己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基本看法。 我认为,所谓“后现代”是指“现代”之后,而不是现代的“后半期”。但现代与后现代两者又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在“现代”之后,现代与后现代特性共存。这种情况需要持续漫长的融合与过渡时期。而从“后现代”的内容来看又不仅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解构,更是对新的经济与文化形态的建设与重构。实质上,“后现代”可以说是对“现代”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的重点恰恰就集中于人的生存状态之上。“现代性”的极度扩张导致人的生存状态不可遏止的恶化,甚至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而后现代则着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这已经成为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时代课题。正是从扭转人类生存状态恶化并从根本上加以改善这一时代课题出发,生态美学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走到学术与社会的前沿,显现其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正是从这样的立足点上,我们来思考生态美学的产生。 第一,现代化弊端的充分暴露及其对人的生存的巨大威胁,呼唤新的存在论美学出现。近200多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的现代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质丰富、科技进步、社会繁荣,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但由于现代化常常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相伴随,因而可以说现代化的发展也就是剥削与侵略的加剧。而作为现代化支柱的市场经济与工业化本身又因其固有的缺陷,导致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与工具理性统治的严重问题。由此导致地球南北之间,社会内部贫富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特别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因掠夺与侵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不仅制造了核武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 一个具有生态美的城市景观并非就是自然美,而是代表的人与城市景观的和谐。适宜人居住的建筑、宽阔平坦街道以及公共设施相映成趣,整体感与多元化相得益彰的城市轮廓线的美。那么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原则又是什么呢? 一、城市景观设计和谐化的生态美学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大多是人为设计建造而成的,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大部分不会顾及到原有的自然地貌,现代城市较多地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成了城市的特有标志。目前,很多设计师开始追求自然的生态美,走绿色、低碳、生态的景观之路。 自然与城市的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财富,城市为自然增添了浓烈的历史人文底蕴,而自然则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感性与诗意,自然与城市环境如同两面价值之镜互相映衬对方之意义并反衬己身之内涵,最终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城市景观价值的集中体现就是景观的宜人性,即比较适于人类的生存,包括走向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可用空间拥挤度、景色优美度、环境整洁度和景观通达度等。生态美学已发展成为引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当今设计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促使人们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解决环境危机。可持续设计需要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设计的建筑物能与自然的背景相和谐,使得建筑美能够基于房屋与自然的和谐,比如芬兰的设计师阿尔托的设计方向――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延续。自然再现的理念在阿尔托的设计中反复出现。在生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阿尔托就早已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是要回归自然,只有将自然重新拉回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自然,才能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我们才能言及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 二、城市景观文化传承性的生态美学原则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城市时刻经历着来自全球的互动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精神文化比城市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芒福德曾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神灵,经过长时间间隔后,从城市走出来的是多对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预料到的。";[1]从这句话中可见城市的文化性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传承城市文化。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8-10-08T16:03:51.24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作者:彭子云 [导读]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和内涵,其产生和发展也蕴含着建筑的特色和美学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探究,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美。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为当今中国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发展思路,开阔当代建筑设计的眼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和内涵,其产生和发展也蕴含着建筑的特色和美学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探究,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美。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为当今中国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发展思路,开阔当代建筑设计的眼界。 关键词: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引言 关于美学的研究一直都是学者的难点领域,每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感悟都是不同的,鉴赏美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美学的研究往往也涉及到心理与大脑活动的研究。而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怎么样的?美的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美学的研究中处于缓慢探索的领域。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探究中,也有着类似的问题。本文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美的审视、鉴赏的过程,而且研究的对象基于中国特色的建筑,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是有关中国建筑艺术审美本质的哲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色概述 (一)丰富的序列层次 在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序列层次的美。中国传统建筑中构建的序列层次与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认知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建筑的生活礼仪特征以及生活实用特征。我国古代推崇的阴阳、人伦等属性也都从很大层面上影响着建筑者的构思。另外,丰富的序列层次也与我国古代社会中严谨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有关,这点体现在建筑细节上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不同等级人用的瓦也都不同。对于序列层次的美可以通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看出。这句诗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我国传统建筑中层次序列的美以及层次序列带来的幽美深长(如图1所示)。 图1中国传统建筑的层次序列及幽美深长 中国传统建筑中层次序列的美也与我国古代道教思想中“天人合一”有关[1]。在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崇整体与局部完美的融合,掺杂着社会属性的层次感、节奏感的建筑风格。但是这种一味地推崇整体的建筑风格,使得我国传统建筑缺少一种开阔、浪漫的建筑风格。 (二)人与自然相融合 人们对于美的认知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在我国古代,道教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我国传统建筑的选址与构思都深受“道法自然”的影响。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可能的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另外,这种道教思想影响下的建筑施工,对于建筑外表本身并不会追求过多的豪华,更加看重对于“情景交融”的内在意境的设计和施工。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的人与自然相融合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尊敬,中国古代文化追求与自然的统一和和谐。在我国古代都城的选取和建造上也都充分考虑到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依托大自然来考虑都城建设。人与自然的统一也体现在我国古代的园林建造中,园林建造的风格也都是因地制宜,人工与自然结合,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2]。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当今我国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强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_以“和”为美

大 众 文 艺 85 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生态美学的热潮,多数学者纷纷从中国古典中挖掘生态观,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本文立足生态美学的的哲学基础,围绕中国古典文中的“和”之美展开,重在挖掘以“和”为美的的生态理念,进而阐发其对生态美学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国古典哲学;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 生态美学思想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面临生存危机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是立足于自然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学术的现实而产生的,符合当代思想状祝和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生态美学将和谐看做是最高的美学形态,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生态美学的深刻内涵是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二、中国古典哲学是构建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是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失衡的哲学思想基础。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的本体存在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存哲学,与今天所说的生态哲学很接近,它深刻地认识到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其主宰者是“天”(自然)。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齐一。”这种存在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战胜自然,人只能改变自然界某些局部的结构与外观,却不可能改变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有出路。因此,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传统,是构建现代生态哲学美学的丰富思想资源。 三、中国古典中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认识多种多样,如有“以大为美”、“以善为美”、“充实之谓美“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以自然之为美”等观念, 大多注重在审美活动中来看待美的本体及主体的美感生成,也就是注重从关系入手来认识美和追求美。“和”正是各种关系的和谐交融状态,因而被认为是美和美感生成的坚实基础,甚至“和”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美,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美。 1.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哲学是重直觉和体悟的生命哲学,内蕴着强烈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意识体现出一种与宇宙天地的有机结合的审美观。中国人的审美精神、艺术精神、理想观念、思想学说等等,总是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宇宙天人合一”的背景下来加以思考的。 “天人之和”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神灵关系时追求的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二位一体、可以相互感应的。人事要取得成功,必须求得冥冥之中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因此,人类必须竭力使自身与“天”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是研究构建生态美学所必须考虑的方法论意识。 “天人之和”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构成“人人之和”。如儒家所讲的“以长统幼”、“以父统子”、“以嫡统庶”、“以男统女”等一系列宗法礼教原则,他们以此来实现孝、悌、忠、仁的和谐家庭关系,进而促成社会的和谐。孔孟等先秦儒家无不试图说服统治者实行“仁政”,实现所谓的政通人和的理想社会。按照从“天人之和”到“人人之和”再到“政通人和”这一理路来建立国家,就是一种最原始的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审美追求的体现。然而在对“和”之美的追求上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尺度,这便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提到的“中和”这一美学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以“和”为美,就是以和谐、稳定、有序、均衡为特征的。而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美,就要寻求一个恰当的度。中国古代人依据“执两用中”的朴素的辨证思维,把“中”看作衡量“和”的唯一尺度。“中”即适中、合度、适度之义。它强调的是在矛盾双方中不走极端,取其中。凡是在矛盾双方中取其 中的,就是适度,就是美。因此,我们说的以“和”为美,实质上就是以“中和”为美。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亦无不显示出“以和为美”的鲜明倾向,“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因为仁者能和;孔子还以君子之德为美,因为君子“文质彬彬”之揽乡“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董仲舒认为养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饮食以“和羹”为美;音乐则“以大和为至乐”,并以“敦和”为旨归;诗为“天人之合”以具温柔敦厚的“中和”诗教为美,以得“天人合一”的意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书法以“神气冲和为妙”;绘画崇尚虚实相生,“闲和严静”;服饰相体裁衣,“贵与貌相宜”、“与人相称”。 2.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审美情感 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敬上,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上。“自然”尽管是我国古人崇拜的对象,但并非某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令他们恐惧的超验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所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表征的都是这样一种将自然视为审美对象、欣赏对象的深层而普遍的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特殊的天人关系中古人们萌生了强烈的“尚和”意识,对天地自然之和的殷切期冀自然地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使天地自然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 四、以“和”为美的理念对于构建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境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生命本质的统一性,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的一体性的整体主义直觉意识基础上的。而以“和”为美,美出于“和”的中国美学理念,在当代全球出现生态危机情境下构建生态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和”的思想是中国人的现实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的汇集,并且在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思想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其次,生态美学成为世纪之交国内外美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当西方学者面对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重重弊病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生态理念。美国学者卡普拉就认为,老庄的阴阳学说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生态观”。正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深入发掘并重新整理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于生态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可以统摄当下整个生态美学发展理路。从远古先民眼中的天地合和,“神人以和”‘”,到后来的味和、乐和乃至政和、人和。“和”的精神可谓无处不在。因此,吸收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把生态美学建基在天、地、人和合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改善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境遇,这就为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培育生态观念,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2] 朱立元.寻找生态美学观的存在论根基[J].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01期作者简介 李海梅,河北大学08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 ——以“和”为美 李海梅 (河北大学 071000) 文艺评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