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本文系中国丝绸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7400655.html,独家发布,转载请申明!

一、什么是桑蚕丝?

桑蚕丝俗称真丝,桑蚕丝面料也是真丝面料,机械缫的又称厂丝,手工缫者称土丝。缫丝厂出厂的桑蚕丝俗称生丝.生丝经脱胶后成为熟丝。

1.生丝的性能生丝光滑透明、柔软、并富有弹性,光泽柔和优雅,其织物相互摩擦后会产生特有的丝鸣。生丝的横截面呈成对的近似三角形(或近似石榴籽形)。生丝的密度为1.33~1.45g/cm3,经脱胶后熟丝的密度为1.25~1.30g/cm’。生丝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标准回潮率为11%,在相对湿度100%的湿空气中,最大回潮率可达36%~39%,生丝吸水后长度增长1.3%~1.6%,横截面增大约19%。生丝的强力和伸长率良好,拉伸断裂强度为3.0~3.5dN/t。x,断裂伸长率为15%--25%。生丝经精练脱胶后吸湿性、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降低。桑蚕丝的初始模量为45--90dN/tex。桑蚕丝耐光性较差,日光照射后会泛黄、发硬、发脆、强力下降。桑蚕丝干燥时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在相对湿度65%气中,质量比电阻可达10加~2g/cm,故在生产过程中,因摩擦易产生静电,故必须控制车间温湿度或采用静电消除措施。桑蚕丝的绝热性能良好,导热系数约为50~54roW /(m‘K),在天然纤维中为最小,故蚕丝织物冬夏均宜穿着。生丝对弱酸作用稳定.但不耐强酸,会在强酸的溶液中水解,高温时尤甚。生丝对碱的稳定性弱,在强碱溶液中显著水解,高温时更甚。桑蚕丝的吸色性能优良(染色一般在精练后进行),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还原染料和直接染料等均宜,可按要求选择之。总之桑蚕丝各方面的性能均很优良,其优良性能一直被所有化学纤维作为仿制的目标。

2.生丝的规格如下表所列,常用的有22.2/24.4dtex(20/22旦)、30.0/32.2 dtex(27/29旦)、44.4/48.9dtex(40/44旦)。

3.生丝的等级按国家GBl797--86生丝分级规定,根据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的综合成绩,生丝分为6A、5A、4A、3A、2A、A、B、C、D、E、F级和级外品。

二、桑树的栽培是怎么样的?

我国桑树产地及品种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落叶树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亚洲最多。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桑树生长条件适宜。全国除西藏、青海、天津外,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蚕桑生产。桑树对生态环境条件有着广泛的适应性,中国三大蚕桑区域(长江三角洲、I~JII盆地、珠江三角洲),其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更是适宜栽桑养蚕,形成全国高、优质蚕茧的生产基地。

桑树品种繁多,按高产、优质、易采集、抗病虫害及适应地方土壤、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纯系选择、A T_诱变、杂交育种等方法,育成了数以千计的栽培品种。目前中国栽培的桑树品种主要有鲁桑、白桑、山桑及广东桑等四大系统。江浙的湖桑、四川的嘉定桑、广东的广东桑、山东的鲁桑,以及山西的格鲁桑、安徽的摘桑、新疆的白桑、辽宁的辽桑等,都是具有地区特点的优良品种。

A.桑树生长各阶段桑树从春季发芽到冬季落叶为生长阶段,从落叶到翌春发芽前为休眠阶段。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桑树的年生长周期。当土壤温度上升到5℃以上时。桑树根系开始生理活动;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桑树逐渐萌芽;气温达到20℃以上时,桑树进入旺盛生长期,桑芽抽长成新梢,其着生在枝条上部的新梢称为生长芽,着生在中下部的新梢称为止芯芽。正常情况下,春期的新梢每3~4天长新叶1片,叶片从开叶到成熟约需20~25天。在晚秋期,随着气温的下降,桑树生长渐次缓慢,为桑树积累贮藏养分时期,最后停止生长而落叶休眠。在休眠期间,桑树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明显减弱,适宜整株修剪和

桑树移栽。

B.桑树繁殖与栽植桑树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一般作为嫁接用砧木。无性繁殖是利用桑树营养器官(即枝条和桑根)较强的再生能力进行繁殖,它有嫁接、扦插、压条等方法,其中嫁接又分枝接、芽接、根接等多种方法。由于无性繁殖是母株生长的延续,所培育的新个体与母株性状相同,所以蚕桑生产优良苗木的繁殖,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桑树栽植一般在当年桑树落叶后至翌春桑芽萌发前进行。此时桑树处于休眠期,体内贮藏养分多,蒸腾量小,栽植成活率高。

C.桑树树形自然生长的桑树一般为乔木型,采叶管理不便,不符合栽桑养蚕的要求。因此在蚕桑生产上,桑树的树形是经过人工剪定养成的。根据桑树树干的不同高度,分地桑、低干桑、中干桑和高干桑4类,又因树干上有无拳状可分拳式桑和无拳式桑两种。拳式桑是在桑树定形后,在最后剪定的一层支干上,齐枝干基部进行伐条,由基部的潜伏芽长成新枝条,每年几乎在同一部位发芽抽条,经过多年剪伐而形成拳状。拳式桑的树形整齐,便于管理,目前桑园树形养成普遍采用低干拳式桑。各个蚕期根据养蚕计划和桑树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桑叶收获。

我国栽桑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南北差距较大,从南到北,树形有逐渐增高的趋向。即华南地区以地桑为主。华东地区以低干桑、低干偏低桑为主,并推广了速成密植桑园。华北地区以中、高干桑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向低干桑发展较多。

三、桑叶的品质与组分是什么?

1、桑叶的品质

桑叶是家蚕唯一的实用植物饲料。桑叶叶质与桑树品种、桑叶发育程度、日照、肥料及旱涝、病虫害等有密切关系。蚕桑生产通过选用优良桑品种、改善桑园的环境条件、改进栽培技术等措旋来提高桑叶品质。春蚕期的桑叶,其叶质无多大差异。秋蚕期因桑树枝叶生长期长,叶龄差别大,其叶质、化学组分也不同,因此蚕桑生产采取秋蚕期分批养蚕,自下而上分期采摘成熟桑叶的方法。

2、桑叶的组分

桑叶所含主要化学组分为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无机盐类、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是家蚕有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特别是桑叶中还存在着促进家蚕取食的诱食、咬食和吞咽的化学物质.

四、家蚕人工饲料目前的进展怎么样?

人工饲料是与天然饲料相对应的一种通称。家蚕人工饲料是根据家蚕的食性特点和营养要求,采用适当原料,经过人工配制而成的一种饲料。按其组成成分的来源和纯度.可分为混合饲料、半合成饲料和合成饲料三种。混合饲料是混有桑叶粉的人工饲料。半合成饲料是不含桑叶粉,但含有部分天然食物(如黄豆粉等)的人工饲料。合成饲料是纯粹由氨基酸及其他化学成分组成的饲料。

国外人工饲料育蚕的研究最早是日本在1953年开始进行的,1960年首次取得成功。我国人工饲料育蚕的研究始于1973年,至1975年其试验成绩与桑叶饲育基本相近。目前日本对此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各种饲料剂型都已作为商品化生产。在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相当进展,但囿于人工饲料应用技术与实用蚕品种选育方面的不足,加之饲料成本过高等诸方面因素,家蚕人工饲料育尚未进入实用化。

五、蚕的种类有哪些?

1、家蚕

家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泌丝昆虫,又称桑蚕,简称蚕。家蚕起源中国,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的蚕业产区经过几千年历史变迁,逐渐形成了目前以浙、苏、川等10省市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其蚕茧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家蚕属完全变态昆虫,其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蚕儿)、蛹、成虫(蚕蛾)四个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各个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整个世代约为60天左右,其中只有幼虫期摄食桑叶,为蛹期、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家蚕为寡食性昆虫,除嗜好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但难以满足家蚕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家蚕在适温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仅为.22~26天。期间经四次就眠和蜕、皮,食下桑叶20~25g,生长至极度时,体重增长约1万倍,体表增大约500倍,熟蚕时绢丝腺增重约16万倍,吐丝0.35g左右。家蚕茧用于缫丝。蚕丝是优良的丝织原料,在医疗、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蚕的副产物(如蚕蛹、蚕蛾、蚕沙等)均可加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

2、野蚕

自然界鳞翅目昆虫中除家蚕外,还有许多种类的幼虫具有吐丝作茧的本能。它们属于天蚕蛾科,习惯上把这些蚕类(非家蚕类)称为野蚕,但它与桑树害虫中的野蚕是不同的概念。

野蚕中有经济价值并已利用的约有30多种,如柞蚕、蓖麻蚕、天蚕,以及琥珀蚕、樟蚕、樗蚕、大乌桕蚕、柳蚕、栗蚕等等,其原产地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和非洲等国家与地区。野蚕食性较杂,柞蚕以壳斗科柞属植物(柞树)的叶片为主要食料,嗜食辽东栎、麻栎,也能取食板栗、蒿柳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我国柞蚕品种资源丰富,放养柞蚕的主要地区有辽宁、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蓖麻蚕以蓖麻叶为主要饲料,也食木薯、臭椿、马桑、鹤木等植物叶,此外,蓖麻蚕人工饲料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饲养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天蚕又名山蚕,主要取食壳斗科柞属植物(如辽东柞、蒙古柞等)树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在我国,野生天蚕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天然柞林里。天蚕的饲养形式有室外柞林放养、室内饲养(包括稚蚕室内育、大蚕室外放养)以及人工饲料饲养几种。野蚕茧除柞蚕茧、天蚕茧能缫丝外,其他蚕茧大多只能作绢纺原料。野蚕茧丝丝质强韧,具有天然色泽,漂白或染色较困难。在我国野蚕资源中,以柞蚕经济价值最高,业已形成独立的产业。蓖麻蚕曾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目前少量生产。天蚕等蚕类正处于研究、发阶段,人工饲养取得成功,产丝量不断上升。

六、家蚕的品种与繁育怎么做?

家蚕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逐渐形成了特性和特征不同的地理品种,分中国系蚕品种(包括中国温带种和中国亚热带种)、日本系蚕品种、欧洲系蚕品种、热带系蚕品种等不同的生态型。这些为数众多的地理品种,在血缘关系、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蚕品种资源极其丰富,至今保存的品种资源达600个左右。

蚕业生产采用的家蚕品种是根据生物杂交优势的原理,将遗传差异大的不同系统品种进行杂交,如中国系品种与日本系品种杂交、中国系品种与欧洲系品种杂交,形成杂交种,其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双亲更优越。家蚕品种的进步对整个丝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而育种工作十分重要。

家蚕优良品种的繁育具有一套比较完整、严格的繁育制度和实施方案,由国家或地方蚕业主管部门指定繁育品种、杂交形式、品质审查,并交国营蚕种场执行,不合格的蚕种予以销毁。蚕种繁育是育种工作的继续,在繁育程序上采用原原种、原种、杂交种(普遍种)三级制。原原种、原种由各省原种场培育和繁育,杂交种(即蚕茧生产用种)则由国营蚕种场及其原蚕饲育区,按国家指定的杂交方式进行蚕种繁殖,制种方式以散卵为主。

七、家蚕的特性

1、蚕的化性‘

蚕的化性是蚕在自然状态下,一年内发生世代数多少的特性。在一年内只发生1代

的称为一化性,发生2代的称为二化性,发生3代以上的通称为多化性。热带地区(如海

南岛)甚至有一年发生8代而仍不滞育的多化性品种。化性不同,蚕的发育经过、体质、产茧量、茧丝品质等亦有差异。蚕的化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除了受遗传基因控制外,温度、光线、湿度、营养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导致化性的变化,特别是在蚕卵胚胎发育的后期,影响尤为显著,其发生机理很复杂。

蚕业生产应用的蚕品种,大多是经过改良的二化性品种导入一化性品种优良茧丝质

性状而育成的蚕品种‘,适合于温暖地带以及夏秋季节饲养。而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使用的多化性蚕品种,其发育经过极短,体质极强,但蚕茧小、丝量少,茧丝较细,丝质稍差。

2、蚕的眠性

蚕的眠性是蚕在生长过程中多次停止食桑、就眠、蜕皮的一种遗传特性,它是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理现象。家蚕从蚁蚕孵化到老熟吐丝,一般要眠3~5次,也有眠1 次、2次、5次,甚至不眠的蚕品种。眠是蜕皮的过程,也是划分蚕龄的界限。蚁蚕食桑后称为一龄蚕,经过第1次眠成为二龄蚕,依次类推,第2次、第3次、第4次眠后分别成为三

龄、四龄、五龄蚕。一般而言,一、二龄经过日数各为3~4天,三龄4天,四龄6天,五龄

7~8天,春蚕期全龄日数约为25~26天,夏秋期约为20~22天。

家蚕眠性是受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因温度、营养、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此外,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抗保幼激素和一些化学药品,也能引起眠性变化。我国蚕业生产上普遍饲养的蚕品种多属四眠蚕,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也常会出现三眠蚕和

五眠蚕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制成功的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AJH),在家蚕的幼

虫期添食适当剂量,能诱导出三眠蚕。三眠蚕茧丝细、偏差小、净度优,可生产高品位超细线密度的生丝,制作超薄织物,为开发蚕丝新用途与丝绸新品种开辟了新途径。

3、蚕的食性

家蚕是寡食性昆虫,它对食料的取食与否,决定于食料中是否含有诱食、咬食、吞咽物质,以及是否存在忌避物质等。家蚕嗜好桑叶,即源于桑叶的化学组分充分适合家蚕的摄食要求。

桑叶中的诱食物质是一种挥发性物质,能激发家蚕的食欲而发生趋食动作。这类物

质包括B、7一己烯醇、。、p.己烯醛以及柠檬醛、里哪醇、里哪醇醋酸酯、醋酸萜品酯等萜烯类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激发蚕儿触角的嗅觉感受器,发生趋食动作而接近桑叶。促进家蚕咬食的物质是桑叶中的口一谷甾醇、异槲皮苷和桑黄素等。吞咽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其他物质如蔗糖、肌醇、磷酸盐、硅酸盐、绿原酸以及维生素C等,对吞咽也有促进作用。li~J,b,饲料中的水分和饲料的软硬等,对家蚕的摄食也有影响。抑制家蚕食欲的忌避物质是某些植物叶中含有苦味的生物碱类物质。

八、蚕的泌丝机理与结茧,蚕为什么会吐丝?

1、泌丝机理

家蚕体内存在一对半透明、多屈曲的管状器官——绢丝腺。它是合成和分泌丝物质

的特殊器官,从形态和机能上可分为吐丝管、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丝腺在5 龄中后期急速生长,丝物质分泌量也迅速增多。熟蚕时盘曲的丝腺长达25cm,约占体重

的40%左右。如此发达的丝腺及其旺盛的泌丝能力,是千百年来人工选择的结果。

家蚕丝腺分泌的液状丝蛋白变成固体的茧丝纤维,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和理化过程。熟蚕的后部丝腺分泌的液状丝素,流入中部丝腺,水分渐减,分子聚合性增高,逐渐浓缩而呈凝胶状圆柱,并被中部丝腺细胞分泌的丝胶所包覆。再经过前部丝腺的导管逐步

脱水,推向共通管和榨丝区,丝素浓度更高,管径更细。由于丝腺内部的压出作用和吐丝TL~11力,给通过压丝部的凝固体施加很强的切变应力,就在这一瞬间完成了纤维化过程。亦即进入吐丝部的柱状丝素,先形成微原纤维,由微原纤维集合成原纤维,再由原纤维聚合成丝素纤维,周围包覆丝胶,通过吐丝孔被牵引出来而最后形成茧丝。

2、吐丝与结茧

家蚕吐丝与结茧就蚕生理角度而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刚孵化的蚁蚕和各龄眠前、蜕皮后的蚕,也会吐出少量丝纤维。熟蚕吐丝是为了排出体内过剩氨基酸,而将丝腺内的丝物质吐出体外。结茧则是家蚕为了保护变态化蛹的一种本能,结茧须借助物体支架,形成丝层包裹自身。如果把熟蚕置放在平面上,也能吐丝而成平板丝,与蔟中结茧相比,其留存在体内的丝物质较多。

熟蚕上蔟吐丝至吐丝终了,一般需要70小时左右,其吐丝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结茧伊始,熟蚕先将最初一滴液态丝物质粘附于蔟具的某一点,从吐丝孔拉出茧丝,不规则地在蔟具中结成支架,再编结成茧衣。接着在其中有规则地向自身周围吐丝,其方式好像在连续不断地描绘横“S”字或横“8”字。茧丝交叉重叠,由丝胶粘着而形成茧层,最终结成一颗具有该蚕品种特点的蚕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 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 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 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 桥信息网Chi 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 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 LCD)操作系 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

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L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 K B、MB GB 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 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 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 特点10个请看书P8)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 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 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 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 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

浅析丝绸之路

浅析丝绸之路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丝绸之路的由来,丝路的起止点和文化的传播,浅析丝路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中经由的路线有一大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一丝绸之路的由来 丝绸之路这个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词汇并不是20世纪才出现的,它早在19 世纪就出现了,而且开始出现也不是英文而是德文。它是由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的。德语叫“Seidenstraβe”,英语翻译为“Silk Road”。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术语不是偶然的,因为德语民族素有以主要货物命名“商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二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杨镰说:“大宛是丝绸之路或西域的起止点。”又说:“与大宛对应的、中原的丝绸古道起止点,一般认为是西安或洛阳。”但他认为应该是南阳,理由是“在中原的地名中,有另外一个‘宛’与之对应”。而南阳的别称就是“宛”。按照杨镰这个说法,丝绸之路的一端从西安或者洛阳延伸到了南阳,另一端却只到大宛、也就是现在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就终止了。此说大谬,而且有语病。一条路有起止点,“西域”是一个区域,何来起止点?实际上丝绸之路到中亚远未终止,大宛只是那条路上众多的中转站之一,把它看作丝绸之路的起止点是没有道理的。仅仅因为南阳别称“宛”,就把它看作与大宛对应的丝绸之路另一个起止点,自然也很荒唐。](戴问天2010)丝绸到达中亚以后,除一部分南下运往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一部分销往西亚和非洲东北部外,大部分都继续西行,销往欧洲,其主要路线有南北两条。南边一条经波斯到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即现在的黎巴嫩、叙利亚一带,再通过海路运到罗马,在这个过程中得“地利”而垄断了中转贸易的波斯商人获利极丰。另一条路线先运抵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刻赤,再穿黑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地中海,最后也到达罗马。只有在强大繁荣的罗马才能找到足够的市场,大宛、黎凡特和刻赤,作为消费市交流场远不能和罗马相比,它们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转站。 三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在政治方面,张骞通西域后,这一地区的地方政权相继遣使跟汉通好,汉也派使者互访,但由于匈奴不断骚扰、丝路沿线强盗横行,出于安全和加强对边陲控制的考虑,汉宣帝神爵二年( 公元前60 年) ,西汉在西域设置了直辖机构——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各项事务,这进一步加强了西汉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也增进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自此,今新疆广阔地区直接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在政治上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丝路是陆路通往西方的必经之路,遍布丝路两侧的大小绿洲城郭,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2007-06-10 22:16:11) 转载▼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 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 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丝绸知识大全

丝绸知识大全 本文由中国丝绸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7400655.html,整理收集,转载请申明 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 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工艺特征,织物形态。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 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亦是采用五位数字。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 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 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6.丝织物耐光性在各类织物中最差,故长期光照服用性差。 7.对无机酸较稳定,但浓度大时会造成水解。对碱反应敏感,洗涤时应采用中性皂。 三、面料分类 [双绉] 双绉,是用桑蚕丝为原料制成的绸缎,其特点,是绸面呈现双向的细微绉纹,所以称双绉。双绉的经线是20/22D2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线是20/22D2-4根并合加S向强捻和Z向强捻的桑蚕丝,平纹组织交错而成的坯绸,经过精炼脱胶后,由于S与Z捻向的纬线与无捻的经线的交错中,纬向各自捻向扭曲,因此,在绸面上反映出两种不同捻向微细扭曲美感的绉纹。 双绉的规格很多,配套齐全。幅宽有70、90、100、114、140cm的。重量有8.5、9、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全面)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二.网络的功能 三.网络的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 1)局域网(LAN):十公里以内 2)城域网(MAN):几十公里以内 3)广域网(WAN):几十公里~几千公里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 四.网络的组成 1.网络硬件 1)工作站(客户机):享受服务的计算机 2)服务器:提供服务、管理网络的计算机或软件 3)传输介质

4)通信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中继器、 接线器…… 2.网络软件 1)网络操作系统: Win 2000server、Win NT、Unix、Linux…… 2)网络应用软件:文件上传/下载工具、网络媒体播放器…… 3.网络协议 五.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1.确定网络规模 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3.选择网络硬件设备 4.安装网卡 5.连接网线 6.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7.安装网络协议 8.设置网络参数 9.实现网络共享 六.网络软件结构:C/S与B/S 浏览器/服务器(B/S,Brower/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等。 七.网络协议 1.概念 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2.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 3.TCP/IP 4.其他协议

5.原理:分层解决 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实用的协议体系。 八.IP地址

丝绸优缺点

优点:舒适感强,吸、放湿性以及吸音、吸尘性非常好。 丝绸由蛋白纤维组成,质地柔弱光滑,触感细腻,与其他纤维织物相比,与人的皮肤摩擦系数仅有%,因此人的皮肤在接触丝绸产品时,往往会产生柔顺、细致的飘逸感。 丝绸睡衣具有天然产生的吸湿、放湿性,这也是其他人工纤维所不能比拟的。蚕丝由于其多孔性,可以吸收气体的空隙,真丝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使其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吸湿,在干燥的环境中又能放湿。因此它除了有自我的调适能力外,还可以帮助人的皮肤或其他丝绸产品保有一定的水分;若夏季穿着丝绸服饰,更可将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透气性非常强,使人感到凉爽无比。 丝绸更具有为独一无二的保健功能,丝绸纤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之称。同时,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这种让人造丝望尘莫及、无法达到的天然功能也奠定了丝绸产品的珍贵价值及无可替代的地位。 缺点:由于真丝纤维热变性小,比较耐热,其燃烧温度在300~400℃,属难燃纤维,起着很高的阻燃作用,因此选择桑蚕丝为原料作为家居装饰是最佳选择。 桑蚕丝,俗称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为自然赐给人类的奇珍异宝,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又因蚕丝有着极佳的亲肤性,遇火不易烫伤人的皮肤等特点,有人将真丝赞誉为人类的"第二皮肤"! 真丝轻薄飘逸,悬垂性、弹性、抗皱性、抗菌性都大大优于棉、麻织物,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其美容保健功效也是其他纺织面料望尘莫及的。真丝四件套采用优质加厚印花真丝面料,经两次预缩水处理,丝料手感柔软细腻,散发恬淡珍珠光泽,造型设计高雅时尚,色调深浅多变。当娇嫩肌肤与滑爽细腻的丝绸邂逅,柔滑的真丝贴合身体曲线,在滋养肌肤的同时,享受顶级睡眠品质。 1.润肤保健:真丝蛋白纤维富含氨基、胺基等亲水因子,具有极强的吸放湿性,能调节肌肤水分,保持肌肤洁净。蚕丝纤维含有18种与人体皮肤相似的氨基酸成分,能增加上皮细胞的活力,防止血管硬化,有滋养皮肤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历史知识:丝绸之路

;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公元前138年一公元前119年,西汉的外交家张骞就沟通了这条古道。他率使团携黄金和绵帛,到达搂兰(今若羌一带)、尉犁、龟兹(今库车)、疏阿姆河流域等地区。勒(今喀什)、于田(今和田)、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和大宛、康居、大月氏等新疆及中亚阿姆河流域地区。他的副使还到达安息(今伊朗)和身毒(今印度)等国进行访问。这些地区的国家也派使节去中国中原,商旅往返,络绎不绝。丝绸、铁器、黄白金、铜镜、漆等大量流入中国的中原地区。 公元73年,中国又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他的副使甘英到达大秦(古罗马)和波斯湾(阿拉伯湾),保障了丝路的畅通并进一步拓展了丝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丝道”是指把在中国织成丝织品运往地中海沿岸诸国这条横断亚欧的古代贸易之路,它起自中国的安西(古代长安),西至罗马。 “丝绸之路”一词的来源: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德·霍芬在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呢?他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后这句话便被广泛地用于泛指古代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贸易之路。 绿洲之路:丝绸之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又可分为经中亚、天山以北草原的草原之路和经天山以南的绿洲之路两条。其中绿洲丝路又分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西域北路和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西域南路,海路是指经中国南部、印度、波斯湾抵达红海。现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陆路丝绸之路。 连接中亚绿洲城市的这条路以西安(古代长安)为出发点,途中在中国境内又分为三条,它们分别是: 1、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 2、西域北路:西安—敦煌—哈密—吐鲁番—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 3、西域南路:西安—楼兰—且末—尼雅—和田—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 这条连接绿洲之间的商队之路是人类与严酷的自然斗争中开创的道路。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状况:位于丝路中央位置的帕米尔高原西侧,是久负盛名的蓝宝石产地,这里所产的宝石在很久以前就被运往地中海沿岸。此外,在帕米尔高原东侧的塔里木盆地西南的和田,以出产玉石而闻名,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此处所产玉石为上乘之品而极为重视。因此,丝路开通以前,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至西亚诸国“蓝宝石之路”和通往中国内地的“玉石之路”就已经开通了。 1 2 3 4 5

丝绸的十四大类

丝绸的十四大类: 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其中除纱、罗、绒不论花部、地部组织外,蓁大类均按地部组织为根据。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1)纺:应用平纹组织,采用生织或半色织工艺,经纬一般不加捻或弱捻,绸面较平挺,纺的牲是质地轻薄而又坚韬。 (2)绉:应用平纹或其他组织,经或纬加强捻,或经纬均加强捻,呈明显绉疚并富有弹性的织品。(3)缎:应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光亮的织品。 (4)绫:应用斜纹组织或变则斜纹组织,绸面呈明显斜向纹路的织品。 (5)纱:全部或部分应用纱组织的织品,由甲、乙经丝每隔一纬丝扭绞而成的。 (6)罗:全部或部分应用罗组织的织品,由甲、乙经丝每隔个一根或三根以上的奇数纬丝方扭绞成的,即谓罗。 (7)绒:全部应用绒组织,绸面呈绒毛或绒圈的织品。 (8)锦:应用缎纹、斜纹组织,花纹精致多彩绚丽的色织提花织品。 (9)绡:应用平纹或收纱组织的轻薄透孔织品。 (10)呢:应用各种组织和较粗的经纬丝线,质地丰厚,有毛型感织品。 (11):应用平纹、斜纹及其变化组织,经屈纬疏,经细纬粗,质地厚实,绸面呈横向梭纹的织品。(12)绨:应用平纹组织,长丝作经,棉或其他纱线为纬,质地较粗厚的织品。 (13)绢:应用于平纹组织,质地细腻、平整、挺括的织品。 (14)绸:应用平纹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织品。 丝绸的三十四小类: 主要是按绸面的表现划分: (1)双绉:就用平纹组织,经无捻,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绉效应的织品。 (2)乔其:应用平纹组织,经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绸面有纱眼和绉效应的织品。 (3)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20/22Dx3加S捻1600T/m,再并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细密绉纹的织品。 (4)顺纡:经无捻,纬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直向绉纹的织品。 (5)塔夫: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质地细密挺括的熟织品。 (6)电力纺:桑蚕丝(柞于蚕丝)生织平纹织品。 (7)薄纺:应用桑蚕丝生织,平方米绸重在6m/m及以下的平纹织品。 (8)绢纺:经纬均采用绢丝的平纹织品。 (9)绵绸:经纬均采用抽丝的平纹织品。 (10)双宫:全部或部分采用双宫丝的织品。 (11)疙瘩:全部或部分采用疙瘩、竹节丝,呈疙瘩效应的织品。 (12)星纹:应用绉组织的织品。 (13)罗纹:单面或双面呈轻浮横条的织品。 (14). 花线:全部或部分采用花色捻线或拼色线的织品。 (15). 条:绸面呈现横直条形花纹的织品。 (16). 格:绸面呈现格形花纹的织品。 (17). 透凉:应用假纱组织,构成有似纱眼的透空织品。 (18). 色织:全部或部分采用色丝的织品。 (19). 双面:应用三重组织,正反面均具有同类型斜纹或缎纹组织的织品。 (20). 凹凸:具有凹凸花纹的织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一、因特网应用 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 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 (一)网络的主要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范围分:

丝绸之路的资料

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东起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经过河西走廊(今甘肃省狭长地带),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南路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进入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大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汉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丝绸之路”全长约7000公里,因运输西方视同珍宝的中国丝绸而得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张骞才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国王热情地接见了张骞,并帮助他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运动休闲类服装面料知识

运动类服装面料常识 针织类面料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其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现代针织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已经进入多功能化和高档化的发展阶段,各种肌理效应、不同功能的新型针织面料开发出来,给针织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效果和视觉效果。 1、醋酸纤维(Acetel)针织面料 醋酸纤维具有真丝一样的独特性能,纤维光泽及颜色鲜艳,悬垂性及手感优良。用其生产的针织面料手感滑爽、穿着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回潮率低、不易起球、抗静电。采用醋酸纤维编织的针织乔其纱、玉米花等面料,得到消费者的偏爱。 3、强捻精梳纱针织面料 强捻的精梳纱制成的凉爽麻型的针织面料不仅具有麻纱感,而且凉爽吸湿性好特别是真丝加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针织面料,除了具有真丝的优良性能外,面料手感更丰满,而且较硬挺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绉性,是高档职业装、休闲装的理想面料。 4、Coolmax纤维针织面料 具有四沟槽的Coolmax纤维,能将人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服装表层蒸发,保持肌肤清爽,令活动倍感舒适。它有着良好的导湿性,与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广泛的用来缝制T恤衫、运动装等。 5、再生绿色纤维Lyocel针织面料 再生绿色纤维Lyocell、天丝与氨纶裸丝交织的针织平针组织(汗布)、罗纹、双罗纹(棉毛)及其变化组织的面料,质地柔软、布面平整光滑、弹性好,产品风格飘逸,具有丝绸的外观,悬垂性、透气性和水洗稳定性良好,都是设计流行性紧身时装、休闲装、运动装的理想高档面料。 6、闪光针织面料 具有闪光的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在针织圆纬机(大圆机)上,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在面料的表面具有强烈的反光闪色效应或采用镀金方法,在针织面料上出现各种图案的闪光效应,而面料的反面平整、柔软舒适,是比较好的针织服装面料。用这种针织面料设计的紧身女时装及晚礼服,会透过闪光面料耀眼、浪漫的风格,展示出针织面料光彩照人、华贵亮丽的韵味,全方位的表现针织服饰的风采,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丝绸之路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丝绸之路 知识点1张骞通西域 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经过: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公元前_119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知识点2丝绸之路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_;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胡萝卜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汉朝还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道路,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知识点3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_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东汉对西域的管理: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的联系。班超还派甘英_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