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疼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疼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癌痛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讨论稿

护理目标:识别疼痛的存在,全面评估疼痛,采取相应的诊疗和护理措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宣教并定时随访

评价要点:

1. 医、护、患三者能进行有效沟通,对镇痛效果及时评价和再处理;

2. 患者/家属对镇痛效果满意;

3. 记录及时,准确;

4.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

2

第页共2 页

疼痛科护理常规

痛苦悲伤科疾病护理通例 痛苦悲伤科一般患者护理通例 (一)评估要点 1.不雅察患者性命体征. 2.评估患者痛苦悲伤程度,中断时光,痛苦悲伤部位,不雅察痛苦悲伤缓解情形. 3.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6.治疗后敷贴是否湿润.固定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爽,温度合适. 2.做恶意理护理.基本护理.生涯护理. 3.做好痛苦悲伤护理. 4.治疗前,干净皮肤,改换内衣并交卸治疗中若何合营. 5.治疗后,留意不雅察患者的敷贴. (三)指点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点. 2.疾病常识指点.饮食指点. 3..活动歇息指点. 腰椎间盘凸起症(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不雅察痛苦悲伤的部位,程度,中断时光,有无麻痹感及感到减退现象, 2.不雅察术前术后痛苦悲伤缓解情形. 3.不雅察用药后果及不良反响.

4.治疗后,不雅察患者穿刺处的敷贴.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爽,温度合适. 2.心理护理:懂得患者的心理状况,赐与心理劝导. 3.做好患者的基本护理工作,知足患者生涯所需. 4.治疗前,干净皮肤,改换内衣. 5.做好痛苦悲伤护理. (三)指点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点. 2.活动和歇息指点,行功效锤炼指点. 3.养成优越的生涯习惯,站姿.坐姿要准确. 4.指点患者多吃含钙丰硕的食物.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不雅察患者的头颈肩部等痛苦悲伤的部位,性质,以及治疗后有无改良. 2.不雅察患者有无肌力毁伤,有无相干的交感神经体系症状. 3.治疗后敷贴是否湿润.固定. (二)护理要点 1. 合营大夫完美各项检讨 2.做恶意理护理.基本护理.生涯护理. 3. 术后卧床歇息,防止颈部的过度活动. 4. 治疗后防止穿刺点沾染,告诉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响,如:潮热,高兴, 掉眠等.

疼痛科护理常规

疼痛科疾病护理常规 疼痛科一般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3.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4.对患者风险评估 5.评估评估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 6.治疗后敷贴是否枯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做好心理护理、根底护理、生活护理。 3.做好疼痛护理。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衣并交代治疗中如何配合。 5.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敷贴。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 3..运动休息指导。 4.自我保健知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麻木感及感觉减退现象,

2.观察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3.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 4.治疗后,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贴。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3.做好患者的根底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衣。 5.做好疼痛护理。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运动和休息指导,行功能锻炼指导。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站姿、坐姿要正确。 4.指导患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的头颈肩部等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治疗后有无改善。 2.观察患者有无肌力损伤,有无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病症。 3.治疗后敷贴是否枯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 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 2.做好心理护理、根底护理、生活护理。 3. 术后卧床休息,防止颈部的过度活动。

疼痛的护理

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是肝癌病人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一般呈慢性持续闷痛,痛,伴上腹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肝区疼痛极易引起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丧失生活和治疗的信心。(一)护理目标 1、病人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2、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护理措施 1、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 2、观察病人的伴随症状,有无恶心、呕吐等。 3、按三级止痛的方法应用止痛剂第一阶段从非阿片类镇痛剂开始,如阿司匹林、强痛定(布桂嗪)、平痛新(奈福泮)、消炎痛(吲哚美辛)栓等。若不能缓解,在此基础上,加弱阿片类镇痛剂,如可待因、丙氧酚等;若疼痛剧烈,则可用强阿片类镇痛剂,如度冷丁(哌替啶)、美施康定等,现在又有一种新型贴剂多瑞吉,镇痛效果可达到72小时。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剧烈疼痛和腹膜刺激征,应警惕肝破裂,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5、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 (1)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2)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3)局部轻轻按摩,不可用力,否则易致肿块破裂或扩散。 (4)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5)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 (6)转移注意力,可看些小说、漫画等分散注意力。 6、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痛阈。 患者的疼痛及护理 疼痛的定义 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的含义 痛觉: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 情绪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患者表现为痛苦、焦虑。 痛反应: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 汗、骨骼肌收缩等。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能。三个特征: 1.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2.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3. 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 身体疼痛:身体某一部位感觉不舒适。如手指切割伤。 心理疼痛:精神方面的防御功能被破坏,个体的情绪完整性受到伤害。如失去亲人引起 忧郁和伤心。疼痛发生机制 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适应方式。其形成机制包括周围神经机制和中枢神经机制两个方面。疼痛的分类:程度、性质、原因、

疼痛护理

癌痛管理教育手册 第一章疼痛护理概述 第一节疼痛得概念 一、什么就是疼痛?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定义“疼痛(pain)为一种令人不快得感觉与情绪上得感受,伴随着现有得或潜在得组织损伤".疼痛包含两重意思:痛觉与痛反应。痛觉就是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得主观知觉体验,会受到人得心理、性格、经验、情绪与文化背景得影响;痛反应就是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得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2002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得第五生命体征。 二、什么就是全方位疼痛? 桑得斯(Cicely Saunders)在60年代早期第一次使用了“total pain"(全方位疼痛)得概念.它强调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就是多方面因素得结果,包括:躯体得、心理得、社会得与精神得因素,就是一种复杂性疼痛。此概念得提出有助医护人员认识到:疼痛患者除了对镇痛剂得需求以外,患者还需要人性化得关怀与社会得帮助。 第二节疼痛得分类与评估 一、疼痛得分类 (一)根据疼痛得病理生理学,疼痛分为哪几类?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疼痛可分为伤害性疼痛与神经性疼痛两大类。 伤害性疼痛由躯体或内脏结构受损继而兴奋伤害感受器而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就是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结构受到损害,其特征性表现为烧灼样或刀割样痛。 伤害性疼痛又可分为躯体伤害性疼痛与内脏伤害性疼痛。躯体伤害性疼痛常因外科手术操作或肿瘤骨转移引起,表现为锐痛、搏动性疼痛,其定位常较明确.内脏伤害性疼痛常由肿瘤导致得周围脏器得浸润或空腔脏器得扩张引起,表现为钝痛或绞痛。 (二)根据疼痛得病程,疼痛分为哪几类? 疼痛根据其发生情况与延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acute pain):就是指有一明确得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较短,常用得镇痛方法可以控制疼痛. 慢性疼痛(chronicpain):时间界限各专家说法不一,多认为无明显组织损伤,持续3个月以上得疼痛.慢性疼痛又分为慢性非癌痛与慢性癌痛. 爆发性疼痛(Breakthrough pain):就是癌痛患者经常面临得问题,就是指在有效镇痛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在持续痛得基础上,突然出现得短暂而剧烈得疼痛,疼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不可预测、与原来得慢性疼痛无必然联系。 偶发性疼痛(Incidentpain):也称为活动相关性疼痛。就是爆发性疼痛得一种,主要与某些特殊得活动相关,如进食、排泄、翻身、走路等。 (三)根据疼痛性质,疼痛分为哪几类? 1.钝痛:酸痛、胀痛、闷痛。 2.锐痛:剌痛、切割痛、灼痛、绞痛、撕裂样痛、暴裂样痛、钻顶样痛。 3。其它描述:跳痛、压榨样痛、牵拉样痛等。 (四)根据疼痛得部位,疼痛分为哪几类? 广义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与心因痛三大类,其中按躯体解剖定位又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背痛、胸痛、上肢痛、腹痛、腰骶痛、盆痛、髂髋痛、下肢痛. 二、疼痛评估得原则 疼痛不像其她四项生命体征一样,有客观得评估依据,这要求医务人员对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收集得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疼痛得来源、程度、性质等要素做出一个综合得判断。

护理实施的步骤

护理实施的步骤 前言 护理实施是护士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护理的过程。在护理实施中,护士需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本文将介绍护理实施的步骤,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步骤一:评估患者状况 在护理实施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这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患者症状和病史等。通过评估患者状况,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测量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询问患者症状和病史,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进行身体检查,如听诊心肺、观察皮肤状况等。 步骤二: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应包括明 确的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制定护理目标,如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等。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药物治疗、提供病情教育等。 步骤三:执行护理措施 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士需要按照护理计划逐一进行。执行护理措施时,护士 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操作。 •遵循护理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重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步骤四:记录护理过程 护理实施完毕后,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护理过程和结果。护理记录是患者护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记录护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患者的症状变化、药物使用情况等。 •准确记录护理结果,如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体征监测值等。

步骤五:评估护理效果 护理实施后,护士需要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护理效果可以帮助护士及时 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护理结果。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观察结果,评估护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针对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得到持续有效的护理。 结论 护理实施是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记录护理过程和评估护理效果,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在护理实施的过程中,护士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合作性。 以上是护理实施的步骤,希望本文能为护士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护理工作的 质量和效果。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

第三节疼痛护理操作流程 一.疼痛的评估 (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疼痛史,现疼痛情况,确定评估时机 评估时机:发生疼痛随时评估;疼痛干预后30分钟再次评估;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至少每2-- 4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 (二)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1. 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 2数宇分组法(NRS) 3口述词语描述法(VRS) (三)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 (四)观察疼痛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 二.病情告知 (一)告知患者/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二)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及预期的舒缓目标。 (三)疼痛评分>5分立即告诉医生采取措施进行止痛。 三、护理实施 (一)非药物处理 1.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3运用多种方注分散注意力。分最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 4物理疗法包括: 冷数、热数、理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应该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 (二)药物治疗 1了解熟悉“三级止痛阶梯”原制使用止痛药物。 2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制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 3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 四、疼痛的记录 护士应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中。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应将疼痛评估和给予的相应措施记录在疼痛护理单、护理记录单或特护记录单中。因疼痛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所以近年来有专家将疼痛评估结果记录于体温表上,并将传统的体温表更名为生命体征记录单,目前此研究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二)疼痛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情况,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 (三)如使用止痛药后疼痛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四)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 (五)使用《疼痛护理单》记录疼痛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 五,随访记录 (一)出院患者随访 1. 建立门诊疼痛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 2、定期对出院疼痛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在家的护理,建议患者按时复诊。 (二)门诊疼痛患者随访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2.知识缺乏 3.焦虑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患者抵抗力和对疼痛的耐受力。 2.休息与活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的程度。 3.遵医嘱予以药物止痛:采用三阶梯止痛法。 1)Ⅰ级止痛:适于一般性疼痛,用非麻醉止痛剂±辅佐剂〔镇静剂〕。 即阿司匹林300~600mg每4~6 小时一次饭后〔肠溶剂或加抗酸剂〕。 2)Ⅱ级止痛:适于持续疼痛或加重,用弱麻醉止痛剂±非麻醉止痛剂±辅 佐剂。即可待因 30mg十阿司匹林600mg〔约等于可待因 30mg〕,q4h。 3)Ⅲ级止痛:适于强烈持续疼痛,用强麻醉止痛剂±非麻醉止痛剂±辅佐 剂。即吗啡 0.0lg十阿司匹林,q4h。 4)常用辅佐药如地西泮有抗焦虑作用,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用于神经受压、 脊髓压迫、颅内压增高和骨痛。 4.观察要点 1)观察疼痛部位、持续的时间和强度。 2)观察不良反响,如度冷丁、吗啡的成瘾性;吗啡中毒后的瞳孔缩小、呼 吸抑制等。 3)观察患者强迫体位时的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建立翻身卡,定时协助患 者翻身,以保持全身皮肤的完整性。 5.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以及止痛治疗的方法,消除其焦虑。 2)向强迫体位的患者介绍定时翻身的必要性,让患者能积极配合,防止发 生压疮。 3)指导患者运用非药物止痛方法止痛,具体措施如下: a)转移:分散注意力,如随着音乐的节奏行深呼吸、看电视、阅读书 报、种植花草等。 b)放松疗法:放松和沉思是一种技术,可有效地改变自主系统,从而 减轻焦虑、肌张,增强止痛效果。 c)指导意想:用想象方法,使思想集中于过去某一愉快经历或事件中, 降低疼痛强度。 d)催眠:改变自觉意识状态。集中于建议的积极行为,减轻焦虑和疼 痛。 e)冷、热疗法:热疗,促进血运,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紧张和焦 虑;冷疗,减轻炎症,延缓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 f)皮肤刺激:连续皮肤刺激如按摩,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按摩也 是传统增加患者舒适的护理技术。 4)出院前告知患者所用止痛药的作用时间,强调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及可能 引起的不适。疼痛加剧立即返院复查。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

第三节疼痛护理操作流程 一。疼痛的评估 (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疼痛史,现疼痛情况,确定评估时机 评估时机:发生疼痛随时评估;疼痛干预后30分钟再次评估;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至少每2—- 4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 (二)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1。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 2数宇分组法(NRS) 3口述词语描述法(VRS) (三)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 (四)观察疼痛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 二.病情告知 (一)告知患者/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二)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及预期的舒缓目标。 (三)疼痛评分〉5分立即告诉医生采取措施进行止痛. 三、护理实施 (一)非药物处理 1。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3运用多种方注分散注意力。分最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 4物理疗法包括:冷数、热数、理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应该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药物治疗 1了解熟悉“三级止痛阶梯"原制使用止痛药物。 2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制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 3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 四、疼痛的记录 护士应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中。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应将疼痛评估和给予的相应措施记录在疼痛护理单、护理记录单或特护记录单中。因疼痛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所以近年来有专家将疼痛评估结果记录于体温表上,并将传统的体温表更名为生命体征记录单,目前此研究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二)疼痛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情况,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 (三)如使用止痛药后疼痛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四)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 (五)使用《疼痛护理单》记录疼痛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 五,随访记录 (一)出院患者随访 1。建立门诊疼痛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 2、定期对出院疼痛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在家的护理,建议患者按时复诊.

疼痛评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疼痛评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警告信号和不适感觉,对于医疗护理工作者来说,准确评估和疼痛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的操作流程及评 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一、疼痛评估的操作流程 1. 获取病患基本信息 在进行疼痛评估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病患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 年龄、性别、病史等,这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病患的背景情况。 2. 与病患交流 与病患进行有效的交流是评估疼痛的重要一步。医护人员应该耐心 倾听病患的疼痛描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同时,医护人员应该注意病患的非语言表达,如面部表情、体位改变、不安等。 3. 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根据病患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 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描述量表(NRS)等。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选择。 4. 进行疼痛评分

根据所采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将病患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VAS通 常采用0-10的评分,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NRS通常 采用0-10的评分,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医护人员可 以根据病患的描述和非语言表达来确定评分。 5.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医护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 了解疼痛状况的改变和疼痛管理的效果。疼痛评估的频率可以根据病 患的情况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二、疼痛评估的评分标准 1. 疼痛程度评分 根据所采用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分,VAS和NRS通常采用0-10 的评分标准,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根据评分的大小,可以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1-3分)、中度(4-6分)和重度(7-10分)。 2. 疼痛表现评分 除了疼痛程度评分外,还可以对疼痛的其他表现进行评分。常见的 疼痛表现包括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的频率、疼痛的性质(钝痛、刺痛、跳痛等)等。根据病患的描述和非语言表达,医护人员可以对这 些疼痛表现进行评分。 3.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一、手术后疼痛原因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手术后疼痛,多是损伤的直接结果,但疼痛的类型、范围、强度及伴随着躯体反应与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 1、身体部位的伤口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术后疼痛的程度与病情、病程、手术类型、 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有关。 2、体位影响疼痛术后患者由于麻醉后去枕平卧,加上常规静脉输液,留置尿管,不动、不翻身呈固定仰卧位,使疼痛加重。 3、精神因素影响疼痛有的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以后的身体健康;患肿瘤者,则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有的担心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关系等等,紧张多虑的情绪导致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加重了疼痛。 4、其它影响因素如受术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态度等,均会影响疼痛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二、术后镇痛治疗好处 1.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由于心率快,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而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以及交感神经刺激而出现冠状血管收缩,均可导致心肌缺血。而恰当的术后镇痛可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术后镇痛可减轻原有心脏病患者术后“心痛”的感觉。 2.降低肺部并发症。由于疼痛引起的呼吸肌痉挛和运动力下降,可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吸烟者和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明显。而充分及时的术后镇痛能使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的发生率降低。 3.改善凝血功能。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对于有些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极为不利,可引起术后致命的并发症和血栓形成,造成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可使髋部、膝部、前列腺等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移植再栓塞率下降。 4.促进胃肠、泌尿功能恢复。适当的镇痛方法能使交感神经阻滞而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增加肠蠕动,减少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腹胀和膀胱胀那种欲罢不能的痛楚。 5.保护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的结果可能使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数量减少。术后镇痛治疗可减轻或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减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后疼痛对人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这些心理反应加之疼痛的影响,无疑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72小时的难以煎熬的疼痛期,这对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手术后疼痛护理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使用药物、给药技术和其他非侵袭性方法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士在为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 1、转变观念,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将疼痛作为继T. P. R. BP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第五生命体征,贯穿于每个病人的护理始终。据报道,有50%以上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一般病人在接受手术的同时也接受了术后会疼痛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也成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主诉疼痛

疼痛评估与护理

疼痛评估与护理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准确评 估和有效护理疼痛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康复效果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评估与护理的标准格式。 一、疼痛评估 1. 评估工具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认知能力和疼痛类型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数字评 分法(NRS)等。 2. 评估内容:评估疼痛的特点、强度、部位、持续时间、频率和影响因素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疼痛经历、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等。 3. 评估方法: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其疼痛描述,并观察患者的表情、体位和活动程度等。同时,还可以结合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进行客观评估。 4. 评估记录:将评估结果准确记录在病历中,包括疼痛的特点、强度、部位、 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患者的反应和应对方式等。记录应包括定期的评估和随时的评估结果。 二、疼痛护理 1. 护理目标: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减轻疼痛强度、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等。 2. 护理措施:

(1) 非药物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放松技巧、音乐疗法、心理支持等。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疼痛类型选择合适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麻醉药物如吗啡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剂量、途径、给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3)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旨在改善患者的肌力、柔韧性和功能恢复。 (4)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疼痛的知识,包括疼痛的原因、疼痛管理的方法、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副作用等。同时,还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疼痛管理的技巧。 3. 护理记录:将护理措施和效果准确记录在病历中,包括使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案、康复训练内容和患者的反应等。记录应包括定期的护理记录和随时的护理记录。 4. 护理效果评估:根据护理目标进行护理效果评估,包括疼痛强度的变化、患 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自理能力的提高等。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等。 三、疼痛护理的注意事项 1. 尊重患者:在疼痛评估和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保护患者 的尊严和权益。 2. 多学科合作:疼痛评估和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 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 3. 定期评估和随时评估:疼痛评估应定期进行,以了解患者的疼痛变化和护理 效果。同时,还需随时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术后镇痛治疗管理规范与程序

术后镇痛治疗管理规范与法式之迟辟智美创作 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痛苦,对病人的术后恢复起到积极地帮住作用.术后镇痛管理主要是是病区使用镇痛泵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我院根据上级卫生部份及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对镇痛泵的应用采用规范化管理,对护士介入手术后的疼痛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实施以护士为主体、麻醉师为督导的人性化管理.一、建立健全病区使用管理制度: 指定病区 1 名主管护师负责建立病区镇痛泵管理档案;建立病区镇痛泵使用挂号本.制定术后镇痛的专用挂号表;表格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住院号;麻醉方式、疾病诊断、镇痛途径,药液配方、镇痛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等观察项目.所有术后镇痛的病人都建立挂号表,挂号表的内容项目要认真填写完善,以备记录使用.二、建立术后疼痛病人管理工作流程: 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首先与麻醉师严格交接班,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法、PCA 泵药物配比情况、锁按时间、PCA 泵开放情况,护士告知病人及家属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严禁碰撞、挂起、坠地,一旦发生立即与护士联系;起床活动时镇痛泵低于穿刺部位;严禁在镇痛泵上连接液体以免药液稀释影响镇痛效果;不要频繁按压镇痛泵上的追加药物剂量按钮,评估病人麻醉恢复情况、疼痛强度,疼痛为中度时可按压镇痛

泵追加镇痛药,观察镇痛效果,如效果欠安可与麻醉师联系.护士严格按流程把持.三、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科内护士学习人文关怀及疼痛的控制理论;麻醉师讲解镇痛药、镇痛泵的应用过程以及异常事件的发生前兆和应对办法;对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术后镇痛的新观点、新方法等.四、加强镇痛治疗知识的普及:协调麻醉科工作取得医生的支持与共同介入,宣传术后镇痛可以给病人带来的好处及对疾病康复的有利因素,争取临床医生的理解与支持.对病房护士加强护理方面的培训,以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观察,及时反馈镇痛治疗过程呈现的问题,全面提高病人的镇痛质量和满意度.五、做好宣教工作: 术前护士宣教质量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应选择多个时间点对病人进行宣教强化.术前可让病人了解使用PCA 泵可能呈现的问题,如镇痛药的副反应、镇痛效果等,并带其访视正在使用PCA 泵的病人,术毕回到病房待病人完全清醒后重新讲解注意事项.重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宣教工作,病人家属对镇痛治疗的理解和合作对提高镇痛治疗的质量非常重要,对病人及其家属术前一定要说明镇痛的方式和方法,镇痛泵的基来源根基理和结构.对镇痛可能呈现的副反应要事先对病人及家属说明,解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提高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对镇痛不全的分析原因,做好解释工作并妥善处置,给病

疼痛制度与流程

癌痛管理制度目录 1. 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病区工作管理制度 (2) 2. “癌痛规范化示范治疗病房”护士职责 (3) 3.疼痛患者护理常规 (4) 4. 癌痛患者管理制度 (5) 5.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6) 6.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存药管理制度 (7) 7. “癌痛规范化护理”护士培训制度 (8) 8. 癌痛患者出院随访制度 (9) 9. 疼痛评估旳措施及工具 (10)

类别临床管理 题目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病区工作管理制度……………………………………………………………………………………………………….. 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病区工作管理制度 一、合用范围 内科病区 二、制度内容 1.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旳创立活动小组,护士长为副组长,并设置两名癌痛治疗医师, 一名癌痛治疗护士。 2.创立活动小组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并贯彻贯彻在临床工作中。

3.每位癌痛患者旳主管医师及主管护士负责癌痛治疗及护理工作,各病区创立活动小 组组员负责指导,监督病区内旳癌痛规范化治疗、护理及创立活动其他准备工作。 4.癌痛医师及癌痛护士负责创立活动文献管理,在自己纯熟掌握癌痛评估及癌痛规范 化治疗原则旳基础上组织对医护人员旳培训及患者宣传教育工作,组员自己不停对 疼痛治疗护理新知识进行学习提高。 5.创立活动小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创立活动开展状况,内容包括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 及护理,出院患者随访,病历质量等,提出存在问题,并监督整改。 6.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安全、舒适、温馨、防止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 轻、说话轻。 类别临床管理 题目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护士职责………………………………………………………………………………………………………..

疼痛治疗操作流程

围术期疼痛治疗流程 一.总则 1.医生与护士协作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进行评估的医生和护士需 熟悉疼痛相关知识和熟练掌握评估方法,并定期加强对临床新疼痛理念和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临床的工作需要。 2.医生根据疼痛评估的结果和病人情况,决定疼痛治疗措施。 3.医生应对进行疼痛治疗的病人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疼痛治疗仍无法控制的,应请疼痛专家会诊。 4.疼痛评估的结果和疼痛治疗的措施及结果等记录在病历中。 5.在疼痛治疗前,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在制定疼痛 治疗方案时充分考虑病人和家属的要求。 6.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介绍,使患者及家 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 二.疼痛评估与治疗流程 1.疼痛评估流程 ⑴患者入院8小时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此后每日对患者进行至少2次评估(在护理巡视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时进行),或根据医嘱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表》中。 ⑵医生根据护士评估结果,于患者入院后在体格检查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活动室疼痛程度,并记入病历。此后每日查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⑶对于评估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治疗措施。 ⑷对于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治疗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5分。特殊情况时遵医嘱进行疼痛评估。 ⑸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护士应进行追踪评估(静脉或肌肉注射后30分钟或者口服药后1小时),记录评估结果。 ⑹主要使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进行评估;对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如儿童(3-5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

疼痛科护理常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疼痛科疾病护理常规 疼痛科一般患者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部位,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3.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4.对患者风险评估 5.评估评估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3.做好疼痛护理。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并交代治疗中如何配合。 5.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敷贴。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 3..运动休息指导。 4.自我保健知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麻木感及感觉减退现象, 2.观察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3.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4.治疗后,观察患者穿刺处的敷贴。 (二)护理要点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4.治疗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 5.做好疼痛护理。 (三)指导要点 1.做好患者术前指导。 2.运动和休息指导,行功能锻炼指导。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站姿、坐姿要正确。 4.指导患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 (一)评估要点 1.观察患者的头颈肩部等疼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治疗后有无改善。 2.观察患者有无肌力损伤,有无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症状。 3.治疗后敷贴是否干燥、固定。 (二)护理要点

疼痛综合管理流程及有关要求

疼痛综合管理流程及有关要求 本要求中所称的疼痛综合管理,是指为充分缓解由疾病、医疗行为等导致的疼痛而开展的诊疗活动。 一、门诊管理流程 (一)医师在接诊门诊患者时,应当对存在疼痛主诉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根据病情予以相应镇痛治疗。 (二)医师发现患者原发疾病难以完全解释疼痛症状,或原发疾病经治疗控制良好而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疼痛控制效果不满意时,除进一步查明疼痛原因外,对于疼痛程度较重或疼痛为主诉的患者,应当建议其到疼痛科或麻醉科门诊就诊。必要时及时开展多学科诊疗。 (三)对于需要开展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诊疗操作的患者,医师应当在评估患者无禁忌且取得知情同意后,开展无痛诊疗服务。 二、急诊管理流程 (一)医师在接诊急诊患者时,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若主诉中重度疼痛,且针对病因治疗后疼痛缓解不明显,医师应当审慎评估患者病情及疼痛治疗适应证,在不掩盖病情变化发展的前提下,予以镇痛治疗,必要时请疼痛科、麻醉科等相关专科会诊。 (二)医务人员开展胸腔穿刺、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等

有创操作,及留置胃管、导尿管等无创操作时,均应当重视疼痛管理,尽量减轻患者因医疗操作引起的疼痛。 三、住院管理流程 (一)医院应当将规范化疼痛评估作为入院评估常规项目,明确患者疼痛性质及相关病理因素,及时合理诊治。 (二)医师应当充分查找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疼痛变化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如患者原发疾病难以完全解释疼痛症状,或原发疾病经治疗控制良好而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或住院患者入院3天内未能明确诊断或疼痛控制不满意,又无外科急诊或限期手术指征,建议请疼痛科或麻醉科协助诊疗或开展多学科诊疗。 (三)产妇经阴道分娩时,可经产科、麻醉科评估无禁忌且取得知情同意后,开展分娩镇痛。 (四)对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后,手术医师及麻醉科医师应当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程度和与手术相关因素的关联性,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对有中重度疼痛风险的患者,应及时监测评估。 四、疼痛综合管理相关要求 (一)疼痛综合管理涉及医院多数科室,各相关科室医师应当按照有关诊疗规范科学开展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二)实施疼痛诊疗技术前应当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三)试点医院应当制定疼痛综合管理相关突发情况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演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