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方案

一般项目方法学验证方案

表一原料药检测项目及方法学验证方案

表二片剂检测项目及方法学验证方案

表三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内容

表四有关物质色谱条件摸索

表五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具体内容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阿莫西林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文件编号: VP-01-06-00-041 方案起草 方案审核 方案批准

生效日期:年月日 1、概述 在阿莫西林制备工艺中,使用了甲醇与丙酮两种对人体具有危害的二类溶剂,我公司为了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在国家要求范围内,开发了阿莫西林胶囊中甲醇与丙酮残留的检测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对此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2、验证目的 证明本方法能满足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测定,确保阿莫西林原料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准确、重现并耐用,检测结果数据真实可靠。 3、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阿莫西林中甲醇与丙酮的残留溶剂检验方法验证。 4、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前的风险评估 5.1 验证小组人员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需进行方法确认的项目。 5.1.1严重性(S ): 危害可能产生后果的程度。严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5.1.2可能性(P ) 影响检测结果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率或概率,建立以下五个等级:

5.1.3可检测性(D)检测到异常情况存在的能力的程度,定义如下: 5.2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RPN) 5.2.1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确定 RPN是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可能性和可探测性三者乘积,用来衡量可能的仪器缺陷,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 RPN = Severity(严重程度)×Possibility(发生的可能性)×Detection(可探测性) 5.2.2风险评价和处理

注:当RPN≤8,但严重性S为5时,仍需按中等以上风险进行后续控制。

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检验方法学的确认

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检验方法学的确认 发表时间:2018-10-01T20:19:45.56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作者:周磊[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阿莫西林中国药典检验方法含量及有关物质的确认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执行,可以证明阿莫西林含量、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 确认是对本身性能的认定,内涵属于性能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正文品种对阿莫西林检验标准有法定的规范。针对剂型的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的检测方法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需要在不同 的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方法学确认,而满足相应的检测要求,本文主要阐述阿莫西林中国药典检验方法含量及有关物质的确认程序,通过这些程序的执行,可以证明阿莫西林含量、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关键词:性能检验程序方法限度检测要求1.实验部分 1.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确认 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持续有效的给出准确、可靠的数据。在确认之前,确保确认的人员经过培训;仪器仪表经过校准,且都在校准的有效期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安装确认后,首先进行检测器灯强度测试、波长准确度测试、通过后进行流速准确度及精确度测试、噪声和漂移确认、进样交叉污染测试、柱温箱温度及稳定性确认、需要进行梯度洗脱方法的需进行梯度准确性确认,自动进样器有温控系统的需进行样品温度准确的确认,定性重复性和定量重复性测试。 1.2前期准备:选择符合检验项目要求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准备检验用试剂,对照品(阿莫西林对照品、阿莫西林系统适用性试验对照品),准备所用的用具(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超声波清洗仪、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烧杯、抽滤装置等),准备三批样品。 1.3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证明阿莫西林含量的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按中国药典2015版阿莫西林含量测定项下的检验标准,照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两名不同的人员用一套高效液相色谱仪或同一人用两套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配制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符合规定后,分别称取阿莫西林对照品2份和3批阿莫西林各2份的样品按照规定制备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取对照品1连续进样五次,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2.0%,取对照品2连续进样两次,供试品每份进样两次,记录色谱图。可接受标准,每批样品两台仪器或两个操作者的结果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表一:同一操作者两台不同的液相色谱仪3批含量检验结果表二:含量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典型图谱1.4有关物质测定的确认证明阿莫西林有关物质测定检验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 按照药品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项下的规定配制流动相A、B,设定色谱条件,按照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取阿莫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的色谱图应与标准图谱一致。由两名不同的人员用同一套色谱系统或同一人用两套液相色谱仪进行测试。待系统适用性试验均符合规定后,分别称取双份的对照品和单份的样品,按规定制备对照溶液和样品溶液,对照品每份进样两次,样品进样一次,收集色谱图。计算每批样品两台仪器上或两个操作者检验结果的RD。可接受标准:RD应不大于10%。经两套液相色谱仪测试,三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单个杂峰及杂峰总和均符合要求。表三:有关物质系统适用性试验典型图谱表四:有关物质典型图谱 2.结果讨论 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需遮光,密封保存。在含量与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学确认的过程中,样品使用带有低温自动进样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能够有效地预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降解,在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时,需要注入空白溶液,如果空白溶液有干扰,可进行背景扣除。流动相需要新鲜配制,避免磷酸盐缓冲液干扰检验结果的判定。通过对阿莫西林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确认,证明了该方法在本试验室相应的检验设备上,检验结果可靠,数据准确,通过了药典相应的检验方法的确认。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

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测定 方法学确认方案日期:2016年1月

验证方案审查与批准 您下面的签字表明您已审阅此份验证方案并同意实施。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4)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4) 4 定义 (5) 5 参考文件 (5) 6 风险因素分析 (5) 7 验证准备 (6) 8 检测方法的描述 (6) 8.1 药品与试剂的准备 (6) 9 验证实施 (8) 11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14) 12 附录目录 (14)

1 目的 对苦参膜中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进行确认,确保方法的可行性,以便为有效控制苦参膜的含量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3.1验证小组成员 3.2 职责 3.2.1验证小组组长职责 3.2.1.1保证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起草。 3.2.1.2保证在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和批准。 3.2.1.3负责对确认小组成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 3.2.1.4保证完全按照确认方案实施。 3.2.1.5确保能及时发现偏差,并按照已经达成一致的偏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记录、纠 正、调查和最终确认。 3.2.1.6确保确认报告的生成、审核和批准。 3.2.2QA职责 3.2.2.1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 3.2.2.2负责确认过程的监控和检查,保证确认方案的实施,参与确认结果评价。 3.2.2.3参与确认偏差的调查、处理、和评估。 3.2.2.4确认过程中,如有变更,保证按《变更处理程序》执行。

有关物质方法学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 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 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 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 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 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 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 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 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 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 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 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 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

有关物质方法研究思路

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 l 主要内容 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2、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验证 2.1、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2.2、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2.3、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2.4、有关物质杂质的定量方法 3、有关物质杂质的分析 4、有关物质杂质限度的制订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建立的研发思路 研发思路: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重点是测定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可行性。 ⑴首先有关物质的方法选择,对于仿制药有EP、BP、USP等质量标准的药品,首选以上的色谱条件进行筛选,尤其关注的离子对试剂的使用。 ⑵选用不同色谱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如果方法一是等度测定的,方法二最好选用梯度色谱条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杂质个数及杂质含量等。确证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⑶对所筛选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选择较好的色谱条件作为本品有关物质检查的测定方法。 ⑷对于仿制药同时要将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分析其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确保自制样品与市售原研样品的杂质在同一水平。 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在建立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前,需首先了解原料药和制剂的相关理化性质。 ⑴对于原料药,了解原料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了解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起始原料、副产物、副产物产生的杂质、中间产物或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等。结合相关已知的杂质来确定有关物质检测的条件。

⑵对于制剂,可能影响药物有关物质的重要因素有辅料、剂型、存储条件等,主要了解辅料对有关物质检测的干扰情况,不同剂型在不同存贮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杂质等。对于复方制剂,同时要考虑到复方中原料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杂质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选择 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降解产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通过合适的分析技术将不同结构的杂质进行分离、检测,从而达到对杂质的有效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主要有: ⑴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为常用的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色谱柱对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离。 ⑵薄层色谱法(TLC)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但准确性较低。 ⑶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于能气化的物质的检测和分离。一般用于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离。也可用于一些能挥发的杂质的检测。 ⑷毛细管电泳法(CE)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应用比较广泛,但该方法测定精密度不高,专属性不稳定,且CE仪器价格较高。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与验证,如HPLC与TLC及HPLC与CE的互相补充,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的相互补充,HPLC不同检测器检测结果的相互补充等。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验证 ①检测波长的选择 有关物质检测波长是结合主成分与杂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选择。 测定方法:分别称取待测供试品、对照品、空白辅料、市售对照样品适量,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到一定浓度,配制成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空白辅料溶液,分别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DAD检测器进行,确定待测物质中各杂质的最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有关物质(包括已知杂质)检查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有关物质检测的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 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 4.1验证内容:杂质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方法学研究,主要包括专属性试验、检测限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等内容,如果定量检测杂质则需进行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回收率等试验,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从而保证药品中的杂质能够有效地检测。 4.2 杂质检测方法建立验证及可接受标准 1)专属性试验主要通过破坏性实验实现。 破坏性试验,也称为强制降解试验(stressing test),它是在人为设定的特殊条件下,如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等,引起药物的降解,通过对降解产物的测定,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药物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每项破坏性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酸降解一般采用0.1mol/L-1mol/L盐酸或硫酸;碱降解采用0.1mol/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降解采用合适的过氧化氢溶液。以上三种试验,为了加快反应或者提高降解强度,必要时可以加热或提高浓度;高温试验通常温度高于加速试验温度的10℃,如50℃、60℃等,对于原料药有时需考虑水溶液或混悬液的降解,或者考虑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的降解;光照试验条件可采用4500LX。破坏性试验的具体条件,与具体药物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条件,使药物有一定量的降解,并对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的意义。 药物经强力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通常采用色谱法测定,需结合药物和可能降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2.2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 2019QQHJKX01 分析方法:《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 验证人员: 验证时间:2019年01月23日—25日 乌拉特前旗环境保护监测站

1参加人员情况 2仪器、标准物质情况 3 工作曲线的测定 3.1 工作曲线的测定条件 分析日期:2019年01月23日 温度:20℃湿度:18% 测定波长:225nm 3.2 工作曲线的测定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4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 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附录A 方法特性指标确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 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n(≥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A-1计算,方法检出限按公式A-2计算。

标准偏差S= (A-1) 式中:n —— 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 X i —— 单次测定值 X —— 测定平均值 MDL=t (n-1,0.99)×S (A-2) 式中:MDL —— 方法检出限 n —— 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 t —— 自由度为n -1 ,置信度为99%时的t 分布 S —— n 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 ) 1 1 2 - ? ? ? ? ? - ∑ = n X x n i i

5 精密度、准确度测试 分别对标准浓度为0.4mg/L、0.8mg/L、1.0mg/L和有证标准物质BW022四个浓度进行6次测定,测定结果见表5-1。

6 评价与验证结论 6.1 评价 根据《水质石油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对本实验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相关评价。 6.1.1 空白值最低检出限评价 根据《水质石油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中的检出限为0.01 mg/L,本实验石油类的检出限为0.004mg/L,符合标准方法要求。 6.1.2 精密度评价 本次实验分别对油浓度为0.4 mg/L、0.8 mg/L、1.0 mg/L和有证标准物质BW022进行测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2.9%、4.7%、5.0%,符合标准方法要求。 6.1.3 准确度评价 根据方法条件,本次实验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4%,平均值为99.75%,对标准浓度为0.4 mg/L、0.8 mg/L、1.0 mg/L和有证标准物质BW022的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 2.5%、-1.2%、0.0%、5.0%,其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 6.2 结论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验证,证明本站具备按照《水质石油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进行监测的能力,该项目可在本监测站正常开展。 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 报告编写时间:2019年01月26日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1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药审中心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5.检测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6.定量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检测波长变化±5nm、流速相对值变化±20%以及采用三根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测定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杂质峰与其他成分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杂质溶液进行分析,该杂质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9.溶液稳定性按照分析方法分别配置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然后将上述溶液分别贮存在室温与冰箱冷藏室(4℃)中,在1、2、3、5和7天时分别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可接受的标准为:主成分的含量变化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并不得出现新的大于报告限度的杂质。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黄晓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电子刊物 发布日期20060208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作者黄晓龙 部门 正文内容 黄晓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 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 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 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 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 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

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

有关物质方法开发及验证

有关物质方法开发以及验证 有关物质方法开发流程(主要针对仿制药): 1.有关物质条件的选择:查询或者购买开发品种的国内外质量标准,有进口的 得到进口注册标准,找到国内代表性企业的质量标准(主要是首仿厂家和最新批准厂家的质量标准),比较这些标准,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筛选出理想的检测条件。筛选过程一般以相同浓度样品进行,得到以下结果: 波长的选择:有关物质检测主要是考虑所有杂质的检出情况,因此,应全盘关注杂质的检测波长,可以采用已知杂质UV扫描和对未知杂质的DAD扫描得出较好的检测波长,切记不能只考虑主成分的最大吸收。 2.系统适应性 系统适应性主要考察杂质与主峰、杂质与杂质的分离情况,一般要求杂质与主峰或者已知杂质与杂质之间的分离度不小于1.5,未知杂质与未知杂质之间的分离度不小于1.2,同时关注拖尾因子与理论塔板数等信息。 通常采用在被测物对照品(或者供试品)中加入适量的杂质或辅料,以检测分离情况。杂质加入量一般为被测物浓度的1%,以模拟被测物中杂质的存在状态。接收标准:每个成分6针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0%,此数据也可作为精密度试验数据。 3.定量方法的选择 有关物质定量方法主要有杂质对照品法、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峰面积归一化法等几种。在我国,峰面

积归一化法暂时还未能接受,毫无疑问,定量最精确的为杂质对照品发,但有些杂质对照品的获得极难,成本也很大,尤其是在订入质量标准中,无疑为以后产品的生产检测带来极大困难与成本的大幅增加;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为杂质定量的合适方法,但要求计算校正因子,有时在进口标准或者国外药典标准中已有杂质校正因子,但为了验证自身实验条件或者实验环境的精确情况,一般重新再计算校正因子与已知校正因子进行对比,在正常情况下,自身计算的校正因子与已知的校正因子无明显差异为最佳情况,校正因子的计算要求采用不同的色谱柱在不同的液相系统多次计算求得平均值作为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的获得最常用的就是分别制备相同浓度的被测物与各杂质溶液,分别得到标准曲线,其斜率值即为相应的校正因子(f)。当f 为0.8~1.2时,可以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定量,若f≥1.2或≤0.8时,则应加入校正因子进行定量;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操作简单,但要求其杂质响应与主峰一致。 4. 供试品溶液浓度的确定、检测限和定量限 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能有效检出相关杂质,但浓度太高会产生主峰严重拖尾、分裂、检测器和色谱柱过载等情况,若浓度太低,则不利于杂质检出。一般以检测限作为衡量指标,谢沐峰老师的一片文章提到主峰浓度应为检测限浓度的2000~5000倍,通常情况,我们做到主峰浓度不小于检测限浓度的10000倍。数据如下报告: 5. 强力破坏试验 破坏条件有酸、碱、高温、光照、氧化,为了确认杂质的来源,同时对比空白(酸、碱、过氧化氢)与未破坏样品。 强力破坏以两种状态进行: 溶液状态:热、酸及碱水解、氧化、光照 固体状态:高温、高湿和光照 破坏程度不宜太大,以产生20%左右杂质的条件为宜,在破坏试验过程中,最好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便于检测各峰的峰纯度,同时应该注意物料平衡以及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宜太大(否则很溶液损坏色谱柱)。下面采用一个表格说

药典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usp37 1225 1226

药典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usp37 1225 1226 <1225>药典分析方法验证 用于评价药物质量的检验方法应符合一定要求。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第501条的规定,在美国药典(USP)和国家处方集(NF)的正文检验方法和规定为法定标准。按照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有关条文[21 CFR 211.194(a)]要求,用于评价药品是否符合既定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应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按照该要求[21 CFR 211.194(a)(2)],USP和NF分析方法使用者不必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要确认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适用性。考虑到USP和NF标准法定地位这一基本情况,所以,药典品种新方法或修订方法得建议,应由充分实验室数据支持,以说明方法有效。 本指导通则内容尽可能与三方国际协调会(ICH)关于在欧盟、日本和美国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中与分析方法部分有关的分析方法验证和方法学文本一致。 药典申报 新的或修订的分析方法得药典申报,应报送充分的资料,以便美国药典委员会专家理事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方法是否清晰完整,需要建立该方法的结论,以及方法验证文本。方法类型不同,申报要求可能不同,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理由写明需要本方法的理由、用途以及与其他方法比较的优点。修订的方法应写明现行药典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建议方法得优点。 建议的分析方法应完整详细地写明建议的分析方法,以便他人依法操作。文字应包括全部重要的操作参数和有关事项以及明确的试验结果计算公式。 数据元素本部分要求提供详细、完整的分析方法验证文件,文件应包括实验数据及各适用的分析方法运行特性计算结果。运行特性在下文中叙述。 验证

含量和物质方法学验证内容

含量和物质方法学验证 内容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3.精密度 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柱温变化 ±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8、系统适应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和%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8 ***原料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20**年**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验证目的 (4)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4) 3.标准品、供试品 (4) 4.风险评估 (4)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5) 6.验证步骤 (6) 6.1系统适应性 (6) 6.2专属性 (6) 6.3检测限与定量限 (8) 6.4线性 (9) 6.5准确度 (9) 6.6精密度 (10) 6.6范围 (10) 6.7耐用性 (10) 6.8样品测定 (11) 7.偏差 (11)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1) 9.再验证 (11) 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11) 11.更改历史 (12) 12. 附录 (12)

1.验证目的 根据法规的要求,采用非药典或其它法规未收载的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这个验证方案的目的是为验证提供具体方法参数、可接受标准和研究步骤。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原料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为自行开发的液相室色谱方法。为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日常检测方法提供依据,现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验证必须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此次验证方案提供***原料含量分析方法验证验证,包括:专属性、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 3.标准品、供试品 3.1标准品 3.2供试品 4.风险评估 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质量控制部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了需进行方法确认的项目。具体见下表:

风险评估人: 评估日期: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 姓名:廖卓* 学号:1107110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熟悉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二、实验原理 槐花为豆科植物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1]。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花药材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所以槐花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均以芦丁为指标成分。 芦丁(C27H30O16,610.51) 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铝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红色的配位化合物,使得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可见光区,且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黄酮类与铝盐的配位反应是定量完成的,因此可采用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避免其他非黄酮成分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2]。 三、仪器与试药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10ml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漏斗、玻璃棒 试剂:槐花药材,芦丁对照品,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氢氧化钠试液,乙醇。 四、实验步骤 总黄酮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于25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2)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A对照品溶液,在400~600nm波长进行光谱扫描,发现光谱图最大吸收,选定波长 说明:一般选择待测样品化合物吸收度最大,即吸收曲线最高点为测定波长。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λmax或该化合物经显色后的最大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后确定或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来确定,并与该化合物文献值相比较应一致。在最大吸收峰处测定时灵敏度高,误差小。因此一般情况下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检测波长。 (3)标准曲线的制备: 配制不同浓度的A对照品溶液,考察线进样量与峰面积的性关系、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等。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备步骤: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与6ml,分别置于6个25ml量瓶中,各加水使成6.0ml,精密加5%亚硝酸钠溶液1.0ml,摇匀,放置6分钟,再加10%硝酸铝溶液1.0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不加对照品溶液同法配制空白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浓度C(mg/ml)0.000 0.008 0.016 0.024 0.032 0.040 0.048 吸光度A

药审中心: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 药审中心黄晓龙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5.检测限 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有关物质方法学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HPLC 法) 一、检测波长与流动相条件的确定。 一般有国家标准的并不改变国家标准,可直接参照国家标准,可不做。 确实有需要的,检测波长一般用紫外扫描确定,流动相可以多种流动相比较 确定,选取其中最合适的。 二、系统适用性 取样品,按照有关物质供试品浓度配制溶液,进样,记录图谱。理论板数应 符合规定,分离度应大于2.0或符合规定、拖尾因子应0.8-1.2或符合规定。 有已知杂质并且杂质对照品可获得的: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杂质溶液进行分析,该杂质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理论板数应符合规定,分离度应大于2.0或符合规定、拖尾因子应0.8-1.2或符合规定。 三、专属性 1、空白溶剂干扰试验。 取溶解样品用的溶剂,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观察溶剂图谱情况。 有辅料的,做空白辅料试验。 2、降解试验 降解对照品溶液:取样品,按照有关物质供试品浓度配制溶液,进样,记录 图谱。 高温降解溶液:取样品,按照有关物质供试品浓度配制溶液,于一定温度水 浴中放置一段时间,补充溶剂至刻度,滤过,进样,记录图谱。 酸降解溶液:取样品,置量瓶中,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再加入少量一定浓 度盐酸溶液,常温放置或于一定温度水浴中放置一段时间,取出,冷却,加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再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滤过,进样,记录谱图。有辅料的,做空白辅料酸破坏对照。 碱降解溶液:取样品,置量瓶中,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再加入少量一定浓 度氢氧化钠溶液,常温放置或于一定温度水浴中放置一段时间,取出,冷却,加同浓度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再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滤过,进样,记录谱图。有辅料的,做空白辅料碱破坏对照。 过氧化氢降解溶液:取样品,置量瓶中,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再加入少量 双氧水,常温放置或于一定温度水浴中放置一段时间,取出,冷却,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滤过,进样,记录谱图。有辅料的,做空白辅料氧化破坏对照。 3、中间体、降解物、已知其它杂质与主成分的分离度试验及定位试验 取中间体配置成一定浓度,进样,记录图谱。取降解对照品溶液,加入少量 中间体,进样,记录图谱。 取降解物配置成一定浓度,进样,记录图谱。取降解对照品溶液,加入少量 降解物,进样,记录图谱。 取已知其他杂质配置成一定浓度,进样,记录图谱。取降解对照品溶液,加 入少量已知杂质对照品,进样,记录图谱。 可接受的标准: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峰与杂质峰应完全分离,已知杂质峰 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四、检测限与定量限 一般采用信噪比法。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 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

(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