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译法之我见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译法之我见

“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译法之我见

吕银平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在翻译时,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归化或者异化的策略,人们的争论由来已久。何时用直译,何时用意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翻译时的归化与异化策略也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直译意译;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91(2007)04-0136-03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吕银平(1973-),女,宁夏隆德人,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译法概说

意译是从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为目的语读者服务,使源语所表现的文化信息更接近于目的语,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源语所表现的内容,直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注重忠实于原文,力求与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对等。归化(domesti-catingtranslation)(venuti,1995)是为了目的语读者服务,把源语的句式按照目的语习惯译出,在英汉互译时,尤其是谚语、成语、典故等用中国文化取而代之,就是归化的做法。如:aspooraschurchmouse(家徒四壁)一般不译为“穷如教堂里的老鼠”。反之,直接译原文的文化词汇,就是异化(foreignizingtranslation)的做法。如:Intheking-domofblindmentheone-eyedmanisking.直译为:“在盲人的王国里,独眼人就是王”。本句也可意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归化的译法)。

因此,从它们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直译和意译在某种程度上与归化和异化等同,其实质相同(孙致礼,2000)。尤其是翻译文本要接近于目的语还是忠实于原文,反映到文化信息方面,两者的目的皆然一致。但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和意译是具体的翻译方法,而归化和异化则是具体策略,统管整个翻译的过程,是否在翻译中真正体现了源语与目的语的信息与文化内涵。

二、直译和意译的发展

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由来已久,自从有翻译以来,就有了翻译标准的争论,并贯穿古今,不同的翻译标准和文体体裁,形成了纷呈的翻译方法。使得翻译界呈现百家争鸣的盛观。

古代的佛经翻译,始用直译,惟恐翻译失真。到了后来,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全改群家的直译风格,主张意译,也就是说,从古代有翻译之始,就有了直译和意译的方法。清末时严复于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中提出“信,达,雅”三字标准(信——

—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达——

—努力使译文流畅;雅——

—注意文字的润色和得体,与原文的内容和体裁相称)。“信,达,雅”的标准是对我国几千年翻译经验的总结,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译界的“新三字经”。但是其并未提出直译和意译,只是对译文内容加以强调,要忠实于原文和翻译时的措词使用要求。

许渊冲先生对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有新的解释: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言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这是我国认为到目前为止,对直译和意译的最佳界定。其实直译和意译大同小异,互为补充,互相依存,都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但它们的区别是:忠于原文的形式还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第28卷第4期No.4Vol.28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NingxiaTeachersUnivercity(SocialScience)

2007年7月

July2007

136--

然而,从事翻译究竟应该是直译还是意译,尽量使译文归化或是异化,这是一个众说纷纭,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使其忠实于字面内容还是文本的形式?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态度?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的翻译全部采用直译或是意译的方法。巴金先生在《一点感想》一文中说:“我觉得翻译的方法只有一种,并没有直译和意译的分别,好的翻译应该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不少译者,最终能悟出这样的道理。”好的翻译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不能截然分开。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两个不同的民族,其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思维、价值观念、生活环境都不同,由于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全部一字一句的为了保持原作的风格而译,对于源语来说是一种歪曲,对于目的语来说,又成了面目全非,使人读来不知所云,失去了原文要的思想和写作初衷如。直译(英译汉):Ilikegoingshopping,visitingfriendsandhavingawalkaftersupperatweekend.译:我喜欢购物,访友,散步在晚饭后在周末。同样,汉译英:我喜欢购物,访友,或者吃完晚饭后与爱人散步。Ilikeweekendgoingshopping,visitingfriendsoraftersupperwithhusbandhaveawalk.从本例可以看出,如果只是一味的直译,便犯了组词的错误,忽略英汉句子结构,不意译的话,本句无论是从英译汉出发或是汉译英着手都达不到翻译目的,对译入语读者来说是一种文化误导,尤其是后一句,是学生易犯的错误,受汉语思维表达习惯影响,译出来的句子根本不合乎英语句子规范。

三、直译和意译与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相呼应,相依存,从来没有彼此分开过,在中国翻译史上,“归化”曾经是主流的翻译策略,指导并影响意译。只不过是到了当代,人们的翻译观念和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归化和异化为准则,给翻译方法和目的更明确的界定。两者本质相同,都有意识的将文化视为翻译的重点。但有一点是人们不再过分强调直译和意译的区分,稍微从此问题上转移视线和重点,将译文内容和目的向文化信息方面靠拢,使其表现出文化特色,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归化和异化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认识到了翻译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传达出源语的信息,更要

体现出源语文化的内在本质,为目的语读者反映、表现、承载尽可能多的源语文化信息。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依然是直译和意译,是对直译和意译译法,翻译方向更明确的发展,既要用一种符合翻译的方法又要将翻译原文的目的摆清楚,尽可能表现出异域文化的特征,人们强调归化和异化,是针对译文中只完全为了目的语读者服务,对原文的文化内容大肆改动,过分意译,失去了原文已有的文化信息的意译的制约,为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另一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信息,为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信息,使交流得心应手。

1.建立在归化基础上的意译

归化的策略,实际上也趋向于目的语,以目的语文化为重点使用意译的方法,在归化的框架内,将原语内容和文化信息转换为目的语信息。这种译法,能够促使读者对原文文化联想,容易在目的语基础上理解源语内容,阅读时会有获取异己文化的好奇心,但是相应的汉语译句又会使读者进行文化对比,增强读者对不同语言文化的理解。例如:

aspooraschurchmouse家徒四壁

(为何不译为穷如教堂里的老鼠)

astimidasarabbit胆小如鼠

(为何不译为胆小如兔)

asstrongasahorse强壮如牛

(为何不译为强壮如马)

drinklikeafish牛饮

(为何不译为鱼饮)

aseasyasABC易如反掌

(为何不译为易如ABC)

afool’sparadise黄粱美梦

(为何不译为傻瓜的天堂)

allwalksoflife七十二行

(为何不译为各行各业)

2.建立在异化基础上的直译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突出源语文化内涵,以异化为指导策略,以直译为具体方法。究其根源,是由于各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迥异,衣食住行,人类都有同样的要求,但是各方面反应出的内容却千差万别,常可以从其语言结构,词汇和短语的来源发现该民族的精神特质,尤其在习语方面,从翻译角度审视,就是要把原文中的文化

137

--

内涵在译文中加以体现,以期能在读者脑海中引起相似的联想和理解,进而认识民族特性和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例:

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

(灾难之源)

thecat’spaw猫爪子

(火中取粟,被别人利用作为工具的人)

theforbiddenfruit禁果

(做禁止做的事情)

Americandream美国梦

(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

AuntJemima杰迈玛大婶

(对白人俯首听命的黑人女子)

PinkLady红装女人

(一种鸡尾酒名)

LazySusan懒惰的苏珊

(指一种盛食品的自动转盘)

Beefcake牛肉蛋糕

(指男性健美照)

Blueboy蓝色男子

(人妖)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对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简单陈述,什么时候使用直译法,什么时候使用意译法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以上例中(建立在归化基础上的意译),译为括号内的译句何尝不可呢?目的语读者还是能够读懂,理解原句的含义,说不定读起来会更有味呢!也就是说,当译文的形式与原文的形式一致时,就无所谓直译和意译,但是,当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不能表达和原文相同之处的内容时,一般意译。

翻译时,要运用直译或意译法,还是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必须时刻把这两种方法辩证、灵活地加以运用。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语言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播和文化交流,所以,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着文化传真的作用。由于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向另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中,必受其影响,应在目的语中反映出来。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表现出文化的个性和特性,翻译文化色彩的词汇时要做到既忠实于文化形象,又准确表达比喻意义和语用意义。所以,在表现文化内涵方面,在翻译文本时应表现出源语的文化信息和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尽管“异化”应该是主导和翻译策略,但也是没有完全“异化”的译文,异化和归化也是相附相依,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4]孙艺风.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J].中国翻译,2006,(1).

[5]MarkShuttleworth&Moira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责任编辑田凤俊]

13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