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

序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更高密度的城镇和城市。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建“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社区”,鼓励那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设计,让人们愿意在那里长期居住,并以此为傲。

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为所有人提供了质量良好的生活,并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提供了安全舒心的环境。政府在政策上高度承认高品质设计是可持续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高品质设计?书中提出了高品质设计的七个设计原则,包括“场所具有自我特征”、“公共和私人场所明确分开”和“居住社区应带有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等,设计师还应知道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有什么(例如,有便利的通路,混合用途,吸引力,安全性,社区感和健康环境),书中还提到关于设计导则问题,一些具体的设计导则可以明确地指导设计,但是大部分导则却是空泛的,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高密度的社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不仅仅考虑内部和外部功能,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建筑风格和细节,以及外部场地、停车场的布局等。

包容性设计

生活街道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生活街道

书中提出了“生活街道”这个概念,它旨在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包容性的设计,也是包容设计概念的自然外延,可扩大到社区尺度、甚至是村庄城镇的范围。它是在可持续政策正不断发展,公众对可持续社区的需求日益壮大的历史环境下提出。

书中认为生活街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1.当居民们变老时,可以在此生活得很轻松很愉悦,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家

里。

2.它具有包容性,包括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内的所有社区成员都可以轻松且愉悦地在这里生

活。

生活街道有助于可持续社区的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包容性。可持续街区应提供人人平等的机会和机遇。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问题的提出:生活街道——为什么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和残障人士进入主流社会的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书中研究对象是老年人和一些残障人士,研究在现在老年化社会应如何为老年人设计出好的室外环境,也就是生活街道应该做成什么样子,书中所关注的居住社区的所有室外环境特征有,街道网、形状和类型;开放空间;路口;材料和路缘石;街道及人行道的宽度;座椅和指示牌等街道小品。通过调查研究老年人对社区街道是如何感知,及其住在社区中常遇到的问题,总结出生活街道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得出生活街道应该是怎么做。

解决问题:生活街道——怎么做

生活街道的环境设计中有六项设计基本原则:即街道空间的熟悉性、易读性、独特性、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并针对这六项设计做一一的解析和就如何创造具有这六项原则的街道空间提出设计的策略及手法。

一、如何创造具有熟悉性的街道空间:

1.街道、开放空间和建筑物是长期、逐渐建立起来的。

2.任何改变,都是小规模的、渐进的。

3.新规划、开发应采用地方形式、风格、色彩和材料。

4.街道样式应富有层次,包括主街、辅街、小巷和便道。

5.场所和建筑应按照老年人熟悉而易理解的原则设计

6.建筑物和街道小品应按照老年人熟悉而易理解的原则设计

二、关于如何创造具有易读性的街道空间:

1.以合适的街区尺度为基础,街区应布置在不规则的道路网络中

2.街区宜采用较小规模,尺度控制在60-100米之间

3.街道互相连接良好,短小且狭长。

4.场所和建筑的功能和入口都应清晰可见、明确不含糊。

5.标志应采用现实风格的大图案和大符号,用清楚的颜色与背景进行对比。

6.街道小品和其他潜在的不易察觉线索应设置在适合关键点和视觉的终端等

三、关于如何创造具有独特性的街道空间:

1.具有本地化特征;

2.有多种城市和建筑形式;

3.具有各种小型的非正式的、受欢迎和易理解的本地开发空间,他们应带有多种活动

功能和特征;

4.多种开发空间,例如公共广场、村镇绿地和公园;

5.用不同的地方风格、颜色和材料来组成街道、场所、建筑物和构筑物;

6.带有各种各样历史性的、城市性的、独特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7.多种充满兴趣和活动的地点;

8.美学特征要素和使用特征要素并存,例如树木和街道小品并存。

四、关于如何创造具有可达性的生活街道:

1.土地使用的混合性;

2.在住宅周边500米以内设置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食品店、邮局、医务室、绿

色空间(如绿化区。街道绿化带等)、公共卫生间、座椅和交通站等。

3.在住宅周边800米以内设置次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开放空间(公园小片绿地、

娱乐用地、公共广场)、图书馆、礼拜堂、社区娱乐设施和公共卫生间、座椅等;

4.建筑入口要明显且易于辨认;

5.在地下层设置入口,且加设坡道;

6.每隔100-125米设置公共座椅;

7.街道连接调理清晰,其交叉口简单明了;

8.当设计无法避免存在较小高差时,应采用徐缓的坡道而非一两个小台阶;当设计无

法避免存在较大高差时,要设置明显标识及防护设施,设置栏杆和防滑、防炫表面;

9.人行横道和公共卫生间要布置在地面层上;

10.入口门重量要小于2公斤,门把手应采用横杆形式而非球形,以便于体弱的老年人

开启。

五、关于如何创造具有舒适性的生活街道:

1.给人一种平静,包容的感觉;

2.采取老年人熟悉的建筑形式和他们可辨认的设计手法;

3.开发空间应有适当的大小,应安静而远离机动车,并配有座椅、路灯、公共卫生间

和遮蔽所;

4.设置次要道路,从而为人们提供远离拥挤人群和交通的替代路线;

5.设置行人专用道,阻止车辆通行,从而保证行人安全;

6.利用声音屏障(如植物和围栏)来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干扰;

7.设置封闭的公共汽车候车室,内部配有座椅,并采用透明的墙壁或大而明亮的窗户;

8.设置封闭的电话亭;

9.每100-125米设置坚固的带有靠背和扶手的公共座椅,座椅应有隔热材料制成;

10.普通的公共卫生间应设在地面上,靠近周围建筑群,同时保证路人可见。

六、关于如何创造具有安全性的生活街道:

1.混合使用功能;

2.建筑物的门和窗面向街道;

3.自行车道通过明确的标志从人行道分离出来;

4.通过树木、路面停车场或自行车道将行人与机动车相分离;

5.在十字路口设置两端带有视觉和听觉信号的可控信号灯,将其通行时间设定为

确保身体虚弱的老年人通行的足够时长;

6.在人行路及十字路口采用清新的颜色和材质对比来设置车辆减速措施;

7.设置宽敞的人行道,并保证其维护良好、干净清洁;

8.路面铺装材料应平整无反射,应通过清晰的颜色和肌理与墙体、自行车道以及

车辆减速带形成明显的对比;

9.路面铺装应平坦、顺畅、防滑;

10.格栅和排水沟的孔洞应该比手杖及鞋跟的尺寸小,以防陷入;

11.应种植叶片较小的树木,防止树叶下雨淋湿后粘连在路面上造成湿滑路面,引

起老年人滑到;

12.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应避免造成人行道上极暗和极亮的对比区域;

13.为有视觉障碍的人提供足够的街道照明;

设计策略应用于实践:生活街道——未来是如何

书中给我们指出设计指导建议在何时何地能够应用于实践;在工作和实践中哪类人能够对使用这些建议负责以及他们应持有的方法和原则。

显然,实现“生活街道”的最理想模式是创建整座新城及定居点,但新建社区在所有的规划实施中所占比例不大;实践中对于能够应用在城市住区的重建和再生过程中的设计策略其实也很需要。作者根据对新建城市居住区或定居点“生活街道”有17条建议,它总结概括了适合老年痴呆症患者使用生活街道的重要特征。同时作者还对这些策略可以应用于哪些设计做区分,如新建城镇设计、新城市扩容,可持续住区、私人或社会的大型房屋发展计划。

作者建议在设计早期阶段就应用这些设计策略,其中那些与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和街道网络形状相关的设计策略只能在早期阶段应用,而其他诸如人行道和公路的设计策略则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考虑,涉及街道小品等更细层级的设计策略则可以再施工图设计阶段考虑实施。

总结:生活街道的评价

生活街道的研究了解到老年人对室外环境的观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这是研究“生活街道”策略的最终目标。同时它还使老年人保持独立——“在原处居住”,在它的指导下,新建或改建的居民区为老年人能继续走出去、利用当地的设施,在居民区内部与人交流提供了可能。在包容性设计方面,“生活街道”有助于创造面向所有人开发的环境。在可持续社区建设方面,生活街道有益于涉及社会可持续性的方方面面,同时支持用步行和自行车替代机动车设施,有利于环境可持续性的达成。同时对痴呆症老人做研究方面积累经验,提供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方法,最后生活街道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变现有行业内不良的设计态度,我们不应该持所谓的“现代建筑决定论”,建筑师试图去塑造和改变人类行为的观点,而是我们应该是设计出一种比较人性化的室外环境去适应人们生活需要生活习惯,这才是包容性城市设计所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法——一种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技能的方法,同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析以往案例中成功和不成功的情况,进而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的方法。

文献阅读——关于城市“失落空间的再设计”

一、失落空间的定义:失落空间是令人不愉快的、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它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

二、失落空间起因:

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

2.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运动

3.用地区划与城市更新

4.公共空间私有化

5.改变土地用途

三、失落空间的再设计

关于失落空间的再设计书中有以下几点意见:“城市设计应该将城市片区的室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强调其组群和序列的关系,而非将其作为独立的单元考虑;”

“环境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单体建筑应融入其外部的公共空间之中,以使城市的空间形态不会因为城市用地区划和主观的交通系统的分割而沦为牺牲品;”

“没有可以孤立存在的建筑,而且无论多么伟大的建筑设计都无法摆脱其所在区位的城

市肌理的限制;”

“比汽车的行驶和停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城市街道和广场能够再度成为社会交往的空间。”

一位城市设计专家应致力于:1)、研究历史范例和现代空间演变的历程;2)、深刻理解城市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3)、将上述两点综合运用于设计过程中的技能。

四、城市空间的历史典范

“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

硬质空间:主要由人工界面围合,通常在功能上被用作社交活动的聚集;

柔质空间:指城市内外由自然环境主导的场所,在城市中是指在建筑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活动的公园、花园和绿色廊道等空间。

4.1对历史典范的回顾揭示出成功的硬质空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三维立体构架:确定了空间的边界、围合的程度以及围合界面的特性;

(2)、二维平面形式:指的是地平面的处理和连接方式,包括其材料、纹理和组合等;

(3)、空间中的实体布局:是指提供气氛或视觉焦点的雕塑、水景和树木等,是空间值得记忆的要素。

最成功的城市空间范例都是由这三个概念有组织地充分混合而构成的。空间与反空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边界的限定,这是城市空间成功的基本要素。我们所尊崇的经典城市开敞空间事实上都是“封闭”的,是从城市肌理和街区的格局分离出来的。它既是社交聚会的中心,也是威尼斯私人住宅对开敞空间的心里延伸。

——广场

罗马圣彼得广场是由独立布置的双柱长廊极好地成为了前庭的墙面,同时也是可以内外穿越的界线。一座方尖碑占据了中心,铺地的形式强化了中心与边缘的联系。在密集但是很不规则的建筑所构成的城市肌理中,伯尼尼创造了一个统一、连贯的空间,有效突出了布拉曼特教堂。独立的柱廊为从各个方向进入广场提供了可能性,并形成了一个强烈的中心。

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圣迪埃中心区的图-底关系,该设计上,开敞空间的边界没有被明确地界定,而只是依赖于格网这种强烈的几何形状。这里像标志物一样随意树立的建筑决定了城市形态,而其与公共空间的联系却消失了。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图-底关系,沿着狭长的拉斯维加斯地形,建筑没有组织地随意散布在城市空间中。而开敞空间只不过是建设后留下的空地而不成系统。

——街道

成功的街道空间也同样具备三维立体构架、二维平面形式以及提供趣味和焦点的实体等特质。交通是街道的本质,但它还具有更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在强调快速通行的现代城市中经常被遗忘。

分析街道空间发现有两种主要的类型:弯曲的(曲折型)与非弯曲的(直线型)。

街道-城市广场是欧洲传统城市赖以存在的空间体系。在罗伯?克里尔的《城镇空间》一书的序言中便介绍了一种对城市肌理的理解方式--“图底关系”。建筑是“底”,城市空间是“图”。在传统城市设计中,建筑立面围合势态将城市空间限定为一系列有限的“虚空”,这种平面图也证实了城市空间是一种连续的公共领域,内外彼此相联。这种空间形态对传统城市构成影响甚大。

现代美国城市和街道的突出特点是,一方面将街坊和建筑的重要性混为一谈,另一方面,又将街坊与由街坊和建筑所构成的街道空间的重要性混为一谈。尺度也是问题之一,市中心街道空间的高宽比通常是10:1,而郊区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则恰好相反为1:10.这种无视空间比例的做法是城市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应借鉴怒奥瓦大街和维斯比大街的经验来修正。

街道应当成为一个空间实体而不是建筑完成后剩余的空间。

——纪念性空间与亲切空间

如何把城市中的小型废弃地段改造成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曼哈顿中城的佩利公园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案例。这个地段用相对较少的预算建成一个绿荫中、瀑布前、白色活动桌椅布置在简单但具装饰性的铺地上的公共活动舞台。

进入这个绿洲,城市噪声被水声淹没,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在夏季的几个月中植物和水降低了温度,公园提供并不昂贵的食物,在喧闹的曼哈顿中城起到主要社交空间的作用,空间的尺度及其设施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佩利公园是一个受人喜爱的空间。

——信息交流的空间

另一个影响城市空间的普遍问题是现代城市中招牌的泛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城市,传播信息的设施经常影响我们对城市空间的感受,书写的信息或者广告设施取代了空间作为传递信息的作用,就像限定空间边界的建筑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一样。现代城市需要的是公共领域的清晰界定,而不是依赖信息传播系统和企业广告。传播文化价值的应当是空间而不是那些招牌。

4.2柔质空间:

1人性空间

对一个空间设计的好坏作出定性的判断,取决于它的功能意义及其空间形态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存在于包含自然和原生要素的柔质空间中的现状或规划的空间形态,经常比在以建筑形式表达的硬质空间中更能适应要求。忽视人性的需求必将产生失落空间。

2 乡村空间

3 公园化空间

奥姆斯特德为美国城市设计的众多公园系统中,这为景观建筑师想把大自然引入城市环境从而让市民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同时这些自然环境也可以作为休闲和社交的场所。这种“柔质”空间积极地、有目的地填补了建筑之间的空地,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不是由建筑界定的就成为“失落”的空间了。

4 象征性空间:日本的寺园

如果说美国公园和校园的设计,受英国景观传统的灵感激发将自然引入城市,那么日本的寺园则体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日本的寺园充满了象征手法和表达形式,是极具条理和精巧的空间,传递着日本社会的玄奥理念,石、沙、水和植物等自然构成表达人与环境之间哲学联系的隐喻。

五、城市空间设计的三种理论

在现代空间演进研究和历史典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理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这些理论的区别很大,但是将其放在一起讨论能为我们提供整合的城市设计潜在策略。

(1)、图-底理论:是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和开敞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用地比例关系的研究。是用来描绘虚实关系的图形工具,是明确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的平面视图的二维抽象。

(2)、连接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连接理论将重点置于系统而非图-底理论的那种空间图示,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的格局更重要。

(3)、场所理论:比图-底理论和连接理论更进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在场所理论中使用者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视觉感受和个人对相关公共环境的驾驭,与空间的水平围合和连接的原则同等重要。

对城市设计理论进一步理解:

1)、图-底理论:出发点是通过分析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联系来理解城市形态。图-底分析在界定城市肌理的纹理和形式、发现空间秩序的问题时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但也会导向静态和二维的空间概念。

2)、连接理论:这种方法把交通流线的动态性作为形成城市形态的动力。它的重大贡献在于强调联系和动态性,但有时也会低估了空间界定的重要性。

3)、场所理论:设计师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对于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性,文脉主义者强烈反对功能主义者从外部把抽象设计强加给城市的倾向。

三者叠加:本书建议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它会为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提供清晰地结构,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且尊重人的需求和独特的文脉要素。

图-底理论:

对城市设计的图-底理论作出最好诠释的是诺利于1748年所绘制的罗马地图。罗马的开敞空间被建筑实体勾勒出来,如果没有这些重要的地面建筑覆盖,空间将不可能连续。这与现代空间的概念正好相反,只有建筑才具有图形意义,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而空间则变成不具物质形态的容器。在诺利的概念中,空间就是图形。

图-底理论进一步指出当城市形态主要是垂直而不是水平的时候,如现代景观中常见的塔楼街区、板楼或摩天大楼,几乎不可能创造连续的城市空间。这种结果则与诺利地图恰好相反,给人的印象只是单体建筑,而连续的街区形态却不见了。

所以说,为了构筑室外空间的形态,必须精心处理空间和街区的边缘,建立一个包含转角、凹口、角落、通廊等的室外空间。如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托经常把空间设计的问题描述为将建筑形式与场地空间结构联系,或者将建筑立面转换以积极的空间。

连接理论:

连接理论将重点置于系统而非图-底理论的那种空间图示,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的格局更重要。

桢文彦在《集合形态的调查研究》中讨论了创造空间连续结构的几种要素:

(1)、合成形态(compositional form):独立的建筑组成了二维平面。在这种城市形态中,空间上的联系并不明显,而是典型的功能主义规划手法。

(2)、超大形态(megaform):结构组织被连接在一个线形构架上,这个线形构架是一个等级明确、开放、空间联系强烈的系统。超大形态的实验在20世纪50~60年代尤其盛行。

(3)、组团形态(group form):组团形态的形成是由于建筑物沿着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逐渐地累积聚集,其联系自然而有机。古代的村镇倾向于朝这种类型发展

连接理论最大运用是在费城中心区再开发计划

尽管如此,有关交通和连接的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结构仍然非常重要。这种连接理论在大尺度环境中最著名的应用之一是埃德蒙·培根对费城城市更新所做的设计导则,他尝试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向城市发展方向引导城市新区开发的方法,这样的规划也能成为刺激投资的有效办法。大尺度连接系统在创造完整城市形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场所理论:

比图-底理论和连接理论更进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在场所理论中使用者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视觉感受和个人对相关公共环境的驾驭,与空间的水平围合和连接的原则同等重要。

空间设计的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就抽象和物质而言,“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

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

那么城市设计师的角色就不仅仅是摆弄空间形式,而是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体环境中的各个部分以创造场所,其目标应当是物质空间和文化环境之间、现代使用者的需要和愿望之间寻求最适合的方案。

场所理论注重地方场所中人和空间环境的呼应,对文脉进行设计,另一种影响应是古典构成手法的复兴,包括使用对称、透视和轴线。马克柳斯在赫尔辛堡的北欧古典主义设计是一个好例子,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结构以统一其周围的不同要素。

场所理论的一代表人物是凯文·林奇:尝试定义场所理论时也从各个部分来研究城市。他的著作《城市意象》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给城市设计理论重新指明了方向,林奇提出了设计城市空间的主要原则:1)、“易读性”:使用者在街道上漫步时,头脑中形成的城市心智地图;2)、“结构和特性”:可识别的和统一的城市街区、建筑和空间类型;3)、意向性:使用者在移动时的感知以及人们怎样体验城市的空间。

他的城市形态五要素包括路径、边界、片区、节点和地标,按林奇的说法,每个城市都可以被划分成这五个部分,并且其空间结构可以被分析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础。

场所理论另一代表是阿普尔亚德,他的研究对我们理解街道很关键,除了机动车交通和停车的功能外,街道还可以提供混合功能和社会交往。作为城市文脉中的空间元素,临街空间巧妙衬托了城市空间中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交融。从社会行为的视点看,阿普尔亚德把街道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考虑。他的研究对于把街道作为一个社会和个人存在以及汽车移动和停放的环境来理解有重要的贡献。

我们已经检验了城市空间设计的三种理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设计师一旦着迷于其中的一种理论,就会在他们的城市设计工作中把其他两个放在一边,这是不太恰当的方法,因为生动的城市都是由各个理论中的不同元素组成的。

例如,如果单独用连接理论设计一个城市综合建筑,就会有缺陷,因为它建成后会变得没有空间感,因而得不到体验。如果应用场所理论时不考虑连接理论和图-底理论,可能就会失去设计区域以外的重要连接和区域内新的空间机会。相反的是,如果只使用图-底理论,结果经常是泛空间化,而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和执行时却可能是不现实的。

因此,关键是要针对每个城市设计的不同项目,恰当并且综合地运用这三种理论。

以上三种理论最重要的实例是在华盛顿特区改造方面,华盛顿特区由郎方设计,朗方的预先构想巴洛克风格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具有宽阔轴线关系、对称平衡和在大尺度范围中添加一个秩序的法国巴洛克晚期的风格。朗方的规划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使两者位于一条轴线上,把国会这个立法机关放在了华盛顿地块的最高处。然后,从国会山庄和白宫向四面八方放射出许多道路,通往一系列的纪念碑、纪念馆、重要建筑物和广场。

华盛顿特区它存在的问题是最窄的正交街道和最宽的斜向林荫大道所界定的具有不同层面次序的三角形地区,在微观层面的设计中存在问题。

华盛顿特区的问题之一在于水平和垂直维度的分离。一方面街道非常宽阔,而另一方面建筑高度又受到了严格的管制,这导致了空旷的道路交叉口和沿朗方设计的大道的支离破碎、界定不清的建筑边界的产生。

朗方的规划要求以规整的手法来处理如杜邦环岛那样的斜向道路交叉点。这样的城市结构仅有一部分得以建成,关键在于通过插入新的开发和规整的景观来规制不同的几何形状。

作为一种弥补失落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林荫道中规则栽植和修剪整齐的树木能创造空间的封闭性、次序和景观视廊。华盛顿特区主要开发规划机构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开发公司,建议沿华盛顿重要的供列队行进的林荫道——宾夕法尼亚大道的两侧密植3排橡树,以强化和统一这一空间的线性特征和透视感。

《寻找失落空间》这本书以“失落空间”或称空间的不合理使用问题为着眼点,回溯了

过去80年代间世界范围内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并对城市空间的重要历史案例进行探讨,进而论述了解决现代城市空间结构问题的理论、战略和方法。本书对于我国城市现今所面临的城市空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以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学生和专业人员参考和学习。

在当今城市中,设计师面对的挑战是如何为新的开发创造出具有整体统一结构的室外环境。而目前设计师的工作却只是针对那些既成事实的空间进行修补和完善,且这些外形不佳、规划不善的空间又恰恰是公众使用的第一空间。在一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物通常被视为矗立于景观中的独立物体,并非是街道、广场或开敞空间等更大范围空间肌理的一部分。由二维的土地利用规划决定的发展模式,没有考虑建筑与空间之间的三维关系,也没有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在所有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甚至很少被认为是具有形状和尺度等属性且与其他空间相关联的外部空间。因此,今天多数环境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是不成形的“反空间”,还有一些地方出现的郊区化运动产生和城市中心衰败现象。

失落空间的存在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去进行城市的再开发并激发出填补那些空间阻隔的创造力。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 序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更高密度的城镇和城市。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建“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社区”,鼓励那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设计,让人们愿意在那里长期居住,并以此为傲。 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为所有人提供了质量良好的生活,并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提供了安全舒心的环境。政府在政策上高度承认高品质设计是可持续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高品质设计?书中提出了高品质设计的七个设计原则,包括“场所具有自我特征”、“公共和私人场所明确分开”和“居住社区应带有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等,设计师还应知道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有什么(例如,有便利的通路,混合用途,吸引力,安全性,社区感和健康环境),书中还提到关于设计导则问题,一些具体的设计导则可以明确地指导设计,但是大部分导则却是空泛的,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高密度的社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不仅仅考虑内部和外部功能,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建筑风格和细节,以及外部场地、停车场的布局等。 包容性设计 生活街道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生活街道 书中提出了“生活街道”这个概念,它旨在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包容性的设计,也是包容设计概念的自然外延,可扩大到社区尺度、甚至是村庄城镇的范围。它是在可持续政策正不断发展,公众对可持续社区的需求日益壮大的历史环境下提出。 书中认为生活街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1.当居民们变老时,可以在此生活得很轻松很愉悦,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家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起源于安并淮安地区乃至江苏省及邻省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掼蛋”,在网络上被冠之为“淮安掼蛋”,它是由扑克牌游戏“跑的快”、“斗地主”和“八十分”发展演化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淮安掼蛋吸收众多扑克牌游戏的优点,融入改造创新的思维,使游戏更富有娱乐性和刺激性。“掼蛋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掼蛋打得精,说明思路清;掼蛋不怕炸,说明胆子大;赢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输了不投降,竞争能力强;掼蛋算得细,说明懂经济。”这是游戏者对淮安掼蛋给予的褒奖。的确,淮安掼蛋虽然是一种扑克牌游戏,但是,细细品味这种游戏却给人以许多感想,尤其是游戏折射出的精神与境界给人以很多思考。 善于配合、乐于奉献的精神。淮安掼蛋是四人组合、两两配合的游戏,在游戏中本方与搭档的配合尤如“凤凰传奇组合”,既要单兵作战,发挥自己所长;又要互为一体,相得益彰,这种配合是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比如搭档想出单张、或对子、或“三带二”等,那么自己在本着有利于大局的前提下,要注重支援搭档:自己有能力压搭档的牌而尽量不压,不干扰搭档的出牌思路;当搭档难以抵挡对抗方阻击时,自己要不惜使用手中的大牌甚至“炸弹”来压住对抗方,争取一个按照搭档意图送牌支援的机会;当自己的牌不是很好时,为了要吸引对抗方的火力,减轻搭档的压力,面对对抗方出牌,能压则压,能炸则炸,相机搅局,让对抗方以为自己想做头游,迫使对抗方与自己交火,从而为自己的搭档杀出一条路,让其坐上第一;自己的牌很好时,也可以用此方法,将自己的

火用的恰到好处,尽量不浪费自己的”炸弹”。掼蛋中的两人搭档,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适应、互相体谅是修养,相互策应、互相帮带则是境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精神,这种配合的威力才真正是1+1>2。 睿智组合、追求卓越的精神。淮安掼蛋最具灵活性、最显睿智之举的是扑克牌的组合,游戏共有两副扑克牌108张,4人游戏每人抓牌27张,这27张牌的组合可谓千变万化,虽按规则组合但又不千篇一律。自己手中本来有个3个连对子和1个“三带二”组合的牌,但由于对抗方打出一个杂花顺子,自己则要根据双方牌势当机立断拆对子理顺子压住对抗方。当然,牌势不同,战术有别,组牌必须灵活。当对方手中有大小王时,说明他们单张很可能是强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组合手中的扑克牌要以对子、连对子、顺子以及“三带二”为主。淮安掼蛋中,五单连出有如排枪,单牌抱团亦能逞强;对子虽小自有力量,“三带二”出逼其用炸,三对连出牌势逞强,“三不带”出可谓“毒怪怪”。还有“三张”联翩,如3张五子和3张六子连出,谓之钢板,一次出牌6张,对手必定心慌,如果拆牌应对,对抗方原来的出牌思路必定被打乱,原来整牌元气也可能会大丧。还有“逢人配”组合牌型,更是百般花样,任凭你睿智操控。淮安掼蛋组牌十分关键,需要游戏者审时度势,追求卓越,创新思维、调整思路,既重视套路又敢于打破套路,与时俱进,组合出手中牌的效率、牌的威力,力求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勇毅拚博,敢争第一的精神。争第一的意识在淮安掼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掼蛋不头游只能陪人练,因为只有头游才能升级,如果自己和搭档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引言 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伟大的艺术样板之一,是因为它是各种风俗习惯与制度、个性和机会三者在最恰当的时刻相会在一起融为一个综合体——刘易斯.芒福德 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改造自然与改造世界的传统观念,一些新观念使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面临修正,现在生物界也议论起具有包容意义的共生理论了,已使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生了很大变化正被世界瞩目,也深刻影响到具体的城市设计体系,近代的城市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发展与命运,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使世界不同城市文化体系包容共生,传统与现代包容。东方与西方城市文化共生共存,因此城乡规划应注重不同空间的塑造使其相互包容、创造繁荣,自由的充满人气与活力的自由空间,使每一空间都贯穿着活力。也使城乡规划的根本形态趋于丰富并极具人性化。创造人性化的多样性的宜居的21世纪城市规划典范!就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来说将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发展 一、多样性的市民居住空间、生态群落与交流场所 首先应对于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及抱着不同目的到这里的来访者,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向多层面的居住空间和更有魅力,开放的市民交流与各类活动场所,为此设计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组合。使整个城市具备包容性发展条件。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我主张应重视以下各点: 1.1规划结构(空间关系) 对此社区应按不同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的功能分区:休闲景观区、步行商业服务区,大型商业街区,金融商贸综合服务区,多层住宅区域,高端居住区、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区,市民广场区等。对各区的用地比例规模依据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前景作合理的控制。坚持包容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对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布与分区,并重视各空间有机联系,使各空间充满活力。例如广场与步行街的空间贯穿。文化中心与商业服务街区的关系。居住区与商业服务区联系等等。使城市空间形态趋与丰富均为创造良好的人气——城市的活力而作出努力。同时也融合了东方的“道”与西方的“场”的设计精神做到中西结合;丰富了设计语言,加强了城市空间的丰富变化及人文关怀精神、更加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共生共存及追求生活多样性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徐冬梅柴荣环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 徐冬梅柴荣环邵志明吴海波邹昌武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随着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各 地均大力支帮助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吉林省农产品极具地方特色,但吉林 省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迟迟难以发展,本文在包容性视阈下分析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的背景以 及发展对策,根据吉林省农村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创新性提出适合本地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包容性创新;涉农电商;发展基层人员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在中国境内,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 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估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 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网络支付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物流体系的全方位的日 益完善。电商正成为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当地的互联网企业能否整合有效资源、有 更多的创新!如果赶上这趟“列车”,吉林省农村经济将会有质的飞跃。 一、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背景环境分析 在包容性视阈下,包容性发展主要强调俩点。一是在发展主体上,强调全体国民的共同发 展和发展活动的全民参与。吉林省政府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 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 补贴支持。对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和国家级贫困县(市)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 范社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在发展内容上,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统筹协 调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发展机械化 生产,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农业品牌培育利用。支持并鼓励农民开展现代化、品牌化的农业 生产。电商平台也可因地制宜,打造吉林市特色品牌产品。 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化保证多元主体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机会公平和环境 公平,吉林省农业厅计划围绕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培育“新农人”,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返乡创业。涉农电商的发展正可以依靠这一批新鲜的“血液”。 二、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包容性创新的资金支持与导向 吉林省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来建立包容性创新专项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可显著改善低收 入涉农电商群体生活水平与生产能力的创新,也可引导多种渠道的资金为包容性创新提供不同 阶段的融资,并在物质上鼓励与支持涉农电商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与支持

包容性设计在综合医院等候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包容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2 等候空间的概念及形态 (3) 1.1.3 我国医院空间环境发展及构成 (4) 1.1.4 上海“一站式”自助服务的推行 (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的创新点 (7)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8) 2 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分析 (10) 2.1 国外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0) 2.1.1 候诊大厅采用自然光环境 (10) 2.1.2 医院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10) 2.1.3 等候区域注重艺术与趣味性设计 (11) 2.2 国内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2) 2.2.1 调研步骤与方法 (12) 2.2.2 调研对象 (12) 2.2.3 受调研人群分析 (13) 2.2.4 医院服务应用情况分析 (14) 2.2.5 患者对等候区服务供应的需求 (17) 2.2.6 患者就诊各环节等候时间分析 (20)

2.3本章小结 (22) 3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的共性特征 (24) 3.1 空间的领域性 (24) 3.1.1 候诊空间形式分类 (24) 3.1.2 等候空间对病患的影响 (25) 3.2 空间的物理性 (26) 3.2.1 舒适的物理环境具有医疗作用 (26) 3.2.2 物理性的呈现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不足 (26) 3.3 空间的诱导性 (36) 3.3.1 优秀的空间诱导可有效分散或集结人群 (36) 3.3.2 便捷的交通动线使患者积极就诊 (37) 3.4 空间的人文性 (38) 3.4.1 传承人文素养并发扬医学精神 (38) 3.4.2 艺术性的等候空间使患者转移情绪 (38) 3.5 本章小结 (39) 4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40) 4.1 可持续性原则及应用 (40) 4.1.1规范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0) 4.1.2 满足不同人群的家具配置 (41) 4.1.3 绿化系统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4) 4.2公平性原则及其应用 (45) 4.2.1 环境人性化设计缓解病患负面情绪 (45) 4.2.2 指示标志直观包容更多人群获取信息 (46) 4.2.3 服务设施共享为等候人群提供便利 (48) 4.3 灵活性原则及其应用 (48) 4.3.1 独立等候室适应不同科室患者心理需求 (48) 4.3.2 自助挂号、付费体现时代特征 (49) 4.3.3 移动终端提示使患者不受区域限制 (51) 4.4 容错性原则及其应用 (52)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在明确了包容性发展和城市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和国内城市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总结了国外城市治理模式的启示和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特征。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治理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多元参与 包容性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内涵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其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胡锦涛以“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正式使用包容性发展概念,并且阐述中国对“包容性发展”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包容性发展,顾名思义,既强调“包容”又强调“发展”,其落脚点在“发展”,而发展的模式则在于“包容”。包容性发展,它关注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国民的实际需求、可行能力、发展环境与机会以及利益分配,追求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首先,包容性发展不仅非常重视弱势群体,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国民的需求满足、利益分配、能力提高和发展机会;其次,包容性发展不仅包括利益共享,还包括发展主体上的人人有责、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和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高传胜,2012)。 (二)城市治理的内涵 城市治理就是将治理运用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是一种为了谋求城市中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都包括在内的整体地域治理概念(王佃利,2009)。城市治理也是一个过程,是以政府为主体运用和动员社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充分鼓励公众参与,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参与、沟通、协商、合作的治理机制,所进行的一种解决城市宏观和微观问题,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增进城市公共利益的政治过程和利益整合过程。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城市公共利益是城市中主体利益的总和,城市各主体利益实现是城市治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地体现为各个治理主体的利益分配的情况。城市治理机制的目标就是通过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及市民社会部门在利益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城市公共服务决策、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各主体之间要保证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确保公共利益的不断提升(王伟,2009)。 城市治理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民是最直接的效益相关者,

设计概论简答题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失蜡法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以蜡作为模型,在模型的内空间填以泥土,外空间用绳和泥将其包裹,待干后自然成为范,然后灌入金属液,由于蜡受热溶化流出,遗留下来的空隙就被铜液填充为器型。失蜡法可以制作精致、复杂、多层次的型体。 5.什么是石器设计? 原始石器的设计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人们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人们的设计创造能力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不断设计创造出各种合乎实用功能的石器工具。

6.简答流线型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流线型原来是指空气动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后来用来指那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在19世纪人们通过对于鸟类、鱼类等生物的观察,发现它们的有机形体可以有效的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于是在飞机和潜艇的设计中加以采用。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流线型设计最早是用在20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 7.什么是波普派? 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与所有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在现代设计师中,第一件波普艺术手法的作品是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剪接拼贴的《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8.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造型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也正如斯皮内洛所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不是没有社会代价的”[1]。例如互联网既为公民有效监督公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方便,却也使得侵犯个人隐私变得容易;它使得人们传递获取信息极为便利,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却变得困难。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汤因比的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2]所以,网络伦理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建设却值得我们深思。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思考,然而大多数探讨均是基于传统的伦理文化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逻辑却少有关注,显而易见,由此得出的结论势必有失偏颇。本文尝试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一、互联网发展简述 众所周知,互联网源起于冷战期间美国建造的阿帕网(ARPANET),它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满足抗瘫痪通信的需要,从而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抵御核战争。它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系列技术的

实现与合作才能够达成。1961年,保罗?巴兰开发了“包交换”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将要传送的信息分拆成若干个小数据包,为每一个数据包贴上含有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的标签,然后通过网络,从一个结点经由自选择的路径到达另一个结点,再重新整合。因此,该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去中心化的,并具有不可控制的秉性。1971年阿帕网建造成功并投入运行。建造阿帕网的科学家们的本意是为了使联结的计算机终端共享硬件处理能力、软件和数据,但是,电子邮件功能却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网络应用,由此,网络开始摆脱军事科研的束缚,逐渐渗入民间融入生活,在实现其初始目的的基础上日益成为把人们聚焦到一起的重要途径。 尽管电子邮件功能使得信息交往行为急剧增加,但仍然缺乏简单便捷的方式把各种不同的网络或者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联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被热衷于网络建设的科学家们所关注,罗伯特?克恩和文顿?瑟夫秉持公开网络设计架构的理念提出设计一种协议,使得每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和创建,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户环境、与其他网络连接的独特界面,只是在连接互联网这一点上,要遵循该协议,这就是奠定互联网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使得网络对于任何用户都是开放的、平等的,不管他们自身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系统,只要遵守TCP/IP协议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此外,由于TCP/IP协议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标准,能够在技术进步和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从而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敞

包容性

“中国梦”为何极具包容性? “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很美,她美在包容。所谓包容,就是不一定以完美的秩序发端,但演化越深,就越包容和谐、就越接近美好的梦想。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容得下不同的思想,容得下不同的利益,她尊重差别,却从不放弃“大同”的理想;“包容性发展”既强调机会的平等,又兼顾结果的平等,她追求公平正义,但又不急于求成。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内核。李克强总理说,“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无论是“约法三章”让政府过“紧日子”,还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抑制畸形利益格局的自我强化,都是为了打破基本生产要素的垄断,都是为了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都是为了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缺位”……这是一种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一种让人们积极参于其中、又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梦想。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文化凝聚着价值观念、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是中华民族获得认同感的根系,是我们国家维系统一的纽带。“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想要复兴一个民族,一定离不开繁荣她的文化。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就是包容。“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支柱;百年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建党建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化容得下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需求的多样文化。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文化绵延不绝,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梦想,唯有当前的“中国梦”前途远大,这归因于“中国梦”的包容。 “中国梦”有一个渐趋成熟、日益包容的发展过程。建国以来,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尊重彼此不同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始终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我们凝聚了“中国梦”的共识,“中国梦”淡化了意识形态,力图让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于民生,这是对中国人民幸福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很少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包容。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7403284.html,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作者:黄芷葳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7期 摘要: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社会的 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它传周边国家以后,同样影响了那里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情趣。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在武士阶层和幕府政权的保护下得到迅速发展,在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禅宗本身在日本得以获得物化的形式和唯美的内核,禅宗成为日本禅,“道”文化作为日本本土文化和民族性融合的产物,在禅宗审美观照下得以形成,茶道、枯山水、俳谐等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现代化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后,日本传统文化保留完好,禅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进行国际传播,日本文化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禅宗;日本;本土化;民族性;创新性 一、禪文化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与传承 禅的汉文发音译为“禅那”,略称为“禅”,梵文写作“Dhyana”,日本人发音为“Zen”,国际 上通用“Zen”来代表“禅”。“禅那”在梵文中的本义为“思维修”,“静虑”、“三昧”,是和禅宗之禅不同的一种体系。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可考,但在公元64年,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 到了汉明帝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公元527年,在佛教传入中国近五百年后,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带来了禅文化。 禅文化传入中国,在知识阶层发展和在下层社会传播中,出现了“佛学”与“佛教”两种不同的结果。知识阶层以其理性的同化力,把禅文化哲学化,形成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佛学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以哲学为主,它的重心在于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觉悟,净化人的心灵,并不在意偶像崇拜,所以佛学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而普通民众是离不开鬼神之道的,禅文化在民间传播的结果,保留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多神信仰和祭祀活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报应的形象说教在民间深入人心,也使净土信仰大为流行,加强了佛教作为神道宗教的性质。佛教亦哲学亦宗教,而以宗教为主。哲学层面与宗教层面又并行又互动,推动着中国禅文化的发展。[4] 公元4、5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并迅速传播开来。538年,日本钦明天皇在位期间,百济圣明王派使者向日本进献金铜佛像、幡盖及佛经,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日本。禅宗在宋元两朝,即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传入日本,并形成临 济、曹洞、黄檗宗等日本禅流派。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僧明庵荣西访中国禅师,传临 济禅法,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荣西弟子希玄道元来到中国, 遍访高僧大德,回国后大力弘扬曹洞宗风,创立日本曹洞宗,在幕府和武士阶层乃至朝廷权贵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指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随后各国政要开始频繁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但是,真正使“包容性增长”为国人所熟知的则是胡锦涛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例如,在2009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再次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 核心词对教育教学价值的思考: 1公平合理分享成果: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关注需求,成果分享,各得其所。 2 幸福而有尊严地生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满足需求,个性发展。 3 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产生愿景,渴望提高。 一什么是“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包容性: 本研究涉及的是学生,面对来自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与基础、性格差异与适应能力不同、有各种不同需求以及发展目标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积极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人生活背景对他人的影响,吸纳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尊重差异,鼓励竞争,“和而不同”,体现出首都教育的公平、公允的容纳特点。 主要特点应表现为:接纳、认同、完善、提高、发展

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某大型零售商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向消费者发出一件征询函,调查内容是“如果您去商店退还商品,售货员不予退还怎么办” (1)耐心诉说(2)自认倒霉(3)灵活变通(4)据理力争 问题: 1、四种答案各反映出消费者哪些气质特征 2、这个调查内容能否反映出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 这个调查反映的是消费者的气质问题。气质是个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点。根据希波克拉特的有关理论,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第一种答案:“耐心诉说。尽自己最大努力,苦口婆心慢慢解释退换商品原因,直到得到解决。”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粘液质的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消费者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第二种答案:“自认倒霉。向商店申诉也没用,商品质量不好又不是商店生产的,自己吃点亏下回长经验。”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抑郁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行为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 第三种答案:“灵活变通。找好说话的其他售货员申诉,找营业组长或值班经理求情,只要有一人同意退换就可望解决。”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多血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喜欢与营业员和其他顾客交换意见,行为外向,比较热情。

第四种答案:“据理力争。绝不求情,脸红脖子粗地与售货员争到底,不行就往报纸投稿曝光,再不解决向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胆汁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 案例二 1.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经典案例 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强调了“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2010年 9月,胡总书记出席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次强调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生活街道》 序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 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 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xx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

基层反映:当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应体现包容性创新【精编】.doc

基层反映:当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应体 现包容性创新 今天,的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消费维权“一会三站”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高县工商局不断加强基层消费维权“一会三站”建设,积极构建社会监督调解体系,将消费维权触角延伸到社区、行政村、学校、企业、市场等领域,化解消费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目前,已在全县19个镇乡建立消协分会,在31个社区和190个行政村建立消费投诉站126个、12315联络站146个、工商法律法规咨询站75个。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种问题逐步出现,在此与大家探讨如下: 一、当前“一会三站”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重视不够。“一会三站”主阵地在乡镇村社,其主要职能是解决涉农消费投诉和消费纠纷处理,降低农民投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具体工作者是工商所、消协分会和乡(镇)、村(社区)干部。目前,部分乡镇领导、村干部片面认为消费维权是工商所和消协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思想上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出现“一会三站”有名无实,从建成起,就从未接受处理过一起投诉的情况。 二是培训教育不够。站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几乎为零,人员对消费维权法规、政策、调解技能既不熟悉,又不愿学习,造成了维权工作能力低下。维权宣教仍不到位,农村消费者普遍对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维权规则缺乏

了解,没有取证意识,不能提出合理的调解诉求。普遍存在当消费权益受侵害时,忍气吞声,不愿到“一会三站”来投诉维权的情况。 三是缺乏相关工作保障。办公设备和经费保障存在困难。多数站点设在农村,往往解决一个消费纠纷要跑上十多里路,而目前站点除了工商部门发的牌匾、工作职责和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等外,没有专门用于维权的工作和办公经费。出现工作人员需要自己垫付有关费用情况,客观上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是强化通联,提升定位。工商部门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一会三站”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将部门工作提升为政府行为。完善组织机构、专业人员、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奖惩机制、培训措施等。确立工商、消协专业人员与“三站”沟通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 二是强化培育,提升维权能力。对乡镇、村(社区)兼职消费维权人员要采取以会代训、印发资料、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一会三站”工作人员维权能力和水平。同时,工商所和消协要紧密结合农村消费者的特点,多采取现场咨询、真假商品对比展示、假冒伪劣商品辨别讲解等贴近农村群众生活实际的宣教形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和树立主动维权思想。 三是强化保障,提升工作水平。消费维权工作不仅仅是工商部门和消委会的职责,更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在“一会三站”建设工作中,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切实投入“一会三站”建设资金。工作方面可推行由工商局级领导分片、相关股室负责人对口帮扶“一会三站”制度,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中华文化中包容性与经济增长中包容性的思考 ——读《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有感 杨义先生的文章中交融着理性与情感,读后让我感受很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渠道,也是我们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重要根基。面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给我们留下的浩瀚的优秀文化,除了深深的敬畏之情之外,我想就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幸运感,以及薪火相传的责任感,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义务将之继续传承。 杨义先生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总结为四点:第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性;第二,文化哲学的包容性;第三,文化血脉的充沛性;第四,文化景观的丰美性。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提出,真正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包容性。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是公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形成包容的多元统一体。如在相当早的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汇聚和逐步融合的核心,即早期的华夏文明,正是凭着她的包容精神,把周围的异族吸引进了这个核心。她拥有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体系。这样的民族的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合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绵延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知道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包容并蓄。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陈寅恪说:“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就是说不同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文化来包容,和而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主张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这种精神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有包容才能越做越大。这种包容由炎黄文化作为宗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它用这种强大的同化力去影响和改造外来文化,使之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心理文化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不仅不能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还有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从而丧失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并且富于包容精神,其结果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强烈的宽容气氛,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文化的整体之中。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