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通防部分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通防部分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通防部分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通防部分

五、通风防尘系统

(一)通风系统

根据徐矿司[2005]164号文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矿井风量计算细则》,现将5303工作面回采需要风量计算如下:

1)通风及通风系统

1、工作面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风量:

Q采1=Q基本×K采高×K面长×K温(m3/min)

=710×1.5×1.2×1.0

=1278(m3/min)

Q基本=60×V×S采max×70%

=60×1.0×16.9×70%

=710(m3/min)

Q采1__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__不同工作方式所需要的风量m3/min

K采高__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5

K面长__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系数取1.2

K温___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1.0

V ___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取1.0m/s

S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的净面积,取16.9m2。

(2)、按瓦斯、CO2涌出量绝对涌出量计算需要风量

Q采2=100×q采CH4×K采CH4

=100×1.2×1.5

=180(m3/min)

Q采3=100×q采CO2×K采CO2

=100×1.3×1.2

=156(m3/min)

Q采2、Q采3___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采CH4__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1.2m3/min

K采CH4__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5

q采CO2__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1.3m3/min

K采CO2__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2

按采煤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计算需要风量:

Q采4=60×V采4×S采平均

=60×1.0×15.6

=936m3/min

V采4___采煤工作面风速m/s,取1m/s

S采平均__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净断面积的平均值㎡,取15.6m2

(3)按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

Q采5>4N(m3/min)

Q采5>4×48(m3/min)

Q采5>192m3/min

Q采取1278m3/min,下5煤放顶煤工作面考虑到需控制采空区氧化带,缩短氧化带距离,均衡两道压差,满足防灭火要求,将5303工作面风量控制在1000m3/min,以减少采空区漏风,Q采取1000m3/min。

(4)、按采煤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

0.25×60×15.6=234(m3/min),4×60×15.6=3744(m3/min)

234(m3/min)<1000(m3/min)<3744 (m3/min)

Q采取1000m3/min

2、通风路线:

新鲜风由主副斜井→运煤反坡→51采区运输上山→5301外运输道→五煤三采区运输上山→5303运输道→5303工作面→5303材料道→5303材料绕道→五煤三采区轨道上山→三采区集中回风巷→51采区轨道上山→51采区回风巷→材料斜巷→风井→地面。

3、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

(1)材料道、切眼人员(戴好自救器):5303材料道→五煤三采区运输上山→5301运输道外段→51采区运输上山→运煤反坡→主斜井→地面。

(2)运输道人员:5303运输道→五煤三采区运输上山→5301运输道外段→51采区运输上山→运煤反坡→主斜井→地面。

2)瓦斯防治

1、每班设一名专职瓦斯员检查瓦斯,每班检查次数不得少于3次,瓦斯检查点设为:工作面下部、中部、上部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开关群。瓦斯检查员按巡回检查路线每隔2~3小时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通知给当班班长,并汇报公司调度室,当瓦斯超限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36、138、139条等规定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瓦斯检查员要坚持现场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采煤工作面“五合一”责任制,严禁空班、漏检、假检。

2、加强初次来压时瓦斯检测和安全防护,初次来压时,为防止采空区大量气体涌出造成事故,根据瓦斯检查员现场检查情况,随时做好断电、撤人工作。

3、安全监测系统采用KJ335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5303工作面监测系统由该系统的24#和27#分站提供监测、断电等信号。5303工作面设置三处甲烷传感器,分别为隅角甲烷传感器、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回风流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不得影响行人和行车。隅角甲烷传感器吊挂在巷道上帮,切顶线向外200mm处,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吊挂在材料道距工作面≤10m的巷道上帮,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回风流甲烷传感器吊挂在巷道上帮,距5303距全风压混合回风出口10—15m,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材料道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并在5303材料道距全风压混合回风出口10—15m处安装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温度传感器报警值26℃,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8%。在5303机电硐室安装温度传感器,其报警值为30℃。监测系统必须能正常工作,并加强维护,每7天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其它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的规定。

3)防灭火

1、工作面材料道、运输道高冒的防治与处理:

(1)材料道、运输道必须保证支护质量,失修巷道要及时修护,避免因出现高冒而引起煤炭自然发火。回采期间发生的高冒点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现场标记,将高冒情况登记、造册,并在当天向通风工区值班室和公司调度室汇报。

(2)凡发生高冒超过2m或空洞体积超过6m3,必须由施工单位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加强工作面两道高冒的检查和管理,工作面回采到高冒点时要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

(3)高冒区需要设置观察孔(或观测管)时,由当班瓦斯员负责点眼,放置观测管,施工单位安排打眼,以便高冒区气体和温度观测。

(4)采煤施工需穿越地质变化带、高冒、发火疑点时,必须由测量人员提前测量,在距20m时,书面通知有关单位,编制相关措施,并严格执行。

2、开切眼及其附近的防灭火处理措施:工作面安装前,在切眼两侧煤壁、顶板及高冒内周壁暴露煤体表面喷洒浓度在2%以上的的阻化液,以延长煤体自燃发火期。

3、回采施工单位负责给采煤面及两道配齐常规防灭火材料和器具,放在工具箱内,用于突发火灾,灭火急用。

4、运输道、材料道各设置一趟¢100mm消防管路,必须每50m 设置一个三通支管,且每个三通支管瓦笼上必须安装接头,分别接至工作面上、下出口,确保工作面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必要时,可将排水、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两道出口30米范围内各设一个消防箱,消防箱内配置完好高压水枪一把、消防袋长度不小于工作面总长度三分之二。工作面两道防火设施设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关闭供水阀门,拆除、挪用、破坏供水管路、供水瓦笼、防火设施、设备。

5、加强工作面放顶煤监督,将顶煤放净,严禁采空区丢煤、遗煤现象发生。合理调节工作面推进速度,月正常推进度不少于60m,遇地质构造或其它原因,月最低推进度要大于30m。

6、稳定通风系统及堵漏风措施:

(1)该区域内的每处风门,严禁两道同时打开,保证工作面风量和风压的稳定。

(2)管理和控制好5煤三采区运输上山调节风窗和5305中部车场、5301运输道调节风门调节口通风断面,保正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3)工作面上下隅角及时进行卸锚、剪网、砌筑挡风墙,控制采空区漏风,减少遗煤氧化机率。

7、注氮防灭火措施:

(1)当工作面采空区有自燃发火征兆时,要采取压注氮气措施,进行防灭火。

(2)定期对注氮系统进行检验,确保氮气源稳定可靠,按周期检测输出氮气浓度,输出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

(3)、从工作面运输道沿下煤帮敷设无缝钢管延伸至采空区氧化带,根据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宽度,随时调整注氮管路释放口,并在上下隅角构筑隔离墙,减少氮气泄漏,保证采空区能随时注入足额氮气量。达到防灭火要求。

(4)当班瓦斯员随时观察工作面上下隅角各种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根据气体浓度变化随时调整注氮量。

(5)瓦斯员要准确提供当班工作面上下隅角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并随时汇报调度室,为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

(6)每周使用气相色普分析仪对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采样分析不少于一次,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烷、氢等气体变化量及时握采空区氧化程度调整注氮量。

8、停采后的防灭火措施:

(1)工作面推距停采线30m时,对停采线煤柱及采空区全面喷洒和压注阻化剂。

(2)停采后,工作面及时进行拆除,保证停采后45天内对工作面两道进行永久封闭,封闭墙采用夹塞墙,两墙间间隔充填黄土厚度不小于0.5m,并用木锤砸实,墙体总厚度不小于1.35m。按规定设置三孔,墙体周边进行掏槽,见硬帮硬底,并与煤体结实。周边有不小于是5mm的群边,外墙前打1m宽水泥地坪。外封闭墙表面采用喷浆或泥面堵漏风。

(3)工作面两道封闭后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采取均压防灭火措施。

(4)工作面停采及封闭后及时向采空区压注氮气,控制采空区含氧量,减少采空区氧化机率。

9、预测预报措施:

(1)从采煤工作面开始回采时,每周设专人到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回风隅角、两顺槽高冒,地质变化带进行一次防火普查,检查内容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温、瓦斯浓度。发现有氧化自燃隐患时,采用气相色普分析仪对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实分析,发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以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每次检测、分析结果均要有记录。

做到有记录可查。

(2)任何人发现该区域有自燃征兆或温度异常时,必须立即汇报公司调度室和通风值班室,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回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且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由救护队三班派人监测,防止发生中毒或窒息事故。

4)防尘系统:

1、供水线路

工作面、运输道:地面高位水池→主斜井→1700甩道→5煤运输石门→51采区运输上山→5301运输道外段→五煤三采区运输上山→5303运输道→工作面

材料道:地面高位水池→主斜井→1700甩道→5煤运输石门→51采区运输上山→5301运输道外段→五煤三采区运输上山→5301材料道

2、防尘设施

5303工作面两道敷设防尘管路直径不小于Φ100mm ,至少各设一个四英寸分支控制瓦笼,材料道、运输道及其它巷道每隔50m设一个三通支管阀门;材料道、运输道距工作面30m内安装净化水幕各一组,各转载点喷雾必须实现自动化;煤机有完好的内外喷雾,煤机喷雾动压:外喷不小于1.5MPa,内喷不小于2 MPa;工作面支架每架有移架同步自动喷雾和放煤同步自动喷雾;工作面回采期间应配有清水泵,并与煤机实现联动,煤机出水口装有压力表;在工作面两道距离工作面60~200m范围内,安装隔爆水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进行挪移,水槽安装数量根据安装地点断面确定,确保水量不少200L/m2。水槽排间距为1.2~2.0m,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m,水槽距顶梁、两帮的间隙不得小于0.1m,水槽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得小于1.8m,隔爆水槽要吊挂平直,水要加满,挂牌管理。

3、工作面水量计算

根据《徐州矿务集团防尘供水计算办法》,该工作面用水量301.9L/min。

4、综合防尘措施

(1)该面生产前,两道的供水管路按徐矿集团《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整理好,按要求吊挂平直,安设牢固,接头严密不漏水,

不拐死弯,管路每隔50m安设一处三通分支瓦笼,在装载点增设三个三通分支瓦笼。

(2)生产过程中,根据煤层含水和实际生产造成的煤炭全水分由公司领导决定是否对煤层注水,确保煤炭的全水分和煤层含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3)在工作面两道距安全出口30m内,各设一道风流净化水幕,净化水幕要灵敏、可靠,雾化效果,并能覆盖全巷道全断面,生产期间施工单位指定专人管理,并能正常使用。

(4)各运输装载点都必须安设自动喷雾装置,要求雾化效果好,喷嘴固定对位,使用正常,喷雾能覆盖产尘部位,各装载点落差不得超过0.5m,否则必须安设合适的导向板传输或封闭式防尘罩。

(5)采煤工作面及距工作面安全出口,两道30m范围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各装载点前后20m范围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工作面两道出口30m以外巷道每两天至少冲洗一遍。

(6)机组司机、移架工及其他接尘工作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做好自我保护。

(7)为确保水质清洁,喷雾正常使用,两道供水管路必须设置有效的过滤装置,且定期清洗。

(8)因工作需要打眼放炮时,必须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使用好水炮泥,炮前、炮后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

(9)采煤机必须装有有效的内外喷雾装置,喷嘴完好、不堵塞、雾化好,内外喷雾能覆盖全部产尘部位,内外喷雾装置要做到每班检修、清理,确保每个内外喷雾喷嘴良好。

(10)在每架架前安装一道移架同步自动喷雾,放煤口安装一道放煤同步自动喷雾。每道喷雾喷出实心雾体都必须能覆盖产尘部位,雾化好,能正常使用,割煤时除使用煤机内外喷雾降尘外,还必须追机打开回风侧3-5架架下喷雾,放煤或移溜时必须使用放煤口放煤同步自动喷雾。

(11)该面实施防尘设施验收移交制度,谁使用谁负责,防尘设施不齐全、不完好、不得生产。

5)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回采期间如与其它工作面发生串联通风时,必须有经总工程师批准的报告和措施,严禁发生二次串联通风。

2、综采一区应用好本系统内的所有通风设施,严禁将任何一处的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防止造成风流短路。通风设施一旦遭损坏必须

及时修复,并由安监科追查处理。当工作面风量不足时,必须停止生产。

3、通风工区根据工作面的瓦斯、温度、采高等因素,及时对工作面风量进行修正。至少每五天测定一次工作面的风量,发现风量不足时,根据测风结果及时处理,并立即通知矿调度室和通风值班室。每旬将所测得的测风结果上报矿总工程师审阅。

4、工作面回采期间,任何一处两道永久风门都要安装闭锁装置,确保所有风门都能自动关闭和闭锁。

5、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材料道、溜子道必须保证有足够通风断面,严禁出现工作面和两道风速超限、工作面风量不足现象。

6、工作面回采期间严禁上、下隅角拖后于切顶线,以免造成瓦斯事故。工作面回采时,必须及时拆卸工作面材料道、溜子道隅角锚杆锚索的螺丝、托板。工作面回采期间,上下隅角必须使用好风幛,回风隅角风幛从工作面煤壁以45度悬挂,防止瓦斯积聚。进风隅角风幛悬挂在隅角切顶线处,用来阻挡风流进入采空区。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的生产,并汇报公司调度室和通风值班室进行处理。

7、测尘员每半月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工序测尘,并将测得的结果上报矿总工程师审阅,发现粉尘浓度超过规定及时分析和处理。

8、综采一区根据工作面推进度及时挪移净化喷雾和隔爆水槽,使之符合规定。同时定期检查、维修和加水,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9、加快工作面的推进度,工作面月推进度不少于30m,以甩掉采空区受风流作用的氧化带,防止采空区氧化发火。

10、加强防火观测,对工作面隅角及回风流处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报和处理,对异常点缩短检测周期,并采取洒水、注水,洒防灭火材料等措施,每次检测结果均要有记录可查。

11、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做好放煤监督管理,减少采空区遗煤。当工作面推至地质变化或断层时,会使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采空区遗煤增多,采空区易氧化发火。为此,将采取如下安全措施:①通风部门加强对该面隅角、老塘等处的防火监测,缩短防火普查周期(必要时可每班一次防火检查)。②每隔10m在两道各打一道挡风墙,以减少采空区漏风,缩短“三带”距离。③要加强对隅角风障的管理,利用监测监控系统CO传感器时时监测和利用束管对采空区气体成份进行分析,随时掌握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④生产技术部对施工单位进行生产协调,要尽一切力量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控制氧化带宽度。

12、当发生火灾时,必须先切断火区电源。同时探明火灾地点、范围、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并立

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进行灭火,无法灭火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按避灾路线撤出。

13、当火灾范围较小时,应保持通风稳定;并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采取直接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及时撤出火灾影响区域的人员,对火灾工作面进行封闭,封闭火区时,应制定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封闭时先封闭材料道,后封闭运输道。封闭墙为500mm厚的砖墙,当来不及砌砖墙封闭时,可采用快速封闭法来进行封闭灭火。两道封闭结束后,对两道封闭墙进行均压调节,将两道封闭墙调至全负压,减少采空区漏风。加强观测,并建立火区管理卡片,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

14、工作面结束45天以内必须及时封闭,进行注浆,注浆时水土比为5:1,注浆量不小于200立方米。

6)、事故应急预案

1、必须遵循的原则

(1)所有人员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岗位工种操作规程》组织生产或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2)在发生重大事故后,及时、迅速、如实地向公司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组织自救和互救。

(3)遇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出作业场所,进行紧急避险。

(4)在矿抢险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所有人员有参加抢险救灾的义务。

(5)避灾过程中,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不要惊慌、不要乱跑;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决不可单独行动。

2、火灾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必须立即汇报公司调度室。

(2)现场人员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火情情况,首先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力、人力,积极采取直接灭火措施。若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在未切断电源前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砂子或其它不导电灭火材料进行灭火。

(3)当火灾无法扑灭时,现场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有组织地撤至安全地点,直到升井,经过火烟区必须佩戴好自救器。

3、瓦斯、煤尘爆炸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

(1)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

胁区域人员,抢救遇险人员,并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2)出现事故时,遇险人员应按下列原则撤退。

○1凡是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逆风流撤离事故地点,按规定路线上井。

○2凡是位于事故地点回风侧人员,佩戴好自救器,顺风流选择最近路线或通过风门进入进风道,并按逆风方向撤出,或根据避灾路标指示路线撤退上井。

○3如果不能及时撤退或巷道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躲入附近的保险峒构筑临时避灾硐室,静坐待救。

○4在爆炸波袭来时,可俯卧在水沟中,以免高温气流损伤呼吸系统。

○5在独头保险峒室避难时,必须将矿灯或衣物等标记放在峒口,以便救护队员及时发现抢救。

○6要保持头脑清醒,切莫惊慌,行动要沉着,决策要果断,判明性质、地点及范围,要注意自救器的口具、鼻夹不要脱落、以防中毒,迅速撤离和互救。

图1 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和通风系统图

图2防尘、防火系统图

图3监测监控系统图

煤矿某某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宣威市XXXX煤矿 回采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工作面名称:XXX回采工作面编制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大湾煤矿XXXX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实施审批表

参加学习职工签字名单

目录 第一章概况 (4)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三章劳动组织 (12) 第四章生产系统 (15) 第五章煤质管理 (20) 第六章工程质量标准 (21) 第七章安全管理制度 (22)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工作面名称:XXXX回采工作面 二、回采工作面位置:XXXX回采工作面位于1691水平k9二采区运输上山南侧,属一水平二采区,K9煤层,工作面编号为XXXX,采面走向长110米,倾斜长51米。工作面具体位置见巷道布置示意图。 三、开工时间:2011年8月15日 四、竣工时间:2011年10月底 第二节地面相对位置 一、X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1767―1784,地面标高1990―2010,地面无建筑设施及坟地,属荒山,对开采无影响。工作面与地面平均垂高220米。该工作面停采线距工作面回风上山2米。 二、该工作面北翼为采区回风上山,原回风平巷作为该工作面的上安全出口;工作面运输巷以下为断层。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1、工作面产状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195度,倾角28°—32°,平均倾角30°。地质构造简单,单一倾斜煤层,属K9煤层,煤

厚1.2米。低磷低硫,主焦煤,亮煤为主,富灰,一般为26%。 2、赋存特征 从掘开的工作面溜子巷和人行上山分析,煤层顶底板较稳定,顶板无伪顶,直接顶为泥质粉沙岩,厚0.2-0.4米。老顶为粉沙岩,厚4米以上。直接底为泥质岩,厚0.2米,老底为粉砂岩,厚4米以上。 K9煤层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从掘开的回采巷道看,工作面无断层,但顶板结构较差,对开采有一定影响,注意加强顶板管理。 第五节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XXXX工作面周围无老窑水,地表水单一,无河道,水库及老塘。工作面涌水主要是地表大气降雨补给,但要注意工作面顶板淋水的排放,以免流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作者: ————————————————————————————————日期:

13102综采工作面预计在6月中旬采到停采线,为顺利回撤该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特制定13102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回撤前工具、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 1、13102措施巷(停采线前5米)作为13102工作面回撤通道。 2、在前刮板机机头煤帮侧打回柱绞车硐室、安装22KW回柱绞车。 3、01运输绕道下部安装1台22KW回柱绞车。 4、在回撤通道口安装1台25KW调度绞车。 5、拆转载机、工作面输送机前将浮煤清理干净。 6、工作面机头、机尾出口处的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配合11#工字钢梁支护,以保证拆设备时安全。 7、回柱绞车分别打好压柱、戗柱。 8、回撤前先将设备列车运走,并将用来回撤支架用的泵站放到运输顺槽中比较宽敞的地点。 9、为了保证通风,在工作面进风巷安装一台11KW局部扇风机,以备拆架时用。 10、准备φ24.5绳卡,40型溜子链100挂,φ20螺丝200条,U 形环15T的20个,10T的20个。 11、10T滑轮5个、20T滑轮5个、10T手动葫芦5个、5T手动葫芦10个。 二、回撤前工作面的准备

1、工作面从距离停采线20m处开始,控制好采高3.5m,不进行放顶煤操作,采煤机割煤时必须沿底板割煤。 2、当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15m时,沿工作面追机在支架顶梁上开始铺金属网,网下铺设钢丝绳,金属网与钢丝绳每隔0.5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绑一道。网与网的长、短边,联网均采用搭接,联网距200m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钢丝绳两端固定在工作面上、下两巷顶板锚杆或锚索上,用10T手拉葫芦拉紧,蹬直。铺网1.8m 时开始敷设第一根钢丝绳φ21.5mm。第二根绳距离第一根钢丝绳0.5m。 3、工作面在距离停采线5m处时,开始进行锚网锁支护,第一排锚杆要采用梯子梁顺峒布置支护,其余顶锚杆不采用梯子梁支护架设木托盘(50*400*200mm)。锚杆间排距900*900mm进行支护,锚索支护采用15.24*12000mm,间排距1600*1600mm(见附图)。顶锚杆锚固力85KN,帮锚杆锚固力50KN,锚索锚固力120KN。 4、在煤壁不好的地段打设贴帮柱。 5、待前部刮板机、采煤机回撤后开始在回撤通道中铺道。 6、13102运输顺槽与13103回风顺槽联络巷内按标准敷设24k g轨道120m,道岔两附。 三、回撤的工作面设备数目及数量 1、MG300/730型采煤机1台 2、ZF7600/24/38型支架96架 3、ZFG7600/24/36型支架5架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一、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内容以图表为主,主要包括:“三书”(地质说明书、爆破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九个系统(运输、通风、排矸、排水、供电、防尘、避灾、监控、通信等系统、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各种图表清晰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1.概述 要求说明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邻近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附表说明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倾角、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地质情况(即地质说明书 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理、节理、断层、强度、顶板分类、煤层瓦斯、二氧化碳含量、自然倾向、煤尘爆炸性等。 3.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包括采煤方法、采高、落煤方式、装煤方式、运煤方式、支护形式的选择,巷道布置简述(附图,附每循环出煤量及材料消耗基础表。 4.顶板管理及支护形式(即顶板管理说明书 包括顶板的管理方法、工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图(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特殊支架的形式、结构、规格、支护间距、放顶步距、最小控顶距、最大控顶距、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支架的结构规格,并加以说明、初次放顶的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回柱方法及工艺要求、支护材料复用的规定、工作面上下顺槽支架回撤以及距工作面滞后距离的规定、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质量要求、过断层和过老空等巷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5.爆破说明书

包括钻眼设备、安全炸药种类、爆破器材、炮眼布置方式及炮眼布置图(必须表明工作面高度和打眼范围、炮眼位置、排数、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要用三视图表示、炮眼布置说明表(必须说明各种炮眼名称、编号、深度、角度、每个炮眼装药量及总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和起爆顺序等。 6.生产系统 包括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图、通风路线、通风设施、风量计算和要求;综合防尘及喷雾洒水系统;排水方式、设备选型及布置、排水系统图;煤、矸及材料装运方式、设备选型及其系统图(包括溜煤眼及煤仓;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选择及系统图;灌浆灭火系统;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通信系统;压风系统;电气设备布置图;安全监控装备布置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系统图根据生产条件简要叙述;附采煤工作面设备配置检修表。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指标 包括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劳动人员、管理人员配备表,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8.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避灾路线图、爆破、顶板管理、支护(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断层、破碎带防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通风、瓦斯管理、综合防尘、防灭火、运输以及设备维修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回采率及提高煤质的措施。 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第二节煤层 一、煤层赋存 10#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相对稳定,有不稳定的夹矸出现,平均煤厚为2.70m,硬度系数f约为1.5~2.8,上距4#煤层约61m;直接顶为L1灰岩,厚4m左右,中部常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泥岩,坚硬不易垮落;局部发育黑色泥岩伪顶,厚0.30m左右,结构疏松,极易破碎,多随煤层开采而冒落,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增大煤的灰分。 二、储量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附图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10101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分析,该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走向为东北—西南,倾向西南,煤层倾角4°~16°,平均14°左右,经过掘进巷道揭露,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共有2条断层,构造详细情况见下表: 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的回风顺槽掘进至260米,运输顺槽掘进至280m时,煤层出现较大起伏,褶曲发育,倾角局部在20°左右,煤层厚度变薄,长约220m,渡过后,煤层厚度恢复原样。该段影响将来回采的正常推进,需对工作面采取防滑、防窜矸措施。 三、其它地质因素对回采影响 1、煤层直接顶为L1灰岩,硬度系数在6.2-6.8之间,在回采过程中顶板不易自然垮落,需采取强制性放顶措施。 2、10101回风顺槽掘进1670m时,揭露分氧化带,顶板发生变化无层理,均为黄土与碎块石,不定时的向下冒落。故在初采放顶的过程中,

工作面可能有黄土、碎石涌入,影响正常的回采推进,需编制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2: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剖面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10101综采工作面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间夹碎屑岩中的3~4层石灰岩,赋存段距40m左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约为0.00012 L/s·m,渗透系数为0.0012m/d,水质一般为HCO3·SO3-Ca·Mg·Na型,硬度小于150mg/L,矿化度0.696g/L,预计不会影响回采工作正常施工。 本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19—822m,工作面底板最低标高约为784m,位于奥灰水位之下,10#煤层底板与奥陶系灰岩之间的隔水层厚度为80m,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T=P/M P=(H0-H1+M)*0.0098 =(820-784+80)*0.0098/80 =0.01MPa/m 其中T—突水系数 MPa/m;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 MPa; H0—奥灰溶岩水位标高 m;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更多资料请访问.(.....)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负责人: 编制人: ××煤矿 年月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煤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主要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煤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采煤面生产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顶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支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矿压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龙湖煤矿 19402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19402 综采工作面编制人: 区队长: 施工单位: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执行日期: 年月日

审批栏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第二节煤层 (1)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2) 第四节地质构造 (3) 第五节水文地质 (4) 第二章采煤方法 (5) 第一节巷道布置 (5) 第二节采煤工艺 (6) 第三节设备配置 (7) 第三章顶板管理 (9) 第一节支护设计 (9)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3) 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5)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系统 (19) 第二节防尘与监控系统 (19) 第三节排水系统 (23) 第四节供电系统 (24) 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27)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7) 第一节劳动组织 (27)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9)

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9)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一节一般措施 (30) 第二节顶板管理 (31) 第三节上下端头管理 (32) 第四节防治水 (34) 第五节“一通三防” (35) 第六节运输管理 (36) 第七节机电设备 (38) 第八节其它 (4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9402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包括94#煤层内,其下部是95#煤层。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下表。 第二节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94#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19401工作面回采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94#煤层赋 存稳定,煤层的厚度在2.4?2.8m之间。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南桐矿业公司 (采煤) 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岩煤矿 回采工作面:3601N1工作面 总工程师:王光全2014年7 月15 日安全矿长:段云平2014年7 月11 日生产矿长:易利荣2014年7 月10 日机电矿长:廖秀兵2014年7 月7 日生产副总:张召2014年7 月 4 日安全副总:陈勇2014年 6 月21 日通瓦副总:范林2014 年 6 月16 日机电副总:易晓钢2014年 6 月12 日调度室:董道平2014年 6 月11 日安监科:曹优能2014年 6 月11 日机运科:韩广斌2014年 6 月11 日通瓦科:钟传平2014年 6 月11 日技术科:柯军2014年 6 月8 日生产科:吴祥文2014年 6 月 6 日施工队:廖化兵2014年 6 月 6 日编制:杨科2014年 6 月 6 日 红岩煤矿生产技术科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 第二节编写依据 (3) 第三节煤层 (3) 第四节地质构造 (4) 第五节煤质 (4) 第六节水文地质特征 (4)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6) 第二节回采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8) 第三章顶板控制 (10) 第一节支护设计 (10)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3)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5)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8)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供电系统 (25) 第五节通讯照明 (25)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一节劳动组织 (26) 第二节作业循环 (26)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管理 (30) 第三节防治水 (39) 第四节爆破安全管理 (39)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43) 第六节运输 (48) 第七节机电 (51)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65) 第九章“六大系统” (66)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况 (3)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第二节煤层 (3)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 第四节地质构造 (5) 第五节水文地质 (6)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6)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6) 第二章采煤方法 (8) 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8) 第二节支护设计 (9) 第三节采煤工艺 (11) 第四节设备、材料配置 (14) 第三章顶板管理 (15) 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5)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7) 第三节矿压观测 (18)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 (19)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9) 第三节供排水 (22) 第四节供电 (23) 第五节压风、通讯、照明 (24)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第一节劳动组织 (25)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 (30) 第三节防治水 (33) 第四节爆破 (33) 第五节一通三防 (35) 第六节运输管理 (37) 第七节机电 (37) 第八节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 (39) 第九节工作面作业安全准许确认制度 (40) 第十节其他 (42)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4) 第一节地质变化应急预案 (44) 第二节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44) 第三节水灾事故应急预案 (45) 第四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46) 第五节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47) 第六节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宏观预兆及应急原则 (47) 第七节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47) 第八节避灾路线 (48) 附件、附图: 1、公司批复红头文件、矿井会审意见(原件由编制部门存档) 2、作业规程附图 3、作业规程贯彻、复学登记表 4、作业规程考试成绩登记表 5、作业规程(措施)发放登记表 6、复查登记表 7、采煤工作面投产前验收表 8、地质说明书 9、工作面初采初放、探放水措施、过断层或老巷、串联通风等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车集煤矿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目录 第1章工作面概况5 第2章工作面安装工程量5 第3章设备运输路线6 第4章安装准备工作6 第5章设备安装与回撤10 第6章设备安装与回撤要求20 第7章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系统20 第8章工作面供电系统22 第9章工作面供、排水系统22 第10章工作面避灾路线23 第11章安全技术措施23 第1章工作面概况 2513工作面位于25采区南翼最上部,西为风氧化带防水煤柱,北为25轨道上山保护煤柱,东为设计的2511工作面,南为火成岩边界。 2513工作面走向长度645-705m,倾斜长56-126m,煤层倾角10-22°,平均倾角15°。切眼内支架采用后退式安装,工作面安装设备见工作面安装工程量。 第2章工作面安装工程量 1准备工作量

1.1安装各种绞车共计13部。 1.22513上巷、切眼共计铺道950m。 1.3安装临时乳化液泵站及电源:XRB-80型乳化液泵2台,配套乳化液箱1台,铺设高压供液管路220m(从乳化液泵站经过切眼铺至切眼下口向外30m)。 1.4BZX-4/127综保3台,用于两顺槽通讯信号和照明。 1.5运输路线的信号系统。 1.6安装运输系统的安全设施。 2生产系统安装 2.1上巷 2.1.1移动设备列车: 2.000011.1.1里侧电缆车1辆,外侧电缆车1辆。 2.000011.1.2KBSGZY-630/6/1.14kV型变压器2台。 2.000011.1.3WRB-200/31.5型乳化液泵2台,配套乳化液箱1个。 2.000011.1.4KBZ-400型馈电开关1台,QJZ-4×315/1140型组合开关3台,BZX-4/127型照明综保1台。 2.000011.1.5供液进回液高压胶管各1趟。 2.000011.1.6专列照明10盏。 2.1.2通讯系统:安装KTC101载波通讯、控制、保护1套,线路长1300m,其中主机、电源1套,载波电话13台,闭锁7台,带闭锁电话7台,智能终端1台。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水安监通〔2015〕22号 附件2 水城县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目录 第一章概 况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页 第二节煤层页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页 第四节地质构造页 第五节水文地质页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页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页 第二章采煤方法页 第一节巷道布置页 第二节采煤工艺页 第三章顶板控制页 第一节支护设计页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页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端头顶板控制页 第四章生产系统页 第一节运输页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三节排水页 第四节供电及通信照明页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第一节劳动组织页 第二节作业循环页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 第六章煤质管理页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页 第一节一般规定页 第二节顶板页 第三节防治水页 第四节爆破页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六节运输页 第七节机 电页

第八节其他页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页 第一章概 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 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 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 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3、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 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及引发地质灾害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4、 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及邻近煤 层)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 1、 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 变化情况。 2、 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 情况。 3、 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 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 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 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2、 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 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 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 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地质构造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XX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4421

编审人员签字编制单位:回采四区 编制人: 施工负责人: 审查单位: 技术科: 地质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运输科: 煤质科: 安监处: 采煤副总:

会审意见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生产矿长意见:签字:矿总工程师意见:签字: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 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 本工作面属于四层煤,位于-1100水平前组四采区第一亚阶段。F12断层东侧,以上为4420工作面,已经开采结束,以北为F15断层,以东为F11断层。 工作面标高:-801.50--897.05。地面标高:+187米。三、工作面投影位置 位于南宫庄及其西北部的部分农田。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地面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第二节工作面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二、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特征(附综合柱状图) 1、煤层产状 此煤层属古生代二迭纪山西组,煤层走向157-171度,倾角25.5度。 2、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灰白色中砾砂岩,坚硬,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1-0.7,粉砂岩灰黑色,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砂岩,灰色,层理发育,厚2.0米,该面直接顶为4类,老顶2级。 三、水文地质情况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地带有少量淋水,最大涌水量0.05 m3/min,正常涌水量0.02 m3/min。 四、实测地质构造

五、主要地构造说明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F1断层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小。 六、冲击地压鉴定意见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煤层有冲击倾向性,属冲击地压煤层,按冲击地压面管理,重点治理范围:上、下平巷60m,上、下端头20m,有悬顶、工作面来压及特殊情况下,重点加强煤粉检测,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必须及时放炮卸压 第三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切眼沿四层煤布置,均为单巷布置,顶板为砂岩,局部撇底煤; 支护形式为锚网带,掘进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5.72m2。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4421

编审人员签字编制单位:回采四区 编制人:巩庆刚李敦芝 施工负责人: 审查单位: 技术科: 地质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运输科: 煤质科: 安监处: 采煤副总: 生产矿长意见: 签字

会审意见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矿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 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 本工作面属于四层煤,位于-1100水平前组四采区第一亚阶段。F12断层东侧,以上为4420工作面,已经开采结束,以北为F15断层,以东为F11断层。 工作面标高:-801.50--897.05。地面标高:+187米。 三、工作面投影位置 位于南宫庄及其西北部的部分农田。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地面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第二节工作面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二、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特征(附综合柱状图) 1、煤层产状 此煤层属古生代二迭纪山西组,煤层走向157-171度,倾角25.5度。 2、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灰白色中砾砂岩,坚硬,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1-0.7,粉砂岩灰黑色,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砂岩,灰色,层理发育,厚2.0米,该面直接顶为4类,老顶2级。 三、水文地质情况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地带有少量淋水,最大涌水量0.05 m3/min,正常涌水量0.02 m3/min。 四、实测地质构造 五、主要地构造说明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F1断层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小。 六、冲击地压鉴定意见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煤层有冲击倾向性,属冲击地压煤层,按冲击地压面管理,重点治理范围:上、下平巷60m,上、下端头20m,有悬顶、工作面来压及特殊情况下,重点加强煤粉检测,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必须及时放炮卸压 第三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切眼沿四层煤布置,均为单巷布置,顶板为砂岩,局部撇底煤;支护形式为锚网带,掘进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5.72m2。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2020年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样本参照模板可编辑

编号: ****煤业公司梁家煤矿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工作面 编制人: 区队长: 施工单位: 批准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执行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矿审批意见 (3)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4)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5) 第一章概况 (6)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6) 第二节煤层 (7)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8) 第四节地质构造 (8) 第五节水文地质 (9)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0)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10) 第二章采煤方法 (11) 第一节巷道布置 (11) 第二节采煤工艺 (12) 第三节设备配置 (13) 第三章顶板管理 (13) 第一节支护设计 (13)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6) 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7) 第四节矿压观测 (18)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19) 第三节排水系统 (22) 第四节供电系统 (22) 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23)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3) 第一节劳动组织 (23)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4) 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5)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6) 第一节一般规定 (26) 第二节顶板管理 (26)

第三节防治水 (26) 第四节爆破管理 (26) 第五节通防及安全监测 (27) 第六节运输管理 (27) 第七节机电管理 (27) 第八节其它 (27) 矿审批意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技术科:年月日地测组:年月日通风:年月日煤管中心: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煤矿采煤回采作业规程

XXXXXXXXXX煤矿 1101采煤工作面 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

编审人签字

参加学习人签名表

目录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开采、范围及开采影响 二、地质情况 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的确定 二、主要回采工艺 三、主要生产系统

第三章:生产组织 一、正规循环、作业方式和劳动组织 二、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章:安全制度及审批意见书 附:一、会审意见及签字表 二、参加学习人员签名表 第一章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范围等情况及其开采影响 1、工作面位置与邻近关系 1101工作面位于采区东部K1煤层中,南到K1煤层总回风第一联络巷,西临符平硐,北至+1542开采水平。该工作面为K1煤层首采工作面。该煤层的第一个工作面11011局部已采,给1101工作面的瓦斯释放打开了一个通道,对1101采煤工作面的开采是极为有利的。该工作面及风巷均无水的影响。南部地表露头线一带的小窑均已关闭;所以,小窑对1101的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2、工作面才开采范围、储量和开采时间

工作面走向150m,1101机巷标高+1550m,风巷标高+1557m,工作面煤层倾角0~12°,煤层平均厚度3m,工作面倾斜长度约60m,开采面积约9000㎡,工作面开采储量切3、5万吨,按日产量500吨/d,正常生产时的开采时间约为70天。 3、工作面的地面的投影位置,以及开采对地表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1101工作面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其上方地表为高山地带,无民房建筑,无山塘、水库等水体。地表标高为+1700+1630m,其与工作面的最小垂高在76m以上,与工作面的最大垂高在143m以上。工作面开采对地表无影响。 为了保护付平硐与总回风联倍络巷,1101工作面只能开采到设计采止线,就进行工作面的撤退工作。其停采位置距1101第一联络巷保护煤柱为20m左右。 4、回采工作面的平面示意图 二、地质情况 1、煤层赋存情况

采煤工作面规程

《1124(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节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及路线 1、通风方式:1124(1)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即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1124(1)运顺作为工作面进风巷,1124(1)轨顺作为工作面回风巷。 2、进、回风路线 (1)进风路线:副井→-780m北翼11-2轨道大巷→北一11-2轨道下山→1124(1)运顺车场→1124(1)运顺→工作面(2)回风路线:工作面→1124(1)轨顺→1123(1)运顺外段→ 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一) →北一11-2下山采区煤层回风下山(二) 北一11-2下山采区排矸斜巷-766m岩石回风大巷 1121(1)运顺提料斜巷→-780m~-766m回风斜巷 北一11-2采区回风斜巷→-780m北翼(13-1)11-2岩石回风大巷→中央回风井 二、风量计算 1、按人员计算:

Q=4N=4×100=400m3/min Q—工作面采煤期间所需风量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100人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60×2.2×15=1980m3/min V—根据温度应具备的风速,取2.2m/s S—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断面m2,取15m2 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c=100×11×1.6/0.8=2200m3/min q—工作面风排瓦斯量为11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综采面取1.6 c—工作面正常生产时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允许的最大瓦斯浓度,c 取0.8% 4、按风速进行验算: Q取上述三者的最大值,回采时工作面配风量取Q采=2200m3/min,则: Q采≥15×S=15×15=225 m3/min Q采≤240×S=240×15=3600 m3/min 根据以上计算及验算,取该工作面配风量不小于2200m3/min。并根据回采期间实际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抽采情况进行调整。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201工作面布置在矿井西翼的2#煤层中,201工作面为康家滩矿孙家沟井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东侧为炮采工作面(未采),西侧布置02回采面:南侧为采区的三条集中巷,工作面沿2#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顺槽长790米,工作面宽80米,201房采工作面布置两条顺槽即运输顺槽,回风顺槽。顺槽方位角为332004′26″两顺槽中间间隔20米煤柱。运输顺槽与回风顺槽之间每隔50米设一条联巷,该工作面共可布置6个支巷,每个支巷回采煤量为2527吨。该工作面工业储量为29.3万吨,可采煤量为21.22万吨。在工作面前时方向的右侧布置旺格维利条块,相邻支巷的中心距离12米。 该工作面掘房工程量为7416米,其中,顺槽工程量为1580米,顺槽间联巷工程量300米,旺格维利条块巷工程量5040米,条块联巷的工程量为496。 附图1-1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第二章煤层赋存与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与煤质特征

依据邻近已掘巷道揭露情况预测2#煤层在本采区赋存稳定,地层走向35°左右,倾向南西,煤层倾角3~9°,煤层厚度在6.4~8.28m,平均厚度为7.23m,煤层中普遍含有多层夹矸,夹矸厚度在0.2~0.6m之间,2#煤颜色为黑色,条痕为黑褐~褐黑色,玻璃光泽,半暗型及半亮型煤组成,容重1.34~1.40,硬度f=2~4,较脆易碎,为低磷,低硫,中灰—富灰,高发热量,中等粘结性气煤。 二、顶底板岩性: 首采面2#煤层顶板为灰白色泥岩及厚层砂岩,底板岩性为深灰色泥岩及砂岩。 三、地质状况简述: 2#煤层赋存基本稳定,工作面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从勘测资料和现生产过程中均未发现有大的断裂构造,无岩浆侵入体,无冲刷带及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只有少数裂隙存在,对采掘基本无影响。 水文地质:2#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和底板砂岩,富水性弱,奥灰水对8号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但在遇到特殊地质构造时严防涌水突然增加。影响正常生产。 附煤层综合柱状图2-1 第三章施工生产系统 一、主运输系统 1、工作面的煤炭主要采用蓄电池运煤车和胶带输送机运

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完整

编号:SXXYHG-HC09-1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煤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日期: 执行日期:

目录 编制、审批意见 (2) 作业规程学习记录 (5)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7) 第二节煤层 (7)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7) 第四节地质构造 (7) 第五节水文地质 (8)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9)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9)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9) 第二节采煤工艺 (10) 第三节设备配置 (11)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支护设计 (14)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8) 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19) 第四节矿压观测 (21)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系统 (21) 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22) 第三节排水系统 (26) 第四节供电系统 (26) 第五节通讯照明系统 (28)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28)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0) 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0)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31) 第二节顶板管理 (35)

第三节防治水 (38) 第四节爆破管理 (38) 第五节通防及安全监测 (40) 第六节运输管理 (45) 第七节机电管理 (50) 第八节其它 (54) 第八章规程安全风险因素评价 (65) 编审单位签章

审批意见各单位意见:

生产经理: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本作业规程于年月日在矿部二楼会议室进行了集体会审,参加会审人员有:总工程师、生产经理、采掘副主任、安全副主任、机电副主任、地测副主任、技术科长、通修区长、综采工区、安监处。通过集体会审,讨论研究,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一切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 ①该面中部煤层赋存夹矸有变厚现象,工作面推进时,及时编写 专项措施。 ②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变化时,应及时补充安全措施。 同意施工。 作业规程学习记录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 第三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一、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采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二、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生产技术分析研究。 (二)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三)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三、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一)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二)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1000或1:2000)。 (三)机巷、回风巷断面图(1:50)。 (四)工作面(采场)及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支柱排距、绞接顶梁悬臂长度等,1:100或1:200)。 (五)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六)炮眼布置图(正、平、剖示图,1:50或1:100)。 (七)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八)工作面、机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九)机巷、回风巷加强支护断面图(1:50)。 (十)运输系统示意图。 (十一)通风系统图。 (十二)抽采系统图。 (十三)防尘系统图。 (十四)注浆系统图。 (十五)注氮系统图。 (十六)消防管路系统图。 (十七)安全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 (十八)排水系统示意图。 (十九)供电系统示意图。 (二十)照明、通信、信号系统示意图。 (二十一)正规循环作业图。 (二十二)避灾路线示意图。 四、采煤工作面[换行]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作业规程附图编号规定:如附图5-3-16,其中5——表示第五章,3——表示第五章第三个附图编号,16——表示作业规程从第一章第一个附图到第五章的第三个附图的总顺序编号,以此类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