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与风水

城市规划与风水

艺术设计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城市规划与风水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年级班别 13级

学号 2111317016 学生姓名贠倩

指导教师朱向红

2014年05月15日

城市规划与风水

摘要:本文以“风水”为基本线索,从“风水解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因子”“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的借鉴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规划与风水的关系,旨在理清城市规划研究中的“风水脉络”,从而为把握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线索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风水

1. 引言

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学术被看作为封建迷信。如中医,因为其五行相克、气脉经络等理论与西医迥异,曾被学者斥为巫医,从北洋政府到民国政府都一再明令取缔中医。而传统风水术的迷信色彩更加显著,学界因各种原因始终少有对这方面的探索,造成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相对薄弱。

规划界对风水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与风水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对风水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理论本身或是其在住宅单体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而实际上,风水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帮助人们寻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从城市、区域、居住区的选址到建筑布局及外部环境的调整,即所谓“若外形不善,纵内形得法,终为不吉”。所以本文的研究将通过对风水理论中对城市空间构架中积极因素的提取,探讨其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勾绘融入风水理论的现代城市空间。

2. 风水解析

2.1 风水概念

风水是指古代中国人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至明清时日臻完善。

风水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蕴有相当丰富的哲学、科学、美学内涵,但它毕竟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世俗迷信思想的影响,以至于过分的玄奥,有过多的糟粕,使其自古迄今受到种种非议和鄙薄。然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审视中国古代建筑,上起京都、宫苑、坛庙、陵寝,下至村镇、民宅、坟冢,都曾在风水观念下一气呵成,这表明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从实质上说,风水及其实践毕竟典型地代表和反映了中国古代居住环境科学与艺术,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迥别与其他各国建筑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正因为此,在当代建筑理论界,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及技术的巨大进步,在学术思潮发生重大转折之际,风水不仅在国内,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批判与研究。

2.2 西方对风水的研究

第一阶段大体对应着西方对华入侵和控制,传教士和学者笔下的中国风水基本是“异域落后的迷信”。第二阶段则体现着当时西方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扼制,但也有英国李约瑟那样的学者,其巨著《中国科技与文明》便有风水审美—文化特征的分析。第三阶段,面临全球性生态环保危机,终于认识到了中国风水含有科学性成分,是可供全球应对生态环保危机的一剂良药。

2.3 国内对风水的研究

此时,中国学界也开始认识到风水虽含迷信成分,但主要是含有科学性成分。在这方面突

出成果的有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和台湾汉宝德教授。

在大陆也从旧模式出发一口骂尽风水的代表,一口咬定风水所据“天人合一”境界只是动物本能,郭彧先生著《风水史话》研究态度认真,占有资料丰富,非一般“骂完拉倒”之辈可比,也认定风水基本上是关于“阴宅”的学问,其经典大皆伪造。但其提出的诸问题确值得再思再讲。

风水理论中确实有许多迷信成分的,如鬼福及人,遗体受荫等。而元朝皇帝不讲风水,葬礼也是依照蒙古人德传统秘密进行的,因此迄今为止没有哪一处元朝帝陵被发现,只有成吉思汗的衣冠家留作纪念,其真正的陵寝至今还是一个迷

3.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因子

3.1 中国古代聚落的“风水模式”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蕴含着古人朴素的生态观,风水环境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关系追求“阴阳互补”与“天人合一”,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风水模式是我国古代融合对自然、对人性的崇拜,探寻安居乐业之法于一体的理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风水地通常由龙、穴、砂、水、向五大因子(又称“地理五诀”)构成。龙即指蜿蜒而至的山峦,终止之处形成风水地的靠山。穴即是风水地中所谓的“生气”出露之处。“砂”即是风水地左右两侧起护卫作用的砂山。风水中最理想的水是呈环抱状的,而“向”即力向朝向,理想的方向是“负阴抱阳”。这也是风水中关于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原则。

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岗阜的左辅右弼山(或称为青龙、白虎砂山),山上要植被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流(村镇、城市);水的对面还要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轴线是其他方向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地势平坦且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基址的基本格局。

3.2 风水理论下的古代城市功能分区

风水认为,城市格局内的基地上还可以细分出很多小穴场,其中蕴藏的生气不但有阴阳之别,也有三流九等的旺衰之分,甚至还有完全不适于营建的凶险区域。有的建筑形态和功能能够帮助风水的聚气效应,而有的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甚至损害到地脉。所以,在用地布局时,还应根据各类建筑的特点,进行一番用地选择,各取所需,将最有利的用地配置给最适宜的功能。

1)宫殿、衙署、公厅

《玉髓经》中这样的描述:“建国之法,先营宗庙,次营宫殿,次营府署、省部等官治;建州县先营正治,次营府牢、牢狱”。即城市中风水最好的用地应首先用于建设宫殿,其次,次一点的穴位可以应用于建设府署官衙,再次一点的用地用于一般的行政建筑。

2)学宫、文庙儒学

儒家倡导教化育人,风水讲究人杰地灵,文化性的建筑选址必定要与山川胜景之处结合,多选清幽之地,城内外位置不拘,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地。风水理论认为文化建筑的选址布局得当,不仅可以壮人文、正风俗,反之还可以培风脉、纪地灵,因而文化性建筑的用地应选择城市中的第二等好地,以清幽为妙,不必居于正中。

3)坛庙、道观、楼阁

一般来讲,祭祀祖先、自然的庙宇,如宗庙、城隍庙等多宜居于风水位较好并且适当居中的区位,而真正的佛庙、道观则居于城市之外、形势较为雄峻的地方,虽同样讲究接纳生气的

风水格局,但多以阴地法则选择,要求形局小却面势宽。将它们置于险恶之处,主要是希冀利用神佛的力量,镇压不利地形的煞气,达到完善形势之作用。

4)住宅

住宅是城市中用地最大的功能区,只有少数达官贵人的住宅可能选在形局较好的穴位上,大多数阳宅只有选择在明堂中较高爽的地区。《阳宅会心集》一书的“城市说”中认为:“城市之地,其正穴多为衙署诸基用,余者不论东西南北,四向总以高地吉,低处为界水,不可居,城边高地,乃为护砂,单弱偏斜不可住”。对大多数城市住宅用地而言,形局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选择在地势高爽之处便为吉。

5)手工业

理气派认为,冶坊、银炉等要居于生方,莫犯廉贞杀,在延年方位最为有利。一般大多宜布置于水口处。这种布局要求换做今日是很符合现代城市规划要将工业区设置于城市下风、下水的用地选择思路的。

6)商业集市

风水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水为财源,商业用地当以接水聚财为吉,因此,商铺、集市的用地应布局于聚水、接水之处,如靠水边的码头、水口等地。同时,风水将街道类比为水,称作街水,因而,大的街道,如同大水也成为商铺热衷的聚集区域,特别是街道交汇的十字路口,更是作为聚水局而成为商家的最爱。

7)军营

军事为武,五行属金,利于西、西北。杭州、阆中、南京、合川、常熟、温州等老城的军营、较场、火药局等都位于城市的西北或西部。

8)仓库

要布置于生旺方,忌在受克方,堆货要前逼后空。

9)墓地

风水认为阴界和阳界是分离的。万物负阴而抱阳,阴界是环抱在外的,城市墓地的选择,大都在城市外围有一定距离的区域,按照阴宅的选址要求布局,由于城市的集中性,常常会出现一些集中的、大型墓葬区。

3.3 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的风水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城市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道路网线性规划风水认为,以方格网式为宜。中国传统的古城,也确实是以方整的棋盘式道路为主。就是在山区地形建城,其中心城区也多为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风水认为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四忌:忌曲折、忌斜射、忌四正、忌裸行——

1)忌曲折,系指两个干道交叉口之间的线段,忌讳折曲线形。

2)忌斜射,斜射的路形在中心放射式城市道路系统是常见的,但容易造成大量地块的不均匀、不方整,从而损害用地的风水价值;同时它也会造成干道缺少良好的朝向,造成建筑布局的困难。歪门邪道,风水所忌。

3)忌四正,就是说道路的走向不宜正南北或正东西。中国建筑,传统上是避开正子午的。风水认为正子午不宜民居,只适于祭祖性建筑。这种建筑的朝向和现代测定的建筑的最佳朝向是不谋而合的。

4)忌裸行,就是说道路不能无/衣而裸行,路两侧应有护路的植物。因而,古代城市也注意留有道路绿化用地。

3.4 古代城市绿地系统的风水布局

在古代城市绿地布局中,特别注意乔木树干对门、窗的风水影响。植株位置避免正对门窗,或枝干冲向门窗。在总体绿地布局中,为避免这种失误,则将灌木、草坪、花卉等低矮的植物靠近建筑物,并留有宽松的绿地面积。风水认为,山环可以藏风,水抱可以揽气。林木主要功能利于藏风,水面利于揽气。因此,古代城市绿地总体布局的理想模式为:城市的北部、西北部、东北部以林木绿地为好(如果有山更好);城市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有水面为佳,这也就是风水理论要求的基本模式。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植物有血型,有感情,有语言,有阴阳属性的。植物是有灵性的。用植物布场,可以调节小气候,可以化解一些风水问题。植物之间,植物与人之间存在一种生物场。植物有益人类,植物能够提供有机物,供应动物需要,能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还能释放治病物质和杀菌素。

3.5 古代城市风貌特色的风水影响

中国的传统城市虽然有共同的文化内涵,但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风水系统,各个城市稍有一处环境差异,就势必造成城市风貌特色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异质同构的特点。

“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在长期对山及水的观察、分析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概括性结论。由此,对山及水的特性形成了大量具体论述。对于容积热,当然容积越大,吸收宇宙辐射能量越大。正如中国风水学所描述:大荡大江收气厚,涓流点滴不关风。若得乱流如织锦,不分元运也亨通。所以说:水能吸气聚气。这便是中国风水学“气遇水则界”之说。

4. 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的借鉴意义

4.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解决政治和经济矛盾,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社会改良主义,在十九世纪末逐渐形成了有系统的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一门科学技术在此基础上,由注重城市和建筑的造型艺术,向外扩散,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随后形成了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恩维的“卫星城”理论。

在上述理论指导下,非但没有实现理想的“田园城市”,而且西方大城市恶性发展,带来了各种政治和经济危机。在本世纪初,又提出了城市改造方案,诸如:法国勒·柯布西埃在!922年写了“明日的城市”一书。“这种理论和方案实际上也流为主观臆想。……但对当时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学有一定的影响。”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大纲第一次将城市及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4.2 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批判

70年代起逐渐突出的城市问题、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共同引发了西方世界对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的全面反思。社会重新关注个性与差异性,关注矛盾和复杂需求。

部分建筑师走上了技术至上的道路,偏离了建筑关怀人类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对一些风格的模仿更是场所性和地方特色失落的直接原因。

对于现代主义战后的城市规划产生质疑,雅典宪章带来了城市中简单死板的功能分区和单一类型的城市居住方式。

以印度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为例。

昌迪加尔的市中心的巨大尺度无法显示其公共属性,而作为新印度的象征,却完全脱离了这个国家的现实生活状态:“这是一座为小汽车设计的城市,却建造在一个许多人尚未拥有自行车的国家中。”

巴西利亚不仅可达性差,而且形成了两个城市—即一个由政府部门和大企业所在的、规模宏大的纪念碑式的城市,另一个则是规划之外的“非法居住”的城市。

4.3 风水的启示

当西方理念无法有效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时,当世界文化的浪潮促进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再审视,不少学者开始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及风水理念,并得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认同和运用,中国也随之掀起了风水热。

人们逐渐发现西方的理性思维并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试图从东方的文化中寻找智慧。所谓东方的智慧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寻求构造天地人和谐的社会,这便是风水的本质。风水理论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针对当前面临的城市问题,如环境恶劣、城市风貌趋同等,西方城市理念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同,风水理论尊重自然,寻求与自然共生的思想体系和城市发展模式也许能为城市发展寻求另一条出路。

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说:风水理念包含着显著的美学成分和深刻哲理,中国传统建筑同自然环境完美和谐有机结合而美不胜收。“风水理念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重新考虑它的本质思想和它研究具体问题的技术,对我们今天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玉瑶,张虹鸥,周春山,许学强.“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8,05:69-74+82.

[2]亢羽,亢亮.中国建筑之魂——中国风水学与城市规划学[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09:30-35.

[3]王娅琳.风水与我国古代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4,20:12-13.

[4]胡义成.风水包含着科学成分——国内外风水研究述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6-20.

[5]赵薇.风水理念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6]伍铁牛.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分析与现代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