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以缩短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规范并更新国内ACS 的诊疗流程。

全文发表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上,现整理如下,一起来看看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吧。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中NSTEMI 与UA 合称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ACS 的诊治规范流程

ACS 患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检验科和影像学科的合作。胸痛患者及(或)目击者呼叫院前急救体系、或是胸痛患者首诊于急诊科,皆应在首次医疗接触(FMC)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以下措施,作出初始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图1)。

图1 为ACS 诊治流程

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危急情况,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或血流动力学支持。常规处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查验血生化、心脏功能标记物(BNP 或NT-proBNP)、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ACS 的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I/T(cTn I/T)是用于AMI 诊断的特异度高、敏感度好的生物学标志物,高敏感方法检测的cTn I/T 称为高敏肌钙蛋白(hs-cTn)。推荐首选hs-cTn 检测,如果结果未见增高(阴性),应间隔1~2 h 再次采血检测,并与首次结果比较,若结果增高超过30%,应考虑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

若初始两次检测结果仍不能明确诊断而临床提示ACS 可能,则在3~6 h 后重复检查。在AMI 早期cTn(hs-cTn)升高阶段,CK-MB 对于判断再梗死有益。STEMI 患者的心电图有特殊诊断价值。

a. 至少两个相邻导联J 点后新出现ST 段弓背向上抬高[V2-V3 导联≥0.25 mV(<40 岁男性)、≥0.2 mV(≥40 岁男性)或≥0.15 mV(女性),其他相邻胸导或肢体导联≥0.1 mV]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

b. 新出现的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c. 超急性期T 波改变。当原有左束支阻滞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是心肌梗死出现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情况仔细判断,见表1、表2。

注意鉴别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食管破裂等急危重症。

风险评估

(1)STEMI

风险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高龄、女性、KillipⅡ~Ⅳ级、既往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前壁心肌梗死、肺部啰音、收缩压<100 mmHg(1mmHg=0.133 kPa)、心率>100 次/min、糖尿病、肌酐增高、cTn 明显升高等是STEMI 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溶栓治疗失败、伴有右心室梗死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 患者病死率增高。合并机械性并发症的STEMI 患者死亡风险增大。冠状动脉造影可为STEMI 危险分层提供重要信息。

(2)NSTEMI

可使用确定的风险评分体系进行病情和预后评估(Ⅰ,B)。

a. 缺血风险:GRACE 评分(表3)对入院和出院患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风险评估。

b. 出血风险: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 患者,CRUSADE 评分(表4)的应用价值较高。

院内急诊处理

(1)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等治疗,见表5-7。

(2)溶栓治疗

a. STEMI 患者的溶栓治疗,见表8~12。溶栓治疗快速、简便,在不具备PCI 条件的医院或因各种原因使FMC 至PCI 时间明显延迟时,对有适应证的STEMI 患者,静脉内溶栓仍是好的选择,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溶栓。

b. NSTE-ACS 患者的溶栓治疗:不推荐NSTE-ACS 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

(3)PCI 治疗

a. STEMI 患者的PCI:见表13。

b. NSTE-ACS 的PCI:准确危险分层,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对于极高危或高危患者,建议采取积极的早期介入策略(表14)。

(4)急诊特殊临床情况处理

a. ACS 临床诊疗中,抗血小板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注意事项:ACS 患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常合用PPI 以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一些研究提示,部分PPI 可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其因在于氯吡格雷与PPI 均通过CYP2C19 酶代谢,PPI 可竞争性抑制氯吡格雷的作用。

替格瑞洛为非前体药物,药物清除不经CYP2C19 酶的代谢途径,联合PPI 时不会对药代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PLATO 及其亚组研究也证实,替格瑞洛联合应用PPI 不影响其抗血小板疗效。

b. ACS 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总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商讨,平衡获益与风险以决定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大剂量静脉应用PPI;必要时输血或内镜下止血。严重出血的患者需暂时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血细胞比容>25% 或血红蛋白>80/L的患者可暂不输血。

PPI 是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相关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在经过PPI 治疗和/或内镜下止血后,严密监测至少24 h,如没有发生再出血,可重新开始抗血小

板治疗,但需与PPI 联合用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出血复发的可能。

c. 肾功能不全的ACS 患者抗栓用药选择慢性肾病患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调整见表15。

d. STEMI 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心源性休克可为STEMI 的首发表现,也可发生在急性期的任何时段。必要时需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评价左心功能的变化、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除STEMI 一般处理措施外,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严重低血压时静脉滴注多巴胺的剂量为[5~15μg/(kg·min)],必要时可同时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3~10μg/(kg·min)]。

大剂量多巴胺无效时也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2~8μg/min。STEMI 患者心源性休克的急诊血运重建治疗建议见表16。

e. 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抗栓处理

在治疗时,若出现血小板减少到<1000000/L(或者较血小板计数基础值相对下降>50%),立刻停止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者其他肝素类药物)。如治疗前有明确的血小板减少至30000~40000/L,抗凝要选择进一步导致血小板减少可能性最小的药物,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应用璜达肝癸钠或比伐芦定。

由于比较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随机对照研究一般会排除血小板减少患者,目前没有证据指导对这类患者应用优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以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基础的初始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倾向,若血小板计数持续减少,需立刻停止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

总结和展望

ACS 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医务人员协作,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和急诊科处理尤为重要。本指南作为指导ACS 快速诊疗的学术文件,简明、实用,对于提高院前和院内急诊医护人员诊治ACS 的能力、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促进未来交叉学科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近期,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以缩短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规范并更新国内ACS 的诊疗流程。 全文发表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上,现整理如下,一起来看看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吧。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中NSTEMI 与UA 合称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ACS 的诊治规范流程 ACS 患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检验科和影像学科的合作。胸痛患者及(或)目击者呼叫院前急救体系、或是胸痛患者首诊于急诊科,皆应在首次医疗接触(FMC)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以下措施,作出初始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图1)。 图1 为ACS 诊治流程 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危急情况,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或血流动力学支持。常规处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查验血生化、心脏功能标记物(BNP 或NT-proBNP)、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ACS 的诊断 心肌肌钙蛋白I/T(cTn I/T)是用于AMI 诊断的特异度高、敏感度好的生物学标志物,高敏感方法检测的cTn I/T 称为高敏肌钙蛋白(hs-cTn)。推荐首选hs-cTn 检测,如果结果未见增高(阴性),应间隔1~2 h 再次采血检测,并与首次结果比较,若结果增高超过30%,应考虑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 若初始两次检测结果仍不能明确诊断而临床提示ACS 可能,则在3~6 h 后重复检查。在AMI 早期cTn(hs-cTn)升高阶段,CK-MB 对于判断再梗死有益。STEMI 患者的心电图有特殊诊断价值。 a. 至少两个相邻导联J 点后新出现ST 段弓背向上抬高[V2-V3 导联≥0.25 mV(<40 岁男性)、≥0.2 mV(≥40 岁男性)或≥0.15 mV(女性),其他相邻胸导或肢体导联≥0.1 mV]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一、急性颅脑损伤 二、出血性休克 三、过敏性休克 四、急性呼吸衰竭 五、急性左心衰竭 六、急性心梗 七、心律失常 八、脑出血 九、上消化道出血 十、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十一、急性酒精中毒 十二、灭鼠药中毒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十四、急腹症 十五、创伤诊疗常规 十六、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十七、心肺复术CPR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清创缝合术

急性颅脑损伤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 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紧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急救。 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 2016-06-16 17:42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引用文本: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397-404.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1-0282. 2016. 04. 002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本共识全文免费下载,请点此进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其中NSTEMI 与UA 合称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ACS 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全国有心肌梗死患者250 万;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2013 年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为66.62/10 万,城市地区为51.45/10 万。 目前,绝大多数ACS 患者首诊于急诊科,为进一步缩短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规范并及时更新国内ACS 的诊疗流程、使其简便易行、且与国际学术进展接轨,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华电子音像出版社,参考《201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和2015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主要学术文件共同制定本快速诊疗指南。ACS 的诊治规范流程 ACS 患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包括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检验科和影像学科的合作。胸痛患者及(或)目击者呼叫院前急救体系、或是胸痛患者首诊于急诊科,皆应在首次医疗接触(FMC)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施以下措施,作出初始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图1)。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科临床诊疗指南目录 1、人工气道及管理、氧疗 2、控制出血及休克处理 3、发热 4、头痛 5、胸痛 6、腹痛 7、呼吸困难

8、昏迷 9、基础生命支持 10、高级生命支持 11、脑复苏 12、呼吸衰竭 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14、急性心力衰竭 15、急性胰腺炎 16、上消化道出血 17、急性肾衰竭 18、过敏性紫癜 19、脑梗死 20、脑出血 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2、急性蜂窝组炎 23、低钾血症 24、代谢性酸中毒 25、急性有机磷中毒 26、百草枯中毒 27、急性酒精中毒 28、急性毒菇中毒 29、急性镇静催眠药物中毒

30、毒蛇咬伤 3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2、淹溺 33、过敏性休克 人工气道及管理、氧疗 【概述】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用以辅助通气及治疗肺部疾病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此环节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心肺复苏、脑血管意外、严重中毒、多发伤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人工气道的种类: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管,气管内插管(经口、经鼻),气管切开置管。 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科学的管理是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保障和救治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氧疗是指将氧气以多种形式作用于患者局部或全身,从而达到提高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改善损伤组织的供血、供氧,恢复组织有氧代谢的功能并加速创面愈合的目的。氧疗是使用氧气来纠正缺氧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1,临床上需要建立紧急人工气道的常见危重病症包括深昏迷、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心搏骤停、严重气道痉挛、气道异物梗阻、镇静剂或麻醉剂作用、颅脑及颈部外伤、误吸或有误吸危险、意外拔管、大量难以控制的上呼吸道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等。建立人工气道无绝对禁忌证,关键在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缺氧的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发绀。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第二章出血性休克 第三章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第八章 AMI溶栓治疗常规 第九章心律失常 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十一章脑出血 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 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 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二十一章急腹症 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 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 第二十五章脑复苏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五、清创缝合术 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 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 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在我 国依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且绝大多数ACS患者首诊于急诊科。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 学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组织相关 专家对2016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形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1、ACS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作出初始诊断并进行最初的不良风险评估。(ⅠA) 心电图 患者就诊或首次医疗接触(FMC)后10min内行标准12导联甚或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记录,有条件者行多功能心电监护。(ⅠC) 生物标志物 检测cTn或hs-cTn作为诊断AMI的生物标记物。(ⅠA) 如不能检测cTn,可以CK-MB质量检测作为替代。(ⅠC) 有条件者可行床旁快速检测(POCT方法) 。(ⅠC)

动态检测cTn(hs-cTn)和(或)CK-MB,直至明确临床诊断,后视病情减少检测频率。(ⅠB) 同时查验BNP或NT-proBNP、D-二聚体及凝血、肾功能等有助于临床诊断和评价病情。(ⅠC) 影像学等检查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运动与功能,同时具有确诊或鉴别诊断意义。(ⅠA)如果患者无反复胸痛、心电图结果正常、cTn(hs-cTn)水平正常,但仍疑似ACS,建议行无创负荷试验以诱发缺血发作,视结果再进一步考虑是否行有创检查。(ⅠC) 如果cTn(hs-cTn)和(或)心电图结果正常,但仍怀疑ACS,建议行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冠脉造影检查。(Ⅱa A) 2、ACS患者的风险评估 高龄、心力衰竭、房颤等心律失常、前壁梗死、收缩压降低、肌酐增高等多个因素独立增加STEMI患者死亡风险。(ⅠA)。 使用GRACE评分和(或)TIMI积分评估NSTE-ACS缺血风险和预后。(ⅠA)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应用CRUSADE评分预测严重出血风险。(ⅠA) 3、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均立即服用阿司匹林(负荷量300mg,继以75~100mg/d长期维持) 。(ⅠA)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试题及答案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 1、()年,美国三大协会对指南进行更新。 A、2014 B、2015 C、2016 2、()年冠心病双抗疗程指南的更新。 A、2014 B、2015 C、2016 3、心梗后心肌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时间为() A、20~30分钟 B、1~12小时 C、1~2周 D、6~8周 4、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包括以下哪个病症() A、稳定型心绞痛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非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D、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5、()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丰收之年,各类疾病机制和相 关预后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临床新数据必将改变临床实践。 A、2012-2014 B、2013-2015 C、2013-2014 4、急性心梗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增快,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A、感染 B、坏死物质吸收 C、疼痛刺激 D、血栓形成 1、研究结果公布在()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 A、2012 B、2013 C、2014 4、()的患者具有多支血管病变,非罪犯血管的存在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A、2030% B、3040% C、3050% 4、关于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病人位于上腹部,易被认为是急腹症 B、部分病入可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 C、疼痛部位和性质和心绞痛相同、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 D、含用硝酸甘油迅速缓解 4、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2) 1、评分()延长双抗显著增加出血风险,未显著降低缺血风险。 A、<2 B、>2 C、≥2 2、30个月较12个月进一步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达()。 A、29% B、30% C、33% 3、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梗死部位()。 A、左心室高侧壁 B、前壁 C、广泛前壁 D、下后壁 4、评分()延长双抗显著降低缺血风险,不增加出血风险。 A、<2 B、>2 C、≥2 5、关于心肌梗死病人出现休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肌坏死广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B、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 C、血容量减少 D、主要为过敏性休克 5、下列哪项不是心肌梗死并发症()。 A、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破裂 C、黏液瘤 D、栓塞 1、血栓负荷根据血栓分级可以分为()级。 A、4 B、5 C、6 2、()年会公布评分工具,用于评估支架术后患者是否需要接受1年以上的双抗治疗。 A、2013年11月 B、2014年11月 C、2015年11月 3、评分()患者更适合长期双抗治疗,其获益显著。 A、≥2较<2 B、<2较≥2 C、>2较≥2 4、30个月较12个月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达()。 A、70% B、71% C、73%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__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第二章出血性休克 第三章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第八章AMI溶栓治疗常规 第九章心律失常 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十一章脑出血 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 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 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

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二十一章急腹症 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 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 第二十五章脑复苏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五、清创缝合术 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 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 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 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1) ?1、()年,美国AHA/ACC/SCAI三大协会对STEMI指南进行更新。 o A、2014 o B、2015 o C、2016 ?2、()年ACC/AHA冠心病双抗疗程指南的更新。 o A、2014 o B、2015 o C、2016 ?3、心梗后心肌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时间为()。 o A、20~30分钟 o B、1~12小时 o C、1~2周 o D、6~8周 ?4、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包括以下哪个病症()。 o A、稳定型心绞痛 o B、不稳定型心绞痛 o C、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o D、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5、()年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丰收之年,各类疾病机制和相关预后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临床新数据必将改变临床实践。 o A、2012-2014

o B、2013-2015 o C、2013-2014 4、急性心梗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增快,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A、感染 B、坏死物质吸收 C、疼痛刺激 D、血栓形成 1、PRAMI研究结果公布在()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 A、2012 B、2013 C、2014 4、()的STEMI患者具有多支血管病变,非罪犯血管的存在与不良预后明显相关。 A、20%-30% B、30%-40% C、30%-50%、 4、关于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病人位于上腹部,易被认为是急腹症 B、部分病入可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 C、疼痛部位和性质和心绞痛相同、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 D、含用硝酸甘油迅速缓解 4、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适应证不包括()。 A、稳定型心绞痛

急诊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肾衰竭(ARF)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肾功能急剧坏转,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一、少尿期: 1.大多数在先驱症状12-24小时后开始出现少尿(每日尿量50-400ml)或无尿。一般持续2-4周。 2.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呃逆、头昏、头痛、烦躁不安、贫血、出血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3.代谢产物的蓄积: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可有高血钾、低血钠、高血镁、高血磷、低血钙等。尤其是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 5.水平衡失调,易产生过多的水潴溜;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脑水肿。 6.易继发呼吸系统及尿路感染。 二、多尿期: 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ml时,

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ml,甚至可达到10000ml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约4-5天后,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此期持续1-3周。 三、恢复期: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 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二、急性肾衰竭可根据数日至数周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呈进行性急剧下降,血肌酐每日升高44.2~88.4umol/L(0.5~1.0mg/dl)或24~72h内血肌酐相对升高25%~100%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可以根据原发病史,少尿和尿改变的特点作出诊断。 【治疗】 早期 一、治疗原发病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干货)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 范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 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一、急性颅脑损伤 二、出血性休克 三、过敏性休克 四、急性呼吸衰竭 五、急性左心衰竭 六、急性心梗 七、心律失常 八、脑出血 九、上消化道出血 十、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十一、急性酒精中毒 十二、灭鼠药中毒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十四、急腹症 十五、创伤诊疗常规 十六、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十七、心肺复苏术CPR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清创缝合术 急性颅脑损伤 (一)初步检查1.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 sgow Coma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三)紧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急救.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 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 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

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

急诊急救项技能操作评价标准

急诊急救项技能操作评 价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指标分值:10分 二、指标意义 社区急诊抢救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的针对患者或社区居民突发疾病进行的紧急抢救、改善病患或挽救生命的措施,是急诊医学的前沿阵地。时间是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医务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突发疾病作出诊断与处置,而社区医师凭借着对辖区及签约居民的病史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帮助快速判断病情并进一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让病人得到妥善救治,为危急重症患者后续的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病患争取最佳有效抢救时段,提高急救成功率,急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危急重症患者的进一步诊治和预后,急救能力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救方面的管理水平,在提高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急诊抢救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三、指标说明 (一)有完善的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岗位职责明确,每年至少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院内外突发事件急救制度及流程。包括院内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与流程。各类预案要规定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各岗位职责。各类预案应当明确急救转诊的具体指征和流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开展1~2次急救应急演练,演练应包括演练培训(培训资料、培训照片、培训方案)、演练方案(明确组织机构和评判人员)、应急演练过程、演练总结(演练过程的不足和落实整改情况)等。 (二)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完善、有效。 原卫生部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卫医发[2006]240号)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设立有专门的抢救室,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抢救室业务用房不少于1间,面积18平方米,至少设置1张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房间应设在与全科诊室相近的位置。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抢救设备等。一切抢救药品、器械、设备、敷料均需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挪用或外借,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 急救器械应包括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抢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给氧设备、洗胃机。抢救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绝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首诊于急诊科。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正式发布。 2019版指南对2016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进行了修订,内容涉及ACS的诊治流程、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等内容。指南突出强调了ACS快速诊治从首次医疗接触(FMC)起始,内容简明、实用。本文介绍ACS治疗方面的要点。

图1 ACS诊治流程 一、抗栓治疗 表1 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表2 ACS患者抗凝治疗 1.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替

格瑞洛、氯吡格雷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替罗非班等)。 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癸钠、比伐卢定。 2.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ACS患者中大约有30%合并肾功能不全,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更差,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也更高。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应基于肾功能的评估进行相应调整。 3.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抗栓治疗 ACS患者接受抗栓治疗时,若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或者较血小板计数基础值下降>50%),应暂停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其他肝素类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如治疗前有明确的血小板减少至30× 10^9/L~40×10^9/L,抗栓治疗要慎重,选择对血小板减少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倾向。 二、急诊再灌注治疗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__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第二章出血性休克 第三章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第八章 AMI溶栓治疗常规 第九章心律失常 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十一章脑出血 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 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 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

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二十一章急腹症 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 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第二十四章心肺复术CPR 第二十五章脑复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五、清创缝合术 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 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

临床诊疗指南培训记录7 时间:2018年8月20日 地点:急诊科医生办公室 人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主持人:科主任刘峰主治医师 内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培训: 急性心力衰竭 【概述】急性心力衰竭示各种心脏病因导致左心室排血量突然、显著降低而导致急性严重肺淤血。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致心源性休克或心脏停搏。 【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体征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尖冲动向下移位,可出现交替脉,可出现心界扩大,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可伴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血压升高,但伴心源性休克时血压降低。 3.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早期PaO2轻度下降或正常,肺水肿期间PaO2明显下降,PaCO2增高。(2)X线胸片:可见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3)血流动力学检测: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PCWP18-20mmhg出现轻度淤血,20-25mmhg为中度

肺淤血,>30mmhg出现肺水肿。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2.诊断标准(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病因。(2)发病急骤,突发言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3)双肺可闻及布满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奔马律。(4) X线两肺大片云雾状影、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 PCWP>18mmhg。【急诊处理】 1.急性左心衰治疗应争分夺秒,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注意评估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度。 2.进行心电监护、12导联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血常规、电解质、β利尿钠肽水平、心肌酶,留臵导尿管。 3.静脉注射吗啡3~5mg/次,15分钟可重复使用,以减轻患者焦虑,消除烦躁,同时可扩张静脉动脉,减轻心脏前负荷。 4.维持呼吸道通畅,导管或面罩吸高流量,或予正压通气,以增加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使用利尿剂呋塞米20~40mg,1V,必要时每次4~6小时。6.使用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从5~10mg/min 开始,5~10分钟增加5~10mg,常用50~lOOmg/min,注意血压变化。若有低血压可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7.增强心肌收缩力 (1)洋地黄: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者,可用

急诊科过敏性休克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过敏性休克临床诊疗指南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由喉头或支气管水肿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2、循环衰竭症状:心悸、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弱、血压下降与休克等。 3、神经系统症状: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晕厥、昏迷、甚至抽搐等。 二、诊断要点: 1、明确的用药史,或毒虫刺咬史等。 2、具有上述的临床表现。 3、过敏实验:在过敏性休克康复后,可作皮肤试验以明确致敏原。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性反应的物质,由皮肤试验引起的,用止血带结扎注射部位的上臂。 2、肾上腺素: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最好在原来注射药物的部位注射,以减缓致敏药物的扩散。 用量:0.1%溶液,成人每次0.5~1ml,小儿每次0.02~

0.025ml/kg,肌注。严重病例可用肌注量的1/2~2/3,稀释于50%葡萄糖液40~50ml中静注。如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作用短暂,如注射首次剂量后不见效,可于3min后复注射。也可以1~2mg,加入5%葡萄糖液100~200ml中静滴。 3、吸氧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必要时可作气管内插管可进行人工通气。 4、补充血容量:恢复和维持足够的血容量,是抢救过敏性休克重要的一个环节。必要时可作静脉切开,但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过多,以免诱发肺水肿。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CAMP分解。成人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以50%葡萄糖液40~50ml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注射。 6、血管活性药物:间羟胺50~10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 7、针刺疗法:双侧内关,合谷及人中穴。 二、特殊方法: 1、治疗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可用青霉素酶80万u肌注1次。 2、链霉素过敏反应,10%葡萄糖酸钙溶液,成人一次用量10~20ml,缓慢静注。

临床诊疗指南[1]

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ISBN978一7一117一11969一6 1.临…汀。中…IH。①临床医学一指南②急诊一临床医学一指南IV。R4一62R459。7一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ZOQg)第09性340号 门户网:~·pmP几。闭1卫人网:,门即讯hrhexan、切m 出版物查询、网上书店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策划编辑: 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设计: 杜贤周春桃兰南文tj艳梅郭森李秋斋 姚冰刘盛刘艳梅陈敏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编著:中华医学会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1于67616688)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 邮编:100078 E一mall: 购书热线:010一67605754010一65264830 印刷: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787只10921’16印张:36.25 字数:670千字 版次:200!〕年9Jl第1版2009年9)】第1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吕一7一117一11969一6/R·11970定价:67。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一7613394(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都联系退换) 内容提要 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是一部权威性的急诊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书籍,是分会组织全国委员单位的专家通过近两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的作品。此分册分为院前急救,灾难医学,急诊症状,复苏,呼吸系统急危重病,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泌尿系统急危重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肿瘤急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病,代谢内分泌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范专业知识分享一、气管插管术 【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出分泌的;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症】 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气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 以提起会厌而显露声门。,然后上提喉镜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的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

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 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 流入气管。 【注意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头源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朱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 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呼吸骤停。,起反射性心搏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 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密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易超过72 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一次。 二、机械通气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审批稿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 持续改进方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民生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小组由科主任、科护长及科内医护人员组成。 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科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审议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方案,督促、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2)质量管理职能: 职责:对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 (3)科室质控小组:由医疗、护理各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

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量管理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质控小组每月至少开展活动一次,每季总结一次;结合本专业特点、技术水平以及《临床诊疗指南》、单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本专业疾病诊疗、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科室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科内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并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二、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十三个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落实,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完善其他相关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完善各种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实施按上级要求的各专业单病种、临床路径,按照具体规范进行诊疗活动,保证环节质量、终末质量。 3、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根据我科实际,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对全科医疗质量负责,质控小组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将采取每月、每季集中检查、考核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对考核结果进行奖罚(祥见医疗质量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细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