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X银行信贷政策指引

XX银行信贷政策指引

XX银行信贷政策指引
XX银行信贷政策指引

**银行信贷政策指引(2012年)

总行授信审批部

总行风险管理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

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政策指引适用于2012年度全行公司、小微、零售客户授信业务营销、审批及管理等环节。

二、政策调整

(一)总行将根据2012年金融、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以及我行信贷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本政策指引。

(二)因我行小微贷款业务尚处起步阶段,业务模式及市场定位仍有待完善,期间小微贷款政策若有调整,以新政策为准。

三、其他说明

(一)本政策指引是我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主要着眼于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优化我行资产结构,以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

(二)鉴于我行国际业务刚获批,我行国际业务发展方向及定位仍需国际业务部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拟定,因此本指引的产品政策部分暂不包括国际业务。

目录

第一部分形势分析 (1)

一、2011年国内经济形势回顾 (1)

二、2012年国内经济形势展望 (1)

三、国家政策导向 (2)

四、政府监管基调 (3)

第二部分我行业务结构 (4)

一、我行现有业务结构概况 (4)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4)

第三部分信贷战略与组合目标 (5)

一、信贷战略 (5)

(一)指导思想 (5)

(二)2012年我行信贷业务重点 (7)

二、组合目标 (8)

第四部分信贷政策 (9)

一、客户政策 (9)

(一)集团客户 (9)

(二)大中型客户 (10)

(三)小微型客户、集群类客户 (10)

(四)异地授信类客户 (11)

(五)客户授信策略 (12)

二、产品政策 (13)

(一)贸易融资 (13)

(二)银行承兑汇票 (13)

(三)流动资金贷款 (14)

(四)固定资产贷款 (14)

(五)保理业务 (15)

(六)国内信用证及代付 (16)

三、行业政策 (16)

(一)钢铁行业 (16)

(二)煤炭行业 (19)

(三)有色金属行业 (22)

(四)化工行业 (24)

(五)石油和天然气行业 (26)

(六)食糖行业 (27)

(七)家电行业 (29)

(八)公路行业 (30)

(九)建材行业 (32)

(十)电力行业 (33)

(十一)医药行业 (35)

(十二)房地产行业 (36)

(十三)政府融资平台 (39)

四、区域政策 (40)

(一)湛江 (40)

(二)广州 (42)

(三)深圳 (44)

(四)重庆 (46)

(五)长沙 (48)

(六)佛山 (51)

(七)东莞 (52)

五、小微贷款政策 (54)

(一)发展小微贷款业务的意义 (54)

(二)我行小微客户的选择定位 (54)

(三)集群客户选择原则 (55)

(四)客户准入条件 (56)

(五)管理要求 (57)

六、个人信贷政策(消费类) (57)

(一)个人消费贷款定义 (57)

(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定位 (58)

(三)个人消费信贷目标客户群 (58)

(四)产品应用 (59)

**银行2012年度信贷政策指引

第一部分形势分析

一、2011年国内经济形势回顾

1、GDP。2011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全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

2、财政。政府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保障民生支出快速增加。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达10.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8%;全国财政支出为10.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

3、货币。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人民币贷款余额5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人民币存款余额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4、消费。消费市场持续畅旺,居民消费价格冲高回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12月份环比增长1.4%。

5、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分地区看,1-10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2%,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9.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9.6%。

6、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一升一降,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2011年,出口为18986.0亿美元,同比增长20.3%;进口为174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

二、2012年国内经济形势展望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会议认为,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总体来看,展望2012 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态势,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改调为“合理适度增长”,全年信贷增长规模较2011年有望适度放宽。考虑到外需疲弱和房地产投资受限,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等经济增长引擎动能减弱,我国经济增速较2011 年放缓。2012年3月,两会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比上年的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

三、国家政策导向

1、财政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央基建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各地方将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2、货币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健全宏观审慎框架,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针对外围经济恶化和债务危机升级导致的中国资本流出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进行预调微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标志着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得以确认。

3、外贸政策。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全球贸易平衡发展。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均衡协调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良性互动,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4、产业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5、投资政策。以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与“十二五”前期投资项目的衔接;严控投资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6、环保政策。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政府监管基调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2年1月召开的2012年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监管层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监管针对性、前瞻性,坚持“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全面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本监管。2012年,银监部门将实新资本监管标准,改进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建立更具前瞻性的、有机统一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中小银行机构在现有信用风险资本计量的基础上,逐步采用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的标准方法,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确保资本规划与银行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2、中小企业融资监管。2012年,预计监管当局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并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

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与此相配套,银监部门将对符合要求的银行机构实行(不限于)以下鼓励措施:允许商业银行一次同时筹建多家同城支行,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探索建设科技支行,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实行75%的优惠计算风险权重,适当放宽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3、信贷规模管理。表外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导致2011年信贷条件变得过紧,相较之下,预计2012年信贷条件将有所放松。近期,央行强调,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并将“合理安排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总体来看,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望达到8万亿,贷款总额较2011年增长14.5%。

4、存款准备金管理。近期,央行一方面,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提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在此政策基调下,未来存准率有可能适度降低。从基本面来看,通胀和经济增速都加速下滑使得政策上放松的条件已经具备。从流动性来看,外汇占款增量出现大幅下降,而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少,需要通过法定比率的下调来保证银行间流动性的相对充裕。

第二部分我行业务结构

一、我行现有业务结构概况

1、授信结构:

2、客户规模:

3、客户地域:

4、担保方式:

5、授信与结算配比:

6、涉及行业: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行现有业务结构中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授信和结算的匹配结构上,我行授信对客户结算回行的带动

力度不足。

二是区域分布结构上,异地客户占比过高。

三是客户结构上,户均授信额仍较大。

四是担保方式结构上,保证、信用类授信比重仍较高。

五是客户行业结构上,单一行业客户的授信集中度较高。

第三部分信贷战略与组合目标

一、信贷战略

(一)指导思想:“把严合规、控好风险、做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收益”。

1、把严合规。近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监管部门对银行监管力度日益加强,银行在合规经营、规范管理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须高度关注合规,在严守合规监管和风险控制两大底线前提下,确保授信业务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把严政策合规关,包括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关于单一法人授信限额、单一集团授信限额、全部关联度等监管规定,严格落实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等;

二是把严操作合规关,包括严格按监管要求抓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落实,抓好票据业务背景真实性排查,严格按制度及流程办理业务。

2、控好风险。控好风险是我行稳步发展的前提。考虑到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等经济增长引擎动能减弱,2012年度我国经济增速将较2011年有所放缓,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要求有所提高。未来一段时期,尤其须关注:

一是充分关注行业动态和客户经营指标变化,特别是依赖外贸及房地产投资拉动型行业的行业动态和客户经营变化,加强贷后管理;

二是充分了解客户资产状况,挖掘潜能,尽量选取具有通用价值、

有公开市场价格、易于变现的动产、不动产作为抵押对象,避免因抵押物选择不当而埋下风险隐患。

3、做大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大规模仍是我行未来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大规模,我行才能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提升业务议价能力,才能提升我行抗风险能力。就目前我行而言,做大规模主要包括:

一是做大存款规模,以信贷介入为契机,用好信贷资源,争取提高授信客户结算回行率,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二是做大基础客户群体,发展小微、零售,以客引客,扩大基础客户数量。

4、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是我行实现良性发展,提高收益,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尤其是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客观要求。就目前我行而言,优化结构主要包括:

一是提高授信客户的结算比重,从国内外先进行的经验来看,结算不仅是绑定客户、提高收益的途径,也是发现客户异动、控制风险的手段;

二是提高本地客户比重,鉴于受地域、信息、管理成本等方面的约束,异地客户贷后管理及实现债权难度大,风险收益不匹配,难以成为我行的基础客户群体,而本地客户在贷后管理、结算配比等方面优势明显;

三是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授信比重,基于我行目前的市场定位、分散风险及提高收益的需求,鼓励以模式化、集群化等手段介入中小、小微企业;

四是提高抵质押担保业务比重,鉴于近年经济形势多变,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为提高我行授信保障度,鼓励提高抵质押担保业务比重,降低信用、保证(特别是关联保证)担保业务比重;

五是倡导绿色信贷,根据银监会下发的《绿色信贷指引》要求,支持绿色信贷,控制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客户信贷投放。

5、提高收益。提高收益是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回馈股东,提

高员工收入的内在需要。在资本约束管理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须切实考虑如何用好信贷资源,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提高风险资产收益率。就目前我行而言,提高收益主要包括:

一是转变客户结构,加大对中小、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提升我行业务议价能力,提高贷款收益;

二是转变业务思路,将简单的授信投放、一票过的业务模式向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服务方案、战略性的业务模式转变,充分考虑结算匹配、产品联动、公私互动等业务潜力。

(二)2012年我行信贷业务重点:重点发展贸易融资及“1+N”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积极支持小微贷款,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1、重点发展贸易融资及“1+N”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贸易融资业务是我行重点发展的战略产品。总行鼓励以网络锁定,实现市场成片开发为目标,按照风险可控、收益最大的原则,优化核心企业信用、授信主体信用、核心企业提供的信用支持,结合供应链网络中企业群体的协同效应、流通商品的品质和价值、物流监管与货权控制等风险要素的配置,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密切监控抵质押物价格,建立并完善抵质押物跌价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补仓、平仓等有效措施,以防范市场风险。加强银票交接、货物提取等方面的管理,严格落实均衡回款制度。

鼓励对现有的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深度开发,整合上下游核心客户及供应商、客户的电子化系统平台,积极发展“1+N”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2、积极支持小微贷款。

2011年,受到风险资本约束、信贷规模控制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加上客户基础比较薄弱,票据业务竞争力削弱,我行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张速度有所放缓。而近年来,国内银行同业纷纷加大了小微客户金融产品和营销模式的研发推广,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基于我行目前的市场定位、分散风险及提高收益的需求,优化我行业务及客户结构,2012年,总行积极支持以模式化、集群化等手段介入小微贷款业务。

3、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目前我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整体发展缓慢,个人贷款及储蓄存款占比均较低。出于调整业务结构的需要,总行鼓励在有效监控贷款资金用途、可满足监管机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重点以中高端客户群为目标定位,大力发展可落实足额抵、质押担保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在风险和收益匹配前提下,针对特定优质客户群体,开展个人小额个人信用贷款业务。

二、组合目标

结合我行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控制业务集中度风险,2012年我行信贷组合目标如下:

第四部分信贷政策

一、客户政策

(一)集团客户

集团客户的系统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关键,对集团类客户实行授信总量控制是集团类客户管理的核心工作,因此,我行集团类客户必须进行统一授信,通过对集团类客户的总量监控管理,防止过度集中风险。

对集团客户授信,须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摸清股东背景和股权关系,建立完整的“集团家谱”及核心成员的业务结构;关注集团客户财务管理模式、合并报表范围及内容,理清授信客户及所属集团的真实资产、负债、财务状况,根据核心资产严格审核承贷主体风险承担能力;贷款投向紧跟核心优质企业,紧跟主要现金流量,紧跟核心资产,并落实贷款资金的真正用途;充分考虑集团的整体承债能力和举债空间,“适度授信”,对于授信额度偏大的,应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关注联保和互保问题,避免贷款风险通过担保链条传递,要争取获得集团核心资产抵押或从集团外获得有效担保。

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对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监测工作力度,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银监会开发的企业征信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等信息平台查询集团关联企业预警信息,增强风险预警防控能力。

对存在资金严重依赖银行、资金链紧张、关联关系复杂、关联担保金额大、资本运作频繁、主业偏离度高等情况的集团客户,应审慎

授信。

为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原则上要求单一客户授信敞口控制在3亿元以内,单一集团授信敞口控制在4.5亿元以内。

(二)大中型客户

根据我行市场定位,对大型客户,我行坚持“适当介入”的跟随策略。分行应更多从资金链、供应链的角度加大不同业务品种和上下游客户的渗透,提高综合收益。

对于优质中型企业客户群体,尤其是辖区内具有一定行业龙头地位的客户,在担保方式、综合收益配合的前提下,我行可考虑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提升授信占比的同时争取更高的结算资金回笼;对于异地的、或一般性的中型企业,我行应坚持适度授信原则,杜绝过度授信,并有效监控企业在他行融资的情况,同时适当提高定价水平,通过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好的产品获得更高的收益。

鼓励以“比较优势”为标准,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延伸,选择生产工艺、产品市场、经营模式以及财务指标、业绩表现在同行业中或产业集群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进行授信合作。

鼓励采用有实物抵(质)押的授信方案,审慎采用关联担保和信用方式,原则上要求控制无抵(质)押物覆盖的、且敞口金额在2亿元以上的新增授信业务。

(三)小微型客户、集群类客户

小微型客户:小微型客户标准具体请参见《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集群类客户:集群类客户是指具有共同商业模式和经营特点、风险特征高度相似的小微型客户群体,包括:

1、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积聚型集群客户,如专业市场集群客户、商业街区集群客户、物流园区集群客户、超市(百货)卖场集群客户(特指摊档、铺位承包模式的超市(百货)卖场)、电子商务平台集群客户、行业协会、地方商会中的会员企业集群、工业园区进园企业集群等。

2、“1+N”型集群客户,主要特点是围绕核心企业,以产业为支撑,有清晰的上下游关系的供应链、销售链集群客户,如品牌代理商

和品牌经销商集群、核心企业供应商集群等。

3、战略合作型集群客户,主要特点是与我行签署了各种“总对总”协议、战略合作协议而产生的集群客户,如“银-担”模式(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客户群、“银-政-担”模式(银行-政府-担保公司合作模式)客户群。

鼓励分行追随区域特色经济确定市场定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市场,并努力成为该类客户的“双主办银行”(主办授信行+主办结算行)。

谨慎介入已在多家银行发生授信业务,我行不是授信及结算双主办行的小微、集群类客户(足值抵押类授信除外)。

(四)异地授信类客户

异地授信客户是指企业的注册地或经营活动所在地均无授信分行分支机构的授信客户,是我行授信管理的一个重点。

异地贷款存在贷后管理成本高、较难及时掌握信息、综合收益不明显等客观问题。如果不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其风险要比本地授信业务大,一旦企业情况发生变化,在清债过程中,相对当地银行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异地授信比例较高的分行,应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分行所在城市的授信客户,对异地授信客户应优中选优,谨慎对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对异地授信客户要加强贷后监控和管理,分行须明确专门监管责任小组或责任人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并承担管理责任;客户经理应加强对异地授信客户监控,应定时对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授信使用状况、担保状况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并认真填写监控报告;对于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客户,要及时提出预警、减持或主动退出的方案并认真执行。

对注册地或经营活动所在地已有我行分支机构的异地授信客户,应与当地分行沟通并协商一致后办理;鼓励通过行内联合贷款的方式解决此类贷款归属问题。

审慎介入异地授信,总体要求异地企业授信标准高于本地企业授信,本市外(省内异地)企业授信标准高于本市企业授信。

审慎选择异地授信客户,提高异地授信客户准入门槛,客户群体

原则上面向信息披露充分、管理规范、经营良好、交通便利的上市公司或行业、区域龙头企业经营实体。

(五)客户授信策略

1、客户分类标准:

为了加强对授信客户的管理,根据我行对客户的授信参与策略,将我行存量授信客户划分为以下四类:

(1)鼓励类(满足其中之一):

①优质中小型客户,并符合我行市场定位与客户定位,即“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积极参与者”的市场战略定位,与“服务于中小企业或者是终端市场,做到抓小不放大”的客户定位;

②优质大中型客户,且属于我行战略型客户或辖区内竞争性行业的龙头企业。

(2)减持类(满足其中之一):

①不符合我行信贷政策导向,或我行当前信贷业务份额和信贷结构集中度过高,宜适当减持的客户;

②企业经营或担保方式明显弱化;

③由于其他原因,总行认为需减少授信支持的客户。

(3)退出类(满足其中之一):

①国家环保部门列入“区域限批”或“流域限批”名单的地区或企业授信(低风险除外);

②被国家产业政策列为限制类、淘汰类的项目或主流设备为限制类、淘汰类设备的企业;

③由于其他原因,总行认为需退出授信的客户。

(4)维持类:不属于以上三类的存量授信客户,即为维持类客户。

2、各类客户的授信策略

为优化我行授信客户结构,提高我行信贷资产质量,用好我行授信资源,提升客户贡献度,对各类客户我行采取不同的授信策略:(1)对鼓励类客户,我行可考虑提升对其的授信参与份额,同事提升其在我行的结算份额,争取成为该客户的主办授信银行和主办结算银行,既“双主办”银行。

(2)对减持类客户,在控制贷款余额总量的前提下,以降低风险为原则,制定减持计划,采取续作金额递减的方式逐步减持,直至减持到目标额度为止。对减持类客户,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增授信业务的申请(低风险业务除外)。

(3)对退出类客户,应采取坚决退出的策略:对于具备条件的客户,采取主动性的强制退出;对于能够一次性退出的客户,主动地坚决退出;对于无法一次性退出的客户,积极合理运用各种退出方式,降低业务风险,以最快速度达到退出的目的。

(4)各分行应根据减持类授信客户和退出类授信客户的标准,整理出授信客户减持、退出类客户名单,按一户一策制定减持、退出计划,对符合授信客户减持、退出标准的客户,分行应及时进行清理退出,调整信贷结构,腾出规模用于鼓励类客户的增信。

二、产品政策

(一)贸易融资

我行贸易融资授信产品主要包括:动产及货权融资(货押)类产品;国内保理类产品;订单融资类产品如订单融资、打包放款等。

在贸易融资产品的营销模式上,鼓励开展模式化经营,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推广三类贸易融资营销模式:

1、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的配套型中小企业货押融资,比如“1+N”营销模式;

2、依托产业集群或专业化市场的集聚型中小企业货押融资,通过模式化经营,实现批量营销和集约化授信,以达到系统性开发货押客户的目的;

3、重点行业营销模式:鼓励各分行因地制宜,针对较为适合推广贸易融资的特定行业,集中资源进行营销,沿产业链上各类型的企业寻找合作机会。

贸易融资业务是我行重点发展的战略产品,总行鼓励以贸易融资及“1+N”模式介入客户授信,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客户群体。

(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管理规定由承兑申请人签发的,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并由银行承诺到期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商业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我行授信业务品种中占比高,因此需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健康发展。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授信存续期短,监管当局对票据项下贸易背景真实性监管极为严格,各分行要严格执行我行关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相关制度、规定,高度重视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严禁办理没有真实贸易背景项下的票据业务。对有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企业,要防止票据资金流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三)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需求(包括周转性流动资金需求和临时性流动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在我行授信业务品种中占比较高,因此需加强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各分行要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在全面了解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审查风险因素,评定客户信用等级,依据其现金流、负债、还款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结构;经营单位要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用途,并按照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挪用。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经营单位应加强贷后管理,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判断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关注借款人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重大预警信号,及时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和内容。

对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与管理,分行须严格落实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确保合规经营;同时分行须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充分考虑贷款投放的综合效益。

(四)固定资产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是指我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的核心作用在于提升我行市场占有率,稳定战略客户、总部经济大客户关系扩大方面。各分行开展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业务,要严格执行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相关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指引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国家各类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对属于违反国家相关产业节能减排政策,属于淘汰落后产能范畴、环境违法或不合格的企业授信实行一票否决。

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及项目融资业务,应综合考虑项目预期现金流和投资回收期情况,合理确定还款方式,实行分期偿还,做到半年一次还本付息,有条件的将实行按季偿还。特别是对新增中长期贷款项目原则上建成后每年至少两次偿还本金,利随本清。

固定资产贷款及项目融资业务存在金额大、授信期限长、项目评估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总体上应审慎介入。

(五)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融资类业务的对应应收账款既包括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也包括在未来交易中即将形成的应收账款,业务品种既包括应收账款转让业务(即保理业务)也包括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和以商业汇票作为赊销结算凭证的应收账款票据化业务。

从目标市场上看,重点推进在医疗、电力、电信、石油石化、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保理业务传统行业上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提升。充分利用国家对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积极介入相关设施建设项下因原材料供应形成的应收账款保理,稳步介入因设备供应与安装形成的应收账款保理,谨慎介入因施工外包形成的应收账款保理。从风险审查和控制上看,继续强调对应收账款形成背景的审查,重点关注买卖双方的基础合同,并以此确定应收账款的形成依据。从业务实际出发,需确保单笔业务授信期限与回款期限相匹配。深入研究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把握对第一偿还来源的风险控制手段。

总行鼓励以保理业务(国内有追索权明保理)模式切入电力、电信、石油石化、医疗、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垄断行业、优势企业业

务,扩大保理业务规模。

(六)国内信用证及代付

国内信用证是指国内贸易的一种常见的支付结算和融资方式,是指开证银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向受益人开出的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单据支付款项的书面承诺。国内信用证项下授信融资业务包括:开证、买方押汇、打包放款、卖方押汇、议付、国内信用证项下贴现、国内信用证项下福费廷、国内信用证项下代付等。

信用证代付业务指的是,当卖方要求即期付款,而买方暂时资金短缺时,由买方寻找一家银行申请代付这笔信用证资金,直至信用证到期,由买方向银行偿还这笔代付的资金及利息的行为。

我行贸易融资项下同业代付业务可以分为本代他付的人民币代付业务和他代本付的同业代付风险参与业务。

人民币代付业务是指我行与银行同业签订《人民币代付协议》,根据代付委托行(下称“委托行”)的指示,在付款日为其国内贸易结算及融资项下应付款项代为支付,委托行在约定到期日无条件偿还我行代付款项,并支付对价及有关费用的业务。人民币代付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国内汇款、托收、信用证项下押汇款代付及国内保理、订单融资等国内贸易融资项下融资款代付。

同业代付风险参与业务是指根据我行客户的融资申请,由我行安排第三方银行(代付银行)为客户办理融资代付,由客户在代付到期日偿还代付银行的融资款项。我行作为风险参与行,非融资性地参与代付业务项下客户(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同业代付风险参与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在我行办理的汇款、托收、信用证项下押汇以及货押、保理、订单融资等贸易融资代付。

总行根据我行业务发展需要及监管政策变化适时调整国内信用证代付业务。代付银行选择由总行根据业务发展统一进行,各分支机构应在总行公布的同业代付合作银行范围内办理相关业务,未经总行批准,各分支机构不得擅自与同业机构签定同业代付风险参与业务合作协议及办理相关业务。

三、行业政策

(一)钢铁行业

绿色信贷指引

绿色信贷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信贷业务活动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信贷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 本指引所称环境和社会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第五条中国银监会依法负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

业务及其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当树立并推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重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 第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应当根据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度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及时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情况。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应当明确一名高管人员及牵头管理部门,配备相应资源,组织开展并归口管理绿色信贷各项工作。必要时可以设立跨部门的绿色信贷委员会,协调相关工作。 第三章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 第十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建立并不断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

XX银行信贷政策指引

**银行信贷政策指引(2012年) 总行授信审批部 总行风险管理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

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政策指引适用于2012年度全行公司、小微、零售客户授信业务营销、审批及管理等环节。 二、政策调整 (一)总行将根据2012年金融、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以及我行信贷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本政策指引。 (二)因我行小微贷款业务尚处起步阶段,业务模式及市场定位仍有待完善,期间小微贷款政策若有调整,以新政策为准。 三、其他说明 (一)本政策指引是我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主要着眼于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优化我行资产结构,以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 (二)鉴于我行国际业务刚获批,我行国际业务发展方向及定位仍需国际业务部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拟定,因此本指引的产品政策部分暂不包括国际业务。

目录 第一部分形势分析 (1) 一、2011年国内经济形势回顾 (1) 二、2012年国内经济形势展望 (1) 三、国家政策导向 (2) 四、政府监管基调 (3) 第二部分我行业务结构 (4) 一、我行现有业务结构概况 (4)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4) 第三部分信贷战略与组合目标 (5) 一、信贷战略 (5) (一)指导思想 (5) (二)2012年我行信贷业务重点 (7) 二、组合目标 (8) 第四部分信贷政策 (9) 一、客户政策 (9) (一)集团客户 (9) (二)大中型客户 (10) (三)小微型客户、集群类客户 (10) (四)异地授信类客户 (11) (五)客户授信策略 (12) 二、产品政策 (13) (一)贸易融资 (13) (二)银行承兑汇票 (13) (三)流动资金贷款 (14) (四)固定资产贷款 (14) (五)保理业务 (15) (六)国内信用证及代付 (16) 三、行业政策 (16) (一)钢铁行业 (16) (二)煤炭行业 (19)

信用社银行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信用社(银行)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为确保我市今年信贷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和信用社改革整体推进,全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目标,抓住我市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新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做到改革和工作两不误,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以此同时,进一步改进支农服务,提高信贷支农水平,加强信贷管理,建立健全信贷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今年全市计划信贷工作目标:各项存款净增亿元,股金净增亿元,贷款净增亿元,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万元。为此,特对****市辖内农村信用社今年信贷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壮大实力,优化结构,大力组织支农资金 今年是我市信用社改革关键时刻,也是信用社发展的大好时期,各级信用社要在抓改革的同时狠抓业务不放松,尤其是资金组织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的资金组织工作,也就走活了全年工作这盘棋。为此,我们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储户的信心。各地要结合今年全市信用社改革和增资扩股的宣传机会,充分利用当地的广播、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增资扩股的意义和作用,特别要抓好柜台宣传。要大力宣传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要大力宣传农村信用

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通过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和信任以及对改革工作和增资扩股的理解和支持。 2、坚持存款总量、质量两手抓。各县的存款工作要围绕“总量上台阶,结构降成本”的目标,千方百计使各项存款在质上和量上再上新台阶,要在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办各项新业务,通过代办农村保险、代发工资等,广泛开拓低成本存款来源。同时,要充分发挥信用社职工的积极性,利用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深入到村、到户,最大限度地把农民手中的闲置资金吸收到信用社来。要坚决反对组织存款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 3、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近几年,各县(区)农信社机构改革力度较大,信用站大部分已撤消,网点有所收缩,因此各县(区)农村信用社要开展优质服务、文明办社活动,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做到机构收缩,业务不缩。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村信用社电子化运用程度,以改善农村信用社的形象,提倡文明办公,推广文明用语,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便民措施,及时为广大储户提供安全、准确、快捷、周到的服务。 4、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借改革东风,各地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政部门汇报,争取将社会财政预算外资金、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民政资金等存入信用社,要求政府把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作为地方政府支持信用社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贷款政策

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贷款政策 班级:金融1308 姓名:阳波 学号:134260829 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主要依据是:(1)所在国的金融法律、 银行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 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其业务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贷款政策是指导每一项贷款决策的总原则。 理想的贷款政策可以支持银行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对银行的经营作出贡献;其次,是为了保证银行贷款的质量。正确的信贷政策能够使银行的信贷管理保持理想的水平,避免风险过大,并能够恰当地选择业务机会。此外,贷款政策是一种在全行建立的信用诺言。通过明确的政策建立的信用诺言是银行共同的信用文化发展的基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贷款政策主要来自于货币管理当局。但随着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必须制定自己的内容贷款政策。贷款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施状况,必然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制定贷款政策需要考虑到以上因素。同时,对于贷款对象也需要进行严密的考察,拒绝高风险贷款,优化自身资本结构,提高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银行的信贷政策是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法规政策而制定本行的信贷政策,同时根据政策的调整而调整。可

以在国家法律法规之内制定更为详细严格的内部政策,但不能超越国家的政策。 贷款政策的原则是国际上通行一种评价借款人信誉状况的原则,即“6C”原则,是指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现金(cash)、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s)和控制(control). 商业银行在制定贷款政策也会考虑到“6C”原则。 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效果比较分析

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效果的比较分析 [摘要] 随着低碳经济的关注热度升温,与金融机构相关联的绿 色信贷政策实施也得到了社会的大力关注。本文以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通市和盐城市的调研事实为依据,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分析三地执行效果的差异,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银行比较分析 [abstract] with low carbon economic’s hot concerns, the green credit policies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financial institutions,also gain more concerns from society.this passage is based on study facts from jiangyin,nantong and yancheng in jiangsu province, analyses and three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and find out the relevant proposal. [keywords] green credit bank comparative analysis 引言 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1、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由此可见,绿色信贷对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学者对绿色信贷制度的执行效果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分析 以及宏观数据分析的角度,缺少对实际区域的考核评价。如黄兆隆

最新1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1商业银行授信工作 尽职指引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规范授信管理,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中的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外授信。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以上的授信。 第三条本指引中的授信工作、授信工作人员、授信工作尽职和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是指: (一) 授信工作指商业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 (二) 授信工作人员指商业银行参与授信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 授信工作尽职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了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四) 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指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人员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地验证、评价和报告。 第四条授信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关系人申请的客户授信业务,应申请回避。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授信政策、决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的授信业务操作程序,明确尽职要求,定期或在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授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使授信工作人员明确授信风险控制要求,熟悉授信工作职责和尽职要求,不断提高授信工作能力,并确保授信工作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加强授信文档管理,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各种形式的往来及违约纠正措施记录并存档。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建立授信工作尽职问责制,明确规定各个授信部门、岗位的职责,对违法、违规造成的授信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条本指引的《附录》列举了有关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应结合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要求。 第二章客户调查和业务受理尽职要求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确定的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战略,拟定明确的目标客户,包括已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和潜在客户。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确定目标客户时应明确所期望的客户特征,并确定可受理客户的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受理的所有客户原则上必须满足或高于这些要求。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客户调查应根据授信种类搜集客户基本资料,建立客户档案。资料清单提示参见《附录》中的“客户基本资料清单提示”。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应关注和搜集集团客户及关联客户的有关信息,有效识别授信集中风险及关联客户授信风险。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李建定稿)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 摘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安危,又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负面影响及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具体措施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调整优化 信贷结构指的是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臵与配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放量投放,但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信贷业务中长期化倾向更加明显,银行信贷过多投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优势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等等。这种信贷结构失衡性问题的存在, 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配臵效率,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银行业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信贷资金期限结构严重失衡。 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短期贷款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占绝大多数。现在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不断调整短期资产,增加长期信贷资产,甚至有些银行不惜

牺牲流动性而增加长期贷款。当信贷资金紧张时,由于银行的偏好,往往首先保证长期信贷资金,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着一硬一软双重约束:其中,硬是硬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一种硬约束,活期存款可随时提现,定期存款到期也要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没有理由拒绝支付,否则,就有可能引发挤兑,使整个金融业的信用严重受损;软是贷款的软约束,商业银行放出贷款以后,虽然有严格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完全保证贷款的归还,并且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客户往往是一些大型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到期能否顺利还本付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一方面是短期存款占很大比重的负债结构,另一方面是中长期贷款占比重很大的资产结构。在金融能够维持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会有危险。但一旦出现意外的金融波动,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危及银行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二)信贷资金的产业配臵存在着个别行业高度集中的倾向。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纷纷将制造、电力、建筑、交通和房地产业作为信贷资金投放重点,使贷款集中于个别行业的问题突出。某县四家商业银行投向基础性建设项目的贷款余额达到490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2.62%,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20411万元,占比26.09%,当年新增贷款中,投向基础建设工程9000万元,住房按揭贷款新增4072万元,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额的54.91%和24.84%。而企业急需的项目贷款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均为空白。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方案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细则)》 第一条总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信贷政策,深化绿色信贷理念,防范信贷环保风险,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实产能,促进衢州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落实加快“腾笼换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试行)》(政发〔2012〕56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细则)。 第二条组织机制。成立由我行***副行长(主持工作)为组长,***副行长为副组长,合规风险部、综合管理部、客户部负责人、支行行长为成员的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合规风险部,合规风险部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监督工作,各客户部负责绿色信贷政策具体实施开展工作,综合管理部负责相关绿色信贷政策宣传的和教育工作。合规风险部统计岗为具体的承办人员,负责具体的监测反馈工作。 第三条建立符合“绿色信贷”的信贷指导制度。我行及时转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浙江银监局办公室关于建立浙江银行业绿色信贷监测制度的通知》等绿色信贷文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将 绿色信贷纳入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

措施。 第四条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我行在每季末进行的风险大排查中对发现违背环保政策法规、“三查”工作不尽职的行为要实行问责,造成贷款损失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完善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同时我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严格信贷审批条件,在信贷营销、调查、评估、审查等各个环节,均将企业环保信息作为评审的必要内容之一,对尚未拿到环评报告、环保不达标、存在潜在环保风险或环保行为违法的企业坚决否决,对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不良的,严格信贷准入;同时在贷后管理上进行加强,健全风险机制,深入项目和客户进行检查,密切关注项目和客户环保意识、减排整改等情况。 第五条认真做好绿色信贷统计工作,及时反馈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情况。由合规风险部统计岗专职负责绿色信贷的统计工作,认真做好绿色信贷统计工作;同时由合规风险部审查人员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情况、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管理情况以及防范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的成功经验、良好做法、取得成效以及相关典型案例及时报送监管部门,做好管理、监督部门的职责。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管理情况以及防范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的成功经验、良好做法、取得成效以及相关典型案例。 第六条落实差别化绿色信贷政策。

银监会_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规授信管理,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中的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外授信。表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以上的授信。 第三条本指引中的授信工作、授信工作人员、授信工作尽职和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是指: (一)授信工作指商业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 (二)授信工作人员指商业银行参与授信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授信工作尽职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了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四)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指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人员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地验证、评价和报告。 第四条授信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关系人申请的客户授信业务,应申请回避。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授信政策、决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的授信业务操作程序,明确尽职要求,定期或在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授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使授信工作人员明确授信风险控制要求,熟悉授信工作职责和尽职要求,不断提高授信工作能力,并确保授信工作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加强授信文档管理,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各种形式的往来及违约纠正措施记录并存档。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建立授信工作尽职问责制,明确规定各个授信部门、岗位的职责,对、违规造成的授信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条本指引的《附录》列举了有关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应结合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风险防工作要求。 第二章客户调查和业务受理尽职要求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确定的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战略,拟定明确的目标客户,包括已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和潜在客户。

银行信贷投放指导意见

ⅩⅩ银行信贷投放指导意见 第一部份信贷投向基本要求 一、信贷投放总体要求 全行要始终坚持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走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资本效率,减少资本不合理消耗。坚持“规模、质量、效益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更加协调”的科学发展。 本行作为新设机构,要高度珍惜当前零包袱的良好现状与优势。对于新发放的信贷业务,要严格风险控制措施,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行业分析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的变化,防范行业信贷风险;要加强集团及关联授信客户的识别和管理,严格执行授信集中度限额,大额贷款、户均贷款监管比例;要坚持“背靠城市、面向农村、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路线,充分发挥金融对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把控好信贷投放的力度和方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区域、行业和客户群体中,确保本行经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信贷投放具体方向和要求 (一)支持方面。一是要以创新的思维,充分、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的相关精神和政策要求,探索巩固新形势下银政合作的新模式,如:创新资源换资源的

模式;继续加大与各级政府基金(社保、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公积金、扶贫资金)管理机构的合作力度,深度参与政府规划,提供智力和金融资源支持,换取财政存款和信息资源;二是信贷资源要面向实体经济,重点投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要把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型投资机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培育核心客户、严控“两高一剩一资”的授信,确保本行支持地方经济的定位不动摇,并且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本行公司业务和个金融业务的联动、协调发展;三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将信贷资源向小微和“三农”业务倾斜,大力发展小微和“三农”企业贷款,加大向社区和农村渗透的力度,将拓展“产业链”营销和“三农”业务有机结合,将金融服务由点到线扩展到面,着力提升微小企业和个人零售业务质量和创利能力。 (二)控制方面:全面加强绿色信贷管理,将环保一票否决制作为信贷准许入的核心。一是禁止向环评不合格、排污不达标、设备或技术属于国家限制和淘汰类的企业和项目授信;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适时微调信贷投向政策;二是严格控制向“两高一剩一资”的行业企业发放贷款,新增贷款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三是严控房地产项目贷款,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实行区别支持。对普通商品房开发贷款

银行中小企业授信政策指引

XX银行中小企业授信政策指引 一、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 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我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我行改善业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是扩大交叉销售、促进我行精品银行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一)中小企业业务管理口径 本文所指中小企业是剔除我行五大信贷投向后的国标中小企业(国标中小企业标准参看我国2003年2月19日发布的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五大信贷投向指交通、土地储备和园区、公共管理行业,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 (二)发展策略 ⅩⅩ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货币信贷回归常态,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将受到考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基于以上认识,ⅩⅩ年我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方向、提升两种能力、实现三个目标。其中“坚持一个方向”,是指坚持以模式化经营为主导方向;“提升两种能力”,主要指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三个目标”,就是实现“扩大客户群体、提升收益水平、有效控制风险”三个发展目标。通过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上述“一二三”业务发展策略,力争达到规模、效益、质量的

均衡协调,逐渐形成我行特色,努力实现中小企业业务“更有内涵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中小企业业务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发展,夯实客户基础,提高业务规模,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全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三分之一的战略目标,打造中小企业业务优势品牌,形成我行在中小企业市场的比较竞争优势。 1、增加客户数量,构建成长型中小企业基础客户群,形成良性的业务增长机制。 2、扩大市场规模,抢占市场至高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增速高于全行对公授信业务平均增长水平。 3、切实扩大交叉销售,增加中小企业综合收益,提高中小企业贡献度,形成全行利润新的增长点。 4、严控授信风险,确保资产质量,新增授信不良率控制在2%以内,实际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 5、巩固和创新模式化经营,塑造优质品牌,培育较高的市场美誉度。 二、中小企业授信营销模式指引 (一)目标客户选择 根据中小企业市场分布和风险控制特点,我行应坚持“3+1”市场定位。一方面以配套型、集聚型和科技创新型三大类目标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客户为主导,实行模式化批量授信;一方面以单一优质、强抵押的授

2020银行信贷政策

2020银行信贷政策 重庆出台七不准四公开规定 以前,企业找银行申办贷款时,部分银行会要求转存一定金额的存款才能办,有的甚至要求收点中介费用。如今,银行已经不能再提这样的要求了。 商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银行业监管部门已明确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应严格执行银监会的信贷业务“七不准”规定。 “以前客户贷了款必须转点款在银行存起才得行。最近几年这种做法早就行不通了。”永川一家建筑工程企业老总易先生说。更多最新银行信贷行业市场竞争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银行信贷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商报记者注意到,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涉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的规定,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应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以额外收费将经营成本转嫁给服务对象,对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发放贷款收取利息应尽的工作职责,不得再分解设置收费项目,不得在贷款业务中混淆资金价格和服务价格。 对此,重庆银监局相关人士介绍说,重庆银行业早就开始行动并开展了一系列不规范经营专项整治工作。重庆银监局要求银行业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规定及最新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诚实履行各项合同义务,公平对待消费者,严禁虚假承诺、捆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持续对银行小微企业收费情况开展暗访、现场核查,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重庆银监局人士介绍说,银监会的信贷业务“七不准”规定具体为:一是不准以贷转存(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二是不准存贷挂钩(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三是不准以贷收费(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 收取费用),四是不准浮利分费(将利息分解为费用收取,变相提高 利率),五是不准借贷搭售(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六是不准一浮到顶(笼统地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七是不准 转嫁成本(将经营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四公开”包括收 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优惠政策公开、效用功能公开。 南京银行信贷政策新方案解读 上市银行半年报进入披露期,南京银行成为首家披露的银行。在净利润“耀眼”的同时,也存在“激进中有隐患”的局面。 南京资产质量问题继续暴露,这仍是绕不过的坎。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9.42亿元,较年初增长3.03亿元;不良贷款率0.95%,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高华证券分析称,南京银行盈 利超出预期是不良贷款周期中激进的资产扩张策略所致,这可能会 增加信贷风险。 其实,南京银行快速扩张是最受关注。多个机构对其快速扩张提出质疑,引发对其资本充足率的担忧。有统计显示,南京银行在八 年的规模扩张中开设了近40家分行。今年6月底,由于资本弱化,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评级下调至“BB+”,展 望为稳定。在此之前,该行的信用等级为“BBB-”。南京银行方面 认为,这个评级是不客观的,不予理会。 今年,南京银行实施了定增,截至今年6月末,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今年是南京银行推进五年发 展战略规划的第二年,可谓至关重要的一年。其中南京银行提到 “加快跨区发展步伐,增强辐射效应”,那么扩张步伐是否仍会加快?是否仍需“补血”?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南京银行,电话无人接听。 资产质量继续暴露有券商研报建议卖出

银行关于支持ⅩⅩ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

银行关于支持ⅩⅩ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 见 人民银行省内各市中心支行、ⅩⅩ辖内各县支行,国家开发银行ⅩⅩ分行,农业发展银行ⅩⅩ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ⅩⅩ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ⅩⅩ分行,邮政储蓄银行ⅩⅩ分行,ⅩⅩ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切实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催化作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富裕和谐秀美ⅩⅩ建设,人民银行ⅩⅩ中心支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ⅩⅩ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工作 1.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更是金融发展的根基。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ⅩⅩ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业发展要始终注意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本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要始终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求

发展,坚持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上下功夫,更好地支持ⅩⅩ实体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部门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又要立足ⅩⅩ实情,准确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方向。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仍是最重要任务。省内各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既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业、建筑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又要兼顾包括教育、文化、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的金融服务工作。 3.把服务、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金融部门自身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省内各金融机构要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全力落实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措施。人民银行ⅩⅩ中心支行将对金融机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工作开展综合评估。 二、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4.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下,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根据国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财金之窗 摘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是当前扩大我国国内需求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着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备、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缺失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改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消费观念。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umption credit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approaches to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accelerating economic growth.At present,consumption credit operation in commercial banks fac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imperfect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the imbalance among regions,lack-ing risk prevention and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he product homogeneity are also obvious.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listed below:Improving the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developing rural consumption credit op-eration,founding and perfecting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transfer mechanism,enhancing market skill of con-sumption credit oper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ame-liora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changing con-sumption notion. Key w ords:The Commercial bank;Consumption credit;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汶川大地震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遭受强烈的冲击。到2009年1月,由于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我国出口急剧下降17.5%,对外依赖型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贡献率过大,消费贡献率过低,消费需求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是扩大内需进而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解决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消费信贷,又称信用消费,是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商业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主要用来购买劳务、房屋和各种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预支远期的消费能力,提升即期消费水平。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银行的老牌业务,消费信贷在我国的业务开展时间却并不长。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了深圳市首笔同时也是全国首笔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一词才第一次被我国居民所了解,但之后十余年间发展一直十分缓慢,且业务品种亦只停留在单纯的住房消费信贷上。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夏季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我国内需严重不足,为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至此,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同时,消费信贷业务品种也由之前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如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旅游度假贷款、个人存单(国债)质押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多种形式。在以后的几年里,消费信贷规模呈加速度增长,特别是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较2006年增长近4倍。但是,到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我国房地业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以房贷占90%的个人信贷必然要受到影响。因此,2008年,各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出新的调整。在2008年前10个月,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整个银行业而是微增长,大多数商业银行是负增长,只有个别商业银行是正增长。2008年10月,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房贷余额29447亿元,比9月减少6.7亿元。而2007年10月环比增长了611亿元。 在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不断加深的形势下,为了抵制负面影响,刺激经济,我国及时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在2008年底中央决定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其中之一。在此背景下,2009年1月份,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创下了1.62万亿的高位。但是,这些新增贷款中,其中90%以上是政府项目和企业贷款,而个人贷款的比例过小。2009年,在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以扩大内需来保增长、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仅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扩大消费,特别是要扩 □桂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71 2009年4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商业银行授信政策指引-10页word资料

**商业银行授信政策指引 一、政策背景 (一)外部经济形势 20**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三期叠加”的特征没有改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边际效用有所递减,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压力明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风险蔓延加剧,存在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从产能过剩行业向上下游行业蔓延、从风险集中显现地区向其他地区蔓延的趋势。 为积极应对压力,目前确立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为“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不仅要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更要在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空间被持续挤压。 (二)20**年授信业务总体思路 20**年是流程银行全面推进,也是全面建设“三好”银行开局之年,全行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优势,紧扣“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继续“区别对待、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实行稳健的授信政策。 20**年,我行信贷投放总体规划是总量增长20亿元,实现总规模达到86亿元。资产结构方面: (1)公司业务净增量约为15亿元,规模达到48亿元(截止2014年9月30日公司类贷款426户,余额331256万元,比年初增加64户,增加110730万元)。在确保完成监管部门小微企业考核指标后,将剩余额度切分给大、中型企业,在行业分

布上净增量优先满足涉农行业发展后,再分配至其他行业。 其中,涉农贷款:各支行仍需继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保持增速不低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实现涉农信贷总量持续增加,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同时积极做好城镇化建设配套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贷款:今年银监会在“两个不低于目标”的基础上,增设“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目标。即: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幅不低于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不断提高小微企业授信客户覆盖面;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 (2)贴现(转贴现)业务规模在全行统筹流动性及考核指标基础上视情况适当调整,原则上控制在贷款总额的10%-15%左右。 (3)个人业务净增量约为5亿元,规模达到33亿元,以福农易贷卡、融易购授信、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为主,个人住房按揭维持目前占比,进一步扩大我行个人业务的影响力。(个人类贷款280652万元,比年初增加29554万元)一是继续保持信贷投放平稳增长。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的大环境下,全行要继续均衡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对我行的影响,跟踪六安“十二五规划”重点及优势产业,把握市场机会,开展定向营销,开拓实体经济中的有效业务增长点。 二是重点优化信贷业务结构。首先,以新资本监管标准实施为契机,转变我行粗放式经营的资本管理方式,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布局增量业务,逐步优化存量业务,增加低资本消耗业务和产品的比重;第二,紧扣市场定位,继续坚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优先原则,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第三,要主动防范

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

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 ,,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规范中国,,银行(以下简称银行)政策性贷款管理,明确和维护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银行信贷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策性贷款是指为支持客户执行国家及地方宏观调控任务而发放的,政府给予相应利息、费用、损失等补贴的贷款。第三条政策性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策指导。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指导,贷款严格按国家下达的计划和银行的相关规定发放和管理。 (二)严格准入。借款人必须具备承担政策性任务的资格,满足政策性贷款的条件。 (三)落实补贴。政策性贷款发放前,必须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来源。 (四)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借款人,采取不同管理方法。第二章贷款对象、种类、用途和条件 第四条贷款对象。凡承担县级(含)以上政府赋予的政策性任务的客户,均可申请政策性贷款。 第五条贷款种类和用途。 (一)储备类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执行政府粮、棉、油、肉、糖等储备计划的资金需要。 (二)调控类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执行政府粮、棉、油、肉等调控 计划的资金需要。 (三)轮换类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轮换政策性库存商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四)其他类贷款:经银行总行批准的其他政策性贷款。第六条贷款条件。申请政策性贷款的借款人,除应具备《中国,,银行信贷基本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政府或相关部门确定,具有承担政策性商品储备、调控任务的资格; (二)持有政府相关部门指定或委托执行储备、轮换、调控等任务的相关文件; (三)政府确定的利息、费用、损失等补贴来源已落实; (四)具备相应的承储能力。 第三章贷款期限、利率、额度和方式 第七条贷款期限。政策性贷款期限按照储备或调控计划规定的期限确定;没有规定期限的,按照政策性商品轮换期限确定,一般不超过3年;轮换贷款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超过半年。第八条贷款利率。政策性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及银行相关利率管理规定执行。 第九条贷款额度。借款人政策性贷款额度按政府有关部门核定的政策性商品数量和入库成本核定。轮换类贷款额度根据计划轮换数量和市场价格确定。 第十条贷款方式。政策性贷款一般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其中地方储 备粮油轮换类贷款一般采用担保贷款方式。对于地方财政补贴能够弥补价差亏损,或足额建立轮换风险准备金的轮换类贷款,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 第四章管理要点 第十一条政策性贷款,按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要求进行管理。确保政策性商品库存数量与银行台帐、国家储备或调控计划一致,库存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贷款余额与库存成本相符。第十二条帐户管理。政策性贷款借款人,应按照银行相关要求,开立收购资金专户或信贷资金专户。政策性融资客户原则上应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帐户。政策性贷款的发放、支付应通过收购资金专户或信贷资金专户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