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同是以“我看到了什么”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在他们的描述中却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到了青年早期,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祝蓓里(1986)将其总结为以下六点。祝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青少年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青少年基本上能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进行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青少年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二)自我概念

个性的形成也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一个人是否具有一个适当的自我概念对其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这个认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对自己品质和特质的了解和认识;情感成分──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品行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青少年期个体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以更加抽象、复杂和独特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因此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与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差异(Harter,2003)。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概念更加抽象。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个体在11或12岁的时候,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转变。进入青春期的个体已经不再用很具体的词语(如“我喜欢食物”)描述他们的特征,而是更经常用概括性的词语来描述(如“我是一个真正的人”)。到了青年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则更抽象,不仅关注人格特点,同时也关注重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及信念(如“我是一个伪自由主义者”)。

二是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Harter,1990;Harter,et al.,1997)。青少年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描述时,不仅仅像早期儿童一样列出自我各方面的特点,而且将自我知觉──包括那些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方面──整合成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统一体。

三是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青少年不再像儿童期个体那样概括地使用某些特质描述自己,而是认识到了自我在不同的情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青少年会区分自己父母、朋友同伴以及恋人等不同交往对象来对自我进行描述,而且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Santrock,2001)。

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下述四方面:第一是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形态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影响到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或消极程度;第二是认识水平,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及成熟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特点的青少年往往具有更适当、更稳定的自我概念;第三是父母的

自我概念倾向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其影响是同方向的;第四是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影响自我概念性质的一个因素。

(三)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虽然个体在童年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但那时的自我评价多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内省性。到了青年早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对某一具体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个别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认识到自己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及对自我分析要求的提高,不仅是青少年个性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不完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出自于实现理想自我的愿望,或是对失败和挫折的反省。所以,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青少年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和调控及自我改造和完善。

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大部分青少年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但相对而言,青少年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Leadbeater,et al.,1999),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自我评价与其实际表现会日趋一致。

(四)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玛西亚(Marcia,1993)根据青少年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对个体同一性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评定,分别把个体归入了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即个体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同一性扩散(diffusion)、同一性早期封闭(foreclosure)、同一性延缓(moratorium)和同一性完成(achievement)。.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探索(即个体还没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同一性早期封闭是指青少年作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进行探索。他们的人生选择常常由权威性的父母作出,没有经历自我探索。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是成人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同一性完成是指青少年已进行了探索,并且也进行了积极投入。同一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扩散状态向提前封闭或延缓状态转变,提前封闭向延缓的转变(Waterman,1999)。在青少年早期和中期,个体刚刚开始体验急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知觉的变化,他们开始重新考虑童年期的价值观和身份。同时,不断调节和巩固这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整合到不断完善的同一性中(Kroger,2000)。这个时候同一性的发展往往处于扩散和提前封闭状态。在初、高中阶段,扩散和提前封闭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伴随有延缓与同一性完成人数的增多。青少年同一性冲突的解决是在18~22岁,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中晚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间是建立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男性和女性的同一性形成过程在大多数方面没有区别。但女性在人际关系领域的发展较为突出。女性定义和描述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男性则更多地依靠竞争和能力给自己定位。

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1)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二、情绪特点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但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是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幼年和童年期的儿童相比,青少年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同作用的事实,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

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青少年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的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例如,当许多青少年在阅读了一部文艺作品之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这种取向不单纯来自于书中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他们的主观思考和遐想而派生出来的较为复杂的情绪体验。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青少年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由于青少年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例如,一些青少年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陷入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之中,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青少年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他们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而不予表现。

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的痕迹。青少年在团体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会给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即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造作痕迹。

(二)心境的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合过程。心理整合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持续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我发展变化而来的,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统一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各方面统一、协调的整体。

一般认为,个体要到25岁甚至再晚一些,才能完成这种心理整合任务,达到心态的稳定和平衡。青少年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心理整合的持续性环节和统一性环节都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出现一些消极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使青少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增添了许多烦恼。

(1)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外观形象的变化,是青少年产生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求。但如何改变,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对许多类似的问题,他们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青少年越发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还常遭受到来自父母的阻止和干涉,由此而造成他们与父母感情的疏远。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才能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再度恢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到底是谁的过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青少年。

(3)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在小学时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突出,一向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许多原因,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这使他们难以接受,强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维持自己过去曾拥有的优越地位,但很困难。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但在当时,他们对此似乎没有太深的消极感受。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青少年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这种愿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上述切身体验,而且各方面能力略显不足的学生。

2.孤独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又不愿求助父母或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因此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另外,此时青少年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当陷入孤独的时候,难以自拔。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Felix & Barros,2003),青少年的孤独感既有情境性,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外向性、宜人性都很低的退缩型个体和情绪性低的情绪型个体要比和谐型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独(李彩娜、邹泓,2006)。

3.压抑

压抑也是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因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除上述所列出的几种心境外,青少年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如憧憬就是存在于该阶段中很典型的积极的心境。但总体来讲,在这个年龄阶段中,心境中消极成分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特别需要父母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

青少年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拉森等(Larson,et al.,2002)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了跟踪四年的研究(从五至八年级到九至十二年级),考察了他们情绪状态的日常变化范围。结果发现,青春期早期青少年情绪状态的积极性方面较少,到了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并且与青春期早期相比,这种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李东梅(2005)对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境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青少年在面临情绪事件时所体验到的感情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体验强度要显著高于男生。青少年的积极心境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消极心境则呈现出倒U字形趋势,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消极心境的体验较高。

(三)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1.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青少年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家曾指出,只有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身体外周相应部分的活动达到协调时,个体的身心方能处于和谐状态。但在青春期的初期,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青少年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刺激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性,两者应是相互协调的。但在青春期,这种依存关系受到了影响,致使青少年对于较弱的刺激也给予很强烈的反应,常因为区区小事而暴跳如雷。

独立意识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青少年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关爱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受,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所以,可以说青少年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而确认自己已经是成熟的个体。

2.反抗心理的表现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于2~4岁,几乎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重叠。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个反抗期则出现于青春期。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例如,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青少年一般在下列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青少年内心的独立要求很强烈,但父母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或尚未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以过去那种十分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结果导致反抗行为。

第二,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例如,父母不听取青少年的意见,将他们一味地置于支配、从属的地位。

第三,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青少年的反感。

第四,当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青少年的反抗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有相当一部分青春期的少年是以一种“暴风式”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地随之消失。

(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青少年的另一种反抗不表现在外显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却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景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

(3)反抗的迁移性。青少年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青少年在是非面前产生困惑,在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

三、道德发展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1972,1976,1984)继皮亚杰之后,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他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参见第六章)。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阶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层级的整合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且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的,即在某一年龄阶段通常会并存几个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个体开始越来越能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甚于自己的观点时,他的道德推理就从前习俗水平(对个人幸福的自我中心的关注)发展到习俗水平(对其他人,包括父母、朋友、自己个人社交圈中的其他人观点的考虑),直到最后达到了后习俗水平(协调多种观点以及根据所有人的观点来决定什么是对的能力)(Sigelman & Rider,2003)。

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势是一致的,10岁时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到16岁时习俗水平占优势,这时道德判断发展主要表现为:较低的道德阶段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较高的道德阶段的比例则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青春期的道德判断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在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遵守规则的个体是为了得到奖赏和满足个人的需要。虽然对于他人的观点有一些考虑,但是归根结底这还是受到得到回报愿望的驱使。到了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谓的正确就是取悦、帮助,或者说得到他人的认同,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意图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青春期的个体大约有80%的人处于这两个阶段(Sprinthall & Collin,1995)。这时自我物质利益还决定着他们的价值选择的大多数方面,但与10岁儿童相比,他们的前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有所下降,第三阶段道德判断将起主要作用。青少年处理问题时多考虑人际期望、人际关系,缺乏应对关于自己及道德规范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到青年初期,第三阶段的道德判断逐渐占据优势。在这一时期,处于第二阶段道德判断的人数迅速下降,同时也出现了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即“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在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中,所谓的正确就是遵从合法的权威提供的规则,而遵守规则的原因是为了保持一个值得维持的社会规则和法律的信念。处于第三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推理主要参照社会群体,其思维受到他人支配;到了第四阶段时,个体思维就受到内部支配,具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青年期时,处于第四阶段的人数明显增加,对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持等在道德判断中所占的比例也更多。

总而言之,青少年期道德推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前习俗思维向更为习俗化的推理水平转变。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个体似乎不断超越对外部奖励与惩罚的考虑,开始对父母与权威人物提供的道德标准表示出一种真正的关注,对确保人类关系和谐与公平的法律作出了认真的思考,同时也成为法律的维持者。一些青少年也开始把道德看做他们身份特征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诚实、公正以及关心他人的人(Damon & Hart,1988,1992)。后习俗推理直到成年期才开始表现出来。

由于青少年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他们要逐渐形成对家庭、同伴和更广泛的社会(如学校系统等)中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考虑到他们所面对的不同对象和所处的多重环境的影响(Hart & Carlo,2005),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模式会呈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

四、人际交往

(一)同伴关系

在和同伴的关系上,青少年和童年期的儿童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童年期的儿童在结交朋友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团伙现象,表现为六七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在这种交往中,他们感到了身心自由和愉快。因此,就交友的方式来说,小学时代是团伙的时代。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就已发展到了顶点,然后就趋于解体,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突出表现出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青少年交友的范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研究显示(Hartup & Stevens,1999),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拥有最好朋友的数量从4~6个逐渐减少到1~2个。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Buhrmester,1996)。青少年好友一般为相同的性别,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2.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日益重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建立人际关系的场所不尽相同,感情所指向的对象也有区别。

幼儿主要与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构成一种心理上的交往关系。小学儿童虽已有了自己所喜爱的同龄朋友,但在感情上仍十分依赖父母。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将感情的重心逐渐转向关系密切的朋友。

青少年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他们对朋友的质量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在青少年的日常交往中,好朋友之间往往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秘密的事情。这种交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使他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这一过程对其自我概念、观点采择和同一性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Berk,2004)。

观点和行动上的一致也是青少年朋友之间心理接近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某些场合下,好朋友之间经常要制订出一个一致的行动方针,若违反了方针,就要受到严厉的谴责。他们认为,能否忠于协议、忠于朋友是衡量友谊的十分重要的尺度。

青少年在交友上还有一个多层次的特点。随着他们志趣和爱好发展得越来越广泛,内心生活越发丰富,就越难在一个朋友身上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所以,他们可能与某一个朋友的交往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兴趣,而与另一个朋友的交往又只限于另一方面的兴趣。

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朋友之间的友谊比以后各年龄段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更直率,更容易被观察到。男生之间的友情强度较大,而女生之间的友情却表现得更温和、更细腻。

青少年的朋友关系对于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积极、富有信心和勇气,各种社会能力发展得也更好。同时也为其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提供了基础(Connolly & Goldberg,1999)。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时分出性别,也不是由于性别意识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兴趣方面存在差异。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但是,在最初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者在异性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总之,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

逐渐地,男女生之间开始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男生和女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调查表明,女生一般对那些举止自然、友好、不粗鲁、有活力的男生更容易产生好感,男生一般对那些仪表好、文雅、活泼的女生易产生好感。但男女生一般都不将这种情感公开出来,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个永久的秘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于青春期的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地淡化下去了,甚至完全消失。

所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很少有保持下来并最终发展为爱情和婚姻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控制在相当有限的程度内,这种感情也有一定的意义。当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喜欢上一个异性的同学时,他(她)自然也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于是就能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如果这种关系无限度地发展,就会妨碍青少年的正常进步。

(二)与成人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在童年期之前儿童的眼中,父母的形象至高无上,他们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许多方面。

(1)情感上的脱离。青少年由于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便不如以前亲密了。

(2)行为上的脱离。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3)观点上的脱离。青少年对于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因此,他们对于以前一贯信奉的父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与父母意见常常不一致。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着青少年生活范围的扩大,会有其他成人形象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他们的心目中,这些人物又都是些近乎理想水平的形象,相形之下,父母就黯然失色了。另外,随着青少年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会逐渐发现存在于父母身上的、过去未曾觉察的某些缺点,这也会削弱父母的榜样作用。

除了与父母的关系产生变化之外,青少年与教师的关系也有了改变。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一般来说,小学生们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师。青春期的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每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青少年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成长、有朝气等。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们所喜爱的教师几乎能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并能在行动上对这些教师作出最好的反应。例如,对于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负责的科目,会努力去学习;对于这位教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会十分认真地去执行;对于这位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会毫不怀疑地去接受和吸取等。同样,在青春期少年的心目中,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爱的教师。在心理上,他们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自我意识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同是以“我看到了什么”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在他们的描述中却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林凤)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影响,依恋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关键词】:依恋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广义上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结合。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在其经典的三部曲《依恋与失落》中,提出了依恋的生物学理论,阐明了亲密关系的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源泉的重要意义。在鲍尔比理论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艾斯沃斯总结了依恋风格的研究界定了并验证了三种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根据他们的研究,当婴儿能够获得依恋人物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能体验到亲密感、情绪和身体的安全型,能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母亲离开时焦虑表现较少。安全依恋促进个体形成整体的自我价值观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矛盾型)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伤害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个体带来长期的消极心理后果。低趋近消失,这说明依恋关系的确从某些方面影响到幼儿的情绪调节。 一、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艾斯沃斯的类型说之后,人们开始从多方面来研究依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他们指出,依恋策略是个体情绪调节的指标,个体采取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受其依恋关系的影响。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策划年高位安全风格,个体焦虑和回避低,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我国的学者从亲子依恋对新入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方面做出结论,在亲子依恋适中的家庭中,新入幼儿园的孩子情绪方面的焦虑情绪较低,并且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焦虑反应越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谈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问题时特别强调,到了青春期,个体会认真回答这个永恒的问题:“我长大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断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这个人怎么样?”,“我要到哪里去?”青少年既关心自己的未来,也关注社会。他们在寻找自己未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对自己以及对社会应该担当的独立权利和义务。他认为,青少年确立自我同一性的目的在于要解决好如何健康成长的问题。 精神分析学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探索并尝试去建立自己稳定的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 (1)同一性获得。青少年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同一性获得者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青少年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对外部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同一性延缓。这类人正在经历艾里克森预言的危机,正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方向。他们要做出一个承诺,但是现在仍然在各种选择之间犹像不决。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焦虑水平,并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同时表现出较低的决断性。 (3)同一性早闭。 这类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危机或者探索,而过早地做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是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方向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做的决定。这类人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 (4)同一性扩散。 这类青少年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他们既没有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投入。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方向且缺乏心理活力,外向性较差,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障碍。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期中测试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 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 阶段理论。按照时间顺序,他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 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 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 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

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 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 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 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 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 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因 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 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 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 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性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的发展周期与发展课题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八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学说”。认为人一生的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 据此,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见下表)

但在此,“危机”有着发展的意义,它并不意味着灾祸临头,它指的是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或完成的“发展课题”。 艾里克森认为根据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样式,个体会形成两个极端品质。接近成功的一端,就会形成积极的品质,这是一种有利于人格健全完满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心理.社会”的基本态度。而在发展课题上的失败会导致个体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个点上。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青少年顺利完成发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 艾里克森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课题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及后几个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八个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是艾里克森聚焦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论及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时,艾里克森提出了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ego identity)。他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石,也是他最大成就之所在。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97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编关于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青少年 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共青团xx区委日前完成的“xx 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状况调研”显示的状况却并不乐观:xx青少年社会教育总体上存在资源不足、经费缺乏、设备老化、师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研组组长、xx民族大学教授郭云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内在因素主要指学前儿童自身的特性,外部因素则包括各层级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具体指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 第一节儿童自身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儿童自身的因素是一个基础,因为,任何外在的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自身才能发挥影响和作用。 一、生理成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根据格赛尔的成熟理论,个体的发展要以成熟为基础,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在尚未成熟之前,儿童有一个准备阶段,这个准备阶段就是生理机制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相应的学习能力尚不具备,这时如果让他们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就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不仅表现为学习难度大,还表现为学习成绩不巩固,最严重的莫过于伤害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成熟的基础上对儿童提出适度适当的要求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当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相匹配时,孩子能够积极地适应社会化的要求。 教育者要尽可能在孩子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提出恰当要求,同时也要注意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以促进积极的社会学习,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如孩子往往有身体活动的需要,只有让孩子有充分适当的身体活动,攻击性行为与捣乱行为就大大减少,相反,当儿童的生理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各种各种的问题行为,如一些身体缺乏运动经验的孩子在身体和空间感知觉上表现滞后,感觉统合失调症。空间混乱会引起阅读和书写困难,同时也会导致问题行为,还有一些儿童不断地惹麻烦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身体位置与他人有关。成人应该鼓励幼儿进行身体活动进而更好地帮助儿童,而不是总想着尽力使儿童保持安静。 另外,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对其社会性发展也会有影响,如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爱与支持,其往往也是自信的,一个不漂亮的或残疾的孩子,她往往更容易自卑。 全纳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以及对所有幼儿的公平教育。关注被排斥的儿童,从对特殊需要的人的排斥到一般的排斥。二、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2岁之前,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到了两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这阶段明显地出现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结构成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有稳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比如所气质、性格和能力系统等,已经开始结合成为整体,形成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形。 一、气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个性和社会性发

青少年自我统一性发展

青少年自我统一性发展与反社会行为成因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 探讨这个问题的主要是埃里克森,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期的时候由于身体和心理各方面的变化会出现统一性危机,他说成功的解决同一性危机取决于个体是否解决了此前在儿童期中的危机;没有一种健康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以及勤奋感的话,要建立一种和谐的统一感就有困难;青少年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或她成年期中的危机所作努力的效果。从所有可能的以及想象的到的关系中,年轻人必须在个人问题上,在职业方面,在性领域,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作出一系列范围更小的决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达成:个体在经历危机和探索阶段之后作出了抉择; 从多种测量指标来看,达成同一性的人都要比其他人在心理上更为健康;他们的成就动机、道德推理能力、与同龄人的亲密关系、反思能力,以及职业成熟度等测量指标上的得分都最高 缓冲时期:个体正处于危机和探索时期; 处于缓冲期的个体,在焦虑指标上得分最高,在于权威有关的方面表现出了最高的冲突水平,而且自身是最不坚定也最没有威严的。 同一性阻滞:个体做出抉择,但未经历一个危机和探索时期 同一性阻滞的个体最容易服从权威,表现出最多的成见,并且对于他人的赞许由最为强烈的渴望,自主性水平最低,同父母的关系最为紧密 同一性混乱:个体没有作出坚定的选择,也不试图去做这样的选择。 同一性混乱的个体,表现出最多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他们最容易社会退缩,而且表现出和同龄人的亲密关系水平是最低的。 同一性建立与人格特征:同一性达成者的青少年,在外倾性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而在神经质上的得分较高;阻滞的青少年开放性维度上的得分较低;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较高,开放性和宜人性维度上的得分较低;人格可能影响了同一性的发展。 同一性发展与教养方式:同一性发展良好的个体更可能来自充满温情的家庭,而非对个体过分加以限制的家庭;缺少来自父母的温情,往往会于出现抉择方面的问题有关,出现同一性混乱;缺乏父母对个体的鼓励,则同在进行大范围探索方面出现问题有关。 同一性危机解决:构建同一性既是心智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关键在于青少年同他人的交往;重要他人的反应,就塑造和影响了青少年发展中的同一感;年轻人所在的社会(尤其是那些对青少年具有影响力的个体)在塑造青少年自我感中所发挥的作用;青少年构建了一种同一性,社会则赋予了青少年同一性。 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同一性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文化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亚文化中,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之中都会有所不同;年轻人所接触到的选择越多,以及必须做出抉择的领域越多,在建立同一感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多;当前青少年经历长期而艰难同一性危机可能性比以往大得多Kroger(1993)。 心理社会缓冲期: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必然存在的复杂性,创造了对于心理社会缓冲期的需求;即青春期中一段不会受到过度责任和义务约束的“隔离时期”,而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会妨碍年轻人追求他们自我发现;美国社会鼓励青少年在学校里度过较长的时间,从而给她们一段缓冲期,他们可以认真思考未来的计划,而不必急于作出无可挽回的决定。

(完整word版)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2.形成自我意识。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 4.认同性别角色。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男子气(或男性气质)和女子气(或女性特征),这对幼儿期的性别认同说来是个质的变化。 5.社会化的成熟。学习成人,适应成人社会,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的成熟是社会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6.定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心理学家常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小学儿童和初中的少年所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已经定型,因而性格的改变就较困难了。 (二)青少年友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 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友谊更具交互性。对亲密、忠诚和共享的重视,标志着青少年向成人式友谊的过渡。青少年朋友之间亲密程度的加强,不仅反映了其认知的发展,而且也反映了其情绪的发展。这个时候,青少年更善于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他们也更善于顾及他人的观点,因而也更善于理解朋友的思想与情感。青少年向朋友倾诉秘密的过程,是探索其自身情感的过程,是定位其人生坐标的过程,是确认其自我价值的过程。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三)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原本狭隘的思维变得很开阔,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变得深刻。这两天主要学习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知识,主要包括个性、个性的结构和类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尤其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感兴趣,我想到我刚当班主任时,一位家长来到学校(我们学校是中等师范学校,该生初中二年级没上完就上了我们学校),很痛苦地告诉我,最近几个月,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和家长发脾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总是和家长对着干。我很耐心的向家长解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这样,只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在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中,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第二反抗期发生在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重要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另外,初中生由于身体的发展,在外形上更接近成人,在心理上也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他们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成人感的产生,青少年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轻易听从、顺从成人的意见。教育者在与初中生进行互动时,要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他们,尽量考虑到他们独立自主性的要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反抗情绪,做好疏导工作。要注意每一个阶段的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选择与一个消极选择。如果冲突解决的好,他们相应地发展积极的方面;解决的不好,就会影响个体以后的发展。我又想到我看过的一个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海上钢琴师》,大概内容是:1900年的第一天,邮轮弗吉尼亚号上,工人丹尼在头等船舱的钢琴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丹尼不顾他人的嘲笑,独自抚养该婴儿,并取名为“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于各个码头而逐渐长大。然而不久,丹尼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丧生。奇迹出现了,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海上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演奏。从此,1900开始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至的旅客。期间,1900邂逅了麦克斯和一名

请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请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就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信任就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就是健康人格的根基。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她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就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与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与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与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就是幼儿后期。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与建议。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她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她们的活动与建议,就可发展她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她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就是学龄期。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与得到赞许。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她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与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 的方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1950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出版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在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那么如何在青少年阶段获得自我同一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及获得方式 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 校园应该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再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提倡积极向上,民主开放,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 3、社会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背景。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其次,社会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榜样,青少年很容易对社会中或者学校中的榜样进行模仿,例如现在较为广泛的“追星”现象。那么学校和社会应尽可能的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来引导青少年;社会还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民主包容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创造自由发挥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民主、和谐、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体认知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愤怒情绪..

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点以及家长应对方式研究 摘要: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与个体的动机取向存在关联性。本文主要剖析了幼儿的愤怒情绪,青少年愤怒发生及表达特点,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等,初步探讨愤怒情绪在青少年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中的特点,作用,和如何对待等方式。 关键词:愤怒,青少年,情绪特征 愤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基本情绪,总是和悲伤、痛苦等情绪一起被归为负性情绪。你的愤怒可能显示了你没有正面对应你的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情绪问题,它可能是一种信号,揭示了你的某些需求和欠缺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对自己价值信仰妥协过多,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从其他人能理解的方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愤怒和需要,同时,放弃愤怒并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情绪健康的标志。 对于青少年来说,愤怒来源可能产生于父母早期教养的冷漠与忽略,或者是不能够均爱子女只喜欢自己兄弟而发生的,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早期教养的反复无常或者滥施愤怒,都可能造成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而撅嘴,愠怒,默不作声,常常是其发泄的方式。之所以如此表现情绪,正是因为他们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被阻止表达愤怒的情绪,正如我们同样被阻止,而不能表现出其他所谓消极的情绪,如恐惧,悲伤,内疚或者嫉妒。 事实上该文试图通过青少年和儿童的愤怒讨论,来探讨一种如何有效控制愤怒情绪或者是健康地将发怒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一.暴力并不是我的本意—浅谈幼儿的愤怒情绪 一位妈妈如是说:“孩子明明拥有了不同神态的奥特曼却还是哭闹着索要新的,我恼火了,强行抱着孩子往家走,到家后孩子很愤怒,用拳头打我,摔家里的东西,晚饭都不吃,后来奶奶又把玩具买了回来才收场。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如果不满足孩子要求,就无法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我该怎么办?”

社会性游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社会性游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本文对对班级的3名教师,10名幼儿都进行了不同的访谈,对幼儿家长我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性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在此过程中,调查研究了幼儿教师对社会性游戏认识和安排。2、社会性游戏帮助学生增强抗压能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社会性游戏能够增强学生抗挫折压力。3、社会性游戏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幼师对社会性游戏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幼儿个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性游戏个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多方面意义,能够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社会性游戏作为角色游戏,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幼儿融入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和品质,能够教会幼儿如何巧妙地运用社交手段来融入社会,实现公共资源分享。社会性游戏能够反映幼儿基本生活状态,能够发挥幼儿意愿,对于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多层面发展,有助于帮助幼儿与其他人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教育功能,因此幼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采取幼儿社会性游戏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幼儿更好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幼师总是通过幼儿仪表来判断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因此这种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偏颇的。如何更好的评价幼儿社会性行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幼师可以在幼儿园,通过开展社会性游戏,观察幼儿社会属性,在社会性游戏过程中,发现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积极指导,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考试题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卷面分50分 一、名词解释 1.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 2.身体意向: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影像,包括身体知觉与身体概念,即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和感觉。 3.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的认知不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4.假想观众: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察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他们常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5.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情感,是指青少年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爱国感、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2)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自信感、好奇感、成就感等。(3)审美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自然美感、艺术美感、科学美感、自我美感。(4)生活情感,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5)人际情感,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相处、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乐群感、亲密感、归属感、宽容感、合作感、信任感等。 6.自律道德 :是指自我约束。自我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人从幼年到成年的发展也就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发展到自律道德发展阶段的过程。 7.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

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叛逆与适应 摘要:中学生叛逆心理普遍存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阐述了叛逆心理的内涵、表现以及危害,分析了中学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观、客观原因,并对如何防止中学生出现叛逆心理、适应青春期心理变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叛逆心理适应 叛逆指的是对旧的规矩、事物、观点不满,认为其不再适用于现在。虽然认识到新的事物有其不完善之处、并且不易验证其相对于旧事物的具体优越性,但在不满老事物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尝试新事物。对老事物的否定带有较大片面性和盲目性,往往默认老事物等同于无用、过时、腐朽等。 学生的叛逆心理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任其发展形成特殊性格和特殊心理,这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方式给予纠正,引导他们改变叛逆心理,走上心理发展的正轨。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别人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 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1.学生叛逆心理的表现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嘴、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等等。 具体表现为: 1 .1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觉得自己很有主见。 1 . 2 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堂而皇之地涉足禁区,最后耽误学业。有些学生在老师批评其有早恋迹象后,没事变成有事,地下转成公开。但作为学生毕竟无能力处理好情感问题,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控,往往成绩一落千丈。调查表明,叛逆心理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特别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是极不利的因素,处理不好,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因此要研究有效的教育措施予以纠正、调整。[1] 2.叛逆心理对学生成长的危害 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现象往往让家长和教师不解 ,处理起来颇感棘手。其后果是严重的,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1950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出版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在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那么如何在青少年阶段获得自我同一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及获得方式 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 校园应该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再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提倡积极向上,民主开放,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 3、社会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背景。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其次,社会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榜样,青少年很容易对社会中或者学校中的榜样进行模仿,例如现在较为广泛的“追星”现象。那么学校和社会应尽可能的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来引导青少年;社会还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民主包容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创造自由发挥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民主、和谐、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体认知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的自我存在。这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渡自卑。在青春期个体中经常开展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把握青春期个体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的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自从1963年艾里克森将同一性概念引入心理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一种能力。自我同一性是行为的建筑师,行为所凭借的蓝图就出于自我同一性心灵,主体行为是自我同一性的外在表现。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失败会导致自我发展的无目的性、无意义性,会使青少年丧失发展的动力源泉。临床心理学家也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主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是个体毕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逾越的重要里程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健康人格进行理论探索,认为自我同一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同一性形成始于婴儿依恋的出现、自我感的发展、独立倾向的出现,止于老年阶段对人生的回顾与自我整合。已有关于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Marcia和其他同一性研究者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条发展路径,即由同一性扩散发展到提早成熟或延缓状态,最后达到同一性获得。通过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变化的跨文化研究和追踪考察,研究者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研究者发现,个体在18岁之前一般不能建立前后一致的同一感,并且18- 21岁之间最能体现出同一性状态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青少年中期或晚期,直到青少年晚期个体才会建立起稳固的同一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间是建立稳固同一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早期的个体大部分处于同一性扩散、提早成熟和延缓状态,而很少有人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研究发现从高中到大学这一时期,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人数增加,而处于同一性扩散的人数减少;大学高年级比大学一年级和高中学生更可能达到同一性获得。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路径可能是波动的,如前进或倒退,也可能是稳定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同一性发展是一个不断丧失与获得的过程,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不断地由一种同一性状态向另一种同一性状态转换。这说明,在某一时期已经明显解决的同一性危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至少没有最终解决。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个体与社会互相调节的过程,因此,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有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国内对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的考察集中在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大众传媒和群体交往等。 (一)家庭因素。郭金山的研究发现,相互支持,帮助,关心,自由表达、鼓励资助和独立的家庭环境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发展,形成高级的成熟的同一性状态;而缺乏支持、关系疏远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学生形成混乱的同一性状态;王树青,张文新的研究发现,溺爱型、权威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在获得状态上得分均较高,权威型还有较高的早闭状态得分,专制型教养方式有较高的扩散状态得分和最低的获得状态分数。 (二)学校环境。江南发的研究发现,学校规模越大,班级人数越多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不利影响越大;按能力编班比按常态编班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不利影响较大;男女同校、同班以及学校声望的高低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有不同影响。 (三)大众传媒。陈卓然、丁家永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媒介接触影响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印刷媒介有利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过多地接触电子媒介不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电视、报纸、课外书、网上信息中的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