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

人类与社会作业1一4答案(仅供参考)
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1
一、选择题
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D)
2、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D)
3、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
4、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C)
5、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A)
6、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C)
二、名词解释
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启始发展的。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技术发生重大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三、简答题
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答:(1)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及其相似。
(2)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骼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
(3)从一些基本生理现象上看,猿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雌猿有月经等。
(4)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是什么?
答: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是:实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在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三大政策。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策略贯彻到底。在相应的行动决策上(1)加大

环保宣传;(2)严格执法,切实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3)加大环境治理投入;(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5)要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得的改革,发展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3.家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家庭功能特征是什么?
答:家庭的主要功能是:(1)满足性生活的需要和性生活的社会控制功能。(2)生育子女繁衍后代。(3)为家庭成员提供经济的支持。(4)为家庭成员提供感情的保证。(5)消费的功能。(6)社会稳定的功能。家庭功能特征:(1)家庭功能的多面性。(2)家庭台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最基本需要的功能。(3)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
4.如何理解国家的职能划分?
答:国家的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这些强制力主要表现为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器。国家通过这些结构来约束、控制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了社会的共同需要,管理社会公共事事务的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维护本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防止外来侵略。
5.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指引作用。指法律(主要是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2)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种对于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或尺度的作用。(3)预测作用。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范性、确定性特点,预见和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6.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
答: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宗法社会。在传统乡村社会里,以血统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是超越于家庭之上的基层组织。宗族在乡村社会中,首领往往是地方事务中的政治领袖,同时又是经济上的资源支配者。在乡村社会中,宗族首领处于权力中心,大部分的乡村社会成员通常居于权力边缘,一些成员成为自耕农或自由手工业者,大多数成为佃农,也有一些沦为长工或依附农奴。
四、论述题
1.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请举例进行论述。
答:第一,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人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式下,满足人口基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张。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

。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自然资源长期以往地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式的严峻。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以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早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举例论述:1、过去我国津津乐道的是“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因为人多,使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率却很低。中国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解放初期我国人口5.5亿,现在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我国还有8000万贫困人口,5000多万残疾人中,1.8亿文盲、半文盲。这些都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我们不得不每年拿出国民收入中的1/4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生活需求,而且对资源环境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2、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并且浪费严重。我国在资源总量上,可以称得上是地大物博。但从人均资源量来分析,中国又是世界上的“资源小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从几种对人民生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来看,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水资源、耕地、森林、草地都不超过35%,重要矿产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2)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低。据专家论证,按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来看,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巳有10多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若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 2020年绝大多数不够。
一方面,我国的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还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又在不断地遭到浪费。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而减产,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工业能源及其他资源的利用,也存在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
3、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

业废水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未经净化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大自然,进入江河、湖泊、地下水等水环境,污染水体和生态环境,使不少地区和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源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而人们日常排放的生活污水及垃圾也是污染河流的另一大原凶。据了解,我市的大小河流中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化工厂旁的河流甚为严重。
(2)大气环境严重污染。我国化工、印染、造纸等等企业的污染相当严重,现在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普及大气的污染更加厉害,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环境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们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由上述内容我们也不难发现人口问题是产生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控制人口的增长是极其必要的。
2、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
答: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改革后我国出现了一个占有一定生产资料的个体私营主阶层;
第二,深刻的职业分化使得原有的同一阶级内部出现了具有不同经济地位和利益特点的社会阶层,原来相对重合的收入、地位、声望三个社会序列发生了分离;
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使那些与现代经济相联系的职业群体无论在人数比重上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大为增强;
第四,社会成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并且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
第五,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正确认识当作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变化,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的地位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中得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政策。现阶段对社会阶层结构的研究,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安排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地们和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3、联系你所在地区工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谈谈应如何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工农

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又推动了工农业的发展。江阴仅有全国土地的万分之一,人口是全国的千分之一,却创造了占全国总量二百五十分之一的GDP。全市现有企业集团150多家,其中国家级集团46家,省级集团84家;有9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2家进入“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江阴市有上市公司18家,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是国内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江阴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发展,关键是江阴人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敏锐捕捉机遇,及时用好机遇,醒得早、起得快、跑得稳,牢牢抓住了四次重大发展机遇,实现决策的最大效益。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初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结构调整。江阴明确提出“工艺设备调新、产品结构调优、科技含量调高、企业实力调强”的指导思想,对依靠农业原始资本起家的江阴工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培育企业集团,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模经济。跨入新世纪,顺应国际资本和产业大举转向长三角的趋势,江阴市又抢抓了沿江开发机遇。现在,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精毛纺生产基地、最大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最大的软塑包装材料生产基地、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大的EPS塑料粒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子午线轮胎钢帘线生产基地、最大的特钢生产基地、最大的港口机械出口基地。
我市的企业之所以能成为行业“老大”,产品之所以能成为“单打冠军”,关键是这些企业集团能及早“悟彻”市场经济的真谛。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再到如今的积极参与沿江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所有这些都是江阴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成功举措。
五、分析题。
运用有关城市化的理论,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答:城市化是指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从乡村向城市转化,城市人口在全社会中所占人口比例的提高,在其转化过程中,传统的农业活动逐渐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城市文化逐渐替代农村文化,非农产业人口的比例逐渐提高,呈现向城市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是:
1.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城市化发展迅速。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已经进入“加速阶段”。过去5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约34亿平方米,约5亿平方米的危旧住房得到改造,近5000万个城镇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可满足居民

基本居住需要。住宅功能、配套设施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今天的城乡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耗资之巨、涉及面之广已远非生产力低下时期所能及,不仅仅是在盖房子,而是在建城市,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生活。
2.战略性地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农村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倾向。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0%,但是中国人均资源与人均财富并不居前列,因此,总量规模高与人均数量低的严重不平衡是制定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时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同时,中国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3.城市发展的区域模式多种多样
中国幅员广阔,历史久远。不同的地理、文化、经济、社会背景,导致中国地域差异明显。人们将中国城市分为绿洲城镇、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中国有12个都市群。
4.沿海特大城市地区凸现,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江、大河入海的三角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所增长。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进一步繁荣,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的城市地区。这些城市与全球的互动明显,已经显现出一些共同特点或趋势:一是处于门户位置,二是具有枢纽功能,三是密集的网络结构,四是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五是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它们都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对中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未来发展必须着眼于尽快缩小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战略作用。


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2
要求:1学员(可以根据以下文字材料)列出自己的发言提纲。
2画出并填写以下表格:
小组成员
个人发言
记 录
参考资料:(请根据资料写出发言提纲,讨论发言记录请与班主任联系)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

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一.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

,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 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 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 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
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

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人口与水资源
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

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
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
四.总结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3
一、选择题
1、 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是(B、生产的社会分工)。
2、 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A、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 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首次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是在(A、1990年)
5、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A、洋务运动)
6、以下哪一项因素不是文化类型的划分依据(D、文化冲突)
二、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即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当人类逐渐走向中世纪封建社会晚期的同时,随着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条块分割的市场逐渐趋向统一,在自然经济内部开始萌生了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式,即市场经济。
2、世界三大宗教: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发展,甚至湮灭,世界上只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们所广泛接受,产生着世界性的影响,成为著名的三大世界性宗教。
3、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会议和其后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大国之间达成的对战后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称之为雅尔塔体制。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出的基础,但又不折不扣的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4、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现代交通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
答: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
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殊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情风俗。
民俗是约定俗成的,即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3、冷战后,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冷战后,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
(1)地区冲突连续不断;
(2)恐怖主义日益猖獗;
(3)民族主义愈演愈烈。
4、简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经历。
答:以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迄今为止,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0~1911年,即清王朝最后50年中统治者为挽救其衰亡命运所作的现代化努力。
第二阶段,从1912~1949年,即中国进入共和时代后,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实现现代化的努力。
第三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即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努力。
5、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三个:
第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第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第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非歧视原则;
第二,市场开放原则,实行贸易自由化;
第三,公平贸易原则;
第四,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6、简述文化冲突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引、融合,以至于逐

步趋于一体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论述题
1、在学校工作中应如何做到既坚持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坚持反对邪教。
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在允许人们信仰宗教的同时,也允许人们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坚持宗教与政权、司法、教育分离的原则,使宗教信仰真正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私事;对宗教界人士采取争取、团结、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他们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使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成为党和政府争取、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既要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的往来,又要坚决抵制外国宗教敌对势力的渗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把宗教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抓紧抓好。
邪教是新宗教运动中出现的一颗毒瘤,在世界各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它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其特征有:一是教主崇拜。二是实行精神控制。三是秘密结社。四是危害社会。我们应该采取制定或完善关于惩治邪教的法律、法规,取缔邪教组织,惩办邪教头目,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等措施。
我们要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学校工作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成为“四有”新人。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邪教、迷信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意识。
2、什么是知识经济?人类社会应该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答: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型的经济、创新型的经济、智力支撑型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将引起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经济结构、管理理论、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冲击,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其共同点是加强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以期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利

地位。美国重点发展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出的一系列科技与教育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日本政府又提出“新技术立国”的政策,还加大对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欧洲各国进一步加强了科技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欧洲各国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智力开发,加快引进世界先进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知识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知识发展的契机,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就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使我国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我国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211工程》等一系列科技与教育发展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为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具体论述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世界文化?
答:世界文化发展应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一个个具体的文化系统来看,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多种多样,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甚至衰亡的历史过程。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来看,不同文化系统的发展不仅具有相似之处,而且人类文化有在互相交流、融合中共同发展的趋向。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多元性的特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轨迹。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虽然使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交叉,出现一定的趋同性,但是,这种趋同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系统个性的抛弃,不等于文化系统差异的消失,而是在保存各自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带有极大丰富性的统一。因此,在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上,我们既不同意那种简单进化的观点,反对那种武断地将人类文化发展划分几个阶段,然后把不同的文化系统纳入其中,甚至主观的认定西方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认为世界文化发展只有一个方程式,即“如果一个社会要取得物质和经济的发展,它就必须接受并恰当地利用现代技术;如果它要掌握现代技术,就必须接受西方的理性主义的实用主义的文化……因为这些技术主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掌握这些技术的使用,需要西方式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也不同意那种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加以无

限扩大的观点,反对将人类文化的发展当成一个个孤立的文化系统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应该坚持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因为,文化如果失去了交流,必须在孤立中消亡。
分析题
五、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分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答:加入WTO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将本国经济发展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大举措。
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7%以上,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前列,许多重要的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二位,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跃至世界前10位,外汇储备居于世界第二位,并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可见,中国以经济贸易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而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并且具有12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这对于那些缺乏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外国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如果没有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参加,将是一个不完整的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加入,国际市场也将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世界贸易组织。邓小平曾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闭关自守是中国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才能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入WTO之后,将使我国与135个成员国和地区取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减少多边和双边贸易中的摩擦,使我国的出口渠道更加通畅,出口数量将会有较大增加,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当然,加入WTO之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的风险和压力,这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对策,趋利避害,促使我国经济在全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在与各国公平贸易竞争的前提下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4 (要填写调查的题目:提纲:访谈报告)
(由于不能雷同,所以找到以下两篇案例请同学根据要求自己修改并写好报告,建议同学们自己写调查访问报告。)
例1 、空巢家

庭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及对策思考 ****电大 ****
江苏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相当严重,并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高龄化比例高、空巢化程度高的特点。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省老年学学会、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组成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联合课题组在南京地区开展了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对策的研究。研究显示,当前空巢老人正在分享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成果,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不同程度的得到实现,大多数的被调查者生活安定,居住舒适,健康良好,期待参与,可以说生活在南京的空巢老人是幸福的。但与此同时,不同群体老年人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子女啃老现象较为普遍;老有所医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头等大事,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健康与精神慰藉问题凸显,成为被社会忽略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群体的积极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参与水平亟待提高;老年妇女生活状态堪忧,生存压力较大;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仍需加强,老年活动阵地建设有待细化。课题组建议要把老龄工作作为21世纪江苏的一个重要省情认真对待,完善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困难老年人群体的帮扶力度,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畅通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要特别关注老年妇女生存状况,提高老年妇女的社会地位。
中国是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按照国际通用的老龄化标准,1999年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江苏是个经济文化大省,而早在1986年底老年人口就已经占总人口的10%,又比全国提前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末江苏省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比重的14%。在江苏,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相当严重,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仅鼓楼区2006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15%,并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高龄化比例高、空巢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家庭比例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为了解空巢老年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省老年学学会、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联合课题组在南京地区开展了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对策课题的研究。相关研究情况如下:
一、调查基

本情况
我们于2007年4~5月,在南京市的鼓楼区和六合区进行了老年空巢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选择鼓楼区是因为它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这里高校云集,人口密度高,人口素质高,老年人家庭空巢率也较高,而在六合区我们重点选择了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开展调查,它代表着江苏农村较高生活水平地区空巢老年家庭的状况。这两个区的老人家庭结构代表着未来其它城市乡村老龄人口家庭结构发展的方向,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
调查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座谈会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问卷设计之初,即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准备工作,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力图全面了解国内外空巢家庭及老年生活状况的研究成果。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易其稿,先后征求了北京、南京、老年学界、妇女学界、相关政策部门等多方专家学者的意见,我们力求使调查问卷既站在老年问题研究的前沿,同时也能体现出江苏老年问题研究与发展的地方特色。在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大力支持下,运用科学的抽样调查研究方法,采用调查员入户访谈的方法,在鼓楼区和六合区选择了400户无子女或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城乡空巢老年人家庭开展问卷调查。其中被调查者中城镇空巢家庭占66.58%,农村空巢家庭占33.42%;夫妻俩独居户占48.83%,单身独居户占51.13%;男性占44.42%,女性占55.58%;60~69岁的占31.03%,70~79岁的占37.69%,80岁以上的占31.28%;他们平均独居了13.65年。我们分别在六合区和鼓楼区召开了有针对性的老龄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发言的人员有两区区委办公室、政研室、民政局、老龄办、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生委、妇联、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大家结合相关工作就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做了有针对性的发言和讨论,并就进一步提升老龄工作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课题组成员还走进社区、走进老人家庭,就老人的日常生活、社区老人活动阵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沟通,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调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江苏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当前南京空巢老年人生活状况喜欢忧参半。喜的是他们正在分享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成果,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不同程度的得到实

现,大多数的被调查者生活安定,居住舒适,健康良好,期待参与,可以说生活在南京的空巢老人是幸福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进程中老年人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发展的困难,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不同群体老年人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子女啃老现象较为普遍;老有所医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头等大事,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健康与精神慰藉问题凸显,成为被社会忽略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群体的积极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参与水平亟待提高;老年妇女生活状态堪忧,生存压力较大;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仍需加强,老年活动阵地建设有待细化。
二、基本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苏经济发展比全国平均速度要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已成为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本次调查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江苏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和正在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幸福感强,对生活状态满意度高。被调查者中56.89%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仅有7.91%(见图1);有82.73%的空巢家庭老年人认为吃饱穿暖很满足了;空巢老人平均住房面积有57.08平方米,有88.48%老年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感到满意的;老年人感觉吃饭(93.32%)、穿衣(91.73%)、上厕所(91.89%)、上下床(90.54%)、室内走动(92.18%)都“不费力”,生命、健康质量良好。当问及夫妻关系时,有83.42%的老年人与老伴的感情“很好”和“比较好”,近60%的空巢家庭老人能共同分担家务,有97.35%的人从未遭遇过家庭暴力;被调查者中有78.69%的老年人认为“现在社会越来越关心和尊重老年人问题”。
生活安定,老有所养基本得到保障。69.58%的空巢家庭老年人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感觉是“够用有余”和“大致够用”,有65.58%的老人并不担心今后生活来源,城市空巢家庭老人并不担心今后生活来源的达72.85%。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反而更不担心,在8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表示不担心生活来源的达66.96%,高过平均值。91.04%的家庭有自来水,89.31%用上了煤气,电视机拥有率在家庭设备中居最高,达93.83%。政府不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有76.70%的人回答今年街道、村里派人来探望过,其中81.96%的单身独居和85.47%的

80岁以上独居老人得到更多的关心。
兴趣广泛,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渐成气候。在感受到大多数老人能够吃饱穿暖之后,我们发现空巢家庭老年人有不少兴趣爱好,50.81%的被调查者有一两种以上的爱好,城市老人为66.66%,主要的娱乐方式包括:看电视(88.71%)、聊天(32.55%)、逛公园(24.41%)、看书(23.36%)、栽花种草(19.69%)、体育锻炼(18.11%)、下棋打牌(16.54%)等等。64.33%的空巢家庭老年人表示有可以诉说心事的人,并表示“我喜欢和别人聊天”(72.04%)、“我喜欢结交朋友”(56.57%);半数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有看书阅报的习惯,他们当中每天看书报1-2小时的达到56.55%。他们在今年3月份家庭生活费用中用于书报娱乐的费用达56.70元。
热心参与,老有所为意识明显增强。步入老年后,老年人不仅仅只是忙家务和带孙辈,他们仍然希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现老有所为。调查发现,他们中间74.27%的人愿意帮助比自己更年长的老年人,有33.62%的人愿意带头组织街道或村里的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35.2%的能主动给所在社区/村提建议,23.95%的曾向政府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有20.63%的空巢家庭老年人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有45.14%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热心公益,参加过捐赠活动。

例2、农村小学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电大 ****
调查目的:
环境教育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人口素质和行为习惯等负面影响,使得占我国中小学学生7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在环境教育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为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村小学生的环境意识,为环境教育探索新的途径和教学方法;为了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探讨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校本教材建设提供有益素材,以利于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环境素质的提高,我开展了农村小学环境意识的调查活动。
调查过程
这次调查活动,我利用课余时间,经过11个月零18天,行程约1500千米,抽查了3所村小,1所乡级中心小学,3所城镇小学,,访谈了部分家长、师生、校长、师校老师。过程如下:
(一)前期准备
了解被调查者的思想状况、认识水平及可能的行为表现,根据小学德育环境教育内容;参考国内外环境意识评价方案;依据小学劳动、思品、社会、自然大纲中环境教育要求及了解有关环境信息的媒体新闻、社会热点问

题,拟定了测试题。经过多方测试,论证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从而保证了试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大众化、规范化及可操作性。
(二)调查操作
在测试和问卷前,我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目的和意义的教育,做到指导语统一规范。测试时保持调查环境的安静,对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采取了回避的方式,对调查中的不恰当行为进行了合理劝阻。取样后,通过座谈走访等信息反馈和信息诊断,蜕除了样本中的错、假、缺等个体。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我县小学生环境意识十分淡薄,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知识贫乏,二、德育教育薄弱,三、教学方法单一。
情况分析
学生环境知识贫乏根据知识和环境意识的相关系数测试结果r=0.37处于实正相关来看,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两者联系密切。通过调查显示:学生获得知识途径情况是,课外资料〉新闻媒体〉其它〉课本。我们惊奇地发现,我县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教育,已名存实。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了解,原因之一:小学思品、劳动、社会、自然的课任教师素质相对低下,不但他们中大部分是老弱不求进取,而且这些学科教学任务在村小一般是由语、数老师完成,他们随意占用课时,导致教学脱节。原因之二:环境教育缺乏师资培训,调查发现教师第二轮岗位培训、校长干训各层次均无环境教育内容,严重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的质量。
德育教育薄弱
环境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调查统计,小学生帮助别人做的少,自己能够做比偶尔这样做的人少;他们对环境问题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者多。原因之一:公民道德教育效果不佳,部分学生经常乱甩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原因之二:部分小学生平时生活养成习惯不好,学生浪费纸张、践踏草坪、采摘花朵等现象经常发生。原因之三:部分小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缺乏应有的良好行为,有些忙于物品的更新换代,有些豢奍野生动物,有些使用一次性制品和包装袋等。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从学生参加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来看,教师讲授环境内容教学方法单一。据调查问题之一:学生缺乏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体验,结果贴近学生生活,自己对其危害认识深刻的做的比较好,反之,则较差。如样本村中渡店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受害重灾区,其一,由于息寨
路横贯其中,公路车流量大,路基不平,部分地带甚至浮灰约深5厘米,加上公路两侧水泥厂、碎石厂扬起的灰尘,使得周围住房墙壁、窗户披上一层“灰纱”。其二,工厂生产产生的噪音,使距公路不足50米,该村中心小学的师生深受其害。他们

目睹了污染后的恶果,体验了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经调查统计,发现该校环境意识成绩为46%,比平均值增长近16个百分点。问题之二:环境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农村环境教育资源丰富,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都是环境教育活生生的教材;校园环境是学校开展德育环境内容教育的场地;土地肥力下降,地表水被化肥农药严重污染,焚烧桔杆,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等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而调查发现,我县开展环境实践活动的学校不足8%。
建议:
一、政府机关应大力宣传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督促环保部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查力度,执法机关应加强执法,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做到懂法、用法、护法。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调整评价机制,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育效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如对计划、总结、师资培训、课内渗透、班会、小组活动、环保科普、校园绿化、环保作品或成果等内容进行检查;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撤并不具有教学条件的学校,优化教师配置。
三、课改机构应结合广大农村生活实际,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和学生环境意识情况,使新的教材具有实践性强,农村环境教育素材丰富,确能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的内容。
四、学校应加强德育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积极配合环保单位进行环保宣传及环境监测,优化学科教师配置,开发环保内容的校本教材,支持教师环境知识培训。
五、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法、探索法、考察法、实验法等。充分利用农村环境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行探索,使他们最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增强环境意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