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林玉翠(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湖北鹤峰445800)【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与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临床资料。43例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中使用骨水泥前备齐抢救设施、及时扩充血容量、器械护士严格掌握操作规程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通过认真细致的护理均顺利、安全地渡过手术。结论:及时有效地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患者使用骨水泥时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骨水泥灌注机体影响护理干预

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应用骨水泥治疗骨科关节置换术43例,通过术中仔细的观察和细心地护理,认识到骨水泥的使用对患者所产生的存在或潜在的特异性风险,能够前瞻性的采用应对措施,使患者能安全的渡过手术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3例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7 岁;麻醉方式:全麻6 例,椎管内联合麻醉37例。

1.2方法麻醉成功后取患侧在上侧卧位,常规手术路径完成手术。

2. 使用骨水泥对机体的影响

2.1 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骨水泥在聚合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局部高温(66—83),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反应从而引起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而致血压下降;髋关节置换大多为老年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差,由于固定假体所用骨水泥自身化学物质的影响和全身吸收的反应,更易产生血液动力学波动。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速,肺水肿,低氧血症毒性反应等。从低血压可发展到心衰,最后到猝死。

2.2 可引起患者发生肺栓塞因扩髓时髓腔压力升高,血管损伤,骨碎片、脂肪颗粒等碎屑易渗入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蓄积等心脑血管反应。

2.3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前访视通过询问病史,充分了解病情及各项生化检查,血压,心电图,影像学检查,了解病人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合并症。做好术前沟通,环节患者心理压力。术前常规备血。

3.2 备齐抢救设施术前建立双输液通道连接好三通,以便抢救时做静脉用药、快速补液、紧急输血之所需。术前导尿,确保手术中能快速补液及病情观察。必须备齐抢救器械、抢救药品,并确保处于应急状态。

3.3 低血压常在嵌入股骨假体的同时或术后发生,因此当填入骨水泥时须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并注意以下几点:1.填充骨粘合剂前需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必要时用升压药;2.避免低血容量;3.严密观察病人;

4.吸入纯氧;

5.为预防血压突然下降,可静脉缓慢滴注多巴胺,维持血压平稳,出现心动过缓时,分次静注阿托品。【1】

3.4 器械护士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术中扩髓后,为了减少髓腔内物质,使用脉冲式冲洗髓腔,清除血块、骨髓、脂肪和碎骨颗粒,3%~5%双氧水止血或者用干纱块擦拭填塞并负压持续吸引,保持髓腔干燥。及时清除多余的骨水泥。

3.5 重视扩容治疗术前备好各类浓缩红细胞、血浆、止血和升压药。使用骨水泥前用平衡液扩充血容量,使血压平稳提高到正常范围或稍高。使用骨水泥后,除了术前对病情全面评估外,术中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如血压SBP下降幅度<20%基础值时可加快输液速度,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15~30mg静脉注射;SaO2>0.92。【2】

3.6 保证血氧饱和度椎管内联合麻醉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重要脏器的氧供。

3.7 整个填充过程要密切观察患者,一旦出现出现毒副作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3】

4 小结

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骨水泥,由于患者群和手术所用材料的特殊性,骨水泥使用数分钟内出现的机体反应称为骨水泥植入综合征,表现为血压突然下降,低氧血症、心率不齐甚至心脏骤停、猝死,如果不给予必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有可能在瞬间失去生命。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手术配合,并且必须加强对该手术风险评估意识,能够前瞻性的分析风险发生因素,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避免陷入被动、机械的配合状态,有效的减少风险的发生。只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理、加强急救护理,都能顺利、安全地渡过手术。

参考文献

1 姚尚龙,王俊科。临床麻醉学2004年7月第一版2004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ISBN7-117-06250-9/R·6251:332~333

2 张芮,刘明荃,武秀君。骨水泥固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31

3 易丽萍,都欣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配合【J】。河北医学,2003.12(5):464

28例老年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28例老年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26T11:07:07.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罗秀琴侯艳曾红[导读] 临床实践证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 罗秀琴侯艳曾红 (绵阳市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骨科四川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275-02 临床实践证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改善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0年7月-2010年7月,本科共完成老年人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5~86岁,术前术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以往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以消除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教育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治疗、早手术的重要性。 2.1.2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指导每日清晨做深呼吸,深咳嗽数次,吸烟者戒烟,指导病人学会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以预防肺部感染。训练床上正确使用便器,以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 2.1.3 加强饮食指导应适当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针对各种并发病做好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 2.1.4 肢体及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能耐受的床上运动,例如在牵引床的帮助下进行上肢的主动活动,自己每小时做抬臀活动1次,主动活动踝关节每小时10次,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运动。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1h引流量超过1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止痛措施。 2.2.2 保持正确的体位术后患肢用软枕略抬高,保持外展30°中立位,用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双下肢间放软枕或全髋海绵,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2.2.3 功能锻炼术日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等长运动,进行股四头肌、胫前肌的收缩以增强肌肉力量,患肢踝关节尽量背伸,每次保持5s后放松,每小时10次;术后第1天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踝关节背伸抬高患肢,抬高20cm后保持10s轻轻放下,重复进行,每小时可以从10次开始,逐渐增加次数,以能耐受为主。同时可以指导患者床边坐起,注意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屈髋角度不得大于90°,以防止关节脱位;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就可以拄双拐下地走路,要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量。 2.2.4 并发症的预防 (1)预防切口感染: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有感染可切开清创引流。(2)预防压疮发生: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应注意,在患肢制动前提下,将髋部整个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防止局部潮湿刺激,保持床面平整干燥、无渣屑。(3)防止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4)其他:观察末梢血液循环、足部温度、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有无栓塞性静脉炎的征象,观察远端感觉及运动功能情况,以检测坐骨神经功能。 2.2.5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常常抱有抵触情绪,应反复给患者讲解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和必要性,告诉病人拖延康复训练将会使手术毫无意义,以增强患者主动训练的信心。 2.3 出院指导 2.3.1 指导患者按出院前的功能训练方法,坚持在床上或站立的情况下进行功能训练,并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 2.3.2 术后3~6周可逐渐恢复大多数且轻微的日常活动,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运动。术后6周内注意做到“六不要”,即不要双腿交叉;不要患侧卧位,侧卧时两腿间放一软枕;不要坐软沙发或矮凳子;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注意安全,防止摔倒。行动时要使健侧承受大部分力量,每天行走100m以上,穿平跟低帮的鞋,鞋不能太软。 2.3.3 复诊时间为术后1.5~2个月,但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 3 小结 因老年人大部分身体机能都有所退化,要重视手术前检查,手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以防意外;要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从思想上让患者接受手术及康复训练,且能积极配合;要早期开展康复训练,使患者明白康复的速度和质量完全取决于康复训练,从而积极进行训练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玲,戚晏,牟静.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54. [2]屈惠琴.麦默通,等.全髋关节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4-45.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06T16:26:00.2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作者:曾志华[导读]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一般是因为外力所致。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湖南衡阳 421500 【摘要】目的:研究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粗空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内钉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mented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the femoral coarse space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treated 80 cases with fra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ximal femoral nail,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one cement hi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0303513.html,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bed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hip function scores were compared.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after treatment,the bed activity time was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And the test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hip func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bone cement type half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s significant,and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Bone cement type partial hip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一般是因为外力所致。老年人一般在受到直接外力撞击、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以及下肢突然扭转时很容易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且骨折发生后多为粉碎性骨折[1]。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因此患者骨折后很少出现不愈合的情况,但根据临床研究发现患者骨折后很容易出现髋内翻的情况,并且老年患者因身体各方面技能正在逐渐下降,其在骨折后多会因为长时间卧床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对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粗空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63~84岁,平均年龄(71.25±3.47)岁,其中左侧病变患者22例,右侧病变患者18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62~83岁,平均年龄(71.39±3.25)岁,其中左侧病变患者20例,右侧病变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变位置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详细检查,全面评估其具体病情,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内钉治疗。试验组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先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有髋关节外侧与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的缝隙进入,同时沿着患者股骨大粗隆将骨折完全暴露。保留粗隆骨折块和筋膜,然后对患者的骨折进行复位处理,于患者股骨颈部位截骨后实施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使用第三代水泥技术为患者安装假肢柄,保证假体柄的高度和倾角准确。其中将股骨小粗隆作为前倾角的参照点,并且要将大粗隆顶端与假体股骨头调整到统一水平直线上,治疗过程中尽量防止因扭转而导致的暴力损伤,并且要防止发生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生。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常规抗炎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并对患者存在的其它合并症进行治疗,加强患者的术后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观察,其中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完成。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讲解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目标】 (1)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进伤口处愈合。 (2)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皮肤完整无破损。 (4)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或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5)在患者卧床期间,做好预防,不使病人发生便秘。(6)鼓励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功能。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在长时间卧床治疗中,护士要经常与患者和家属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作用和术后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再者大多数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认知能力下降,因而必须多向家属了解情况,使其能在手术前后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术后发生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讲解有关人工关节置换的知识,说明手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术后效果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病人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2)专科护理 ①保持正确体位:侧方切口时,患肢抬高,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造成关节脱位。后侧方切口时,患肢平放在床上,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须侧卧,两腿之间加一软枕,禁止内收内旋位。为保持肢体的位置,可用皮牵引保持其位置或穿“丁字鞋”以防止患肢外旋。 ②预防血栓:注意患肢的皮温、小腿的周径。如果病人出现疼痛加重,局部红肿,皮肤发热,且与对侧肢体周径不同,应考虑为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0303513.html,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吴利红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及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关节疾病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关节性疾病。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由于手术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脏器的功能低下,手术耐受 性低,而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因此常常会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如感染、人工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极其重要。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50例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到较好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其中男性17例,女33例,年龄55~73岁,股骨颈骨折29例,退行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全部患者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5例,术后并发褥疮2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脱位、关节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体位受限,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术后的出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导致静脉壁损伤、手术创伤、术中及术后血浆渗出等使血液凝固性亢进等原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因此术后需要注意严密 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①术后在麻醉消失的情况下,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膝下垫软枕高于心脏20~3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预防血栓;③饮食上嘱患者多吃一些低脂含 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均能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3 w,患者突然胸闷、剧烈胸痛、紫绀、速脉、咯血,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大剂量应用溶栓或抗凝治疗。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可有效的防止肺栓塞。 2.2预防切口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到早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感染的主 要原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手术中操作动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手术时间过长、以及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老慢支等。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应措施:①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条件允许的安排单间,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35例人工髋关节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预防术后并发症预防,恰当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35例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 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形术,从而改善病人的自理能力。我院骨科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共对35例病人施行了手术,进行系统护理,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病人,男15例,女20例,年龄46岁~90岁。其中股骨头坏死10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6例。其中术前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对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实行严密的监测。体温是反映早期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征象。本组1例病人术后中度发热,经加强抗生素应用后好转。 2.2 麻醉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病人头偏向一侧,应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 2.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置换人工关节顾虑多,心理不踏实,多数病人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护士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锻炼。与病人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自觉地进行锻炼,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病人相互交流练习的感受和经验,以提高练习效率。 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结果:9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步骤及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是手术护理配合成功的关键。 标签: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0-0080-01 人工髋关节手术近年来技术日臻成熟,成为目前治疗退行性、创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髋关节退变、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严重骨关节疾病最终有效方法,它通过重建一个功能接近正常的关节,解除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选择2009年8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例患者,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53~70岁,平均61岁,其中外伤股骨颈骨折8例,骨性关节炎1例。 1.2 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有三种,包括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及外侧入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由麻醉师选择采取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患侧在上卧位。笔者所在医院一般采用后外侧入路,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患髋,用电锯切除病变股骨头,磨锉髋臼,安装髋臼假体,扩大髓腔,安装股骨柄和股骨头假体并复位,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病情,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嘱禁食、禁饮,用成功病例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使其以积极心态接受手术。 2.1.2 环境准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无菌要求极高,手术应安排在洁净手术间进行,术前30 min应开机运行自净,温度22 ℃~25 ℃,湿度50%左右,限制参观手术人数。 2.1.3 器械与物品准备侧卧位架及体位垫、电刀、吸引器、常规骨科手术器械、供应商提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配套器械、电锯、各种型号的假体材料。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病历及腕带是否一致;各仪器性能是否良好;查对物品是否齐全,手术用无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植入的假体型号是否齐全。常规准备两套合适已灭菌的假体关节,防止由于不慎污染重新灭菌而耽误手术时间。(2)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麻醉,采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或全麻。(3)导尿。(4)摆放体位,以选择不同切口而定。外侧或前外侧切口,患者平卧,患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评估: 一:有无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二:评估用药史,是否有使用阿司匹林、活血化瘀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2周才考虑手术,(会影响凝血功能或麻醉)。 三:评估患肢血循环情况: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肿胀的程度、动脉搏动情况等。四:评估有无并发症症状:肺炎、感染、血栓等。 五: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术前护理: 一: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肾功能,各种化验结果。 二: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备皮、更换手术衣。 三:遵照医嘱验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四:肠道准备;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12h,禁水4-6h。 五:术前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防止术后并发症,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足趾关节活动。 六:疼痛护理:抬高患肢,患肢维持在功能位或保持在固定位置略高于心脏水平20-30cm,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巧,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节律性、程度以及疼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必要时予以热敷或镇痛剂缓解疼痛。 术后护理: 一:接受麻醉师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监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 二: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引流管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阻塞现象,防止舌后坠、痰痂阻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四:饮食:禁食6小时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术后第一天后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饮食。 五: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正常每天引流50-500ml,色暗红。每天引流量>1000ml或术后每小时引流液>100ml且持续数小时,高度怀疑活动性出血。 六: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屈曲动作,两腿间放软枕,以防髋关节脱位。 七:疼痛的护理: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给予药物止痛。 八:病情观察: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肿胀程度、感觉、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等。有无患侧髋部弹响声、髋部异常肿胀、突然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肢异常内旋、外旋或缩短等脱位现象。 九:并发症的预防:血栓形成:术后有无突然出现的胸部疼痛、呼吸短促、唇色青紫、心动过速、痰中带血、疲劳低热等肺栓塞表现,观察有无患肢疼痛、肿胀、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主管感觉有无麻痹等深静脉血栓形成。 功能锻炼: 一: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做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二:术后第二天: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屈髋<45°。

髋关节置换患者指南

髋关节置换患者指南 简介 骨性关节炎导致的髋关节疼痛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在过去的25年里由于外科手术上很大的改进使得髋关节置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龄化,髋关节置换手术(也称为关节成形术)正越来越普及化。 这篇指南将帮助你理解: ·手术的目的 ·手术的过程 ·手术后的效果 相关文献: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指南 解剖 髋关节是如何工作的? 髋关节是体内一个真正的球窝关节。髋关节的窝被称为髋臼,由一个围绕在股骨头上部分深杯状的骨头构成。大腿骨称为股骨,股骨末端的球状物称为股骨头。在髋关节后部围绕它的是厚实的臀部肌肉,髋关节前部由股骨厚实的肌肉围绕。 股骨头及髋臼表面被关节软骨覆盖。在大多数关节中,关节软骨组织有四分之一英尺厚。关节软骨是一种坚实,光滑的物质,允许关节表面彼此滑动,而不受损害。 相关文献:髋关节解剖患者指南 基本原理

手术的目的? 关节炎关节人工关节置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骨之间彼此磨损。这种磨损因此引起疼痛。用人工关节代替疼痛和关节炎的关节,使得关节有一个活动光滑和无痛新的关节面。手术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无痛的活动和更自由的运动。 准备 手术前该做些什么准备? 只有当你了解了尽可能多的手术程序,你和医生才能决定为你做手术。矫形医生会建议由你的保健或家庭医生给你做个详细的体格检查。这是为了确保你有最好的身体条件去耐受手术过程。你也需要和理疗师配合,他将指导你手术后行康复训练。 手术治疗前的观察一个目的是记录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包括你目前疼痛程度,功能和髋关节运动及力量。 手术治疗前的观察第二个目的是去为你马上要做的手术做准备。你要开始锻练你手术后会用到练习。你也会要求去练习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手术中是否使用骨水泥决定了手术后在你行走时你能负多少的重量。 手术中医生须打开你的髋关节。这会导致你的髋关节早手术后发生脱位的可能。为了防止脱位,患者需严格遵循髋关节避免姿势指南。你的理疗师在术前会和你温习这些预防措施,他还会督促你时时作训练不少于六个星期。六到十二个星期后医生会同意你停止预防措施锻

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内容: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时间:2011-10-26 地点:三十七病区示教室 主持人:李海凤 主讲人:王晓玲 出席人员:王国秀、李海凤、陆汉芹、杨基华、葛九干,戴云芳、孙婕、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30°为Ⅰ型,介于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 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 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 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1.X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 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 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 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 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某些关节疾病已越来越被重视。在骨科人体全身活动的关节均可进行人工置换,但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是人工髋关节置换,特别是近几1.2 置换原因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颈破坏、疼痛影响功能者);(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股骨头,股骨颈粉碎性骨折;(4)退行性关节炎;(5)类风湿关节炎;(6)髋关节僵直;(7)慢性髋关节脱位;(8)关节成形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护理做好各项检查,如髋部、胸部X线检查,化验常规检查,重要脏器如心、肝、肺、肾及手术耐受力检查,老年患者一定要查血糖及电解质。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有高血压病史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要纠正营养不良,多吃高蛋白、大量维生素饮食。 2.2 心理护理患者术前会顾虑手术效果,担忧术后能否恢复正常,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成功率,举出实例介绍一些术后功能恢复正常的或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使患者排除忧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3 预防术后感染(1)术前2~3天使用抗感染药物;(2)常规备皮,应注意全身皮肤及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术前2~3天应反复多次洗刷,手术当日备皮,剃除会阴部及髋部以外15厘米范围的毛发。 2.4 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术前行留置导尿术。 2.5 常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毫克,并备血。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搬动应平稳,应将患侧髋部整个托起,防止患侧内收、扭转,保持外展位,以防止脱位。 3.2 卧硬板床,并去枕平卧6小时。 3.3 妥善安置好各管道(氧气管、导尿管、引流管、输液管)并保持各管道之通畅。 3.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注意尿量的变化。 3.5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敷料是否清洁,伤口引流量,同时注意引流通畅(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床旁30~45厘米以上),根据引流量的情况第4天可拔管。 3.6 体位患肢保持外展30度的中立位,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两大腿间放软枕,以保持有效牵引和髋关节功能位。 3.7 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若患肢血运障碍,感觉功能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8 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术后1日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术后2~3日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指导患者运动足趾,做屈伸活动,术后第3~6日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和器械和步行训练。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加强髋部活动度的练习,如在做髋关节外展的同时做屈曲和伸展活动,增加练习强度和活动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2周可坐起,4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不可负重及远距离走动,髋部摆动不可过大。 4 术后并发症的预治 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有:便秘,肺部感染,肺不张,泌尿系感染,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有:褥疮,伤口感染,关节松动,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和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纠正营养不良,注意饮食调配,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指导呼吸功能锻炼,鼓励咳嗽、咳痰、吸氧,必要时进行超声雾化。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硅胶气囊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翻身时注意尿液逆流,会阴部每日2次用0.2%碘伏抹洗;能自解小便,病情允许应早拔除尿管。 5 出院指导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防止脱位、感染、假体松动、下陷等并发症,为确保疗效,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特作如下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体位架固定。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行右侧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阔筋膜,显露大粗隆,于大粗隆后方钝性分离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保护坐骨神经,牵开臀中肌,显露外旋肌群,于转子间窝处切断外旋肌群(梨状肌、上孑肌、闭孔内肌及下孑肌),用紫线标记。沿股骨骨膜剥离显露小转子,同时暴露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后侧关节囊,用紫线标记。屈曲内旋髋关节暴露股骨头,使股骨头脱位。见股骨头塌陷、变形,失去正常形态。清除股骨颈基底部纤维组织,在小粗隆上1.5cm处垂直于股骨颈用电锯截除股骨头及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板状拉钩显露髋臼。切除髋臼缘增生骨质,松解关节周围纤维组织。切除髋臼内软组织。依次用44mm-54mm髋臼锉保持外翻45°前倾15°磨削髋臼,达髋臼真臼底,并见软骨下骨广泛渗血,彻底止血冲洗干净髋臼,以髋臼试模测试髋臼大小、方向良好。于外翻45°前倾15°方向打入非骨水泥型56mm(LINK公司人工髋关节)髋臼假体,两枚螺丝钉固定牢固。打入高分子聚乙稀内衬。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周章武 清理梨状窝内软组织,于靠近大粗隆根部之股骨颈横断面中点处,依次以直径8-12mm髓腔锉扩大髓腔,然后以2A之股骨柄试模扩大髓腔,按装直径2A股骨假体试模及标准股骨头假体,复位后松紧度满意,取出试模。按装2A股骨非

骨水泥型假体和直径40mm金属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活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不受限,内旋达45度(并向后推动膝关节,不能造成关节脱位),活动满意。放置自体血回收负压引流管。在大粗隆上用克氏针钻两个小孔分别穿入紫线系牢。清点纱布、器械无缺。缝合阔筋膜、皮下、皮肤。无菌敷料包扎切口。 手术顺利,出血约1000ml,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本次手术器械及人工髋关节假体由LINK公司提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证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除有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尚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适应证]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术前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 4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5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1、护理诊断——疼痛:与骨折有关 目标:一天后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措施 1、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避免拖拉,争取一次性完成。 2、优尼森口服止痛。 3、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 2、护理诊断——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以及手术效果有关 目标—在住院期间患者情绪稳定,无明显焦虑现象。 措施: 1、护士做好入院宣教,消除陌生感,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经常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针对性地安慰 2、医生向其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消除疑虑。 3、让其妻子女儿多陪伴,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评价:患者情绪平稳 3、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限制卧床有关 目标:满足患者日常生活舒适需要 措施: 1、教其抬臀方法,保持左下肢外展中立位。 2、卧床吃饭时头偏一侧进食,喝水使用吸管,教会床上大小便。 3、专人陪护,经常巡视关注其需要。 评价: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4、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限制性体位有关。 目标: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1、卧气垫床,建立翻身卡,尾骶部垫水垫Q2H更换,容易受压的部位如足踝部可凌空放置。 2、保持床单位整洁,尾骶部不潮湿,于六一散垫于臀下,勤按摩尾骶部,定时抬臀。 3、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不强行拖拉,用完后及时撤除。 4、告知患者保护皮肤的重要性,使之和护士配合。 5、班班交接,监测局部受压皮肤情况。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5、护理诊断——潜在无效牵引的可能:与持续牵引有关 目标:患者牵引有效 措施: 1、抬高床尾,保持滑轮灵活,秤砣不拖地。 2、牵引绳与右下肢呈一轴线,右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3、绳子上不压衣服等重物。 评价:患者牵引有效。 1、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术后1天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和康复指导 [ 10-11-08 09:31:00 ] 作者:任西宁编辑:studa090420 【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9全年5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所实施的护理措施。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执行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减少患者不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指导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5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在39—94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0例,股骨颈骨折39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老慢支、糖尿病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疾病43例,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28例,全髋关节置换24例,单侧置换47例,双侧置换5例。住院时间最短10天,最长50天,平均21天。 2 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大多疼痛、活动受限,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老年人住院后容易考虑的问题太多,诸如经济问题、治疗效果问题、家庭支持问题等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应急状态的延续会破坏人的生化保护机制,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地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等,同时,配合主治医师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大多数病人对手术能否成功怀有疑虑,针对这种心理状态,我们要特别注重心理护理,通过与病人交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原理及安全性,并且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从而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愉快的接受治疗[2]。 2.1.2 饮食护理患者年龄较大,脏器功能减退,加之卧床后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功能,病人常有纳差、便秘等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的重要内容,因此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鼓励多饮水,防止患者因担心大小便不方便而自主的减少进食现象的发生。 2.1.3 皮牵引的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常规行患肢皮牵引术。皮牵引术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松弛肌肉,有利于手术中操作和髋关节的稳定。牵引后应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的正常状态。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不可随意增减。牵引病人应做好交接班,加强骶尾部及牵引肢体的皮肤护理。 2.1.4 术前常规准备完成术前常规化验、检查,严格备皮、备血、皮试等。对于吸烟的患者应要求其戒烟,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同时,还应指导患者抬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另外,还应指导患者学会进行扩胸运动、深呼吸及咳痰,以增加肺活量,预防

手把手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教你做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2010-07-13 17:36:59来源:久久健康网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我们特别向专家咨询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髋关节的自由性。 术后早期平卧锻炼 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 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足部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可术后马上做。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相反外转,每日数次,每次5下。 下面3到4个动作每天3-4次,每次10下(图1-3): 图1: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2: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 图3: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一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知道您的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下把下肢抬高几厘米,维持到5-10秒钟,重复做,直到略感到疲劳为止。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康复前要注意的问题: 手术医师如果发现假体位置不够满意,某一方向存在脱位倾向,要通知康复师,并且要向患者讲明。 二、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早期康复程序 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压伤。 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