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二,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其一般的原则是效率。

第三,限额的交易,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市财富或购买力的限额配给。

康芒斯将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认识到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的过程有谈判,有争执,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交易,这是极具意义的。

当然,康芒斯并没有对交易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没有顾及到人们的交易活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2、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

科斯的问题:既然价格如此完美,企业内部交易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存在?人们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以企业取代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科斯看来,市场交易存在着成本,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存在代价,企业替代市场一定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作为一种不同于市场的交易组织或交易方式,正是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反过来,企业不能完全替代市场,而是与市场并存,说明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量也是有限度的。

企业与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利用企业和利用市场都是有成本的,利用企业的成本是管理成本,利用市场的成本是交易成本,企业经营管理就是要使这两种成本最小化。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他首次“发现”了交易存在费用的问题,并率先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分析之中,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他首次明确使用了交易费用概念,并且对交易费用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3、威廉姆森第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主要贡献是:

(1)在科斯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新解释;

(2)从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优先理性、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等多方面论证了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

(3)建立交易费用与资产专用性等变量的关系式,唯交易费用的实证检验奠定了基础;

(4)将交易费用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中,拓展了交易费用的研究应用的领域。

4、交易费用的含义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包括利用价格机制的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是为

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

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

成本的总和。

威廉姆森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的与事后的交易成本,即交易前的与交易后的交易成

本。交易前的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起草契约的成本、谈判签约成本等;交易后的包

括维护、执行与解决各种纠纷的成本、退出成本以及各种不能确定的风险成本。

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

本。简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这个分类是最宽泛的。

从狭义的角度,也可以分为组织成本(Organization cost)与交易成本,前者是利

广义的交易成本则将这两者都看成是交易成本,只不过一个是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

也可以分为交易前的成本、交易中的成本与交易后的成本。

比如要买一套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的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各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在寻找与其他人、企业、机构

议,并确保协议条款得以实施所产生的各种成本的统称。

企业协调与市场协调二者之间有一个替代关系。当市场协调相对交易成本过大时,

企业存在的原因或企业协调替代市场协调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三点:

企业协调的成本低于市场协调的交易成本,同时也比市场协调更有效率。

为获得规模经济的收益。

团队生产。团队生产分工更细、效率更高。

5、经济制度与交易成本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使人们的活动有序化、可预见,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混乱摩擦和不

确定性,以降低各种成本或费用。

所有的经济制度,如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等都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成本。

所有制度的功能或作用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使人们行为有序、有预期、有

激励导向,从而减少混乱无序,以节约交易成本或广义的制度成本。

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可分为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一个是就绝对额来说的,一个是就相对

额来说的。

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高低与制度的收益成反比。

没有零交易成本的制度,只有交易成本大小不同的制度。

对一个制度安排来说,其制度的成本是交易成本,和一切成本、费用一样,也要尽量使

得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点,即也要遵循经济学的最小最大原则。而制度本身的激励功能是否能

够使得人们自动地去寻找各种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机会,并能从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中获

得相应的收益,这是制度优劣的表现之一。

如果各种制度安排都没有交易成本,或交易成本都一样,那么,制度就是不重要的,或

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都是一样的,这是所谓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如果交易成本不

3

为零,即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那么,不同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不同的交易成本,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个事例:最低价保证

许多超级市场、连锁家电商店都宣称,该店出售的商品或电器是本市最低价。顾客在这些商店里购买商品或电器之后,只要在本市任何其他商店发现同类商品标有更低的价格,就可以到作出最低价承诺的商店得到差价补偿,并有一定的额外补偿。

问题:

商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商家的这种保证对消费者有什么意义?

商家的这种保证是否能够促销?

二、交易费用性质和决定因素

1、交易费用的性质

(1)交易费用是对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

(2)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

(3)损人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制度和技术使降低交易费用的良种主要力量。(技术可以节省交易的信息搜寻费用。

2、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决定作用的分析

(1)人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

(3)交易的市场环境: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

他特别强调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对交易成本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机会主义最为根本。尚若上述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出现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三、交易费用的应用与评价

1、对交易费用范畴与方法的评价

(1)缺陷与不足

首先,交易费用的外延不确定;

其次,过分夸大交易费用的作用。

(2)意义与价值

首先,为新制度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其次,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最后,交易费用范畴与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即如何进行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权衡。

2、对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理论的评价

(1)理论与实践价值

首先,他采用了新的分析框架,将人与人的权力关系的研究纳入到了经济学分析框架中。

其次,他的分析大大推进和丰富了科斯创立的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为交易成本的计量研究和实证检验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

(2)缺陷与不足

首先,他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哪些因素导致了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回答“市场交易成本为什么会产生”的问题。

其次,他的分析框架中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要想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实质,就必须同时了解人类信任的形成原因。

5

第二节科斯三定理及其意义

科斯定理把交易费用、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有机的联系了起来,深刻地揭示了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因而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科斯定理的提出与解决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有关。

1、外部性的含义及类型

(1)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效果。它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异

(2)外部性的类型:

生产者正外部性;(对员工的培训,他们可能转到其它单位工作)

生产者负外部性;(排污,对邻居的损害)

消费者正外部性;(修正自己的草坪,对邻居的好处)

消费者负外部性。(吸烟对他人的损害)

2. 外部性的后果

(1)正外部性与资源配置不足:

在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2)负外部性与资源配置过多:

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3. 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

政府干预

(1)可以利用政府力量给产生和造成了正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以补贴或征税,提高该产品的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趋于一致。

(2)政府直接限制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的产出量。

图2.2.1 正外部性的传统解决办法:补贴或奖励

Q* =私人产量;Q** =社会最优产量;

MR p =私人边际收益;ME =正外部效应;(补贴或奖励)

MR p+ME=社会边际收益

7

图2.2.2 负外部性的传统解决办法:征税或罚款

Q* = 私人产量; Q** = 社会最优产量; MR p = 私人边际收益; MD = 负外部效应;(征税或罚款) MC p = 私人边际成本; MC p +MD = 社会边际成本

4. 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的评价

不足在于:通过政府干预手段校正负外部性在实践中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 (1)政府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 (2)政府干预效果的不确定性。 (3)可能产生寻租活动。

垄断的社会成本(福利净损失): 哈伯格三角形

莱本斯坦1966年提出X 非效率概念。 “塔洛克方块”

塔洛克1967年提出寻租理论。真正的垄断社会成本不仅包括“哈伯格三角形”(ABC 的面积)还应该包括相当于或大于垄断利润额的资源成本,(四边形PmCBPc 的面积,该面积被称为“塔洛克方块”。 图2.2.3 垄断的社会成本(福利净损失):(黄色+粉色+蓝色)

5. 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公路问题”:Knight 挑战Pigou

福利经济学家庇古在1924年举了一个例子:

假设从城市A到城市B有两条道路,一条比较好,但较窄,而另一条路凹凸不平,但较宽。走好的一条路要花5分钟,而走坏的一条路要30分钟。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走好的一条路。所以,好的那条路就会变得十分拥挤,开车用的时间也会不断地增加,直到用在好路上的时间也为30分钟为止。庇古建议政府对走好路的人征税,迫使一些人走坏路。这样,剩下的人就可以走得快一些,而走坏路的人也没有损失,社会福利因此提高。

但是,著名经济学家奈特指出,庇古的建议并不完全正确。好路过度拥挤,是因为好路的所有权并不是归某一个人所有;如果所有权归某一个人所有,则他可以收取道路使用费,达到政府税收所能达到的同样目的。这正是科斯定理的实质。

五十年代,戈登在一篇重要的文献中讨论海洋渔业的问题时,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没有所有者的渔场,人们对它的过度使用就会使渔业资源越来越少。

科斯认为,“外部侵害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

科斯运用可交易的产权的概念,提出不同于庇古的思路,即通过市场交易加以解决的思路。科斯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以及产权充分界定并以实施的条件下,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以使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从而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就是和著名的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

二、科斯三定理

科斯定理是科斯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这两篇文章中提出来的。它由三个定义构成一个定理组。科斯定理深刻地揭示了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的联系。

1、科斯第一定理

“科斯定律”(不变定律)

只要清楚界定权利,无论这权利谁属,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资源利用的效率不变。科斯在《联邦通讯委员会》(1959)这篇文章中考查了联邦通讯委员会配置无线电频率使用的情况。科斯证明了如果这些权利是界定清楚的,而且是可以转让的,那么初始权利配置给谁都无关系。这些权利能够通过转让与重组而形成优化配置的结果。就像科斯所指出的那样,“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但是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与法律或规则无关。”

科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效。

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判决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

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

科斯的“养牛者走失的牛损害邻近土地的谷物生长”的例子:牛的市场价格:140元/头

2. 科斯第二定理

“……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

两层含义:

(1)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问题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

(关键的问题是:要得到每一种牛群规模下牛群损害谷物的准确数字是很困难的。)(2)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

科斯提出了两种权利调整的方式——用组织企业或政府管制代替市场交易方式。但是,所有的办法都需要一定的成本。

对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关系的揭示,构成科斯定理的核心内容。

科斯在社会成本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我运用交易费用概念来证实法律体系可以影响经济体系运转的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求。”(科斯《企业的性质》的影响)

3. 科斯第三定理

在科斯的第三定理《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界定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换言之,如果存在交易成本,没有产权的界定于保护等规则,即没有产权制度,则产权的交易于经济效率的改进就难以展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科斯第三定理。

在科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对第三定理的直接表述,但它很容易从科斯第一、第二定理中推导出来。

9

三、科斯定理的意义

1、科斯的贡献

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从权利约束的角度看物品或资产。

有了清楚的权利划分,市场交易导致最高的资产价值。

“社会成本”究竟是不是“问题”,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和分布。

根据科斯,听任邻居效果、由私产经谈判达成自由交易、由法庭裁决或由政府直接管制,都可能是有效率的;问题的关键,是真实的交易费用限制究竟是怎样的。

2、三重谬误

(1)“产权无所谓”吗?(理解的谬误)

(2)“交易费用为零”?(表达的谬误)

(3)是“定理”吗?(概括的谬误)

科斯不同意“科斯定理”

科斯对“一般化”的保留

除去这些谬误,“科斯定理”启发我们关注真实的交易费用,特别是关注不同的权利界定可能引起不同的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产业集聚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学术论点 罗纳德·科斯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交易费概念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纠错:交易费用理论不是科斯本人提出的,他的著作里只是有这种意思,但未明确提出。 1969年阿罗第一个使用“交易费用”这个术语。威廉姆森系统研究了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

科斯定理经典案例

科斯定理经典案例 (2012-03-27 21:59:13) 转载▼ 假定一个工厂周围有5户居民户,工厂的烟囱排放的烟尘因为使居民户晒在户外的衣物受到污染而使每户损失75美元,5户居民总共损失375美元。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三种: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防尘罩,费用为150美元;二是每户有一台除尘机,除尘机价格为50元,总费用是250美元;第三种是每户居民户有75美元的损失补偿。补偿方是工厂或者是居民户自身。假定5户居民户之间,以及居民户与工厂之间达到某种约定的成本为零,即交易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这就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出资30美元去共同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每户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或者自认了75美元的损失来说,这是一种最经济的办法。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这也是一种产权规定),那么,工厂也会选择出资150美元购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出资250美元给每户居民户配备一个除尘机,或者拿出375美元给每户居民户赔偿75美元的损失,购买防尘罩也是最经济的办法。因此,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法律是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还是相反的规定即居民户享有清洁权,最后解决烟尘污染衣物导致375美元损失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即150美元,这样的解决办法效率最高。 通过以上例子就说明,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产权如何规定,资源配置的效率总能达到最优。这就是“科斯定理”。 科斯提到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例子可以说明这三种看法。火车烧柴和煤常常溅出火星,引燃农田。每一方都可采取防备措施以减少火灾的损失。要说明这点,农民可以停止在铁轨边种植和堆积农作物,而铁路部门可装置防火星设施或减少火车出车次数。初看上去,似乎是法律控制了各方采取防备措施的动力,因此,法律决定了火灾引起损失的次数。要知道,禁令是财产法中制止妨害行为发生的传统手段。如果农民有权指挥铁路部门,直到不溅火星才允许铁路通车,那么,火星就几乎不会引起什么火灾损失。反过来,如果铁路部门不受惩罚地营运,那么,就会引起大量的火灾损失。根据科斯定理,这些现象会把人引人歧途,因为虽然法律规定了权利的最初分配,而市场却决定着最终分配。须知,如果农民有权禁止铁路部门运营,那么,他们就可以出售这一权利。具体说就是,铁路部门支付一笔钱给农民,以换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一一不禁止铁路运营。反过来说,如果铁路部门有权不受惩罚地溅出火星,那么,它就可以出售这一权利。具体说就是,农民可以支付一笔钱给铁路部门,以换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减少火星的溅出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一、交易成本的含义 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他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交易成本。在1960 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明确使用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订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等等。这些工作通常是要花费成本的”。 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项目:(1)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价格是不确定的,要将其转化为已知,进行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必须付出代价。(2)谈判和签约的成本。因为交易人之间常会发生纠纷、冲突,这就需要讨价还价,签订和履行合约。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3)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例如签订长期契约时面临的更大不确定性,在以后解决交易细节问题时需要花费的成本。 在科斯之后,众多学者对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肯尼斯?阿罗最先使用“交易成本”这一术语,他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和排他性成本;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成本。 奥利佛?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他认为交易成本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威廉姆森将合同方法作为分析交易最基本的方法,把交易成本划分为合同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成本和签订合同之后的“事后”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起草、谈判和维护一项协议的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包括: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本;倘若为了纠正事后的偏离而做出双边努力,由此而引起讨价还价成本;伴随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而带来的成本;确保各种承诺得以实施的保证成本。同时威廉姆森还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他特别强调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按照威廉姆森的见解,倘若上述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存在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张五常从一般意义上定义交易成本,他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他还将交易成本的概念扩展至“制度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从而,在张五常的交易成本理论里,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诺斯从组织生产的角度来说明交易成本。他将交易成本界定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在他看来,交易成本不仅与组织生产的制度结构有关,还与生产的技术条件有关。 汪丁丁从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理解,并从机会成本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定义的尝试。他认为,交易成本只能通过制度选择的多人博弈过程的均衡状态来确定。 埃格特森与巴泽尔定义角度类似,明确将交易成本概念与产权概念联系起来,前者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章节导览: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二、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三、交易的三项特征 四、交易成本分析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

第四讲 负外部效应及其矫治

第四讲负外部效应及其矫治 一.关于负外部效应的一般理论 1.负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后果。 (1)负外部效应的实质就是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所谓私人边际成本(PMC)就是指由行动者或决策者自己承担的那部分成本。而由别人被动承担的那部分边际成本就是相应的该单位行动带来的负外部效应,经常称之为边际损害(MD)或称外部成本,所以边际社会成本(SMC)就等于边际私人成本加边际损害。假定私人边际收益(PMR)等于社会边际收益(SMR) (2)对负外部效应的准确理解,应该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负外部效应一旦产生,意味着该效应没有在双方的市场交易价格中得到反应,或者甚至双方根本不存在市场交易关系,因此,负外部效应的出现意味着双方在该方面的交互作用是非市场的;二是不能认为所有的非市场交互行动都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只有当经济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时,才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当经济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时,即便行为依然有不利影响,但是不会有外部效应(故不能把外部效应等同于不利影响,只有当承受不利影响而又不能得到补偿,才会存在负外部效应)。三是负外部效应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3)负外部效应是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的最主要的理由之一,但是这只是提供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人们通常总是从负外部效应角度理解公共利益) 2.在负外部效应矫治(通常称之为“内部化”)中必须澄清的错误观念:A认为人们完全不应该给他人制造负外部效应,即建立一个零外部效应的社会。正确的理念是我们应该使负外部效应保持在社会最优水平;B一旦谁制造了负外部效应,谁就应该负责。正确的理念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在许多场合负外部效应是相互的。 二.科斯定理 1.掌握科斯定理的预备知识之一:产权(Property rights) (1)产权是一项在没有自由自愿契约的情形下产权所有者有权单方面决定做什么的权利。不过中国人在理解产权时习惯于把它理解成关于某个资产、事物、资源的权利,其实它只是关于在某种情形下人们有没有权利做某件事的权力。 (2)产权的配置与社会惯例、法律有关,而且经常随时间而改变。 2.一个例子:设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而且是常数;设私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即企业给邻居带来了损害,而且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均是随着企业产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无疑, q。 社会最优的产量水平由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与社会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所决定,该产量水平记为*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工商管理09-1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组织对员工报酬的支付形式、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确定、调整和分配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和调整薪酬结构四个方面。近年来薪酬管理发展迅速许,如多西方公司在薪酬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收益分享、利润分享、股票期权等;摩托罗拉以及其他许多大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及员工业绩制定和实施了动态薪酬制度,实施动态工资调节机制等;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发展和强化,薪酬管理理论和实践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当信息不对称时对激励机制的选择问题,得出了不同风险下的最优激励机制;二是团队生产中分成制与相对绩效评价机制的优化;三是多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四是企业组织激励研究;五是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分析等。 (一)薪酬理论理论及其发展 随着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薪酬管理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主要有威廉·配第的“维持生存理论”、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庇古德“集体谈判理论”以及效率薪酬理论等。近现代的西方企业管理者建立了一套有效激励的理论,了解和促进员工从事劳动的内在动机,在当今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成为现代薪酬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研究的侧重与行为关系的不同,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和综合型三大理论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第一,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一个从最基本需要到高等级的需要所构成的有序等级链。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高级需要就会变得富有激励性,而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该理论使企业能够了解和发现员工的心理活动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双因素理论。20世纪中期,赫兹伯格(F·Herzberg)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员工的行为会受到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前者是对员工的不满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后者是对员工的满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第三,成就需要理论。对照需要层次论与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D.C.McClelland)着重研究了人们的高层次需要,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三种需要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因人而异同,而且这些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该理论的贡献在于使管理者注意,对具有不同类型高层次需要的人分配不同的工作,要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培养和训练,使管理者成为具有高层次需要的人。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找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的重要概念,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中价值观念往往有差异的缘故,很难找到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激励需要层次。因此,内容型激励的研究结果至今缺乏结论性的支持。 2.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第一,目标设置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后来他通过研究还发现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文化等因素,均会对目标的作用产生影响。目标设置理论说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设置一个有难度但可以实现的目标会带来高绩效,而且反馈较没有反馈更能提高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二,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其一般的原则是效率。 第三,限额的交易,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市财富或购买力的限额配给。

企业的本质 交易成本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企业的本质?为什么有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别?哪些因素决定企业的规模范围? 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组织效率 强调制度 企业(契约)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契约。资本、融资结构。 交易成本理论是关于产权交易的理论。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下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观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理论使得人们“既不知道引导市场交易活动的成本,也不知道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公司的性质》中认为,“创建公司成为有利可图之事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存在着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发现价格的成本以及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成本。 公司存在的充分条件就是交易成本的差异,也就是在公司内部管理和管理的市场化两者之间寻找一个交易成本更低的方式。当公司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公司就应该产生;而当市场交易成本低于公司内部交易成本时,公司的内部交易就会弱化、消失,甚至会导致公司的灭亡。通常根据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取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选择只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二者之间。 交易成本是企业替代市场的运行机制成本。1937 年,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由于运用市场机制也有成本是客观现实,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企业家代替市场机制,企业家指挥生产。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其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费用;(2)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3)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费用,即契约履行的费用;(4)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科斯关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行同样存在交易成本的论述,对以后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斯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零交易成本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是不可能实现或达到的,但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使其交易成本不断地逼进零的极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西方各国政府和企业经济组织不断改革社会经济的产权制度和组织机构,改善经济运行机制、运行规则和运行方法。 用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解释:(1)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的机会成本是生产组织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短期生产经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机会成本,并在不同生产组织形式方案中决定取舍。(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成本。 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彭真善,2006)。 科斯用交易成本完满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联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市场的交易由价格机制来协调,而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原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在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生产活动的协调机制,企业通过市场“内部化”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目录 什么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由得主(Ronald H. Coase)命名。他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著名的“科斯定理是研究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的论断。 科斯定理的基本含义是在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表达的,而“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George Stigler)1966年首次使用的。

科斯定理较为通俗的解释是:“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也有人认为科斯定理是由两个定理组成的。即为史提格勒的表述:如果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会自动使达到。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可以表述为:一旦考虑到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的选择将会对产生影响。 科斯定理的构成 科斯定理由三组定理构成。 的内容是:如果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会自动达到。 如果科斯第一定理成立,那么它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就是:在大千世界中,任何经济活动的效益总是最好的,任何工作的效率都是最高的,任何原始形成的安排总是最有效的,因为任何交易的费用都是零,人们自然会在内在利益的驱动下,自动实现的最优配置,因而,没有必要存

在,更谈不上产权制度的优劣。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在经济社会一切领域和一切活动中,交易费用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而,是建立在绝对虚构的世界中,但它的出现为科斯第二定理作了一个重要的铺垫。 通常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反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交易是有成本的,在不同的下,交易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因而,资源配置的效率可能也不同,所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选择是必要的。科斯第二定理中的交易成本就是指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的交易费用。在至上的科斯定理中,它必然成为选择或衡量产权制度效率高低的惟一标准。那么,如何根据选择产权制度呢 描述了这种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第三定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如果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成本相等,那么,产权制度的选择就取决于制度本身成本的高低;第二,某一种产权制度如果非建不可,而对这种制度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也应该考虑;第三,如果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收益还大,则这项制度没有必要建

2021年专业投机原理的123法则和2B法则

专业投机原理的123法则和2B法则 欧阳光明(2021.03.07) 《专业投机原理》的123法则和2B法则 《专业投机原理》系统地反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员维克托的投机哲学。除了通常的市场知识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大大开阔了读者学习投机知识的视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维克托对经济学、经济循环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使他能够把握宏观经济的脉络,从容进行投机活动。 卷着语: 在华尔街的交易生涯中,我总结中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整合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胜算、市场与交易工具、技术分析、统计概率、经济学、政治学以及人类心理学。将所有领域的相关知识浓缩为可以直接运用于市场的原则,复杂的体系可以简化为相对单纯而易于操作的基本思想。 除了基本的知识外,你还需要学习许多的相关技巧。即使是最优秀的交易者也有陷入低潮的时候,比如一些才华横溢的大学生交易者始终不能跻身进入大联盟。如果我在交易生涯中学到了什么,那便是:知识绝对不是成功的保证,除了知识,你还需要一套执行知识

的管理计划以及严格遵守计划的心理素质,这样才可以免除情绪的干扰。 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预测市场的价格走势,以及如何管理市场、股票或商品的风险。 第一篇:建立基本的知识 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界定操作的哲学,建立资金的管理方法,并严格遵守明确的规则,拟定每天的例行决策。 第1章:从赌徒到市场宗师 任何市场同时都存在三种价格趋势: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天至数个星期;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周至数个月;长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在市场中也存在三处基本类型的参与者:交易者、投机者、投资者。本书中投机者即指参与者中期趋势的市场玩家。 每一位真正成功的市场玩家都必须运用一套相类似的工具:根据一套有效性始终不变的基本理念与知识拟定决策。 如果金融交易有一个最至命的缺失,那便是根据单一的事件拟定投资或交易的决策——在不了解整体风险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若希望了解整体的风险,仅有一种方法:学习系统性的知识。(笔者理解,作为市场的任何一方参与者,都必须了解目前市场的状况,包括对市场整体的风险评估和各大板块的风险评估。否则无论个股质

交易成本理论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Williamson(1985)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说明了交易成本的型态及基本内涵。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成本原因 编辑 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Williamson 指出六项交易成本了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专用性投资(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成本特性 编辑 而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原因,进一步追根究底可发现源自于交易本身的三项特征。这三项特征形成三个构面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Williamson, 1985)

外部性的复杂性与科斯定理

第10组:实验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外部性的复杂性与科斯定理 胡石清乌家培 (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商学院) 摘要:外部性分为简单外部性和复杂外部性,对于简单外部性,科斯定理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但是对于复杂外部性,D-O模型说明了基于自利理性的分析是有局限的。从个体理性的二元性出发,引入社会理性,复杂外部性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外部性复杂性自利理性社会理性 一、引言 外部性是指在特定的经济活动中,未参与决策的一方受到了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且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获得补偿。外部性反映了在经济活动中,活动的实施者(行为方)对其他人(受影响方)的影响,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受影响方的“决策的非参与性”,即受影响方没有参与行为方的行为决策,是行为方的单方面行动;二是受影响方“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获得补偿”,无法将受到的影响反馈给行为方从而得到补偿。外部性的意义正是要揭示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下,如何解决经济活动对那些没有参与决策的被动受影响方的补偿问题。 外部性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以及反馈机制等,体现了系统的特性,所以,需要用系统观和系统方法来分析。然而,在外部性的研究中,一直没有认识到外部性的复杂性,没有引入系统论方法,采用的仍然是还原论方法,这是外部性研究的局限。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有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之分,简单系统可以采用还原论方法,但对于复杂系统,由于其非线性、涌现等特点,只能应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复杂性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热点理论,圣达菲研究所创始人考温把复杂性科学誉为“21世纪的科学”。 解决外部性问题需从系统的角度来从方法上跨越还原论,引入系统论,按照复杂程度区分不同的外部性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外部性,对症下药,解决好现实中的外部性问题。 二、简单外部性与复杂外部性 为了明晰外部性的外延,我们将特定经济活动的行为方作为一个核心,从这个核心出发,不断扩大系统的边界,将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外部”:一是行为方对直接参与者的影响,二是对与特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的其他经济体以及相关产业等间接参与者的影响,三是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受影响对象的不同,把外部性分为第一类外部性、第二类外部性和第三类外部性。 第一类外部性是行为方对直接参与者的影响,这里的受影响方就是活动的另一些直接参与者。这类外部性正是科斯研究的范畴,在科斯学派的一系列案例中,都是指活动的行为方与另一方直接参与者之间的矛盾,如养蜂人与果园主的关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一、概念 理论建构于概念之上。对于交易费用为何,学界众说纷纭。交易成本为英文“transaction cost”汉译,亦有学者将之译为“交易费用”。一般认为,交易成本这一概念首先由科斯于《企业的性质》中提出。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企业何以存在”这一核心议题。科斯[①]认为,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有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共同决定。前者主要为“使用价格价值的成本”。在这篇文章中,科斯并未对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作出清晰界定,而是采用列举法,认为交易费用包含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由于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导致的成本等”。 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科斯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引起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交易成本的内涵得到拓展,其外延也进一步被细化。威廉姆森把交易费用分为合同签订前和合同签订后,前者而包括草拟合同、就合同内容谈判和确保合同履行所付出的成本;后者则包括了不适应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建立及运转成本和保证成本等。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客观原因则包括了交易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维度: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和资产专用性条件[②][③]。 张五常在《新玻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制度与交易费用”条目中将交易费用定义为“那些在鲁宾逊·克鲁梭(一人世界的) 经济中不能想象的一切成本, 在一人世界里,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没有任何形式的经济组织”。从数学角

度,汪丁丁[④]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给定的不完备的知识集合上对可供选择的制度做选择的机会成本。 综合来看,交易费用有别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可以认为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必然要支付消耗的生产资料并支付劳工的劳动报酬的总。交易费用则是交换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签订合约、监督合约履行产生的费用。 二、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围绕核心概念“交易成本”展开。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为分析单位,是研究经济组织的比较制度理论。惠双民[⑤](2003)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学强调不完整契约,探索交易的特征及其对成本的影响,使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包含了经济学、组织理论和契约法的交叉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一个具有完全理性的世界,或言一个完美的市场里,决策者可以预见所有结果,这时不存在交易成本。换言之,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不完美市场”的经济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为分析单位,威廉姆森[⑥]区分了交易的三个维度,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 即如果两个人的交易中, 某项投资是专用的, 那么该项投资挪作它用就会大大贬值。资产专用性可分成五种类型:场所专用性, 这与存货、运输费用有关; 有形资产用途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 这与干中学有关;专向性资产, 它与顾客特别要求的投资有关; 品牌资产的专用性(1989)。不确定性,即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交易者行为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即在某段时期的交易次数, 是一个相对的维度。威廉姆森假定处于交易过程中的人们不但具有有限理性而且还具有会主义行为倾向。由于有限理性,

科斯定理与案例分析

科斯第一定理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到“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这就是科斯第一定理。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 科斯第二定理 科斯的原话说,“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即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这又有两层含义:一、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二、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会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 案例——关于科斯定理的应用 假设一家化工厂将其污物排入河流,引起下游六户居民的供水污染,结果每户损失100元,共计600元。污物有两种方法消除:(1)工厂花费300元安装污水过滤器;(2)为每个居民安装净水器,每家75元,共450元。显然最好的办法是工厂安装过滤器,因为它仅用300元就消除了600元的危害。 如果法律赋予家庭使用清洁水的权利,工厂将支付600元的赔偿金,花费300或450来净水。所以,工厂最有效的办法是自己花300安装污水过滤器。 如果法律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最终结果为,居民为工厂安装污水过滤器。所以,在假设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无论法律如何配置初始权利,都可达成做有效的方法,即在工厂安装净水过滤器。这正好体现科斯第一定理的内容。 进一步讨论,如果法律赋予工厂排污的权利,居民在一起进行集体选择的交易成本不为零,每户付出成本30元时,情况又会发生变化。因为那样每户居民将花费75元购买净水器。 450/6=75<(30+300/6=80) 450<180+300=480 因此由于交易成本的变化,居民将选择自己安装净水器,而不是第一种情况下的为工厂安装过滤器。这正好体现了科斯第二定理。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寝室卫生问题案例分析 5400109269 经济091 经济与管理学院 案例:在寝室生活中,寝室卫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往往存在着搭便车现象,我们总是期待着别人的劳动成果,当一个寝室成员整理卫生后,其他室友就可以免费享受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而被提供者则无法收回成本,当然在寝室中这种“搭便车问题”造成的后果并不是那么严重。在这里,将它作为一个经济学案例做简单的分析。 分析: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比如说在寝室卫生中,某个寝室成员不顾其他人利益,在公共地上,如阳台,随意丢弃垃圾,假设此人对其行为不作任何补偿,对于其他成员来说,其随意丢弃垃圾的结果就是负外部性。但如果一个寝室成员,独自打扫了整个寝室卫生,这不仅给她自己带来舒适愉悦的环境,也给其他寝室成员带来好处,并且同时她们也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又叫搭便车,即其他寝室成员搭了这个搞卫生的“便车”。

这只是从外部效应方面分析,对于产生的外部效应问题,我们学习过科斯定理,明确产权就可以达到一个有效率的解决结果,但是在寝室生活中,清扫问题作为公共物品,是很难界定产权的。 寝室卫生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卫生提供者而言,如果他不能够把那些不劳动而享受舒适环境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他所付出的劳动。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搭便车,即其他成员可以不付出任何劳动但又无法阻止他享受清洁环境的成果(就是财政学上所指的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这样的结果,似乎是免费搭乘别人的便利,让其他人清扫房间是最优的,但从社会整体角度看,这样做是属于帕累托低效率的。 假设寝室只有两个人,A同学和B同学,并将打扫卫生的付出具体化,设定为成本是100元。这就存在一个搭便车博弈矩阵。 假设A单边付出,两人共同享受,这就有一个帕累托改进,即B 同学任意在50元和100元之间选取一个价格支付给A同学,就导致

浅谈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浅谈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 【摘要】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进行反思和质疑的结果。该学说由西方兴起,已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对政治及经济均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综述文献、分析思考等方法阐述了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存在的原因,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形象地解释了部分相关内容,并试对其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有限理性交易成本 一、交易费用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基本假定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构成和运行的基本原理。[1]它对于人基本假定包括:人的行为动机具有财富和非财富两种、人是有限理性而非完全理性的、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并且认为制度比人品更重要,好的人品有利于制度的实施。(二)交易费用的含义 交易费用思想最早由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2]科斯将交易费用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同时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管理费用”;阿罗在定义交易费用时指出,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运作的成本”;威廉姆森则把交易成本规定为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代价和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包含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巴泽尔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埃格特森的定义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5] (三)交易费用的具体形式 交易费用的具体形式包括由于合同和契约引起的各种费用、各种仲裁诉讼费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促成交易的各种中介费用、形成维护修改一项制度安排的各种费用。比如私有与公共产权制度、高校的学分制度、关税制度、出口退税制度等等。 (四)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交易费用理论缺陷

第一,交易费用理论忽视了竞争对交易者行为的影响。人们之所以会采用非机会主义行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交易者之间是有竞争的。尽管交易者是和某一个供货商或购买者进行交易,但交易者在交易中的表现却会在市场中传播。人们总是会选择商誉较好的交易者,而不会选择商誉较差的交易者。一旦交易者没有恪守诺言或有欺诈行为而失去了信誉,就会通过消息的传播,使其他交易者获知这消息,从而影响其他交易者的选择。因为,交易者的收益在很多情况下是依赖于交易者良好的信誉而不是依赖于商品本身。因此,在竞争市场上。信誉本身就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资产.并且通过它本身可以创造更多的资产。而在交易费用理论中,忽略了竞争市场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交易者似乎对于以前的交易状况一无所知。同时也不顾及机会主义行为对以后的交易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机会主义会见缝插针,处处显现。这种假定忽视了在竞争市场中.信誉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从而使得机会主义假定不能解释在许多情况下交易者之间宁简勿繁的契约关系。因此,在交易费用理论中,机会主义假定是一个忽略了上述三个方面重要特征的假定。这种偏颇的假定使交易费用理论的模型无法解释众多的经济现象。所以,我们认为,交易费用理论中作为核心概念的机会主义假定是不完善的。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逻辑缺陷。交易费用理论提出,由于资产的专用性特征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特性,为了减少风险需要建立某种保护性机制,但这种机制的建立也是有成本的。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预防机制有可能因为情况的改变而带来新的风险.要解除或减少新的风险.又需要建立新的机制来防范风险。这样层层推进,保护性机制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能会重新退回到市场状态。而在科斯和威廉姆森的理论中,保护机制和组织的形成恰是由于市场的失败而造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