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课题:

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知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按顺序填数:(视机讲解“之间”,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数之间填了几个数。)

(夸讲学生真棒,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提问: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表现的好吗?(好)

那你们站排站的棒不棒啊?(棒)

其实啊,你们站排的时候就在运用好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学问呢?(想)

板书课题:排队中的学问

二、在活动中探索排队的问题

教学例6

1、探索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出示主题情境图)。

(1)认真观察情境图,(师提示: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他们中间的人被树给遮挡住了,请问他们之间有几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

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求他们之间有几人?学生讨论说出可以通过列算式、数数和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以同桌为小组,“□”代表小丽,“?”代表小宇,其他同学用“○”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样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同学。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

师提问:请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师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a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不包括小丽和小宇,所以不能

数10和15.

(4)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得出:15—10=5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呢?减10又是什么意思呢?

小组说一说: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结合画图或摆学具,学生很容易明白10是哪一部分,1是哪是一部分,为什么减去?)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12个同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丽是第9个,小刚是第6个,他们俩中间有几个同学?

(找12个同学表示题意,引导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完成本题。)

(2)教材79页“做一做”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四、拓展训练

1、练习十八第5题。

(生同桌小组选择恰当的方法完成后,举手汇报。师需强调:在星期一的基础上加上推迟的3天。)

2、练习十八第6题。

(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汇报。师需强调:10页和14页也是今天读的,要算在内。)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排队中的学问

方法一:11、12、13、14

方法二:○○○○○○○○○□○○○○?

方法三:15—10—1=4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黄爱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xx年10月版

思想花火

我的教学主张

教育在今天已经不能只停留

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与技能上,

停留在让学生只知模仿与继承、

不思考不创新的层面上,教育应

该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

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中对于“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

育”有一项要求,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方法……”。简而言之,要培养能适应终身学习的学生。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的本真。

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其根本的任务就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包括:(1)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2)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3)倡导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着眼全人的发展,这必将使课程目标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数学教学来说,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应提倡“以学论教,发展为本,活化教材”。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为学

生的发展服务,不是学生为教师或教材服务。要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我们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更要在数学教育中教育孩子做人。

综上所述,教师应顺应时代,认知新世纪的终身学习理念,应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全面素质,应明确师生平等互动的新型关系,培养适应终身学习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以课堂为小社会,视社会为大课堂,上好每一堂课,既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也使自己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

英国皇家出版局在1981年出版的《库克罗夫报告·数学问题》的这本书中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其中前面两个分别是:(1)为什么教孩子学数学?回答是: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在商业和工业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都有很大的用处。(2)为什么人们喜爱数学?回答是:数学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人们从中得到了智与美的满足,但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数学有用而爱好它。这两个问题对实现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大众化数学”要求是很有启发的。

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育要走一条以大众数学教育为目标的“普及”教育路线。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小学数学中反映和渗透21世纪社会发展对公民提出的必备的数学知识;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

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数学课堂必须探索学习的新形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一)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树立尊重个性的教育观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Howard Gardner)在学校进行推进教育的研究项目《零点项目》时,开始对那些不被大多数人认为聪明的学生的“才能”进行关注。他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综合神经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史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天才儿童、脑损伤儿童、正常儿童及各民族儿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数据和例证,发现并证实了人具有的多种的智能,提出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聪明,只不过因为人类对于智力的偏颇理解而未被人珍视。他的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智力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告诉人们,人生来具备多种的潜能,比如音乐智能、身体运动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这些潜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组合不同,经过后天适宜环境的刺激,使人具有了不同的能力特征。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实施探究性学习。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另一条途径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2.让儿童去“做数学”。

(1)什么是“做数学”?

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地或是伙伴合作的)探索性的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

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可见,“做数学”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究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2)怎样让儿童去“做数学”?

我们可以借鉴hands-on的理念并将其引入小学数学的教育之中。 hands-on意思是动手活动。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一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什么是hands-on方案呢?其特点是:第一,这一方案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第二,这一方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三,这一方案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四,hands-on 提倡合作交流。第五,hands-on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

3.强调体验性学习。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既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4.小课题和长作业。

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作业布置的一个重要趋势。学生进行小课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2)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3)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4)对小课题的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5)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操作,其内容结合身边的事物。(6)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

这种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中,感知和体验数与图形的现实意义,初步了解一些数的规律,学会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摘自《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第二篇,本报有删节。)

黄爱华

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大问题”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获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家。曾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曾应邀赴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先后出版教育类专著8部,发表文章300余篇。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小班教案学会排队反思

小班教案学会排队反思 小班教案学会排队反思活动目标: 1、知道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味道,能初步分辨甜酸苦辣。 2、愿意向大家说说自己品尝食物的体验和感受。 3、乐意与同伴交换食品,在游戏中分享与同伴一起品尝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第一桌:小零食第二桌:蔬菜第三桌:水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表情,他为什会是这样的表情呢?(播放课件第一张苦的表情)(幼儿自由回答)师:咦!他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他又尝到了什么呢?(播放课件第二张酸的表情)(幼儿自由回答)师:这个宝宝哭了,小朋友你们猜猜他吃到的是什么东西。(播放课件第三张辣的表情)(幼儿自由回答)师:这个宝宝笑的真开心啊!小朋友你们猜猜他吃到的是什么东西。(播放课件第四张甜的表情)(幼儿自由回答) 二、幼儿品尝 师:是这样吗?老师、小朋友都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吃的一会儿我请小朋友来品尝品尝。

(放轻音乐,幼儿开始品尝。老师将幼儿分为3组,每组幼儿由老师邀请依次来尝苦、酸、辣、甜四种食物)。 师:(及时捕捉幼儿品尝味道时的各种表情) 三、幼儿说说品尝到各种味道后的感受 1、请幼儿说说你尝到了什么味道?觉得怎么样? 2、尝完以后老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吃到的食物名称。 师:你们还知道苦的食物有哪些? (幼儿自由回答)师:你们还知道酸的食物有哪些? (幼儿自由回答)师:你们还知道辣的食物有哪些? (幼儿自由回答)师:你们还知道甜的食物有哪些? (幼儿自由回答) 3、请幼儿看自己或别的幼儿尝味道时的表情,猜猜他们尝到了什么味道。(运用多媒体放幼儿的照片)请幼儿表演一下吃各种味道的表情。 四、总结师:苦瓜、苦丁茶虽然很苦但是可以去火。 师:话梅、柠檬……他们是酸的,酸的东西可以开胃,有助于我们的消化。 师:辣的东西可以刺激我们的胃口,也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哦! 师:甜的东西小朋友们都爱吹,但是一定要少吃,吃多了容易长胖,还会长蛀牙……所以吃完甜食后小朋友一定要漱口。

奥数 一年级 教案 第六讲 排队的学问讲课教案

排队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这节课中我们就将来初步学习什么是排队问题.首先进一步明确“第几”和“几个”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解答相应的计算队列总人数的应用题,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学会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知识点:1、根据某个人(或物)的位置来计算总人数. 2、已知某队的总人数,来判断某人(某物)的具体位置. 3、计算两个人(或物)中间相隔的人(或物)的个数. 1、教学点为各位老师准备了本节课的挂图.

【教学思路】开课的时候跟学生一起做游戏,老师可以自己设计游戏形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几”和“第几”的区别,巩固“前”“后”“左”“右”的方位顺序.为后面学 习排队问题进行铺垫. 趣味谜语一:鹰捉小鸡 小伙伴,一起玩,鹰捉小鸡一长串. 小明个高站前面,十位同学在后面. 大勇对面跑得快,专抓龙尾玩得欢. 想一想,算一算.共有几个小伙伴?()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我们一起拍拍手: 第一排左边第3个同学举起右手; 第二排右边3个同学举起左手; 第三排左边第4个同学,和你右边的同学握握手; 第四排右边4个同学,和你前面的同学拍拍掌. ……

趣味谜语二:队列训练 天蓝蓝,草青青,同学军训真高兴. 队列训练最精彩,队伍排成一长串. 正中站的是小新.前面同学有7名. 后面同学也7名,前数后数都相等, 仔细想,算分明,这队学生共几名?() 趣味谜语三:座位几排 影院门前人如海,进院对号坐下来,正数我坐第6排, 倒着数来第5排,出个题目你猜猜,影院座位有几排? () 【教学思路】(1)第一个谜语是复习,除了10个小朋友扮演小鸡,还有1个同学扮演鸡妈妈,一个同学扮演老鹰,所以一共有10+1+1=12(个)同学. (2)小新前面7个同学,后面也7个同学,加上小新自己一共是:7+7+1=15(个)同学. (3)正数我第6排,倒数我第5排,说明我的前面有5排,我的后面有4排,一共是10排. 对于(2)(3)是今天所学内容,在秋季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认知,如果孩子理解起来 较难,可放在后面学完新课后解决. 前面在学习几和第几时,我们提到了排队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队列中的数学问题. 一些同学排成一行或一列,以其中某一人为标准来数人数,知道这个人从左右或从前后 数的位置,就可以求得这一行或一列的人数,这类问题就是排队趣题. 求队列人数时,一定要做到既不遗漏,也不能重复,尤其是作为标准的这个人是加上还 是减去是解题的关键,排队的问题通过画图更容易解决.

一年级数学-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课题: 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知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按顺序填数:(视机讲解“之间”,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数之间填了几个数。) (夸讲学生真棒,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提问: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表现的好吗?(好) 那你们站排站的棒不棒啊?(棒) 其实啊,你们站排的时候就在运用好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学问呢?(想) 板书课题:排队中的学问 二、在活动中探索排队的问题 教学例6 1、探索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出示主题情境图)。 (1)认真观察情境图,(师提示: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他们中间的人被树给遮挡住了,请问他们之间有几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

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求他们之间有几人?学生讨论说出可以通过列算式、数数和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以同桌为小组,“□”代表小丽,“?”代表小宇,其他同学用“○”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样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同学。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 师提问:请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师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a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不包括小丽和小宇,所以不能

社会活动我会排队说课稿

《社会活动——我会排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青岗铺幼儿园冯亚妮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班教材《我会排队》 本次活动,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活动方法、说活动流程等方面向各位老师加以说明。 首先说教材:《我会排队》是中班第二学期的一节活动。本次活动是社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排队的重要,学会依次排队等候。掌握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提高培养幼儿自我约束意识 ,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拟定了包括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排队的重要,学会依次排队等候。掌握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2.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目标,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排队的重要,学会依次排队等候。

活动难点是: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以上我说的是教材,下面我说说活动方法。 先说教法: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采用直观法、提问法、示范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操作法、探索式教法等方法开展本次活动。 再说学法:引导幼儿通过参与、讨论、模仿、操作、展示等活动方式,逐步完成活动任务,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认知基础,我做了以下准备: 空间准备:为幼儿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空间环境 物质准备:矿泉水瓶、带绳子的小球、 知识准备:课件图片 我解说的第三个方面是活动流程: 根据本次的活动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玩手指游戏,导入新课 通过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二)闯关游戏,初步体验 这个环节,幼儿通过观察交流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观察图片明确游戏规则:一个人一个球一个瓶进去出来。 2、观察图片明确游戏规则:二个人二个球一个瓶进去出来。 3、观察图片明确游戏规则:四个人四个球一个瓶进去出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学问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排队中的学问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讨论解答出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应用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问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讨论出多种解答的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教学学具:自制教材79页例6情境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谁能从小到大报出它们呢?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排过队吗?在哪里排过队?排队的时候你数过数吗?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排队,排队中也有很多数学学问,你知道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下面,老师请10名学生上台排队,看着我们这队人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1) 一共有多少个人? (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 小红排在第7,小明排在第10,猜猜他们之间有几人?…………… 2、情境,引出课题 师:大家都很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排队中的学问,即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下面我们重点学习第3个问题,看看小红和小明中间有几个人? (板书)排队中的学问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 3、师出示自制例6情境图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 生: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他

《排队的学问》教学设计

《排队的学问》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分析北师大版、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异同,结合学生实际,参阅了《找规律》、《分类》、《统计》、《用数学》以及《数学广角》等章节,设计了《排队的学问》这节一年级数学活动课。 活动内容:给数字、图形等排队。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给数字、图形、小朋友排队的活动中,掌握排队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中体验事物的发展顺序,能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学具:1――10的数字卡片,苹果图,打扫卫生图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出排队问题 1、学生看着大屏幕,一边拍手,一边读《拍手谣》。 从拍手游戏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从1按序排到10) 2、还可以怎样排?(从10排到1) 3、引出课题(揭题并板书:排队的学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的拍手游戏,从1数到10来提供一组有代表性的数字作为学习材料,这样,既创设了民主、合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真是可亲、可信、可学。 策略建议:1、学生边拍边读,自然发现“数字”排队;2、10比前面任何数一个都大,为什么总被排在后面,引出不同的排队方法;3、对比从1到10和从10到1,激发学生探讨其它排法,引出排队的学问。]

大班《大家一起来排队》优质课教案

《大家一起来排队》 教学领域: 社会 年龄段/班: 大班 执教教师:李秀红 活动目标: 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了解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水彩笔、绘画纸、板凳、桌子、泡沫地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自行拿凳子摆半圆座位,教师一旁观察幼儿拿取摆放凳子时的秩序。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拿板凳时,特别担心,害怕小朋友拿取椅子时碰伤其他小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拿板凳才不容易发生意外碰撞事故? 幼儿讨论如何避免。 二、基本部分

(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 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引导幼儿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 游戏玩法:四张拼接的泡沫地垫代表电梯,两个小朋友充当电梯的两扇门。部分小朋友站在“电梯”里面,部分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乘客。引导幼儿有序的排队站在电梯门两侧。老师发出“叮咚”的声音,表示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打开(两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家来排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家来排队》含反思 小班教案《大家来排队》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大家来排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2、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 3、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在游戏中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队的重要性。 自觉排队,做到不推搡、不插队、不抢排,并在排队时学会等待。 活动准备: 公共场所排队图片,自觉排队日图片(11),手偶、大雁、小蚂蚁头饰若干,用报纸做的大青虫一条,糖果一盒。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基本活动: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诉幼儿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引导幼儿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表演手偶讲故事《不听话的小雁》 提问: (1)妈妈对小雁说了什么话? (2)小雁为什么会受伤? 教师小结:大雁飞行时排队很重要,谁都不能掉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挤不抢不吵闹 游戏:《大雁排队向南飞》。 游戏规则:教师扮大雁妈妈,带领全体女孩扮小雁跟着雁妈妈排成”一”字形队伍飞行,要求:幼儿听口令,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吵闹。 (1)教师和女孩一起做游戏,男孩在旁边加油。 (2)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排队飞行时,一个跟着一个,没有一个掉队的,表现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师和女孩一起进行游戏。 3、教师出示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图片进行简单的讲解。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排队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画图方法解决求整体的特殊情况(求和加1、求和减1),在依据信息画图过程中, 试图以和文字表达建立起联系,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体验用画图解决问题简洁、直观的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目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纯粹从推理计算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想到用画图架起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 将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图的形式支撑从而是问题更加生动直观,为学生沟通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图形表征便于学生能用最原始的“数”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快速解决

问题的能力;最后,便于学生为画数学图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教学难点:辨析何时需要加1,何时需要减1。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队,排队做游戏、排队买东西。排队可十个数学问题,动物王国中正在进行队列比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感受一下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1.依据信息画图。 羚羊队出场了,羚羊队长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说:我后面有5个运动员,你能猜猜我的 小队一共有多少运动员吗? (1)依据提供的信息画图,学生画图。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图。 (3)全班交流 由学生介绍图意,大家进行评价。并将算式、图和文字表述建立起联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会排排队

活动意图: 孩子们对于AB模式的排列还是比较模糊,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排序也比较混乱,教学中希望孩子们能发现AB模式的排列规律,并且能将这些简单的排列运用到生活中,使幼儿的排列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排列活动《我会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物体AB模式排列规律。 2、在初步掌握AB模式排列的基础上尝试AABB的排列模式。 3、在操作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具:男孩女孩、红苹果、绿苹果图片若干张(人手一份) 2、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发现,在环境中发现AB间隔排列规律 1、苹果排排队 1)老师:今天早上,老师发现了一颗很奇怪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长的特别奇 怪,有红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来看一下吧:这是红色,这是绿色……让幼儿依次说出苹果的颜色。…… 2)老师小结:水果都是按照红色、绿色、红色、绿色这样的规律长在树上的,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没有? 2、动物宝宝摘苹果 1)老师:咦?谁在说话?哦,原来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发现了这颗奇怪的苹果 树,现在它们都来到了果园里,要准备摘苹果了 2)老师:不知道小朋友发现了没,刚才我们看到的苹果宝宝长出来的时候, 都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哪里特别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AB模式的排列)所以啊,小动物要摘苹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它们一定要像苹果一样排好队伍,才可以到果园里来。 3)小结:小动物去摘苹果要像小动物一样排好队伍才可以进入果园 二、找规律,探索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

1、看一看 1)导入:先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吧. 2)小动物要出发去果园了,它们是怎么去果园的?(是座大巴车来的) 3)老师出示大巴车:“看,谁来了。 2、说一说 1)“谁排在大巴车的最前面?接着是谁?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要像苹果一样排好队伍。 2)老师:小狗小兔是在车上是怎么排排坐的?让孩子依次说出小狗、小兔、小狗、小兔……“它们都是这样排排坐的吗?” 3)老师小结:小动物坐车时都是按照小狗、小兔、小狗、小兔这样规律排排坐的 3、摘苹果 1)车子嘟嘟都来到了果园里,它们要去摘苹果了 2)苹果可不是容易摘了,司机蓝猫说了,摘苹果一定要排好队伍摘,要不然可是摘不到苹果的,摘苹果时,小狗只能摘红色的苹果,而小兔只能摘绿色的苹果,并且要站在自己要摘的苹果下面,站错了就摘不到苹果了。咦?谁迫不及待摘了苹果啊?摘到了吗?(小动物摘苹果,教师故意安排一只小动物站错位置,摘不到苹果,引导幼儿说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三、幼儿实践操作 1、小狗小兔都摘到了苹果可开心了,他们跟老师说,它们不仅摘到了苹果还学到了本领,并且还会排排队呢! 2、但是小狗小兔要考考小朋友,想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学到今天它们学到的本领,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也学到了本领,你们学到了吗?让我们做给小狗小兔看看吧,好吗? 3、我们要给男孩子和女孩子分苹果,男孩子能分到两个绿色的苹果,女孩子能分到两个红色的苹果,所以要小朋友先帮忙分一下,看看你们分的对不对,是不是比小狗和小兔能干多了? 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排队中的学问教案

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知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之间的含义,并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重点的依据是只有理解了“之间”的含义,才能理解和掌握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重点强调画图法。 教学准备: 教材79页例6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按顺序填数:(视机讲解“之间”,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数之间填了几个数。) (夸讲学生真棒,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提问: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表现的好吗?(好) 那你们站排站的棒不棒啊?(棒) 其实啊,你们站排的时候就在运用好多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学问呢?(想)

板书课题:排队中的学问 一、在活动中探索排队的问题 教学例6 1、探索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出示主题情境图)。 (1)认真观察情境图,(师提示: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他们中间的人被树给遮挡住了,请问他们之间有几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法解决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小朋友们排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求他们之间有几人?学生讨论说出可以通过列算式、数数和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以同桌为小组,“□”代表小丽,“?”代表小宇,其他同学用“○”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样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同学。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 师提问:请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师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a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不包括小丽和小宇,所以不能数10和15. (4)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

最新整理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排队》教案范文3篇

最新整理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排队》教案范文3篇 范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三、师幼共同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结合图片讲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范文二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玩滑梯等。)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 先教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将儿歌中的“洗洗手”替换成其他内容,如,上厕所、滑滑梯等。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 3、情景练习:排队轮流喝水。 (1)请幼儿按男孩、女孩进行分组到喝水处排队轮流喝水。 (2)小结: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轮流如厕、洗手、喝水、玩滑梯的意识和习惯。 附:儿歌 不推挤 洗洗手,不推挤,

二年级奥数:排队的学问

二年级奥数:排队的学问 微微老师带小朋友看演出,渣渣兔混在队伍里.从前数,它在第 7 个,从后数,它是第 6 个.请问:这次一共有多少人看电影?(包含渣渣兔) 看演出,真高兴.小朋友们并排坐,前面座位有 8 排,后面座位有 10 排.请问你,影院座位有几 排? 一、基数与序数——第几个:包括自己;有几个:不包 括自己二、分清方位——前、后、左、右 三、排队问题——画图解决 步骤:1、有名字的人物用特殊符号 标记 2、排头、排尾,用○标记; 3、其他人,用…….

一群猴子排排坐看演出.猴王坐在正中间,从左数它是第 7 只,从右数它是第几只?一共多少只猴子? 在舞蹈表演中,18 只小动物排成一队,从右往左数,cc 猫是第 8 只,从左往右数它是第几只? 一个主人公 ① 第几+有几:总数=几+几 ② 有几+有几:总数=几+几+1 ③ 第几+第几:总数=几+几-1 ④ 知道部分求整体——加法;知道整体求部分——减法 ⑤ 注意重复计算的人

①20 只小羊表演儿童剧.从左往右数,树妖扮演的小羊是第 8 只,从右往左数,大眼怪扮 演的小羊 是第 9 只,那么树妖和大眼怪之间有多少只小羊? ②20 只小羊表演儿童剧.从左往右数,树妖扮演的小羊是第 8 只,从右往左数,大眼怪扮 演的小羊 是第 9 只,那么从树妖数到大眼怪一共有多少只小羊? ③20 只小羊表演儿童剧.从左往右数,树妖扮演的小羊是第 12 只,从右往左数,大眼怪 扮演的小 羊是第 15 只,那么树妖和大眼怪之间有多少只小羊? 两个主人公——方法:画图法(画图要仔细) 区分:从 a 到 b,包含 ab;a 和 b 之间,不包含 ab

排队问题教案---新版

排队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体验生活中处处又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排队问题,你们感兴趣吗? 你们看陈老师把谁请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出示喜羊羊排队图片 师:这里也又数学问题呢? 从前数灰太狼排在第几个?从后数他排在第几个?一共又多少只小动物? 师:这排队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板题:排队问题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出示题目: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数小军站在第5个,从后数小军站在第4个,你知道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 (1)借助学具摆一摆指一名投影下演示 (2)你能看图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4+3+1 5+3 4+4 如果不看图,根据题目中给的信息怎样列式来解决呢? 5+4-1 说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1 出示一列队伍,验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队伍发生了变化,请你在心里默读队形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小军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摆一摆 怎样用列式的方法解决呢? 5+4+1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意思?为什么加一,加的是谁 师: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需要减1呢? 三、运用知识 (1)有一些盆花放在走廊里排成一排,有一盆是菊花,菊花的左边有7盆花,菊花的右边有4盆花,一共有多少盆花? 想好后和同位说一说 汇报,你是怎样思考的7+4+1 (2)出示楼房图片,口述题目:老师家住在这样的高层里,从下数老师住在第9层,从上数老师也住在第9层,这幢楼一共有多少层?把答案写在书上 9+9-1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来排队》附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来排队》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排队的方法,一个跟着一个,不抢排,不插队,不吵闹,要遵守排队规则,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2、让幼儿知道排队是一种文明行为,了解"自觉排队日"的相关常识。 3、体验感知集体生活中排队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掌握排队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队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自觉排队,做到不推搡、不插队、不抢排,并在排队时学会等待。 活动准备: 公共场所排队图片,自觉排队日图片(11),手偶、大雁、小蚂蚁头饰若干,用报纸做的大青虫一条,糖果一盒。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基本活动: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诉幼儿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引导幼儿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表演手偶讲故事《不听话的小雁》 提问: (1)妈妈对小雁说了什么话?

(2)小雁为什么会受伤? 教师小结:大雁飞行时排队很重要,谁都不能掉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挤不抢不吵闹 游戏:《大雁排队向南飞》。 游戏规则:教师扮大雁妈妈,带领全体女孩扮小雁跟着雁妈妈排成"一"字形队伍飞行,要求:幼儿听口令,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吵闹。 (1)教师和女孩一起做游戏,男孩在旁边加油。 (2)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排队飞行时,一个跟着一个,没有一个掉队的,表现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师和女孩一起进行游戏。 3、教师出示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图片进行简单的讲解。 游戏:《蚂蚁搬虫》 游戏规则:幼儿排队运大青虫,听从口令排队踏步走。认真遵守排队秩序。 教师扮蚂蚁大王和全体男孩扮演小蚂蚁一起玩搬运大青虫的游戏。游戏中巩固排队的方法和规则。 二、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出示"11"图片让幼儿说一说"11"像什么?教师结合图片"11"讲解"自觉排队日"中标志的含义,让幼儿排队时要像11的顺序排号。自觉排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养成主动排队的好习惯。 2、教师出示公共场所排队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图中的人是怎样排队的? 3、(1)让幼儿说说在幼儿园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 (2)让幼儿说说周围同伴中,哪些小朋友排队时表现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队时表现的不好? 教师总结:排队守秩序,向排队表现好的小朋友学习。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我会排队》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我会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学会依次排队等候。 2.掌握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 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熊;小动物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幻灯片我会排队。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小熊玩偶)小朋友们,我是小熊,今 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曾近和伙伴们发生的故事,你们 想听吗? 二、小熊买冰淇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提问(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它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大家来排队: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让幼儿给小 动物排队。

二、讨论:怎样排队 1.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印证幼儿的回答。 4.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排队呢?(幼儿回答) 5.教师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教案出自:教案网)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有间距。 三、我会排队 1.师:如果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排队拥挤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 2.巩固排队的要点:不插队、不拥挤、有间距,养 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练一练:请幼儿排队来接水,巩固排队的好习惯。 附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小熊最爱吃冰淇淋了,一到夏天,它每天都要去小 兔的冰淇淋店里买冰淇淋吃。一天,小熊又到小兔的冰 淇淋店买冰淇淋。今天买冰淇淋的人特别多,小兔的店 门口排起了队。有小猪、小狗、小猫、小羊。小熊排到 小羊的后面,它看到有这么多人排在前面,心想,要等 多久才能买到冰淇淋啊! 天上的太阳晒得小熊头上直冒汗。小熊想,我为什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排队中的学问》

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中的学问》 xxxxxxxx二小教师:xx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例6. 教学目标: 1.能够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选取最佳方法。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例外的方法解决。 4.感受自己身边的知识,体会学数学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选取最佳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游戏法和谈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我们都要记得排着路队走出校门哦!你们可知道,在排队中也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故事。

2.xx排第(),xx排第()。 3.xx和小宇中间隔了()个人。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小组交流 要求小丽和小宇中间隔了几个人,怎么解决?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说出可以通过列算式、数数和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三)汇报交流结果。 1.画图: 小丽用○表示,小宇用※表示,其他同学用△表示,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有4个△,说明小丽和小宇中间隔了4个人。 2.直接数数: 11、12、13、14总共4个数,说明小丽和小宇中间隔了4个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提问: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3.xx算式的方法: 突出讲解:刚才老师看到有同学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15-10=5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提问:为什么要减1呢?减10又是什么意思呢?

排队问题教案19321

排队问题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体验生活中处处又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排队问题,你们感兴趣吗? 你们看陈老师把谁请来和我们一起学习。 出示喜羊羊排队图片 师:这里也又数学问题呢? 从前数灰太狼排在第几个?从后数他排在第几个?一共又多少只小动物? 师:这排队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板题:排队问题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出示题目: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数小军站在第5个,从后数小军站在第4个,你知道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 (1)借助学具摆一摆指一名投影下演示 (2)你能看图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4+3+1 5+3 4+4 如果不看图,根据题目中给的信息怎样列式来解决呢? 5+4-1 说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1 出示一列队伍,验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队伍发生了变化,请你在心里默读队形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同学们排成一队做操,小军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列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摆一摆 怎样用列式的方法解决呢? 5+4+1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意思?为什么加一,加的是谁 师: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需要减1呢? 三、运用知识 (1)有一些盆花放在走廊里排成一排,有一盆是菊花,菊花的左边有7盆花,菊花的右边有4盆花,一共有多少盆花? 想好后和同位说一说 汇报,你是怎样思考的7+4+1 (2)出示楼房图片,口述题目:老师家住在这样的高层里,从下数老师住在第9层,从上数老师也住在第9层,这幢楼一共有多少层?把答案写在书上 9+9-1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排队》教案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排队》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三、师幼共同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结合图片讲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篇二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学而思小学二年级-排队的学问

排队的学问 小事情,大学问——趣味谜语三则: 趣味谜语1.寻找位置 大家排队做游戏,小红队长其中站,前面同学有8名。后面同学有10名,细心的同学算一算,这列几人做游戏? 趣味谜语2.座位几排 影院门前人如海,进场对号坐下来,正数我坐13排,倒数还是13排,出个题目你猜猜,影院座位有几排? 趣味谜语3.十字队形 天蓝蓝,草青青,同学军训真高兴。队列训练最精彩,队伍排成十字形。正中站的是小玲.前面同学有四名。前后左右人相等,左转右转不变形。仔细想,算分明,军训学生共几名? 【例1】一队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华排第18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排第16个,已知小华的前面是小明,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例2】一队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小华排第18个,小明后面有16个同学,已知小华后面第二个是小明,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例3】21个小朋友排一队,从前面数小红排在第2个,小军排在小红后面第4个,那么小军从后往前数排第几个?【例4 】16位解放军叔叔排成一队报数,从左边报起大兵报10,从右边报起小强报12,求:从大兵开始往左数,数到小强为止一共有几位解放军叔叔? 【例5 】校舞蹈队同学站成了一个“十”字形,领舞者恰好站在“十”字队形的中间,不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左往右数,领舞者都是第6,这个舞蹈队有多少名同学? 【例6】(1)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队伍,无论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安迪都是第5个,这支方队一共有多少人? (2)二⑴班小朋友排成一个长方形队伍表演体操,每队人数相等,聪聪从前边数排第7,从后边数排第8,从左边数排第4,从右边数排第2,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表演体操? 本讲总结——排队问题: 一、关键点:画队列图 二、画队列图步骤:1.确定关键人物位置; 2.根据题意把数字标注清楚; 3.标注题目问的是哪段。 三、几种类型: ㈠单列队形 1.求总人数(方法):分段计算,没加的加上,多加的减去 2.求某人的位置(方法):转化为“求排第几,就是数到他共多少” 3.求两人之间的人数:(方法1):总人数减去左右两边的 (方法2):“左”+“右”-总人数=重复数㈡多列队形 1.十字队形(方法):画队列图 2.正方形队形(方法):总人数 = 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3.长方形队形(方法):总人数 = 每行人数×每列人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