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足足有七部,曾经令我望而却步。但是在阅读中,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反而让我觉得轻松愉悦且享受。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的确,普鲁斯特一生备受病痛的折磨,特别是被哮喘病困扰了一生,形成了极其敏感的性情。同小说中的“我”一样,普鲁斯特家境殷实,使他得以在青少年时代,频繁出入各种高端交际场所,近距离观察上流社会百态,加以敏锐的分析批判能力,这一时期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由于身体的原因,普鲁斯特一生除几次短暂出游,均蜗居在巴黎的寓所,日日追忆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创造了全新的文学样式予以独到的表达。许多伟大作家的人生常常有清晰的两个阶段,前期历经生命磨难、深刻体验人生、累积各种素材、积淀思想意蕴、学习写作技巧,后期则完成致力于伟大作品的创作。普鲁斯特也是这样,青少年时代完成了前期的积淀,后期则致力于化合各种素材与生命体验,十几年中心无旁骛地《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兰西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火热现实几乎没有受到他的关注。

传统的小说一般有三大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外部环境,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时空铺陈,行云流水般地展开。普鲁斯特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颠覆了这一传统,不再关注形式的完美、故事的完整、环境的烘托,《追忆逝水年华》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时空中自由穿梭,在流动的意识中把握素材、展开故事、表现环境。《追忆逝水年华》就象完成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传统文学理念,开辟了文学表现的全新矿藏,以心理的颤动与意识的流动化合时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炉,以主观世界覆盖客观世界,表现了人类内在世界的博大与深沉,开辟文学的新时代。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人类的意识是一条无限延绵、不息流动的河流,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指出:“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生命是肉身的、现实的,是智慧的、意识的,是流动的、延绵的,也是形上的、超越的,詹姆斯的心理学强化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弗洛伊德的深度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是精神的实质,这为意识流文学表现潜意识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着文学表现从外部世界向内部世界转移。普鲁斯特受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的影响很大,柏格林发现了比物理时间对人更重要的心理时间,他的绵延、直觉、心理时间都化为《追忆逝水年华》的审美表达,丰富多彩的心理内容成为文学表达的中心内容,过去、现在、未来交融无碍,多样态的追忆使内外世界融为一炉。

普鲁斯特说,作品的取材与天才的形成无关。确实,天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他们独到的本领,普鲁斯特让一块小小的玛德莱娜点心就打开了宏大的记忆之门,往事历历在目,不断地涌上心头,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内心活动绵绵不绝,宏大的篇章得以贯穿起来,小小的玛德莱娜点心也成了意识流表达方式的典范之作。《追忆逝水年华》不是按照客观的自然时间,而是按照主观的心理时间加以展开;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真实,而是极力表现主观的心理真实。小说并不注重故事的连贯性,中间不断插入主人公的各种所思所想所评所议,整部小说就象一颗盘根错节的大树。意识流小说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对客观时间的穿越,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客观时间是18小时,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通过意识流的表达手法,把主人公十几年的生活和爱尔兰两千年的历史都浓缩在里边。

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是不可简单分割的,现代源于传统,在传承着超越,使现代小说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而很多的传统表达手法并不过时。但概而言之,传统的侧重于心由境生,更注重外部世界的描绘;现代的侧重于境由心生,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现代文学越来越倾向于表达人类的生存的困惑、内心的焦虑、异化的普遍、文明的厚实、心境的博大、心力的强大、潜意识的无限、精神的自由。人类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不断地开拓外在的生存空间,太空梦展示了人类的无限梦想;一条是向内心寻求,不断地展现思想、知识、智慧、文明的无限性,沿着大师开拓的路径,现代文学深刻地表现着人类内外两个世界的无限与交融。人类的内心蕴藏着雄浑的力量,一如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造,一如幸福主要不在环境的美好,主要在美好心灵的映射,一如真正的爱情不在于荣华富贵,主要在心心相印。《追忆逝水年华》之伟大在于为人类的存在表达与文明增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丰富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当然,只有那些才华出众、思想深邃的艺术家才可能为世人破译并展现这个世界,而且也仅是这世界的一小部分。

普鲁斯特整本书都在写他一生的回忆,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那些幸福快乐的事情留在回忆当中,可是当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因此,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所以要幸福的度过即将发生的分分秒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在微笑中追忆属于我的似水年华。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体会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经过学习后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深深地体味了作为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起着举脚轻重的作用,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体味。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读书心得体味,欢迎大伙儿阅读。 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读书心得体味篇1 暑假期间,我们倾听了王老师的专题说座,一起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 经过学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进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进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进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进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能够达到什么进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进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指南》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么样的目标,而达到如此的目标,我能够依照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关于我如此的年轻教师来说,是特别珍贵的经验资源。关于我将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特别大的指导作用,也能够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进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算是民族的以后,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进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进展角度动身,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别利于孩子进展的因素,俯下身子,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进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经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究,成为日子、学习、游戏的主人。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进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别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情况。()别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欢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怎么帮助孩子进展的,但别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损害幼儿,别能把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具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看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仔细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以后。 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读书心得体味篇2 3月28-29日,这一天半的时刻我们倾听了登封市局李局长及郑州市教研室唐老师和刘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的解读,以下是我倾听后的一些感想: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说,《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别仅将幼儿的学习与进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进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进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进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能够达到什么进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如此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方法,对成年人提出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足足有七部,曾经令我望而却步。但是在阅读中,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反而让我觉得轻松愉悦且享受。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的确,普鲁斯特一生备受病痛的折磨,特别是被哮喘病困扰了一生,形成了极其敏感的性情。同小说中的“我”一样,普鲁斯特家境殷实,使他得以在青少年时代,频繁出入各种高端交际场所,近距离观察上流社会百态,加以敏锐的分析批判能力,这一时期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由于身体的原因,普鲁斯特一生除几次短暂出游,均蜗居在巴黎的寓所,日日追忆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创造了全新的文学样式予以独到的表达。许多伟大作家的人生常常有清晰的两个阶段,前期历经生命磨难、深刻体验人生、累积各种素材、积淀思想意蕴、学习写作技巧,后期则完成致力于伟大作品的创作。普鲁斯特也是这样,青少年时代完成了前期的积淀,后期则致力于化合各种素材与生命体验,十几年中心无旁骛地《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兰西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火热现实几乎没有受到他的关注。 传统的小说一般有三大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外部环境,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时空铺陈,行云流水般地展开。普鲁斯特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颠覆了这一传统,不再关注形式的完美、故事的完整、环境的烘托,《追忆逝水年华》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时空中自由穿梭,在流动的意识中把握素材、展开故事、表现环境。《追忆逝水年华》就象完成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传统文学理念,开辟了文学表现的全新矿藏,以心理的颤动与意识的流动化合时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炉,以主观世界覆盖客观世界,表现了人类内在世界的博大与深沉,开辟文学的新时代。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人类的意识是一条无限延绵、不息流动的河流,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指出:“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生命是肉身的、现实的,是智慧的、意识的,是流动的、延绵的,也是形上的、超越的,詹姆斯的心理学强化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弗洛伊德的深度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潜意识是精神的实质,这为意识流文学表现潜意识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着文学表现从外部世界向内部世界转移。普鲁斯特受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的影响很大,柏格林发现了比物理时间对人更重要的心理时间,他的绵延、直觉、心理时间都化为《追忆逝水年华》的审美表达,丰富多彩的心理内容成为文学表达的中心内容,过去、现在、未来交融无碍,多样态的追忆使内外世界融为一炉。

读书心得体会:让读书伴成长

---------------------------------------------------------------范文最新推荐------------------------------------------------------ 读书心得体会:让读书伴成长 文章导读:读书与健康成长紧紧相联,读书促进成长,成长离不开读书,我读书的目的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读书与健康成长紧紧相联,读书促进成长,成长离不开读书,这是我个人理解终生学习这一要求的简单表述。 我读书的目的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总结我的读书经历,有四次起伏变化:第一阶段是学生时代仅为学习成绩而读书,我称为被动读书;第二阶段是有了兴趣爱好仅为提高特长而读书,我称为局限读书;第三阶段是在工作岗位上仅为干好本职而读书,我称为狭隘读书;第四阶段就是现在的情况,读书意识强了,读书范畴广了,但读书量太少,我称为平常读书。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借口困工作忙而贻误读书,这不是能站住脚的理由,而是自身坚持做事的毅力不够,没有养成坚持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这就算是对自己的一次自我批评吧。 我算不上一个地道的读书人,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就和大家在一起谈一些个人的观点。我个人对读好书的见解可以概括为12个字:精读、常读、笔读、心读、鉴读、多读。 一、精读。精读的一个方面是精选。世上的书籍数以亿计,要读 1 / 9

的书难计其多。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去读,更重要的是会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精心选择几本好书,不要见书就买。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赵树理也说过这样的话: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说的就是选好书、读好书的道理。另一方面是把书读到真懂。一本好书,读一遍两遍是不行的,要反复的去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多少专家研究《红楼梦》,还成立了专门的红学研究会,现在还在研究她,就是这个道理。读书不能只求一只半解,要完全理解,尽可能全部消化,这才叫读书,叫精读。 二、常读。书要常读,养成习惯。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很难,但只要坚持去做,把一件事重复去做,这种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对坚持每天读书,不要说需要多久,只要能坚持1个月,这种意识自然会成为习惯,这就叫习惯成自然。我认为,我们青年干部要把读书当作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让读书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我称之为常读。 三、笔读。就是要借助手中的笔辅助读书。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常理解为作读书笔记,我还理解为写心得体会、读后感、随笔等。我认为,读书是吸收,写作是消化,我在第一次执笔写公文、起草大会讲话时,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要么写的内容干巴巴,平铺直叙,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量太少,脑子里记下的东西太少,这才刻意去多读书,把好的语句、好的典故摘记笔下,并坚持写一些读书心得,不怕写不好,只要坚持,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会留在脑海,动笔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见于笔下。我在看电视节目时也

普鲁斯特名言名句

普鲁斯特名言名句 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Proust),法国作家。1871年7月10日生于巴黎一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学者,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普鲁斯特自幼患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苦。1922年11月8日死于巴黎。普鲁斯特是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大师。他的句子有如九曲十八弯的江河,蜿蜒伸展。但有时也极其简洁灵活,锋利,辛辣。 1、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2、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3、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与田野,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4、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5、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

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6、我们听到他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他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他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中跳跃的浪花。——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7、有回忆才是完美人生——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8、“就让料峭春风为一早就等在门口的彩蝶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9、我到威尼斯时,发觉我的梦已经变成我的地址了。——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10、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1、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2、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问卷: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因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Marcel Proust 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Proust Questionnaire”。 附:普鲁斯特问卷一份,综合看来,通过该问卷问答,能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答卷者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及特质。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13岁的答案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和妈妈分开。 你喜欢在哪儿生活? ——我的理想国。 你认为现实中的幸福是怎样的? ——活在那些我爱的事物当中,包括美丽的大自然,大量的书籍和音乐,不远处有一家法国剧院。 哪一种错误你觉得是最可以被纵容的? ——失去工作的才能。 虚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 ——那些浪漫而有诗意的,对思想的表达远胜过对现实的虚构的。 你最欣赏的历史人物? ——苏格拉底、伯利克里、穆罕默德、小普林尼和奥古斯丁的混合体。 现实中最欣赏的女性是谁? ——有天份却过着平常生活的女人。 你欣赏的小说中的女英雄是谁? ——那些非常有女性气质,非常柔弱、纯洁、任何一面都非常美的女子。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1000字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 得1000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后感1 暑假前,聆听了王老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彩讲座,讲座后我将《指南》打印装订起来,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指南》是一本师幼共同的“成长册” 正如《指南》的“说明”中所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范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

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 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二、《指南》是一本详实温馨的“备忘录” 《指南》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人生画面。《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用法国文学评论家拉蒙·费南岱的话来说,它“写的是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地受溺爱的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人们的存在。”作品所描写的活动场所并不多(主要就是他童年随家人度假的小城伊利斯耶、巴黎的社交界、犹太人的圈子),没有重大的历史事件,没有带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场景,没有典型的人物性格,有的只是一些表层的生活现象和纷繁的身边琐事。小说涉及面非常广泛,在这里出现的人物有他的祖父母、父母亲、兄长、叔舅、婶姨、中学同学、乡下的邻居、父亲的朋友、贵族沙龙中的体面人物、几个漂亮女人和一些下层的仆人。在这部几百万字的小说中,比较集中的生活内容就只有“我”的童年生活、两个邻居斯万家与盖尔芒特家的家事,以及“我”的爱情经历了。然而,作品正是通过主人公对以往亲身经历的或所见所闻的日常生活的“自我”的追忆,表现了作者对家庭、童年、初恋时感情的怀念、对下层人民的敬仰和对庸俗事物的厌恶,广泛地展现了这一被历史学家们称为“黄金时代”的种种世态人情,揭示了贵族的日趋衰落、解体和大资产阶级的腐败。 研究综述 普鲁斯特与乔伊斯、沃尔夫、福克纳一起,被文学史家誉为世界四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这位天才作家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的研究和评论始终没有停止过。而我国评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20世纪80—90年代,对《追忆似水年华》及普鲁斯特在这部作品中运用的意识流手法

基本持褒奖意见,观点相对集中,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关于小说的创作过程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柳鸣九在《普鲁斯特传奇》中指出,普鲁斯特是法国作家中少数智力高超、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正因为他具有异常敏感的禀能,及对细腻风格的爱好、研究与磨练,以某种感觉与联想为契机,才能谱写出如此的人生传奇。不少研究者都描述过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他曾热衷于社交活动,经常出入沙龙,广泛接触当时巴黎的上流社会,结交文艺界的名流,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普鲁斯特对母亲有深厚的感情,母亲的去世使他深受打击。他身体虚弱,怕风、怕阳光、怕噪音,只得整天闭门不出,《追忆似水年华》就是在生命最后十几年“墓穴”式的生活中写成的。从病榻生活的不眠之夜开始,到儿时在贡布雷时的环境风光、家庭琐事、亲友来往和内心感受,接着回忆转向新富的资产阶级斯万和传统的古老贵族盖尔芒特这两个家庭,最后以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意图、方法作为结束。从1913年到1922年,又以“我”的爱情生活为主要素材,增补了四大卷。二、关于小说的主题和主要角色《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主要角色是谁?对于这两个问题,不少评论家都认为是“时间”,如张寅德的《普鲁斯特小说的时间机制》、曾艳兴的《一张精心编制的时间巨网》、张新木的《用符号重现时光的典型》等文章。张寅德在文章中指出:“小说以‘时间’开端和告终,以‘时间’为轴心。……叙述者马塞尔年轻时热衷于社交生活,并几经爱情的波折,但他逐渐发现上流社会和爱情给他的幸福完全是虚幻的,不断流逝的时间在无情地消蚀着生活,吞噬着生命,于是产生了无以补救的痛苦,他在痛苦中寻找一条战胜时间的途径,那就是回忆。回忆使时间失而复得,使过去的时日再现,使生命重新富有意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快慰。”他还分析了普鲁斯

普鲁斯特问卷调查

著名的Proust 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因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Marcel Proust 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Proust Questionnaire”。 普鲁斯特在13岁和20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再后来,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开始在每期封底搞普鲁斯特问卷专栏,专门挑一些知名人士来回答。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29.你喜欢在哪儿生活? 30.你认为现实中的幸福是怎样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感想

读《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在阅读《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重点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当前,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如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需要、教学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才能完成。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做“反思型实践者”。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反思是个体成熟之标志。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理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理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首先,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等。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体育教学的系统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并使反思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 成为一名批判反思型体育教师,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把个人的教学活动、集体的经历以及正规的理论、研究视为同样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中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持续地发展。为成为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体育教师努力!

普鲁斯特的形象

1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诚如常言所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但在那些特例中,这一部作品属于最深不可测的一类。它的一切都超越了常规。从结构上看,它既是小说又是自传又是评论。在句法上,它的句子绵延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尼罗河,它泛滥着,灌溉着真理的国土,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特例同时也标志着过去几十年里的文学最高成就。这部作品的创作条件是极不健康的:非同一般的疾病,极度的富有,古怪的脾性。在任何一方面这都不是可资效仿的生活,然而它却整个变成了典范。我们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注定要降生在不可能性的心脏。它既坐落在一切危险的中心,也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位置。这标志着这部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作品乃是一个时代的断后之作。普鲁斯特的形象则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无可抗拒地扩大着的鸿沟的超一流面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乞灵于这个形象的理由。我们知道,在他的作品里,普鲁斯特并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绘生活,而是把它作为经历过它的人的回忆描绘出来。不过这样说未免过于粗疏空泛。对于回忆着的作者说来,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过的事情,而是如何把回忆编织出来,是那种追忆的佩内罗普的劳作,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佩内罗普的劳作。难道非意愿记忆,即普鲁斯特所说的mémoireinvolontaire,不是更接近遗忘而非通常所谓的回忆吗?在这种自发性的追思工作中,记忆就像经线,遗忘像纬线,难道这不是佩内罗普工作的对等物,而非相似物吗?在此,白日会拆散黑夜织好的东西,每天早上我们醒来,手中总是攥着些许经历过的生活的丝缕,哪怕它们往往是松散的、难以辨认的。这张生活的挂毯似乎是遗忘为我国编织的。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行为乃至有目的回忆却将遗忘的网络和装饰拆得七零八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鲁斯特把他的白昼变成了黑夜。在那间人工照明的黑屋子里,他把所有的时辰奉献给了不受袭扰的工作,以便将那些扑朔迷离、精美纷呈的形象尽收眼底。拉丁文“文本”的原义是“编织”。谁的文本也没有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编织得那样紧密。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不够紧凑,不够耐久。从他的出版商伽里玛那儿我们得知,普鲁斯特的校阅习惯要了排字工的命。送还的清样上写满了边角注,所有的空白处都被新的文句填满,可错字却一个没改。这样一来,记忆的法则甚至在作品修改过程中也大行其道。因为一件经历是有限的,无论怎么样,它都局限在某个经验的领域;然而回忆中的事件是无限的,因为它不过是开启发生于此前此后的一切的一把钥匙。记忆还在另一层面上颁布编织的法则。构成文本机体的既不是作者也不是情节,而是回忆的过程本身。我们甚至可以说作者和情节是记忆连续体中的间断,它构成了那张挂毯的背面图案。普鲁斯特曾说他更愿意把他的整部作品出成单卷,分两栏排印,中间不分段落。这里他要表明的正是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这样来理解他。普鲁斯特如此狂热地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些无止境的努力究竟包含着什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一切生命、作品和事物不过是生活中一些最平常、最飘忽不定、最多愁善感、最隐晦不明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能将它把握住的人们的眼前?当普鲁斯特在一个著名的段落中描绘仅仅属于他本人的辰光时,他的描绘方式让人都觉得这辰光也在自己的存在之中。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称为日常时辰;它是夜,是失去的鸟儿的婉转啼鸣,是在敞开的窗前的一次呼吸。如果我们不这么屈服于睡眠,也许我们就永远不知道有多少机遇正在翘首以待。普鲁斯特从未向睡眠屈服。然而,或不如说正由于此,让·谷克多在一篇优美的文章里说普鲁斯特的声音抑扬顿挫,遵循着夜与蜜的法则。委身于这样的法则竟使他征服了一直伴随着他的无望的遗憾。他曾把这种遗憾称为“现实存在物本质上不可救药的不完美”(i?imperfectionincurabledansi?essenceměmeduprésent)。在记忆的蜂巢里他为自己营造了容纳思想幼虫的房屋。谷克多所认识到的正是所有普鲁斯特的读者都关心的问题。但谁也没意识到这正是他思想和效果的枢纽。谷克多看出来普鲁斯特对幸福的追寻是那样盲目、狂热、不能自制。这一切闪烁在他的眼里;尽管这不是一双幸福的眼睛,但人们却可以在里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范文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范文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北京。 名师从《指南》的概述部分对指南的历史背景、以及《指

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质、导向、怎么导和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纲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指南》里包括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纲要是宏观的,内容广泛,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等,学习与发展只是幼儿园工作的部分内容。指南微观,在学习目标内容教育建议具体操作性强。指南不能简单看成是纲要的细化,有些内容指南没有。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通过聆听名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李局长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容进行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

文学考研普鲁斯特专题复习

专题:普鲁斯特 主讲人:柚子 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法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与乔伊斯、卡夫卡并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奠基人。他的七卷本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法国作家莫洛亚称“从1900年到1950年,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 普鲁斯特的个人经历十分特殊,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自幼患有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苦,从20多岁起便选择了闭门不出的隐居生活,数十年待在一间挂有厚重窗帘的屋内。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普鲁斯特的生活范围是狭窄的,他的见闻和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非常有限,大半生都是在回忆中度过。他敏感脆弱,沉浸在内心的世界而对现实生活中的形形色色不予关心,而现代哲学则给了他精神思考的熏陶。20世纪著名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是他的亲戚,他在中学和大学时代曾经阅读和聆听过大师的思想,受到深刻影响。生命本质在于绵延不绝的流动,这种哲学观点几乎完整地体现在《追忆似水年华》中。 《追忆似水年华》分为七卷:《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 这部经典被称为“人类的圣经之一” 第一主题:时间 第二主题:拯救一切的记忆 其作品的根本意图是:追寻似乎已经失去,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 普鲁斯特将记忆分类两大类 自主记忆(自觉回忆):借助智力、脑力、文件和佐证来刻意搜寻和重建过去,但只是一种外在于我们的无生命的记忆。 不由自主记忆(不自觉回忆):真切可感的鲜活记忆,我们的过去看似消失,实则存活在滋味、气息等此刻当下的感觉之中 他认为人的内心时间和日常时间是不同的,后者严格按自然规律流淌,绝不会倒流,但人的内心却可以凭借回忆轻而易举回到过去。 <<<<<<真题链接: 2016年武大真题:《追忆似水年华》时间与记忆主题 2006年武大真题: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对记忆的理解和表现有何特色 2007年武大真题:简析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主题 ↑由此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几乎是关于“时间”和“主题”的 2016年武大真题,学长的解析是——要把握《追忆似水年华》的主题,尤其是记忆、回忆、时间等互相关系。 对照着考点来研究这部小说 等考完试,我再试着找出其他方向的相关问题,或者大家各抒己见,我来综合大家的想法

普罗斯特问卷完整版

普罗斯特问卷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罗斯特问卷 着名的Proust?Questionnaire(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因着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Marcel?Proust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普罗斯特曾在13岁和20岁时分别做过这份问卷,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 “Proust?Questionnaire”。 0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样的? 02.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03.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04.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觉得最痛恨? 05.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06.你觉得最奢侈的是什么? 07.你认为你自己的哪种美德是被过高估计? 08.你对自己外表的哪一点最不满意? 09.还在世的人中你最轻视的是谁? 10.你使用最多的词汇是什么? 1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12.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13.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14.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15.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16.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1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18.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9.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20. 21.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22. 23.你本身最显着的特点是什么? 24.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5.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6.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7.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普鲁斯特的创作及其作品

马赛尔·普鲁斯特 1896~1940年,他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让·桑特依》,写的是童年时代的回忆,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还翻译了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的著作《亚眠人的圣经》(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邓点的论文《驳圣·勃夫》,并开始了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自此,他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将小说前三部交给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1部《斯万之家》,反应冷淡。1919年,小说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由卡里玛出版社出版,并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因而成名。1920~1921年发表小说第3部《盖尔特之家》第1、2卷;1921~1922年发表第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1、2卷。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是在作者去世后发表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 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欢乐与时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亲去世,1905年母亲去世。双亲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来追寻童年,一般学者认为他是在此时构思写作《追忆逝水年华》(à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一部“去斯万家那边”(Du C?t?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迁入阿姆兰街44号,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鲁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绝了医生的治疗,自行饥饿疗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据说普鲁斯特11月18日弥留之际,曾派司机去丽兹酒店买他最喜欢的冰啤酒。他将最后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a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鲁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重现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陆续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齐,共15册3200页。这本书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á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获得了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

普鲁斯特测试问卷

普鲁斯特测试问卷 2009年07月11日11:21 来源:天地人大BBS 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Proust Questionnaire)的发明者并不是著作《追忆逝水年华》而闻名的Marcel Proust(普鲁斯特),但由于他曾给出了特别的答案而使之出名,并且在当年时髦的巴黎人沙龙中也颇为流行,因此后人将这份问卷命名为“Proust Questionnaire” (普鲁斯特问卷)。普鲁斯特在13岁和20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 普鲁斯特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 直到现在,法国著名的Vanity Fair《名利场》杂志每期都会刊登一个人的问卷答案。问卷也成了各界名人爱好的游戏,很多记者在采访重要人物的时候也将它设计成了自己采访提纲的一部分。《美食娱乐》“心语栏目”邀请业界知名人士来回答这一问卷,看看他们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 《普鲁斯特问卷》里的普通问题常常泄露了一个人的心灵秘密,他的追求、喜好甚至生命观,都通过这份问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问题没有恶意,大家都愿意回答。阅读普鲁斯特问卷最有趣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的答案却相差甚远;同样的问题,一个人此时与彼时的答案也大相径庭。 目前最常见的《普鲁斯特问卷》一共有28个问题,包括被提问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及人生经验、兴趣爱好及特质。可以每三年重做一次,现在有很多人会隔一段时间就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有所变化。 大家可以找个安静的时间,与自己的内心开展一次心灵对话。有兴趣交流的朋友也可以把自己的答案按照下面的格式跟帖上来。并没有标准答案或评分标准,而是自我审视的一个途径,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做一次,看看自己的人生观等等有什么变化。 Proust Questionnaire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幼儿发展指南读书心得3篇

幼儿发展指南读书心得3篇 幼儿发展指南读书心得范文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一直重视幼儿教育,也为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让从事幼教的我们更加的领会了《指南》的精神。《指南》和《纲要》相结合,都分为5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 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教育建议主要可分两大点,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因为各领域的知识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与会随之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首先,要尊重每个幼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材

施教,使幼儿能寓学于乐。孩子们都有尊严,教师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尊重。按照一桶水的原理,我们每个孩子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在设计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其次,做好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解幼儿,这是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用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一直会看到这样的事例:XX老师,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都不会,你要有那个孩子那么聪明老师就省力了。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孩子不会不明白的,老师要去用合理地方式让孩子去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最后,要有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途径,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环境,这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将美的事物都展现给我们孩子,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让幼儿每天都有好心情。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这就看做老师的会不会去挖掘,这就要我们教师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善于挖掘的手,教师在挖掘之前首先要付出代价,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和谐、美观的外在和内在环境。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作为一名幼儿园

普鲁斯特问卷及性格测评

普鲁斯特问卷及性格测评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性格测评 姓名: 血型: 出生年月日(必须是阳历,农历请注明): 以下共四十道单选题,每题一分,题目的含义以词组冒号后面的解释为准。参加测试者在每一 题选中的字母后标1,该字母得一分,如一题中难以确定答案,请询问最了解你的人对你的印象,并 考虑当你还是小孩时,答案是怎样的。测试完毕,分别将各个字母的分数相加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C—( ) S—( ) M—( ) P—( ) (1) 1、富于冒险:愿意面对新事物并敢于下决心掌握的人。C 2、适应力强:轻松自如适应任何环境。P 3、生动:充满活力,表情生动,多手势。S 4、善于分析:喜欢研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和正确的关系。M (2) 1.坚持不懈:要完成一件事后才接着做新事。M 2.喜好娱乐:充满乐趣与幽默感。S 3.善于说服:用逻辑与事实而不用威严和权力服人。C 4.平和:在任何冲突中不受干扰,保持平静。P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