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1.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

(1)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促进省域内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2)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上报国务院审批前,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3)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需有公众参与的环节

(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2.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规划是(5)年”。

3.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情况

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并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可能考区位问题,一般不会在城市中心

4.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可以不涉及用地权属

5. 火力发电厂的选址应尽量选择天然基地,在山区应避开危岩与滚石地带

火力发电厂选址要求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应尽量利用劣地或非耕地,或安排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三类工业用地内。3)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4)经济合理,以便缩短热管道的距离,燃油电厂一般布置在炼油厂附近。

5)电厂铁路专用线选线要尽量减少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

6)电厂生产用水量大,大型电厂首先应考虑靠近水源,直流供水。但是在取水高度超过20m时,采用直流供水不经济。

7)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纳电厂10年的贮灰量。贮灰场址应尽量利用荒、滩地或山谷。

8)电厂选址应在城市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满足环保要求。

9)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

10)电厂厂址应满足地质、防震、防洪等要求。厂址标高应高于百年一遇的水位。如厂址标高低于洪水位时,其防洪堤堤顶高应超过百年一遇的洪水位0.5 -1. 0m.

6.下列关于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服务半径是检验公共设施分布合理与否的指标之一

B.公共设施必须集中成套配置

C.小学不宜与幼儿园托儿所相邻布置

D.有大量人车流集散的公共设施不宜集中设置

7.工程管线干管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敷设工程管线支管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8.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2.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3.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4.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5.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6.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7.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8.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9.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不正确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10.关于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1.镇的概念?

镇,是指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与乡同级,都属于乡科级,镇和乡的区别在于,镇的区域面积大,人口规模多,经济发展较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并有一定的工业区域。12.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不包括

A.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及空间管制措施

B.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D.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13.下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 )。14.关于城市综合交通内容的完整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A.城市中及与城市相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B.市区及市区以外的道路网络

C.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D.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水上交通

15.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刚性和弹性,前瞻性和延滞性,可参与性和公开性。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16.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城市道路)。

17.同7

18.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19.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和分析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的分布,分析城市交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2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

21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城市地域中向心)递增,而在(城市外围)逐渐减弱。22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23.不属于法定规划的是(县域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法》中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24.分散规划和集中规划的布局方式有哪些形式?

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卫星状星状带状环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状

25( 英国)代表了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中的中央集权型制。

26.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C.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27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论述,(C)不妥。

A.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B.城市总体布局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自然条件,一定的生产、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

C.城市总体布局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一般经验,对城市近期发展项目作出安排,并对远期发展作出初步预见

D.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纲要的基本明确、以及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28.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9、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是一个较穷的农业大国,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城市巴西利亚,是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发展,这是运用了(城市增长极核理论)理论。

30.(芝加哥)城市的城市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伯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31.城市规划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指(政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的行为。

32.城市中心位置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统盘考虑后确定,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A)

A、利用原有基础、中心位置的选择、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考虑城市设计的要求

B、利用原有基础、中心位置的选择、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考虑城市建设的要求

C、利用原有基础、中心位置的选择、满足居民的需要、考虑城市设计的要求

D、利用原有基础、中心位置的选择、满足居民的需要、考虑城市建设的要求

33.矿业城市的特点

A.矿区工业生产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形式

B.矿区城市的规划布局要很好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C.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34.郊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

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

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

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

35.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为(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36.

正确答案:A

37.现代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该做到与城市用地规划结合,做到合理布局,目的是尽可能地()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应与城市用地规划结合,做到布局合理,尽可能地减少交通。

减少交通并非减少居民的出行次数和货物的运量,而是减少出行距离和不必要的往返运输和迂回运输。要尽可能把交通组织在城市分区或组团的内部,减少跨越分区或组团的远距离交通,并做到交通在道路系统上的均衡分布。

38. 地形一般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三类

39.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类,分别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40.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改善人居环境正确答案)

城市规划之所以能够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条件的手段,其操作的可能性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1) 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使用的配置即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进行直接的控制;

(2)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管理的实质是对开发权的控制,这种管理可以根据市场的发展演变及其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建设施行管理和控制。

41、基于区域规划的理论,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完整的城市体系包括以下( )方面的内容。

A.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B.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

C.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4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包括:(1) 城乡结合,统筹安排;(2) 功能协调,结构清晰;(3) 依托旧区,紧凑发展;(4) 分期建设,留有余地。熟悉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43.( )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A.城市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条件

B.城市的基本职能

44.城市规划师的作用与角色是( )。

A.分析者

B.决策者

C.组织者

45、下列关于城市发展区域理论的叙述

A.城市对周围地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步的

B.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C.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

46、城市下部结构A 排水管设施B 城市道路C 垃圾处理设施

47、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包括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B.城市现状图

C.近期建设规划图

48.城市发展区域理论的叙述

A.城市对周围地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步的

B.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C.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足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

49.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有

A.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

B.分散式的城市用地布局

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用地布局

三、作图题:

1清北京的总平面规划图,(8分)并指出其中用什么规划理论指导设计(2分)。

指导理论:

①利用山环水抱的地形来建设城市,有利于发展及控制的战略。

② 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传统的宗法礼制,处处强调封建帝王的至尊之上的地位

②运用了强烈的中轴线设计手法,以紫禁城为中心的中轴线体现了王权至上的思想

④ 居住区在皇城四周,自紫禁城中心向四周扩散。

2.昌迪加尔规划总平面图(8分),并大致讲述用什么理论指导的设计方案(2分)。

柯布西耶

形式理性主义:

将各种复杂的城市功能装载到某种所谓可掌控的、有秩序的城市象形形态中,正是形式理性主义的体现。柯布西耶将各种复杂的城市功能的运转模仿人体的生理特性。昌迪加尔的城市总图,因而也体现出象征人体的生物形态的基本特征。

填空题:

1.城市人口构成主要研究:年龄构成职业结构、家庭结构、空间结构。

2.城市规模一般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总体规划规划的成果汇编内容分为总体规划的文本和附件和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两大部分。

4、城市五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绿线)、水域用地控制线(蓝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控制线(紫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控制线(黄线)、城市道路用地控制线(红线)的具体位置和控制范围

5我国建设用地是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

6人均建设用地分为4类,建筑气候区分为7 类。居住用地占总建筑面积比例50-60%。7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经过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8在规划管理中,必须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才能开工建设

项目。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2. 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

3.总体规划纲要: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问答题

1.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课本P175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本P175

3.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课本P278

(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

(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

(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4.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包括什么?课本P172

(1)城市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经济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机构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资料(17)城市人防设施及地下建筑物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

1、简述世界上六大城市带?

(一)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

(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四)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五)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简答城市交通的特点?

现代城市交通是由多部门共同构成的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3、简述现代交通发展趋向的特点?

(1)交通需求复杂化

(2)交通形式多样化

(3)交通建设信息化

(4)交通运输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4、什么是城市道路网密度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城市道路网密度以km/km2表示。依道路网内的道路中心线计算其长度,依道路网所服务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计算其面积。其中,城市道路网内的道路指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不包括居住区内的道路。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110232201 - 通信原理-2017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232201 课程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Theor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述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性能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为背景,在强调信号的数学表达和推导的同时,以各种调制技术的分析作为主线,紧紧围绕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对矛盾进行分析,对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与比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熟悉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和处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了解国内外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 4. 了解探测与识别系统通信子系统的设计方法,为探测与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打下初步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通信基本知识,具备分析设计简单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 掌握信息传输原理和技术,主要是各种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 3. 掌握探测与识别系统通信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实施说明 以通信基本概念和数字通信原理为重点,系统讲述通信系统从信源到信宿的通信系统原理。注重原理的实际应用,尽量减少繁琐理论推导。课程内容可根据现代通信新技术和探测与识别系统通信子系统的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先修课为信号与系统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在课堂知识要点讲授基础上,适当增加习题练习进行巩固。 2.根据现代通信技术和探测与识别系统通信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安排课外设计和综合通信系统设计。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使学生了解当前通信状况及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掌握现代通信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和探测与识别系统通信子系统的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提高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为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外设计作业及综合设计大作业等成绩的总和。 4.成绩评定 (1)出勤情况按旷课次数扣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分值10,每旷课一次扣3-5分)。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 伯汉姆(D ? Burnham) B. 西谛(Sitte) C. 奥姆斯特(F ? L ? Olmsted) D. 豪斯曼(George E ? Haassman) A. 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与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 策 B. 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 C. 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D. 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 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C.交通与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3、 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 绿化 4、 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 ( ) 。 B. 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D. 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 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 A. 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7、 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 求。 方面的法律条款。 B. 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 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 但不包括( ) ° 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2017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1.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 (1)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促进省域内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2)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上报国务院审批前,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3)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需有公众参与的环节 (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2.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规划是(5)年”。 3.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情况 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并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可能考区位问题,一般不会在城市中心 4.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可以不涉及用地权属 5. 火力发电厂的选址应尽量选择天然基地,在山区应避开危岩与滚石地带 火力发电厂选址要求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应尽量利用劣地或非耕地,或安排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的三类工业用地内。3)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4)经济合理,以便缩短热管道的距离,燃油电厂一般布置在炼油厂附近。 5)电厂铁路专用线选线要尽量减少对国家干线通过能力的影响。 6)电厂生产用水量大,大型电厂首先应考虑靠近水源,直流供水。但是在取水高度超过20m时,采用直流供水不经济。 7)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纳电厂10年的贮灰量。贮灰场址应尽量利用荒、滩地或山谷。 8)电厂选址应在城市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满足环保要求。 9)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 10)电厂厂址应满足地质、防震、防洪等要求。厂址标高应高于百年一遇的水位。如厂址标高低于洪水位时,其防洪堤堤顶高应超过百年一遇的洪水位0.5 -1. 0m. 6.下列关于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服务半径是检验公共设施分布合理与否的指标之一 B.公共设施必须集中成套配置 C.小学不宜与幼儿园托儿所相邻布置 D.有大量人车流集散的公共设施不宜集中设置 7.工程管线干管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敷设工程管线支管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8.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形成的居民聚居点。 2、城镇化: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4、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5、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7、老龄社会:当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4%时进入老龄社会。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9、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10、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11、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12、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13、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规划,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 14、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做的具体安排。(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15、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16、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7、城市绿线:城市各绿地范围控制线。 18、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地域界限。 19、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和、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20、城市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用地界限。 二、简答题 1、简述《马丘比丘宪章》与《雅典宪章》的主要变化 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801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通信原理 请考生注意:①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②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5分,共54分) 1.设有AM 信号[1+m (t )]cos2πf c t ,其中基带调制信号m (t )的带宽是250Hz 、平均功率是m 2(t)????????=0.25W 、最大幅度是|m (t )|max =1V 。此AM 信号的带宽是(1)kHz ,调制指数是(2),调制效率是(3)。 2.将多路信号复用为一路时,按(4)的不同来区分各路信号属于频分复用,按(5)来区分各路信号属于时分复用,按(6)来区分各路信号属于码分复用。 3.在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技术包括(7)等。 4.若二进制基带PAM 系统的信道带宽是20Hz ,则无符号间干扰传输的最高数据速率是(8)bit/s ;若16ASK 系统的信道带宽是5Hz ,则无符号间干扰传输的最高速率是(9)bit/s 。 5.将基带信号m(t)先(10),再(11),得到的是FM 信号;先(12),再(13),得到的是PM 信号。 6.设有FM 信号4cos?[2πf c t +2πK f ∫m (τ)dτt ?∞],其中K f =2kHz/V ,基带信号m(t)的带宽是2kHz 、最大幅度是|m (t )|max =2V 。此FM 信号的最大频偏是(14)kHz 、调制指数是(15)、带宽近似是(16)kHz 。

7.矩形星座16QAM 的星座图中有16个星座点,将这16个点按各自能量的不同分为3组,能量从小到大分别是2、(17)、(18)。 8.HDB3码与AMI 码的共同之处是(19),不同之处是HDB3码(20)。 9.某带通信号的频带范围是15kHz-18kHz ,对其进行理想采样,不发生频谱混叠的最小采样率是(21)kHz 。 10.假设数据独立等概,OOK 的误比特率是(22),2FSK 的误比特率是(23),2PSK 的误比特率是(24)。 11.设{a n }是零均值平稳独立序列,E [a n 2]=1。令x (t )=∑a n δ(t ?nT s )∞n=?∞, 则x (t )的功率谱密度是P x (f ) =(25),平均自相关函数是R ?x (τ) =(26)。将x (t )通过一个冲激响应为g (t )、传递函数为G (f )的滤波器后成为y (t ) =(27),其功率谱密度是(28)。 12.卷积码编码输出通过BSC 信道传输,接收端用Viterbi 算法译码,此译码算法属于(29)译码。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1 ▲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空间环境子系统以及要素流动子系统。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戈特曼)、全球城市区域。 大都市区:美国最早采用 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日本都市圈 大都市带: 1)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至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2)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斯堡的大湖大都市带 3)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4)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 5)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集聚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全球城市区域: 以全球城市为核心,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多中心之间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不同角色。 &2 ▲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聚落因其基本职能、结构特点、所处地域的不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整理

梳理 一、城镇与城市化 1、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 1)自然条件下和历史方面的资料 2)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 3)建筑方面 4)城市环境方面 2、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对城市定义的基本理解应该基于三个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2)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是发展的(虚拟城市) 3)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多角度) 4、城市的起源(血缘制和宗教中心说、权利维系与防御说、交换集市中心说) 5、城市的产生: 农业社会城市:规模小、数量职能有限、缓慢 工业社会:规模大、发展迅速 后工业社会:多中心、弹性化、分散化(信息社会) 6、城镇化(城市化)定义: 城镇化(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各国城镇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镇化的趋势及水平对指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7.名词解释:城镇化水平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镇化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减少。 9.城镇化水平三阶段(S型曲线) 起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左右,生产力水平尚低 加速阶段,超过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二、城市规划的思想发展 1、城市田园理论 1)提出者: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 2)中心思想:以分散城市功能的角度解决人口聚集问题,在城市外围建设卫星城。 2、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 1)提出者:昂温 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3)形成过程:三代卫星城:卫星城,多功能半独立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4)特点:单一功能---多功能,半独立----完全独立 3、《雅典宪章》 1)提出时间:1933 2)代表组织: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CIAM

通信原理-2017

1、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2、PAM 的中文含义是脉冲振幅调制。PAM 信号是模拟信号。 3、PCM 的中文含义是脉冲编码调制。PCM 信号是数字信号。 4、DPCM 的中文含义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5、对于M 进制的离散消息源,其平均信息量最大时的概率分布为均匀分布。 6、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PSK (数字相位调制,又称相移键控)传输方式。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PCM 传输方式。 7、属于数字通信系统的是采用PCM 方式的通信系统。 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保密性、标准性、维修性、工艺性。有效性:指通信系统传输消息的速率问题,即快慢问题。可靠性:指通信系统传输消息的质量问题,即好坏问题。 9、模拟连续波调制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FM )、相位调制(PM )。幅度调制又分为常规双边带调幅(AM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单边带调制(SSB )和残留边带调制(VSB )。 10、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码元传输速率B R 、信息传输速率b R 。 11、 码元传输速率简称码元速率,又称传码率、信号速率、波形速率。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与信号进制数M 无关。 12、 信息传输速率简称信息速率,又称传信率、比特率。信息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与信号进制数M 有关。 13、 2log bM BM R R M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码元差错率e P (误码率) 、信息差错率eb P (误信率或误比特率)。 15、 多径效应在不同条件会使传输信号发生平坦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主要还是频率选择性衰落。 16、 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在不同频段上衰落特性不一样。 17、 多径效应:指电磁波经不同路径传播后,各分量场到达接收端时间不同,按各自相位相互叠加而造成干扰,使得原来的信号失真,或者产生错误。其中的快衰落称为瑞利衰落。 18、 合并方式:把得到的各个独立衰落信号相加后合并输出。 19、 合并方式:选择性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值合并。这三种合并方式中,最大比值合并的性能最好,选择性合并的性能最差。 20、 均衡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插入一种可调滤波器可以校正和补偿系统特性,减少码间干扰的影响。这种起补偿作用的滤波器称为均衡器。 21、 随参信道所具有的特点是: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具有多径传播。 22、 根据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特性可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恒参信道的正确定义是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 23、 改善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采用分集技术,改善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采用均衡技术。 24、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受到“三要素”的限制,其“三要素”是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节_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的不同。 .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居住形式.产业结构 、一般把()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发明蒸汽机.汽车的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市场推动型.地方推动型.辐射扩散型.外资促进型 、以下四项中,()项不是城市化。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一 .;;.;~;~ 、()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 、通常我们把()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①③.②③.①②.③④ 、城市以()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斗兽场.广场.公共建筑.铜像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是由()编写的。 .伊利尔?沙里宁().勒?柯布西埃(?) .赖特(..).佩里()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城市运输.城市工作.城市居住.城市道路 、()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项不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恩温(R. Unwin)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 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 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 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

武汉大学资环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市收缩: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点轴理论:这里的“点”是各级中心地, 即各级中心城(镇), 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轴”是由交通干线、通信干线、能源输送线和水源干线(廊道)连结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空间扩散作用。 世界城市体系假设: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逐步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力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慢城市:不仅仅是将快速城市的步调放慢,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人可以抗拒倚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 城市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多因素评价法。 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上位规划:依法制定的上一层次规划的控制力大于下一层次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配弟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梯度模式: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到高水平过渡的空间演变过程。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遵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特征价格模式: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映到地价上。这就是被称之为资本化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测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 增长极模式: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的绿地、公园、道路广场以及周边的自然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TOD(交通导向模式):建立起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组织相匹配的关系 三规合一:是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三者进行充分协调的工作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A 、 居民点: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 一种基本形式 。 居民点的发展: 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 1.产业结构: 2.人口规模: 3.景观类别: 4.物质构成: 5.承担职能: 6.生活方式、 B 、 城市产生的 主要原因: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 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C 、 古埃及时期城市对后世的影响 1.用地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D 、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 和行政管辖 。 城市:以 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 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E 、 我国城市界定的标准:城市是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一 般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级别。 地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 县级市 :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平行的行政地位 建制镇 :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 2 万人左右的乡,其乡政府 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的 10%以上,非农人口最低限度为 2000 人可设 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条件可适当放宽。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 :哈尔滨、长春、沈阳、 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F 、 城市发展三个时期 前工业社会 时期: 1.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很长; 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 4. 少。 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城市数量、 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后工业社会时期: 1.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2.城市数量持续增多, 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3.城市出现两极分化倾向,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 非农业与农业 聚集与分散 高密度建 筑与低密度建筑 发达与不发达 中心与非中心 价值观念和基本素质 等:存在差别 春、 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 2.城市结构简单 3.城市主要功能是 城市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进行系统规划的很 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积累; 2.城市逐 3.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积累。

最新整理篇--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真题(1)

1997 城市规划原理(30+10+5+55=100) 一、名词解释(5×6=30) 城市规划纲要 净空限制区 Suburbanization (城市发展的)economic base theory Build-up area f) Accessibility 二、用图示表示以下规划内容(2×5=10) 公路及站场在大城市中的布置方案 一个理想的沿江城市的组团式结构 三、 从下游到上游写出10 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城市名(5) 四、问答题 论述城市规划的防震措施。(10) 论述造成我国城镇工业布局极其分散的原因和弊端。(15) 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20) 城镇化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0) 1998 一、名词解释(4×5=20) 卧城 分区规划 城市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劳动构成 二、作图题(10×2=20) 用图表示我国九十年代一个典型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 一个典型矿业城市的布局结构。 三、问答题(20×2=40) 举例说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为何要确定城市规模?当前推断城市人口规模的最常用的有哪些办法?它与传统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产业和例健康发展有何作用? 四、读图分析题用文字简要描述下图某城市的布局特征;假定该是进一步扩大规模,请你在原图的基础上为其补充新的部分。 1999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 分): 1。低度城市化 2。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 3。邻里单位 4。带眷系数法 5。都市连绵区 6。港口岸线分配规则 7。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8。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与分类) 二、必答题(每题15 分): 1.我国城市化水平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论述城市规划为什么不是单纯的物质实体规划? 三、选择回答题(在以下4 题中任选2 题,每题15 分): 1.试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 2.分别阐述在以下气候条件下: (1)全年有两个风向相反的盛行风向; (2)以静风为主; (3)盛行风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城市工业如何布置才能有效减轻对居住区的污染? 3.你认为当前对我国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规划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4.目前长江沿岸有不下30 个设市城市,请你从上游到下游写出其中15 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城市名 200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 1。邻里单位 2。容积率 3。建成区 4。城市用地选择 5。切块设市 6。过度城市化 7。B/N比 8。World City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任选3 题,多选无效) 1。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 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10 分) 2。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 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 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 分)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铁路编组站 三块板的道路断面(用图表示) 布置工业区与居住区的最小风频原则(用图表示)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二、选择正确答案 关于城市郊区化,下面的几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 城市郊区 l) 交通运输业化就是郊区城市化。 c) 城市郊区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d) 我国正处在集中型的城市化阶段,与离心性的郊区化相矛盾。 e) 我国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在郊区建设卫星城,所以郊区化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了。 f) 和西方自发的郊区化不一样,我国的郊区化基本上是被动的。 g) 伴随着城市郊区化的离心发展,城市化水平要下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