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如常常攻击别人)

易受暗示和脾气固执。(如容易受暗示去做别人故意唆使他做的不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对别人的合理建议却不能培受,显得很固执) 8.个性心理特征:缺乏自信心,仰求外祝的心理。

三、弱智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赏识教育原则:

对智障学生的赏识教育即教师以真诚的爱心为基础,利用欣赏、激励、尊重等良好的情感,使智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智障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的打击,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学生应有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自信心的丧失给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因此,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直观性教育。

贯彻这一教育原则,需根据教育计划和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直观手段可多种多样,有实物直观、图像直观、模型直观、幻灯、电视、电影等,也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直观手段的运用还包括教师的语言直观和示范动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语言要形象、具体、生动、有趣。介绍新知识时,要作形象的描绘,有时教师还得用手势或身体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在这一方面,特教的老师有明显的特征,他们讲话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喜欢一边比划一边

说,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尽量多的运用食物,去年赵老师出过一节公开课裤子,就是找了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裤子,教完了音形义以后,现场演示穿裤子脱裤子,举行穿脱裤子比赛。

(三)个别化原则(因材施教)。

这一教育原则要求真正了解弱智儿童每一个人的特性,真正找出适合他学习以及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应根据弱智儿童的个别差异,施以与差异相适应的教育。贯彻这条教学原则时,需注意三点:

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估,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2.制订出每个学生的教育计划,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

3.及时检查、修订教育计划。

四、弱智儿童的教育和矫治方法

这里根据国内外资料归结、总结了几种教育弱智儿童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爱是基础。有很多孩子,刚到学校的时候,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触。有一个叫尚百倍的孩子,整天低着头,旅者墙根走路,从来不敢与人正视,老师一到他眼前,就赶紧捂住头,这说明这个孩子在家里遭受过歧视与打骂,我们的老师怎么办呢,就是在一点一滴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平时经常摸摸他的头,上课提问他简单的问题,答对了,抱抱他等等,现在这个孩子会经常跑到办公室门口,帮老师倒倒垃圾,得到老师的表扬会蹦蹦跳跳的离开。在我们学校里,最常见就是下课后,老师一手拉着一个学生,排队打饭的时候,教养员阿姨跟每一个孩子都聊上几句,比如:

今天穿的衣服真干净,你姐姐结婚了吗?谁给你梳的头?等等,在这简单的交流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制定个别教育的计划,进行差异性教学。

智障学生差异性大,我们特教中心一个班级中的十个孩子,也各不相同,课堂是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阵地,实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集体教学之外的个别辅导来进行。具体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的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这部分内容包括:提供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指导教师(特教中心互助式教学),提供适当的助学伙伴,提供适当的教材,提供能够补偿缺陷、挖掘潜能的培训方法和选择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智障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

(三)进行任务分析。当一个阶段教育目标确定后,要对教学任务作详细分析,确定该分哪些步骤进行教育,即小步子程序。

(四)运用恰当的提示。尽管任务分析使教育目标更加具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运用许多提示,使儿童学得更快更容易。当某个学生不能完成某项活动时,可通过提示来帮助他完成。提示包括口头提示、手势提示、示范和身体动作提示。学生学会了活动以后,这种临时性提示也就渐渐地不再使用了。

(五)练习。刚学会的知识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巩固。弱智儿童有记忆力差、易遗忘的特点,就更应充分的练习。开始时练习的间隔时间相对短些,随着这种技能的巩固,练习的间隔时间可拉长,次数可相

对少些,但要注意不断练习巩固。

(六)以奖励为主,强化儿童的正确行为。

奖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点在智障儿童身上尤为明显,我们学校的老师抽屉里几乎都准备着糖果、点心等小物品,实践证明,这是调动智障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特殊教育任重而道远,这是一条寂寞而漫长的路,这里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但从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中,在家长感激欣慰的目光里,我们特教工作者收获了另一份成功与快乐!在这条道路上,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在“为学生负责、为家长分忧、为社会减负”的目标中尽一份最大的努力!

智障儿童教学活动设计

智障儿童教学活动设计 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所有学科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只有三项:即个人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那么,关于智障儿童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大家就随本人一起去看看吧! 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迟钝、感觉器管感受能力低,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分配难,稳定性差,记忆过程缓慢,记忆容量小。因此,教学速度不能过快,要低起点,小步子,大循环。教学用具需直观鲜明以维持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动机、注意力,教学活动要多变化,使他们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 如:我在进行“会变的影子”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表达能力较差的特点,设计了一节具有自然知识的讲读课,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影子长短变化,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形式在课件中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动感的画面,美丽的颜色,优美的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清楚地看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的影子从长变短,再由短变长的变化过程。在课上,同学们被这有趣的现象吸引了,产生了想要弄明白的愿望。借着这样的时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与影子一样,在动画中在不断变化的还有什么,经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学生发现了太阳逐渐升高落下的过程,进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知道了,

影子的变化是太阳的功劳。就在学生为自己的这——重大发现感到欢喜雀跃的时候,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点出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影子变化一样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激励学生们去多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一切,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练着解答或向家长老师请教。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周围的事物也善于观察了,经常向老师汇报自己观察到的新奇事物。家长也反映,孩子开始喜欢问问题了。 智力障碍儿童意志薄弱,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缺乏自知与自制能力,有仰仗外助的依赖倾向。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遭受过诸多失败和挫折,这种失败经验的积累,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一事当前,未经尝试,先已期待失败,考虑如何逃避失败、挫折。针对他们这一个性特征,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通过任务分析法,将要操作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小步骤,找准适合它们的起点,有计划、有系统地逐步练习,使他们有更多的成功的欢乐、成功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当今超市林立的大都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超市购物的社会实践课,为了使学生最终达到能到超市购物的目标,教师将这一内容分解为四步,第一步,先带领学生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用途,激发其独自去超市购物的愿望。第二步,教学生认识海报上及货

个别化教学与班级教学的融合

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的关键 罗琳(金华市启明学校,321000) 摘要:自理能力个体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而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发展较同龄正常儿童落落后。因此,越来越多培智学校开始设置以发展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前,对智障学生自理能力的教学主要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式,但是一些学校的个别化教学脱离了班级整体教学,流于形式或变成个别教学,降低了对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训练效果。本研究即对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为智障儿童的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自理能力个别化教学以班级教学为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个体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个体照料自身生活、学习和保持生活环境整洁的劳动(陈洁,2003)。生活自理能力是生活适应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个体最明显的社会行为之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大多数人尤其是中重度障

碍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落后于同龄普通人群,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带来了困难和障碍(许艳秋,2006)。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培智学校开始开发和实行以发展儿童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和教材,实施一种功能性的实用生活教育。 以往培智学校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训练主要采取班级整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常识、健康教育、劳动技能等课程向儿童宣传关于卫生、劳动、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等课程训练智障儿童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种教学和训练使得一部分儿童掌握了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和技能,但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而班级体整体训练的方式只能面向班级中大多数学生,不利于每个个体的发展(王艳杰,2006)。为解决班级授课带来的问题,一些教师尝试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训练,但这种分层的方法仍然面向一个层次的学生,而非针对个体,因此这种方法的训练效果仍然不理想。 随着特殊教育家倡导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由于培智学校招收的学生个体差异逐渐增大,一些研究者(谭艳,2002;张友根,2004)开始提出和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目前,这种教学在特殊教育领域应用广泛,但很多学校在制定、实施个别化教学过程中存在脱离班级整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例如,许多特殊教师和学校在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较多考虑到某个个体的发展,较少考虑班级整体发展情况,这造成了个别化教学仅应用于少数教师重点关注的学生身上,而其他儿童,仍然接受班级集体教学的的形式,还有一些学校(李萍、姜丽萍、符丽燕、张琴辉,2007)将那些具有明显障碍的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这伤害了一些学生自尊和自信,且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因此本研究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别化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以班级为背景进行个别化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智障学校个别化教学提供建议。 一、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智学校学生发展特点是实施以班级整体教学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的前提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一、定义 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指的是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 定的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份编制良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 性和功能: 1.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按照法律的规定,教师在给残疾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必须和有关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拟订一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服务、评价方法等在内的书面协议,以保证残疾儿童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一旦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校方不按协议上的要求提供教育和服务,家长就可以到法院提请诉讼。 2.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指南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 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相关的服务,教师就可以按计划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和教学速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3.是特殊教育管理的工具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价活动。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学校

1.有关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指的是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就实际达到的水平。对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一般包括:①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在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②儿童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 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长期教育目标,亦称为年度目标,是指根据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确定的在学年结束时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它包括:①在学年结束时儿童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②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他教育目标。 短期教学目标是指在实现长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儿童必须达到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为儿童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对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特殊教育是指为了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目标而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等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 相关服务是指为了使特殊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而提供的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

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开 题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尤其是中重度智障儿童踏入了特殊学校的大门。一方面反映出特殊儿童对特殊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却是特殊教育研究的相对滞后,特别是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研究。 近几年来,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聋生生源逐渐减少智障学生生源越来越多,而在招收的智障学生中,中重度的比率占到 90%以上。因为自身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且家庭对这类残疾孩子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在智障学生的教育中加强研究,重视智障学生特别是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和塑造。为此我们提出开展“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我们提出开展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寻求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并在我校的教学与活动中实施这些策略与方法,逐渐改善我校中度智障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目前关于中度智障学生良好行为培养与塑造的研究可供借鉴与参考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十分稀少,能够查阅到的仅为极少数心理学方面的零星论文,而与本课题相似或相近的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或者说系统研究几乎属于空白。究其原因可能是智障学生的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障碍,这类儿童的智商介于 35-40 至 50-55 之间,约占智力落后儿童总数的 20%。通过学习他们通常可以形成基本的交际技能和生活自理技能。但学术能力有限,其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经过训练也只能达到小学一、二年级水平。多数中度智力落后者有明显的器质性异常,普通人通过观察其行为和身体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较容易地判断其异常。例如,他们 的语言能力较差、社交能力也很有限、运动能力有缺陷、有特殊的面容等。对这类儿童

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 虽然智力障碍儿童是一个特殊教育群体,但他们与正常儿童具有相同的学习顺序、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鉴于此,一个普通教育机构的通用教学法同样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但是,智力障碍儿童毕竟存在大脑损伤和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所以他们在认识事物、理解和感受外界刺激、思维与表达方面还是有别于正常儿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选择或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分析法 所谓任务分析法,也叫工作分析法,它是对特定的、复杂的学习行为和技能进行分析、评定的一种方法,旨在使学生能逐步、有效地掌握该行为或技能。任务分析法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使用价值非常高,该方法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技能类教学内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在学习比较复杂地进行操作性技能时不能对操作步骤进行有效观察、分析和记忆,而最终导致操作困难。为帮助智力障碍儿童看清楚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规范操作程序,教师常常对相对复杂的技能进行动作技能的分解,即将复杂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观察、容易模仿的细小操作步骤,通过帮助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操作实践,使他们掌握技能完成的要点,最后将每一细小步骤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操作技能。任务分析法符合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的小步子教学原则。 (二)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又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基本形式。谈话法既可以用于班级教学和小组讨论中,又可以用于个别化教育训练中。由于使用谈话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它既适合于讲授新课,又适合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因此谈话法常常被用于班级或小组讨论的教学之中。通过生生或师生对具体问题的谈话、讨论,不但可以扩大智力障碍儿童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更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交际技巧,还能够学会对社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一、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2.月教学计划:是教师围绕月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环境、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并使之与家长配合等各方面工作的总体设计。它帮助教师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落实到方方面面。 3.周教学计划:是月教学计划的具体化。 4.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和谐性、启蒙性 (2)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3)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 (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探究性 5.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计划应是严格执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制定。 (2)教学内容应是适当可以拓展,而不是一成不变。 (3)教材选择应是开放性,而不是固定式。 (4)教师的“教”要灵活,学生的“学”要主动。 (5)教师的评价要合乎和符合实际 (五)《智障康复教案表》 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主要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去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原则上一课时教学主题一份教案。 (六)《智障康复个案研讨报告》 个案研讨在于评估儿童的目前能力和特殊需求。通过个案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使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熟悉各方面情况后方能制定出适合儿童特殊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七)《教师公开课教学评量表》、《学期康复效果分析与建议》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

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 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 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如常常攻击别人)

智障康复家庭训练

智障康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e10568535.html, 2008-10-28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亲爱的家长: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智障康复部全体同仁竭诚为您服务。 您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造成其心理、智力、适应行为发展的各方面障碍。但是孩子是发展中的儿童,只是发展速度,质量不如正常儿童,但是只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奇迹是会出现的。 让我共同努力,用真诚和信任,为孩子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孩子拥有美好的一天又一天。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 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 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 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 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 三、持因人实施原则 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 四、坚持强化性原则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 五、注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 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 功能训练 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 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 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 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

第一章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概述 第一节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历史探源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重视了解学生个性,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在教育时则按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如:同样问仁、问学、问孝,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答复都对症下药,由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各自长处,使学生成就各不相同,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论语.先进》)。“因材施教” 孟子:(公元前372~前287),战国中期山东邹县人。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在当时,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他十分重视教育作用,教学法上继承孔子的因材施教,并有发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诸,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孟子为了适应不同程度、才质的学生,教育教学法各异。因人而异” 一)中国个别化教育思想 张载:(公元l020~1077),长安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先驱。张载的宇宙论、人性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民胞物与”,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他认为既然大家同根而生,每个人与万物都是相依为命的,应彼此爱护,对鳏寡孤独、残疾等不幸的人,好比是我们哀苦无告的亲兄弟应予特别的关怀照顾,在教育问题上,张载主张:“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礼记说》)。张载认为《论语》上孔子对“问同而答异者”是因人之才性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言语,及所居之位“而有不同教答”(《正蒙·中正篇》)。张载主张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了解受教育者。“尽人之才” 王守仁(阳明):(公元l472~1528),明代浙江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御史。王阳明承程朱理学,提出“致良知,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继承道学家陆象山“心即理”,有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王守仁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主张教学随成长期度逐渐增高,因人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教学要按人的资质、能力与才能慢慢帮他,他又说,譬如良医治病,并不都有一定方剂,不问是何症候,必使人都能吃一服药就不行,教学与治病一样,要因人施教,他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学者,注意发展人的不同个性。 因人施教” 王夫之:(公元l619~1692),提出“教以教人之学”,他认为:“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具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他认为一个人有长处也有偏处,既要因材施教,又须考虑学者接受能力。他说:“曲尽人材,知之悉也……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教学要根据学者可接受性而教就其“可受之机”。他讲因材施教不是说一成不变之材,而是考虑到发展才性,要考虑诸多方面,教学要因势利导,补偏救弊,引导向上,矫正缺点,真理只有一个,但教人却因人而异(《四书训义》)。“教无定法 颜元:(1635~1704),清初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颜元十分重视教育,认为兴学校是一项重要措施。颜元认为各人禀赋不同,而教育功夫同样重要,要注意差异,他说:“人之

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原则、教育方法

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原则、教育方法 一、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 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有共性,二者的心理都是随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的,但弱智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发展的起点迟;生长的速度慢;达到的水平低。 现将弱智儿童的心理特征按心理现象分类分别叙述如下: 1.弱智儿童的感知特征。 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苏联心理学家K.N·维列索茨卡娅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画有儿童熟悉的物体的图片(如苹果、桌子、猫、铅笔等图片)给接受实验的人看,要他们认出图片上的物体。接受实验的人分成三组: 成人组、正常儿童组(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和弱智儿童组(辅读学校一年级学生)。 第一次图片呈现时间为22微秒(1微秒=1/1000秒),正常成人能正确认出?2%的物体,正常儿童能正确认出57%。弱智儿童不能正确认出任何一个物体。第二次图片呈现时间增加到42微秒,正常成人能正确认出全部物体,正常儿童能认出95%的物体,而弱智儿童只能正确认出55%物体。弱智儿童的感知速度几乎比正常儿童慢一半。我们发现有些弱智儿童不喜欢看动画片(唐老鸭)电视,原因就是动画片活动速度太快,呈现时间太短,弱智儿童感知速度跟不上。 弱智儿童感知范围窄、容量小。如用速示器以10秒时距呈现无意义的音节或符号,正常儿童可正确感知7个,弱智儿童只能感知 3、"4个。通过窗户看城市风景,正常儿童一眼望去,可同时“捕捉”到许多物体,而弱智儿童可看到的物体比正常儿童要少。

弱智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弱智儿童这一特点,在教读生字、课文时都必须放慢速度。 2.弱智儿童的注意特征。 在他们做某件事时,往往无法集中精神专注一段时间,他们常常东张西望,摸这触那,或离开座位、或和他人讲话、打骂嘻闹,以致影响学习成效。他们也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吸引而分心,如窗外的风吹草动、鸟叫虫鸣;室内的电扇声、开抽屉声、甚至指导者所戴的耳环、项链、衣着等,都会不断成为他们注意的焦点。除非是他们深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很不容易一段时间内把注意力维持在特定东西上。他们往往像无头苍蝇般的瞎忙、胡忙,很少有特定目标存在。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人的记忆,从信息进来到牢记于头脑的过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就是说,当刺激停止时,在极短的时间(约1--2秒)内头脑中停留的映象。瞬时记忆是感知觉留下的直接映象,转瞬即逝。如经特别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比瞬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稍长但不超过1分钟。例如,在电话本上查找电话号码,在你拔打后,就忘了。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反复或编码,对信息加以组织化、联想化、意义化,就成为长时记忆,可保持1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如圆周率n为 3.",查出后要长久记住可用把它意义化的方法帮助记忆,可记为“伞已撕,已无救而漏”。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在记住一件事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而进到长时记忆。而注意、复述、意义化、联想化策略的应用,是进到长时记忆所必须的。很多研究指出,弱智儿童注意力不佳,不善于主动地使用复述策略和自行组织所接受的信息,是记忆速度慢、遗忘快的主要原因。但他们一旦学会或记住某件事、某个概念,就能跟一般人保存得一样好,也就是说,长期记忆方面和平常人并无多大差异。因此,将学习材料加以组

智障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智障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何谓智障?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般包括 以下三种情况: 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智障的成因 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因素两大类:

(一) 先天因素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近亲结婚或高龄产妇较容易产下此类婴儿。 (二) 后天因素 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受病菌感染(如德国麻疹,糖尿病)、错服药物、跌伤、营养不良、酗酒、吸烟、吸毒或受X光辐射感染等都可能引致出生婴儿智障。 生产期间:早产、难产、婴儿缺氧、病菌感染或体重不足引致儿童脑部发育不 良或受损,造成智障。 婴儿及幼童期间:初生婴儿抽筋、血糖过低、病菌感染(如脑膜炎、黄疸病)、营养不良或意外令脑部受损,会影响智力。 后天培养:后天环境培育也影响个人智能的发展。 智障儿童的特质 学习方面: 由于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性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学习的动机少出于自发;欠缺抽象思维,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大部份智障人士都可以学习生活起居和职业技能。 感情方面: 他们通常思想纯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与他们谈话、关心他们,他们便会很开心。

“关爱智障儿童阳光行动”活动策划书

“关爱智障儿童阳光行动”活动策划书活动背景;有时候觉得智障小孩是最幸福的,他们能够不必理会成长的苦恼,生活的忧愁。直到真正接触他们了,才觉得智障小孩们是最需要关爱的,他们不明白得优美的歌曲,讲不出心中那份忧愁。尽管社会上对智障人群是有所关注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依旧会受到专门多不平等的待遇,在自己成长的路上依旧会碰到许多的挫折。他们是庞大的一群,占了我国总人口的1%。1000多万双天确实眼睛,等待着另外99%的关注与关心。关爱智障儿童成长和生活的专门机构有哪些?它们能够容纳多少智障者?能够为智障儿童的成长和生活制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如此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人类所共有的生命权益和追求幸福的权益,却生活在一个无知的世界里。他们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明白得与关心。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外表,却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他们的世界我们不了解是什么模样,但确信没有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杰出。关爱智障儿童的成长和生活,他们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尊重和呵护。 在我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迎评促建的今天,也为能更好的发扬大学生和社会人员关注弱势群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慈善义工治理站专门举办“关注智障儿童阳光行动”,以此让更多的人们真正了解和关注智障儿童的成长,生活和学习,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爱的呼声传到他们的耳畔,流入他们的心中;期望我们的关爱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原先是那么的温顺,给他们一个欢乐的童年。 活动宗旨;奉献爱心,关注弱势儿童,通过交流和资源共享,为弱势儿童的成长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活动目的;引起社会和大学生关注智障儿童的成长,生活和学习,关爱智障儿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和进展。 活动主办单位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慈善义工治理站 活动支持单位;德州市慈善总会,广川街道办事处义工分会,德州学院慈善义工服务队 活动支持媒体;德州广播电视报 活动对象;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摘要: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目前比较公认的教育方式是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本文针对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意义、制定别化教育计划的原则、步骤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做好个别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个别差异又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样化,人的个别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这对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身心障碍较多,发育速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多,因此,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需按个体儿童在发育上的需要而定。实践证明,根据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 一、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原因 (一)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进行个别化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存在特殊性、差异性。如智障儿童,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智障儿童智障的原因、程度以及智障儿童的家庭状况、康复情况的差异,不同的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个性、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其次,是个体内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智障儿童感知方面有缺陷但其在音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这些差异会给智障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特殊学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以保证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只有充分地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个别化教育,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儿童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特殊儿童工作计划 篇一:特殊儿童管理计划 城关幼儿园对体弱或残疾幼儿照顾计划- 特殊儿童,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殊需要的幼儿包括:体弱儿童、残疾儿童,对他们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其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特殊照顾。如经常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缺铁性贫血等儿童。体弱儿童的内在免疫与防御能力比一般儿童差,身体对抗刺激的反应能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稳定,易于感染及感染扩散。若气候骤变,营养不良,活动过度过量等容易发病。因此对于体弱儿童我园的全体保教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注意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逐步地强壮起来。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本期通过入园体检得出我园有名幼儿名幼儿需要管理,保教人员需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状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护理及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

性心脏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服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园内保健医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安排好肥胖儿饮食、休息、运动、体格锻炼、游戏等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使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儿体重,促进其健康成长。班上老师及家长应鼓励肥胖儿自觉坚持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怕羞心理。对体弱儿童进一步加强午睡的管理,午睡床位安排在教师人员容易观察照顾的地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天冷时,午睡应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减少受凉机会。垫被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更换,午睡室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而发病。在一日活动中保教人员注意调整一日生活日程,对体弱儿童进行精心照顾,如:冬季注意饭菜保暖,尿裤时及时更换裤子。平时细心观察他们的精神、饮食、大小便、以及用药和治疗后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教人员坚持做好体弱儿童观察记录表。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要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我园加强了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

弱智儿童的教学

弱智儿童的教学 一、弱智儿童教育的现状。 弱智教育发展到如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学校已有3个教学班,六十几名学生在读,这十几年中曾经历了许多次严峻的考验。从教育教学方面来看,轻度弱智儿童基本都能达到国家所颁布的全国弱智教学大纲要求,对于中、重度弱智学生来说,即使教师根据需要给他们降低了要求,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中、重度弱智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呢?我个人根据已有经验来考虑,认为他们最需要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对他们进行适应社会的教育呢? 二、引进“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个别化教育”最早是在美国产生的,此种教育方法目前在国外已经作为特殊教育的主要模式。我国现在的以学科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在特殊教育实践和发展中有着不适应的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中、重度弱智儿童而言,现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很不适应他们的完全发展。“个别化教育”的概念是:根据每个弱智儿童的不同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对每个弱智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高低,通过课程纲要对照评量出某生的发展现状。根据概念我认为在我国弱智教育实践中真正提高中、重度弱智儿童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理论上思考是可以实现的。 三、“个别化教育”的几点准备。 1、树立现代弱智儿童教育观。 新的教育观是以人的特性为出发点,考虑教育——伦理生态,认为教育是个人在其所处环境中不断学习、适应、成长的持续历程,是“人之成长”、“成人”的发展过程。“人

之成长”的教育观使过去曾被视为非教育对象的重度、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在特殊教育体系中终于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使特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以满足特殊儿童需要”为本位的思维模式,相应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2、观察某儿,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制定IEP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此,个别化教育计划实际上是从个别差异出发的,以满足儿童课内课外的特殊需要为特征的同时,以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教学内容为主线的单一或综合内容的教育教学计划或措施,在目前情况下它就是集体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更具针对性的发展。 要有针对性,就必须了解学生,观察、记录学生已具有的能力、水平状况,为了有较高的可靠性,避免目测者的主观性,适宜用“中、重度MR儿的课程评量表”来测量某儿的行为能力水平状况,比较具有客观性、公正性。 3、根据计划,设计个别化教学方案。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弹性处理各项教学因素,即: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进度等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适合的教材,以达到个别化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它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个别教学”、“个别辅导”。个别化教学方案显然是根据研究目标、对象的差异设计出适应中、重度MR学生学习的教学程序,以达到个别化教学功能。 4、个别化教学的教材内容的来源。 要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没有针对性教学内容、教学准备,这将是一句空话。因此挖掘教材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目标是提高中、重度MR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可以起到早期干预、早期训练的效果。那么,教学内容如何安排、设计呢?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 一、关于个别化教学 (一)定义: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更具体的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和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 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二)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的教学结果有明显而详尽的陈述。 2、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业方面的饿所长所短等有详尽而全面的评价和描述。 3、教学内容和要求不统一。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或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达 成不同的教学要求。 4、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运用成功的教学经验。 5、教学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可多可少。 这一点和“个别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而个别化教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小组教学, 个别学习,集体教学等等形式。 6、运用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安排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学习时间。 7、教学过程有及时而经常的反馈。 (三)个别化教学的意义1、个别化教学可以保障智力落后儿童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2、个别化可以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作用,有效地保障每一个智力落后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应有的进步。 3、 个别化教学还能够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定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是为了满足心智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而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心智障碍儿童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或规划,又是 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般情况下0-3岁儿童3个月要调整一次计划、3-6岁的儿童半年要调整一次计划、年龄大一点的一年要调 整一次计划。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1、智障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因此他们的教育需要与普通 教育显然不同,个别化教育计划非常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2、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具备此技能帮助你更专业的去了解分析学生。(如果一个特殊特殊无个别教育计划,你从事的就不是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必须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智障儿童获得适合教育服务的重要保证。 4、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教师,家长,学校对某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督和

关爱残障儿童活动策划书

关爱残障儿童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携手残障儿童,感受生命热度” 二、主办单位:义乌市和美旅行社有限公司 三、活动背景: 这些天真的孩子也许看不见,也许听不到,也许以轮椅和拐杖代步,也许表现迟钝,痴呆…… 我们生活中有一大群这样的孩子,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和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便,有的先天性智力残疾……这便是一个特殊群体――残障儿童。 他们也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分,他们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他们对生活同样热爱,甚至比健全人更能感知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沸腾,但他们痛失了很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特殊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关怀,更何况残障儿童呢?让我们用真挚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来吧,让我们手牵手,一起走进残障儿童的生活,走进残障儿童的心灵。 四、活动目的、意义与目标: 1.目的: 慰问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的残障儿童,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在社会中树立和美旅行社良好的公众形象,达到社会效应。 2.意义: 让残障儿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增强全体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为员工感恩社会打下了基石;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号召更多人关注残障儿童。同时增加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 3.目标: 让残障儿童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感受到生命的热度,对生活充满激情与期待。 五、活动时间:2012年X月X日 六、活动地点: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

七、活动所需物品 学习用品、残障儿童生活必需品、鲜花、横幅(含拉绳)、爱心小展板(含纸张、彩笔、贴字、花边、彩色卡片等)、自愿自备的个人礼品、相机等。 八、活动前期准备: 1.与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与其洽谈具体的时间和相关事 宜。 2.组织统计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分工相关任务,并交代注意事项。 3.准备好慰问品,包括学习用品,残障儿童生活必需品等等。 4.准备好横幅、相机等。 九、活动流程: 1.从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处了解残障儿童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 2.向学校老师学习简单的与残障儿童沟通的方式(如简单的手语等)。 3.全体工作人员向残障儿童问好,送上诚挚的祝福。 4.献上慰问品及自制小礼品。 5.安排员工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们感到温暖,过的开心快乐。 6.向学校老师及工作人员表达敬意。 7.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具体内容待定)。 十、注意事项: 1.集合必须准时。 2.进入学校时,见到孩子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声的关爱。 3.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要有耐心,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并积极与其沟通。 十一、活动经费预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