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配位化合物

12.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1.1配合物的定义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发现的第一个配合物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亚铁氰化铁

Fe4[Fe(CN)6]3(普鲁士蓝)。它是在1704年普鲁士人狄斯巴赫在染料作坊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碳酸纳在铁锅中强烈地煮沸而得到的。后经研究确定其化学式为

Fe4[Fe(CN)6]3。近代的配合物化学所以能迅速地发展也正是生产实际需要的推动结果。如原子能、半导体、火箭等尖端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分离技术、新材料的制取和分析;50年代开展的配位催化,以及60年代蓬勃发展的生物无机化学等都对配位化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目前配合物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今后配合物发展的特点是更加定向综合,它将广泛地渗透到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领域中去。如生物固氮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一例。

配合物的形成:

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得到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透明的深蓝色的溶液。蓝色物质为复杂离子[Cu(NH3)4]2+ ,蒸发该溶液析出深蓝色晶体,其化学组成为[Cu(NH3)4]SO4·H2O。在纯的[Cu(NH3)4]SO4溶液中,除了水合硫酸根离子和深蓝色的[Cu(NH3)4]2+离子外,几乎检查不出Cu2+离子和NH3分子的存在。[Cu(NH3)4]2+这种复杂离子不仅存在于溶液中,也存在于晶体中。从上面实例可以看出,这些复杂离子至少不符合经典原子价理论,在晶体和溶液中有能以稳定的难离解的复杂离子存在的特点。

由于这类化合物的组成比较复杂,要给它下一个严密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从实质上看,配合物中存在着与简单化合物不同的键--配位键,这才是配合物的本质特点。因此把配合物的定义可归纳为:

中国化学会在1980年制订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对配合物作了如下的定义: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1.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当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时,就称配位键。配位键形成后,就与一般共价键无异。

例如,氨气(NH3)与氯化氢(HCl)气体之间的反应。这两种无色气体混合后,会产生厚厚的白烟。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生成的白烟是微小的氯化铵(NH4Cl)结晶。

反应的过程中,氯化氢向氨分子传递了一个氢离子(H+),氢离子依附于氨分子的未共享电子对上,使氨分子变成了铵离子( NH4+)。氢离子是以配位键的形式依附于铵离子( NH4+)上的,氯传递到氮上边的仅为氢的原子核,氢的电子留在了氯上边并导致氯原子变为带负电的氯离子(Cl-)。

一旦铵离子形成,我们便分辨不出谁是配位共价键,谁是非配位共价键了,因为它们间找不到任何区别。

配位键的表示:

如下图所示,我们用箭头表示配位键。箭头发自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指向接受电子对的原子。

配位键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中心原子有空轨道,配体有孤对电子。

配位键的存在是配合物与其它物质最本质的区别。

2.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内界和外界。

例如: [Cu(NH3)4]SO4

内界外界

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结构单元称为配合物的内界,用一中括号表示出来,其余部分称为配合物的外界。上述配合物的内界为配阳离子。

又如: K3[Fe(CN)6]

外界内界

内界是配阴离子。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以离子键相结合。如果配合物的内界是中性分子,如[PtCl2(NH3)2]、[PtCl4]等,则这类配合物无外界。

(1)中心原子(中心离子)

a.定义:配合物的形成体,形成体是配合物的核心部分,它位于配位单元的中心位置,提供接受孤电子对或不定域电子的空轨道。

过渡金属阳离子

电中性金属原子

b.中心原子类型阴离子如I5-{[I(I2)2]-}

高氧化态的P区非金属元素例: [SiF6]2-C.根据中心原子的数目对配合物的分类:

单核配合物:含有一个中心原子的配合物。

多核配合物: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的配合物。

(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a.定义:在配合物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提供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在每个配位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例如,NH3分子的N原子是配位原子。通常能做配位原子的元素多为非金属原子。

b.配位体分类:按照配位原子种类的不同,可把配体分为以下几种:含氮配体如 NH3、NO(亚硝基)、 NO2(硝基)等。

含氧配体如H2O 、OH-、无机含氧酸根如CO32-、ONO-(亚硝酸根)、R—OH(醇)、R —O—R(醚)、R—COOH(羧基)等。

含碳配体如 CN、 CO(羰基)等。

含硫配体如 S2-、SCN-(硫氰酸根)、RSH(硫醇)、R2S(硫醚)

含磷配体如 PH3、PR3(膦)、 PF3、PCl3、PBr3等。

卤素配体如 F-、Cl-、 Br-、I-等。

按配体中所含配体原子的数目,又可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两大类:

单齿配体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叫做单齿配体,又称单基配体包括F-、Cl-、OH-、CN-等负离子和NH3、H2O、CO等中性分子。中性分子配体和含有负离子配体的化合物,如NH3、CO、NH4F、NaCl、KCN等统称为配位剂。

多齿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体原子并能同时和一个中心离子相结合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又称为多基配体。例如乙二胺(en)H2N—CH2—CH2—NH2、氨三乙酸根。由多齿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又被形象地叫做螯合物。螯合剂:提供螯合物配体的试剂。

(3)配位数

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配位数的计算:

①配位离子(或分子)中的配体都是单齿配位时,则配位数与配位体的数目相同。例如在[Cu(NH3)4]2+配阳离子中,Cu2+的配位数为4;在[Fe(CN)6]3-配位离子中,Fe3+的配位数为6;在[PtCl2(NH3)2]配位分子中,Pt的配位数为4。

②配位离子(或分子)中含有多齿配体时,则配位数与配体的数目不相同。例如在[Cu(en)2]2+配阳离子有两个双齿配体,因此中心离子Cu2+的配位数为4;[Fe(en)3]3+配阳离子中,中心离子Fe3+的配位数为6;[CrCl2(en)2]+配阳离子中含有两个双齿配体和两个单齿配体,因此中心离子Cr3+的配位数为6。应当着重指出,计算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时,不能只看化合物的组成,更要看实际配位的情况,不能从表面观察,冒然下结论。要根据实验事实来确定配位数。Cs3CoCl5表面上猛一看可能认为Co2+离子的配位数是为5,实际上它的化学实验式经实验确定为Cs2[CoCl4]CsCl ,所以Co2+离子的配位数是4而不是5。

影响配位数大小的因素:

①中心离子的性质对配位数的影响

(i) 中心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吸引配体的能力越强,容易形成高配位数,例如,Pt4+易形成6配位[PtCl6]2-,而Pt2+易形成4配位[PtCl4]2-;Cu2+易形成4配位[Cu(CN)4]2-,而Cu+易形成2配位[Cu(CN)2]-。

(ⅱ)中心离子半径较大是在它的周围可容纳较多的配体,易形成配位体。例如Al3+与B3+价态相同,但离子半径前者(50pm)大于后者(20pm),因此它们与F-分别形成的配位离子为[AlF6]3-和[BF4]-。但是中心离子的半径过大又削弱了它对配位体的吸引力。反而会降低配位数。例如IIB族的Cd2+离子半径为97pm,它与Cl-离子可形成6配位的[CdCl6]4-配离子,而半径较大的Hg2+(101pm)只能形成4配位的[HgCl4]2-配离子。

②配体的性质对配位数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都是金属阳离子,当配体带有较多的负电荷时,一方面增加了中心离子与配体的静电引力,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配体之间的斥力,有时配位数会降低。例如,对Co2+来说,它同配体CN-可形成6配位的[Co(CN)6]4-配离子,而同配体SO42-只能形成4配位的[Co(SO4)2]2-配离子。

配体的半径较大时,在同一中心离子周围所能容纳的配体的数目减少,故配位数降低。例如,Al3+同卤数离子形成配合物时,与半径较小的F-可形成6配位的[AlF6]3-,而与半径较大的Cl-、Br-、I-则形成4配位的[AlCl4]-、[AlBr4]-和[AlI4]-。

(4)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电荷数与配体总电荷数的代数和。

3.配合物的类型

简单配合物

按配位方式分类

螯合物

单核配合物

按所含中心原子数目分类

多核配合物

简单配合物:中心原子与单齿配体键合形成的配合物。如: [Cu(NH3)4] 2+

螯合物:多齿配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与1个中心原子直接键合形成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如: [Cu(en)2]2+

根据螯合物的形成条件,凡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能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的配位体称为螯合剂,因此,螯合剂为多齿配位体(也称多基配位体)。

螯合物的稳定性和它的环状结构(环的大小和环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以五元环、六元环稳定。多于五或六元环的配合物一般都是不稳定的,而且很少见。一个配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五元环的数目越多,螯合物越稳定。如钙离子与EDTA形成的螯合物中有五个五元环,因此很稳定。

金属螯合物与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配合物相比,具有特殊的稳定性。这种特殊的稳定性是由于环形结构形成而产生的。我们把这种由于螯合物具有的特殊稳定性称为螯合效应。

由于Ca2+,Mg2+离子都能与三聚磷酸钠形成稳定螯合物,所以常把三聚磷酸钠加入锅炉水中,用以防止钙、镁形成难溶盐沉淀,结在锅炉内壁。

螯合物稳定性高,很少有逐级解离现象。且一般有特征颜色,几乎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些特点可以进行沉淀溶剂萃取分离,比色定量等方面工作。

12.1.2复盐与配合物的区别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盐。例如:KMgCl3·3H2O(光卤石)、KAl(SO4)2·12H2O (明矾)、Na3AlF6 (冰晶石)、Ca5(PO4)3F (磷灰石)、 Al2(SiO4)F2(黄玉)等。

络盐:如果一种复盐在其晶体中和水溶液中都有络离子存在,属于配合物,称为络盐。

例如,一种铑的红色复盐,组成为CsRh(SO4)·4H2O,易溶于水,加入BaCl2,短时间无沉

淀,其水溶液中主要组分为[Rh(H2O)4(SO4)2]-和Cs+,前者也存在于晶体中。

12.1.3配合物的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法服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如果配合物中的酸根是一个简单的阴离子,则称某化某,如[Co(NH3)6]Cl3称三氯化六氨合钴(Ⅲ)。如果是一个复杂的阴离子,则称某酸某,如[Cu(NH3)4]SO4称硫酸四氨合铜(II)。若外界为氢离子,配阴离子的名称之后用酸字结尾,如H2[PtCl6]称六氯合铂(IV)酸。若外界为氢氧根离子则称氢氧化某,如[Cu(NH3)4](OH)2称为氢氧化四氨合铜(II)。

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比,复杂的地方在于配合物的内界。配合物内界即配离子,其命名方法一般按照如下顺序:

配体数---- 配体名称(不同配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合”字——中心离子名称——中心离子氧化态(用带圆括号的罗马数字表示)。现举实例加以说明:

1. 配阴离子配合物的命名

氢配酸的命名次序是:⑴阴配离子,⑵中性分子配体,(3)中心离子,(4)词尾用氢酸,氢字通常略去。例如,H[PtCl3(NH3)]称三氯一氨合铂(II)氢酸,或略去氢字称三氯一氨合铂(II)酸。

氢配酸盐的命名次序同上,但词尾用酸而不用氢酸,酸字后面再附上金属名称。例如:K3[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Cu2[SiF6] 六氟合硅(IV)酸亚铜;

K2[Co(SO4)2] 二硫酸根合钴(II)酸钾。

2. 含配阳离子配合物的命名

命名次序是:(1)外界阴离子,(2)阴离子配体,(3)中性分子配体,(4)中心离子。例如:

[Pt(NH3)6]Cl4四氯化六氨合铂(Ⅳ);

[Co(NH3)5(H2O)]Cl3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

[CrCl2(H2O)4]Cl?2H2O 二水合一氯化二氯?四水合铬(Ⅲ)。

中性配合物的命名次序是:⑴阴配离子,⑵中性分子配体,(3)中心离子。例如:

[PtCl2(NH3)2] 二氯?二氨合铂(Ⅱ);

[CoCl3(NH3)3] 三氯?三氨合钴(Ⅲ);

[Ni(CO)4] 四羰基合镍(0)。

若配离子中的配体不止一种,在命名时配体列出的顺序应按如下规定:

⑴ 在配离子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时,则无机配体排列在前,有机配体列在后。书写时把有机配体置于圆括号中。

⑵ 在有多种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时,应先列出阴离子配体,后列出中性分子配体。例如:

K[PtCl 3NH 3]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Co(N 3)(NH 3)5]SO 4 硫酸叠氮?五氨合钴(Ⅲ)。

⑶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例如:

[Co(NH 3)5H 2O]Cl 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

⑷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例如:

[PtNO 2NH 3NH 2OH(Py)]Cl 氯化硝基?氨?羟胺?吡啶合铂(Ⅱ)

⑸ 若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含原子的数目也相同,则按在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的字母顺序排列。例如:

[PtNH 2NO 2(NH 3)2] 氨基?硝基?二氨合铂(Ⅱ)

3.多核配合物:

μ作词头,连接桥基 。例如:

[(NH 3)5-Cr-O-Cr-(NH 3)5]X 4

卤化-μ-氧基十氨合二铬(Ⅲ)

12.2 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12.2.1 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以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水溶液中配合物完全离解为配离子和外界离子。如[Cu(NH 3)4]SO 4溶于水时完全离解为[Cu(NH 3)4]2+ 和SO 4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Ba 2+,可以观察到白色的BaSO 4沉淀产生,而加入NaOH 溶液却并无Cu(OH)2沉淀产生。但若加入Na 2S 溶液,则有黑色的CuS 沉淀产生(sp θK (Cu(OH)2) = 2.2×10 -20, sp θK (CuS) = 6.3×10-36)。这说明 [Cu(NH 3)4]2+ 在水溶液中像弱电解质一样,能部分离解出极少量的Cu 2+

离子。在[Cu(NH 3)4]SO 4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该离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称为配位平衡。

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上述离解反应,其标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θ

离解= 243234{(Cu )/}{(NH )/}([Cu(NH )])/+θθ+θc c c c c c

= 4.79×10-14 这个平衡常数称为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又称离解常数,通常用不稳θK 来表示。不稳θK 越

大,表示配离子越不稳定,在溶液中也越容易离解。

不稳θK 是表征配离子的离解平衡的,通常也以配离子形成反应的标准反应平衡常数来表

征配离子的稳定性。其标准反应平衡常数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又称形成常数,通常以稳

θK 表示。

θ

K = 234243([Cu(NH )])/{(Cu )/}{(NH )/}+θ

+θθc c c c c c 稳θK 越大,表示配离子越容易形成,配离子越稳定。显然,不稳定常数和稳定常数表示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倒数。即

1K K θθ

=稳不稳

在溶液中,配离子的生成和离解都是分级进行的,这类似于多元弱酸的逐级离解和生成反应。每一级反应都有一个相应的平衡常数,称为配离子的逐级稳定或离解常数。仍以

[Cu(NH 3)4]2+

的离解为例,则有:

K =2333234{([Cu(NH )])/}{(NH )/}([Cu(NH )])/+θθ+θc c c c c c

= 5.01×10-3

K =2323233{([Cu(NH )])/}{(NH )/}([Cu(NH )])/+θθ+θc c c c c c

= 9.12×10-4

K =233232{([Cu(NH )])/}{(NH )/}([Cu(NH )])/+θθ+θc c c c c c

= 2.14×10-4

K =2323{(Cu )/}{(NH )/}([Cu(NH )])/+θθ+θc c c c c c

= 4.90×10-5 1θK 、2θK 、3θK 、4θK 称为配离子的逐级不稳定常数。并且:

不稳θK = 1θK ·2θK ·3θK ·4θK = 4.79×10-14

同理可以推得总稳定常数与逐级稳定常数的关系。一些常见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列于附录中。

不稳定常数(或稳定常数)是配合物的一个重要性质,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大都是由实验测得的。

2. 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

(1)比较同类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对同类型的配合物,即配位体数目相同的配合物,稳θK 越大,配合物稳定性越强。例如:

[Ag(NH 3)2]+ 稳θK =1.7×107

[Ag(CN)2]- 稳θK =5.6×1018

很明显,[Ag(CN)2]- 比[Ag(NH 3)2]+ 稳定得多。

对于不同类型的配合物,不能通过简单比较稳θK 大小的方法比较两者的稳定性,而只能通过计算,求出中心离子的浓度,从而比较其稳定性。

(2)计算配合物溶液中各种组分的浓度。

例12-1 室温下,将0.02 mol/L 的CuSO 4溶液与0.28 mol/L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当溶液达配位平衡时,求溶液中Cu 2+、NH 3·H 2O 、[Cu(NH 3)4]2+ 的浓度各为多少?

(已知稳θK ([Cu(NH 3)4]2+)= 2.09×1013。)

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即c (Cu 2+) = 0.01 mol/L ,c (NH 3·H 2O) = 0.14 mol/L 。因为稳θK = 2.09×1013,数值较大且氨水过量较多,可假定Cu 2+

全部转化为

[Cu(NH 3)4]2+,溶液中存在的少量Cu 2+由[Cu(NH 3)4]2+解离而得:

设溶液达平衡后,Cu 2+ 的浓度为x mol/L ,则

平衡浓度/( mol/L) 0.01- x x 0.10+4x

代入稳定常数表达式,得:

θ

K =234243([Cu(NH )])/{(Cu )/}{(NH )/}+θ+θθc c c c c c = 40.01(0.104)x x x -+ = 2.09 × 1013 由于稳定常数数值很大,且氨水过量,所以 [Cu(NH 3)4]2+解离度很小,可近似认为 0.10 + 4x ≈ 0.10,0. 01 – x ≈ 0. 01。则

1340.01 2.0910(0.10)

K x θ==?稳 x = 4.8×10-12

溶液达配位平衡后,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

c (Cu 2+) = 4.8 × 10 -12 mol/L ,c (NH 3·H 2O) = 0.10 mol/L ,c ([Cu(NH 3)4]2+) = 0.01 mol/L 。

12.2.2 配位平衡的移动

配合平衡与其它化学平衡的一样,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将发生移动。配位平衡的移动同样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 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

当配合物的配位体为F -、CN -、SCN -和NH 3以及有机酸根离子时,加入强酸,易生成难离解的弱酸分子,从而使配位平衡向解离的方向移动,导致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酸效应。例如,将AgCl 沉淀溶于氨水中所得的[Ag(NH 3)2]+配离子中,加入HNO 3时,会使 [Ag(NH 3)2]+被破坏,重新生成AgCl 沉淀:

[Ag(NH 3)2]++2H

+Ag ++2NH 4+ 这里反应的实质是H +与Ag +

争夺配位体NH 3。再如[FeF 6]3-配离子中,加入H +,可以生成

弱酸HF ,配位平衡向右移动,促使[FeF 6]3-配离子进一步离解。

在生成配合物溶液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酸效应的影响,常控制溶液的酸度(pH 值)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利用配合物进行定性鉴定或定量分析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

2. 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利用配离子的生成反应可使某些难溶盐溶解,如在AgCl 沉淀中加入配位剂氨水,由于生成了[Ag(NH 3)2]+,降低了溶液中Ag +的浓度,促进了AgCl 沉淀的溶解。只要加入的氨水足量,AgCl 沉淀可以完全溶解。相反,在配合物中加入沉淀剂,配合物因生成沉淀而离解,例如,在 [Cu(NH 3)4]2+ 配离子溶液中加入Na 2S 可以生成沉淀CuS 而使 [Cu(NH 3)4]2+ 配离子离解。同样如果加入大量的浓NaOH 溶液也会生成C u (O H )2沉淀而使 [Cu(NH 3)4]2+ 配离子的稳

定性被破坏。

金属离子存在的状态,即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转化的方向取决于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稳θK 和难溶物溶度积常数sp θK 的大小关系。

3.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

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若在配离子溶液中加入某种氧化剂或还原剂,能与配位体或中心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会使配位平衡向着离解的方向移动,从而破坏配离子的存在。而金属离子在形成配合物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根据能斯特公式可知,金属配离子-金属电对的电极电势比该金属离子-金属电对的电极电势要低。即当简单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其电极电势一般变小,因此简单离子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降级,不易被还原为金属,增强了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而相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增强。如不活泼金属金与铂,其电极电势非常高,不与硝酸反应,但可与王水反应,这与生成配离子的反应有关。

Au +HNO 3+4HCl

H[AuCl 4]+NO +2H 2O 3Pt +4HNO 3+18HCl

3H 2[PtCl 6]+4NO +8H 2O 配离子 [AuCl 4]- 和 [PtCl 6]2- 的生成使Au 、Pt 的还原性增强,从而被硝酸氧化。

4. 配离子间的相互转化

当溶液中存在着两种能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的配位体时,或者存在着两种金属离子能与同一配位体形成配离子时,转化主要取决于配离子稳定性的大小,平衡总是向着生成稳定性较强的配离子的方向转化。即两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差越大,转化越完全。

例11 - 2试求下列配离子转换反应的平衡常数。

[Ag(NH 3)2]++2CN

- [Ag(CN)2]-+2NH 3 已知:稳θ

K ([Ag(NH 3)2]+) =1.7×10 7;稳θK ([Ag(CN)2]-) =5.6×10 18。

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θ

K =2

23232{([Ag(CN)])/}{(NH )/}{([Ag(NH )])/}{(CN )/}-θθ+θ-θc c c c c c c c 分子分母同乘c(Ag +

) θ

K =223232{([Ag(CN)])/}{(NH )/}{(Ag )/}{([Ag(NH )])/}{(CN )/}{(Ag )/}-θθ+θ+θ-θ+θc c c c c c c c c c c c

=232(Ag(CN))Ag(NH )稳稳()θ-θ+K K =1875.6101.710

??=3.3×1011 K θ值之大,说明转化反应进行得很完全。

由上式可知,配离子间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产物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与反应物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之比。平衡常数较大,说明两种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差较大,反应向右进行的倾向较大,转化较完全;平衡常数较小,说明两种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相差不大,反应向右进行的倾向不大。

12.3 配合物的应用

1.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湿法冶金

可以用配合剂的溶液直接从矿石中把金属浸取出来,再用适当的还原剂还原成金属。

(2)分离和提纯

由于制备高纯物质的需要,对于那些性质相近的过渡金属,常利用生成配合物来扩大一些性质上的差别,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3)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

如:光储材料、超导材料、抗癌药物等。

2.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1)检验离子的特效试剂

通常利用螯合剂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难溶的内络盐,作为检验这些离子的特征反应。

(2)隐蔽剂

多种金属离子共同存在时,要测定其中的一种金属离子,其他金属离子往往会与试剂发生同类型反应而干扰测定,因此常用配合物来防止杂质离子的干扰。

(3)萃取分离

当金属离子与有机螯合剂形成内络盐时,一方面由于它不带电,另一方面由于有机配体在金属离子的外围且极性极小,具有疏水性。因而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一性质就可将某些金属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到有机溶剂中。

3. 在合成中的应用

(1)配合物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在合成工业中用途广泛。

(2)配合物与生物固氮。

4.在生物体中的应用

许多酶的作用与其结构中含有形成配合物的金属离子有关。

习题

1.指出下列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

(1)[Cu(NH3)4]2+ (2) [Ag(S2O3)2]3-

(3) [Fe(CN)6]4- (4) [Fe(NCS)6]3-

2.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和配离子的电荷,并命名。

(1)K2[HgI4] (2) [Cu(NH3)4]Cl2

(3) Pt(NH3)2Cl2 (4) [Co(NH3)5Cl]Cl2

(5) Ni(CO)4 (6) [Pt(NH3)4(NO2)Cl]CO3

3.写出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一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3)四硫氰·二氨合钴(Ⅲ)酸铵

(4)六氯合钴(Ⅲ)酸钾

(5)二氰合银(Ⅰ)配离子

(6)二羟基·四水合铝(Ⅲ)配离子

4.写出配平方程式,以解释下列过程:

(1)将HCl加入[Cu(NH3)4]2+溶液中时,颜色改变。

(2)用过量OH-将Zn2+从Fe3+中分离出来。

(3)将NaSCN加入FeCl3溶液中,呈血红色。

5.为何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的混合液进行电镀,锌和铜不会同时析出。如果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NaCN溶液就可以镀出黄铜(铜锌合金)?

6.固体AgBr0.1g能否完全溶解于100mL 1mol/L氨水中?(已知AgBr的Ksp=5.0×10-13)

7.在含有2.5mol/L AgNO3和0.41mol/L NaCl溶液里,如果不使AgCl沉淀生成,溶液中最低的自由CN-离子浓度应是多少?

8.要使1×10-4mol AgCl、1×10-5mol AgBr和1×10-5mol AgI分别溶在1毫升氨水中,氨水的浓度最低应各为多少?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Ksp[AgCl]=1.8×10-10,

Ksp[AgBr]=5.0×10-13, Ksp[AgI]=8.3×10-17)

9.若在1L某浓度的氨水中刚好溶解了0.020mol的AgCl,问氨水的浓度为多少?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一、选择题 1. 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锥形 B、四面体形 C、平面四边形 D、八面体形 2. 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6 的内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2sp3 B、sp3d2 C、p2d4 D、sd5 3. 在[CoCl(NH3)3(en)]2+中,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为: A、3 B、4 C、5 D、6 4. [Cr(en)3]2+离子中铬的配位数及配合物中配体的个数是: A、3,3 B、3,6 C、6,6 D、6,3 5.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由于场强的不同,有可能产生高自旋或低自旋的电子构型是: A、d2 B、d3 C、d6 D、d9 6. 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的原因是: A、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B、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C、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D、不能只根据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P确定 7. 在[CoCl(NH3)3(en)]2+中,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为: A、3 B、4 C、5 D、6 8. 对于配离子[Co(NH3)5H2O]3+,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一水五氨合钴(Ⅲ)离子 B、五氨一水合钴(Ⅲ)离子 C、氨一水合钴(Ⅲ)离子 D、五氨一水合钴离子 9. Ni(Ⅱ)形成的配位数为4具有四面体形的配合物中,Ni2+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sp3 B、sp3d2 C、spd2 D、dsp2 10. 对于配离子[CoCl(NH3)3(en)]2+,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三氨一氯乙二胺合钴(Ⅲ)离子 B、一氯三氨乙二胺合钴(Ⅲ)离子 C、一氯乙二胺三氨合钴(Ⅲ)离子 D、乙二胺一氯三氨合钴(Ⅲ)离子 11. Co(Ⅱ)形成的配位数为6 的外轨配合物中,Co2+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2sp3 B、p2d4 C、s p2d3 D、sp3d2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一、判断题: 1. 已知K2 [ Ni (CN)4 ]与Ni (CO)4 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2.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K= K·K·K·K。 3.HgS 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5.Zn2+只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6.Fe2+既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又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二、选择题: 1.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 [ V(H2O)6 ]3+,μ = 2.8 B. M.;(B) [ Mn (CN) ]4-,μ = 1.8 B. M.;。 6 (C) [Zn (OH)4]2-,μ = 0 B. M.;(D) [ Co(NH3)6 ]2+,μ = 4.2 B. M.。 2.配合物(NH4 )3[ SbCl6 ]的中心离子氧化值和配离子电荷分别是()。 (A) + 2 和? 3; (B) + 3 和? 3; (C) ? 3 和 + 3; (D) ? 2 和 + 3。 3. 第一过渡系列二价金属离子的水合热对原子序数作图时有两个峰,这是由于( ) (A) 前半系列是6配位,后半系列是4配位 (B) d电子有成对能 (C) 气态离子半径大小也有类似变化规律 (D) 由于晶体场稳定化能存在,使水合热呈现这样的规律 4 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 6 的外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 ) (A) d2sp3 (B) sp3d2 (C) p3d3 (D) sd5 5. [NiCl4]2-是顺磁性分子,则它的几何形状为 (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正八面体形 (D) 四方锥形 6.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sp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μ = 0 B.M.的是.........()。 (A) [Cu (en)2]2+; (B)[CuCl2]-; (C)[AuCl4]-; (D) [BeCl4]2-。 7. [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 ) (A) +2,3 (B) +3,6 (C) +2,6 (D) +3,3 8.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 (A) -2,4 (B) +2,4 (C) +3,2 (D) +2,12 9. 0.01mol氯化铬( CrCl3·6H2O )在水溶液中用过量AgNO3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氯 化铬最可能为 ( ) (A) [Cr(H2O)6]Cl3 (B) [Cr(H2O)5Cl]Cl2·H2O (C) [Cr(H2O)4Cl2]Cl·2H2O (D) [Cr(H2O)3Cl3]·3H2O 10. 在[Co(en)(C2O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 (A) 3 (B) 4 (C) 5 (D) 6 11. 在 K[Co(NH3)2Cl4] 中,Co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A) +2 和4 (B) +4 和6 (C) +3 和6 (D) +3 和 4 12. 在 [Ru(NH3)4Br2]+中,Ru 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 (A) +2 和4 (B) +2 和6 (C) +3 和6 (D) +3 和 4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型:课时: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形成原理 2、知道配位键、配合物、配离子等基本概念 3、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重、难点: 1、配合物的组成 2、配合物的命名 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一)完成下面方程式: 1、硫酸铜与氨水反应 2、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 3、硝酸银与氨水反应 (二)溶度积规则Qi与Ksp的关系 学习新课 一、配合物的定义 [实验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0.1mol/L CuSO4溶液,然后逐滴加入2mol/L NH3·H2O 溶液至过量,观察并记录现象 。 2、将上述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数滴0.1mol/L BaCl2溶液,另一份滴加数滴1mol/L 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 3、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沉淀-溶解平衡考虑) [自学反馈]预习P130配合物的定义,理解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1、配位键 2、配离子 3、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自学反馈]预习P131配合物的组成,掌握配合物的组成 以[Cu(NH3)4]SO4为例,分析其组成 [Cu(NH3)4]SO4

1、中心原子:通常是, 例如:。 2、配位体:提供的分子和离子叫配位体 例如:。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原子叫配位原子 例如:。 3、配位数:作为直接与结合的的数目,即形成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和电荷数的代数和。 5、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称为外界。 三、配合物的命名 [自学反馈]预习P132配合物的命名,熟悉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1、配离子的命名: 2、配位酸: 3、配位碱: 4、配位盐: 自学检测: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PtCl6] (2)K4[Fe(CN)6] (3)[Co(NH3)6]Cl3; (4)[CrCl2(H2O)4]Cl (5)[Co(NO3)3(NH3)3] (6)[Fe(CO)5]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2)3Cl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2[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 B. [Co(NH3)5(CO3)]+ C. [Pt(en)(NH3)(CO3)] D. [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 B. [Zn(NH3)4]2+ (μ = 0 ) C. [Ni(CN)4]2-(μ = 0 )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 (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一. 是非题: 1. 因[Ni(NH3)6]2+ 的K s=5.5×108, [Ag(NH3)2]+ 的K s=1.1×107, 前者大于后者,故溶液中 [Ni(NH3)6]2+比[Ag(NH3)2]+稳定() 2. H[Ag(CN)2]- 为酸,它的酸性比HCN强() 3. 因CN-为强场配体,故[30Zn(CN)4]2-为内轨型化合物() 二. 选择题: 1. 在[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数是() A.3 B.4 C.5 D.6 E.8 2.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高自旋(单电子数多)的是() A. [24Cr(NH3)6]3+ B. [26FeF6]3- C. [26Fe(CN)6]3- D. [30Zn(NH3)4]2+ E. [47Ag(NH3)2]+ 3. 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 A.H2N-NH2 B.CH3COO- C.HO-OH D.H2N-CH2-NH2 E.H2NCH2CH2NH2 4. 已知[25Mn(SCN)6]4-的μ=6.1×AJ?T-1,该配离子属于() A.外轨 B.外轨 C.内轨 D.内轨 E.无法判断 5. 已知H2O和Cl-作配体时,Ni2+的八面体配合物水溶液难导电,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NiCl2(H2O)4] B. [Ni (H2O)6] Cl2 C. [NiCl(H2O)5]Cl D. K[NiCl3(H2O)3] E. H4[NiCl6] 三. 填充题: 1. 配合物[Cr(H2O)(en)(C2O4)(OH)]的名称为,配位数为。 2. 配合物“硝酸氯?硝基?二(乙二胺)合钴(III)”的化学,它的 外层是。 3. 价键理论认为,中心原子与配体间的结合力是。 四. 问答题: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首 页 习题解析 本章练习 本章练习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析 [TOP] 例7-1 固体CrCl 3·6H 2O 的化学式可能为〔Cr(H 2O)4Cl 2〕Cl·2H 2O 或〔Cr(H 2O)5Cl 〕Cl·H 2O 或〔Cr(H 2O)6〕Cl 3,今将溶解有0.200gCrCl 3·6H 2O 的溶液流过一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在柱上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X n+(aq) + n (RSO 3H) (RSO 3)n X + n H +(aq) 配合物正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后的交换树脂 交换下来的H + 交换下来的H +用0.100mol·L -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计耗去22.50mL ,通过计算推断上述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已知Mr(CrCl 3·6H 2O)=266.5〕。 析 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配合物的电荷数有确定的关系,因此只要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配离子的电荷,进而求出配合物的化学式。 解 0.200gCrCl 3?6H 2O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1000mmol mol 266.5g 0.200g 1 ??-=0.75mmol 滴定测得 n (H +)=22.50mL×0.100mol·L -1=2.25mmol 由交换反应式知:1mol X n+可交换出n mol H +。因0.75 mmol CrCl 3?6H 2O 交换出2.25 mmol 的H +,由此可得 1 :n = 0.75 :2.25 n = 3 即X n+为X 3+,所以配正离子只能是[Cr(H 2O)6]3+,配合物为[Cr(H 2O)6]Cl 3。 例7-2(1)根据价键理论,画出[Cd(NH 3)4]2+(μ=0μB )和[Co(NH 3)6]2+(μ=3.87μB )的中心原子与配体成键时的电子排布,并判断空间构型。(2)已知[Co(NH 3)6]3+的分裂能Δo 为273.9kJ·mol -1,Co 3+的电子成对能P 为251.2kJ·mol -1;[Fe(H 2O)6]2+分裂能Δo 为124.4kJ·mol -, Fe 2+的电子成对能P 为179.40kJ·mol -1。根据晶 体场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d 电子组态和配离子自旋状态。并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 析(1)利用磁矩确定未成对电子数,然后确定内轨或外轨及杂化类型。(2)比较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确定高自、自旋化合物,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 解(1)[Cd(NH 3)4]2+中Cd 2+的电子组态为4d 10,μ=0μB ,无未成对电子,采取sp 3杂化轨道成键,配体NH 3中N 的孤电子对填入sp 3杂化轨道,配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组成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如[Cu(NH 3)4]SO 4 (3)形成条件 ???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 ?? 中性分子:如H 2 O 、NH 3 和CO 等。 离子:如F - 、Cl - 、CN - 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 、Ag +等。 【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A .NH 3、H 2O B .NH + 4、H 3O + C .N 2、HClO D .[Cu(NH 3)4]2+ 、PCl 3 【练习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 .NH 4NO 3 B .NaOH C .H 2SO 4 D .H 2O 【练习3】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 位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④ 【练习4】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H 2O)4]SO 4·H 2O B .[Ag(NH 3)2]OH C .KAl(SO 4)2·12H 2O D .Na 3[AlF 6] 【练习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 4·5H 2O ②K 2PtCl 6 ③KCl ·CuCl 2 ④Cu(NH 2CH 2COO)2 ⑤KCl ·MgCl 2·6H 2O ⑥Cu(CH 3COO)2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 D .①③⑤ 二、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⑴简单配合物:由形成体和单齿配体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称简单配合物(也称单核配合物)。如()[] 443SO NH Cu 、()[] O H SO O H Cu 2442?等。 其特点是: ① 在中心离子周围按一定空间构型整齐地排列着一定数目的配体。 ② 在水溶液中往往逐级离解,形成一系列中间配离子,并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③ 大量的水合物,是以H 2O 为配体的简单配合物。 ⑵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俗称内络盐。此类配体也称螯合剂,它与中心离子结合时犹如螃蟹的双螯钳住中心离子似的。 其特点如下: ① 螯合物中有环状结构。 ② 若中心离子相同,且配位原子也相同时,螯合物一般比简单配合物稳定。 ③ 在水溶液中很少发生逐级离解现象。 ④ 一般具有特征颜色。 ⑤ 往往不溶于水,但却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分析化学上,螯合剂被广泛地用作滴定剂、显色剂、沉淀剂、掩蔽剂和萃取剂等进行分离和分析测定。 ⑶特殊配合物:除简单配合物和螯合物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配合物。 如:多核配合物、多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夹心配合物等。 2、 配合物的化学式 3、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Co(NH 3)6] 3+ 六氨合钴(Ⅲ)离子

配位化合物知识点讲解(教师版)

1、配位化合物 (1)概念: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作为电子对接受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原子),又称配合物的形成体,作为电子对给予体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 [Cu(H2O)4]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 (2)配合物的结构 [Cu(NH3)4]SO4为例说明。 注意:离子型配合物是由内界和外界组成,内界由中心离子和配体组成。 (3)配合物的命名: 例如:[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 练习:对下列配合物进行命名 [Cu(NH3)4]Cl2K3[Fe(SCN)6] Na3[AlF6] 3、几种常见的配合物 实验: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 现象:向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OH- Cu(OH)2+4NH3=[Cu(NH3)4]2++2OH- 蓝色沉淀深蓝色溶液 在[Cu(NH3)4]2+里,中心离子是Cu2+,配体是NH3,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Cu(NH3)4]2+: [Cu(NH3)4]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 实验:硫氰化铁的制备。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现象:形成血红色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KSCN=Fe(SCN)3+3KCl

Fe(SCN)3呈血红色,它是一种配合物。上述实验可用于鉴定溶液中存在Fe3+。 呈血红色的是一系列配合物:Fe(SCN)2+、Fe(SCN)2+、Fe(SCN)3、Fe(SCN)4-、Fe(SCN)52-、Fe(SCN)63-,配位数从1~6。 注意: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不很稳定。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随堂练习] 1.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应含有() A.离子键和共价键B.离子键和配位键 C.配位键和共价键D.离子键答案:C 2.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A.NH4Cl B.Na2CO3·10H2O C.CuSO4·5H2O D.Co(NH3)6Cl3 答案:CD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 4.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答案:D 5.下列微粒:①H3O+②NH4+③CH3COO-④NH3⑤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④⑤D.②④答案:A 6.下列不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A.六氟和铝酸钠B.氢氧化二氨合银(银氨溶液)C.六氰合铁酸钾D.十二水硫酸铝钾答案:D 7.指出配合物K2[Cu(CN)4]的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及配位原子。 8.亚硝酸根NO2-作为配体,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另一是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前者称为硝基,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Co(NH3)5NO2]Cl2就有两种存在形式,试画出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解析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Pt(NH3)6Cl4(2)Cr(NH3)4Cl3(3)Co(NH3)6Cl3(4)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顺序为Pt(NH3)6Cl4>Co(NH3)6Cl3>K2[PtCl6]>Cr(NH3)4Cl3 2. PtCl4和氨水反应, 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O3处理,得到 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 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 (NH3)4]2+、外界为2 Cl-,结构式为:[Pt Cl2 (NH3)4] Cl2。 3下列说法哪些说法不正确?说明理由。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2)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3)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5)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解:(1)不正确。有些化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 (NH3)2]、[CoCl3 (NH3)3]等。 不正确。少数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离子也可作为形成体,如[BF4]-、[SiF6]2-中的B3+、Si4+等;另外,有些中性原子也可作形成体,如[Ni(CO)4]中的Ni原子。 不正确。在多齿配体的螯合物中,配位体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如[Cu(en)2]2+中。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应是形成体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如[Fe(CN)6]3-。 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磁矩数据(B.M.)如下: [CoF6]3- 4.5 [Ni(NH3)4]2+ 3.0 [Ni(CN)4]2-0 [Fe(CN)6]4-0 [Cr(NH3)6]3+ 3.9 {Mn(CN)6}4- 1.8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

配位键训练题

第2课时配位键 1.了解简单配位键的概念及形成实质和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知道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及简单配位键的形成表示。 一、配位键的含义 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三个未成对电子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氮原子上还存在未成键的①孤对电子,形成铵根离子时,氨分子中的②孤对电子所在的轨道将与H+的1s空轨道重叠,使③孤对电子为氮原子、氢原子所共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化学键叫④配位键。N中,4个N—H键性质⑤相同。 二、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形成配位键的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⑥孤对电子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⑦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原子。配位键通常用符号⑧A→B表示。配位键与共价键的差别是形成配位键的共用电子对是由⑨一方提供而不是⑩双方共同提供的。 三、配位化合物 ①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白色难溶物,继续加入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一种称为氢氧化 二氨合银的物质,其化学式为[Ag(NH3)2]OH,其中含有的配位键可表示为H3N → Ag+。 ②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难溶物,继续加入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一种称为硫酸四氨合 铜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u(NH3)4]SO4,其中含有的配位键可表示为H3N → Cu2+。 1.配位键与共价键有什么区别? 【答案】共价键是成键原子分别提供一个电子成键,配位键是配体提供一对电子,受体提供空轨道成键。 2.配位键是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吗? 【答案】不是;配位键是孤对电子的电子云与空轨道重叠形成的。 3.为什么过渡金属容易形成配位键? 【答案】因为过渡金属有空轨道。 1.在N中存在4个N—H共价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体的是 ( B ) A. NH 3 B. NH 4+ C. OH - D. NO 2- 2. 下列离子或化合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B ) A. Ni(CN)- 24 B. CoCl - 24 C. Co(NH 3)+ 36 D. Fe(CO)5 3.在配合物[Co(NH 3)4(H 2O)]2(SO 4)3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B ) A. 4 B. 5 C. 9 D. 12 4. 配离子[Co(NH 3)6]2+的空间构型为 ( A ) A. 八面体 B. 四方锥形 C. 四面体 D. 三角双锥 5. EDTA 是四元弱酸,当其水溶液pH ≥ 12时,EDTA 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 C ) A. H 4Y ; B. H 3Y -; C. Y 4-; D. HY 3- 6.下列关于价键理论对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外轨型化合物; B.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内轨型化合物; C. 中心离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轨道是经过杂化的等价轨道; D. 以sp 3d 2和d 2sp 3杂化轨道成键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7.下列物质中能被氨水溶解的是 ( B ) A. Al(OH)3 B. AgCl C. Fe(OH)3 D. AgI 8.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 B ) A. 具有环状结构 B . 稳定性差 C. 配位比一般为1:1 D. 易溶于水 9. 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C ) A. 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 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 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 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0. AgCl 在11mol L -?氨水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其原因是 ( B ) A. 盐效应 B. 配位效应 C. 酸效应 D. 同离子效应 11. 离子以dsp 2杂化轨道成键而形成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是 ( A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直线形 D. 八面体形 12. 22Cu(en)+的稳定性比234Cu(NH )+ 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 B ) A. 配体比后者大; B. 具有螯合效应; C. 配位数比后者小; D. en 的分子量比NH 3大。 13. Al 3+与EDTA 形成 ( A ) A. 鳌合物 B. 聚合物 C. 非计量化合物 D. 夹心化合物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 B. 配离子的配位键愈稳定,其稳定常数愈大。 C.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晶体场或配位场理论解释。 D.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价键理论来解释。 15.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 ( A ) A. [Co(en)3]Cl 3 B. [Co(NH 3)6] (NO 3)3 C. [Co(NH 3)6]Cl 2 D. Co(NO 3)3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ORD版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 】A 、D :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 :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 :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 2O)(NH 3)3Cl 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 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 2)3Cl 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 2[PtCl 6] 六氯合铂(Ⅳ)酸 【C 】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 中的配合物而言,NO 2- 以N 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

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 2 -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 3 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 3) 4 (CO 3 )]+ B. [Co(NH 3 ) 5 (CO 3 )]+ C. [Pt(en)(NH 3)(CO 3 )] D. [Pt(en) 2 (NH 3 )(CO 3 )]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 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 3) 5 (CO 3 )]+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 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 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 3)(CO 3 )]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 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 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 2(NH 3 )(CO 3 )]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 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 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 3) 4 (CO 3 )]+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 因此CO 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 3 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 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 3 B. [Zn(NH 3 ) 4 ]2+ (μ = 0 ) C. [Ni(CN) 4 ]2-(μ = 0 ) D. 【C】A:BF 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 3 ) 4 ]2+ (μ = 0 )的配位数 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

(新人教版)配位键疑难释疑

配位键疑难释疑 配位键及配位化合物知识尽管在教材中所占内容不多,但它常常与化学键、轨道杂化及物质性质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设计问题,因而明晰配位键的本质、存在、形成条件等相关内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配位键与共价键的本质是否相同 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若共用电子对只是由一方原子提供电子,而非来 自双方原子,这样的共价键就称为配位键,故配位键一定是共价键,也就具有 共价键的特征:方向性与饱和性,所以说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共价键不一定是配位键,关键是看共用电子对的来源是一个成键原子还是两个 成键原子提供的,若是由成键的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的则为配位键,若是由成 键双方原子共同提供的则是普通共价键,所以说配位键与共价键只是在形成过 程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浓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氨气分子中的 氮原子有一对孤电子,氢离子有空轨道,故H+与氨气通过配位键结合成铵根离 子,尽管铵根离子中4个氮氢键的形成过程不同,但实验证明 这4个氮氢键的性质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这也进一步证明配位键与共价 键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二、形成配位键有何条件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并不是任意的两个原子相遇就能形成。它要求成键的两个原子中一个原子A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B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所以配位键的表示方法为A →B,A称为配体,B称为中心原子或离子。有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中心原子或离子B利用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进行杂化后,再来接收以配体原子A的孤电子对。配位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中(如H2SO4等),又可以存在于离子之中(如铵根离子、水合氢离子等),如图所示:

、例1:气态氯化铝(Al 2Cl 6 )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关系 如图示,请在图中标出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加上箭头。 解析:配位键是指成键双方一方提供空轨道一方提供孤对电子。C1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通过1个共用电子对就可以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氯化铝(A12Cl6)中与两个铝形成共价健的氯原子中,有一条是配位键,氯原子提供电子,铝提供空轨道。 答案: 三、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吗 配位化合物一般指由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价电子层的部分d轨道和s、p 轨道是空轨道)与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如CO、NH3、H2O)或离子(如Cl-、CN-、 2 NO等)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显然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不一定是配位化合物,如上述提到的硫酸及铵盐等化合物中尽管有配位键,但由于没有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故它们也就不是配位化合物。当然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配位化合物,如氯化铁、硫酸锌等化合物就不是配位化合物。现以配位化合物[Co(NH3)6]Cl3为例说明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名称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1.指出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2.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形成体的氧化数。 (1)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2) 高氯酸六氨合钴(Ⅱ) (3) 二氯化六氨合镍(Ⅱ) (4)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5) 一羟基·一草酸根·一水·一乙二胺合铬(Ⅲ) (6) 五氰·一羰基合铁(Ⅱ)酸钠

根据上述结果,写出上列三种配合物的化学式。 5. 根据下列配离子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及杂化类型,试绘制中心离子价层d 64 2-6 3-测这两种配离子价层d 电子分布情况及它们的几何构型。 7.在50.0mL0.20mol ·L -1 AgNO 3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1.00mol ·L -1 的NH 3 ·H 2 O ,计算达平衡时溶液中Ag + ,[Ag(NH 3 )2 ]+ 和NH 3 的浓度。 8.10mLO.10mol ·L -1 CuSO 4 溶液与lOmL6.Omol ·L -1 NH 3 ·H 2 O 混合并达平衡,计算溶液中Cu 2+ 、NH 3 及[Cu(NH 3 )4 ]2+ 的浓度各是多少? 若向此混合溶液中加入0.010molNaOH 固体,问是否有Cu(OH)2沉淀生成? 9.通过计算比较1L 6.0mol ·L -1 氨水与1L 1.0mol ·L -1KCN 溶液,哪一个可溶解较多的AgI? 10.0.10g AgBr 固体能否完全溶解于100mL 1.00mol ·L -1 氨水中? 11.在50.0 mL 0.100mol ·L -1 AgNO 3 溶液中加入密度为0.932g ·cm -3 含NH 3 18.2%的氨水30.0mL 后,再加水冲稀到100mL 。 (1)求算溶液中Ag + 、[Ag(NH 3 )2 ]+ 和NH 3 的浓度。 (2)向此溶液中加入0.0745g 固体KCl ,有无AgCl 沉淀析出? 如欲阻止AgCl 沉淀生成,在原来AgNO 3 和NH 3 水的混合溶液中,NH 3 的最低浓度应是多少? (3)如加入0.120g 固体KBr ,有无AgBr 沉淀生成? 如欲阻止AgBr 沉淀生成,在原来AgNO 3 和NH 3 水的混合溶液中,NH 3 的最低浓度应是多少? 根据(2)、(3)的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2.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 [HgCl 4 ]2- +4I - [Hgl 4 ]2- + 4Cl - 已知:([HgCl 4 ]2-) = 1.17×1015 ;([HgI 4 ]2- = 6.76×1029 (2) [Cu(CN) 2 ]- + 2NH 3 [Cu(NH 3 )2 ]+ + 2CN - 已知: {[Cu(CN)2 ]-}=1.0×1024 {[Cu(NH 3 )2 ]+ } =7.24×1010 (3) [Fe(NCS) 2 ]+ + 6F - [FeF 6 ]3- + 2SCN - 巳知: {[Fe(NCS)2 ]+ }= 2.29×103 [(FeF 6 ]3-= 2.04×1014 13. 已知:E θ(Ni 2+ /Ni)= -0.257V ,E θ(Hg 2+ /Hg)= 0.8538V , 计算下列电极反应的E θ值。 (1) [Ni(CN)4]2- + 2e -Ni + 4CN - (2) [HgI 4 ]2- + 2e - Hg + 4I - *14. 已知: E θ(Cu2+/Cu)=0.340 V, 计算出电对[Cu(NH3)4]2+/Cu 的E θ值。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汇总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计划学时数:3)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了解使配离子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因素。 [教学要求]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结构特征和系统命名。 2.理解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理解酸度等因素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特性。 4.了解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总学时] 3学时 [学时分配]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学时 第三节配位平衡1学时 第四节螯合物0.5学时 第五节配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0.5学时 [重点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平衡 [难点内容] 配位平衡的移动] [使用教具] 挂图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提问 [作业] 90页1、2、3、4

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本节是重点内容,从配合物的组成入手,重点介绍配离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命名) [讲解] CuSO4 + NaOH →↓ CuSO4 + NH3→深兰色溶液→无沉淀 (CuSO4可以电离出Cu2+,与OH-结合生成沉淀;而深兰色溶液中加NaOH无沉淀,说明其中没有Cu2+,其结构非常特殊。) 一、配合物的定义 1.配离子(或配分子):由简单阳离子或中性原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负离子以配 位键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的复杂离子或分子叫配离子 或配分子; 2.配位化合物:由配离子或配分子所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叫配位化合物。习惯上配离子也叫配合物。 明矾KAl(SO4)2·12H2O、铬钾矾KCr(SO4)2·12H2O的晶体和水溶液都不含 复杂离子,是复盐。 二、配合物的组成 [讲解] 以上述实验中深兰色溶液中的物质为例,介绍配合物的结构组成。 配合物一般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配离子是内界,它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其性质、结构与一般离子不同,因此,常将配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方括号内是配合物的内界,不在内界的其它离子是配合物的外界。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 [CoCl3(NH3)3]没有外界. [Cu (NH3) 4 ]2+SO42-K2+ [ Hg I 4 ]2- 1. 中心离子(或原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位于配离子或配分子的中心,是配合物的 核心部分,它们都是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离子或原子,其半径小电荷多 是较强的配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度金属离子或分子如:大、电荷 多不易形成,原子也可形成配合物。 2. 配位体:在配离子或配分子内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负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位 体。如NH3CN-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的直接与中心离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常见的配位原子有N、O、S 根据一个配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的数目配位体可分为: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1) H 2[PtCl 6] (2) NH 4[Cr(NCS)4(NH 3)2] (3) [Co(NH 3)6](ClO 4)2 (4) Na 2[Fe(CN)5(CO)] (5) [Cr(OH)(C 2O 4) (H 2O)(en)] 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已知:lg K s θ([Hg(NH 3)4]2+ ) = 19.28;lg K s θ(HgY 2-) = 21.8;lg K s θ([Cu(NH 3)4]2+) = 13.32;lg K s θ([Zn(NH 3)4]2+) = 9.46 ;lg K s θ([Fe(C 2O 4)3]3-) = 20.2;lg K s θ([Fe(CN)6]3-) = 42 (1)[Hg(NH 3)4]2+ + Y 4- HgY 2- + 4NH 3 (2)[Cu(NH 3)4]2+ + Zn [Zn(NH 3)4]2+ + Cu 2+ (3)[Fe(C 2O 4)3]3- + 6CN - [Fe(CN)6]3- + 3C 2O 42- 解:反应均为配离子相互转化,配离子之间的转化方向是由稳定常数小的转化为稳定常数大的,通过两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组合形成新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1)] Hg ][Y ][)NH (Hg []Hg []NH ][HgY [] ][Y )[Hg(NH ] NH ][[HgY 2424 32432- 424 343- 2+ - ++ - + = = K 2 19 2124 3s 210 3.310 90.110 3.6} ])Hg(NH {[} [HgY]{?=??= = + - θθ K K s 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Hg(NH 3)4]2+ +Y 4- =[HgY]2- +4NH 3 ,即:反应正向进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