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部分:认识论

第三部分:认识论

第三部分:认识论
第三部分:认识论

第三部分:认识论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考点解析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一是我们通常说的。二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②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注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有哪些?(在问答题中怎样运用?)

4、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①规律具有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基础和前提。②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方法论】要求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改正易错点: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二)经典试题

1、【2006年全国卷I】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12分)

【答案】

①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

性。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

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2009年四川卷】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说明该市市委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0分)

【答案】

①该市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做到了尊重客观

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

②该市市委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五个一

体化”和“五个互动”等,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正确认识规律,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利用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5分)。

③该市市委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转变发展思路,从人民

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决策等做法,做到了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自觉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3分)。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考点解析

1、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二者的区别: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二者的联系:①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②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③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2)【方法论】要求人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3)改正易错点

①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②错觉和假象都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都是不断变化的。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二者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阶段。

二者的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到理性认识。

(2)【方法论】要求人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理性认识。

(3)注意区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

(4)改正易错点

①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⑤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3、认识的根本任务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①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4、注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什么是分析?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2)什么是综合?

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以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5、认识总是要发展的原理

(1)【原理内容】①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由于实践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的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②整个世界在广度上是无限的,不同类型的事物、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局限性的。③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

(2)【方法论】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认识,认识,把认识向前。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什么?

①第一次飞跃是:

②第二次飞跃是:

三、实践

(一)考点解析

1、什么是实践?

(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的一切活动。

注意:改正下列易错点:

①实践就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②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注意: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对吗?)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①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活动。是人类最

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作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关系、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③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

手段,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它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又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方法论要求】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实践。

(3)注意易错点:

①认识的来源

..各是什么?

..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②认识的根本目的

....各是什么?

....和根本任务

3、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的原理

(1)【原理内容】

①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真理和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导作用。

②错误的认识,歪曲的理论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又叫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实践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方法论要求】

①重视实践,树立第一的观点。

②重视科学理论,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经典试题

1、【06文综四川卷】

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10分)【答案】

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

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2、【2008年全国卷Ⅱ】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中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

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

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3、【2008北京卷】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分)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相符合。(2分)

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3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

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3分)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2分)

(三)常见题型

1、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材料。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决策或政策的正确性。

3、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四、认识论部分的知识网络

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样对象

现象

本质

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根本任务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样

前提:

关键:

向前发展

原因:

过程:

认识论原理方法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重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原理内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我们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 确对待错误。

3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 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区别: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2)联系:真理和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 ①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P41

认识论原理方法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就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就是认识的来源 (2)就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就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就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认识;重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真理就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原理内容:真理都就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与范围。真理都就是具体的,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 说的,都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 对待错误。 3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认识运动就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

身,追求真理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与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4、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区别: 真理与谬误就是对立的。真理就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谬误就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 映;二者泾渭分明,相互对立,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 (2)联系:真理与谬误之间又具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就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 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 实事求就是:P41 解放思想:就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符合客观。 与时俱进:就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与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实事求就是的内在要求与前提

历史认识论

关于历史认识论的一些思考 [摘要]本文意在简要探讨历史认识论的一些问题。历史是过去经历的事情,理解其本质离不开对时间哲学性的思考。历史上的人物虽然逝去,但他们产生的影响却一直流传到后世:时间和历史是人们的唯一本质存在形式。不同民族的史学发展传统具备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历史学具备广博性、思辨性和自省性三个特点。认识历史既离不开史料,也离不开史学家的想象力,历史一旦发生就不再改变,但却具有无限的可叙述性,优秀的史学家往往兼备过人的文采。自18世纪维柯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完整连贯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历史认识的最高层次。 [关键词]历史认识自省性史料价值历史哲学 史学史和史学理论历来是历史学专业里难度较大的一个领域,非有渊博学识和对历史有深邃思考的人,不便于妄自谈论这一领域。因此思索再三,方决定将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历史认识论的一些思考”。文中所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前辈学者其实早有精辟的见解,但作为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史学理论的一些东西,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考量。在谨慎思虑之下,本文决定结合前辈学者的见解,再简单探讨一下关于历史认识论的以下4个小问题。这5个小问题依次是: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的学科特征;人究竟怎样认识历史;什么是历史哲学,怎样对历史进行哲学思考。 一历史学是什么 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历史学是什么”,而不是“什么是历史学”。这并非玩弄辞藻,首先强调说明这一点,有其深刻的问题内涵。“什么是历史学”是一个典型的疑问形式,是发问者对于历史学研究内容的提问。对该提问的回答多种多样,只要将历史学研究的内容简单罗列一些就都算是回答,比如若有人问“什么是历史学”,或者更进一步问“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学”,一个历史专业研究生可能回答说为了“看书,思考,写论文”;一位历史专业的教授可能说“编写著作,发表论文,评选职称”;一位考古学家可能说“探测古迹,发掘文物,鉴定价值”。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摘要】历史认识是历史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长期以来被隐没、曲解和忽视。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融合认知主义、默会知识论、解释学等哲学与心理学理论,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论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育认识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长期以来,历史科或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撑,或者成为为政治运动服务的附庸,或者因为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大潮下被冷落,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原理也随之被隐没、曲解、忽视。因此,当中学生纷纷提出“最喜欢历史、但最不喜欢历史课”时,当传统被“戏说”、“外传”取代、历史成了大众消遣时,当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意识”、“历史感”等概念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应该教给现在和未来的公民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而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摆脱过往的“斗争思维”和“冷战哲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论从史出”、“探究学习”等。毋庸质疑,它们为我们重新反思和确立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提供了条件。那么,历史认识论的基础(或任务)是什么?笔者认为,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本文试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概念的界定 “史由证来”是指在获得事实时寻求证据的支持,或由材料得出事实的“确证性溯源”意识,它着眼于历史事实或历史知识由来的证据观念以及寻求证据的基本方法,包括证据由来的可靠性、翔实性和逻辑一致性。“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时依据事实的理解,或由事实得出结论的“脉络化诠释”意识,它着眼于历史理解或历史结论由来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结论得出时史料的充分性、观点的包容性以及论述的脉络性。 “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史由证来”是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论从史出”是历史认识的升华和目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先是具体的证据,再是正确的理解。“证据”提供了知识的来源,“理解”发展了求知的方法。因此,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是一个从“求证”到“诠释”的过程。同时,“求证”为“诠释”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诠释”智慧和技能也促进或修正“求证”的途径和方法。从哲学认识论上,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符合“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辨证运动。”[1]。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6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第11卷第1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11, No.1 2002年2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Feb., 2002 收稿日期:2001–09–19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项目,高师学科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270) 作者简介:綦春霞(1966—),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比较的研究.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綦春霞 (北京师范大学 教科所,北京 100875) 摘要:从数学基础研究的角度看,数学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数学基础主义的“确证”观到庞加莱、皮亚杰等人的数学的“发现”的认识观,直至数学社会学理论中所强调的“确证”与“发现”相结合的数学认识观.数学观有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或“拟经验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学基础;数学认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2)01–0028–04 认识论是哲学的核心和统率,在认识论发展的历程中,由于人们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科学区别开来进行研究[1],因此,便导致了认识论中的“确证”和认识论中的“发现”的区别.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从研究知识本身(结构、关系、组成等)转向研究知识外部(获得知识的社会、历史文化过程).这样社会认识论、意义认识论便应运而生,使人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大.而认识论中的“确证”与“发现”也由分离而逐渐走向融合. 追随着认识论的发展,数学认识论也是经历了“确证”、“发现”直至相融的过程.相对于认识论中的“确证”,数学基础主义采用一种“反心理”的演绎观点进行刻画.相对于认识论中的“发现”,庞加莱认识论中的心理学主义、狄厄多内结构认识论中的心理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历史批判的方法都给出了很好的佐证.数学认识论中的社会观点,包括维特根斯坦和拉卡托斯等人的数学社会学理论,则是强调数学中的“确证”与“发现”的结合. 1 认识论中的“确证”与数学哲学 中的基础主义 20世纪前半叶,数学一直被作为一种“绝对真理”[2],而数学认识论是“确证”的认识论.“确证”是指这样一个事实:X 是得到确证的,仅当它能够通过一些理由来进行证明.数学哲学中的认识论的“确证”方法是属于基础 主义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分析各学派的论点来加以说明. 1.1 数学基础主义的三派及其主张 逻辑主义是把纯数学作为逻辑基本构成成分的,它有2点假设:①所有数学概念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逻辑概念;②所有数学真理都可以单凭公理和逻辑推演规则得到证明. 形式主义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堆形式系统,各自建立自己的逻辑,同时建立自己的数学.它有2点假设:①纯数学可表示为不予解释的形式系统,在此系统中数学真理由形式定理来表现;②可用元数学的方法,借助摆脱不相容性来证实形式系统的可靠性. 直觉主义或构造主义主张,数学真理和数学对象的存在性这两者都必须由构造方法加以确定,直觉主义有2种不同的主张:①正面阐述:构造数学和逻辑运算的直觉主义方法是协调的和合理的,直觉主义数学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理论实体;②反面阐述:建立数学概念和逻辑运算的经典方式是不协调的和不合理的,在扭曲形式下的经典数学显然具有相当价值,但却是不可理解的. 以上3派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数学 知识的绝对性,是一种绝对主义的数学哲学观. 1.2 对数学绝对主义的批判 对逻辑主义的批判,首先是针对其2个观 点正确与否来展开的.罗素等人在试图证明观点时都失败了,即并非所有数学真理都能单纯从逻辑公理中导出.其次,逻辑主义的假设否

[精品]认识论原理

认识论原理 一、认识及认识能力 人脑具有的认识思维能力,是人们具有思想意识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认识,哲学上也叫意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主观意识自身)在头脑中的反映,感知并引发关联思考,既指感知和思考的过程活动,也是指其结果——结论。 人的认识思维,绝不是如照相机录音机等仅仅是记录那么简单直接,首先是感知,然后有不同事物概念的建立并储存,最后才是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与关系的总结性思考并得出结论。 或换个角度说,感知并记忆,分析与对照,最后归纳、概括、抽象等总结性思考,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三大步骤。就好比计算机,数据输入储存,数据采集和对照,数据逻辑关系计算并得出结论。 人脑的功能,主要优势不在于感知和记忆,也不在于简单的分析对照,这在很多动物中也普遍存在,比如如老马识途,条件反射等。 人脑的复杂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归纳总结、抽象等思维),能够寻找到事物表象背后的因果本质,这才是人脑独有,区别于普通动物的认识能力,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独特能力基础,是认识能力的关键。通俗地讲,能够提问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找出怎么办,这才是认识的本质。 人的认识最初形成,需要倒推到猿人祖先。 最初猿人赤手空拳打天下,与普通动物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凭借身体的本能,没有任何工具的使用,承受着自然界生存竞争的残酷压力。在猿人的生存活动中,逐渐凭借头脑的初步认识能力,经历了从自然工具的偶然使用,到刻意寻找并保存自然工具,到简陋修整自然工具,再到刻意制作简单的人造工具(旧石器时代),又到较复杂的人造工具(新石器时代)…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语言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工具的平台,是认识能力提高的先天物质基础条件,没有语言,无法意识思维。 在此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猿人到原始人的转变标志,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出现,代表着人对自然的现象和简单规律的初步认识和掌握,标志着人从此具有了认识的能力和意识,这是人与普通动物的划分标准。 原始人的认识,来源于生存活动(认识对象),却对生存能力的提高,生存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强力的物质和方式方法保证。否则,人的先天体能,远远不足以成为自然万物之灵。 自从人类有了认识能力,即具备了其三大特征:珍贵性——众多生命中的极其稀少和高级;遗传性——先天具有,还可以继续向下遗传;进化性——认识能力在使用中不断提高和发展。 由于认识的感知,认识的思考总结,都是主观的头脑活动,认识的结论,也必然是主观的,唯心的。正确与否,有多少谬误,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证明。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经验的历史积累,逐渐才有更复杂抽象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经验和理论对认识的检验和证明,是相对的,但也是先进的;实践的检验,为根本性的(非唯一性的)。 认识结论的产生,既受到认识者的经验、理论、思考能力的主观制约,也受到认识者的认识角度,立场、方式方法等客观条件制约。认识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时,主观客观条件的不同,认识结论会形成明显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体现了认识活动的相异性。其中,认识的错误,归根到底都是人们感知和思考的错误,故而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讲都是主观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只有存在或灭亡,强大与弱小等等性质,没有对错道德的问题和属性。 由于认识的对象同一,其现象和背后隐含的规律,总是相同的,尽管有人的认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问答论述题第六章

第6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单选)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实现明治维新以来称霸东亚的梦想。 (单选)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其全面的侵华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单选)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日本还策划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单选)(1932)年3月,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州国”发表“建国”宣言,年号“大同”。 (单选)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多选)日军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侵略和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第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多选)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 第一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单选)(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多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力量。 (多选)1932年1月,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抵抗日军,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作战。 (单选)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

2013认识论主观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观题训练 一、知识再现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客观物质性:构成要素的、活动过程、结果受事物及规律制约,是客观的特点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结构和关系 实践社会历史性: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 (第一个特点是坚持了唯物论,第二、三个特点是坚持了辩证法) 作用: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提供新的认识工具,锻炼和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把主客观联系起来比较对照,用结果检验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能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有条件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相对于特定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原因,表现P48 追求真理是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表现P49 一个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二、考点扫描 1、实践(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4、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三、练习题 1、材料:基于非典型肺炎防治的需要,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集中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SARS病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2003年5月27日武汉大学宣布: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制出抗击SARS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经科学实验证明,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武汉大学在世界上率先找到抗SARS 药物,这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1)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4分) (2)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8分) 2、材料: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以GDP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转变的认识论道理。(9分) 3.材料:反腐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试分析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2分) 4.材料一小戏小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是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材料二“群众的文化节日百姓的艺术盛会”。为了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一步丰富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中国文联决定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创作演出成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让基层演员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之丰富、参与人数之众多都属于近年来首次。 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怎样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 5、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认识论原理总结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 【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 ①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 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③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 【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 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 ⑤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⑥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⑦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⑧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 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 〖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③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

一、历史认识论

上篇历史认识论 第一章历史认识论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特点 一、历史认识的含义指人们依据预先确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利用历史事实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客观信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反映和表现历史发展客观运动过程的一种活动,它是一个包括信息获取、储存、加工、变换、反馈等诸多环节的思维操作过程。 二、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历史认识的主体 即历史认识者,包括历史学家、社会精英层和全体社会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人群。主体意识结构要素:哲学观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等,都会对历史认识起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历史认识的客体 1、历史认识客体的含义 怎样正确理解历史认识的客体? 首先,客体是认识论中的范畴,它不同于本体论中的客观实在。历史客体,是历史认识论中的范畴,它也不同于历史存在。所有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当它完全与历史认识的主体相隔离的时候,它就不是历史客体,它对主体没有意义。历史客体,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 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主体不能歪曲或改铸;作为主体的研究对象,它不能脱离主体而成立,和主体处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之中。在承认历史客体的客观性的前提下,我们应强调历史客体是被主体所设定、所选择的产物,它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 其次,历史认识的客体是一种中介性的史料客体,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实际。因为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史家与认识客体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活生生的历史客体一去而不复返,时间上的限制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截隔开来,史家必须依据各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文物、遗迹,和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文献、口碑等史料来认识历史。一般说,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而进入主体研究结构之中的,叫做历史客体;作为对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以文字描述的形态而存在的史料,就叫它史料客体。 2、历史认识客体的属性 首先,是历史客体的双重社会历史性。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性规定,都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然而,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史学家主体认识对象的历史客体,则又加上了一层与主体相关联的社会历史属性,即主体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性规定,投射到历史客体身上。作为史学认识主体的都是该历史阶段的史学家,他们都受着该历史时代的条件的制约,都毫无例外地从当时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该时代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一定水平以及史学家个人的主体意识条件出发,从历史存在中选择自己的认识客体,因而使主体的自身因素施加于客体之上,使历史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所以,一定的历史客体则又表现为主体的特定的社会时代的产物,在它自身的社会历史性之上,又加上一层主体的时代条件的规定,具有双重的社会历史性。 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史学家们在"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的同一旗帜下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但是却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其原因,不在于人们占有着不同的历史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认识论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功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体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使认识活动的发生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由实践提供和规定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创造力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客观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成客观的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观点。(2)检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认为:把实践看做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唯一性、至上性、绝对性,即实践一定能检验真理,凡经实践检验的一切都是客观真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相对性,即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已经检验过的真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再检验。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道理的真实性。 三、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所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所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有相对对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发作用于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 5、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

近现代史第六章思考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雁门关伏击战 C.奇袭阳明堡机场 D.平型关大捷 2.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3. 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4. 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 A.东北抗日联军 B.东北义勇军 C.东北人民革命军 D.抗日游击队 5.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忻口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A.争取中间势力 B.发展进步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大资产阶级 7. 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中法战争 D.解放战争 9.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 A.“满洲国” B.“国民政府” C.兴亚会 D.冀东防共委员会 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人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华北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1.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A.“联蒋抗日” B.“反蒋抗日” C.“逼蒋抗日” D.“独立抗日” 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 D.争取民主,防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1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归纳 -认识论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促进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 1 页共1 页

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概念: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3、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无用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实践。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的完整过程 ——毛泽东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二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2)二者相互渗透: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感性。 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4、感性认识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在实践中获取必要的感性材料: 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 (2)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分类、比较、统计等。 非逻辑的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实践本身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使理论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 1、定义:真理是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于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在它所反映的限度和范围内永远不能被推翻。 第二,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的含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