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广,切口上端起自锁骨下端至腹直肌上段,切除肿瘤周围3cm宽的皮肤,细致剥离皮片内侧到胸骨旁,外侧到腋中线,将整个乳房、胸肌、腋下和锁骨下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整块切除;如在上述手术中,保留胸肌,称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如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同时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结称为扩大根治术。

六、护理问题

1.焦虑或恐惧与对癌症的预后及乳房缺失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切口瘢痕牵拉有关

3.潜在并发症手术后伤口皮瓣坏死

七、护理措施

(一)手术治疗的护理

1.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护士要关心和尊重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介绍手术的必要性,让治疗成功的病例现身说教,以解除其顾虑。有要求修复胸壁外形的病人,可建议作隆胸手术或乳房再造手术,可以弥补乳房切除后体形外观的改变,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妊娠期或哺乳期的乳腺癌病人,前者应立即终止妊娠,后者应断乳,以免因体内激素水平活跃而加快癌肿发展。

(3)手术前常规准备:应按手术范围准备皮肤,如需植皮者,要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对高龄病人应做心肺功能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术中、术后心肺功能失代偿的并发症。

2.手术后护理

(1)卧位: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改善呼吸功能。

(2)观察病情:按时测生命体征,若由于胸壁加压包扎导致呼吸有压迫感,应做好解释工作;如有胸闷、呼吸窘迫,应判断是否因术中损伤胸膜而发生了气胸。注意观察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伤口敷料有无渗血,以及引流液量和性质。

(3)预防患侧手臂水肿:因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或因组织粘连压迫静脉等原因,可出现患侧上肢水肿。术后患侧上肢用软枕垫高,并进行上肢远心端的按摩,以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绝对禁止在术侧手臂测血压、注射或抽血,以免加重循环障碍。

(4)伤口护理:①保持引流通畅。皮瓣下引流管作持续负压吸引,使皮瓣下的潜在间隙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有利于创面渗液的排出,也使皮瓣均匀地附着于胸壁,便于皮瓣建立新的血液循环。负压维持在3~6kPa为宜,并保持引流通畅,负吸器充盈1/2~1/3时应及时清除。更换敷料时发现皮瓣下积液,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然后再加压包扎;若发现皮瓣边缘发黑坏死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将其剪除,待创面自行愈合,或待肉芽生长良好后再植皮。②防止皮瓣移动。术后伤口覆盖多层敷料并用胸带(或绷带)包扎,使胸壁与皮瓣紧密贴合。包扎松紧度要适当,包扎过紧会影响皮瓣血液循环,若患侧上肢脉搏摸不清、肢端发绀、皮温降低,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调整绷带松紧度。

八、健康教育

(1)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康复训练。

(2)术后五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乳房癌复发。

(3)介绍义乳或假体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术后病人每月作一次乳房自我检查,并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应掌握乳房癌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筛查,确诊用活组织检查。治疗最根本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护考模拟】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3.乳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A乳头及乳晕处 B 外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 内上象限

()4、乳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

A 癌肿与皮肤粘连

B 肿瘤压迫

C 并发炎症

D 浸润Cooper韧带()5、早期发现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A 乳房钼靶X线

B B型超声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MRI

()6、乳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A 乳房癌根治术

B 乳房癌改良根治术

C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根治术

D 扩大根治术

【课后作业】

复习乳腺癌病人的护理并预习下一节课所学内容。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医学相关)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病变引起。 2、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性激素变化、月经、饮食习惯、乳腺疾病、遗传因素等。 4、乳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可被推动等等。 5、切口的护理时,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运情况,如发现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紫、皮肤发冷等,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 6、乳腺癌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焦虑或恐惧、疼痛、组织灌流量的改变、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和潜在并发症等。 7、手术后1~2d一般每日引流液体为 50 ~ 100 ml,以后逐渐减少。手术后 3~ 5 d,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即可拔出引流管。 8、乳腺癌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宣教等。 9、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下积液、出血气胸、皮瓣坏死等。 10、功能锻炼:术后 1 ~ 2 d活动手或腕部,手术后3~5d做患肢的功能锻

炼,术后7d可活动肩部,但不宜活动范围过大,负重过大或过久。 11、健康宣教的内容:术后康复锻炼、义乳假体、乳房自检指导、术后化疗或放疗等。 12、术后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14、健康宣教之避孕,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二、选择题 ( C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 C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 B )3.乳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A乳头及乳晕处 B 外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 内上象限 ( D )4、乳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 A 癌肿与皮肤粘连 B 肿瘤压迫 C 并发炎症 D 浸润Cooper韧带( A )5、早期发现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A 乳房钼靶X线 B B型超声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MRI ( A )6、乳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A 乳房癌根治术 B 乳房癌改良根治术 C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根治术 D 扩大根治术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乳腺疾病的护理常规

乳腺疾病得护理常规 目得: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乳腺疾病自查技巧或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生瀘,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图片、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 效果:人群认知程度由37增加到80。 关键词:乳腺自查技巧 乳腺癌就是女性常见得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得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超过宫颈癌(40—60岁就是乳腺癌得最好发年龄),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得恶性肿瘤1。绝大部分乳腺疾病就是由病人自己发现得。定期得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故应指导妇女乳房自查技能,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改变与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哺乳、生育、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关。尤其就是有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得病人、乳腺良性疾患或已婚未育者以及高脂肪饮食者。 自查技巧 一、自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二、年龄: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增高有关。 三、乳房视诊: 1.体位: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如:两臂放松垂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 举枕头于头后。 2.观察内容:①外形,比较双侧乳房大小、形状就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 ②乳头有无内陷及太高、偏移、糜烂,用拇指及四指轻轻挤压乳头有无溢液③乳房 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红肿、静脉曲张、结节等。④两侧腋窝与锁骨上窝 有无肿胀与隆起。 四、乳房触诊: 1.体位与顺序:①坐位,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上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 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②卧位,仰卧床上,手 指平压乳房,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查侧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 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检查对侧。 2.手法:手指手掌平置,轻施压力,滑动触诊。 3.触诊内容:①正常乳腺均匀一致得柔韧感与细颗粒感,月经期、哺乳期增大,结节样感 加重但均匀一致。②肿块:注意肿块得大小、硬度、边界、活动度,表面皮肤就是否 粗糙、皱缩、有无粘连。③局部腺体增厚:部位、范围、质地、有无触疼。④乳头: 挤压乳头有无疼痛、溢液、颜色变深等。⑤腋窝与锁骨上窝注意有无肿大得淋巴结。 五、疼痛: 约有1/3得病人有不同程度得疼痛,可偶发、阵发或者就是持续性,多为隐痛,钝痛,牵拉痛或者刺痛。 小结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2)介绍乳腺癌疾病术后较好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信心。 (3)介绍术后形体改变的弥补知识。 (4)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5)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6)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7)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使用。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超声、凝血常规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5)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受压;血浆引流管注意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的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5.基础护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6.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普食。 7.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术后第1日起,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浆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告知患者血浆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和牵拉;若血浆管不慎脱出, 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重新安置。 2.通畅: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每日及时倾倒 引流液。 3.观察并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血 性液体,24小时量在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若单位时间内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加压包扎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有无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4.拔管: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连续3日)且创面与皮 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给予抽出并局部加压包扎。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乳腺癌病人个案护理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个案护理管理,改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护理,乳腺专科护士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伤口师、PICC专科护士对其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和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对病人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婚姻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个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

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①成年女性;②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③居住地为武汉;④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不能配合;②非原发性乳腺癌;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④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 1.2方法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 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O 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O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 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 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O 3皮肤溃烂:癌肿 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O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 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 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 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O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d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 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d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 、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 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 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 病程进展极为迅速, 对侧乳房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 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 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 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 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O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 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d 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d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d2 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1、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就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许多癌症可以治愈,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生活;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告诉病人不良情绪对疾病及愈后的影响,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还应适当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 2、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就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与患者心情就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尽力将其治愈,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3、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讲究谈话艺术性,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告诉患者,应用化疗药物会有些不舒服,但应用化疗药前,会应用预防性药物及措施,如果仍有不适,医护人员会想办法给予处理,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有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二、化疗护理: 1、医学资料准备化疗前,应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准备好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材料,充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保护小静脉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无痛的注射技巧可减轻病人对化疗的恐惧。护理人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业务知识,有计划地选用患侧肢体表浅静脉。因乳腺癌术后应避免患侧上肢静脉输液,故术后输液只能在健侧进行,为保护健侧静脉,化疗前辅助用药应选择健侧上肢浅静脉。 3、如果患者已安置有PICC,在输入液体前抽回血,观察管路就是否通畅,并再次告知PICC注意事项。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是较低的,但近几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全球范围,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亚、非及拉美地区是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在我国,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内陆地区。 本病的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乳腺癌仅占乳腺癌的1%左右。30岁内少见,月经初潮前及20岁以内者罕见。45-50岁的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达到最高峰。 【病因病理】 一、病因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下列因数有关 1、 雌酮和雌二醇。 2、 家族史。 3、 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或未哺乳。 4、 乳房良性疾病。 5、 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 6、 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2、 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特殊癌 三、转移途径 1、局部浸润 2、淋巴转移:最常见。 3、血运转移 【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是乳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常无意中发现,肿块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外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被推动。 2、乳房外形改变 ①酒窝征。;②橘皮样变;③乳头位置改变; ④局部凸出,见于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的病人。

3、晚期局部表现 ①癌块固定。②卫星结节:围绕原发病灶,出现多个坚硬的结节或条索。③皮肤溃疡,分泌物恶臭。 4、转移表现 ①淋巴转移:常见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少数对侧腋窝可触及转移的淋巴结。②血行转移:转移至肺、骨、肝等,出现相应的症状。 5、特殊类型的乳癌:较少见。①炎性乳癌:多见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年轻妇女,乳房红肿、热,犹如急性炎症,整个乳房肿大发硬,无明显肿块。转移早而广,病情进展快,对侧乳房常被累及,预后极差。 ②乳头湿疹样乳癌:起初乳头刺痒、灼热;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结痂等慢性湿疹样改变,可见乳头内陷和破损,也可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淋巴转移晚,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处理原则】 1、手术治疗 ①乳癌根治术,将整个患侧乳房,包括肿瘤周围至少5cm的皮肤、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及其筋膜,连同腋窝及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及淋巴结整块切除。适用于早、中期乳癌。②扩大根治术,在乳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第2.3.4肋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静脉及相应淋巴结。适用于早、中期乳癌,特别是乳房内侧癌肿。③改良根治术,单纯作乳房切除,同时作腋窝淋巴结清除,保留胸肌。适用于腋窝无或仅有少数可以推动的淋巴结者。④单纯乳房切除,仅作全乳切除。适用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老体弱不宜作根治术者。 2、化学药物治疗 常用CMF方案,应重复使用多个疗程,持续1年。 3、放射治疗 常用60Co和深部X线。手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姑息性放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例。 4、内分泌治疗 有去除内分泌腺治疗(如卵巢切除或卵巢X线照射)和内分泌药物治疗(如应用雌激素拮抗剂、雄性激素等)。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2、身体状况;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后评估:并发症与功能锻炼。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恐惧或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乳房缺失的忧虑有关。 2、疼痛 与手术创伤、切口加压包扎过紧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缺失、胸部外形改变有关。

乳腺癌护理病历

乳腺癌护理病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护理病历 床号:32姓名:袁贵茹病历号:136764性别:女 年龄:54岁民族:汉职业:退休婚姻:已婚入院日期:2014-05-06 主治医师:陈巍责任护士:高晓丽 医疗诊断:左侧乳腺癌 主诉:发现左乳肿物1周 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一栗子大小肿物,并感隐痛,能忍,无发热,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乳头无异常分泌物,无咳嗽,无胸痛,为明确来我院就诊,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增生,左乳不均质回声包块;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左乳肿物”收入我科,自起病以来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乳腺增生10余年,28年前行剖宫产。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亲因“高血压、脑出血”去世,母亲有糖尿病,脑血栓: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疾病史。 辅助检查:于我院行乳腺B超提示: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增生,左乳不均质回声包块。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心脏彩超:三尖瓣少量反流。双腋窝超声:双侧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乳腺钼靶:左乳外上象限肿块,恶性病变不除外。血常规,凝血,免疫,生化未见异常。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后期继续化疗 护理诊断:一.术前护理诊断 1.焦虑:与担心疾病、环境陌生、手术、影响体形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

①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介绍责任护士、医生及病友 ②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③经常巡视病房,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讲解病人提出的问题。 ④适当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疾病,介绍同类疾病患者现身说法。 效果评价:2014-5-8焦虑减轻 2.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对疾病、手术相关知识了解。 ①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适当简明讲解疾病病因,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讲解手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饮、皮试、皮洁)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简明描述 手术室环境,手术步骤,消除其恐惧。 ③嘱其术前睡眠要充足,要预防感冒。 ④效果评价:2014-5-22患者对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患者于2014-5-23在全麻下行“左乳Ca改良根治术” 二.术后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术后创口疼痛、全麻、手术损伤胸膜引起气胸、胸带加压包扎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呼吸平稳,血氧保护度正常。 ①术毕返回病房后,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去枕平卧6h。 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心律及氧饱和度,必要时检测血气分 析。 ③观察患者的神智意识、面色,口唇有无发绀。 ④观察胸带包扎松紧是否合适,观察肢端血运,活动及感觉。 ⑤听诊双肺呼吸音的变化,必要时行床头胸片检查。

【实用】-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前后的妇女,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和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有报道指出激素中雌酮(E 1 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1.护理评估 1.1.术前评估: 1.1.1健康史:生育月经史,过去疾病史和家族史。 1.1.2身体状况:双侧乳房大小,包块大小、硬度、外形是否整齐,边界是否清晰,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有无腋窝或其它淋巴结肿大。 1.1.3辅助检查:乳腺超声、红外线、钼靶X线检查等。 1.1.4心理社会支持状况:疾病认识程度、心理承受程度、家属心理状态等。 1.2.术后评估: 1.2.1康复状况:术后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量;皮瓣和切口愈合情况等。 1.2.2肢体功能:患侧上肢有无水肿、血循环及功能状态,锻炼计划实施情况。 1.2.3心理和认知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有关乳房疾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前的心理状况。 1.2.4预后判断: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特殊检查、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乳腺癌的分期和预防。 2.主要护理问题 2.1恐惧/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乳房缺失后的忧虑有关。 2.2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2.3.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有关。 2.4有自我形象紊乱的危险与乳房或邻近组织切除、瘢痕形成、乳房再造致双乳不对称有关。 2.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及乳腺癌预防的相关知识。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1/3和腋窝部。 3.1.2心理护理乳腺癌病人术前复杂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认,对手术的害怕、对预后的恐惧及对根治术后胸部形态改变的担忧,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心理支持和疾病健康教育,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饮食鼓励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术后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病人术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3.2.2饮食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可试饮少量温开水流质—半流质—普食过渡,保证有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康复。 3.3伤口护理 3.3.1皮瓣: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手术部位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创面,松紧度适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3.3.2引流管:乳房切除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以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注意:a.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下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b.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每小时逆向挤捏引流管。c.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约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d.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4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3.4.1患侧上肢肿胀:系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回流障碍所致。 措施:a.术后忌经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等。b.指导病人自我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用垫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

【实用】-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男性罕见。20岁以后发病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50岁以后发病率曲线相对平坦。 【护理评估】 1. 病因评估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是否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以及人工哺乳情况,是否有乳腺良性疾病史等。 2. 症状评估评估患者有无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异常改变、局部乳房的外形有无改变。 3. 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4. 心理社会评估病程长、舒适度改变,易出现消极悲观、绝望的心理。 【护理问题】 1. 恐惧 2. 焦虑 3. 忧郁 4. 舒适的改变、手术侧肢体不适、水肿。 5. 康复知识的缺乏 6. 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 1. 放疗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放疗反应的恐惧,胸部形态及自理能力的改变后担心亲朋好友特别是配偶会嫌弃自己,甚至丧失生存的勇气护士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告知患者可进行乳房重建或佩戴义乳,做好配偶的思想工作,鼓励其一起讨论形体的改变,增进相互了解,给予足够的关心、照顾和支持,使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1.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提倡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禁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以免造成雌激素水平增高,影响治疗效果。 1.3 患侧肢体护理静脉穿刺如输液需在健侧执行,因患侧的血液循环较

健侧差,避免造成患侧上肢肿胀,并鼓励患者坚持锻炼患侧上肢,如肩关节旋转、手指爬墙、梳头等。 1.4 皮肤护理乳腺癌术后皮肤愈合不良的进行相应治疗,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再行放疗。 2. 放疗期间护理 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讲解放疗知识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积极与家属联系,特别是其配偶的关心与鼓励尤其重要。 2.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提倡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2.3 皮肤护理放射野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擦药物及搔抓、摩擦刺激,穿棉质内衣,保持局部通风透气,出汗时用棉质柔软的毛巾轻轻沾洗干净,及时更换衣服。 2.4 病情观察乳腺癌放疗易引起放射性干性及湿性皮炎,多在照射25GY 时腋窝出现脱毛、乳房褶皱;放疗后2~10周出现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应警惕放射性肺炎;另外注意有无心脏并发症、放射性神经臂丛炎、患肢淋巴回流是否改善等病情变化。 2.5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锻炼术侧上肢,以加快其功能恢复,如做康复操、肩关节旋转、梳头、手指爬墙等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健康指导】 1. 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穿全棉内衣,免受理化因素刺激,照射野不宜进行热敷,按摩、理疗、针灸,避免刺激性软膏等外用。 2. 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3. 坚持患侧上肢锻炼,如上肢旋转、后伸、轻度扩胸运动等,每天1-3次,避免劳累,循序渐进。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 5. 根治术5年内避免妊娠。 【护理评价】 1. 患者疼痛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乳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乳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08T13:46:26.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徐显芹李秀兰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中心医院 [导读] 乳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52-02 【关键词】乳癌手术护理 乳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乳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乳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乳癌病人的护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就乳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5例,年龄在40—65岁,平均年龄为47岁,病程半年至五年不等。所有手术病例均在气管插管加静脉全身麻醉下进行。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鼓励病人病人诉说对癌症、手术、乳房缺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乳房缺失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现在可行乳房再造术,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方法,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法。告知病人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创腔持续负压引流及功能锻炼的意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增加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术前检查和改善病人的营养术前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术前常规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减少术中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3 皮肤的准备除要求按备皮范围准备外,如需植皮,应备好供皮区皮肤备皮时注意仔细操作,避免损伤皮肤,尤其腋窝部。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乳房改良根治术对病人的生理扰乱较大,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伤口,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2.2.2 体位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病人全麻未清醒时应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病人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术后早期病人常因切口疼痛不敢咳嗽和排痰,可通过给予止痛剂,同时注意保护切口,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病人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2.2.3 饮食病人术后无麻醉反应,可给予正常饮食,应注意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2.3 伤口的护理 根治术后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包括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脉搏等,若病人皮肤紫绀,伴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为了防止根治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术中常在腋窝部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分别引流,并保持持续负压吸引状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一般根治术后1—2天每日引出血性液体约50—100毫升不等,以后逐渐减少,若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紧贴时即可拔管。 2.4 患侧上肢的护理 2.4.1 患侧上肢水肿是根治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预防性抬高患侧上肢,按摩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不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或静脉注射,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的物体。 2.4.2 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根治术后病人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术后3—5天即可开始活动,先从肘部开始,术后一周作肩部活动,以后逐步增加肩部活动范围。可指导病人做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2.5 心理护理术后应继续给予病人及家人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双方坦诚相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康复指导 出院后应指导病人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出院后指导患者不宜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防止肢体肿胀。避免用患肢搬动提拉过重物体。遵照医嘱坚持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以防乳癌复发。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分析乳腺癌 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措施,围化放疗期的心理 问题及对策。及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知识教育,解除对病情 的恐慌,提高治疗的顺从性。结论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出现 的不同表现进行护理。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92-01 乳腺癌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其诊断、治疗、可能复发的威胁及躯体形象改变常使患者产生许多心理问 题,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和患 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时期心理问题表现也不同,护理人员应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达到较好效果。 1心理护理和心理措施 1.1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乳腺癌患者在围 手术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在不同的病期表现也有区 别。 1.1.1确诊后的心理问题:入院后,乳腺癌诊断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担心术后复发,担心因乳腺切

除而影响夫妻感情和生活,加快衰老,且对癌症本身恐惧害 怕,这些因素均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绝望、抑郁等心理问题。由于多数患者 正处于承担家庭和事业上的重要角色时期,就诊时也无明显 症状和心理准备,所以对确诊结果难以接受,如坠深渊。性 格外向者坐卧不安,悲伤落泪,甚至痛哭流涕,性格内向者 则沉默寡言,表情呆滞,彻夜失眠,心事重重,情绪极为低 落。 1.1.2手术期的心理问题:术前焦虑、恐惧:多数患者对 自身乳腺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范围感到心中无数,害怕癌 症已转移、扩散,手术不能彻底清除或由于医生的技术及手 术条件达不到而使手术失败,因此神情紧张,不思饮食,并 多方打听主刀医生情况,询问类似病人手术结果。同时,随 着切口的愈合,一般情况的改善,患者对术后造成的胸部残 缺产生自卑感,害怕被家庭、社会抛弃,此期患者的心理问 题较复杂,突出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和精神病 性因子分增高,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导,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和预后。 1.1.3护理对策:应耐心开导患者,鼓励患者充满信心, 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情绪,积极认真对待治疗,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延长生存期,达到最佳 的治疗状态。[1]正确引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1、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许多癌症可以治愈,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生活;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告诉病人不良情绪对疾病及愈后的影响,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另外还应适当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 2 、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和患者心情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尽力将其治愈,使其愉快接受治疗。 3 、消除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讲究谈话艺术性,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告诉患者,应用化疗药物会有些不舒服,但应用化疗药前,会应用预防性药物及措施,如果仍有不适,医护人员会想办法给予处理,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有必要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二、化疗护理: 1、医学资料准备化疗前,应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准备好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材料,充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保护小静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无痛的注射技巧可减轻病人对化疗的恐惧。护理人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丰富的业务知识,有计划地选用患侧肢体表浅静脉。因乳腺癌术后应避免患侧上肢静脉输液,故术后输液只能在健侧进行,为保护健侧静脉,化疗前辅助用药应选择健侧上肢浅静脉。 3 、如果患者已安置有PICC,在输入液体前抽回血,观察管路是否通畅,并再次告知PICC注意事项。 3 、如果患者输入紫杉醇,在化疗前夜22:00 和化疗当日4:00 遵医嘱服用地塞米松,如果漏服,及时告知医生,更改化疗时间,化疗过程中使用心电监测,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 3 、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自化疗开始,每日 2 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及富含钾离子的鲜果汁,协助病人制定合理食谱。 三、化疗患者的不良反映及处理: 1 、胃肠道反应是患者自述的最严重且最忧虑的化疗副作用,可导致营养不良而影响治疗效果,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消除房间异味,指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