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白兰士:主要特色是人地关系理论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关系论”

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麦金德: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罗士培:主张适应论

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

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索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的变异特性的科学。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它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的形成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文化区(概念):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或者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

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2.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

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的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

而有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界限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这种文化现象实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不受外部作用而形成。

3)例如: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

3.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种功能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具有突出的功利性

和目的性。在空间结构上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和协调作用的中心。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是不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是相互重叠的。

4.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区域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除了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点还有一种符号做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也无明确的边界线;和形式文化区相比,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这种存在人们思想感情上的文化,往往会在,某种利益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的则扎根在当地的民俗中。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1.扩展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

占据的空间不断扩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旧的分布区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展扩散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1)接触扩散:这种文化易于为接受者所接受,几乎所有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就自

然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实现了其传播。

2)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

级现象。

3)刺激扩散:是一种发展性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为适应当地情况,将原文化现象

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在当地存在,得以传播。

2.迁移扩散:某些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心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文化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自然地理环

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2.文化生态类型: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单向的,完全由自

然决定。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把人和自然看成是双向影响,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也重

视人的作用。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

其目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协调轮强调环境

对文化的作用,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1.文化整合: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2.文化整合的过程:文化整合的出现首先要有文化交流,文化整合的前提是对对方

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文化整合过程是在矛盾和斗争中反复交替不断前进的,最先发生都是文化冲突,一种文化要适应另一种文化和社会条件,就需要调整,在经历了冲突、调整、适应后,就达到了整合的趋向。

3.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整合。

4.文化整合会一定程度上反应地域条件的烙印。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2.文化景观较详细的反映了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即衣食住行娱乐,也反映了人类

集团改造世界的态度。文化景观还包含着有关文化起源、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等有价值的证据。

3.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建筑。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1.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把人看作是环境的产物,

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收到环境的严格限制。

环境决定论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可以追溯到希腊。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的性格是”精力充沛“”富于热忱“,但“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解”,亚洲其后炎热,各民族“多擅长机巧、深于理解、但精神衰弱、热忱不足”。他认为希腊人民兼有两种优良品质,主要是希腊处于寒冷与炎热的南北其后之间所致的。

孟德斯鸠谈到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原因是说“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胆怯;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年青人一样勇敢”。在政治制度方面,热带民族的胆怯常使他们沦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在宗教方面,寒冷地区使人独立,炎热地区使人顺从,欧洲容易传播基督教,亚洲容易传播伊斯兰教。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游牧民族好客、掠夺成性、无法制。平原地域,性格呆板守旧;大海附近的居民,具有冒险精神、勇气和智慧。

2.可能论(或然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可能论认为环

境并不是肇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

3.适应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限制、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5.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一种

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称为环境感知

6.文化决定论: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7.和谐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

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搜

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解释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经验主义方法特征:一方面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由个别推论到一般,已知推论到未知。

经验主义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从样本中推断,不排除从特例中推断的危险。难以提出假设,发展理论。主观性。

2.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两者缺一不可。建立科学的

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是其方法论的核心。

意义:实证主义方法论发展了人文地理学,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题;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不足:经济决定论倾向;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

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联系与区别:二者都是依靠观察,而经验主义从样本中归纳,隐含了从特例中归纳的危险,但实证主义设计了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避免了这一危险。

3.人本主义方法论:针对实证主义忽略“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人本主义加强了对

人的研究,以人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积极影响:历史地理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历史结论已在,无需再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故在这个领域只能依靠唯心主义方法;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社会地理学方面,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即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足:唯心主义倾向

4.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

释现实。其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影响: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结构主义影响力较小。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1.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

规律的科学。重点研究人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差异

2.计量地理学:强调数量化及统计学的应用,数学符号和地理资料数字化,预测和

趋势分析。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1.人口转变:是从传统人口在生产类型(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低、低、低)的过渡。

2.人口转变理论: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础。原始阶段(极高、极高、低)

—过渡阶段(高、高、低)—现代阶段(先:死亡率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迅速增长;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降低)

2)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在国际上影响最大。分为:高位静止阶段HS—

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期扩张阶段LE(出生率降)—低位静止阶段LS—衰退阶段D(负增长)

3.人口转变模式:

1)中国:

旧中国:高位静止阶段。高高低

1949—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下降,高出生率,自然增长逐渐加速

1970--1990:后期扩张阶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也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预计2020年前后:低位静止阶段

2040年后:衰减阶段。

2)影响因素:技术、经济、政治、文化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1.适度人口是建立在人口容量的基础上的。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

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

量。实际人口少于适度人口就是人口不足,实际人口多于适度人口是人口过剩。

4.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在最有利的条件

下获得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出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军事所需人口。后者高于前者

5.适度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它对剖析人口现象有着

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制订、区域规划

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

义。(区域发展—虚数、参考、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人口预测、评估)

②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的执行人

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

政策的误解。(人口政策—人口战略基础、执行、认识)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

人口转变基本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不仅

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实际人口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及早科学

的确定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成人口转变,使其与经济增

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证人口转变的完成。(发展中国家、经

济落后且人口过剩、确定适度人口、保证人口转变)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1.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是指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即规律:趋向湿暖地区(中低纬度指向)、低平地区、岸边

(河岸、海岸)

4)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势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②社会因素:生产力水平、历史文化、政治因素。

2.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概念)2: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叫做人口迁移。

2)解释迁移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二是个人动

机变化产生的因素。最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政治因素和人文因素、生态环境对人口迁移也有重要影响。

3.人口构成:人口总体内部的各种属性特征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常分为:人口自然

构成(年龄、性别)、人口地域构成和人口社会构成(劳动、家庭、文化)。人口文化构成(教育水平)。

4.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

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四、人种

1.人种(种族)概念3: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相似遗传特征

的人群。

2.地理人种概念3: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

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成为地理人种。地理人种一下又分为地域人种和小人种。

五、民族

1.民族: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

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六、民俗

民俗:即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农业类型

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是一种刀耕火种的迁移式农业。土地经

过多年种植,肥力丧失,另寻他处。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种利用。

2.传统农业: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是一种生计农业。

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其产品除主要为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后,剩余量不大。特点是: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稳定、积累慢。

3.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

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又成为商品农业。具有科技化、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等特征。

二、农业景观: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以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三、农业区位论

杜能圈:由于不同的地点到城市中心的运费差决定了农产品的收益大小。一定地方所选定生产的农产品,应当是获得最高利益的那种产品。农民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调整其农业生产方式,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因此,按照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六个农业圈:自由农作物、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业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是否易于运输、是否需要保鲜

能源因素:水力发电、燃煤等

市场条件:生产目的是消费,接近市场

劳动力条件: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对环境的破坏

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跨国经济合作。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概念

1.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成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

的集合体,还包括居住地之间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是人类的活动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

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涉及四方面的含义: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内部城市化: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2.外围市区城市化:对外交通系统的延伸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

扩展与城市化

3.郊区城市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

4.逆城市化阶段:摆脱不舒适性

三、城市化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剩余粮食是城市形成

的第一前提,农业生产劳动力是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比例一般也越高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③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④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①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②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③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群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④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五、城市地域

1.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

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2.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

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统上的投影。

3.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1)集聚力:

①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城市中心是最好的区位(物质)

②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引导作用(心

理)

2)离散力:

①经济条件方面:原商业区周围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后,收益下降(收益);地价

高、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带来高的成本与负担(成本)

②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原来

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城市中心声望下降,相反,

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加速了城市的分散化过程。(声

望)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系那个

对于交通动脉线、开发区域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组织城市空间增长运动的方向。总之,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折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同心圆模型:该模型分为五个同心圆带,分别是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

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①中心商务区: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银行等,多为高层建筑,交

通汇集量大

②过渡带,以商业和住宅相混合为特点,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

③工人住宅带:产业工人集中的住宅区,条件比第二带好

④中产阶级住宅带:白领阶级住宅区,住宅条件较好,多为单户住宅

⑤通勤带:高收入阶层的住宅区,也是城乡交错地带。花园单户住宅,开车上

班,在城区工作。

2.扇形模型(图):扇形理论认为,由于交通因素的作用,城市的地域结构会在同

心圆的基础上发生变形,在交通条件特别优良的方向(即沿交通线),内层区域会向外扩张,形成扇形变化。优点: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交通因素的影响;从众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在研究方法上比同心圆理论更近了一步,缺点:只凭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发展运动,忽视其他因素,影响其模式的典型性。

3.多核心模型(图):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区位、集聚、利

益、房租、地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城市地域产生了多级核心。优点:考虑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触及了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缺点: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讨论很少,尤其是没有深化分析不同核心之间的等级差别。

七、城市体系

1.城市系统(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

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

2.城市的等级结构:城市系统的大小层序及职能作用的规律配置。

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城市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指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通常人口规模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局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成为等级规模法则。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的高度,其次代表城市的标致建筑物,第三是城市

的格局。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

6)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此外,还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语言和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外延性和连续性

2.距离衰减性(连续)

3.层序性和阶层性(跳跃)

4.复合性(与外来语言)

5.竞争性和同化性

6.演化性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现象

好。平原、港口、河流附近同外界交流频繁,有利于语言传播扩散

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行政区划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语

言对外的影响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的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的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的移民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0

5.新来的移民来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

6.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全世界分布面积广,影响极大的宗教。

2.佛教: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王子创

立了佛教。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修行解脱的主张与当时印度盛行的种姓制度相对立,收到底层民众的支持而四处传播。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

①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不在于外部世

界,而由个人的惑、业所致。

②佛教的分支:大乘教、小乘教

③佛教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前6世纪中叶—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的初

创时期,这一时期释迦牟尼创教并向弟子传承教。2)前4世纪中叶分为许多

教团,进入部派佛教时期。3)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教盛行,7世纪以后一

部分教派与婆罗门教形成密教。4)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地消失,直到

19世纪才稍有复兴。(创教、分教团、鹤立鸡群、衰落复兴)

3.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

从始祖开始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

基督教的教派:基督教、东正教、新教。

4.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主要分布于亚洲、

非洲、欧洲、美洲。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

二、宗教的传播

1.导致传播的原因与宗教主要传播形式

1)移民

2)传布: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争战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东方宗教之间都是兼容的);竞争(宗教处

于不稳定状态,改信别的教);排斥(表现为宗教战争和宗教迫害)

2.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第十章旅游地理

一、旅游文化

1.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2.旅游系统:旅游系统即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

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3.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等

方面的动机。

4.客源地、目的地、通道之间的关系(画图)

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5.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

1)赚取外汇,实现工业化,改善收支平衡。

2)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于增加就业。

3)旅游业可以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

4)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5)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破坏区域的经济发展

6)引起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

2.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植物、野生动物、水体、大气、地质

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①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基础设施超负荷,特别是在旺季;带状发展和蔓

延,特别是在缺乏规划控制的地方;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

②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一方面设计良好,位置适中的宾馆可以帮助恢复城市衰

落地段;另一方面,城市宾馆的建设征用的土地往往位于城市居民密度较高

的地方,使城市用地更加紧张

3.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从欢迎到憎畏。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拥挤不堪

2)示范效应:旅游者以自身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

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成为师范效应。对于落后地区而言,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极大作用。但示范效应也带来了不良后果,如有争议的都市价值和腐朽的东西。

3)旅游和社会道德:带来更多犯罪、

4)旅游和宗教:

5)旅游与语言:当地语言的纯净度

6)旅游与健康:病菌的传播

4.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1)促进旅游地的文化变更和交流

2)引起旅游工艺美术和形式上发生的变化,也改变了这些工艺美术品原来的意义,

原来富有宗教和礼仪意义的工艺品现在变成了商品。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

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2.政治整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

有共同利益和愿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

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2.国家的基本特征:拥有确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

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

三、国家权利

1.国家权利2: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

力或国力

2.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

1)领土空间:地理位置、领土面积

2)自然资源:资源在各国发展中的地位,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人口规模:人口数量决定这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一国只有被列入“人口众

多”,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国

4)经济水平: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

5)军事力量

6)科学技术

7)国民士气

8)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克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

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3.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P=(C+E+M)*(S+W)

C –基本实力,人口和领土

E—经济能力economic

M—军事能力military

S—战略意图strategy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wil

4.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地缘政治/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地理单元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主

体,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政治学中称为国际关系,在政治地理学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全球地理格局学说

1)海权论: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

至关重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

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2:麦金德认为,陆上实力和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

历史的一条主线。他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地带和外新月地带。心脏地带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内新月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印度、中国等欧亚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新月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这就形成了内新月地带包围中心地带,外新月地带包围内新月地带的格局。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难以进入,又由于心脏地带地势平坦,适合修建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利用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

3)陆缘说:斯皮克曼对“心脏地带”持相反意见。认为影响全世界的战略不在“陆

心”,而在陆缘。他认为,从地理条件来看,陆心地区的自然条件偏旱、缺水、严寒,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相对落后,而陆缘,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世界人口最密、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控制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地缘地带。

4)多极世界模型: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1.地理物象(重要概念3):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应在人脑中

的形象。人类的外在行为是以地理物象为基础的,

2.地理物象成距离衰减的规律性:物理距离;时间距离;价格距离。

3.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特征:一方面地理环境及其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地理物

象也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经历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地理物象也会相应变化。

4.心理图谱: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

的地理事物图像。

5.地理物象简图:人们把头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描绘出来而形成的图。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2007-07-16 13:08:19| 分类:地理学作业|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个学期选择了汪涛的人文地理课,上完以后明白为什么她只能教旅游管理班了。水平一个字:“烂”。 下面我把我和另外2位同学整理的材料发到网上或许能造福带一届的。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l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l 研究内容: (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2、分析文化区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地理学是从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开始其研究的。文化区,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亦多是从其空间的分布开始的。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特征 l 文化扩散类型: (1)扩展扩散 ①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 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例如苏格兰威士忌从社会的下层传到社会上层。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例如滑旱冰就是从滑冰演变过来的。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u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人得向提供着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 u 地域文化创造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地理学》全文复习资料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人文地理学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⒈★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⒉★人文地理学的特性: ①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 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

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区域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 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③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 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⒊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①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 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 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考研专业词汇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近代人文地理学:(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论。(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苏尔:文化景观学派。(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 6、现代人文地理学:美国谢佛使作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学者,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总体特征:(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2)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7、中国: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8、方法论:(1)经验主义: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2)实证主义: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9、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10、文化结构:(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11、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1)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2)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3)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 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 23o26'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整理)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2007-05-22 08:12【大中小】【我要纠错】 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 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 (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 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 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 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 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 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 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 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 术密集型 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 识、技术 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技术 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 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30、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31、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32、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3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 ⑥全球经济 34、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35、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36、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3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3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 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3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 击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单选题 1、社会的老龄化划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率达到7%并不断增加、而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的现象。 2、人口的发展类型(金字塔) 3种类型:No.1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No.2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0); No.3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3、中国城市划分的标准 国际上采用的指标一般为:(1)人口规模;(2)人口密度;(3)非农人口比重;(4)行政地位;(5)服务设施;(6)建筑物集聚程度等。 1955年我国第一个市镇设置标准公布; 1963年的调整提高了建制镇设置标准,并撤消了一批市建制; 1986年对设市标准又作了较大调整,除人口指标外,又增加了经济指标。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市镇设置标准是1993年重新调整和公布的。 设镇标准: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总人口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和从事非农产业自理粮人口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人口20%以上;特殊地区可适当放宽(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地区、矿区、物资集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 设市标准:非农业人口数量(县级市,县城镇中≥8~12万;地级市,市区人口中>25万);国内生产总值(县级市全县≥6~10亿,地级市市区GDP>25亿);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县级市≥60%~80% ,地级市>80%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县级市>20% ;地级市市区>35%);财政收入(县级市≥60~80元/人,≥4000~6000万元;地级市>2亿;基础设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A 我国位于哪个的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B 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C 你能说出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相比,地理位置的优势各是什么? 地处中低纬度,海陆兼备 1.我国的海域图(临4海,1洋)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2.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国的疆域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北53°31′N临俄罗斯;南4°15′N临马来西亚; (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 西73°40′E临哈萨克斯坦;东:135°05′E; (东西跨60多度,长5200多千米)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海域辽阔,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岛屿众多:E.g 崇明岛,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四、陆界和邻国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国 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14个国家: 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县、乡三级建制: ?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我国的现行的行政区划概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 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人文地理考试重点

人文地理考试重点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题,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他区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应用的三大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 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德国地理学家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因果,综合,比较,范围的原则。 法国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强调人对外界环境是主动地,不是被动的。人地相关论。 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革新(计量方法与数学模型的应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3s的应用)3.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社会化 我国古代四种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 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儿无法在另一地存

在,不得不将原文化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中,个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采用演绎逻辑,从一般规律处理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日本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印度模式, 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2.人们从事一切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都来源于自然环境3.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提供的物质基础,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