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心理学》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

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广阔性

10. 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D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 、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注意的功能有: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工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甚至季节的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4、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坚定性(三)果断性(四)自制性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情绪通常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第三,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中,情绪发生早,而感发生晚。晴绪和情感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在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1)性格对气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很好地树立起自信心。假如你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把你的优点也认为是缺点或忽视它,那么你就会有一种心理,我什么都不会,我什么都比别人差,这就会产生自卑了。

其次,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好的能力、素质是一个人树立自信心的条件。假如你没有能力、素质,你哪来的自信呢?只有培养好自己的能力、素质,你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更有把握获得成功,成功的机会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再次,树立自信心,理想是基础。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之后,才会萌生出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自信心,才会生产为之奋斗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每天碌碌无为,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又缺乏上进心。那么,何来的自信心呢?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之后,他才会为了自己

的理想而拼搏、奋斗,并勇敢地去开拓、进取。这便是自信所赋予的,它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动力。因此,理想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试卷(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5.情绪总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注意起伏现象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心境是人的内心世界里变幻多变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随时可以在人的外在表象上表现出来。

4.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C )的科学。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认识过程

2 、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

A 、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3 、“ 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主要体现思维的( C )。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直接性

D 、敏捷性

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 )。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

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

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

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

5 、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B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认识

6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A )

A 、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7、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是()

A、同步的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没有必然的联系

8、气质的类型是(B )

A、有好坏之分

B、没有好坏之分

C、有强弱之分

D、没有强弱之分

9 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0 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A )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答: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四}、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

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如有人想致富,又不想干事情,有人想抽烟,又怕危害健康。人始终处于在两种动机中间徘徊的不安状态之中。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具体来说,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然而,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1)不同性质情绪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作用,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状态比惧怕有更优的操作效果;无怒的中性状态比愤怒状态下操作更好;爆发怒比潜在怒的操作效果更好。

(2)情绪强度差异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影响。以愉快和爆发怒为例,在这两种情绪的背景下,认知操作呈"U"型曲线,表明最弱和最强的激活度不如中等强度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然而在负性情绪背景下(痛苦、恐惧),则发现情绪激活越强烈,操作效果越差。

(3)情绪对操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婴儿采用的操作策略有所不同。以迂回获取玩具的操作任务为例:愉快状态下婴儿采用有效的迂回获取策略较多,因此在操作中获得成功较快;而痛苦状态下婴儿更多采用径直抓取(难以成功)和被动呆视不动,从而延长了操作时间。

2.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

因为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高分是受家长老师和同学赞许的,能力高低,似乎没神恶魔实用。物种生存也有个优胜劣汰,决定什么优胜什么劣汰的是环境。同理,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说的话,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赞扬你,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就没什么人关注你。你取得高分的时候,会获得能多的正面肯定,而能力高的正面肯定不会有多少。这个时候,你自然会选择补习任何途径把分数提高,哪怕采取的方式是崎形的方式,于是就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而且,这个社会。高分高能会吃香,高分低能也会吃香,低分高能早被社会淘汰了。而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分数能获得更多的正面肯定的时候,一个人会把精力投入在提高分数上,而能力高低就显得不重要了。同时保持高分又要保持高能实在很困难。所以高分低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普通心理学》试卷(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

2、TAT测验是指洛夏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 年,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

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知觉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

4、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2、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估—兴奋学说。()

3、反射是由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上。()

4、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5、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C )

A人有思维;B人有记忆;C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D有注意

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利用感觉的( D )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注意

3.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4.在行动中,既不轻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建议,我们说这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

5.一个人的注意离开了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

A转移;B分配;C分散;D稳定

6.()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B气质;C性格;D思维

7.小李有空就摆弄他自己安装的收音机,小王却喜欢游泳,这是由于各人的( A )不同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

8.各种能力发展的核心是(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注意力

9.“龙生龙,凤生凤,贼生的儿子会打洞”,这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二因素论;D辨证法的观点

10.个性的核心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记忆的类型有哪些?其分类标准各是什么?

记忆类型,这些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等。

3、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指向某一对象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

4、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基本神经过程运动的规律有二。

(一)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简述想像的分类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知识谈能力,那叫异想天开。

牐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事实上知识与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知识原本是枯燥,贫瘠,乏味的,或许同原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地球一样,只有土木水火,正因为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知识于实践有机结合,才给予知识一活力。能力是通过创造得到的,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活动进一步升华而塑造的。

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正如地球上的物体受到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不能在没有引力的情况下而存在,正如能里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消失一样。

牐知识与能里都是通过人(载体)而体现的,不能借助外物。所以一个人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需从自身出发去实现。

牐从数学的角度看,知识与能力是两个集合,他们之间不存在等号关系,但他们之间的交集占各自很大的百分比。

牐知识是树种,能力却是参天大树,树种是靠无数次的变异形成的,参天大树是树种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产物。

牐有知识的人活的自信,有能力得人活的潇洒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自己性格形成的因素。(自己搞掂,围绕影响性格形成的几个要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来展开你的吹水技术)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能力的质的差异D.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C.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13. ()。 A.实验法 B.观察法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两大部 分。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和 验证期。 A.马斯洛 B.勒温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C.默里 D.罗杰斯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和。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8、气质的 4 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分)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9.能力是一种()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10. " 一俊遮百丑 "、 " 一坏百坏 " 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分)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1 、自我意识 1

新编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版_40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他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以表象和词语等形式将个体经验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重复出来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选择、填空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离开大脑,离开社会现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可是人脑本身并不能产生心理,必须要在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之下才能产生心理。 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脑的机能。 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7、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9、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刚刚能察觉出差异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心理学》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 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 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冯特D、马斯洛 8.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2015年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选择题答案

单选题
1
社会心理学的特殊的研究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
A、
研究目的
?
B、
研究状态
?
C、
研究对象
?
D、
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C
2
个体的心理条件包括()和个性特点两个方面
?
A、
个体的人生观
?
B、
个体的价值挂
?
C、
个体的世界观
?
D、
个体的素质
我的答案:B
3
符号互动理论是()提出来的。

?
A、
乔治米德
?
B、
霍妮
?
C、
阿德勒
?
D、
班杜拉
我的答案:A
4
群体讨论增强极化的机理属于()理论
?
A、
群体影响理论
?
B、
沟通影响理论
?
C、
规范影响理论
?
D、
信息影响理论
我的答案:D
5
个体对自己自身状况进行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判断叫做()
?
A、
自我认知
?
B、

自我选择
?
C、
自我评价
?
D、
自我形成
我的答案:C
6
弗拉认为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可以获得爱、金钱、地位()物品、服务这六种回报
?
A、
情感
?
B、
期待
?
C、
信息
?
D、
利益
我的答案:C
7
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他人不可获知的隐秘,我们将这种意识称为()
?
A、
公我意识
?
B、
隐私意识
?
C、
私我意识

最新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这说明: A、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B、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 质前提 C、环境因素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 D、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 用 ()2、“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3、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A. 运动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形象记忆 D. 语词记忆 ()4、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 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 形式运算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5、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感觉和知觉 B. 记忆 C. 想像 D. 思维 ()6、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 A. 气质特征的表现 B. 能力特征的表现 C. 性格特征的表现 D. 思维特 征的表现 ()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 B.言语 C.情绪 D.表象 ()8、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 C.无意想像 D.幻想 ()9、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 ) A.生理需要 B.社会性需要 C.社会性适应 D.脑成熟 ()10、某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待人热情,但冲动,易感情用事,他的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1、“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测查的是() A.婴儿的深度知觉 B.婴儿的大小知觉 C.婴儿的形状知觉 D.婴儿的方位 知觉 ()12、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研究指出,如果17岁儿童智力为100%成熟的话,那么,儿童4岁时已达到() A.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一 B.成熟智力的二分之一 C.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二 D.成熟智力的四分之三 ()13、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4、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15、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基础心理学 期末考复习重点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一、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 了解,从而收集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访谈法;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被研究者)的交谈来收集有关 资料的一种方法 三、问卷法;是将严格设计的问题或白哦个以书面的形式发给研究 对象,请求如实回答,进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额一种方法 四、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对条件刺 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 程。 五、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 件反应后,其他用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起反应条件 六、接近学习律:刺激的某一组合,如果某种有动作伴随他出现, 则当这一刺激组合再次出现时,那种动作也会随之发生。学习室一次性完成的,要么完全学会,要么完全学不会 七、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刺激反应的过程。 八、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个反应,如果在这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

九、意义学习:奥苏泊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十一、(罗斯杰)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是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十二、内化: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有意识的知音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十三、支架式教学: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的协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儿童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十四、最近发展区: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 十五、认知学徒制: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学习的模式它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 选择填空 1.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产 物。。 2.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19世纪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2012-12-13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 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分为:绝对 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选择性、礼节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征。 6、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它有两种基本特征:一、选择性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a、不随意注意,即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决定的。如在嘈杂的背景中听到有人小声叫自己的名字。 b、随意注意,即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如一个人经常思考如何减肥以及减肥的方式。c、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 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心理学期末试题

心理学2008年试卷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中。(20*1分=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 D )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生理变化 C、行为过程 D、心理和行为 2、“自然、真实”是心理研究中( A)方法的主要优点。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D ) A、扩散 B、集中 C、兴奋 D、反射 4、飞行员在飞机上升和下降的5-6分钟内需要对飞机性能做出200多次的关注,此时反映出注意的主要特征是( C )。 A、范围B分配 C 转移D、稳定 5、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 A )关系。 A、反比例 B、正比例 C、常数 D、对数 6、严格而言,夜晚驾驶室内的灯光应关闭,是为了防止( A )现象出现,。 A、明暗适应 B、视觉对比 C、感觉干扰 D、感觉差异 7、电影是依据( D )现象的原理而摄制和放映的。 A、空间知觉 B、眼动 C、错觉 D、似动 8、将物体的物理特性在头脑中登记的过程是一种( B )。 A、长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外显记忆 9、主体依据事物外部特征将物体记忆,只是一种( C )记忆策略。 A、精细记忆 B、精确记忆 C、机械复述 D、有意记忆 10、位置处在中间的材料往往遗忘多,说明记忆材料会受到(D)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前摄、倒摄两种抑制 11、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它说明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是( C )。 A、材料性质 B、数量 C、时间 D、检查指标 12、一般说来,复习的时间分配对记忆效果会产生影响,分散复习往往要( A )于集中复习的效果。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基础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人的心理现象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注意、意志、需要、动机、能力、气质等。 我们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有意识现象与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现象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科的学科特点:(1)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2)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反应时法、信号检测论、间接测量法)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的主要学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 (2)机能注意心理学,詹姆士 (3)行为注意心理学,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惠特海默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 (7)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8)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第二章:心理和脑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对内、外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无条件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铃声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对于分泌唾液来说铃声是无关刺激物。 铃声这种无关刺激物就转变成为条件刺激无,即成为了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而引起狗分泌唾液,于是形成了条件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指的是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属性。第二信号指的是语言、词汇组成的刺激物。 兴奋过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抑制过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第三章:感觉 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高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指的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综述

、单项选择题 1、淘宝网的客服在为客户服务时一般称顾客为“亲”,这是利用了顾客的()情感因素? A.身体状况 B.客观条件 C.团队及人际关系 D.需要 2、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服务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称为() A.协作 B.回避 C.迁就 D.折衷 4、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 .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早熟”与“晚熟”是 () A. 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7、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8、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9、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0、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11、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12、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 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使心理学成为 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2.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3.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4. 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特征:整体性、意义性) 5.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6. 意志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基本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3)问卷法(4)测试法(5)谈话法(6)个案法(7)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一词源于“灵魂的学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威廉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心理学的流派 1.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特,铁钦纳(学生) 容: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 方法:实验省份 缺陷: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 2. 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容:意识流,强调意识在有机体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代表人物:华生 容:反对研究意识,主研究行为 方法:客观实验 4.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要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专业 . .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现代心理学期末考试主要内容 试卷数量:两套任选一 试卷分布情况: 单选、判断、填空各10题各10分总的是30分 1、简答题5题50分 2、论述题1题20分,要联系实际作答 可能是1月3号考试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科学。个体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总的有两个:1、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描述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 2、格式塔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格式塔学派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 现代心理学发展表现为三个特点: 1、派系融合,兼收并蓄。 2、学科融合,促进发展。 3、注重应用,日益广泛。 第二章不考在此略去!!!!!!!!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直接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感觉。 2、什么是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可分为:绝对 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5、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酒店服务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心理学 2、感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酒店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酒店服务人员、酒店企业管理人员。 2、酒店服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 3、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4、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5、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划分,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和。 6、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态度主要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所组成。 7、影响酒店客人态度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休闲时间、社会风气。 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 9、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10、客人情绪情感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心境、、应激、热情等基本形态。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明暗程度下观察某一物体,虽然物体的物理特征会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取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不变,描述的是知觉的() A 理解性 B选择性 C感受性 D整体性 E恒常性 2、社会知觉的效应包括() A第一印象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E光环效应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的顺序为() 图1-1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社交需要 D生理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4、下列属于需要的特点包括() A发展性 B指向性 C异同性 D一次性 E层次性 5、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受到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逐渐形成,指的是态度的() A对象性 B习得性 C强度性 D稳定性 E价值性 6、小明原本特别反感进入豪华酒店消费,认为这种行为奢侈浪费,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体验到了某豪华酒店的服务,并感到特别满意,喜欢上该酒店的服务,小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实质性 B偏向性 C一致性 D客观性 E非一致性 7、酒店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际交往的发展可以区分为()阶段。 A敏感阶段 B觉察阶段 C表面性接触 D亲密性接触 E冷淡阶段 8、客人情绪情感的特征包括() A易变性 B稳定性 C兴奋性高 D感染性强 E多样性 9、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中属于注意转移法的有() A目标转移法 B合理宣泄法 C心理暗示法 D合理化作用 E理智控制法 10、舒兹1958年对大量有关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交往需求,包括。() A包容需求 B尊重需求 C控制需求 D生理需求 E感情需求 四、论述题(10分) 工作压力是造成酒店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试简述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某日傍晚,一香港旅游团结束了“广州一日游”,回到了下榻的饭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情绪很激动光着脚就来到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向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下一班次的服务员看到客房卫生间内还有剩余的半卷卫生纸,就未再加。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房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一边让服务员拿来了一双舒适的拖鞋,一边安慰客人说:“我们的服务是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您消消气,我们到会客室里面坐下来谈,好吗?”这时客人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值班经理耐心地向客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最后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渝北区中职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末考试 《学前心里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2、请将答案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保持答题卷清洁。 3、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 )。 A. 0-6、7岁儿童 B.3-7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4岁儿童 2、幼儿指的是( )。 A. 3—6岁 B.0—1岁 C.1—3岁 D.7岁 3、美国心理学家( )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 4、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5、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6、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应用题 —— 分值 24 26 15 15 20 100 得分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7、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8、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 A. 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情绪情感 9、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A.1岁半—2岁 B.4—5岁 C.5—6岁 D.2—4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11、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 B.3~5分钟左右 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 12、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____________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3、第_____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如在暖箱里精心照顾,已能存活。 4、我国学者认为_____________这个年龄段是怀孕最受欢迎的时间。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______记忆。 6、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7、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