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一)

2、《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

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

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

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

象征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

4、《离骚》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

把诗句加长,构成巨排内,既有利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

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离骚》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

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二)

《孔雀东南飞》写作特色

1、剪裁得体,叙事中体现情理

本诗开篇以鸟飞起兴,直入主题(未按常规,交代两家缘起)中间叙事以兰芝为中心,焦母、刘兄等人参差其间,寥寥数语,人物声

貌跃然纸上。诗中三事铺饰:“赠奁”、“严妆”、“迎娶”,正

是“华缛”“炫目”之笔,与其情事,构成了“五色”之“陆离”。全诗详其所详,略其该略,不枝不蔓,剪裁得体。

先后描绘出十余幅生活画面中,又体现着不同的情与理:如同是“告别”,兰芝在焦母面前只有礼节性辞别,而在小姑面前却“泪

落连珠子”,在丈夫面前更是殷殷陈情,依依不舍;面对“逼嫁”,

兰芝“含泪答”阿母,却“仰头答”阿兄;同是“殉情”,兰芝死前“掩口啼”、“出门啼”,未告母,十分隐秘,到时“举身赴清池”,一无反顾,而仲卿死前明告母,“愁煎迫”、“徘徊庭树

下”,别有一番思想斗争等等。这是因为人不同,性有别,情不同,理各异。

2、巧妙的结构艺术:双线并,首尾绾合

(1)本诗采用了“叙事”与“叙情”双线并行、首尾绾合、交递

推进式结构,使全诗“水复山重,曲折入妙”(《吴诗集览》引)始

终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气氛,读来使人回肠荡气,耳目一新!

(2)以封建家长压迫与青年男女的反抗为主要矛盾,展示双方的

斗争,这是主线。在这条线索中,矛盾的两方面屡次交锋,逐浪推进,直到焦刘以死抗争,进入悲剧的高潮。

(4)本诗通过兰芝“诉苦”,仲卿“询母”,“拒遣”、“赠奁”、“严妆”、“送别”、“逼嫁”、“迎娶”、“情探”、

“殉情”等多幅生活画面的描叙与铺饰,歌颂了刘焦二人用生命保

证对爱情的忠贞,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的反抗精神。

(5)结句两家合葬,鸳鸯合鸣与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奠定的依恋,缠绵感情基调,一脉相承,首尾照应。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三)

《囚绿记》中心思想

1、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

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

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2、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

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

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

波澜起伏。

3、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

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也应该是

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这种心绪表现得非常隐蔽,文章之“巧”由此而来。

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积累词语:

纷繁、芜杂、领域、肤浅、豁然开朗、意识、诽谤、诅咒、嫉恨

识记:

2、词语的音形义。

理解:

2、特点:

(1)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2)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

3、文中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破折号作用。

识记:

1、本文的特点。

2、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3、破折号的作用。

理解:

1、重要句段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语言的意义,强烈的感情和作用。

3、体会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