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科教文化

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郭昱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智障儿童是指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或障碍的儿童。在智商或心理发展上都比正常儿童迟缓,从而导致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差,分析、批判能力低,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引导,智障儿童很容易受人挑唆与

诱骗,易模仿电影、

电视中对少年儿童不利的镜头,做出越轨等不可预见行为。因此如何对待智障儿童,

如何开展教育,对于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及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1智障儿童的特质在智障儿童教育时,一定要了解他们的特质,才能找出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从五个方面对智障儿童特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学习方面:学习能力有限,记忆力较差,持续性较短,应用能力较低,抽象思维欠缺,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情方面:通常思想纯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与他们谈话、关心

他们,便会很开心,很满足。沟通方面:

表达能力比较差,抽象及应变能力较差,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行为方面:有些智障儿童行为怪异,例如用发脾气来吸引人的注意。通常这与管教方法和社会人士对他们的态度与期望有关。

2智障儿童教育的误区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对智障儿童教育方法往往欠妥当,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

2.1悲观失望,养而不教。家家都期盼生一个健康健全的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人皆有之,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更好的心态也是人皆有之。可当自己家里生了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孩子,往往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失去信心和耐心,认为健全的孩子都不一定能成材,何况一个傻孩子?因此产生养而不教的现象。

2.2自卑自闭,不愿交流。智障儿童的家长大多不能做到心态平和。有的认为自己家生了一个傻孩子是家门不幸、脸面无光。因此产生自卑和自闭心理,羞于带孩子出门,家长的心态成了禁锢孩子的巢臼,使本来就智力不健全的孩子远离同龄孩子、远离人群,人为的把孩子的心灵孤立起来。

2.3心烦意乱,急于求成。智障孩子干傻事甚至破坏性的事的现象很常见,个别家长总以为傻孩子没什么羞耻,忽略了智障儿童一样拥有自尊心,往往是训斥孩子,特别是在心情烦躁时,甚至是说些挖苦或羞辱孩子的气话,偶有烦心事,就对孩子进行语言伤害。

2.4培养不足,溺爱有余。有的家长认为智障儿童很可怜,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从内心深处就没指望孩子能做什么,甚至以为让孩子自己学做点事儿,是对孩子的发难或是多此一举,觉得不缺孩子吃喝穿用,照顾好一切,就是对得起他了,往往是事事代替包办,因此孩子往往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人。

2.5圈养看管,放任自流。学校(幼儿园)对智障儿童一般是不接收,即使勉强接收,一般也是以看管好了,别出什么意外事故为要点,形成了家长送来,学校(幼儿园)接着,保证孩子别出事儿,家长就满意。这种圈养式看管的模式,形成了智障儿童教育的误区甚至盲区。

3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对策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上,进行了多方研究,总结了一些对策:3.1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应该歧视,不能有埋怨情绪,一定要树立起信心,用对待正常儿童数倍的耐心来对待他们,要坚信教育优于忽视,放宽时间长度,给予耐心和持续不断的教育,发现他们点滴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2恪守实际,方法灵活。由于智障孩子的智能比较低下,所以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程度都比正常的孩子差,因此,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应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

孩子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3.3正面教育,因势利导。智障儿童也有自尊心,父母和老师不应以蔑视的态度对待他们,而要耐心地、细致地对待。让他们经常去参加一些游

戏活动,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会独立生活能力。当他们做得好时,适当的给他们表扬及奖励,要知道赞美与奖赏是一种有效的力量。

但是,也要记住,不适时或过度的赞美将使儿童感到虚伪,甚至厌恶,一定要真诚的赞美。

3.4要求合理,水到渠成。一般说,儿童在他的能力足以承担的情况

下,才愿意试着去学习,太困难的要求只会使儿童感到失败、

颓丧,聪明的父母应避免使儿童陷于困境。如果一个儿童对某一件事表示毫无兴趣并断然拒绝时,父母就要想到这件事对他可能太困难了,因此,不要强迫他去做,否则是有害无益的。

3.5典型示范,事半功倍。具体的示范才是最好的教导方式,父母和老

师的热心帮助将使儿童比较容易地完成一件事情。

例如,学拿筷子或学抹桌椅时,要多次反复地亲自做给他们看,并从旁指导。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应是“让我们一起做做看“,而不是命令式的“你要做这、做那”。

3.6创造环境,激发潜力。智障儿与同伴交往会受到限制,家长和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和正常儿童交往玩耍,在与同伴交往中模仿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品质。家长和老师要参与指导,让孩子懂得分享食物和快乐,学会自控,帮助他人,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4智障儿童教育中注意的重点问题智障儿童虽然不多,但毕竟也是客观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应该得到适合的教育,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心爱护。在教育过程中有些问题必须重点把握。

4.1社会重视,不离不弃。智障儿童和他们的家人是一个弱势而又相对封闭的小群体,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支持。社会生存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智障儿童的康复和能否享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整个社会要形成关心和尊重弱智群体的氛围,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完整的社会人格,更好的享受美好生活,活得更有尊严。

4.2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学校和家长之间要经常沟通,对智障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一切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让孩子真正觉得,在家里和在学校,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学会。对待智

障孩子,教师应用博大的胸怀、

仁厚的胸襟、真挚的爱心去教导他们,并适时听取家长意见,并及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智障孩子才有学习和劳动的热情,才会更加进步。

4.3直面挑战,提高能力。智障儿童教育相对比较复杂和困难,即是新课题,也是新挑战。要求教育者要提高相应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学习和掌握正常儿童教育以外的知识和本领,承担起教育智障儿童的重任。

4.4循序渐进,完善措施。智障儿童教育要有章可循、有案可备,形成长效机制,应从教育、法规、社会、家庭等多层次着眼,明确目标、方法、标准、

权责关系,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研究,让各方面都有认可和遵循的东西,而不是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去说、去做、去评价好与坏。智障儿童教育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持续性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其所能,用最大的爱心和耐心来对待,使其在这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中快乐、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正,李文玉清.心理辅导个案示例与启迪[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3-102.

[2]汤盛钦.特殊教育的实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1-72.

作者简介:郭昱(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现主要从事德育教育学习和研究。

摘要:根据多年研究,从智障儿童的特质、教育误区、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简要阐述了智障儿童培养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并

指出了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误区;教育方法161··

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开 题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尤其是中重度智障儿童踏入了特殊学校的大门。一方面反映出特殊儿童对特殊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却是特殊教育研究的相对滞后,特别是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研究。 近几年来,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聋生生源逐渐减少智障学生生源越来越多,而在招收的智障学生中,中重度的比率占到 90%以上。因为自身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且家庭对这类残疾孩子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在智障学生的教育中加强研究,重视智障学生特别是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和塑造。为此我们提出开展“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我们提出开展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寻求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并在我校的教学与活动中实施这些策略与方法,逐渐改善我校中度智障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目前关于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培养与塑造的研究可供借鉴与参考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十分稀少,能够查阅到的仅为极少数心理学方面的零星论文,而与本课题相似或相近的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或者说系统研究几乎属于空白。究其原因可能是智障学生的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这类儿童的智商介于 35-40 至 50-55 之间,约占智力落后儿童总数的 20%。通过学习他们通常可以形成基本的交际技能和生活自理技能。但学术能力有限,其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经过训练也只能达到小学一、二年级水平。多数中度智力落后者有明显的器质性异常,普通人通过观察其行为和身体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较容易地判断其异常。例如,他们 的语言能力较差、社交能力也很有限、运动能力有缺陷、有特殊的面容等。对这类儿童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如常常攻击别人)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原则、教育方法

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原则、教育方法 一、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 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有共性,二者的心理都是随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的,但弱智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发展的起点迟;生长的速度慢;达到的水平低。 现将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按心理现象分类分别叙述如下: 1.弱智儿童的感知特征。 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苏联心理学家K.N·维列索茨卡娅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画有儿童熟悉的物体的图片(如苹果、桌子、猫、铅笔等图片)给接受实验的人看,要他们认出图片上的物体。接受实验的人分成三组: 成人组、正常儿童组(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弱智儿童组(辅读学校一年级学生)。 第一次图片呈现时间为22微秒(1微秒=1/1000秒),正常成人能正确认出?2%的物体,正常儿童能正确认出57%。弱智儿童不能正确认出任何一个物体。第二次图片呈现时间增加到42微秒,正常成人能正确认出全部物体,正常儿童能认出95%的物体,而弱智儿童只能正确认出55%物体。弱智儿童的感知速度几乎比正常儿童慢一半。我们发现有些弱智儿童不喜欢看动画片(唐老鸭)电视,原因就是动画片活动速度太快,呈现时间太短,弱智儿童感知速度跟不上。 弱智儿童感知范围窄、容量小。如用速示器以10秒时距呈现无意义的音节或符号,正常儿童可正确感知7个,弱智儿童只能感知 3、"4个。通过窗户看城市风景,正常儿童一眼望去,可同时“捕捉”到许多物体,而弱智儿童可看到的物体比正常儿童要少。

弱智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弱智儿童这一特点,在教读生字、课文时都必须放慢速度。 2.弱智儿童的注意特征。 在他们做某件事时,往往无法集中精神专注一段时间,他们常常东张西望,摸这触那,或离开座位、或和他人讲话、打骂嘻闹,以致影响学习成效。他们也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吸引而分心,如窗外的风吹草动、鸟叫虫鸣;室内的电扇声、开抽屉声、甚至指导者所戴的耳环、项链、衣着等,都会不断成为他们注意的焦点。除非是他们深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很不容易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维持在特定东西上。他们往往像无头苍蝇般的瞎忙、胡忙,很少有特定目标存在。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人的记忆,从信息进来到牢记于头脑的过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就是说,当刺激停止时,在极短的时间(约1--2秒)内头脑中停留的映象。瞬时记忆是感知觉留下的直接映象,转瞬即逝。如经特别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比瞬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稍长但不超过1分钟。例如,在电话本上查找电话号码,在你拔打后,就忘了。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反复或编码,对信息加以组织化、联想化、意义化,就成为长时记忆,可保持1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如圆周率n为 3.",查出后要长久记住可用把它意义化的方法帮助记忆,可记为“伞已撕,已无救而漏”。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在记住一件事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而进到长时记忆。而注意、复述、意义化、联想化策略的应用,是进到长时记忆所必须的。很多研究指出,弱智儿童注意力不佳,不善于主动地使用复述策略和自行组织所接受的信息,是记忆速度慢、遗忘快的主要原因。但他们一旦学会或记住某件事、某个概念,就能跟一般人保存得一样好,也就是说,长期记忆方面和平常人并无多大差异。因此,将学习材料加以组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策略研究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策略探究 贵州省思南县特殊教育学校韩芳(565100) 摘要:生活技能教育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技能教育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而且对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生活技能教学目标的制定、生活技能教学方法的设计、生活技能教学过程的进行等几方面的阐述,研究生活技能培养对智障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探索智障儿童生活技能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同时,开发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促进智障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寻求与探索智力落后学生生活技能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策略 一、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策略 本研究主要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自理方面对生活技能教育策略进行阐述。 (一)教育教学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策略主要从生活技能教学目标、生活技能教学方法、生活技能教学过程、有效性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9] 1、拟定可行的生活技能教学目标 (1)长期目标个别化 目标拟定遵循:首先,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乐于交往的态度与习惯。其次,丰富和拓展智力障碍儿童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再次,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技能,较好地开展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潜力。最后,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自主、自信、负责任、不怕困难和挫折、合作、有爱心、讲礼貌、守纪律和求上进的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10] 制定合理的目标是生活技能培养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11]我所制定的目标都是围绕“生活”这一中心线展开的。[12]主要从个人卫生、着装、进

智障儿童认知行为干预方案

智障儿童“认知能力”的干预方案 大石桥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0年9月

智障儿童“认知能力”的干预方案 智障儿童早期认知训练的重点是概念的掌握,包括认识颜色、形状,认识自然、人与事、内外环境、时空关系、因果关系及计数等,可结合生活自理及语言训练一起进行。 一、学生的个人信息 尹诗文:男,生于2003年1月25日,智障儿童,家住永安镇前辉村。 蔡恩旭:男,生于2002年11月23日,智障儿童,家住南楼经济开发区。 冯鑫泽:男,生于2000年10月25日,智障儿童,家住大石桥市博洛铺镇。 王家旭:男,生于2003年9月19日,独生子女,智障儿童,家住高坎后中。 路金兴:男,生于2004年3月9日,智障儿童,家住建一镇路会村。 二、学生认知行为 1,注意力不持久,行为没有明确目的,任性、克制力差、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 2,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3,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4,注意力分散,无意意识占优势. 5,记忆的容量小,注意范围狭小,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三、干预目标 1、学会控制自已,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 2、认识形状,认识物体的存在,能把物品归类,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3、认识颜色,能分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4、认识方位,分清里外、上下、前后。 5、认识三种以上蔬菜、水果。 6、知道天气情况,了解什么是晴天、阴天、雪天、雨天。 7、学会点数,认识时间,知道上午、下午、早中晚。 8、知道因果关系:知道吃了脏东西会肚子疼,知道天冷了要多穿衣服,知道下雨天出门要打伞。 四、教育方案 通过主/客观评估、观察了解到儿童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之后,确定以下治疗方法 1、干预方法: 早期干预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干预对象的年龄、智力落后的程度,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 (1)注意形象直观教学。根据智障儿童一般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性占优势的特点,在他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状况下,教育教学尽可能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趣味性。 1.(2)注意引导性发展

精选范文: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影响人类自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身体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正常儿童更多的安全威胁,其中尤以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为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智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终身阴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习惯,成为平等的公民,取得生存的权利。要生存就要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安全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安全教育也就成为智障儿童特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技能。本文拟就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质。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险事务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他们容易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细微差异,严重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及时发现外界来袭的危险;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即使能发现来袭的危险,也很难迅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及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容易激起智障儿童的情绪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作者要以体贴平等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志物品宣传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经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智障儿童面临和终将面临的安全隐患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难以预料的。部分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怜爱乃至愧疚心理,给智障子女以过分的保护,导致智障儿童过分依赖监护人,如丹娅、暑薇等同学。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其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长久以往,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离开监护人,就无所适从,一旦处于突如其来或未曾经历的危险之中,便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仅仅针对具体危险源进行的教育和过分的包办保护并不是长久的和万能的,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从容面对一些危险。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智障儿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2016级 专业公共管理二班 学号201632030206 姓名贺梦瑶

二零一七年六月 内容摘要 我们生活的社会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智障儿童,智障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无法接收全面的教育来帮助他们弥补智力、身心的发展缺陷,习得必要的知识和基本的生存技能,他们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迟早会成为被社会所淘汰的群体。针对智障儿童,国家为他们开办了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优秀的特殊教育人才为他们提供早期教育、中期教育和高等教育来帮助他们习得必要的知识和基本的生存技能。只有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对智障儿童的早期干预、训练,习得强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充分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智障儿童的生涯谋取福利。然而,国家一直把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重点落脚于特殊学校教育和社会福利机构的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着重对当前中国的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分析。通过对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找出智障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让智障儿童更好地接受完整的教育,更快地康复并适应社会。 “关键词”:智障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前言 (一)概念界定 1、智障儿童 本文所指的“智障儿童”是:在0-18岁之间的智力低下和适应性行为障 碍的孩子。 2、家庭教育 《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是:“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是: 智障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二)问题的提出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口总数8296万,智力残疾人数554万,1352万的多重残疾人中伴有智力残疾的人数430万,其中智力残疾儿童101万,占智力残疾总人数的10.26%。智障儿童具有心理发展缓慢、感知觉迟钝、记忆力差、言语能力薄弱、思维能力低下、情绪不稳定、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特点。如今,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社会巨大的冲击力之下,智障儿童如果无法接收全面的教育来

智障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智障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何谓智障?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智障的成因 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因素两大类:

(一) 先天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近亲结婚或高龄产妇较容易产下此类婴儿。 (二) 后天因素 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受病菌感染(如德国麻疹,糖尿病)、错服药物、跌伤、营养不良、酗酒、吸烟、吸毒或受X光辐射感染等都可能引致出生婴儿智障。 生产期间:早产、难产、婴儿缺氧、病菌感染或体重不足引致儿童脑部发育不良或受损,造成智障。 婴儿及幼童期间:初生婴儿抽筋、血糖过低、病菌感染(如脑膜炎、黄疸病)、营养不良或意外令脑部受损,会影响智力。 后天培养:后天环境培育也影响个人智能的发展。 智障儿童的特质 学习方面: 由于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学习的动机少出于自发;欠缺抽象思维,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大部份智障人士

智障儿童教学活动设计

智障儿童教学活动设计 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所有学科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只有三项:即个人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那么,关于智障儿童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迟钝、感觉器管感受能力低,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分配难,稳定性差,记忆过程缓慢,记忆容量小。因此,教学速度不能过快,要低起点,小步子,大循环。教学用具需直观鲜明以维持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动机、注意力,教学活动要多变化,使他们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 如:我在进行“会变的影子”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表达能力较差的特点,设计了一节具有自然知识的讲读课,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影子长短变化,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形式在课件中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动感的画面,美丽的颜色,优美的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清楚地看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的影子从长变短,再由短变长的变化过程。在课上,同学们被这有趣的现象吸引了,产生了想要弄明白的愿望。借着这样的时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与影子一样,在动画中在不断变化的还有什么,经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学生发现了太阳逐渐升高落下的过程,进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知道了,

影子的变化是太阳的功劳。就在学生为自己的这——重大发现感到欢喜雀跃的时候,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点出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影子变化一样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激励学生们去多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一切,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练着解答或向家长老师请教。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周围的事物也善于观察了,经常向老师汇报自己观察到的新奇事物。家长也反映,孩子开始喜欢问问题了。 智力障碍儿童意志薄弱,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缺乏自知与自制能力,有仰仗外助的依赖倾向。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过诸多失败和挫折,这种失败经验的积累,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一事当前,未经尝试,先已期待失败,考虑如何逃避失败、挫折。针对他们这一个性特征,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分析法,将要操作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步骤,找准适合它们的起点,有计划、有系统地逐步练习,使他们有更多的成功的欢乐、成功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当今超市林立的大都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超市购物的社会实践课,为了使学生最终达到能到超市购物的目标,教师将这一内容分解为四步,第一步,先带领学生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用途,激发其独自去超市购物的愿望。第二步,教学生认识海报上及货

浅析智障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787242.html, 浅析智障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范士勇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5期 我国大陆现有智力残疾儿童约513.6万,0~14岁儿童少年智力低下的患病率为1.07‰,其中城市为0.75‰,农村为1.46‰。其中,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不足0.33‰。 智障儿童教育现状对策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智障儿童的入学现状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智障儿童的入学分三种情况:一是随班就读,二是在特殊教育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三是被关在家里。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下,起点低,发展缓慢,顶点不高,正常孩子很容易掌握的知识,他们往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学会。而且由于许多接纳智障儿童的普通学校由于班额过大、师资力量有限,教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等原因,造成智障学生的随班就读很自然地变成了“随班混读”。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30%的智障儿童在正常的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到二年级或三年级就不得不退学。在退学后,家长就让他们呆在家里。其中有15%的智障儿童是在被正常的学校退学后,又被家长送到培智学校。只有25%的轻度智障儿童直接进入培智学校等特殊教育机构学习。在培智学校,他们只是学习识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大部分学校没有技能培训。即使少量有技能培训的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也是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是“量身定做”,缺乏应有的针对性。有14%的智障孩子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智力残疾后,感觉抬不起头,就把他们关在家里,孩子与社会失去了互动的机会。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智障儿童的入学率更是不容乐观。特别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许多智障孩子根本就没有可以接受教育的学校。 (二)智障儿童的家庭现状 1.家庭条件的限制 我们调查发现,智障孩子家庭条件一般都非常差,生活极度贫困。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愚昧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 2.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1)过分溺爱

关爱智障儿童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残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为了让残障儿童能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和爱护他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带关心和帮助,让温暖伴随我们共同成长。 二、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社会做出示范,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多去看望他们,不要让孩子们的世界空洞,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 三、活动主题: 为爱行动,关爱智障儿童。 四、活动参加主体: 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五、活动对象: 霞山智力残疾儿童培训中心全体儿童 六、活动地点: 霞山智力残疾儿童培训中心 七、活动时间: 2015年4月25号(待定) 八、活动的具体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4月16日(星期四)——4月19日(星期日) 1)负责人进行踩点工作,与培训中心负责人确认此次志愿活动,确认时间、地点以及参与对象。 2)在活动前一周确定负责人,负责人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活动前宣传组通过海大论坛bbs,海大网站,微博,志愿者专属群,志愿者专属空间等多种渠道发布本次活动的内容,消息,并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这个活动; 4)4月17日(星期五)招募25名志愿者,负责人加好志愿者们的飞信并且记录好他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5)活动前5天申请教室,当天组织组负责人与志愿者讲解活动流程、所做游戏的内容,教志愿者折一些简单的东西,让志愿者回去练习。以及强调活动当天注意事项。 6)活动前1天 4月 24号(星期五)负责人发飞信通知志愿者活动当天的集合时间,地点,并确定好有无请假的志愿者的名单; 7)活动前1天( 4月 24日)准备好会旗队旗,志愿者服,相机,签到表,检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下面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正确认识智障儿童。鲁宾斯坦研究认定:“不管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他的发展如何落后,但总是在发展”。他还指出在组织得好的教育和教养条件下,“就能消除或减少这些神经过程的机能障碍”。作为家长或教师必须认识到智障儿童有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克服消极的态度,积极地去推动这种发展。 1、重点抓好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智障儿童的智力缺陷限制了他们认识活动与个性的发展,只有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授之以正确的行为方式,使之知道什么可以做,应该怎样做,经过反复实践训练,形成习惯,才能初步适应社会生活。 2、必须从小训练他们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社交技能等。泰尔福特和绍里指出:“很多工作非常简单,使它们很容易被掌握。如果他们懂得敏捷、态度大方、良好的仪表和可信赖的价值,就能没有困难地做好很多工作”。他们强调指出:“发展这些特征所需要付出的社会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便发

展那些到成年时将变成自己能应付环境的社会形式”。 3、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差异性是进行智障儿童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思想性是指教育时要注意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让他们逐步建立起是非、善恶、好坏的道德观念,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 实用性指教育内容要选取与智障儿童关系密切,并与将来社会生活、从事简单的生活劳动有关的内容,在矫正和补偿他们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缺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差异性是指智障儿童各自的身心特点差异很大,形成智力落后的原因不一。因此,教育时要特别强调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4、唤起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学生取得成功。智障儿童认知积极性差,抱负水平低,但渴望得到表扬。作为老师,对他们要给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智障儿童自己没有判断进步大小的标准,对他们来说,走了一步似乎就跨了一大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了使他们对自己的进步结果有真切的感受,对于竞赛优胜者除了出光荣榜,发奖状外,还应发给适当奖品。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价值虽然微薄,但对智障儿童却能其到很大的增力作用。同时,还应提倡把智障儿童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增加他们的经历,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引导他们去观察和认识自然和社会,激发他们产生了解周围事物的愿望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智障学生有了学习的

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的实施

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的实施 智障儿童也是生命,也应该接受应该的教育,然而由于孩子的特殊性,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教育课题,几年来,我一直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进行着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智障儿童,应采取什么教育方法呢?显然,教育的对象即智障儿童的特征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教师必须根据各个学生的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使智障儿童成为能适应社会独立或半独立地生活的公民。 智障的孩子在知觉上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在记忆方面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在言语方面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在思维方面明显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也难完成。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基于种种的孩子的不利因素,教育者就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给了我很大启迪,也积累了一些教育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意识到教师是可以信任的人。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爱是基础。在与学生交往中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一开始,教师可友善而耐心地与他们接触,可以担当一个积极的游戏伙伴,诱导他们去玩。在共同游戏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渐地信任教师,意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和交往则是今后进行教育的基础。弱智学校的教师,有时还需要像母亲那样去爱和亲近弱智儿童,在真诚友善的气氛中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孩子一旦信任教师,就能听教师的话,按教育目标进行学习。 二、制定个别教育计划,选择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观察了解学生,能使教师恰当地估计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然后对每一个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他们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也为他们未来能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公民提供一种可能。 三、强化训练法 为使智障儿童全面发展,我结合学校的各种器材,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促进儿童全面发育。一些学生经过一阶段的训练,体质有明显的改善,运动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智障儿童认识各种器械,丰富词汇,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家校共育法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摘要: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前比较公认的教育方式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本文针对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制定别化教育计划的原则、步骤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做好个别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个别差异又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样化,人的个别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这对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身心障碍较多,发育速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多,因此,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需按个体儿童在发育上的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根据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一、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原因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进行个别化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存在特殊性、差异性。如智障儿童,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智障儿童智障的原因、程度以及智障儿童的家庭状况、康复情况的差异,不同的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个性、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内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智障儿童感知方面有缺陷但其在音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这些差异会给智障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特殊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只有充分地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个别化教育,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儿童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摘要智障儿童,是指在胚胎期或者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智力落后或发展水平低下的儿童。智障儿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而以智能低下为其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从智障儿童的特点出发,围绕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就如何教育智障儿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智障儿童的教学教育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课堂教育 有研究者认为,从整体上看智障儿童并非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他们之间的个别差异相当大,因此不存在有适合所有的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特点的概括模式。但是,他们在心理发展上,仍可看到某些共同之处。如发展的起点低,发展的速度慢,最终达到的水平低等。 一、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确是父母最感棘手的一件事。因为正常小孩一教就会,一学就懂,而对智力落后的小孩,有时教几十次还是收效甚微,所以家长对这些孩子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失去信心,由于不断尝试而又无法教会,这类孩子渐渐被冷落,甚至听之任之,最后狠心放弃。由于家长怨天尤人,不当的语言和行为往往让孩子身心再度遭到伤害;另一种是完全包办,穿衣、喂饭、洗澡、擦屁股等一概由家长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表现出极度溺爱,使原本就落后的

儿童,能力发展更为滞后,因为儿童学习的机会已经被剥夺了。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并科学对待。 (一)智障儿童是可变的 有不少学者认为,四分之三的智障儿童并没有神经缺陷,他们是社会经济落后,家庭贫困的产物。他们之所以成为智障儿童,是因为没有处在一个可以促进他们认识能力增长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教育。如若改变社会贫困,给予良好的教育,那么可以断定,那些没有神经缺陷的智障儿童就可能变成正常的儿童。 (二)必要的早期干预 利用连贯系统的教育和发挥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限制和排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正确方向,教育可以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对于智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要。早期教育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又可以控制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 由此可见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不过,早期干预应注意:①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②坚持正面教育,正面管教; ③强调个体能力水平;④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积极的心态对待 这部分儿童并不是什么都智障,要尽力去发现他们的长处,利用积极因素,要让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许

重度智障儿童行为问题教育及转化策略

重度智障儿童行为问题教育及转化策略的个案分析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李红梅 一、儿童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XX,男,2000年3月出生。 2.家庭及教养情况:来自城市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良好,家庭无遗传病史。对孩子采取温暖、理解、保护的教养态度。 3.智力测验的记录和结论: 接受测验时间:2008年4月 接受测验时孩子的行为表现:孩子是第一胎第一产,足月生产,生产时有产程长、新生儿缺氧的情况发生。初生时一般情况正常。2岁时才会走路和叫爸爸妈妈,但不能说短句。当时在市级某医院诊断为脑瘫。患儿在测验过程中欠合作,由家人牵入智测室,神志清,理解、模仿能力差。 智力状况:使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量量表(C—WISC),得出XX 的言语智商(VIQ)为44,操作智商(PIQ)为48,总智商是(FIQ)40。使用婴儿—初中生适应行为量表得出:粗分24,标准分5,结论为极重度受损水平。结合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行为评定结果,该儿童智力残疾程度为一级。 4.早期干预情况:3岁半到6岁时,曾在早期干预中心接受两年半的康复训练。 二、入学第一周观察记录:

1.孩子七周岁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入学时无语言,只能发一些无意义的单音;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也无法表达;听不懂老师的话,不与老师发生对视,对老师的呼唤及指令性的语言没有任何反应。 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不愿坐下来,喜欢到处走动;不会玩玩具,如果把玩具放在他面前,他会把玩具扫落到地上;对集体活动、游戏不参与也没有兴趣,不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对食物之外的任何刺激没有反应。 3.喜欢扭扭车,开得特别好,基本上是无师自通;进教室就开电扇,喜欢看着转动的扇页;听到音乐声会停下正在进行的动作做出倾听的表示;对食物有着惊人的需求量,特别能吃。 4.自控能力极差。平时性情温和,总是笑嗬嗬的;但是在饿、热、渴等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出现哭闹、打滚、咬手、撞墙等行为。 5.动手操作能力差。跑动之类的大肌肉动作没有问题,精细动作差,串珠、吃饭、取物时手明显抖动。 6.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时不能正确表示,第一周试读出现大便在裤子里的情况。不会洗脸、刷牙、穿衣,需要有陪护人员辅助生活。 三、主要症状: 1.先天重度智障伴随脑瘫。 2.适应行为极重度受损。 3.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模仿能力差,自制力差,学习能力极

“关爱智障儿童、启智行动”可持续发展活动方案

“关爱智障儿童、启智行动”可持续发展活动方案 以生活为核心,贯彻XX社会综合服务中心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服务宗旨,创造有利条件,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生存、去爱和被爱,实现智障儿童自身健康成长和发展,现实施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服务宗旨,以“搭建心灵桥梁,开启智慧心门”为教育理念,为智障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服务。 二、工作目的 通过对Xx社会综合服务中心的智障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智障儿童的工作档案,开拓智障儿童可持续发展服务,有针对性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智障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实现智障儿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关注和管理,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提高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发展的水平和成效。 1、通过后天培育,提高智障儿童学习技巧、辨认能力、发挥个人潜能。 2、多方面沟通,关爱智障儿童,开展“启智”行动,从人际关系沟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智障儿童,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与人正常沟通的基本技巧。 主要措施:

(一)改善生存状态,加强关爱智障儿童成长 (1)生活上主动照顾 工作人员对智障儿童多留意,多耐心,多帮助,指导智障儿童学会如何生存,如何自理,教会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2)学习上根据个人需要主动辅导。 活动中心要从学习方面对智障儿童逐一分类,分组(按智商分类),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智障,该行动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教学训练内容应该丰富、有内涵,并适合于个案的需要。故工作人员应先习有相当的知识、技能、技术、技巧,针对个案的需要,主动教导他们,因为有内涵的教学才能受智障者肯定。 (3)活动上合理安排 根据不同特点及类型单独开展一些活动,轻度或中度智障推行社交或康乐活动,设计体能、户外或兴趣小组活动(音乐、舞蹈及艺术爱好小组),重度智障则通过日常培训技巧,如运用一些简单的机械或人手操作等辅导服务—工作人员可作陪伴、探访及护送工作(二)解决智障儿童情绪问题,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健康 1、自我控制能力的增进。利用动作可增进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动作法分为:压制式动作法、单手举动作法、拍手动作法,其中拍手动作法对自闭症的孩子很有效。拍手动作法的执行方式为:老师的双手固定于胸前,掌心朝外,请孩子举起双手拍老师的手掌,一起数,从一至二五下、二六下起老师的双手即上、下、左、右移动,请孩子跟着老师移动位置拍掌,由慢而快逐渐增加速度,直到一百二十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