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1、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从鹰厦铁路集美站出来,走进上书“集美学村”四个遒劲大字的牌楼式大门,沿着花岗岩方块石砖铺垫的大道,边走边看:左侧是航海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钟楼、敬贤堂、小学、医院、财经学校、幼儿园;右侧是华侨补习学校、福南大会堂、水产学院、内池中池外池、中学、游泳池、鳌园……黉舍林立,道路纵横,碧波潋滟,花树芬芳。漫步约里许,便到“陈嘉庚先生故居”门前了。

嘉庚先生故居(见照片一),是一幢朴素的二层小楼房,建成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一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一二二年春,陈嘉庚先生曾住在这里亲自擎划厦门大学之创建与集美学村之扩展。抗日战争期间,本楼被日寇烧夷弹所毁,仅余残垣断壁。新中国建立后,遵从陈嘉庚先生意见,尽先修复校舍,本楼延至一九五五年才修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年九月,陈嘉庚先生临终前的这几年,他老人家又居住在这里。

踏着少楼左侧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走廊,走到中间,便见陈老先生当年的小会客室:后壁悬挂陈嘉庚先生遗像,左右两壁分别悬挂巨幅油画—集美学校全景和厦门大学全景。厅里整齐排着会客的桌椅。

从走廊左侧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工作室:靠左摆着一台双档连架办公桌,桌面的玻璃砖里显现一张陈老先生晚年在这里草拟的“鹰厦铁路改道计划图”(手迹);靠后及靠右摆着靠背椅、藤椅和两只沙发。这两只沙发一旧一新,样式也不同,旧的一只,陈老先生坚持不让翻新,只让换了一块坐垫,他还亲自找来一块弃置不用的木板,需要时便搁在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他晚年便常在这块板上写作;新的一只是一九五三年上海集友银行赠送的。两块沙发椅之间放着一块连小橱的茶几。(见照片二) 从通向工作室的一个小门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卧室,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张普通的眠床,上铺台甲草席,席上放着普通的棉被、毛毯和一条陈老先生用了十多年的蚊帐——上面留有他当年亲自缝补的针迹。床头摆着一块小茶几,上面搁着热水瓶等和一只蜡烛台。(见照片三)啊,这只蜡烛台原来是个破瓷茶杯,那上面还有一段陈老先生尚未用完的红蜡烛!据说,解放初,集美学校的电灯用的是自己电厂发的电,夜间十点钟停电熄灯,陈老先生就点起这台烛继续工作;后来虽然昼夜供电,但当夜间偶而停电熄灯时,他还是使用这台烛。在这张茶几面板的右侧,有一块可以抽出推进的活动硬木板,需要时就抽出来搁电炉,用完后拿走电炉,把活动板再推进去,这是陈老先生自己设计而由木工制成的。正对床前靠墙放着一张陈旧的硬木梳妆桌,桌上搁着小桌钟、温度表、橙汁绞(绞橙汁为药)以及各种家用药品多瓶,其中那瓶五香丸是治胃病良药,陈老先生生前曾大量配制,供各地群众索取服用。紧靠梳妆桌的是一个乌色玻璃书橱,橱里放着他生前阅读的书籍。紧接着是个有九个抽屉的文件橱,陈老先生晚年把各处来往文件分为纪念碑、厦美、集友银行、博物院、报告表等类,分别放入他手写标签的抽屉里。在卧室前面两侧的角落里,右角是个衣架,左角是个箱架,上叠陈老先生从南洋带回来的两只旧皮箱,收藏着他晚年穿用的衣服二十余件。(见照片四)

室后右侧有个小门通往卫生间。卫生间里设置自来水盥洗盆和抽水马桶,放着个衣

橱,是陈老先生放日常用的衣帽及修容用具的地方。卫生间里还放着脸盆架、脸盆及其他用品,其中特别引人深思的有三样:一是一套灌肠器。陈老先生晚年患了老年性便秘,经常需要灌肠,为了不麻烦医生护士,他购置了一套灌肠器,需要时就自己处理。陈老先生生前常说:自己能做的事就不要麻烦别人。二是一把布伞(见照片五)——这把布伞是陈老先生从南洋带回来的,用了十多年,破了就补,烂得没法补就换块新布。三是四枝手杖——其中两枝比较新,是远出时用的;另两枝是日常巡视工地时用的,磨损了不少。陈老先生晚年亲自主持集美和厦大校舍扩建工程,以七八十岁之高龄,每日持杖步行数华里,巡视各地工场,严寒酷暑,劳瘁弗辞,非遇暴风疾雨,未曾一日间歇。这些磨损了的手杖,辉耀着他的坚强毅力和爱国爱乡的深情。

走进小小的餐室,就觉得它是多么简陋朴实:一张普普通通的圆桌摆在中间,十只平平常常的圆凳环绕着它;靠窗放着一张硬木桌子,桌面放着茶盘茶壶茶杯和一个搪瓷牙杯,牙杯里擂着一双象牙筷子、十三双白色塑料筷子、三双漆箸和六枝小汤匙,抽屉里放着六只瓷碗。这就是他老人家晚年日常用餐和常以具有家乡风味的蚝煎、甘薯汤饷客的地方。

在陈嘉庚先生故居里,还收藏着他的著作、手稿和国内外的有关评论,收藏着他生前为厦门华侨博物院及集美鳌园长廊两侧陈列橱购皿的部分文物,汇集着陈嘉庚先生获得“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等崇高评价、蜚声中外、影响深远的许多史料,记录着他一生经营企业、兴办教育和参加政治活动等方面的翔实史迹,放射着陈老的爱国爱乡思想、崇高品德和坚强性格的光芒。这些都将在故居右侧正动工兴建的“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系统展出。

陈嘉庚先生生平认为“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他把一生所得的资财几乎全部用在爱国事业,其中绝大部分用在教育方面。瞻仰了陈嘉庚先生故居,我们觉得陈嘉庚先生的精神财富,也如肥料,也在不断散播,为祖国为家乡,发挥着不寻常的效用。

后记:文系按陈嘉庚先生晚年居住时的情况及原先摆设记叙的。如今,为了便于保存和说明,已将部分陈嘉庚先生生前使用的衣物用品集中陈列于另一室的玻璃橱中。

(里艺浔涛)

2、专家的拍板

编者按:文转载自《福建工人》1981年第8期,报导的是母校高中15组江培萱校友的事迹,作者是《福建日报》记者黄芝晓和《福建工人》记者高友良。

“拍板”是个多么熟悉的词儿!在一些人的眼中,它简直就是“权力”的象征。他们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拍板”才行,然而目的往往只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揽取权利。我省最大化工企业——三明化工厂江培萱副总工程师在指挥生产和基建中,也常是大小项目都要他“拍板”,但他考虑的却是人民的利益。因而,关于他“拍板”的故事,在三化尿素工地上常常不胫而走。

那是冰机氨罐新旧系统合拢的时候了,焊接现场就在储存着氨液的氨罐附近。这里

是严重禁火区,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引起弥天大火,犹如虎口拔牙般的危险。弥漫着氨气的地槽上,严严实实地覆盖着钢板,消防队员严阵以待,技术员、安全员、车间主任围集在现场,憋着气,注视着焊工手中焊枪。江培萱环视了下四围,下令:“开始焊接。”

气焊工犹豫了,他的手在额动……谁知道枪口喷出的火苗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时,江培萱快步走到气焊工面前,毅然而坚决地说:“焊吧。万一着火了,前面有我!”这一“拍板”,使气焊工吃了颗“定心丸”,他信赖地看了一眼满头银丝的江总,“噗——”了一声,焊枪口喷出了一道蓝色的火焰……

这类“拍板”的事,在江总身上有不少呢,只是“拍板”形式不一而已,有的是当场决定了的,有的却要等上儿个月。合成塔大修前一段时间,进气阻力很大,为了保证生产,有人提出合成系统的气压差要从额定的每平方厘米三十五公斤,增加到每平方厘米四十五公斤到五十公斤。高压循环机能不能承受这样的负荷呢?问题又提到了江培萱面前。

可是,这一“板”,江培萱一直举了两个月才“拍”下来。这倒不是江培萱染上了“研究研究”的官僚主义陋习;产上不去,他这个三化“元老”比谁都着急。但是,再急也不能蛮干呀,还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合成塔是全厂最关键的设备,违反科学,盲目“拍板”,得到的将不是增产,而是摧毁性的无谓牺牲。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发生过的惨痛事例,绝不能在社会主义国土上重演。

尿素设备国家投资七千多万元,加上配套,已达一亿一千多万元了。按尿素含氮量百分四十六计算,十一万吨尿素就含有一亿零一百二十万斤化肥氮素。换句话说,这里,每年可增产粮食十二亿一千四百四十四万斤。江总感叹地说:“工程建设的‘板’不容易‘拍’啊,古人说一语值千金,我们常常是一‘板’抵万金哪,一定要慎重行事。”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工程师,早年就学于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专攻子化学,长期严格的科研工作,使他不但养成了凡事都要有充分根据的科学态度,而且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这两条,正是他承受指挥尿素工程负荷的有力支柱,也是他遇事敢于拍板的基础。

我们的思路和谈话沿着“拍板”这条线索延伸开去,江培置谈兴渐浓。他又点燃了一支烟,思索后说:“尿素生产的化学过程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氨和二氧化碳的结合,但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处理起来就复杂了。说句老实话,我现在用到的化学还远不如力学多。”

“你们看。”老江指着那边道。哦,它就是中间换热器,我们在省城有关部门采访时已听说到它了。这个换热器,原设计的材质要求是十五公分厚的铬钼钢轧制钢板,国内现在还无法生产,省里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只搞了一些薄点的铬镍钛不锈钢板。能不能代用呢?

“又要你拍板了,是不是?”

江培萱笑了:“整个拍板过程讲起来只有六个字:研究、计算、分析,但真正做起来,却要调动热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金相学、高等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过程,讲来何其轻快。其实,他和助手们跑遍了淮南、上海、北京,找到原设

计单位和有关部门。为了争取时间,他出差不坐卧铺,带个小板凳,挤在硬坐车厢里,和助手们一起风里来雨里去,还亲自推倒了几天,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确认了它的科学性、准确性,才用来计算新材质的可用性,“拍”下了这一“板”。

现在,整个尿素工程已经一次试车成功,即将投入生产了。这在全国同类工程中是最顺利的。可是,为着这个一次顺利试车,江培萱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我们视野所及,到处是一台台现代化的设备,密密麻麻的管道。这里,没有炼钢厂里钢花飞舞的壮观场面,也没有机器厂里浑厚低鸣的马达声,一切化学反应,都在设备和管道中默默无声、然而剧烈地进行着。这一切,和我们江总不露声色的实干精神,多么谐和。搞现代化建设,多么需要他这样的知识分子啊!

在合成塔前的中置锅炉阀门前,江培萱稍稍停了下。这是从日本进口的设备,光它,就价值二万六千美金。在尿素工程中,这样的设备还不少呢。除了日本,还有西德、英国、瑞典,以及意大利的。翻译这些设备资料,不但要译出它的机械性能,还要弄清它的工作原理,编制详细的操作法。从一九七八年到现在,江总已利用业余时间为尿素工程翻译了好几万字的技术资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是,就是为这个外语,十年动乱期间,曾经给江培萱带来过不测风云。那时,象他这样的人,是容易套上“特务”、“间谍”的帽子的,江培萱当然也难以幸免。要证据吗?家里几百本外文资料、笔记,“不是里通外国的情报是什么?”

在那些“造反派”面前,江培萱真是“秀才碰上兵,有理说不清”。然而,当“革命的卡车”拉着一车的“反革命罪证”扬长而去的时候,刚强坚毅的江培萱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几十年的心血,振兴中华的理想,难道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吗?

这,如一片阴影笼罩在江培萱的脸上,郁结在他的心头。他被贬到“牛鬼蛇神”之列,放下了设计社会主义蓝图的铅笔,拿起了扫垃圾的扫帚。可是,真所谓积习难改啊!不久,他找到了“复辟”的门道:手拿扫帚,嘴念外文;没有书本,他就发挥自己基础知识牢固的特长,从基本公式开始一步步推导;兴趣不可抑制时,就找个“革命扫帚”扫不到的角落,把烟盒纸反过来,演算上一道难题。每当推导出一个公式,解决了一道难题,江培萱就会忘却当“牛鬼蛇神”的痛苦,进入忘我境界,而沉醉在最高级的享受之中了。

江培萱日盼夜想的一天终于来到了!粉碎“四人帮”,党把主持我省建设最大的化肥基地的任务交给了他。江培萱深知这付担子的重量,他计算了自己的“预

力”,决心承担最大的负荷。成千个日日夜夜,江培萱的心都扑在为建设尿素工业的事业上了。

太阳西沉了,我们瞥了一眼夕阳中的江培萱,他还是他从前那个模样:短衫蓝裤,既作便鞋又当工作鞋的翻毛皮鞋上,有泥尘和油污的星点儿。泛着红丝的眼睛有些干涩,说话比前沙哑了;花白的头发越发稀疏,疲惫的脸上有憔悴之色。我省第一包尿素即将冲出料口,可是这项重大工程的主持者却比从前苍老了。

我们想起了一个与尿素工程毫不相关的问题:

“江总,您成天忙于这些‘拍板’的具体事务,自己的量子化学专业就这样放弃了吗?”

江培萱环顾着夕阳余辉照姐下的工房笑了。他的回答竞是这样意味深长:

“你们知道寒春和阳早吗?他们一个放弃了高能物理专业,一个放弃了美国的舒适生活,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我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是更应该为振兴中华竭尽自己的一切吗?”说着,他话锋一转:“坦率地说,自己爱好的专业是不会轻易忘怀的,现在就当作‘自留地’种一种吧。其实,现代科学都是互相交错的,要说专业,发展祖国化学工业就是我的专业。也有人为我这些年没有写出论文而惋惜,其实,我的最大论文已经快写好了,这个尿素工程,不就是我和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合作写的大论文吗?!”

呵,这位可尊敬的我省合成氨专家,他不但在工程建设中为技术问题“拍”了成百上千次的“板”,而且在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根本问题上,“拍”下了关键而准确的一“板”。如今,这位追随中国共产党三十余年的老知识分子,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细胞了。每一个有志于振兴中华的科技人员,不都应该“拍”下这一“板”吗?

3、诗二首

邱秉经

重访集美母校

波光夹道正清秋,五十三年认旧游;

最是迷人滨海境,青山碧水拥崇楼。

谒陈校主墓

兴学有殊勋,英才千万人,

闽南三学府,费劲先生心。

注:三学府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

4、南书记视察集美大专院校

高度赞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精神

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同志于六月九日上午八时来到学校林立的集美学村视察集美的大专院校。随同项南书记视察的,有省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汪志馨副主任、干部处王听处长、教育处李朴处长、厦门市委副书记、厦门经济特区主任王一士等领导人。

项南书记一行先到集美航专,在叶振汉等学校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驾驶专业的模拟驾驶台、船模室、听音室,然后在驾驶专业科的办公室举行座谈。

项南书记在座谈会上指示:集美航专是全国最早创办的航海学校之一,很光荣。集

美航专跟陈嘉庚先生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更是有意义。陈嘉庚先生很了不起,把那么多钱都用来办学校,不仅我们要学习,还应该为福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光荣。

他说:集美航专要为福建发展航海事业培养人才,到一九九○年是否可把学校的规模发展到二千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有航海环境、特点、格调的航海学校。你们有可能把这个学校办好,使它成为全国最好的一个学校。陈嘉庚在这里奠下基础,我们的政府应把他发扬光大。

在结束了对航专的视察之后,项南书记接着便视察了水产学院。他再次高度赞扬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建设家乡的爱国精神和伟大功绩,勉励大家学习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热心家乡建设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项南书记还特别指出:陈嘉庚先生办集美学校有整套的规划和想法,集美一定要保持原来的风貌。

项南书记在水产学院参观了学院的电子仪器厂和建在海边的海水养殖场和淡水养殖场,他希望学院在四化建设中为发展渔业生产服务,为沿海培训更多的业务熟练的水产干部而作出贡献。

最后,项南书记视察集美师专。他说:集美不仅是侨乡,而且是福建的教育橱窗,你们一定要争口气把教育办好。他又说:福建是个有艺术传统,音乐传统,很有特色的省份。厦门这个经济特区,不仅经济要发展,文化传统也要发扬。为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我们应该重视美学教育。为此,集美师专可否逐步办成以美术、音乐为主的学校,为中学多培养一些美术、音乐方面的老师,大家可以考虑考虑。

项南书记在视察了各大专院校之后,还到陈嘉庚先生故居与归来堂以及鳌园参观。

(综合报导)

5、集美师专近讯

主办全国师专热力学、统计物理学讲习班

集美师专主办的全国师专热力学、统计物理学讲习班七月十日开学。张克莱副校长在开学式上向来自祖国各地的物理教师表示欢迎。

这个讲习班由南京大学物理系龚昌德教授等四位专家主讲。学员主要是一些师专担任热力学、统计物理学课程的教师。少数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也报名参加。讲习班开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学等课程和讲座。学校有关部门,特别是物理科的同志,不辞辛苦,认真细致地从报到、学习、娱乐、吃、住等方面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思宁)

科室建设评比

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集美师专就科室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交流、评比活动。

这是对科室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以教务处为首,各科室代表参加,组成了科室建设检查组。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做了总结汇报。检查组评选出四个先进科室:第一名教育学科教研室,第二名美术科,数学科和中文科并列第三名。教育学科教研室

工作成绩显著。该室几位同志主编的《心理学科普园地》双月刊,为我国心理学科学普及工作开辟了新园地,具有全国性影响。

教务处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四个方面做了抓科室建设的总结,上报给省教育厅。

(师专报道组)

八二届毕业典礼

七月一日下午,在集美敬贤堂举行了集美师专八二届毕业典礼。

厦门市文教办负责人周乔林应邀出席典礼并在会上讲话。他宣传了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安排的政策,希望毕业生们服从组织分配,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张克莱副校长向毕业生致欢送辞。师生代表也在会上发言。

会上颁发了毕业证书。校方和毕业生互赠纪念品。

这届毕业生有中文、英语、数学、美术四个专业,共144位。八月份,他们将分配到厦门和友邻地区基层中学。

(师专报道组) 38名校友被评为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

《厦门教工》报第11期登出了253位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名单。据统计,其中有集美师专毕业的校友38位。林乐庆、李振声是省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孙永玲等36位是市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

这些校友绝大部分在厦门市区、郊区和同安的中学工作。在全市中学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中,师专校友占40帕以上。这些校友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有不少人兼任了共青团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他们热心教育,关心学生,虚心刻苦,勇挑重担,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母校争了光。

(思宁)

琴房落成乐声悠扬

昔日集美军乐亭旁,又响起了钢琴声。集美师专艺术科音乐专业的第一排琴房共八间在这里落成了。

六月九日,琴房冰晶雪白的日光灯亮了一架架钢琴被请进了新居。听听那欢乐的琴声,就知道音乐班学生有多高兴!

(思宁)

6、财经学校消息

举行八O级毕业典礼

七月十一日,省财经学校隆重举行八O级毕业典礼。刘益吾副校长代表学校讲了话,他在总结、回忆八0级学生两年来,在思想上、专业上的进步情况后,希望毕业生服从祖国需要,到四化建设第一线,为振兴中华贡献青春和才智。毕业生代表,工会、教师、八一级学生代表也相继讲了话。典礼上,还表扬与奖励了八O级评出的一批三好生等。

这届共有银行、财政、工业会计、基建和税务五个专业近五百五十名毕业生,他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各方面都有进步,他们正整装待发奔向工作岗位,为四化贡献力量。

在典礼上,郑海生校长等领导同志,向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

(白少山)

今秋招收六百名新生

省财经学校决定今年秋季,招收六百名新生。其中财政预算专业一百名,税务专业一百五十名,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五十名,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二百五十名,对外企业财务与会计五十名。这是几年来,招生最多的一届。

(陈其英)

珠算比赛

省财经学校教务科与珠算教研组最近联合举办八一级珠算比赛。财会813班、财政811班和税务812班,获得团体前三名,财政811班郑明星、税务812班黄林英和财会811班黄锦辉、财会814班薛锦莺同学,分别获得个人全能第一、二、三名。

从这次比赛看,全年段计算能力比上届有所提高,现已有90%多同学加减计算达到一级水平。个人全能第一名郑明星同学,加减乘除三级题(50道题30分钟完成算达到标准)17分钟就完成,准确率达93.3%,比上届第一名提前一分钟完成。

(王裕厚)

图书资料室不断扩大

省财经学校图书资料室,是一九七三年恢复的。当时,占地仅确240㎡,只有资料员一人和少量的图书资料。

近几年来,由于上级的关怀,学校的重视,图书资料室不断扩大:现占地为658, 12㎡,设有图书室、学生阅览室和教师备课室,人员增至七名,有报刊、杂志二百七十一种,藏书达八万七千四百多册。

(王福香)

主编《逻辑》一书脱稿

根据华东地区财政(经)中专第三次语文协作会议的决定,由省财经学校语文组组长车长坤老师负责主编的《逻辑》一书,己完成初稿。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在我校召开编辑会议,上海银行学校吴天车老师,常州财经学校张开波者师和我校中长坤、陈锦明老师将参加这次会议,对《逻辑》初稿进行研究。

(白少山)

短讯三则

一、福建省财贸系统中专学校政治经济学第七次校际教研会,七月十六日在我校举行,会期十天。省内十五所财贸系统中专学校将派代表参加。会议还邀请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派员出席。(李国雄)

二、省财经学校教育工会第九届委员会,近期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研究期末工作和暑假教工活动计划,将选派部分教工参加暑假疗养,充实工会俱乐部,开展一些有益

教工身心健康的活动。(王裕厚)

三、省财经学校教职工踊跃购买国库券,已超额百分之一百零二完成了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援四化建设。(白少山)

7、北上拾零

(七律三首)

张殊明

一、厦泉福途中

我在浔江度晚春。清明又踏故乡尘。

不曾落落忘良友,应是迢迢问至亲。

骤雨苍松分外盛,薰风劲竹丛中珍。

轻车跨越洪山渡,榕树重来福后人。

二、闽赣浙途中

闽江东岸走龙车,鸣笛飞烟招夕霞。

站驿有情迎过客,山川如画属谁家。

座中巾帼话前哨,灯下云鬟奏暮笳。

千里迢遥行未已,鹰潭此去有金华。

三、浙京途中

平明忽报抵杭州,又惜姑苏未一游。

沿线名城珍欲数,环区胜迹贵兴修。

蠡园风拂鼋头渚,孔庙光昭玉虹楼。

不尽英豪京阙下,久渐老病乞离休。

注:虹,绛韵一九八二年初夏

8、集美中学讯:制衣高中职业班结业

我校在一九八0年试办会计职业班的基础上,一九八一年秋季又与集美制衣厂联合举办制衣高中职业班,并于今年暑假毕业。

这届职业班共收男女生四十名,学习时间订为一年。学校根据职业班的特点,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并明确文化课应为专业服务,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

五月底,先进行文化课考核,然后到集关制衣厂实习,有不少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优秀,大多数学生都取得良好的成绩。集美制衣厂将从中择优录用,多数学生都可以得到工作安排。

9、校友动态

校友会名誉理事长、现厦门市副市长黄长溪于三月下旬参加厦门经济特区考察团前往香港进行考察。在交通运输方面考察了葵涌集装箱码头及启德国际机场。在工业方面,

参观了大埔工业区的一工厂以及工人居住区富华新村。在旅游方面,参观了海洋公园、宋城以及一些较大酒店。还在各个社团的应酬中接触到不少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友。

陈淑卿校友毕业于师范九组,其妹陈少卿校友则在初中肄业。姐妹二人系集美社人,久居新加坡,从事教育工作,现已先后退休。陈淑卿学生时代是母校当时的出色运动员之一,曾获省运会百米赛冠军,并参加全国运动会。姐妹俩最近由新加坡乘轮於四月下旬直达厦门,即返家乡和母校探亲访友,并前往漳泉一带旅游,于五月廿日经由汕头市搭轮返回新加坡。

泰国校友汪顺德(集美小学同学)、李厥福(集美商校21组同学)、庄天九(集美中学初中36组同学)在泰相约来广州转京沪杭等地旅游,于五月廿七日到厦门,即到母校参观访问在校师友。庄天九校友离校已四十八年,看到陈村牧老师非常高兴。他深感母校一切变化很大,过去学习和活动场所,如非指明,几乎都辨认不出。

新加坡校友黄天衷系集美商校第十一组同学,于1933年毕业后即回新加坡经营商业。离别母校已近半个世纪。近与夫人及女儿到广州,转游北京西安沪杭等处,于五月廿日特地来厦访问母校师友,参观校主故居、归来堂及鳌园,并到集美航专看望叶振汉校长。

薛明圣校友(集美商校十一组同学)与夫人王满治校友(集美幼师九组)亦长期居住新加坡。这次和黄天衷夫妇同游京沪西安等地,同回集美母校访问师友,并已于五月廿一日搭船往港转星。

刘向仁是师范三组的老校友。现已八十高龄。曾在永春和印尼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定居香港。四月底受海外侨亲委托,从香港返闽为永春湖洋的侨建大桥剪彩。事毕,于五月九日与刘鞠民校友(中学七组)、黄震武校友(高中十四组)相偕从永春来厦。翌日,在厦门市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林承志校友的陪同下,驱车回校参观,和六十年前的同窗友好陈村牧以及老友林鹤龄等欢乐叙旧,他们并特地到鳌园陈嘉庚先生墓前默哀致念。刘向仁校友已於五月十一日乘船返港。

陈友贤校友1937年毕业于高师八组,曾先后在母校会计处及香港集友银行服务过。现系香港森洋财务有限公司经理,最近与胞弟陈友赞同回家乡探亲。友赞系集美航海学校校友,在香港从事远洋航运工作有年。这番相约回到集美,主要为探问亲人及校中师友。因业务关系,已于月四日返港。

年逾八旬的老校友罗明在参加华东党史会议之后,应邀到厦门访问。六月五日,在老校友陈乃昌的陪同下,特地到阔别半个世纪多的集美母校参观陈嘉庚先生故居,与旧雨新知晤谈甚欢。上午十时许,罗明校友在集美航专接待室对集美各校部分教师介绍集美学校早期有关革命活动情况,受到热烈的欢迎。与罗明校友同行来集的还有他的爱人和女儿。

校友会名誉理事长颜西岳及理事林承志参加厦门市政协组织的参观学习团,於六月十日出发,前往广州、桂林、昆明等地参观学习,已聆六月廿八日返厦门。

在本省厦门、福州、首田等地区的商校校友周国英、李择中、吴竹根、邱锡三、林渔民、龚诗模、何贤章、林朝梓、杨耿兹等同学,于四月份约会前往莆田探访黄寿海老师,畅叙师生情谊。黄寿海老师于抗日战争期间在母校任教多年,深得历届学生爱戴,现已退休在家欢度晚年。他的地址是莆田城厢工业路18号。

10、校友来鸿摘抄

(一)

陈嘉庚先生乍为一个爱国华侨的典型,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你们就近能多搞点材料,先出版一部传记,待以后再搞电影之类较好。但如果育人搞了,也就罢了。

在集美读书时,我是“血花”的编辑之一,当时全体人员照了相片,至今还保存在北京,日后需要,可影印一份给你们。我当时参加化妆游行,男扮女装,后来演了一出母校一位历史老师编的戏,以后又演了一些什么戏,记不住了。明年大庆不知定在何时,倘来得及,我来参加热闹一番。

——摘自王寄生(白刃)5月28日的来信。

(二)

从校友会刊上看到一些校友的近况及一些老师的照片,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村牧老师是我在集美中学读书时的校董、校长,对人和蔼可亲。教英语的陈大弼、许玛琳老师,教学认真严格。从校刊的照片上,我还看到了许其骏老师,他教我们的美术,循循善诱。在校友动态专栏里,我知道了曾雨音老师在师范大学工作……我们有的校友在开往欧美的航船上,在长江和沿海的航船上当船长,有的在教育战线上当老师,有的在工厂里当工程师,总之,我们的校友在四化征途中奔忙,我们的校友可以说遍中国、遍天下!

我一想起在集美读书的那段日子来,总是有许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抗日战争正紧张时期,陈嘉庚校主访问延安回来,在安溪的校址里,给我们讲了他在延安的见闻,给我们的印象和教育尤其美好,深刻,难忘!当时,我们全体学生一直站在孔庙的石板地上,静静地谛听。我们领会到:陈嘉庚在宣传团结抗日,在表达我们全体学生的心愿——抗战必胜!从那时起,我产生了对陈校主的敬仰。我还记得,当时陈校主在讲话中劝我们要做盐,盐是白晰无瑕的,盐放在水中溶化了,虽然看不到了,但它却让人品尝到。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做人民中间的一员,要在人民的海洋中发挥作用。他这是借用圣经上的故事(是否如此,我没有去查考)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发挥盐的作用。这一点我是一直记忆到现在的,不知道当时与我同学的人是否也记得陈校主的这次讲话。陈校主是倾资兴学的典范,是爱国爱民的实业家,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我在中学时代及大学的一年多的时间都是在福建度过的,这是我青年黄金时代的一页。这段时间,我所受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可宝贵的。在福建,有许多我崇敬的老师,如陈村牧老师等,也有我许多同学,而且是很要好的同学。我对福建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我常常对人家说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我是广东深圳人,但是我一直未

在广东生活过,现在有些同志还认为我是福建人,我也未曾否认过。我于1936年12月从马来西亚(当时的婆罗洲)沙巴保佛回国就进入集美初中部读书,直到194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后来进入北京,在《北平解放报》社工作(1949年夏天),1949年8月,该报停刊,全体人员南下,在南京休整、学习,准备进军大西南。后来,11月份,我们从长沙出发,一直行军(在刘、邓大军的后面)到昆明。我们《北平解放报》的全体人员就办起了《云南口报》。1958年,我下放劳动,一年后到昭通专区一个县里的中学当语文教师。1981年初,我又回到报社,在文艺部里工作。

明年是集美学校建立七十周年纪念,我很想到福建来走一走,到集美来祝贺校庆,不知道是否能如愿。

来信要我为校刊写稿,以后,我一定写,这是我对母校应尽的义务。

祝村牧老师身体健康!向其他在集美的老师致衷心的祝愿!

云南昆明:刘观祥

六月三日

11、集美三咏

陈建邦

一、咏集美中学

热心爱国适逢时,乐育英才善主持。

研究中西新学说,尊师重道奠丕基。

二、咏集美师范

昔日梓楠同受益,而今师表广培材。

范围扩展书声壮,品艺兼优美誉来。

三、咏集美航海

航海人才多集友,行踪早已遍环球。

乘风破浪凭舵手,校主辛勤愿已酬。

写于腼甸仰光

12、我们是青年演剧队员

(集美剧团代团歌)

我们是青年的演剧队员,我们用戏剧从事宣传。舞台是我们的堡垒,街头是我们的营房。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员观众一致抗战,打倒日本强盗!收复大好河山。努力吧!青年的演剧队员,前进吧!亲娘的演剧队员。

编者按:抗战期间,我校内迁安溪,师生组织了集美剧团,演剧、唱歌,宣传抗日救国,十分活跃。剧团足迹所至,遍及穷乡僻壤。当时,曾雨音先生特为集美剧团谱了《我们是青年演剧队员》一曲,作为代团歌,一时间成为全体师生和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抗日歌曲。现将这一历史性歌曲刊登出来,一定会引起我们不少校友对当年那种艰苦奋

斗生活的回忆,在新长征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13、忆念校主陈嘉庚先生

庄梓树

我是高农七组的学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水、商、农三科合称为集美职业学校,内迁大田县的玉田村。1940年秋校主回国,由永安来到玉田母校视察。从集美随校内迁的老木工利阿师傅看望了校主,约请校主到他工棚里吃饭,利阿煮了地瓜汤,校主高兴地与他共进午餐。校主那平易近人、谦逊简朴和不忘故旧的崇高品德在同学中广为传颂,大家都深受教育。

当时三科的学生总数约两百人。校主特地对我们发表讲话。同学们列队在一个庭院里,校主用闽南话说,他是回国来看看的。他将沿途和在延安的见闻向我们介绍。他回头问叶维奏校长:“为什么有的学生不穿鞋?”校长说:“战时,学生经济有困难。”校主说:“困难的,买给他穿。”校长点点头。校主最后说:“今……我要去了。”校主慈祥的颜容和诚挚的语言。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1951年秋,我在南安梅山国专校董会参加校舍建筑工作。校主到梅山视察建校工程,当时洪濑到梅山的公路尚未修复,校董会备轿请校主坐,校主坚决不肯,他拄着手杖,穿着旧皮鞋,从洪濑步行到梅山。这两地相距十五华里,还得翻山越岭,走崎岖小路。他老人家这种平等待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使洪濑、梅山的广大群众和国光师生大受感动与教育。

【导游】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关键字】导游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离开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XX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XX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离开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离开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环境优雅。看过了两座花厅,穿过一个小门,沿曲廊离开鸳鸯厅,此厅因南北建筑结构不同,故称鸳鸯厅。厅后天井有聚宝盆图形的鹅暖石遗址。鸳鸯厅的北面为清雅堂,面阔7间,俗称新7间。楼上原为胡家子女居住,楼下为胡家宴请宾客的地方。我们现在从这个门洞出去,离开“和乐堂”俗称老7间,它是住宅区中的主体建筑。据记载胡雪岩有13位姨太太,为了方便与各位太太会面,并避免她们之间的醋意,想了一个好办法,安装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通话设施——一座大德律风,用十三根电线通向各房,只要认定门子,就可以召唤各位太太,声音清楚,省去了不少口舌,在和乐堂现在还可以见到当时的铜管和铜线,一楼7间现用琴、棋、书、画修饰其内。 我们现在到的地方是“楠木厅”,俗称边厅,建筑全部用楠木构筑,大家在这里可以嗅到楠木特有的香味,堪称厅中的精品。据说这是当时深得胡雪岩宠爱的“螺蛳太太”住的地方。楠木厅的对面是小厨房,陈设有灶台和厨房必备用具,还有灶神。参观完生活居住区,我们又回到中轴区,进入第二进院子,走过照厅,正厅百狮楼就在眼前,此厅是待客、迎宾、议

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1、陈嘉庚先生故居巡礼 从鹰厦铁路集美站出来,走进上书“集美学村”四个遒劲大字的牌楼式大门,沿着花岗岩方块石砖铺垫的大道,边走边看:左侧是航海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钟楼、敬贤堂、小学、医院、财经学校、幼儿园;右侧是华侨补习学校、福南大会堂、水产学院、内池中池外池、中学、游泳池、鳌园……黉舍林立,道路纵横,碧波潋滟,花树芬芳。漫步约里许,便到“陈嘉庚先生故居”门前了。 嘉庚先生故居(见照片一),是一幢朴素的二层小楼房,建成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一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一二二年春,陈嘉庚先生曾住在这里亲自擎划厦门大学之创建与集美学村之扩展。抗日战争期间,本楼被日寇烧夷弹所毁,仅余残垣断壁。新中国建立后,遵从陈嘉庚先生意见,尽先修复校舍,本楼延至一九五五年才修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年九月,陈嘉庚先生临终前的这几年,他老人家又居住在这里。 踏着少楼左侧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走廊,走到中间,便见陈老先生当年的小会客室:后壁悬挂陈嘉庚先生遗像,左右两壁分别悬挂巨幅油画—集美学校全景和厦门大学全景。厅里整齐排着会客的桌椅。 从走廊左侧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工作室:靠左摆着一台双档连架办公桌,桌面的玻璃砖里显现一张陈老先生晚年在这里草拟的“鹰厦铁路改道计划图”(手迹);靠后及靠右摆着靠背椅、藤椅和两只沙发。这两只沙发一旧一新,样式也不同,旧的一只,陈老先生坚持不让翻新,只让换了一块坐垫,他还亲自找来一块弃置不用的木板,需要时便搁在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他晚年便常在这块板上写作;新的一只是一九五三年上海集友银行赠送的。两块沙发椅之间放着一块连小橱的茶几。(见照片二) 从通向工作室的一个小门走进陈老先生当年的卧室,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张普通的眠床,上铺台甲草席,席上放着普通的棉被、毛毯和一条陈老先生用了十多年的蚊帐——上面留有他当年亲自缝补的针迹。床头摆着一块小茶几,上面搁着热水瓶等和一只蜡烛台。(见照片三)啊,这只蜡烛台原来是个破瓷茶杯,那上面还有一段陈老先生尚未用完的红蜡烛!据说,解放初,集美学校的电灯用的是自己电厂发的电,夜间十点钟停电熄灯,陈老先生就点起这台烛继续工作;后来虽然昼夜供电,但当夜间偶而停电熄灯时,他还是使用这台烛。在这张茶几面板的右侧,有一块可以抽出推进的活动硬木板,需要时就抽出来搁电炉,用完后拿走电炉,把活动板再推进去,这是陈老先生自己设计而由木工制成的。正对床前靠墙放着一张陈旧的硬木梳妆桌,桌上搁着小桌钟、温度表、橙汁绞(绞橙汁为药)以及各种家用药品多瓶,其中那瓶五香丸是治胃病良药,陈老先生生前曾大量配制,供各地群众索取服用。紧靠梳妆桌的是一个乌色玻璃书橱,橱里放着他生前阅读的书籍。紧接着是个有九个抽屉的文件橱,陈老先生晚年把各处来往文件分为纪念碑、厦美、集友银行、博物院、报告表等类,分别放入他手写标签的抽屉里。在卧室前面两侧的角落里,右角是个衣架,左角是个箱架,上叠陈老先生从南洋带回来的两只旧皮箱,收藏着他晚年穿用的衣服二十余件。(见照片四) 室后右侧有个小门通往卫生间。卫生间里设置自来水盥洗盆和抽水马桶,放着个衣

兴义万峰林导游词

兴义万峰林导游词 欢迎您随我一道浏览如诗如画的——万峰林景区,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此呢,预祝各位朋友旅途愉快!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上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伟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林高达600余米,形成了妙趣无穷的地质景观。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不禁赞叹到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溢美之言。 万峰林景区位于马岭河峡谷风景区中下游沿岸,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正如我们所见,它以峥嵘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这里峰峦拥簇,重重叠叠,构成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立体画卷。茫茫峰林间,深邃的喀斯特漏斗洼地星罗棋布,峰壑高低起伏,神秘幽深莫测,而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砰然一幅“峰内有谷,谷内有峰;峰里有田,田里有峰;峰下有寨,寨里有峰”的山水国画。东西两座峰林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这里神

奇、秀美,绵延十五公里,山峰奇巧密集、千姿百态,形成一道罕见的峰林画廊。下午屯南北两段峰林也各具特色,北部峰林如同一道屏风,护佑这耳寨、双生、乐立一带的村寨田园,这里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村寨如云,充满诗情画意,恰似一幅朴素、清丽的布依族织锦。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八卦田,八卦田是天然形成的,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其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八卦田中央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农田耕地沿弧形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各位来到此地,不如也来沾沾这运气,踩踩这八卦田。 当然,来到万峰林,除了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文景观的妙不可言自然也是深藏其中,既然它们躲在深闺无人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如果万峰林是一幅封面的画,那么上纳灰村便是最富有生机的一部分,而下纳灰村便是最富生活气息的.艺术处理。近年来,随着万峰林景区的旅游逐步升温,居住在万峰林景区的上纳灰村村民,便把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温总理也来到此地访问,亲切慰问了当地村民,给上纳灰村的人民带来了福祉。当地也有一句话叫“纳灰村民真是好,农民跨越温和饱”,今天的纳灰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游览之余,我们不如去感受一下当地布依族人民的说唱曲艺——“八音坐唱”“八音。坐唱”千百年来一直在这里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 浙江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7293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Tour guide of Hu Xueyan's former residence in Hangzhou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XX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

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中国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中国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20xx 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20xx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来到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来到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

厦门集美村游记

第三篇厦门集美村游记 今天,我们游览了梦寐以求的集美学村。他是由一生致力办 学的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随着一会儿的车程,导游告诉我们终于来到了集美学村了的范围了。我看了看窗外不禁感叹道: 原来“集美学村”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呀!我还以为“集美学村”只是很普通的学校一样呢,原来它是有很多间学校组成的。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则是“集美学村”里当时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刚到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我们就看到了旁边有一个大湖,上面上还停着很多的“龙舟”。后来导游就告诉我们这个大湖是全国各大学集中在这里划龙舟的,是当时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村”并积极提倡水上运动的。 我们先乘车到了陈嘉庚的故居。一下车,一幢高大古朴的房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红间黄的墙壁,灰色的屋顶,显现了陈嘉 庚故居的朴素。几间不同的房子给我们展示的是陈嘉庚的办学过程和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另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为了筹资办学,陈嘉庚先生一把伞用了十多年,一套衣服补了又补,自己从来舍不得铺张浪费。展示厅里陈放着一艘船模,这艘船模很大,大约有十来米长,我还让妈妈给我在船模边拍了个照留念呢!

接着我们步行去了鳌园。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两边雕刻着许多石雕。石雕展现了历朝历代有名的故事,没有一幅石雕是相同的,上面镌刻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休息,一不小心,便会被我们吵醒从画上走下来似的。 走完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一棵棵百年大榕树出现在眼前,和们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一文留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树干是那么大,每一根枝干上又都分出许多根(导游告诉我们这叫气根),一根根立在地上,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雄伟极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的一角是几株三角梅,一朵朵粉色的三角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随着导游的讲解,踏着平稳而又舒坦的石板,我们来到了集美解放纪念碑,它位于公园的中央,高高的个子,带着雄伟的气魄,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个碑高28米,雄伟高耸,用花岗岩建成,碑身有毛泽东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 再走一会儿,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陈嘉庚的墓碑就在转弯处的地方,他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安放自己的墓碑,又在上 面镇了一直无头的鳌,以表示自己不愿出头露面的决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介绍家乡的导游词

介绍家乡的导游词 导读:家乡是每个人的港湾,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下面是带来的介绍家乡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家乡的导游词一: 我的家乡在同心县王团镇,最美的景色还是河湾里,今天,我给大家带着来看看我的家乡的河湾吧。大家可是把我叫杨导。 我们来步行,在路上,站到高处看,只看到远处一片绿野,多么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再往里一看,只见一道河跨越在,田野和我们之间,当你来到了沙滩上,你用你的脚慢慢的踩着同一个地方,会看到那些泥会渐渐的软了。 我们再走,到了一个水潭上,你会看到一条溪,没有通着,那条溪特别的清,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那条溪特别的静,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那条溪特别的绿,绿的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桥上,是用木头做的,人们在这条桥上,走过来走过去,特别的方便,这是多么和谐的一面呀,我们家乡的人太好了。 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们的天堂吧——地道,这条地道出头差不多一只老虎能进去,人只能爬着进去,洞有一米高,差不多有50米,里面很恐怖,有好多的出口被封,让人难以找出东南西北,如不拿电灯肯定会迷路在里面,我和我的伙伴有时在这里玩。 同学们这次游览的怎么样呀!是不是很愉快,很高兴呀,希望我

们下次再来为大家导游。 家乡的导游词二: 欢迎各位游客来到我们人杰地灵的霞客镇。 这里为什么叫霞客镇呢?顾名思义,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徐霞客。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还有一本书《徐霞客游记》。他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同时,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研究的都比最早研究的欧洲人早了一二百年以上。 现在让我们走进徐霞客故居,了解更多关于霞客的.故事。在正厅东南角的院墙内,有一棵罗汉松,据说是徐霞客少年时代亲手所移栽的罗汉松,这棵罗汉松代表了霞客“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理想。展厅墙壁上,贴满了徐霞客生前科学探索经过地区的图片和资料。眼花缭乱之余,发现靠墙的几张由玻璃围起的桌子上,还分别摆着一些岩溶标本,不用说,它们同样都是徐霞客的探索成果。这个长廊便是晴山堂石刻了,这里集中了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前后262年间,84位名人名家为徐家撰写的墓志铭,传、序、记等共90篇,石刻76块,是明代书法艺术的缩影。 我们这不仅有名胜古迹,还有非常好吃的家乡特产马蹄酥。它用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 引导语:胡雪岩故居从建筑到室内家具陈设,用料之考究,堪称清末巨商第一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希望对大家有用。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一】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胡雪岩故居,我是担任本次讲解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1885年,曾经富甲一时的胡雪岩在贫困潦倒下,结束了传奇的一生。随后,故居日渐破败,文物建筑受到严重破坏。XX年1月20日,胡雪岩故居经500多名能工巧匠16个月的日月施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经过测绘、考古、设计和维修,才基本再现了120年前故居的风采,呈现给大家。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稿二】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XX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XX 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陈嘉庚翻译

1.陈嘉庚传略(一) 二十世纪初叶,在亚洲觉醒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到达了社会政治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发现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寄托在其海外同胞的希望和梦想之上。这些同胞不顾艰难险阻,在异国他邦寻求国家光明的未来。这是华侨时代的开始。一部丰富多彩的华侨史,因为一个人的伟大非凡,而更具深刻的意义,——这个人就是陈嘉庚。 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陈嘉庚建树多多。这个杰出的商人,在东南亚发了财,将其汇往中国,兴办教育,赈灾济困,救助战争难民。在他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陈嘉庚目光远大,有胆有识,在举国动荡的岁月,他用其财富和影响反腐败,反封建,抗击外国侵略。他一贯有强烈的正义感,一贯谦逊,富有人道精神。他从不动摇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以其热忱和出类拔萃的领导才能去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他对家乡所做的贡献被传为美谈;而他对祖国刻骨铭心的忠诚,对一个强大而统一中国的期盼,更使他傲然立于同代伟人之列,不仅今日举国称颂,还将代代相传。 ——陈嘉庚纪念馆序言 1874年,陈嘉庚诞生在厦门附近一个贫穷的小渔村——集美。小时候,陈嘉庚就讨小海,干农活。9岁入私塾,学国学,接受传统道德教育。他母亲慈祥,慷慨,曾尽出粒积的全部家当——400银圆,平息一场宗族械斗,因而在村民中享有盛誉。母亲的善行对陈嘉庚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1890年,陈嘉庚17岁,他告别母亲和刚刚两岁的弟弟,到新加坡投奔父亲,在父亲米店中当学徒。这是陈嘉庚从商生涯的开始,也是他在实业界的首次露面。 在1890年到1903年的13年间,陈嘉庚三次回乡。他看到村民因瘟疫、灾荒、械斗,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剩下的仅有半数,心中充满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1903年,陈嘉庚再度返回新加坡。令他吃惊的是父亲的生意已经破产。尽管他面临着经济困难,但仍承诺清还父亲欠下的2万5千元债务。此举在新加坡非同小可,因为新加坡法律规定:儿子没有替父亲还帐的义务。经过三年的独立经营,精明的陈嘉庚赚了钱,如约还了债,赢得良好的声誉,被称为值得信赖的人。 截至1909年,陈嘉庚从熟米、橡胶和房地产等业赢利73000元,扣除社会福利捐款,实得余额45000元。 1910年,陈嘉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刚诞生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陈嘉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辛亥革命后,他还筹款帮助福建革命政府维持治安。就这样,他逐步成为新加坡华侨社会公认的领袖,在做公益事业的同时,直接参与政治。 从1913年到1931年,陈嘉庚成为家资数千万的工商巨子,他经营的多种生意对新加坡的经济,对整个马来亚的经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意识到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他在集美先后创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航海、财经、工业等专业学校,共10所。他的最大成就是创办厦门大学。此外,他还资助福建20个县78所中、小学。在新加坡,他募捐筹款创办了南洋华侨中学,还帮助一批华文学校。他还计划把集美的职业学校办成大学,并定其名为集美大学。 1923年,陈嘉庚当选怡和轩俱乐部总理,他成功地将其改造成新加坡华侨社会政治的基地。1919年,他当选为福建会馆主席。在他对东南亚华侨的领导中,这起了重要作用。 陈嘉庚有远见,有胆识,为人果断,成为实业界大名鼎鼎的成功人士。他忠诚慷慨,且有爱心,因而成为在组织方面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陈嘉庚和别的有钱人不同,他不骄奢糜费,而遵奉钱“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崇高思想。因此,他为社会福利,特别是为教育事业

江苏省江阴市霞客镇

霞客镇 霞客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本地区已有7000年历史、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晴山堂石刻集中了明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262年间84位名人名家为徐霞客引撰写的墓志铭,是极其珍贵的明代书法艺术珍品。徐霞客列中华世纪坛40位名人第九位,《徐霞客游记》列中华20部巨著第九位,徐霞客故居列无锡旅游18景第九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霞客镇 方言吴语 行政区类别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江阴市 下辖地区辖1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 火车站江阴火车站(货运) 电话区号0510 车牌代码苏B 邮政区码214400 1沿革

[1]2003年11月,撤销璜塘镇、马镇镇、峭岐镇,合并设立霞客镇。辖区东接祝塘镇、周庄镇,南邻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西至青阳镇、月城镇,北靠澄江镇、云亭镇。2006年,面积11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700公顷,户籍人口10.725万人。镇政府驻地在璜塘金凤中路67号,在市政府驻地向南24千米处。辖北渚、马镇、湖塘、红星、上东、璜东、阳庄、金凤、璜塘、方园、新须毛、皋岸、峭岐、黎明、南苑、东宏、新街、宏岐、钓岐、霞客、任九房21村,马镇、桥南、桥北、峭岐4社区。2007年1月更名为徐霞客镇。 2气候环境 全镇下辖1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含4个村级社区),璜塘为镇政府所在地,设有马镇、峭岐两个办事处。副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年平均气压1016hpa,年平均风速2.5m/s,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无霜日300天。 3区位简介 徐霞客镇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南傍太湖,北依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距上海港、张家港、江阴港分别为130公里、25公里、18公里;

2018年老舍故居导游词-范文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舍故居导游词 篇一:老舍导游词 zJefa “老舍纪念馆”导游词 【导游词开场白。“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导游词衔接。“游客朋友们对老舍先生有多少了解呢。。。。。。”】 老舍,生于1899年,于1966年辞世,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先生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属解放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导游词。“下面向各位朋友详细介绍老舍纪念馆。。。。。。”】 现纪念馆所在的“ 老舍故居” 是北京市人民政府 1987 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 也就是老舍先生 1950 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我记忆中是用100匹布买下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导游词。“大家看,这就是老舍故居的正门,门口的竖匾已经经历了上百年。。。。。。”】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 【导游词。“大家跟我来,走进大门。。。。。。”】

陈嘉庚课本译文2定稿

陈嘉庚课本译文2 第四部分旅游胜地 33.鳌园 集美鳌园是陈嘉庚的科学思想和闽南民间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鳌园坐落在一个小岛上,一座叫鳌头宫古庙的旧址,因此得名。该庙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的炮火摧毁。鳌园的建设花费了陈嘉庚最后十年的心血。鳌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从浅海滩围垦而成。鳌园的布局呈汉字“圖”字型。园内,除了关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石雕外,还有中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对联石刻。 鳌园的故事还得从陈嘉庚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历时9个月的新中国之行说起。事情是这样的:陈嘉庚在游历山东省广智院时,看到一组包含许多提倡文明、进步、卫生的雕塑,大受启发。于是,他决定在集美建一座公园,规模比广智院更大,内容更丰富,艺术品位更高,以便人们在娱乐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思想。 1950年,陈嘉庚谢绝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要他住在北京的美意,回到集美着手进行他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他决定先建一座纪念集美解放的纪念碑。陈嘉庚一刻也没有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党和人民军队,经历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才建立了新中国,解放了包括集美人民在内的5万万中国人民。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永久纪念。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建一座纪念碑。因为毛泽东是他在抗战时结交的可靠朋友之一,所以,他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碑名,让集美人民永记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恩德。纪念碑设计为鳌园的主体,四周的围墙镶嵌上精美的石雕,叫博物观,以便人们观赏、学习。他这样描述鳌园:“真大观勿嫌小岛,有旧植乃展新型。” 鳌园建筑工程于1951年9月8日动工,陈嘉庚亲自主持开工仪式。鳌园原先的计划不包括陈嘉庚墓。陈嘉庚墓是后加的。纪念碑快竣工时,一位老师傅偶然发现建筑工地附近的海滩上有一块巨石,他认为此石用作坟地,大吉大利。根据他的建议,鳌园加上了陈嘉庚墓。因此,鳌园的收尾工程一直到1961年8月陈嘉庚去世下葬后才最后完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浩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竟然是陈嘉庚本人。他成竹在胸,挥动手杖,指挥工程建设。 34.嘉庚公园和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喜爱集美的景色胜过任何其他地方。他到过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游历过中国20几个省,遍访名山大川,城镇都会,但在他眼里,没有一处名胜比得上集美。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的建成,为他的故乡增添了新的亮色,使他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傲。他想把这著名的文化区建设得更加引人注目,想为学生,主要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他已计划每年花20到30 万元用于美化各校校园。此外,他还有个想法:在鳌园附近建一个公园,以便村民、学生有个娱乐的地方。于是,1955年,鳌园建设初成规模之时,他又买了22亩地,供建公园之用。 不幸的是,不久陈嘉庚患了癌症,于1961年去世。公园的建设久久没有动工。直到1994年,为纪念陈嘉庚诞辰120周年,地方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决定完成陈嘉庚的遗愿,建造他想建而未建的公园。公园按陈嘉庚原来的计划兴建,但比原计划大得多,环抱了整个鳌园;定名嘉庚公园。

丽江古城导游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欢迎词1分钟】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各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美好时光旅行社衷心的欢迎大家的到来。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在我右后方的这位,就是本次旅途中最劳苦功高的一位了,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拥有十年驾驶经验,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坐他的车。接下来的云南之旅将由我和李师傅为大家竭诚服务。因为缘分我们聚在了一起,旅途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来,我会为您及时解答。愿有我的陪伴可以让我们的旅途更加顺利、愉快。 【简介1分钟】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 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 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过度1分钟】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建筑布局1分钟】 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丽江古城的格局是自发性的形成坐西北朝东南的朝向形式。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3篇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下面是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胡雪岩故居,我是担任本次讲解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胡老先生是杭州人,在1878年创建了胡庆余堂。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之后,他就建造了这间院子。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8平方米,造价据说耗费50万白银以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西边的轿厅,这里门扩五开间,高大空敞,华贵气派。你瞧,轿厅门楣还悬挂着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匾:经商有道。 然后让我们看一看胡老先生会客的地方吧。来到碧延堂,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木雕、石雕、砖雕、堆雕、彩画......无奇不有,无品不精。这仿佛能让你看到那红顶商人与达官贵人们洽谈政事的样子呢! 故居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无疑是芝园了,看,明廊暗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假山、精雕门楼......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大大小小的鱼儿们畅游在一汪池水中。这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啊! 谢谢大家的光临,能抽空参观胡雪岩故居,再见!

篇二: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江南药王"胡雪岩的故居。胡雪岩名光墉(1823-1885)杭州人。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故居建于同治十一年(1827)占地10.8亩,建筑面积为5800多平方米。宅内有十三楼,建筑构思巧妙,芝园中的假山参照了杭州飞来峰的形势;建筑工艺精致,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建筑用材讲究,大量选用紫檀、楠木、银杏、中国榉等高档木材。全宅铜铸件就重达10余吨,竭尽豪华,堪称清末中国巨富第一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胡家子孙将故居抵债给他人,解放后又曾做过学校、工厂和居民用房。因缺乏保养,建筑日渐破败,1999年-2000年底,杭州市政府拨款,由杭州市文物保护所完成了故居的修复,于2001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 故居大门外的这条石板古巷,原为元代省府宝藏的所在地,因此取了一个象征财富的街名叫"元宝街"。故居总平面呈长方形,内部分为三条轴线;待客议事的中轴区,芝园观赏游玩的西轴区,生活居住的东轴区。进入正门,穿过门楼,来到轿厅,此"亭为中轴区的第一进,是客人停轿等候的地方。厅上所挂的分别为"奉扬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勉善成荣""承恩天赐"五块牌匾,其中"勉善成荣"匾是同治皇帝所赐的御匾。厅中还象征性的陈列了两座清式的轿子。 走过轿厅正对面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上刻"修德延贤"意在勉励后代。我们向右拐,参观一下东部生活居住区,穿过明廊暗弄,来到融冬院,俗称花厅1,这是当时私下称的"角落里的姨太太"住的地方,庭院空间虽不大,但造园手法高超,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与融冬院相连的是颐夏院,又叫花厅2 ,厅内陈设的家具精致舒适,厅外环境优雅。看过了两座花厅,穿过一个小门,沿曲廊来到鸳鸯厅,此厅因南北建筑结构不同,故称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推荐五篇.doc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 阳朔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宽约8米,长近800米,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西阳朔西街导游词五篇(一)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已有14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从桂林到阳朔,水路83公里,陆路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真可谓是大地母亲赐予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路,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

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已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洋人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路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路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佛光普照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 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精神后花园! 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迷人的阳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怀,期待着您的光临!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不到一公里的阳朔西街,位于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

天台山导游词3篇

天台山导游词3篇 整理了天台山导游词3篇,供你参考。 天台山导游词篇1 大家好!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是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而后又发出了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感慨!于公元727年,终于来到了天台山,在主峰华顶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台晓望》。从此,天台山名声大震,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梦想之地。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旅游区。 那,天台山到底在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一、先讲讲天台山在哪里? 天台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台州市的北大门。东临东海,居于宁波、温州之间,总面积1432平方公里。 境内有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形成了省内各大城市到天台2小时的交通圈。特别是沿海高速铁路开通,来天台只需3小时,在三门站下,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因此,有天台居

中,游遍浙东的说法。 二、再讲讲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天台山的独特魅力。 1、历史文化 天台历史悠久,其得名源自道教茅山宗开山祖师陶弘景在《真诰》中说: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女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台州也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使得天台山成为汇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天下第一山。 天台宗发祥地 天台山是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祥地,祖庭国清寺,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创立的。在唐代,国清寺有丛林四绝之称。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络驿不绝,国清寺成为日、朝、韩天台宗的祖庭。寺内有1400多年的隋梅,全国独一无二的释加牟尼佛娃娃脸造像,元代用楠木所雕的十八罗汉,王羲之、柳公权等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等。 活佛济公出生地 活佛济公,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有其人,是天台人。他一生浪迹天涯,济世为公,深得百姓崇拜。济公老家济公故居,为南宋天台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范文介绍

胡雪岩故居导游词范文介绍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胡雪岩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胡雪岩导游词1 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和妈妈走进了距杭州吴山脚下不远处,目前杭州市区唯一保存的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窄小的弄堂—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没有走进这座建筑,就有了参观它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胡雪岩的传奇一生,源于“神州文化瑰宝,中国第一豪宅”称誉。我深深地为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巨商富贾所震撼!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在短短十几年中驰骋商界,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后,出人意料,一跃却又显赫政坛,慈禧太后赐皇马褂,允许其紫禁城骑马,一时间成为大清朝最富有的一品红顶商人!走进从外表看来并不豪华的石库门,映入眼帘的是用石板铺设的小天井,以这个天井为起点,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开始了近一个小时的参观。 走出故居,脑海就像一台编辑机,将听到的、见到的,重新在头脑中回放,一座建筑,像是一座碑,刻勒着一个人、一个家

庭、一个家族乃至从中折射出一个民族与国家的一段历史。了解建筑主人的人品与性格。如此豪华气派、如此精巧的构思,让我惊叹不宜。对他的传奇故事也早有所闻。如今,在这个建筑中品味这个传奇人物,又有一番平时所不能体会到的感受。从当学徒开始,因聪慧和能说会道,升为跑街,进而开办了阜康钱庄。仅仅四五年时间,即迅速致富,成就了“红顶商人”美誉后,长袖善舞,在官场左右逢源,竟得到了既有红顶子,又赐黄马褂,达到了事业的最巅峰。然而,也就是短短的四五年时间,便迅速由盛而衰,落得个破产清账、朝廷查抄的局面。盛衰仓促,之间发生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走进这座建筑,人们一定会对胡雪岩其人其事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思考。 一个小时的参观,可以说是在匆忙中结束的,但胡雪岩和他的这座故居似乎透着一种余香,久久地在我的心间,我看到的不只是一种建筑,而是这座建筑之中的一种精神。 胡雪岩导游词2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到胡雪岩故居参观。胡雪岩出生于杭州,是清朝著名的“红顶商人”。我以前就去过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国药号,那里挂着“诚信”、“戒欺”的牌匾,使用铜锅金铲制药,生产出了“人参再造丸”、“六神丸”等许多名药。虽然胡雪岩曾经非常富有,但最终却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厦门导游词优秀范文

厦门导游词优秀范文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厦门市由厦门本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公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厦门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厦门导游词1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上花园,温馨厦门。 今天我们即将参观的是世界古炮之王,厦门市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的海峡突出部位,炮台依山傍海,视野开阔,隔海与渔仔尾互为犄角,控厄着厦门港,素有“八闽门户,天然锁钥”之称。 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好,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胡里山炮台东城门脚下,大家可以看到那座古老而沧桑的城墙,会有怎样的感触呢?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20年,也就是1894年,历时2年零8个月建成,炮台采用优质的花岗岩,并采用厦门民间“三合土”,拌以乌樟树汁、糯米、红糖一寸一寸夯打而成,可谓坚固无比,

其优点是可以防止炮台被炸是产生杀伤性的石块,以至伤到士兵。整座炮台呈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结构,占地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 里面现存着一尊世界顶级的大炮,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尊大炮能够让人如此神往呢?下面请随我入内亲眼一目吧! 首先,站在这神奇的古榕树下,我们可以看到前方一幅巨大的壁雕——《民族魂》,生动地描绘了炮台那段历史。壁雕对面有两座大门,上面分别写着“奋武”、“振威”二字,意蕴着要奋武振威,抗击侵略者。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走进“奋武”们,左侧的建筑就是炮台官厅指挥中心,等下我们再过来参观,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通过阅练场,上阶梯就可以到达炮台了。 各位团友!下面就是震撼我们眼里的时刻了,大家请往那边看,里面用钢凝土封盖下的庞然大物就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28 生克虏伯大炮,该炮身长13.13米,重87吨,大炮口径28生,大炮膛线84条,旋转度360,有效射程1.6万米,说到大炮的威力,有这样一个夸张的传说,据厦门民间传说,当年闽浙总督边保泉前来炮台验收炮弹时,炮弹打到了大担岛海面,因为威力巨大,连胡里山附近的牛都震得大跳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