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北师大版经济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北师大版经济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北师大版经济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北师大版经济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一,1,B(但法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C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2,D

二,1,BC(D,没有金额限制)

2,ABC

三,1,,企业的设立是否合法?

答: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

第十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单独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时法律仅要求投资人申报出资额和出资方式但并不要求须缴纳最低注册资本金。因此刘某单独以一元人民币经法定工商登记程序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但根据第十一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相符合”,而个人独资企业为投资人个人负无限责任,因此刘某将其取名为“远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违反法律规定,应予与纠正。

2,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债权人应向谁求偿?答: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故债权人应向刘某求偿。

3,在刘某不能清偿债务时,该企业的债权人能否向刘某的家庭求偿?

答: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第十

八条的规定,刘某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且法律规定只有投资人在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才可以依法由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债权人不能向刘某的家庭求偿,而应当是由刘某个人负无限责任。

4,刘某决定自行解散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

答: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刘某作为该企业的投资人,有权决定自行解散个人独资企业,因此刘某的做法并不违法。

5,大刘能否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答:不能。开办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的设立条件是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中国公民;不能是企业法人!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警官、法官、检查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也不可以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所以大刘不能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第四章

一,1,D,(具体看41 页下方)

2,C 3,B 4,B(B,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C,有限合伙人可以用知识产权作价出资,但不得以劳务出资) 二,1,ABCD(还有社会团体)

2,BCD(B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方可出质;C未经其他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xx经济史复习题 一.思考题 1.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 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 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作业)

3.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4.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 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要方法。 A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称。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是(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 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 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D.反不正当竞争制度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 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 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3.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 《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B.从平时法到战时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 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 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 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 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 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的地位。 A.法的体系 B.法的结构

07944-经济法学原理-复习资料1

07944-经济法学原理-复习资料1

第一编总论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简述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立法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3、简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4、试述经济法价值的特点 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价值有着共性,但又有特殊性。经济法价值也包含诸如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方面,但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显著特点,也是认识经济法价值的关键。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各项价值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经济法价值中的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经济法价值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这里首先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间都绝对公平。 在经济法价值链中,虽然各项价值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效率和公平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要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有效地维护社会总体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5、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原则,是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的原则应为经济法所特有,它不适用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原则,也有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与特有性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是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全过程都需贯彻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体系中全部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都必须贯彻的。 贯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在以上二者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6、简述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法律关系,可以称之为“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亦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因国家经济调节引起,其内容是与国家经济调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它不是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只有在受到经济法调整时,才形成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 7、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1)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与被调节(管理)主体;(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分为经常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中的职能分工,分为综合经济调节主体、职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6)名词解释 1.国有独资公司: 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2. 税收抵免: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征税,但允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内外已缴纳的税额,从而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3. 不正当竞争: 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产品缺陷责任: 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经济关系: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关系的总称。 7. 公司: 指依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8. 土地所有权: 是指土地所有人对其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 9. 商业秘密: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0. 价格监督检查: 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对违反价格法律的行为所进行的监督与检查等活动的总称。 11. 经济法律关系: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12. 个人独资企业: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讲义及习题

历史必修二——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必修Ⅱ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 (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 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练习题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3、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7、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8、.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耒耜②青铜农具③铁锄、铁犁④耧车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使用 B.铁农具的出现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器的制造 10、《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反映() A .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B.战国时期牛耕推广 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1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西汉 1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是() A.垄作法 B.代田法 C.区田法 D.精耕细作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新编经济法教程 孟凡麟 课后复习题完整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7。ACCDBA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D 4、ABCD 5、BD 6、ABD 7、BCD 8、ABCD 9、ABCD 10、AB 11、CD 12. ACD 13ABD 14、A C 15、ABD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五案例分析题: 1.问: 上海有关部门在1998年初采取的涉案措施,基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理论,该措施是否具有正当性?为什么? 上海有关部门为了控制私车的数量,实行私车额度拍卖制度是可以的,但制订的沪产车与其他车的政策不一样,则有违公平,是不正当的。后来取消了歧视性待遇,改变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才算是回归了政府的应有本性。 2.该房产份额转让协议,是否可以撤销? 法律中规定的可变更、可撤消的民事行为有五种: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因欺诈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因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如何认定的?对于“重大误解”如何认定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具体分析,重大误解的认定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对合同的性质产生误解。在对合同性质产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

而且产生此种误解也完全违背了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应作为重大误解。第二,对对方当事人产生误解。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如果对对方当事人产生误解,则应构成重大误解。第三、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果标的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订约目的或重大利益,则对质量产生的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第四、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这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标的本身产生了误解,应属于重大误解。第五、对价金和费用的误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重大误解都能导致撤销合同的法律后果。必须是对合同的主要容产生误解才能构成重大误解。若仅仅是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产生误解且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不应作为重大误解。 徐女士所卖房屋的价值为117654.64元,而代某与其签订的协议中载明的价值仅为4.4万元,加上当处理丧事的客观情况,故可以认定徐女士在签订协议时产生了重大误解而予以撤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B 6、A 7、C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1、D 2、ACD 3、ABC 4、BC 5、AB 6、ABCD 7、ABCD 8、BCD 9、ACD 10、BCD 四案例分析题 1、(1)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简答题

简答题 一: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市场功能存在缺陷,它在提供公共产品和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2、市场不能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3、市场竞争失灵 4、市场调节本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简述政府承担的经济职能主要内容 1、保持总量平衡,经济稳定增长,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稳定,就业充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力争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增长。 2、制定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 3、提供公共服务。 4、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市场秩序。 5、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 6、制定收入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三: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失灵的原因 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强调政府对经济实施高度干预的主张过于夸大了政府的能力。 四:简述经济法定义的含义 1、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2、经济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3、经济法是一系列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五:简述经济法形式渊源的种类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 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规范性文 件 六:简述经济法律关系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区别 首先,经济法律是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后所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经济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利益关系。 其次,经济法律关系要用法律来保障,经济关系由客观经济规律来支配。 最后,经济法律关系的存在以经济法的存在为前提;经济关系的存在,不以法的存在为前提,它是客观存在的。 七:简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 1、经济法主体一定是被经济法律、法规所规范的社会实体 2、经济法主体是可能参加或实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主体 3、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权利(权力)义务的主体 4、经济法主体之间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八:简述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特殊性

经济法》在线考试(主观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经济法》 学习中心:姓名:学号:_ _ (一)简答题 简述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与特征。 答: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行为 这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行使经济管理权或者经营管理权所指向的行为,如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以及经济监督检查行为等。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一方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为对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对方根据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支付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是指为对方提供一定劳务或服务满足对方的需求,而对方支付一定酬金的行为。过一行为与完成一定的工作不同的是,前者通过一定行为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经济效果,后者则是通过劳动最终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成果。 (2)智力成果 指人们刨造的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着作权等。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成果在社会财富中将日显重要,其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就是一种必然。 (3)物 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有些物不能为人所控制或支配,或即使可为人们控制和支配,但无一定经济价值的物,都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从法的角度来看,物亦可作多种划分,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特定物和种类物;有形物与无形物;主物与从物等。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的。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以当事人之间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内容。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则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否则不是经济法律关系。这种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直接反映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体现了经济性。 (2)经济法律关系除法律规定允许采用口头形式外,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一般采用法定的书面形式来表示,以体现经济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并作为将来可能发生争议的处理依据。 (3)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之间尽管有差别,但它们又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是统一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二)案例分析题 1、2017年6月30日,李某从张某的个体超市购买了4瓶“飞跃”牌啤酒。回到家中,李某弯腰把啤酒放在地上。还未起身,其中1瓶啤酒就突然发生爆炸,弹起的瓶盖一下打伤了李某的眼睛,碎玻璃将李某的脸、胳膊、腿多处划伤,鲜血直流,其他3瓶啤酒也被爆炸而冲倒摔破。李某住院治疗花去了3000多元,于是要求张某赔偿其全部医疗费及误工费、营养费。张某认为啤酒爆炸伤人不应由他负责,而应由啤酒的生产者市啤酒厂负责。经有关部门鉴定:啤酒爆炸是由于瓶内啤酒的压力严重超过规定标准所致,责任完全在于市啤酒厂。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和市啤酒厂赔偿他因啤酒爆炸所遭受的一切损失。而张某则认为,啤酒爆炸完全是由于市啤酒厂的原因造成的,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请问:(1)市啤酒厂是否要对啤酒爆炸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答:市啤酒厂应当承担责任。本案中,造成啤酒爆炸的原因是由于瓶内啤酒压力严重超过规定的标准,市啤酒厂应当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14条对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显然,市啤酒厂生产的啤酒本身就存在着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没有达到产品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其他财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标准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作者:————————————————————————————————日期: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1.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能够为其提供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这是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所在。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在土地资源上并没有优势。原因在于: (1)中国古代农业可资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2)中国尽管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2.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二是单一矿少。另外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经济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绪 论 一、判断题 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美国。B A.正确 B.错误 2.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普遍存在于 市场经济国家。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构成了 经济法学体系。 A A.正确 B.错误 4. 博弈论的方法属于哲学方法。 B A.正确 B.错误 5. 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法的重 要方法。A A.正确 B.错误 6. 经济法是有关经济的法规的总 称。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美国早期经济法立法的重要代表 是( C )。 A.自然法典 B.公有法典 C.谢尔曼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一般科学方法不包括(C )。 A. 比较方法 B.系统方法 C. 哲学方法 D.统计方法 三、多选题 9.经济法总论的内容包括(ABCD )。 A.价值论 B.运行论 C.本体论 D.规范论 10.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包括(ABCD )。 A.财政调控制度 B.金融调控制度 C.反垄断制度 一、判断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法律关系。 B A.正确 B.错误 2.经济法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现 代法。 A A.正确 B.错误 3.经济法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A A.正确 B.错误 4.经济法具有经济性、规制性和现 代性。 A A.正确 B.错误 5.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A A.正确 B.错误 6.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A A.正确 B.错误 7.自古就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 法。 B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法的重要特征是( C )。 A.经济性 B.规制性 C.现代性 D.强制性 2.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规产生于(B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 英国 3. 美国颁布的第一部经济法是(A )。 A.《谢尔曼法》 B.《煤炭经济法》 C.《国家工业复兴法》 D.《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4.经济法发展特点之一是(C )。 A.从常态法到病态法 C. 从边缘法到基础法 D.从趋同走向差异 三、多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通常包括(ABCD )。 A.垄断 B.信息偏在 C.公共物品 D.外部效应 第二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 一、判断题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律和法规组成的整体。B A.正确 B.错误 2.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 早。A A.正确 B.错误 4.CEPA 也属于经济法的渊源。 A A. 正确 B. 错误 5.经济法能够被行政法与民法所替 代。B A. 正确 B.错误 6.经济法是一种国家干预之法,其宗旨是确立和规范国家干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化。A A. 正确 B.错误 7.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A A. 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 1.以下各项不属于经济法主要渊源的是(D )。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2.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A )中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考试试题及解答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考试试题及解答 一、判断题(10题共10分) 二、单项选择(10题共10分) 三、填空题(10题共10分) 四、名词解释:(4题共20分) 1、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 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是:产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产权包括所有权。房地产所有权只是房地产产权中主要的一种。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与自然人不同,是种无生命的社会组织体,法人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企业法人是具有国家规定的独立财产,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组织章程和固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确立企业法人制度的好处,在于使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取得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人格,象自然人一样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企业法人的这种独立资格的意义在于:一是独立于自己的主管部门,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是两个完全平等的主体,不是隶属关系,双方只能按照等价、有偿、自愿、互利的原则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二是独立于企业成员,即企业法人与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互相分离,各自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三是独立的财产权利,从而使企业法人能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四是独立的财产责任,即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以企业自有的财产独立承担,同组成企业法人的成员的财产无关。 3、公司: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根据现行中国公司法(2005),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而依法设立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自有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公司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数量的构成分类的一种,又称独资公司,指单一投资主体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独资公司又可分为法人型的独资公司和自然人的独资公司。(P40) 也叫独资公司、独股公司,系指仅有一个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出资的有限公司或仅有一个股东持有全部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 5、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分险的营利性组织.其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6、有限合伙企业:是指一名以上普通合伙人与一名以上有限合伙人所组成的合伙。虽然在表面上及一些具体程序与做法上,它是介于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种企业形式,但必须强调的是,在本质上它是合伙的特殊形式之一,而不是公司。 7、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8、不安抗辩权:(合同法P143)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大学经济法试题与答案

大学经济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中华人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国立法法》 C、《中华人民国宪法》 D、《中华人民国刑法》 【答案:C】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事件的是()。 A、发行债券 B、签订合同 C、山洪爆发 D、承兑汇票 【答案:C】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A、不满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是指10-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 病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满10 周岁的未成年人 【答案:A】 4、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行使撤销权,该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间为()。 A、 6 个月 B、 1 年 C、 2 年 D、20 年 【答案:B】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 A、遗嘱 B、婚姻登记 C、收养子女 D、签订买卖合同 【答案:D】 6、下列不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是()

A、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B、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C、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D、超越代理权限围以陂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的 【答案:D】 7、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仲裁解决的是()。 A、婚姻纠纷 B、买卖合同 C、收养纠纷 D、继承纠纷 【答案:B】 8、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拟对公司为股东甲提供担保事项进行表决。下列有关该事项表决通过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 A、该项表决由公司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B、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C、该项表决由除甲以外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D、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除甲以外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答案:D】 9、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的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B、个人独资企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C、个人独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D、个人独资企业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答案:A】 10、某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公司股东的股权,将境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700 万美元。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企业的有关规定,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的上限是( ) 。 A、1000 万美元 B、1400 万美元 C、1750 万美元 D、2100 万美元 【答案:C】

经济法四套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法》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1775年,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C )一书中。 A、《世界经济年鉴》 B、《煤炭经济法》 C、《自然法典》 D、《公有法典》2.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 ) A 财物 B 经济行为 C 经济权利 D 智力成果 3.在美国出现的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 D ) A 《克莱顿法》 B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C 《农业调整法》 D 《谢尔曼法》 4.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指( B ) A 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 C 行政机关中的非经济管理机关 D 司法机关 5.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而形成的( C )关系 A 物质利益 B 责权利 C 权利义务 D 特定经济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有( D ) A 主体 B 客体 C 内容 D 标的 7.( A )是应用最广泛的经济法律关系客 A 物 B 行为 C 专利 D 商标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D ) A 市场主体组织管理关系 B 市场规制关系 C 宏观调控关系 D 市场交易关系 9.不属于经济法律事实的是( D ) A 合法行为 B 违法行为 C 自然灾害 D经济权利 10.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是( B)。 A、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与厂商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B、税务局内部成员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C、工商管理机关与市场经营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D、税务机关内部的人事处理关系 二、名词解释 1. 经济法法律关系主体——又称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法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并享有经济权利并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2. 经济法——经济法就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4. 经济义务——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具有自己为一定行为或者

07944经济法学原理

第一编总论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简述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立法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3、简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4、试述经济法价值的特点 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价值有着共性,但又有特殊性。经济法价值也包含诸如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方面,但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显著特点,也是认识经济法价值的关键。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各项价值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经济法价值中的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经济法价值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这里首先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间都绝对公平。 在经济法价值链中,虽然各项价值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效率和公平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要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有效地维护社会总体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5、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原则,是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的原则应为经济法所特有,它不适用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原则,也有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与特有性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是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全过程都需贯彻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体系中全部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都必须贯彻的。 贯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在以上二者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6、简述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法律关系,可以称之为“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亦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因国家经济调节引起,其内容是与国家经济调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它不是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只有在受到经济法调整时,才形成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 7、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1)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与被调节(管理)主体;(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分为经常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中的职能分工,分为综合经济调节主体、职

大学经济法试卷(六)及标准答案

大学经济法试卷(六)及答案

————————————————————————————————作者:————————————————————————————————日期:

考试类型: 河南财专 至 学年 第 学期《 经济法概论 》试卷六 适用专业: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共 7 页 1、(C )不是经济法法的渊源。 A 、宪法 B 、法律 C 、公司章程 D 、行政法规 2、根据民事法律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是( D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C ) A .股票 B.矿石 C.专利技术 D.阳光 4、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D ) A.10万人民币 B.20万人民币 C.10万美元 D.20万美元 5、有限合伙人甲不可以用(D )作价出资。 A .自有的轿车 B .现金10万人民币 C .劳务 D .知识产权 6.白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某发生交通意外,无法主持董事会,则(A ) A .由王某指定的副董事长主持 B .由副董事长主持 C .由王某指定的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主持 D .由半数以上的董事共同推举1名董事主持 7、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根本区别是(D ) A 、是否以作广告为目的 B 、是否以报告价格为目的 C 、是否以电视广告为目的 D 、是否以缔约为目的 8.在普通合伙企业中,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C )。 A .承担有限责任 B. 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答案写在本题最后的指定 位置) 姓名 系别 班级 学号 命题人 审核人 …………………………………………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