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是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SIS 即School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简称。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四个分支系统。

一、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概要: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核心工程,它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要依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多种可预期因素进行综合规划。

具体规划内容:

1.核心理念;

2.基本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学校使命、学校形象定位、学校发展愿景等;

3.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德育理念、办学目标等;

4.治校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等;

5.口号誓词: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注:根据学校性质、学校地域文化、学校所在省市教育政策的不同,研究所会确定符合学校的理念文化元素。)

二、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它兼顾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涉及教学、办公、指示、公关等100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1.基本元素系统: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2.应用要素系统:办公、服饰、公关、运输、指示、环境系统等100余个设计元素。

三、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基础工程。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以“六化”为指导原则,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

(2)具体规划内容:

1.教学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教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2.办公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种功能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3.生活区、活动区、校园景观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景观(雕塑、喷泉、假山、小品、园景小区和绿化带等)、运动场、道路(道路的设计、命名和释义)等的文化设计。

四、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保障工程。它以学校理念文化为基点,对内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行为;对外加强学校宣传,开展校外交流活动。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与理念文化保持一致,通过学校的各种行为特征来展现学校的办学风貌,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1.学校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2.学校专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有和共享的信念,它可以将学校组织的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汇聚到同一个方向,提升为学校特有的文化,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具体应包括:

1.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学校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及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行为的起点,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2.基本理念:

校训:学校提出的对全体人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能概括出学校的整体价值

追求、独特气质及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

校风: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领导作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

教风:是指教师在治学态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学风是教风的折射,教风是学风的写照,学风又是学校各项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缩影。

学校精神: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为师生认同和信守的价值观念,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对学校全体成员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学校使命: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对国家、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形象定位:是对学校总体形象的框架性勾勒,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宗旨所作的高度概括,它界定学校在何种范围内进行规划、实施办学活动。

学校发展愿景等: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战略目标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

3.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是学校的办学主张、办学使命,是学校一切办学活动

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不仅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育理念:是学校对学生行为准则和个人的思想、品德、善恶评价等的道德教育和修养活动等的培养方式。

办学目标:是学校进行学校教育最终期望的目标或结果。

4.治校理念:

发展理念: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信念,是学校适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科学发展的观念与思想的总和。

管理理念:是指学校领导在用人方法、干部考核、教师管理、学生培养及其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管理核心与灵魂,是把各种优势变成现实的桥梁。充满人性的管理会增强凝聚力,使学校更具有生命力。

用人理念:人才是学校的资本,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的用人观是支撑学校管理高效、质量过硬的基石,是加快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5.口号誓词: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

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概述

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重在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对学校形象进行形象宣传。

视觉系统由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组成,其中核心基础部分包括校徽、标准字、标准色。应用部分包括学校办公系统、服饰系统、公关

系统、运输系统、指示系统、广告系统、环境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诸多应用要素。

(1)核心基础要素: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校徽、标准字、标准色是学校文化形象的基础表征和核心元素,个性鲜明,寓意隽永的校徽对树立学校个性化形象,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有深远意义;校徽代表的是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视觉,既有独特的“外显”形式,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学校精神等。

①校徽:学校校徽是学校形象的符号象征,是以最简化的图形造型传达学校的精神内涵,是SIS设计系统的核心基础。校徽的设计要求简练、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要表达出学校办学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感亦不容忽视,同时易于识别和记忆。良好的校徽设计能切中社会公众的心理,以期唤起共鸣。

②标准字体:学校的标准字体,即在任何情况下,学校名称出现所应用的专用字体。字体的选择最好有别于电脑内通用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等),可自行设计专用美术字体,亦可请书法名家或教育界知名人士题字。总之,尽量确保字体的独特性,以此强调学校的整体风格和个性形象。字体的选用要符合文化教育的精神,严谨、求实。同时注重规范用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③标准色:标准色是用来象征并应用在所有的媒体上的指定色彩,是学校理念的象征。标准色的运用涉及大量的色彩美学和公众色

彩心理问题,色彩有不可估量的视觉冲击力和联想作用,良好的运用将增进标志形体的表达。

陕西省汉中市巴山中学学校环境文化设计定位

时时有教育,无处不和谐的人文乐园。

时时有教育:巴山中学作为一所新兴的现代化山镇中学,在环境规划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学校环境的艺术性,塑造学校表象的光华,而且要追求学校环境的教育意义,挖掘环境的深层文化内涵,塑造学校环境的人文气息。学校本着环境育人的原则,努力做到以特色、温馨、高雅为目标,营造优美舒适、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培育品味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通过文化景点、绿化、美化、香化来营造美的氛围和健康优雅、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从而树立良好形象,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塑造独特的校园美感,使校园蕴藏着高雅的情趣美,隐现出深厚的涵养美,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潜移默化的情感感染。由于学校环境具有教育特殊性,这就要求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学校教书育人的文化特色,充分整合学校环境资源,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廊一路皆能产生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个学生,无论何时何处都能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关怀,受到教育的启发。学校环境教育意义的体现还应表现在学校环境的服务功能上。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心境平和,全身心地处于教育情境之中,自然愉悦的体验教育的快乐,享受求知的喜悦。

无处不和谐:巴山中学学校环境规划是以巴山中学学校理念文化为指导,体现了巴山中学以“融”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融”,“和也”。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广雅》:“和,谐也。”今意为配合默契,相辅相成,关系融洽,在巴中主要体现在校园的和谐。在这一和谐的校园环境之中,师生关系融洽,师者尽心传教,学者竭力致学。和谐植根于华夏深厚的文化土壤,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与东方特色。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主要是指人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推及学校环境而言,就是讲学校在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教育为本,达到环境与教育整体的协调一致。环境的创设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学校的发展现状,使学校的发展规划与社会的发展和谐同步,学校环境的规划与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形成“校中有景,景中有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融”的教育环境就是使人置身于菁菁园景之中,闻朗朗书声震耳,观融融师生和乐,处处皆是文化,时时均有教育,犹如春风之入夜,于润物无声间达到开明教化之功效。

人文乐园: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学校的文化气息,通过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与环境的影响,从而构建一个“德润人和·文化人贤”的精神家园。在学校的环境建设中,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努力营造学校积极健康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寻求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美好体验,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知识殿堂享受成长的愉悦。

“时时有教育,无处不和谐的人文乐园”这一定位结合了巴山中学的学校现状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以简洁概括的文字描绘了学校

的整体环境规划的实施效果。

学校行为文化简述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传统及观念的认同在师生员工言行举止上的具体可感的表现,是学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综合反映。学校行为文化是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传承和发扬的。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

(一)校园规范化管理

学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一所学校在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时,总要靠制度文化来支撑、来强化,使之形成习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学校的管理包括:请假制度、教师一日常规、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章程及行为准则等;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合作,如:校长职责、教师职责等;以及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校,依法执教,让广大教职员工知法、懂法、守法等。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现今,教育界开始提倡“以人为本”,建设学校的同时,建设好老师,建设好学生。老师们需要一个可供其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平台;同样学生

也需要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展示他们的风采。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并在各种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的创造能力,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应力求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规范思想行为、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活动技能、创新思想意识,增强文化底蕴。学校除了要培养出有特色有品位的课堂文化以外,还应培养出有特色有品位有活力的校园兴趣活动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内容,不容忽视。抓好校园兴趣活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各个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稳步向前发展。

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正是对学校行为文化的科学系统性研究。它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是对学校行为进行统一规范的动态识别系统。它以学校理念为基本出发点,对内规范学校行为,完善规章制度;对外进行宣传、交流活动等。包括:

1、学校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2、学校校本课程的指导与开发;

3、学校专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学校办学理念与宗旨

●学校办学理念与宗旨: ?作为学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搞好教学、提高成绩、留住并扩大招生量、唱响学校名气,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针对专兼职教师 ?而我们身为民办性质学校的老师,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则必须从自身的素质和师德标准做起:要做到:守诚信,踏实、认真、耐心、细致、求真、求实、勇于担责,肯于吃苦,愿意付出。 ?注意将自身行动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相统一;谨记:老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良心活。我们身为老师,这个称呼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的感 觉:“它”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极有分量的、人们从内心来说都是非常 尊重的。尽管现阶段外界对老师这个职业褒、贬不一,但“它”本身是 神圣的。我本人身为老师,一辈子最怕被人戳脊梁骨。任何时候、做任 何事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可误人子弟!我们这个行业的产品是人才。做 好了,既成就了人才,为国、为家增添了栋梁,也使我们的自身价值得 以提升。可以造就你一辈子的快乐与荣耀;务请各位千万不要抱着得过 且过,混日子挣工资的心态对待工作。“人在做,天在看”。未来的日子 里,大家都有面对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过程,那时,回过头来看看:你 作为老师,真的尽心了吗?即使为了我们的孩子也请大家认真地当回老 师!这也是积德行善哦!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常规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私自调课、不随意更改上课时间、保证每节课的上课时间;落实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要求(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更要有批改和纠正,这样,学生 才能哪怕是被动地完成作业,以致逐步养成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完成 学习任务,待养成习惯后,会变得爱学习,会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制定年度、学期、月、周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学生 的学习计划、成长计划及改进计划;(不知各位在给学生做指导学习计 划时,是不是真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的。你自问一句: 我尽心了吗?我们的计划其实是在跟家长承诺,在你这些学时之后,孩

打造学校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打造学校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中心学校 闫四录 教育家李希贵说过:“文化引领学校未来。”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 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根据多年的学校文化建设经验,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物质文化建设是办学特色的基础 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没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谈学校特色就是一句空话。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环境绿化等。 1.抓好硬件建设 ,夯实文化“基础工程” 硬件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工程”。学校要有整体规划的校舍建筑,而且布局要合理,尽量考虑学生的活动空间。教学设施要按标准配备,需具备宽敞明亮的教室和配套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如图书室、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建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当然,这些硬件建设需要一定资金,学校负责人要多跟领导汇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2.绿化美化校园 ,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要尽量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开辟小种植园、劳动基地等,由学生进行种植和保养,通过实践和辛勤劳动,使学生体会到美的价值和来之不易,促使他们自觉爱护可爱的花草树木及蔬菜。如我校在绿化美化建设规划中,巧妙设计校园景区及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并按照划分的景区责任到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纳入班级考评。这样, 学生在爱护花草树木和基地劳动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劳动技能,真正使绿化、美化与学生的教育和行为要求达到有效的结合。

3.重视环境布置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特色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是学校文化的载体。除了校园绿化景观外,校园布局设计、各楼层各班各室的宣传布置、娱乐体育场所、图书室建设等,都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我们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从校园标牌设置到走廊、过道和室内装饰均要注重与环境协调,尽量做到新颖、美观、精致,如教师寄语、校园小明星、师生书画作品、经典文化、道德教育、安全常识、温馨提示等,各室的布置做到整齐而清洁,幽雅而温馨。其 次,可以根据各校的办学特色,创建校园文化长廊、校园特色景观板块,集中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愿景展望等内容,真正做到让每面墙壁会说话,确保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育人功能。 二 、精神文化建设是办学特色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师生的精神面貌等。学校要本着 “以学校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的发展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宗旨,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打造一支优良的行政团队和教师团队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何以凝聚人心,唯有文化。一支团结务实的行政团队才有可能带出一支良好的教师团队,所以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行政团队文化,主要是八个字:团结、吃苦、责任、高效。我又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团队文化,主要是八个字:修身、责任、尊重、创新。有了团队文化,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它能对学校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和强大的 心理制约力量,做到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 抓好校训 、校 风 、教风和学风建设 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反映着学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理念文化概述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 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是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SIS 即School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简称。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四个分支系统。 一、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 概要: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核心工程,它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要依据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教育政策,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多种可预期因素进行综合规划。 具体规划内容: 1.核心理念; 2.基本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学校使命、学校形象定位、学校发展愿景等; 3.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德育理念、办学目标等; 4.治校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等; 5.口号誓词: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注:根据学校性质、学校地域文化、学校所在省市教育政策的不同,研究所会确定符合学校的理念文化元素。) 二、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它兼顾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涉及教学、办公、指示、公关等100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 (2)具体规划内容: 1.基本元素系统:校徽、标准字、标准色; 2.应用要素系统:办公、服饰、公关、运输、指示、环境系统等100余个设计元素。 三、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1)概要: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基础工程。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要以“六化”为指导原则,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 (2)具体规划内容: 1.教学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教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2.办公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包括楼宇命名、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接待室等各种功能室)及走廊等的文化设计;

传承中国的“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传承中国“龙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 摘要: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创建“龙文化”品牌,从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学校品牌标识、学校管理、综合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建设之路。 关键词:文化建设思路定位综合实践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还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学校作为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而以优质文化作引领,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坚定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之路,是当前形势下地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使命。作为呈贡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呈贡新区第二小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文化为魂的理念,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开放和选择、

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确立走一条“龙文化”品牌创建的探寻之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依托地方突出特色,寻根探源龙文化 我校所在地呈贡龙街社区,呈贡是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东岸的一方富饶美丽的沃土,也是古滇文明的摇篮之一,而龙街社区的龙翔寺系育侨中学旧址,清中期至2000年一直作为龙街小学校址。这对作为传承和创新龙文化的学校教育无疑是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龙文化――我们从内涵深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根探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具有不可战胜的拼搏力量;腾挪自如的冲天才华;勇猛精进、完美无缺、充满智慧是它的真正体现。活力的二小,发展的二小,开拓的二小,追求卓越的二小正是现实中品牌办学的文化追求。教育特色是以“文明智慧、容合和谐、奋进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为核心,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滋养传统文化品性,培育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文明,文采光明、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之根本,正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智慧,犹指聪明才智,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容合,是指包容、合作、合力攻坚、团队发展。和谐,表现为融洽,调和,和睦协调、配合得当、和好相处、和乐融融。奋进,奋勇前进;奋斗进取。创新,创立或创造新的。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需

(完整版)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虽然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风和学风等方面,但校园文化建设却不能仅仅从这些方面着手,因为影响这些方面的因素很多,决不仅仅限于精神方面。具体来说,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 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设,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有人把这些称为显性校园文化。 (1)校园建筑。如果是新建学校,校址最好选在较为洁净和宽敞的地方,周围不要有太多的商店,特别是应该离集贸市场远一些。学校的建筑应力求体现某种风格,或朴素,或典雅,或造型别致。尽可能避免设计成“火柴盒”式的传统校舍,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印象。即使是老校舍,也要力求体现特色,如在走廊、墙壁、楼梯旁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小装饰,给人一种和谐悦目的感觉。 (2)学校标识。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最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识一方面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校容校貌。如果说学校建筑是学校的身体的话,那么,校容校貌就构成了学校的外貌。对校容校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学校的整洁、干净和卫生。第二个要求是校舍内部如教室、走廊等的装饰和布置。校舍的装饰布置要富有教育意义,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味,还要考虑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目前较普遍的做法是布置名人像、语录牌、科学家照片、学生自己的作品等。也可设想一些其他的风格,如张贴一些美丽壮观的大自然风景图片,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4)校园绿化。绿化、美化校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改善学校的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而且也能给人一种美的熏陶,激发良好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师生员工的学校生活品味。学校要尽可能做到校容校貌整洁优雅,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校园绿化要和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要提倡自己动手建校园,这样学生才会爱惜绿化成果,同时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校园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自然离不开必要的制度。(1)机构设置。学校机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例如,中小学一般都要设立党团组织、学生会、少先队、运动队以及各类文艺团体,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它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

学校核心理念

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创建品牌 办学特色:书法教育 办学理念: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 理念的解读:我们认为,汉字在今天已不单纯是承载信息的符号,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演绎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而这种凝结着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翰墨文化”。这种独特的学校文化成为东里小学立校的根基和灵魂,发展的力量和源泉。 “传承翰墨文化”是书法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确立文化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博大精神的文化影响人,培育人。我们重视让小学生从小写好汉字,修习书法,既是让孩子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又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奠定做人基石”,是实施“书法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它要求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舍本逐末,不追求功利,始终把这个任务放在首位。所谓“做人基石”是指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意志品质和人生智慧。我们强调“基石”概念,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准确把握学校的整体发展的方向,有效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办学思路: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书法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努力营造“翰墨校园”,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品牌的理想平台。 育人目标:字品人品俱佳 包含着两层意思: 字品,即东里师生应人人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人品,教师追求“仁爱、豁达、知性、儒雅”;学生追求“诚信、正直、聪慧、优雅”。教师文化:翰墨飘香育桃李,书道立德润童心 学生文化:书中华汉字,做龙之骄子 环境文化:构建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墨香溢、茶香远、琴声扬、书声朗、诗情韵、画 意浓);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文化氛围,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一个学校的文化实质上是学校价值观念的总和,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巨大动力,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内驱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 我校作为一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校长,我一直努力创建和维持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营造书香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校园环境既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我校在规划的同时整体考虑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文化资源,营造生态校园,努力构建校园环境文化,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我们在学校宣传橱窗中,特别布置了“校园风景线”“杏坛春晓”“小荷才露尖尖角”等橱窗,展示师生优秀作品。在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着各种名言警句、读书格言和学生书画作品,展示学校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剪影。在教学、实训、生活、活动等不同地区的醒目处张贴不同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校以人为本,师以德为高,

生以学为上”等,时刻提醒教师为人师表、积极上进。总之,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每一句宣传,都是我们精心的设计。步入校园,总会有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典雅幽静,整洁清爽,花木茂盛,绿意浓浓,映入眼帘的是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处处散发出和谐温馨的人文气息,洋溢着浓浓的书香。 二、构筑成长平台提升教师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并起着引领作用。教师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师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显表现。良好的教师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教师的行为,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教师更好发展,学校也得以持续发展。 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我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构建与教职工间的和谐关系及自身的和谐。倡导教师间少一点挑剔与埋怨,多一点欣赏与合作,师生间少一点对立与训斥,多一点尊重与平等,上下级间少一点指责与命令,多一点理解与支持,积极营造人际和谐。为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学校在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上,淡化成绩、名次,强化综合素质提升;在教师工作方式的评价上,淡化个人竞争,强化团队合作;在提干、评优、晋级等敏感问题上力争公平、公开、公正,评选的过程与指标公开化。相对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营造出了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有效地避免了教师间的内耗,激发

中小学校园文化理念集锦

中小学校园文化理念集锦 导语:学校是学生读书、成长的地方,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润物无声、道法自然、水到渠成……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一般来讲,学校的文化形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文化。不仅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原则,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 二是精神文化。指学习的品牌价值、文化精神、办学思想、教育理想、团队精神及共同价值观等。 三是行为文化。指学校组织的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工作行为,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四是物质文化。学校的硬件建设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 常言道:一流学校文化管 二流学校制度管 三流学校校长管 一流学校用环境教育学生 二流学校用制度约束学生 三流学校用武力压制学生 可见,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管理是办学的至高境界,是办学者的永恒追求。

得课堂者得质量,得教师者得发展。 一个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能走得更远。 教育是慢的艺术、等待的艺术,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 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差生”背后,却有着各不相同的“问题”。 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阅读是教师的生命方式。 学校核心竞争力有四大特征:一是买不了,二是偷不走,三是拆不开,四是带不走。 心中有朝阳,脚下有力量。 校长领导力须修炼“五气”: 勤奋好学厚底气、内外开放铸大气、理性思辨凝精气、实践研究炼真气、品格高尚重正气。 高效课堂十六字箴言: 相信学生解放思想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高效课堂理念: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引言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对于学校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的营造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少有学校将国学经典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那个要内容,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教育,错失了国学经典教育对于学生甚至整个学校文化氛围和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措施。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经典的内涵进行了研究,黄宇鸿,欧丽明(2011年)把国学经典分为"国学"和"经典"两个概念来阐述,指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经典”,《辞海》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则诠释为“权威的著作”。这些"经典"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和变迁仍然受到广大文人和人民大众的认可,如我国的"四书五经",西方的"圣经"等。

[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国学经典是对我国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观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的深远。 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校在办学中通常会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或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教育理念、国家政策方针、师资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忽视了以及忽视国学经典教育等原因,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佳,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产生一些"利益熏心","功利心重","唯利是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影响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人格.性格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 首先,部分学校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许多学校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或招生方面,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只学会了文化知识,而部分学生却人格偏离,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扭曲,甚至缺失,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茫然无知。其次,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或政策支持。教育相关部门没有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指导和政策、资金等领域的支持,造成了部分学校不重视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再次,部分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意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

文化学校办学规划和办学理念

文化学校办学规划和办学理念针对茅台镇大量居民移民中枢以及当前国家对民办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作出如下办学规划和办学理念。 一、办学规划: 1、教学班设置 小学部每级一个教学班,初中四个教学班(其中初三两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共设置十个教学班,高中每年级四个班,共十二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计划在1000人以上。 2、教师设置 小学部13人,初中部12人,高中部40人(以上均含工勤人员),教职工总数控制在80人以下。 3、场地与设施 学校办学场地与配套设施完全能满足1400人的办学规模,所以学校不再扩建,但2020年前要对运动场的跑道、篮球场进行改造,使之更精致规范。对实验室和图书室的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它的利用率,想办法让多媒体教室进入各个班级。 二、办学理念: 我校办学已近20年,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以德治校,从严执教,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要求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是师魂之真正体现,千百年来如此,现在、将来仍然如此。其次,

学校不仅做到教书育人,并且要做到环境育人、情恩育人、生活育人、活动育人等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千方百计让学生愿学、会学、巧学这是我校教学质量一直位居仁怀市前茅的关键。其三,学校针对所招生源基础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朝着自己很有希望的方向去努力,去拼搏,把践行素质教育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其四,针对当前国家出台的政策,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高中,努力发展高中是我校生存与发展的唯一之道。

文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 苏贵文:男 62岁,校长(法人代表),负责全校工作。谢万江:男 53岁,副校长,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工作。陈仕元:男 68岁,副校长,负责生活采购工作。 肖夕坤:男 42岁,办公室主任。 潘光印:男 61岁,工会主席。 夏世冰:男 28岁,校团委书记。 余道伟:男 42岁,小学部校长。 牟志万:男 36岁,初中部校长。 张勇:男 56岁,高中部校长。 谢行:男 47岁,校党支部书记。 邬邦云:男 42岁,学生科科长。 粱勇:男 45岁,后勤主任。

学校理念文化设计

学校理念文化设计 (修改稿) 矾山镇砖桥小学 2012年9月

前言 学校文化之于一所学校的意义,犹如灵魂之于生命、思想之于人类,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富有魅力的学校文化会衍生出一股强大的文化力,它无时不在,润物无声,能使学校的品质卓然,绽放个性神采。 砖桥小学始建于1937年9月,校址位于砖桥街道王氏祠堂,占地500平方米,初名“庐江县砖桥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开设一 ---- 三年级3个班,有五、六十名学生,后逐渐发展至一 ----- 六年级6个班,200多名学生。1950年迁至隔壁的柳氏祠堂。其时教学正规,学风浓郁,声名鹤起,方圆一、二十里的学生都来此就读。历任校长为朱子端(1937-----?)、曾普伦(1950----1953)、李觉民(1954----1955)、柳卜如(1956)、王家爱(1957)、徐龙璋(1958----1959)。 1959年春季因兴修砖桥大水库,学校迁址至刘屯刘氏祠堂,与刘屯小学合并,校名仍为砖桥小学,同时在砖桥村的吕洼组设立教学点。此时,在校学生仍有200多人,校长分别是蔡继民(1960----1961)、邢周培(1962)。 1963年,砖桥小学与刘屯小学分离,迁址罗氏祠堂,设一 ----三年级3个班,隶属于巴滩小学,时任校长为张永寿。1967年因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校长夏所柱担任。 1969年,由人民公社安排,砖桥大队决定在万冲大树根兴建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全体村民群策群力,挖土制砖,挑石垒墙,拆运罗氏祠堂木料,1971年一所四合院式崭新学校迎来了(一----- 五年级)200多名学生,1976 ---- 1978年又增设了初中班,在历任校长刘德宇(1968 ---- 1970,1975 ---- 1978)、徐詠霞(1971 ---- 1972)、黄奇(1973 ----- 1974)、刘世民(1979)、徐光应(1980)等的艰苦努力下,教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教风纯正,学风浓厚,教学秩序井然有条,各项活动丰富多彩,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全体师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学生数的增长(1989 ----- 2004年均在300人左右),原有校舍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时任校长杨定国(1990)积极与村、乡联系,在原校舍的东面兴建了一幢十间平房,1993年在校长王锦程(1991 ---- 1994)的主持下,又翻建了一幢11间的教室,同

如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浅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校园环境,能够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念的扭曲,引起了老师们的担忧。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立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环境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染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三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的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构建法治校园、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优美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使校园处处充满着科学、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感受着文化的濡染,走进校园,能

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一些什么话?怎样让孩子们听到、听懂、听进、乐听、想听每一面“墙壁”所说的话?怎样让这些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外化为他们的言行呢? 第一,要让它们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残疾,知识的欠缺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于一些深奥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网碍。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墙壁”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对于学生而言,“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容易理解。在一年级教室的楼道里,贴上“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比许多高深的道理、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富有童趣的儿童画、中国特色的写意画比起生硬的电脑制作、统一打印的名人名言要生动百倍。学校的报栏橱窗更多的是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那就是一处校园装饰物,像这些对全校学生开放的知识窗口何不用上汉语拼音呢?校

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 晋中市介休连福一中李强 学校教育不能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不能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每所学校都必须树立起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以实现其发展目标。学校文化的构建,学校特色的显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校变革的原因所在。创建特色学校就是创建一所学校的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所以要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的新举措、新路子,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办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让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雷校长提出:文化是文明积淀传承创新的二元共赢。学校文化是由师生积淀创造,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和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制度制订正确并得以坚持不懈地执行,使之成为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就内化成了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学习文化、文明习惯、寝室文化、橱窗文化、课余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深层结

构。 二、学校文化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基础和重要载体 1、什么是办学特色所谓的办学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 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特色是比较而言的,特色还要不断创新。办学的特色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优质性和环境适应性。概括地说,创造学校特色就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对社会的主动适应。从学校内部看,创造特色就是要更新思想观念,重新组织和运用资源。 2、办学特色反作用于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自身的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必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影响。一所学校如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必然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就会突显出与众不同的学校精神。这无疑于丰富了学校文化内容,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还是办学特色所应具备的基本内涵来看,学校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者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一方面不断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始终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方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博大精深的学校文化也为办学特色的形成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加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彰显。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将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建设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 前言 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既是学校历史的积淀,又是继续发展的基础。它体现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和师生员工所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 名校之特在于个性,名校之魂在于理念。学校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内核和原动力,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统率。理念的塑造是学校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广饶县英才学校坐落于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广饶县城东新区中心位置。学校于2008年9月由原广饶一中初中部、县第二实验小学整合组建而成,是全县第一所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区施教、一体化管理的国办学校。学校建设投资1.2亿元,校舍全部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设计,建筑风格如行云流水,彰显了学校建设的高质量、高起点、高品位,为学校做大做强,成为品牌名校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差异,张扬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亮点纷呈,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 学校重视文化发展,大力提升文化品位。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英才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举全校之力,集众人之智,创建了一整套个性化、系统化、实用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无形,却是凝心聚力的磁石;无言,却是掷地有声的宣言。它能汇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品牌名校。 第一部分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 1.定义:核心理念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办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是学校文化理念系统的灵魂。

2.广饶县英才学校的核心理念是: 养正行健 3.阐释: 养正:即涵养正道之义。《易传》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时期的习惯养成,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甚至会影响一生。我校立足幼儿到小学、初中生实际,大力推行习惯养成教育,致力于成为文明之地、养正之所。对学生而言,习得良好品性和习惯是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有助于其开启智慧之门,成就幸福人生。对教师而言,“养正”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注重修己,即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次更要达人,即注重言传身教,用优良的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 行健: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天道运行刚健强劲,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行健就是有追求、有作为,就是勇于创新、誓争一流。行健表征着学校定位高远,不懈进取,历经艰难而永不止步;教师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学生勤奋不辍,奋发有为,在求知中成就人生。 “养正、行健”作为核心理念,精炼而深刻地概括了我校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对学校和师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学校愿景】 1.定义:学校愿景描绘的是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 2.广饶县英才学校的学校愿景是: 创英才品牌建一流名校 3.阐释: 创英才品牌:英才品牌,之于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英才品牌,之于教师是教育界的精英,是富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英才品牌,之于学校是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是领航中国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建一流名校:一流名校,之于学生是拥有良好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一流的成绩;一流名校,之于教师是具备渊博的知识、鲜明的教学风格、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名校,之于学校是拥有先进的办学思想、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精神】 1.定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被全校师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的精神追求,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广饶县英才学校的学校精神是:

打造儒雅文化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打造儒雅校园,为每一个孩子播撒希望 ——三河四小创建儒雅校园实施方案 一、创建的指导思想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为目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学校传统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凝聚教师力量,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出人民群众期待的教育,办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促进师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二、创建理念及目标 所谓"儒雅",是指学识渊博、知书达礼、气度温文尔雅。"儒雅教育"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人;儒雅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整合融通的教育。故此,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个生命享受阳光”。尤其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朝气蓬勃面貌,快乐的学习与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个人素质的机会及个性化发展的机会。这些要求教师要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学校通过实施儒雅管理、儒雅德育、儒雅教学、儒雅服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向更高层次的“儒雅教育”特色迈进,并终将使儒雅教育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三、创建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策略,让校园、教师、学生都具有儒雅文化气息。 1、创建儒雅校园 全面启动,营造好儒雅校园环境,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包括校园环境改

造、墙壁装饰、各班各室布置等。将国学经典、孔子文化等传统文化在校园充分展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和教育氛围。与“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立足“儒”,突出“雅”,创设儒雅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蕴含着儒雅文化的气息。 2、打造儒雅的教师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学习,让教师的师德素养与业务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让教师更加善学博学,富有儒雅之涵。《荀子·荣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知识渊博、言语谦和、举止优雅,并能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人格素养、品德修养,以孔子的“仁爱”思想去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教程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且有教无类”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热爱教育事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学生,无私的为教育事业奉献,努力的工作,用自己的雅言、雅行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塑造自己的崇高人生。另外在教学教法上也能更加体现儒雅教育,特别在班级管理中也要更加能体现出儒雅的特色教育 3、培养儒雅的学生 通过一系列的儒雅特色教育教学活动,逐渐地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文明礼仪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以学生日常最基本的行为习惯为抓手,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引导孩子们衣冠整洁、诚实守信、举止大方、活泼有序、行为优雅,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发展优秀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阳光的人格,不断地完善内在美的基础上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赢得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品学兼优,学做真人,让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 4.创新儒雅教育活动。 通过“德育主题月”教育、“儒雅班级”创建和校报、橱窗、板报、广播站等媒介宣传,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浸润;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成果展示赛”、“班级文化展讲”、“礼仪知识竞赛”、“文明行动比赛”等主题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

践行办学理念,丰富学校文化

践行办学理念,丰富学校文化 ——仪征市第三中学“内涵提升行动”方案及实施情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师形象、校园文化等方面。我校领导班子早就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的重要性,结合校情,认真思索,逐字逐句地精心提炼出“三全”的办学理念,即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全程育人;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全面发展;以规范管理为核心,坚持全员管理。学校力求使办学理念在实践中达到完美,这“三全”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大品牌。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全程育人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德育活动的作用。伟大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可见,道德比智慧更为重要。 (1)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孩子们回家往往对学习问题有点厌烦,不仅不愿主动与家长交流,而且也不愿家长询问,甚至很反感家长谈学习。可是学生愿意与家长津津乐道地谈学校举办了什么活动,以及活动中有趣的人和事,这就促进了孩子与大人的情感交流,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同样师生之间也一样,很多学生怕谈学习,但在活动中师生之间就像朋友,可以敞开心扉,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情感交流。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学习生活显得单调、缺乏变化,而从事单一活动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厌烦、兴趣丧失、热情低下。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整天忙于上课做作业,学生就会感到生活很单调、枯燥无味,必然对学习厌烦,而开展快乐的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消除对学习的厌烦和疲劳,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德育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3)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德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多彩的德育活动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每时每刻都让学生高兴、激动、兴奋,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温馨而难以磨灭的记忆。 (4)可以唤起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孩子尤其如此。人都是有自我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自大自信的人需要这种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大自信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等于为自己的自大自信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卑的人通常条件比较差,他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连与事实脱离的肯定他都信以为真。学困生谈成绩一般都感到自卑,他们心理感到很压抑,而一些德育活动中可以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特长和爱好的机会,活动中的成就感可以

打造学校幸福文化

当今中国,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升高,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升温,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教师累、学生苦、效率低的问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出现了透支,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身心受到了摧残。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忧虑过、悲悯过、愤慨过。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作为校长,必须坚守教育理想,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唯上、不媚俗、不浮躁、不跟风,努力打造一个有文化的学校。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寻教育的规律,努力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努力打造学校的幸福文化,确立了“让教师幸福,让学生快乐”的办学理念。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让教师幸福是我们永恒的目标。因为只有教师幸福了,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学生创造幸福,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幸福地成长,幸福地发展。 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校长就是引领,校长就是服务。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应该是思想的领导、价值观念的领导。校长有思想,团队就有了灵魂。而且,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三流的校长拼升学率,二流的校长抓教科研,一流的校长抓文化建设。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勤于读书,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努力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 1.用人格引领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教师首先是人,做人是一辈子,做人是根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必须锻造自己的人格,用人格熏陶教师。近几年来,我阅读了《平常心》、《定位人生》、《易经心得》、《做人哲学》、《话说生命》、《季羡林的处世哲学》等几十部著作,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我把自尊与自信作为立身之本,把“ 守真崇实 ”作为人生旗帜,把“在人之上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视自己为人”作为做人准则,把“怀平常心,讲平常话,干平常事,做平常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把“淡泊明志,低调做人”作为人生宗旨。面对充满各种诱惑的世界,我时常告诫自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灵魂。我把读书、反思、写作作为生活方式,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命状态。 2.用思想引领 思想是理性化的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需要与客观的统一,是领导者运用智慧的结果。没有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遵循规律,守望教育,坚持走“从规范出发,向规律靠拢”之路。我认为,教育其实很简单,简单就是“求真务实”,“求真”就是讲求规范,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务实”就是带着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