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

人教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氨

湖北省化学特级教师熊云贵

2018年1月15日本人主讲小蚂蚁多校同步实景课堂。宜昌市外国语高中、宜昌市一中、夷陵中学、重庆29中4所高中和宜化集团网上同步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枝江一中、当阳一中、远安一中等全国数十所学校的师生、湖北省付全新名师工作室、湖北省方向东名师工作室、湖北师范大学名师工作室、重庆名师工作室、成都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省市知名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同时远程网上参加本次活动。宜昌一中化学老师听课后由付全新校长亲自主持进行了集体研讨;当阳一中组织全体化学老师观课;湖北师范大学组织观看并当场反馈观课感想。

[学习目标]

1. 通过合成氨的历史及连线现代合成氨企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合成氨的贡献及怎样合成氨。

2.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用途。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

一、合成氨的由来

1、“庄稼一枝花,全靠当家”,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此处的“肥”主要是指( )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3、1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如粪便、种子饼、腐鱼、屠宰废料、腐烂动植物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探索性的研究。

在氮肥的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A.中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4、微课呈现历史上科学家合成氨的历程

5、连线湖北宜化合成氨工厂工程师,现场互动讲解现代合成工厂设备及技术特点。

讲解:氮的固定

注意: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的氮。

2、化学性质

①氨与水的反应

氨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区别

氨水成分6微粒, 3 种分子 3 种离。

②氨与酸的反应

将两根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三、氨的用途

连线湖北宜化合成氨工厂工程师,现场互动讲解现代合成工厂氨气的用途及销售效益等综合情况。

(6)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多余气体进行尾气吸收防止倒吸,常采用下列装置和措施。

氨气

无色刺激喷泉气,700 :1溶水里。

氨水成分6微粒, 3 种分子 3 种离。

络合还原弱碱气,氮肥硝酸制冷剂。

实验制氨铵盐碱,工业制氨三条件。

课堂效果检测

判断题

(1) 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

(2)氨气与氯化氢化合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3) 1 mol/L的氨水中c(NH3·H2O)为1 mol/L。()

(4)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过程均可产生白烟。()

(5) 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课堂效果检测:判断题

(6)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7)用NH3制备硝酸过程中,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8)实验室通常用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共热制NH3

(9)在制取氨气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浓硫酸。()

(10)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课堂延伸:中国合成氨行业概况

(/3036431.html)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的比例。另外,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无机化学工业中的硝酸、纯碱及各种含氮无机盐;有机工业中各种中间体,制药工业中磺胺药物,高分子行业中聚纤维、氨基塑料、丁腈橡胶、冷却剂等,国防工业中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这些都是氨的下游应用。

中国合成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7,400万吨左右,中国合成氨生产装置原料以煤、焦为主,占总装置的96%,以气为原料的仅占 4%。中国自行研

发了多套工艺技术,促进了氮肥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课堂延伸:固氮作用

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 是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自然界氮(N2)的固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生物固氮,即通过闪电、高温放电等固氮,这样形成的氮化物很少;二是生物固氮,即分子态氮在生物体内还原为氨的过程。大气中90%以上的分子态氮都是通过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被还原为氨的。

人工固氮主要是工业合成氨。

课堂延伸:氨的催化氧化及硝酸的合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创新教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并对现象做出客观解释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 【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 (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 【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条件 2、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产物 3、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讲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硫元素 请同学们写出稀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以及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11 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烫伤宜找医生处理。(2)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NaHCO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3溶液淋洗,NaHCO3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然后请医生处理。)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4(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石油的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防止液体暴沸,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如石油的蒸馏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萃取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使漏斗内外空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用四氯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要用玻璃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混合物NaCl和KNO3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三、离子检验现象离子方程式离子所加试剂 AgCl↓Ag+=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稀Cl-AgNO3 +=BaSO4↓、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SO42-稀HCl除杂四.;但过量的试剂必须”过量”,而应是“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1.物质的量(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1023)2.摩尔(mol: 把含有6.02 ×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6.02 X1023mol-1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 . g/mol 单位:2)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5.摩尔质量(M)(1) .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或 ( n = m/M )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6.六、气体摩尔体积

高一化学必修1《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30分。) 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陶瓷餐具B.计算机芯片 C.石英钟表 D.光导纤维 2.下列操作不能 ..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3.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5.下列关于S、SO2、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B.SO2溶于水生成H2SO4 C.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SO2的尾气 D.浓H2SO4不稳定,光照易分解 6.区别SO2和CO2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通入品红溶液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通入石蕊溶液中 7.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浓硝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稀硫酸8.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9.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CO2通入水玻璃中得到白色沉淀 B.SiO2溶于水成为硅酸 C.C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D.硅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SiO2不能跟Na2CO3反应 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 B.吸收HCl C.石油的蒸馏 D.吸收NH3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Cl2中点燃铁丝,有FeCl2生成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

人教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氨 湖北省化学特级教师熊云贵 2018年1月15日本人主讲小蚂蚁多校同步实景课堂。宜昌市外国语高中、宜昌市一中、夷陵中学、重庆29中4所高中和宜化集团网上同步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枝江一中、当阳一中、远安一中等全国数十所学校的师生、湖北省付全新名师工作室、湖北省方向东名师工作室、湖北师范大学名师工作室、重庆名师工作室、成都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省市知名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同时远程网上参加本次活动。宜昌一中化学老师听课后由付全新校长亲自主持进行了集体研讨;当阳一中组织全体化学老师观课;湖北师范大学组织观看并当场反馈观课感想。 [学习目标] 1. 通过合成氨的历史及连线现代合成氨企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合成氨的贡献及怎样合成氨。 2.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用途。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 一、合成氨的由来 1、“庄稼一枝花,全靠当家”,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此处的“肥”主要是指( )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3、1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如粪便、种子饼、腐鱼、屠宰废料、腐烂动植物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探索性的研究。 在氮肥的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A.中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4、微课呈现历史上科学家合成氨的历程 5、连线湖北宜化合成氨工厂工程师,现场互动讲解现代合成工厂设备及技术特点。 讲解:氮的固定 注意: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的氮。 2、化学性质 ①氨与水的反应 氨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区别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氨 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硫酸硝酸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三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它们分别是氨、硝酸、硫酸,这些知识虽然在课标中都是了解的内容,但仍然需要3节课来完成。教科书所介绍的学习内容主要有:(1)氮的固定;(2)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氨水的成份;(3)氨盐的性质,氨的合成、实验室制法和氨的用途;(4)硝酸的工业制法及强化性;(5)浓硫酸的氧化性,及用途。虽然,这些内容仅仅被安排为一节,但其知识点基本上包络了原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氨、硝酸及硫酸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既要把握其要求在了解层次,还要注意相关知识又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铵的性质; 2.认识喷泉实验及实验室制氨气、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 3.了解铵盐、浓硫酸、硝酸等物质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的性质与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硝酸与浓硫酸的氧化性。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生基础不错。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应适当拓宽加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方法】 1.情景激学法:通过图片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探究实验教学法: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课前准备】 学生猜测性质→提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浓硫酸的特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

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投影] 酸的通性 稀硫酸盐酸硝酸 离子方程式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 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H+ + OH-==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反应CO32-+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 [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 [生答]产生了SO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 [生答]产生了Cu2+。 [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 [生答]产生了SO2和Cu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讲解]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板书]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 2H2SO4(浓)+ Cu === CuSO4 + SO2↑+ 2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doc

必修 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 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 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 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 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 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 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 6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 7 )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 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 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1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 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 1) Cl -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 +AgNO 3生成白色沉淀 +少量稀 HNO 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 Cl - ( 2) SO 42-的检验: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 四、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 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硫酸硝酸

4.4氨 硫酸 硝酸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 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2、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 4、了解硫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5、认识浓硫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6、了解硝酸物理性质,利用实验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7、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进 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利用分析演绎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反应的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氮肥能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饿问题,让学生感悟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氮的循环的学习树立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 3、通过实例,如浓硫酸的广泛用途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 点 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 浓硫酸的特性 硝酸的氧化性,加深对氧化还原的理解 难 点 氨气的还原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对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深化 合成氨工业:N 2 +3H 2 2NH 3 动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含氮的养料,一般植物不能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游离态氮,只能吸收两种形式的化合态氮,一种是氨和铵盐,一种是硝酸盐。 一、氨(ammonia) (一) 氨的物理性质 1、无色 ,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氨水密度比水小 3、极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作致冷剂) 4、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吸收700体积氨气) (二) 氨的化学性质 1、与H 2O 反应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NH 3·H 2O △ NH 3↑+H 2O 思考:氨水中有哪些粒子?与液氨有哪些区别?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 氨硝酸和硫酸 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性质。 2.了解硫酸、硝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引入]硫酸被称为现代工业之母,它在化学、冶金、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盐酸、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对于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只作简单的介绍。现在通过填写表格我们来回想一下 [交流讨论]酸的通性 1、物理性质:纯净的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98%的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的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能与水任意比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问题]如何稀释浓硫酸?在稀释时要注意什么?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的注入预先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

[分组实验1]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浓硫酸、烧杯) 五分钟后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 (1)吸水性 原理:可以吸游离的水(空气中的水、物质中的水分、结晶水合物中的水) [应用]实验室利用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干燥气体。(但显碱性的和还原性的除外)[问题]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之后,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浓盐酸呢?是不是一样的结果呢? (分组实验2)“黑面包”实验(蔗糖、浓硫酸、蒸馏水、烧杯、玻璃棒) [现象]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空的海绵状的炭,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大量的白雾。 [分析]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蔗糖中加入的蒸馏水,并放出热使温度升高。在此浓硫酸与蔗糖有表现出很强的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形式脱去变黑。 [板书](2)脱水性:原理(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那为什么体积膨胀,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呢? [分析]这是由浓硫酸的第三个特性----强氧化性 [板书](3)强氧化性: ①和某些非金属单质的反应(C、P、S) 2H2SO4(浓)+C=CO2+2H2O+SO2 [问题]根据浓H2SO4与C反应的产物分析,浓硫酸和C各表现什么性质,做什么剂? [学生]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讲解]除了金铂之外的绝大数金属都能被浓硫酸氧化(有的反应需要加热) ②与金属反应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关系(重点) 2、了解有关氨水的性质,了解液氨和氨水的区别(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 球棍模型,比例模型,铁架台(带铁圈),导管,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夹子,滴管,双孔塞,烧杯,水,酚酞等 三、学习过程: [新闻导课] 据新安晚报消息: 2007年4月8日早晨,一辆装有22吨液氨的槽罐车,在铜陵市某地发生泄漏, 槽罐喷出的白色气柱有四五米高,发出的“哧哧”声一里开外就能听到,现场被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包围。事发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很有可能导致长江污染,须及时处置…… [思考与交流] 1. 你从这一新闻报道及图片得到什么启示? 2、从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性质? 3、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后,请一同学小结讨论结果。 [板书] 一、氨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 拿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等方面进行归纳,并与以上讨论结果进行对比。 [问题] 对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 A . 学生活动预设:凑近闻,扇闻 B . 教师活动预设:若学生用凑近法闻,降解危险性,若学生 用扇闻法,加以肯定。 [小结] 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 小于空气,易液化(因为氨气可液化后放在槽罐车中运输)。 [提出疑问] 上述报道的图片中消防队员为什么用水龙头 对空中喷洒? [猜测] 是否用水吸收空气中弥漫的氨气呢?氨气在水中 的溶解性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酚酞溶液氨气NH 3 喷泉实验

高一必修一化学《硝酸》教案 人教版

教学重点: 硝酸的特性。 难点: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 教学模式: 实验导学五步教学模式。(复习引新—→演示实验—→分析诱导—→小结发散—→反馈练习。) 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所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投影:在氮的氧化物中,通常情况下,NO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为红棕色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O2= 2NO2; 在该反应中,N元素从+2价升高到+4价,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O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反应中O2是氧 化剂,具有氧化性;NO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引入新课】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硝酸样品,指导学生自学,总结HNO3的物理性质。 投影: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

沸点83℃,凝固点—42℃。它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常用浓HNO3的 质量分数大约是69 %。质量分数为98 %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 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的现象,通常叫发烟硝酸。“发烟”的原因是 硝酸里放出的硝酸蒸气遇到空气里的水蒸气生成了极微小的硝酸液滴 的缘故。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HNO3的电离方程式:HNO3=H++NO3— ②CuO + HNO3— ③Fe(OH)3 + HNO3— ④CaCO3 + HNO3 — 结论:具有酸的通性。 【设问】硝酸有哪些特性呢? 2.不稳定性:展示浓硝酸样品,指导学生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硝酸在常温下见光会分解,加热时分解的更快;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写出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 ①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②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3.硝酸的强氧化性: 【演示实验】在投影仪上演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实验:常温下,浓硝酸、稀硝酸与铜片的反应。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汇编(完整版)

范文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与习 1/ 7

题汇编(完整版) 2020 年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汇编(完整版)必修 1 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 Na2CO3 (或 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方法

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用于固液混合一贴、二低、三如粗盐的提纯的分离靠提纯或分离沸防止液体暴沸,如如石油的蒸点不同的液体温度计水银球馏混合物的位置, 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利用溶质在互选择的萃取剂用四氯化碳不相溶的溶剂应符合下列要萃取溴水里的里的溶解度不求:和原溶液中溴、碘同,用一种溶剂的溶剂互不相把溶质从它与溶;对溶质的溶另一种溶剂所解度要远大于组成的溶液中原溶剂提取出来的方法分离互不相溶打开活塞,使如用四氯化碳的液体打开上下层液体慢慢萃取溴水里的端活塞或使活流出,及时关闭溴、碘后再分液塞上的凹槽与活塞,上层液体漏斗上的水孔,由上端倒出使漏斗内外空 3/ 7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 硝酸 硫酸》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氨硝酸硫酸》精品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力求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硝酸性质实验的设计。 三、主要实验器材 1mL一次性注射器,小青霉素瓶,小试管,50mL 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药品 浓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稀硫酸,Na2SO4溶液,铜丝,蒸馏水。 五、教学过程

【巩固训练】 1、根据硝酸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硝酸应注意哪些问题? (2)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 2、在这一节课的开始,我们观看了某路段上发生硝酸泄露事故的新闻图片,下面是记者对事发现场报道的部分资料,通过阅读这段文字,大家能从中认识到硝酸的一些特性,请同学们从文字中找出体现硝酸性质的描述,并指出分别体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 参考案例(四)复习课 课题盐类的水解 上课环节:下发相关材料(如复习课专用纸)——学生自我梳理——小组内同学相互展示梳理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小组内推出最优秀成果班内展示(可由老师通过实物投影完成)——点评、剖析或归纳(师生共同)——应用提高 下面以一个学生的学习为例简要体现上课过程. 【自我梳理】 1、知识归纳: 例:表现形式1

高一化学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氨气的泄漏事件 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消防员利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上在的材料告诉我们些关于氨的什么性质?你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吗?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体积氨气。易液化(-33.5℃),液氨常作制冷剂。实验4—8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烧瓶,形成;烧瓶中的液体呈色。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使瓶内压强,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到烧瓶,形成。 结论:①氨气水(1:700)。②氨气水溶液呈。 知识迁移1 下列装置中都收满了NH 3 ,你认为都能引发喷泉实验吗? 知识迁移2 前面学过的气体SO 2和Cl 2 ,它们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你能有用它们设计出 喷泉实验吗?好好想一想。 知识迁移3 你能设计出一个蓝色的喷泉实验来吗? 思考: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氨溶于水后有无发生化学反应?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呈碱性,易挥发,且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 NH3·H2O的不稳定性: 思考:氨水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试着尽可能多写: 思考: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后靠近,你预测将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教学知识点 1、氨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氨与水、酸、氧气的反应) 3、氨的用途 4、铵盐的性质 5、氨的实验室制法 二、重、难点 1.重点:(1) 氨的喷泉实验。 (2) 氨的化学性质。 2.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3.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 忆的方法学习氨的物理、化学性质。 (2)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2.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 3. 了解氨的用途。 (二)教学过程 [电脑显示图片引入]2006年2月8日,江苏泰州市卫岗乳业制造有限公司制冷车间发生 氨气泄漏事故,整个车间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你想知道氨有什么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氨气的性质。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合成氨发展史 [问题] 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一、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氨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氨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一、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 无色刺激 性味 气体 1.429g/L 极易溶于水 [过渡设问]引导学生阅读第97页,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说明氨气易溶于水,事实是这样吗?我们设计一个什么实验来验证氨易溶于水呢?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发言。引导学生提出氨易溶于水的假说,并利用喷泉实验来证实假说。通过对氨的溶 解过程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实验4-8氨的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观察。 要点: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的原理,由于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回答实验现象。 [课件展示]:实验现象: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液体呈红色。 [教师活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形成喷泉的原因:氨溶解于水使得气体分子数减少,烧瓶中的压强变小,产生喷泉。 [教师活动]:为什么溶液呈红色?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氨与水形成的氨水显碱性。引出氨与水的反应。 [总结板书]:二、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现象:滴加酚酞的水变红 结论:NH3+H2O NH3·H2O NH4++OH- [教师活动]: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学生活动]:思考。 [课件展示]: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教师活动]:大家了解了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的实质,再回忆一下酸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结合酸碱反应的实质,请大家思考氨是否可以与酸反应? [总结板书]:2、氨与酸的反应 [实验]:演示实验:氨与盐酸的反应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十二节氨硝酸硫酸-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 、将Mg、Cu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2 mol/L的NaOH溶液60 mL 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为( ) A、4.32 g B、4.68 g C、5.36 g D、6.38 g 2 、如图所示,室温下,A、B两个容积相等的烧瓶中分别集满了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当打开止水夹K,使两烧瓶内气体充分接触后,容器内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3 、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C2H2 D、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取NO2 4 、对于氨水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5 、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氢氧化钠;⑤溴.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 ) A、全部

B、①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6 、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0.90 mol之间 D、大于0.45 mol 7 、不久前,朝鲜有一辆载有硝酸铵的列车与另一辆列车相撞导致电线短路继而引发剧烈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硝酸铵受撞击或高温发生爆炸的反应为:a NH4NO3===b O2↑+c X↑+d H2O,若NH4NO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X的化学式为( ) A、N2 B、N2O C、NO D、NO2 8 、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N2―→NO B、NH3―→NH4NO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