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 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中和桂东北,呈北东向展

布,西北端为北西向。本区为古生代的长期拗陷区,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广泛发育,仅西南部较大向斜的核部有下中三叠统。桂东北较大背斜的核部,因剥蚀而出露基底(寒武纪地层),反映晚古生代桂中凹陷深,后期桂东北上升剥蚀强烈的特点。上古生界除下部有碎屑岩外,其余全为碳酸盐岩,是该区现代岩溶“桂林山水”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岩浆活动不强烈,仅于东北部有加里东—燕山期的酸性岩浆侵入。加里东期褶皱为线状或倒转,呈北西西或北东向;印支期以平缓开阔褶皱为主,亦有长轴和短轴状,局部为倒转褶皱,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在河池—柳城一带为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而在桂林一带构成向西突出的近南北向弧形构造。燕山期为小型的断陷盆地,构成平缓开阔的向斜构造。根据隆起和拗陷程度、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本区划分为桂中区和桂东北区,桂东北区隆升较强烈,褶皱基底断续出露,台地盖层隆起时间也较早,柳江运动已普遍开始抬升,晚石炭世已成为泻湖沉积环境,晚二叠世为海滨沼泽环境;岩浆活动及褶皱构造均较强烈。桂中区则自广西运动后长期处于拗陷状态,岩浆活动微弱,褶皱以平缓开阔为主。

大瑶山隆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贵港、金秀至贺州间的龙山、大瑶山、大桂山、鹰阳关一带,呈北东向展布。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主要为寒武系,南部有奥陶系分布,贺州鹰阳关出露小面积的震旦系。南北边缘泥盆系不整合覆于早古生代地层之上。岩浆岩不发育,仅贺州鹰阳关震旦系中有中—基性火山岩,金秀—大黎—藤县和梧州—信都具有一系列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岩株和岩脉群。加里东期褶皱分布广泛,以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以近东西和东偏北方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北西向,局部近南北向。南北边缘晚古生代地层则以短轴向斜为主。发育有北东、东偏北和南北向三个方向的断裂。

钦州残余海槽三级构造单元。分布于桂东南玉林、钦州、防城一带,呈北东向展布。本区是南华加里东期裂谷带的残余海槽,广西运动

并未使其褶皱回返,而是继续沉陷,下泥盆统与志留系为整合接触。下志留统分布较广,中上志留统至下二叠统见于玉林市樟木、防城港平旺、钦州市小董至灵山县以及钦州市那丽附近。下泥盆统与志留系为整合接触。上二叠统见于凹陷区西部防城港滩散至玉林市城隍一带,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三叠统与上二叠统间为整合接触。

岩浆岩广泛分布,除上三叠统夹酸性火山岩外,尚有大规模中酸性侵入岩。华力西期大容山、浦北等花岗岩体呈岩基产出;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出露于防城东兴至灵山,呈带状分布;燕山期侵入岩不发育,仅防城至灵山一带零星见花岗岩、石英班岩小岩株或小岩脉。褶皱以华力西期为主,志留系至下二叠统多呈紧密线状和倒转褶曲,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为主,钦州至合浦一带为近东西向;印支期褶皱比较复杂,主要见于晚二叠包—早三叠系地层分布区,构造线呈北东向延伸。

云升隆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东南苍梧、北流、岑溪、陆川、博白等县与广广东交界的云开大山一带,呈北东向展布,西北侧以博白—岑溪深断裂为界。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层及其变质岩、混合岩化变质岩和混合岩广泛分布,晚古生代地层和中新生代上叠盆地见于隆起区西北边缘的博白断层附近。隆起中心地带地层变质较深,混合岩发育,向外变质程度渐浅,为千枚岩、片岩等浅变质岩。岩浆岩发育,加里东期花岗岩分布在天堂山,与混合岩有空间关系;印支、燕山早期花岗岩体群见于容县杨梅至苍梧一带,有的呈岩基产出;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多呈岩株、岩脉群,主要分布于陆川、博白、苍梧、岑溪、合浦等县,其中以陆川—博白岩群规模最大;燕山晚期酸性火山岩多沿性起区西北边缘断裂带分布。加里东期褶皱发育,多为紧密线状复式褶皱,构造线以东北方向为主;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西北部北流至合浦一带泥盆—石炭纪地层中,因受断层破坏和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覆盖,褶皱支离破碎,东北向断裂甚为发育,北西向断层多短小,但分布普遍,局部有近东西和南北向断层。

右江海槽三级构造单元。位于南丹、宾阳、上思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是广西三叠系(中下三叠统)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下古生界零星见于右江断裂西南部的部分背斜、穹窿核部,泥盆系与其角度不整合接触;上古生界在海槽东北部和西南部大面积出露。中新生代上叠盆地见于海槽东南部和右江一带。强烈的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是该区重要地质特征之一,岩浆岩以中酸性侵入岩较发育。加里东期花岗岩仅德保县钦甲、红泥坡两处有小面积出露;燕山期花岗岩、花岗班岩、石英班岩见于、昆仑关、大明山、马山县乔利,巴马县城、凌云县逻楼及南丹县芒场、大厂等地,除昆仑关岩体呈岩基产出外,其余多呈岩脉出露于地表;华力西期—印支期火山岩和基性侵入岩分布较广。基性侵入岩多顺层产于晚古生代地层,少部分产于三叠纪地层。该区褶皱除零星出露于背斜核部的寒武系的褶皱属于加里东期限之外,上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的褶皱为印支期,褶皱大都呈北西向和北偏西方向展布,西南部则多为北东向和近东西方向,断裂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南丹、东兰、巴马、靖西、那坡县和右江一带。

北部湾拗陷三级构造单元。包括北海市、合浦县、北部湾海域及其岛屿,拗陷中心大致在涠洲岛西南一带。基底为古生代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主要为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并有基性火山岩分布。陆上第三纪地层轻微倾斜,形成合浦、南康向斜盆地,作东北走向。该拗陷的形成由于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早期(古新世—早始新世)并未被海水淹没,其古地理面貌与陆上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相似,古新—下始新统为陆相红层与下伏白垩系呈整合接触关系;中期(始新—渐新世)地壳开始下沉,与下伏地层呈超覆或平行不整合关系,并发育一系列东偏北方向的阶梯式断层;晚期(渐新世未至上新世)开始局部发生短暂的抬升,隆起部分遭受剥蚀,形成上、下第三系间的超覆关系,凹陷部位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以来,北部湾继续沉降,中、晚更新世涠洲岛、斜阳岛和合浦县山口以及雷州半岛一带有玄武岩浆喷溢,局部尚有火山口残存。

广西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作用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在地貌、地物上保存较好,人们称之为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又将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广西构造运动频繁,计有21次,其中以四堡、广西、东吴、及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具有造山运动性质,显示出具多旋回的构造运动特征,据此可将广西划分为四堡、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旋回。

四堡运动 1957年,广西石油普查大队首先根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圩湾塘角附近,丹洲群与四堡群之间的不整合关系而创名。后来,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63—1964年和1966年,在九万大山地区发现丹洲群与四堡群普遍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元宝山一带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从而进一步证实四堡运动的存在,发生时间大致在1000—1100百万年前。桂北四堡期地槽经四堡运动褶皱回返,在九万大山和元宝山西侧一带形成一系列向北或向东南倒转的紧密同斜褶皱,同时伴随有小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本洞、大坡岭等花岗闪长岩体和一套浅变质岩系。本洞岩体与上覆丹洲群沉积接触,其同位素年龄为1063百万年。运动强度自西向东变弱。

富禄上升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62—1965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附近,发现震旦系富禄组底部为粗砂岩及含铁板岩,与下伏的长安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象的构造运动称富禄上升。这次发生于震旦纪长安期末的构造运动,涉及面不广,主要发生在三江、龙胜一带,是一次局部上升。

肯城上升在九万大山南侧罗城肯城一带,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为厚20~40cm的砾岩,与下伏的南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

象的构造运动称肯城上升。这次发生于震旦纪陡山沱期与黎家坡期之间的构造运动,涉及面小,主要发生在罗城肯城一带,是一次局部上升。郁南运动莫柱孙1965年根据广东省郁南县所见奥陶系与寒武系间平行不整合而创名。广西岑溪县筋竹至广东郁南一带,奥陶系底部或下部砾岩中含有变质的砂、页岩和花岗岩的砾石;博白县黄陵一带,下奥陶统下部有厚达数百米的含砾长石砂岩;大明山地区下奥陶统底部亦有厚45米的砾岩存在;桂东北兴安—龙胜一带,在其影响下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寒武纪半深海—深海相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变为早奥陶世白洞期浅海相含藻类碳酸盐沉积。云开大山地区下古生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为487—552百万年,时间与该运动相当接近。桂北、桂中、桂西广大地区只见寒武系出露而无奥陶系分布。说明在早奥陶世沉积之前,广西地壳曾发生过部分隆起上升,海域收缩,同时使早奥陶世沉积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

北流上升莫柱孙1962年根据北流市民安水库出露的下志留统底砾岩中,见有天堂山片麻岩砾石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而创名。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75、1980年确定民安水库下志留统灵山群下部之下有一套厚数十米至数百米由粗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组成的滑塌浊积岩系。在广西,志留系只出露于桂东南、桂南和桂东北地区,其它地区未见奥陶系和志留系,说明发生于奥陶纪与志留纪之间的北流运动,使郁南运动形成的隆起区继续抬升和扩大,海域亦因此进一步萎缩,致使部分地区没有奥陶、志留系沉积。

广西运动丁文江1928年创名,是指造成广西泥盆纪“莲花山砂

岩”与“龙山系”(下古生界)角度不整合接触所代表的构造运动,是发生于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的地壳变动,相当于世界通用的加里东旋回的末幕。广西运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是一次造陆性质的褶皱运动,除钦州—玉林一带未受影响外,全区丹洲群至志留系均被卷入褶皱,并上升成陆地遭受剥触。该运动纪录的显著标志是泥盆系普遍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下古生界和更老的地层之上,在环江、罗城、融安、永福、临桂、

兴安、全州一带,中泥盆统乃至上泥盆统角度不整合超覆于寒武系和其它更老地层之上。泥盆纪海浸到达较晚的桂西、桂北等地亦见超覆现象,如德保至隆林一带,下泥盆统塘丁组与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伴随该运动,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越城岭、猫儿山、海洋山等花岗岩体,它们侵入于下古生界而且大多数与泥盆系呈沉积接触,同位素年龄值为377—418百万年。这一年龄值大致代表了广西运动的时间。

平旺上升这是发生于早、中泥盆世之间在桂南局部地区的一次上升运动。桂南平旺一带,小董组底部有一套厚50m的火山碎屑角砾岩,具底冲刷,以及层凝灰岩、凝灰质硅质岩,表明钦州海槽在早泥盆世晚期曾发生剧烈活动,导致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碎屑流,属地壳上升运动性质。

柳江运动朱森1932年命名,指广西下石炭统与上泥盆统之间的不整合所反映的构造运动。李捷等1934年认为命名地柳江县拉堡镇马鞍山出露的石炭系与泥盆系间为“交角不整合”。李四光1939年,张文佑等1941年,赵金科1947、1959年,都曾论及柳江运动。广西石油普查大队1959年认为柳江县马鞍山所见的泥盆石炭系间实为断层接触。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70年查明柳州地区下石炭统岩关阶与上泥盆统为整合接触,认为区内大部分地区没有柳江运动的地层纪录,但局部地区存在沉积间断,如兴安县崔家乡长冲屯所见,上泥盆统五指山组顶部有侵蚀面;东兰县金谷乡火烟洞见岩关阶平行不整合于融县组之上;龙州县武德乡逐卜、扶绥县渠黎乡弄烟村一带,大塘阶超覆于上泥盆统之上。说明泥盆纪末期部分地区存在上升运动,仍以柳江运动称之。

黔桂上升地壳运动之一。赵金科等1959年根据广西下二叠统栖霞阶和上石炭统马平群间的平行不整合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而创名。现已查明,广西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仅南丹、河池一带以及平乐县二塘见栖霞阶与马平群或壶天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这些地区栖霞阶底部有数米至数十米厚的炭质页岩夹薄煤层或铝土矿,其底部往往有砾岩或粉砂岩覆于上石炭统顶部凹凸不平的风化侵蚀面上,

表明晚石炭世末地壳局部上升并遭受一定程度的剥蚀。

东吴运动地壳运动之一。李四光1931年在江苏省南京附近创名,系指发生于早、晚二叠世之间的地壳运动。这是一次普遍的地壳上升运动,全区大部分地区上二叠统底部为厚数米至20余米的粘土矿层或铁铝岩,标志着地壳曾经过较长时间的上升剥蚀阶段。但在钦州一带表现为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性质,使钦州残余海槽封闭,这时广西地区已完全进入一个统一的华南板块之内,而桂西地区处于台盆构造环境中的早、晚二叠世则为连续沉积。东吴运动影响较广,强度各处不一,具有从东往西强度从强到弱的趋势。

苏皖上升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一幕。发生于早三叠世与晚二叠世之间,称苏皖上升运动,在龙州—扶绥一带,下三叠统超覆于上二叠统或下二叠统之上;在隆林安然一带,下三叠统上部超覆于上二叠统之上,表明地壳具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并遭受短暂剥蚀。其它广大地区仍然处于水下环境,继续接受三叠纪沉积,其间振荡运动及海底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三种不同的沉积建造;一是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建造;二是浅海—深海盆地相碎屑岩建造;三是火山岩建造。同位素年龄值为245Ma。桂西上升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二幕。发生于早三叠世末至中三叠世初之间,称桂西上升运动。在隆林一带,中三叠统百逢组超覆于上二叠统之上,此外,在桂西和桂西南一带,早三叠晚期和中三叠世初普遍有酸性火山活动及少量的中性—基性火山活动。在武鸣县灵马、田阳县那么一带产生近东西向轻微褶皱,地壳露出海面,经过短期侵蚀之后,又继续下沉,形成下三叠统与上覆中三叠统或中三叠统下部与底部地层之间微角度不整合或喷发不整合接触。中三叠世,桂西地区地壳急剧下沉,海水变深,地槽型沉积迅速向碳酸盐台地沉积区扩大。

印支运动属于印支旋回的第三幕。发生于晚、中三叠世之间的构造运动,称印支运动。是继广西运动以来的又一次极其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波及全广西,使地层发生褶皱,桂西海槽封闭,形成印支褶皱带,从此结束海相地层的沉积转而进入陆相沉积新阶段。十万大山地区上三

叠统平垌角度不整合于中三叠统板八组之上,以及沉积不整合于印支期台马岩体之上,其中缺失晚三叠世早期沉积;其余地区为晚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早期的那周尾组或天堂组角度不整合于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构造线方向各处不一,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亦有东西向和南北向,台地区为缓开阔的褶皱,盆地区为紧密线状褶皱。伴随该构造运动有大量酸性岩浆侵入,构成了桂东南—桂南一带的岩浆岩带,岩体同位素年龄偏新或偏老,摆辐较大,为160-390Ma,一般为200-230Ma,伏波岩体侵入下三叠统,被下侏罗统沉积覆盖,年龄值为235Ma,大致可代表该运动的时限。

燕山第一幕发生于早白垩世与晚侏罗世之间的构造运动。在该构造运动影响下,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同时产生强烈的酸性、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山、姑婆山、栗木等数十个燕山早期岩体或岩群,并有钨、锡、铌、钽等成矿作用。共有三次岩浆侵入:第一、二次为酸性岩;第三次以酸性岩为主,部分为中性或基性—酸性岩。桂东及桂东南下白垩统普遍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系及更老地层之上,但在十万大山盆地却不明显推测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值157—195Ma。在该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块断升降运动活跃,沿着北东向灵山—藤县、凭祥—大黎深断裂之间、桂林—来宾大断裂和东西向宜山—柳城大断裂带,发育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断陷或拗陷盆地。此时本区地壳被分割成桂西、桂北、桂东和桂东南四个块断区。块断区边缘及桂东南块断区内部分地区地势比较低洼,早白垩世在这些低洼处,积水成湖,形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陆相盆地。以十万大山和贵县桥圩盆地规模最大(面积2500—6000多平方公里)。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盆地中沉积了一套数百米至五千余米的类磨拉石和红色复陆屑建造,来宾和桥圩盆地部分为含膏盐建造。

燕山第二幕发生于早、晚白垩世之间构造运动。早白垩世末该构造运动波及全区,产生大规模的断裂活动和较强的褶皱及岩浆侵入。形成许多北东、北西向区域性大断裂,它们对晚白垩世盆地的形成和分布有

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沿着博白—岑溪、南丹—昆仑关断裂带有较强的重熔或同熔型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陆川、昆仑关、南丹县大厂等为数众多的岩体,并有钨、锡、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作用。岩体同位素年龄值108-116Ma。此时,火山活动几乎遍布所有盆地,火山总体由东南往西北,由强到弱,由酸性向基性的变化规律。燕山第三幕发生于晚白垩世早、晚之间的构造运动。该运动影响全区,导致普遍的地壳抬升和极为强烈的块断运动,使晚白垩世地层产生宽展型褶皱。博白—岑溪、灵山—藤县、南丹—昆仑关等北东、北西向和部分东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再次发生激烈活动。在这些断裂带上,以及它们之间交接复合部位,造成一些直线状、折线状和交线状第三纪前的盆地基底构造。盆地中早第三纪的类磨拉斯山麓快速堆积,说明由该构造运动造成的块断山高差比较悬殊。在博白—涔溪深断裂带及其东南侧,桂西南丹、巴马、都安和英桥等数十个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斑岩类小岩体和煌斑岩岩群,并有钨、锡、钼、铅、锌和稀土等成矿作用。同时,形成白垩纪上统罗文组与西垌组为平行不整合的接触关系,其底部有厚度不等的砾岩。同位素年龄值80-90Ma。

燕山第四幕发生于白垩纪末与第三世初的构造运动。是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陆相断陷盆地褶皱隆起。桂北和桂西大部地区地势较高,遭受剥蚀,缺失沉积。桂东南、桂南、桂东地区和右江流域,断陷盆地发育,湖泊星罗棋布。喜马拉雅第一幕发生于早、晚始新世之间早始新世末期,地壳一度上升之后复下沉。导致百色、南宁盆地晚始新世与早始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形成不整合接触关系(百色盆地那读组与下伏洞均组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或超覆于更老地层之上)。北部湾地区地壳开始下沉,湖盆不断扩大变深,海水逐渐侵入,由陆相渐变为海陆交替相沉积。该区发展为新生代大型沉积拗陷区,一系列横贯北部湾拗陷的北东70度方向的阶梯式断裂的形成,改变了该区中生代以来北东—北北东方向的构造格局。

喜马拉雅第二幕发生于晚始新世末期的构造运动,影响百色、南

宁等局部地区,盆地曾一度上升,经短暂的侵蚀后复又下沉,造成局部沉积中断。同时,桂林—来宾大断裂活动性增强,沿断裂带在来宾凤凰至柳州一带发育成新的小型断陷盆地,沉积一套特殊的含锰碎屑岩建造。桂东南新第三纪南康群角度不整合于老第三纪邕宁群之上。

喜马拉雅第三幕发生于早第三纪末的构造运动。在区内影响较剧烈,陆区地壳普遍抬升,湖盆干涸结束沉积,同时产生微弱褶皱,并导致北西、北东向和部分东西向区域性断裂产生继承性活动,以及小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北部湾地区在该幕作用下,海底断裂比较发育,地壳运动从差异运动转变为大面积的沉降运动。在平南县马练、马山县永州附近,生成部分橄榄玄武岩、辉绿岩、玻基辉橄岩和苦橄玢岩小岩体或岩筒,同位素年龄值为23Ma。晚第三纪,陆区继续抬升,仅合浦县南康盆地有少许湖相碎屑岩夹褐煤和劣质油页岩沉积。海区持续沉降,形成一套滨、浅海相砂页岩地层,其中夹白云岩,产石油和天然气。此时孕育着喜马拉雅第四幕的构造运动。

喜马拉雅第四幕发生于第三纪末的构造运动。该幕使全区地壳大幅度上升,北部湾边缘发生海退。在涠洲岛、斜阳岛与合浦县新圩等地发生三次火山喷溢活动,形成十余米至二百余米厚的基性火山岩建造。第四纪基本保持晚第三纪的构造格局,当时的地形和近代地形相似,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湾拗陷继续被海水淹没,造成海相或海陆交替相沉积。其余广大地区由于地壳抬升,流河不断下切,形成四级或四级以上的阶地和洞穴。此外,在山坡、山麓地区尚有广泛的坡积和残积。同位素年龄值1.5M。

广西区域性断裂指延伸较长,区域上有较大影响的断裂。广西主要区域性断裂有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有四堡断裂、平垌岭断裂、三江一融安断裂、寿城断裂、永福—龙胜断裂和资源断裂等,北东东向区域性断裂有陆川—岑溪断裂、博白—梧州断裂、灵山—藤县断裂、垌中—小董断裂、南屏—新棠断裂和大黎断裂等,北西向区域性断裂有那坡断裂、右江断裂、巴马断裂和南丹—昆

仑关断裂等。

四堡断裂从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伸入广西,往南经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兴洞、在罗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宝坛、乔善东止于下里,呈北北东向延伸,广西境内长140千米。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5—70度。北段横切四堡期褶皱,与加里东期褶皱大体平行,为逆冲断层,断距可达3000米;南段切割泥盆系和石炭系,为正断层。断层破碎带宽10—150米,带内发育糜棱岩、构造透镜体、断层角砾岩及片理等,局部有韧性变形,具硅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硅化带宽10—80米,由褐红色硅化角砾岩组成,形成特殊的突出地貌。该断裂控制了丹洲群和泥盆系的沉积相,四堡、雪峰期花岗岩体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并被断裂切割。与雪峰期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锡矿,多见于主断裂旁侧,沿次级平行断裂充填。属硅铝层深断裂,形成于四堡运动,印支-燕山期继续活动。

平垌岭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南起宜州市北缘的天桥村,往北经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南、东门、寺门、龙岸东、平垌岭,过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红水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西、高培,从玉马延入湖南,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内长约170千米。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40—75度,由南往北逐渐变陡。北段为逆冲断层,切割四堡期至加里东期褶皱基底,断距可达3000米,南段为正断层,错断泥盆、石炭系盖层,断距100—1800米。断层破碎带宽数米至150米,断层角砾岩和硅化带十分发育,通过元宝山岩体时出现千糜岩、糜棱岩和片麻岩带。两侧地层揉皱强烈,见劈理和擦痕。地貌上呈现明显的断层崖、三角面和断层谷。断裂控制了泥盆系和石炭系的沉积环境。沿断裂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钨矿化,平垌岭钨矿沿断裂充填,在剖面上呈雁行排列。

三江—融安断裂从三江侗族自治县沙宜西伸入广西,往南经斗江西、合桐、丹洲,过融安县长安、浮石、潭头和柳城县洛崖后往西在中村复合于近东西向断裂,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南端转为北东向。广西

境内长160千米。断裂倾向北西西,倾角40—80度,一般70度左右,属逆冲断层。切割元古界至石炭系,断距由1500米至5000米不等。破碎带宽10—120米,其中发育构造透镜体、片理化、糜棱岩化、硅化、擦痕等。西侧与主干断裂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断裂和牵引褶曲很普遍。不同方向的逆冲、斜冲、水平擦痕,以及平面、剖面上呈雁列式排列的石英脉表明断裂具挤压—剪切性质。该断裂控制着丹洲群至石炭系的岩相和地层厚度,控制雪峰期岩浆活动和印支期闪长岩、二长岩脉及大量煌斑岩筒、岩脉呈带状分布。断裂带上有多金属、钨、金等矿产,多沿主干断裂两侧次级断裂充填。是长期活动的硅镁层深断裂。

寿城断裂 从湖南南山牧场延入广西,往南经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平、平熬、瓢里东、三门西,过融安县叭河和永福县百寿(古称寿城)西、融安县桥板东,止于鹿寨县平山。区内长约180千米。断裂倾向北西西,倾角38—80度,北陡南缓,为逆冲断层。与元古界及上古生界褶皱平行展布,中段与寒武系褶皱斜交。断距由南向北增大,自400—3300米不等。断层破碎带宽10—50米,其中发育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片理化和不同方向擦痕,具硅化。控制元古宙、南华纪和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三门一带丹洲群中发育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该断裂自雪峰期至印支期都有活动,属硅镁层深断裂。

永福—龙胜断裂从龙胜各族自治县芙蓉延入广西,往南经马堤、泗水、和平,过临桂县黄沙、仁义、茶洞,止于永福县城南侧,呈北北东15度方向舒缓波状展布。广西境内长120千米。断面倾向西,倾角22—85度,西盘上升,东盘相对下降,为逆冲断层,断距可达2000米。断裂控制晚古生代沉积环境和白垩纪断陷盆地。断裂错断晚元古代至白垩纪地层,沿断裂发育6—40米宽的断层破碎带,带内为断层角砾岩和糜棱岩,局部具韧性剪切特征。沿断裂具硅化和汞矿化,发育呈串珠状排列的汞异常和上升泉。

资源断裂从资源县梅溪东伸入广西,往南经咸水口、大合、中峰止于兴安县华江南侧,区内长80千米。断裂位于猫儿山、越城岭两岩

体之间,切割震旦系至白垩系,以及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0—45度,为低角度正断层。垂直断距数百米,水平断距2—3千米。断裂破碎带内发育角砾岩和糜棱岩,局部具韧性剪切特征,断面上有大型擦痕。加里东期越城岭花岗岩体因受其影响,而发生强烈的动力变质现象,近断裂处为花岗糜棱岩,压碎现象向外减弱。压碎片麻岩带宽达数千米。燕山期小花岗岩体及早白垩世盆地皆沿断裂展布,又被断层复活切割。地貌上断层崖、断层谷清晰明显。该断裂属切割硅铝层的深断裂。

陆川—岑溪断裂属博白—岑溪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穿硅镁层的深断裂,是钦州地槽东南边界的地壳拼接断裂。从苍梧县大坡南伸入广西,往西南经岑溪市归义西、南渡南在容县杨梅被北西向断层错断至灵山后过北流市清水口北、陆川县平乐东、米场西和博白县三滩、旺茂、松旺北进入合浦县不远因第四系覆盖而消失,走向北东50度。区内出露长240千米。由多期延伸方向不尽相同的断裂组合而成。可能由于各期活动方式不同,故断裂产状也有较大变化,既有倾向北西,也有倾向南东。断裂控制古生代沉积环境,沿断裂分布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加里东期细碧角斑岩和花岗岩体、海西、印支期小花岗岩体和燕山期杂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呈长条状沿断裂分布。沿断裂强烈矿化,有钨、钼、铜、铅、黄铁矿、金、锑、汞等矿产分布,有些矿脉直接沿断裂充填。有温泉断续出露。近代沿断裂有频繁的地震活动,最强地震为5.6级。

博白—梧州断裂属博白—岑溪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硅铝层深断裂。起于梧州市西侧,往南西经藤县赤水、藤城南、新庆、岭景、容县县底、容西、北流市陵城、玉林市新桥、石和、博白县城西、绿珠、大利、顿谷、沙河、菱角,过合浦县十字路后因被第四系覆盖而消失,呈北东50度展布,北段转为北北东。出露长280千米。西盘向东逆冲。断裂破碎带宽5—50米,其中有断层角砾岩、糜棱岩和硅化、重晶石化。断裂控制早、中泥盆世岩相古地理。沿断裂发育中新生代断陷盆

地,沉积侏罗—第三纪红色陆相地层。沿断裂在岑溪—梧州一带有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断续出露,梧州一带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充填,有汞、金、铅矿化。

灵山—藤县断裂起于藤县县城,往西经天平和平南县六陈、桂平市罗秀、中和、兴业县小平山、城隍、浦北县寨圩、灵山县平山、佛子、新圩、三隆、钦州市久隆、钦北、康熙岭、防城港市茅岭、防城从马路西南延出越南。区内长360千米。断裂走向北东60度,倾向南北均有。沿断裂发育构造透镜体、糜棱岩、千糜岩、片理化带。通过志留系一上二叠统的断裂多为倾向南东的冲断层,通过侏罗系中的断层多为倾向北西的冲断层。断裂在海西至印支期南升北降,燕山期以来北升南降。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盆地沉积多覆盖断裂,个别切割盆地的断裂为倾向北西的高角度正断层。断裂晚期活动强度减弱,并向张性转化。断裂控制晚古生代沉积作用。下三叠统分布于断裂以北,侏罗、白垩、第三纪盆地却多见于断裂东南侧。断裂带内动力变质作用颇强,但岩浆活动却较弱,西南段有海西期花岗岩零星分布,而印支期小岩体见于北东段。此外,钦州附近有少量晚白垩世火山岩。

垌中—小董断裂从灵山县沙坪分出,往南西经钦州市小董、防城港市那勤、板八从峒中西延入越南,区内长190千米。沿断裂发育构造透镜体、糜棱岩、千糜岩、片理化带。断裂控制晚古生代沉积相和岩浆岩的分布。钦州县小董一带,有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酸性岩浆喷发,可能与断裂活动有关。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沿断裂带呈狭长带状分布,个别印支期岩墙宽度仅8—200米,长度却达18公里,可见断裂是海西至印支期岩浆活动的重要通道。大直以南,印支期花岗斑岩中的片理化及小董附近逆断层向正断层的转化,都说明其在印支期以后仍在持续活动。

南屏—新棠断裂 区域性断裂。位于钦州拗陷北西侧,走向北东东,自南屏—新棠,在旧州附近与小董断裂归并。断裂形成较早,构成加里东旋回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与南部拗陷的分界线。泥盆纪至二叠纪断裂南北两侧沉积相突变,以北为地台型沉积,以南为地槽型沉积。

中、新生代沿断裂两侧形成大型的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万余米)的红色陆相地层。后期断裂活动又切割了巨厚的陆相地层。钦州拗陷北侧大规模印支期花岗斑岩和晚三叠世巨厚的酸性火山岩的出现,推测与该断裂活动有关。断裂具有明显的多旋回活动特点,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断裂性质、产状、两侧升降都有较大的变化。属硅铝层深断裂。

大黎断裂 区域性断裂。走向北东东,自武宣县通挽、桂平县紫荆、藤县大黎、昭平县陈塘至桃花,向北东与富川断裂相交。断裂在通挽—紫荆段倾向南东,紫荆以东倾向北西,倾角50-65度,大部为逆冲断层。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裂破碎带内构造透镜体、糜棱岩、断层角砾岩、硅化、劈理化、擦痕等现象较普遍,断层谷、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发育。断裂对岩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加里东期花岗斑岩群在平南县罗平附近平行断裂分布;贵港市大天平山、桂平县西山等地的燕山期酸性侵入岩,据重力资料分析,可能仍受断裂控制;平南县马练一带的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煌斑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形成,可能与该断裂和南北向断裂的复合控制有关。断裂具有多旋回活动特点。属硅镁层深断裂。

荔浦断裂 区域性断裂。走向北东度,自平乐、荔浦至头排,长约100公里。断面呈舒缓波状,倾向北西西,局部反倾,倾角30—87度。错动最老地层为寒武系,最新地层为侏罗系,老地层逆推于新地层之上,垂向断距1000—2000米。航卫片影像表现为直线状负地形、线形构造。断裂破碎带宽十至数十米,局部达100米,由硅化压碎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组成,局部地段有初糜棱岩—糜棱岩;具构造透镜体、强劈理化,不同期次石英脉、重晶石脉穿插发育。该断裂为加里东期一重要基底断裂,断裂两侧沉积相、厚度及构造样式迥异;华力西期断裂活动复活,表现为同生断裂性质;印支运动形成平行断裂分布的较紧密褶皱。断裂为继承性基底断裂,加里东期以正断层为主,华力西期到燕山期,早期具有韧性剪切性质,中期以逆断层为主,兼具左行走滑特征,晚期转为平移或正断层。属大断

裂。

下雷—灵马断裂 区域性断裂。位于靖西县地州、大新县下雷、上映、天等县巴荷至武鸣县灵马一带,走向60-80度,长210公里,中间在平果一带被右江断裂平移约20公里。这是一条半隐状的断裂带,地表有大小不等的断裂成群分布,以倾向南东、倾角40-65度的逆冲断层为主,同时伴生长轴—线状紧密复式褶皱组成北东东向断褶带。受同生断裂控制,从早泥盆世塘丁期至早三叠世,断裂带内为较深水狭长断槽沟相硅质泥质岩,有华力西、印支期基性火山岩及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点,自华力西早、中期开始控制沉积岩相和岩浆活动,形成特殊的断槽沟式的较深水沉积。印支运动沿断裂形成较紧密的长轴—线状褶皱和一系列断裂。中、新生代没有明显活动。属硅镁层深断裂。

那坡断裂 区域性断裂。走向北西向,自云南富宁进入广西那坡、平孟,进越南谅山入北部湾,全长大于400公里,广西境内长约65公里。有2—3条平行断裂,组成宽5—12公里的断裂带。断面主要倾向南西,倾角45-60度,属逆断层,兼有水平剪切性质。断裂在广西区内切割上古生界和三叠系,在广西区外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破碎带宽数米至400余米,其中构造透镜体、糜棱岩、擦痕、角砾岩发育。沿断裂有笔直的线状断层谷、条带状山脊与高达400余米的断层崖。卫星影像上线形构造十分醒目。断裂对沉积相的控制明显。断裂旁侧有华力西期—印支期中—基性火山岩,枕状构造发育。印支期基性侵入岩亦广泛见于那坡一带。断裂在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都有活动。属硅镁层深断裂。右江断裂 区域性断裂。走向北西向,自南宁经百色、田林、隆林延入云南,长360公里。自南宁向东南尚有断续出现,直至合浦一带。隆林至百色段为一条断裂,百色至南宁段有3—5条断裂,组成宽5—10公里的断裂带。主要倾向北东,倾角60-80度,局部倾向南西,均以逆冲断层为主。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距100—900米不等。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片理化、糜棱岩化、硅化发育。地貌上形成笔直的右江断

层谷地,在卫星影像上线形构造明显。断裂严格控制右江一带的百色、

平果、邕宁那龙等第三纪盆地的展布。断裂在印支运动形成;喜马拉雅

亚旋回再次强烈活动,造成百色盆地内东北边缘三叠系逆冲于第三系

上;近代,地震比较活跃,是广西重要的控震断裂之一。属大断裂。

巴马断裂 区域性断裂。西北自田林,经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凤

凰至马山县乔利一带,走向北西,全长270公里。是一条主要在华力西

旋回活动的隐伏断裂,在区域布伽重力图上非常明显。断裂长期严格地

控制着两侧晚古生代沉积岩相和厚度变化。东北侧凤山—都安一带为浅

水台地相沉积,西南侧西林、百色、巴马一带属深水断槽沟相沉积,其

中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发育。其东南段大明山一带,则长期控制着北西

向大明山凹陷的南西边界。沿断裂带断续有零星的燕山期花岗岩、石英

斑岩、煌斑岩等小岩体、岩脉分布,并伴有钨、铍、锂、铷、铯等气成

—高温热液矿化,是桂西中生代重要的酸性岩带。断裂两侧的构造样式

明显不同:北侧为近南北向宽展型褶皱,南侧以巴马一带出现北西向较

紧密的复式褶皱。属切割硅铝层的隐伏深断裂。 南丹—昆仑关断裂 区域性断裂。断裂走向北西,南起横县经马

山、南丹延入贵州,长400多公里,与紫云断裂相接,向南东在灵山、

博白松旺还有表现,是桂中拗陷与右江海槽的分界,断裂带是由北西向

数条平行的断裂组合而成,断裂带宽数公里至20余公里,构成窄而长的

褶断带,晚古生代地层受强烈的挤压。断裂带具明显的控岩控相作用,

南丹一带的泥盆系为深海沟的硅泥质沉积;沿断裂带有多期岩浆活动:

加里东期在大明山一带有酸性岩浆侵入,燕山期在南丹一带有酸性岩浆

侵入,都安、马山一带有橄榄辉长玢岩及煌斑岩群分布。遥感线性影像

特征明显。断裂带于华力西期开始形成,印支、燕山期强烈活动。

1998年4月16日于断裂带北西段北东侧40km的环江县木伦,发生5.1级地

震,地震中心处于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上,与该断裂关系密切,表明

近代仍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属硅铝层深断裂。

龙胜—永福断裂 区域性断裂。南起武宣,向北经象州县桐木、鹿

寨县四排、永福和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向湖南黔阳一带延展。广西区内长260余公里。断裂总体走向近南北。临桂县宛田以北为一西盘上冲的逆断层,倾向北西西,倾角45—85度。永福以南断裂成群分布,组成3—10公里宽的断裂带,主断裂为倾向西的逆断层,附近伴生有一系列向东倾的阶梯状正断层,倾角50—80度,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具有糜棱岩化、片理化带、硅化岩带等,带内主要由碎裂岩、压碎岩、构造角砾岩等组成,局部地段具脆—韧性变形特点。断裂控岩控相明显,具多期活动性。该断裂带北段对雪峰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属硅镁层深断裂。中段和南段控制岩相分布,但无岩浆活动,属大断裂。

白石断裂 区域性断裂。北起全州县大西江,向南经龙水、安和至兴安县白石、阳朔县大镜,转向南南东达平乐县沙子街附近,全长180公里。断裂与其附近褶皱均呈向西突出的弧形,总体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37—82度,北段为逆断层,南段为正断层。错断奥陶系至石炭系以及下白垩统。主断裂及与之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宽数公里至十余公里的断裂带,破碎带宽数米至200米,断层角砾岩发育。卫星影像上线形构造明显。断裂与印支期长轴—线状褶皱密切伴生,故形成于印支运动。燕山亚旋回又复活,切过下白垩统。属大断裂。

栗木—马江断裂 区域性断裂。北起栗木、恭城,中经昭平县走马、马江,南抵藤县社山,全长200余公里。走向南北,由于中部被几条北东向断层错开,致使断线辗转曲折。北段沿恭城向斜展布,有3—4条大体平等的断裂,组成8—10公里宽的断裂带,至南部变为一条,并横切加里东期基底褶皱。断面东倾,倾角30—80度,为逆掩—逆冲断层。个别伴生断裂为倾向相反的正断层。错断寒武系至侏罗系,断距数百米至千余米,由北往南变小。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十多米,角砾岩、硅化、黄铁矿化常见。断裂形成于印支运动,燕山早期控制了早侏罗世断陷盆地的形成,然后断裂又复活切过盆地,并使后者出现颇为复杂的褶皱。其北部被观音阁断裂斜切,交汇处出现燕山早期花岗岩;南部北

陀一带被北东向断裂斜切,交汇处有温泉,并出现五级地震。属大断裂。

富川断裂 区域性断裂。北起湘桂边境的富川县小田,向南经古城、龟石、钟山县望高至贺县沙田以南,全长大于120公里,走向大致南北。北部沿富川复式向斜展布,由一系列平行断层组成宽数公里至10公里的断裂带,向南变为一条。断面倾向变化较大,大部为倾向东、倾角70度的正断层;部分为倾向西的逆断层,使石炭系逆冲于侏罗系之上。形成于印支运动,燕山亚旋回控制富川县小田、贺县西湾等早侏罗世含煤盆地展布,以后断裂复活切过盆地。在西湾以西,断裂被第三系复盖。属大断裂。

桂林—柳州断裂带区域性断裂。南起来宾县迁江镇,经柳州、永福、桂林、兴安至全州县附近,向北延入湖南省境内,广西境内长约350千米。走向北东,由若干平行断裂组成。东北段主要倾向北西,倾角30—60度,为逆断层,断距1000余米。西南段主要倾向南东,倾角50度左右,为正断层或逆断层,断距较小。该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白垩系,控制晚古生代沉积相,形成沿断裂带分布的条形深水沉积盆地,主要沉积岩为盆地相硅质岩。燕山期断裂带复活,且多斜切印支期褶皱。沿断裂带角砾岩化、硅化、片理化和劈理等发育。地貌上多表现为断层谷,东北段两侧地形高差悬殊,构成著名的湘桂狭道,西南段有宽达100余千米的条形谷地。在区域布伽重力图上,东北段显示出北东向重力高突起,西南段处于北西侧的北东向重力低与东南测的北西向重力高交接处。断裂带上有早白垩世盆地断续分布。该断裂带内曾发生多次4级左右的地震,震中多位于该断裂与其它断裂交汇处。

观音阁断裂带区域性断裂。位于平乐县沙子镇、恭城县栗木镇、都庞岭西侧一带,南起阳朔县老厂南侧、经灌阳县观音阁乡、灌阳镇延入湖南省境内,境内长约100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7—70度,断距数百米至2000米。由多条平行断裂组成,自东南向北西呈阶梯状下降,构成正断层群。切割寒武系—泥盆系,侏罗系,斜切南北向印

广西河流简介

广西省河流简介 广西省主要是红水河(珠江)水系,河流自西向东,纵横交错,较大的河流有,红水河、盘江、郁江、黔江、浔江、漓江、柳江等河流。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上游称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全长659公里,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 盘江又名潜江、湔水、石密水、石泉河、邓家河、通口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汇人的最大支流。盘江发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岷山伐子岭,海拔约5000米,于北川县邓家乡岩羊滩海拔583米处进入江油县含增乡,成为江油和北川的界河,直到香水乡元坪子,河道才完全进入江油境,再东南流经西屏乡、青链镇和九岭镇,至青莲镇铧嘴海拔489米处东注涪江,河流全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珠江水系西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马雄山西北麓,流经滇东、黔西南,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干流长449公里,流域面积2.583万平方公里。 驮娘江发源于云南广南连城镇,至广西富宁剥隘镇,全长180公里。 左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其上游是平而河,发源于越南谅山北岭,流经龙州、崇左、扶绥、邕宁等4个县,于邕宁县宋村与右江汇合后流入邕江,在广西境内全长470km,主要支流有水口河、明江、黑水河。 右江是壮族地区江河名。右江正源驮娘江,发源于云南广南龙山,流经广南、富宁及广西西林、田林,至百色纳澄碧河后称右江,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村)与左江汇合,下流称郁江。干流全长724公里,流域面积约40000公里。 邕江,郁江流域流经市区的南宁段称作邕江,是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县河段的别称,上起江西乡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止邕宁县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摘要:准噶尔盆地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的多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其发育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前陆盆地,而是具有类前陆盆地的特征。准噶尔盆地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形成了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为特征的多期叠合型盆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类前陆盆地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对其盆地的类型及其演化,经历了很长一段研究探索过程,形成了对准噶尔盆地的形成过程的诸多认识和观点。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二叠纪为裂谷和断陷为主,三叠-白垩坳陷,第三纪以后为上隆。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 及“类前陆盆地”(雷振宇,2001 ) 等概念。蔡忠贤等(2000)认为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为陆内前陆盆地。陈新和卢华复等(2002)则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地体形成、板块拼贴、前陆盆地、陆内坳陷和再生前陆盆地等6个阶段。陈业全(2004)划分盆地演化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晚石炭世-二叠纪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古近纪陆内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再生(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4个阶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区域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我们将准噶尔的演化划分为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四个阶段。其中以中生代的复合类前陆盆地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与油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地质构造背景 中国西部各盆地位于几个大的造山带及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古亚洲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挤压和相对扭动的压扭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构造格局.在南北对挤和南北对扭的联合和复合的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大量平移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展布. 中国西部盆地主要受控于三向动力体系:北部主要受古亚洲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古亚洲域;西部主要受特提斯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域;南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的北上扩张.三大动力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叠加、复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多期叠合盆地,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和性质也不相同。 中国西部盆地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亚洲洋开合阶段,新元古代晚期Rodinia古陆解体,使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从其上裂解出来。晚奥陶世开始地壳俯冲消减,至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成为克拉通内(挤压)盆地,发育一套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之前消减殆尽,华北、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小陆块拼合在西伯利亚块体的南缘,形成古亚洲大陆。在拼合后的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情况)

构造单元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三级构造单元。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中和桂东北,呈北东向展布,西北端为北西向。本区为古生代的长期拗陷区,晚古生代沉积盖层广泛发育,仅西南部较大向斜的核部有下中三叠统。桂东北较大背斜的核部,因剥蚀而出露基底(寒武纪地层),反映晚古生代桂中凹陷深,后期桂东北上升剥蚀强烈的特点。上古生界除下部有碎屑岩外,其余全为碳酸盐岩,是该区现代岩溶“桂林山水”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岩浆活动不强烈,仅于东北部有加里东—燕山期的酸性岩浆侵入。加里东期褶皱为线状或倒转,呈北西西或北东向;印支期以平缓开阔褶皱为主,亦有长轴和短轴状,局部为倒转褶皱,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在河池—柳城一带为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而在桂林一带构成向西突出的近南北向弧形构造。燕山期为小型的断陷盆地,构成平缓开阔的向斜构造。根据隆起和拗陷程度、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本区划分为桂中区和桂东北区,桂东北区隆升较强烈,褶皱基底断续出露,台地盖层隆起时间也较早,柳江运动已普遍开始抬升,晚石炭世已成为泻湖沉积环境,晚二叠世为海滨沼泽环境;岩浆活动及褶皱构造均较强烈。桂中区则自广西运动后长期处于拗陷状态,岩浆活动微弱,褶皱以平缓开阔为主。 大瑶山隆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贵港、金秀至贺州间的龙山、大瑶山、大桂山、鹰阳关一带,呈北东向展布。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主要为寒武系,南部有奥陶系分布,贺州鹰阳关出露小面积的震旦系。南北边缘泥盆系不整合覆于早古生代地层之上。岩浆岩不发育,仅贺州鹰阳关震旦系中有中—基性火山岩,金秀—大黎—藤县和梧州—信都具有一系列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岩株和岩脉群。加里东期褶皱分布广泛,以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以近东西和东偏北方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北西向,局部近南北向。南北边缘晚古生代地层则以短轴向斜为主。发育有北东、东偏北和南北向三个方向的断裂。 钦州残余海槽三级构造单元。分布于桂东南玉林、钦州、防城一带,呈北东向展布。本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 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 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

广西桂林市区域概况

桂林是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 人文历史 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

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526.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6.84(包括临桂)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临桂区。1995年起资源县为自治县待遇县。 2013年4月9日《广西日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 地理环境 地形 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

58-全国1:100万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

· 全国1:100万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Compilation of 1:1,000,000 Seismic Tectonics Map

目次 引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4 基本规定 (6) 5 编图流程 (6) 6 资料收集整理 (7) 7 地震构造图标绘内容和要求 (10) 8 成果 (1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地震构造图平面布局 (18)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活动火山和地壳应力场数据字典........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9)

引言 地震构造是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地震构造图是研究一个地区发震构造的基础图件,对地震灾害风险源的调查、发震构造的识别、潜在震源区的划分都起着重要作用。1:100万是地震构造图编制的基本比例尺,1:100万地震构造图是“九大工程”之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的基本图件。考虑到技术标准的普适性和现实可行性,并避免因编制单位和编制人的不同造成的内容和要素的差别,特制定本技术规范,统一规范全国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的流程、内容和要求。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的编图流程、资料收集整理、地震构造图标绘的内容和要求,附图、成果类型和地震构造图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中1:100万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其他工作中涉及的地震构造图的编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17740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 1774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36072 活动断层探测 DB/T 53 1:50 000 活动断层填图 DB/T 65 1:50 000 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7740、GB 17741、GB 17742、GB/T 36072、GB/T 18207(所有部分)、DB/T 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距今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包括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

广西地质构造

广西地质构造单元 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又称大地构造单元。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在晚三叠世以前经历了海水覆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其中晚古生代到中三叠世也有相对隆起和相对凹陷的区域,隆起区有的长期露出水面为剥蚀区,凹陷区则接受沉积。根据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特征的不同,可将广西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广西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板块范畴,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南活动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和19个四级构造单元。 桂北隆起 三级构造单元。属于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位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南面大致以罗城、融水、兴安一线为界,是广西出露最老的地层分布区。构成该隆起的地层以四堡群、丹洲群、震旦系为主,下古生界次之,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仅见于南部边缘和个别北偏东向断裂旁则。自西南向东北,地层具有由老变新的分布规律,西南部主要为四堡群、丹洲群和震旦系,东北部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岩浆岩发育,除四堡期、雪峰期中基性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分布在隆起区西南部四堡群和中部丹洲群外,尚有四堡期、雪峰期、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雪峰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呈岩基产出,规模较大,分别出露于隆起区西南部和东北部。桂北隆起区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四堡运动和广西运动使四堡群和丹洲群至下古生界的地层强烈褶皱,其后的构造运动以上升活动为主,为间歇性上升隆起区。四堡群以高角度紧密线状复式褶皱为主,构造线多呈西偏北方向,往东北逐渐转为北东向,至元宝山一带则为南北向。丹洲群至下古生界则以紧密线状平行排列的复式褶皱为主,次级褶皱发育,局部有倒转褶皱,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上古生界(盖层)印支期褶皱,见于隆起区东北部和南部边缘,多呈短轴状或长轴状向斜,构造线呈北偏东方向。从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上叠盆地不发育的特征看,桂北一带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处于长期隆起,为露出海面的陆地和剥蚀区。 桂东北—桂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位于桂中和桂东北,呈北东向展

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情况

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情况 2008/11/28 --------------------------------------------------------------------------------------------------- “十五”期间,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广泛受益,农村贫困发生率继续下降,农村反贫困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全区49个贫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2亿元,占全区GDP的23.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4亿元、347亿元、28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4.4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17.8%。 广西以49个贫困县和406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相对贫困人口为对象,以贫困村规划为基础,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西贫困人口显著下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1978年到2005年,全区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从2100万下降到76万,贫困发生率从70%左右下降到2.4%。49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元(当年价,下同)增加到1990元,人均产粮从不足200公斤增加到360公斤,贫困群众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有了改善。 第二,贫困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贫困地区芒果、板栗、龙眼、甘蔗、桑蚕、药材、剑麻等名、特、优、新品种有了长足发展,利用扶贫资金扶持群众新种、改造农、林、果、药、茶及水产畜牧业生产基地近900万亩,平均每年建设30多万亩。新建一批制糖、水电、矿产开采加工、林果加工等工业项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49个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51.8亿元(当年价,下同)增长到2006年9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3.3亿元增长到85亿元,高于同期全区的平均增长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370元增长到7800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24元增长到690元,分别增长了21和29倍。 第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多年来通过扶贫开发修建基本农田1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1万亩,修建水利、水池、水柜47万多处,解决和改善了887万人的饮水困难,改善了大批农田灌溉;新建、改扩建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道路10.4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等级公路,全区90%以上的村委会和部分自然屯通了汽车;新架设输变电线路3万多公里,实现了乡乡通电,村委会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农村邮电通讯迅速发展。建设沼气池168万座,49个贫困县退耕还林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有了提高。 第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人口素质逐步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3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本章重点、难点 ?地层地质年代的确定; ?判读地质年代表; ?认识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地质构造与公路工程的关系; ?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阅读地质图 3.1 地史的基本知识 几个概念的区分: 地史---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 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时代,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是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含放射性元素确定的;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关系来决定的。 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一、地层的地质年代 地层和岩层的区别: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的含意。 地层-在地质学中,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一)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自然的层序总是先老后新(下老上新). 2.标准地层对比法: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特征基本一致。可以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特点,作为岩层对比的基础. 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和不可靠性。 3.层位接触关系对比法:不整合接触就成为划分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4. 生物层序法:化石是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 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地壳上升可以形成侵蚀面,然后下降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种埋藏的侵蚀面称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具有埋藏侵蚀面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不整合接触. (1)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新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岩层之间有一角度差异。 (2)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但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不连续的,中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3)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且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连续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收稿日期:20000507;修订日期:20000911 作者简介:蔡忠贤(1963—  ),男,博士,副教授,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专业,现在石油大学博士后站工作。①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1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R]119851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蔡忠贤1,陈发景2,贾振远2 (11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存在意见分歧;晚二叠世—老第三纪 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对 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 却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 才形成陆内前陆盆地。(2)对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资料的研究表明,准 噶尔地区古生代的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具软碰撞特点,早二叠世的裂谷盆地是在软碰撞背景下 造山带伸展塌陷的产物。(3)地幔热对流作用可能是软碰撞造山后伸展塌陷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裂谷;热冷却坳陷;克拉通盆地;软碰撞;伸展塌陷 中图分类号:P54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4043110 0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新疆北部自二叠纪以来形成的大型陆内叠合盆地,目前是我国含油气前景最有希望的地区。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工作,但由于盆地遭受改造,在盆地类型和成因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中国科学院地学部①将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断陷,晚二叠世拗陷,三叠纪—第三纪断拗和第四纪上升阶段。吴庆福[1]认为二叠纪为裂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拗陷,新第三纪以后为收缩上隆阶段。尤绮妹[2]的划分是:石炭纪—三叠纪为裂谷阶段,侏罗纪为中央隆升阶段,白垩纪以后为山前拗陷阶段。赵白[3]的划分是二叠纪为断陷、拗陷阶段,三叠纪为断拗阶段,侏罗纪—老第三纪为拗陷阶段,新第三纪以后为萎缩上隆阶段。肖序常[4]则认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海相前陆盆地。杨文孝[5]也将早二叠世划为海相前陆,晚二叠世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划为陆相前陆,之间三叠纪—老第三纪划为振荡型陆相盆地。上述划分意见中归纳起来主要的分歧在于对盆地早二叠世的性质是张性还是压性的认识以及晚二叠纪—老第三纪拗陷盆地的性质。近来,这种分歧不仅未缩小,反而扩大。孙肇才[6]主张应该放弃早期盆地是塌陷或张性的认识,将准噶尔看作是一个在石炭纪—二叠纪前陆基础上,经过 —134—第7卷第4期 2000年10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 17No.4Oct 12000

广西主要断裂带-个人整理

1) 防城~灵山断裂带(6) 西南起自越南境内,分为三支,北支为南屏~新棠断裂(10),中支为峒中~小董断裂(9),南支为灵山~藤县断裂(8)。 断裂西南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350km。该断裂可能往东北方向继续延伸,经贺州进入湖南。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东、南西均有,倾角40°~80°,其中大于60°居多。断裂破碎带或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局部达2000m,带内构造透镜体,挤压揉皱、角砾岩、千糜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及华里西期至燕山期花岗岩,属硅铝层深断裂。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多次活动,是一条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引张的力学性质。沿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狭长状谷地,盆地边缘呈锯齿状,呈现张性断裂谷地景观。断裂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地堑性构造。 控制钦江河谷及矛岭江、防城河部分河段的发育,而且在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矛岭江及其支流和防城河在穿过断裂时发生右旋同向弯曲和错位。从河流错移的距离看,第四纪以来,断裂可能右旋平移了800m~1000m。在断裂中段罗阳山一带,新构造活动明显,地貌发差强烈。在罗阳山麓可见洪积扇裙,由于断裂活动,洪积扇发生右旋偏转。横切断裂的河流两侧,阶地高度不一致,高差1m~3.5m不等,且具有分段性;浦北寨圩东南一段两侧,阶地高差较寨圩东北一段大。 3级地震6次,最大震级是强烈的现代构造运动具体的表现为沿断裂带曾发生M≥4 4 3级地震,震中烈度九度。根据发生在断裂带上历史地1936年4月1日灵山县平山东的6 4 震震级判别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表5.8.3分级,,该断裂带为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动力车间场地正处在防城~灵山断裂带内的西南端:北西距灵山~藤县断裂(8)最近距离约1.5km。 2)合浦~北流断裂带(5) 该断裂西南起于北部湾海中,往东北方向经合浦、博白、陆川、北流、容县、岑溪,而后延伸入广东,在广西境内长300 余公里。断裂带由一组走向大致为北东40°~60°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2019年广西全省各地区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全集

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照(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3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 A .90? B .180? C .270? D .360? 2.(3分)如图,已知//a b ,158∠=?,则2∠的大小是( ) A .122? B .85? C .58? D .32 3.(3分)一组数据2,6,4,10,8,12的中位数是( ) A .6 B .7 C .8 D .9 4.(3分)方程1 11 x =+的解是( ) A .无解 B .1x =- C .0x = D .1x = 5.(3分)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是( ) A .四面体 B .圆锥 C .球 D .圆柱 6.(3分)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604810? B .56.04810? C .66.04810? D .60.604810? 7.(3分)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矩形 8.(3分)不等式组12220360x x -

A .46x -<… B .4x -…或2x > C .42x -<… D .24x <… 9.(3分)抛物线267y x x =++可由抛物线2y x =如何平移得到的( ) A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7个单位 C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 D .先回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10.(3分)小韦和小黄进行射击比赛,各射击6次,根据成绩绘制的两幅折线统计图如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黄的成绩比小韦的成绩更稳定 B .两人成绩的众数相同 C .小韦的成绩比小黄的成绩更稳定 D .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相同 11.(3分)下列四个命题: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其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 12.(3分)阅读理解: 已知两点1(M x ,1)y ,2(N x ,2)y ,则线段MN 的中点(,)K x y 的坐标公式为:12 2 x x x +=,12 2 y y y += . 如图,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3,0)A -,O 经过点A ,点B 为弦PA 的中点.若点 (,)P a b ,则有a ,b 满足等式:229a b +=. 设(,)B m n ,则m ,n 满足的等式是( )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 2015 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标准导报 2015 / 09 中国是一个多震灾的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依据地震区划图提高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 2015年5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GB 18306—2015的发布实施,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 一、标准的修订背景 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地震台网布局更加合理,并逐步实现了地震观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实现了对中国大陆全覆盖监测。同时,实施了国家GPS观测系统一期、二期工程,中国大陆形变监测和地球物理场监测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和针对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断层调查。观测系统的完善和大规模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新资料。与此同时,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了中国大陆强震机理、强震危险预测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研究,对中国大陆强震危险性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认识,形成了一些先进的模型和关键技术。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10多年来,该标准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汶川“5?12”8.0级地震、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3?11”9.0级地震等国内外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教训,对防范特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需求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地震区划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也要求地震区划图应适时更新。依据新资料、新成果和新认识,对GB 18306—2001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中国地震局于2007年启动了GB 18306—2001的修订工作。经过地震系统内外广大地震、工程等多个领域科技工作者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版地震区划图的编制。 二、技术要素的修订 GB 18306—2015的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公众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问题,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双参数调整,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取值;结果上,消除不设防区,全国设防参数整体上有了适当提高。在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中国地震局与住建、水利、核电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广泛征求吸纳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等多方意见与建议。与GB 18306—2001的地震区划图相比,GB 18306—2015的地震区划图基础资料更加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地震安全政策的变化, 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 刘晓东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贵州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简称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份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多次造山作用的地应力场在变化多端的地应力条件下,形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类构造型式,交织成一幅复杂多变的应变图象。其特点是:(1)贵州的地质构造属板内构造,构造的主体为薄皮构造。(2)变形不十分强烈,在贵州发育最完整、最广泛的构造样式是侏罗山式褶皱带。都匀运动:原地矿部第八普查大队(1980)命名,系指发生在贵州中部及南部,奥陶纪末到志留纪初之间的一次地壳运动。该运动的表现是:在毕节-遵义-湄潭-铜仁连线与贵阳-施秉联线之间的贵州中部地区,普遍缺失上奥陶统中上部,下志留统中上部与下伏奥陶系不同层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区如贵阳乌当附近可见到志留系底部的砾岩层或含砾粘土岩嵌覆于呈数米起伏的间断面上。在黔南地区下志留统中部超覆于奥陶系的不同层位之上,其间缺失地层达数百米,志留系底部常见底砾岩,部分地区见风化壳。这是一次大面积的抬升运动。独山抬升:王约1994年命名,系指独山地区中泥盆统独山组鸡窝寨段与下伏宋家桥段之间的抬升运动。在该区独山组鸡窝寨段之底有风化残积的褐铁矿层,其上为底砾岩。另外,根据遗迹化石组合在区域上的对比,可以确认独山组宋家桥段上部受到不同程度风化剥蚀。鸡窝寨段底部直覆在凸凹不平的基底上。所有这些都表明在独山组宋家桥段沉积之后,地壳有一次极为广泛而明显的上升运动。黔桂运动:赵金科等(1959)年命名,原指广西栖霞组与马坪组之间的假整合。在贵州除部分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马坪组与其上覆的梁山组、栖霞组为假整合,故沿用此名。根据我国最新公布的地质年表,这次运动发生在中、下二叠统之间。碧痕运动:林树基(1994)命名。命名地点在晴隆碧痕营。在那里早更新世早期地层(如坪地组)发生了明显的褶曲和断层,地层倾角局部达50°~70°,但上覆的早更新世中晚期沉积没有变形。林树基将使早更新世中晚期及其以前的晚新生代沉积发生变形的构造运动称为碧痕运动。从已有资料分析,它大致发生在距今约150~120万年前。是贵州地区晚新生代时期发生最激烈的构造运动,大致与云南的"元谋运动"对比。这场运动开始了贵州地壳大幅度整体性自西向东掀斜隆升的新时期。贵州侏罗山式褶皱带:侏罗山式褶皱带的特点是背斜和向斜的变形强度不同,较紧闭的褶皱和较开阔的褶皱相间并列,代表性的构造是隔挡式与隔槽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带占据了贵州扬子陆块的大部份,卷入褶皱带的地层从中元古界至中生界。虽褶皱样式多样,但以隔槽式褶皱最为发育和典型。它是由一系列的紧密向斜和平缓背斜相间平行排列而成,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呈雁形排列。在广大范围内,普遍发育有与褶皱轴(主要是背斜轴)平行的冲断层,与上述褶皱一起构成褶皱-推覆构造。冲断面产状一般较为平缓,有时出现飞来峰或构造窗;有的则形成双重构造或叠瓦状冲断岩片。另外,区内另一类重要断层是与上述褶皱和冲断层斜交的走滑(平移)断层,它与前述的冲断层构成复杂的断裂网络。此外,在贵州侏罗山式褶皱带的一些大断裂傍侧,还发育了小型拉伸构造-箕状断裂,常表现为半地堑盆地,其中堆积的晚白垩世磨拉石已发生轻微变形,这显然是喜山运动的表现。四川盆地边缘平缓开阔褶皱带:属四川盆地南部边缘,涉及范围仅限于我省赤水和习水两市(县)。区内构造变形较微弱,地层产状一般平缓,有的甚至水平,褶皱作用极其缓慢,主要由晚三叠世晚期至晚白垩世陆相碎屑地层组成的褶皱一般开阔,其型式以横弯顶薄者为主,仅有一些规模不大的舒缓的背斜和向斜,主要呈近东西向分布。断裂构造亦不发育,仅有一些小型的正断层。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