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标题: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类型:

指 导 教 师:罗治安、廖元贵

系 别:康复医学系

班 级:康复1031班、康复1033班

学 号:1026043106 、1026043312 姓 名:吴丹 白晓

2013年5月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目录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过程 (4)

(一)训练前情况 (4)

(1)外在表现 (4)

(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5)

(二)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1)训练计划的制订 (5)

(2)训练的实施 (6)

五、结果 (7)

六、讨论 (8)

参考文献 (8)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吴丹(康复1031班)、白晓(康复1033班)

指导老师:罗治安、廖元贵

摘要文目的:以一例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以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在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有效。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由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儿童会诱发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异常等症状{2}。这些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使儿童无法独立生活。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良机,损失将无法弥补。但是目前,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倾向于重视肢体康复训练,相对轻视语言和认知训练{3}。

脑瘫形成的病因主要有:

(一)出生前:1 怀孕早期的母体感染 2 母亲乱用药物 3 受孕前或妊娠早期碘缺乏 4 多胎妊娠 5 宫内生长迟缓 6 早产 7 基因缺陷(二)出生时:1 难产、严重窒息(大脑缺氧) 2 产伤,颅骨创伤造成闹组织受压

(三)出生后:1 核黄疸 2 婴儿期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3 脑瘤 4 脑出血脑外伤 5 由于气道阻塞或心跳骤停造成的缺氧

1、研究对象

李某某,男孩,2011年3月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短暂缺氧窒息现象。2011年春季常规检查时发现其脑间隙增宽,故家长带其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所详查。结果显示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但脑CT的结果显示脑细胞容量不足。DDsT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其智力发展可疑,四肢运动发展水平低于实际年龄6个月。其随后走访多家医院在不同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认为是发育

迟缓,有的医生则诊断为脑瘫,属于痉挛性四肢瘫,存在语言发展迟缓、轻度智力发育迟缓等,于2012年1月到我院治疗,接受针灸和推拿治疗{4}。2012年秋季,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三个月的综合训练,主要内容为四肢运动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对一名脑瘫儿童进行综合训练,探索综合训练,特别是认知训练对脑瘫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训练法。观察法即对每次的训练进行观察,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内容包括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效果。访谈法对象是李某某的爸爸妈妈,李某某每次训练均由妈妈陪同,访谈时间为训练前后和休息时间,内容包括李某某在家中对其实施的协助训练及其效果。训练法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李某某进行综合训练,以其训练前的各方面情况作为参照,来分析比较训练效果。

4、研究过程

4.1训练前情况

李某某进行综合训练前,在复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了咨询,其内容包括行为表现、肢体运动能力测查和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4.1.1 外在表现

李某某两侧的身体不平衡,行动能力明显受到限制,头控好,会单侧翻身,四点撑不稳,时间短。不会爬。李某某惯用左侧肢体,特别是左手。经过测试,发现其右手的抓握能力有限,手指的握物能力很受限制,说明其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相当低。右侧肢体力量明显弱于左侧。

肢体的肌肉张力存在问题。肌肉相对松软,表现出肌张力低,关节松动,特别是右侧身体部位。腕关节、肘关节需要他人帮助握拳才可以拿住东西。李某某一直流口水,吞咽功能尚可,只能吞食流食,略微坚硬食物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说明其口腔器官的动作技能受限。但是整个脸部器官相对端正,孩子也一直保持笑容,与人相处友好,乐意与人相处。有困难时会用手、眼神、身体姿势寻求家人的帮助。说明其社会化方面的能力相对发展较好。

4.1.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主要包括下列部位的器官功能评估:

舌头:舌头的灵活度受限制非常明显。除了舌头能够稍微往外伸一点点之外,其余的动作都无法完成。比如舌头前伸后缩、舌头左右移动、舌尖左右抵双颊、舌头舔上下嘴唇、舌头伸出往上翘。舌头往外伸也只能伸到牙齿的位置。

小舌:用吸管碰触小舌,发现无丝毫反应,说明小舌的肌肉麻痹。

后咽壁部:用吸管碰触,孩子没有丝毫恶心之类的反应,后咽部肌肉麻痹。

d)呼吸:孩子无法完成用吸管吹气的任务。

e)双颊:无法完成鼓起双颊的任务。

f)下颌:用力将下颌往下扳和往上推检查其下颌的力量,发现尚可。

g)嘴唇:孩子的嘴唇几乎一直处于一个张开的状态,无法闭合,即使模仿闭合,也存在很大困难。虽然一直张开,但若要求张开到一个最大位置,也很难做到,上下唇的碰触动作也无法完成,说明嘴唇的肌肉控制能力也很有限。

h)牙齿:牙齿咬合尚好。但无法完成上下牙齿的碰触动作。

i)象征性语言综合能力评估:小于12个月,认识简单的基本食物,对于符号认知差。

根据上述检查情况,表明孩子的构音技能存在严重限制。这种限制严重阻碍了孩子言语能力的获得。由于孩子可以根据要求发出咳嗽的声音,所以可以排除其声带震动能力不足的原因。

4.2、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2.1、训练计划的制订

根据咨询和检查结果,结合检查过程中对孩子的观察,发现李某某的主要问题是肢体运动的发展落后、语言落后和认知落后。在动作技能方面,孩子的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都存在严重的限制,这种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李某某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其语言障碍,语言障碍又制约了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形成了非良性循环。因此,对李某某的综合训练以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作为目标,制定了训练计划。

根据观察,发现李某某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这是训练的一个有利条件,故训练中特别强调开发和挖掘李某某的理解能力。训练在动作技能、语言和认知三

个方面展开。动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包括精细运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感统训练和构音器官功能训练。语言训练以口腔功能训练为基础,同时有意识扩大孩子的交际范围,在生活中培养其独立能力和交际能力,巩固学会的交往技巧。认知训练方面,强调挖掘和发挥孩子的理解能力,注重语言能力形式的培养,以书面语或者其他语言形式来替代或弥补口头语言的缺失。

4.2.2、训练的实施

动作技能训练。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粗大运动训练和精细运动训练。训练过程中融人了听从指令训练和语言理解力训练。粗大动作的训练主要以下肢训练为主。李某某的下肢运动受到限制,并且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关节的挤压,翻身,拉起坐,座位平衡等,目的是为了提高李某某的关节控制性,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李某某的不良姿势。例如,翻身训练要求李某某根据训练者的要求由下肢带动髋关节,上下肢体达到分离,直到达到正确的次数和力度才可以翻身。开始时李某某并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他对髋关节肌肉的控制不灵活。经过训练李某某可以较好完成这项任务。与此相对应的家庭训练项目包括拉起,两点前臂撑等锻炼四肢力量、控制度和协调性的项目。精细动作训练主要包括了插木棍、玩塑料积木、敲十五弦琴等项目,其目的是训练其手腕和肘关节的控制力和稳定性,重点矫正其手部的抓握姿势和力度,提高其右手的承重力和抓握技能。例如,插木棍训练分为粗大木棍和细小木棍两个难度等级。前者比较简单,李某某只要根据要求和提示将不同大小、若干数量的木棍插入合适的洞洞中即可。经过这项训练,其手部力量得到一定锻炼。配合的家庭训练项目有撕开包装纸、捡豆豆,乱画等。

语言训练。由于构音器官的功能性障碍,李某某基本无口头语言,只能够发出极少的元音,故语言训练的重点是口腔功能训练和发音训练。口腔功能训练主要包括舌头的灵敏度和灵活性训练、上下牙齿的碰触训练、呼吸训练和鼓腮训练等{5}。训练方法主要采用手法刺激和游戏法,时间为每次三十分钟。训练结合了儿童的个性特点,主要采用游戏形式吸引儿童的兴趣,使用做拼图、吹泡泡、切水果等形式训练其认知功能,用柠檬汁作为辅助工具对儿童进行舌头灵活性训练。例如,柠檬汁训练其具体操作是让儿童平躺在垫子上面,头用枕头垫起,头部固定住,膝盖向上弯曲,这种姿势有效避免了流口水的干扰。然后将柠檬汁置

于儿童的唇部,要求儿童张大嘴巴,用舌头来舔,训练者移动棉签位置,促使儿童的舌头向各个方向伸缩,以锻炼舌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音训练以口型训练为主,李某某只能够发出极个别的元音,其他语音连基本口型也难以完成。训练者从元音开始辅助李某某做出各个语音的口型,鼓励其模仿发音,并且在镜子前面矫正自己的口型。训练内容还包括了语音的长短区分、强度区分和连续发音。相应的家庭训练内容和方法大致同上。

认知训练。认知训练主要包括基本空间方位的认知、大小高矮多少的认知、颜色认知、数概念、文字图片配对等训练项目。训练使用趣味性很强的教具,使李某某充满了学习兴趣。例如,数概念的认知采用数字积木教具,要求儿童把打乱的积木配对好,并进行排序。如果儿童完成了任务,鼓励方式为和儿童一起拍手若干次,以此来强化数的认识。又如,高低认知和颜色认知采用的也是彩色积木,积木由四种颜色组成,高低程度也分为四个等级,训练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相

应的家庭训练要求家长以各种生活用品,包括食物、玩具等作为灵活的教具,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在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认知训练。

5、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李某某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基本上达到了训练目标。肢体运动动作技能方面,训练后李某某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有腹爬慢慢转换成四点爬,目前独坐已经可以达到60秒以上,有明显的进步,面部表情比较自然,双脚力度平衡有改善,爬行的姿势比训练前好了很多。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肌肉紧张度有所缓解,手部力量有所增加,手指灵活度加强,抓握能力提高了很多。

口腔功能方面,训练后李某某的舌头灵活度和敏感度增强,舌头可以逐渐伸出牙齿外,有一定的卷曲度,呼吸功能有进步,下颌和脸颊的运动自如了许多,口腔闭合较好,口水也少了许多,吞咽功能更好了。这些进步为语音和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语音训练方面,经过发音训练和口型练习,李某某能够比较准确地发出一些元音,例如“e”、“a”等,但是大部分的语音还是不能发出,说明其口腔功能有待进一步训练。

6、讨论

分析以上训练效果,研究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不足之处,在此讨论。首先,本研究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是同步进行的,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对脑瘫儿童的早期

康复训练应三者并行,即进行综合康复训练,以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其次,认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瘫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与智障儿童相比,通常脑瘫儿童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这是认知训练的一个良好基础。如果充分挖掘脑瘫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明显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而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儿童口头语言缺失的不足,这对脑瘫儿童的身心发展来说是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再者,脑瘫儿童的训练要充分重视专业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不仅客观上延长了训练的时间,加强了训练的强度,丰富了训练的内容,并且在生活中也充分巩固和维持了训练效果,是十分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 王勇.早期干预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意义.广西医学,2003,25(9):1677

2 燕铁斌,罗向阳.脑性瘫痪康复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新医学,2004,35(5):261—262

3 史惟.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7):396—398

4 刘京华.早期干预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影响.现代康复,2000,4(6):844—845

5 于磊,韩晓蓉,于成文,孟黎萍.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碍的早期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163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白晓doc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标题: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类型: 指 导 教 师:罗治安、廖元贵 系 别:康复医学系 班 级:康复1031班、康复1033班 学 号:1026043106 、1026043312 姓 名:吴丹 白晓 2013年5月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 √

目录 一、研究对象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方法 (4) 四、研究过程 (4) (一)训练前情况 (4) (1)外在表现 (4) (2)构音动作技能的检查 (5) (二)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 (1)训练计划的制订 (5) (2)训练的实施 (6) 五、结果 (7) 六、讨论 (8) 参考文献 (8)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吴丹(康复1031班)、白晓(康复1033班) 指导老师:罗治安、廖元贵 摘要文目的:以一例脑瘫儿童为个案,对其进行以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主要在语言、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结果:表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有效。 关键词脑瘫儿童综合康复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由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1}。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部分儿童会诱发智力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异常等症状{2}。这些障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发育成长,使儿童无法独立生活。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良机,损失将无法弥补。但是目前,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倾向于重视肢体康复训练,相对轻视语言和认知训练{3}。 脑瘫形成的病因主要有: (一)出生前:1 怀孕早期的母体感染 2 母亲乱用药物 3 受孕前或妊娠早期碘缺乏 4 多胎妊娠 5 宫内生长迟缓 6 早产 7 基因缺陷(二)出生时:1 难产、严重窒息(大脑缺氧) 2 产伤,颅骨创伤造成闹组织受压 (三)出生后:1 核黄疸 2 婴儿期颅内感染,如脑膜炎 3 脑瘤 4 脑出血脑外伤 5 由于气道阻塞或心跳骤停造成的缺氧 1、研究对象 李某某,男孩,2011年3月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短暂缺氧窒息现象。2011年春季常规检查时发现其脑间隙增宽,故家长带其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所详查。结果显示脑干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但脑CT的结果显示脑细胞容量不足。DDsT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其智力发展可疑,四肢运动发展水平低于实际年龄6个月。其随后走访多家医院在不同医院就诊,有的医生认为是发育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内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内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小兰病损症状为肌张力降低型,表现为整体躯干、四肢疲软型,特别是下肢疲软无力,对此制定训练计划的疗程,1个月为1个阶段。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省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

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训练人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一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阶段评估、末期评估与总结。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转介其他机构或其他原因结束训练时进行默契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阶段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末期分数和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意见。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儿童评定量表

儿童康复评定量表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一、人际关系 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1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 2分有轻度缺陷。 中度异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3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 4分才能产生反应。 二、模仿(词和动作) 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1分轻度异常:大部分时间都模仿,有时激动,有时延缓。2分中度异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有时模仿。3分重度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他人。4分三、情感反应 与年龄相当:与年龄、情境相适应的情感反应--愉快不愉快,以及兴趣, 1分通过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来表达。 轻度异常:对不同的情感刺激有些缺乏相应的反应,情感可能受限或过份。2分中度异常:不适当的情感的示意,反应相当受限或过份,或往往与刺激无 3分关。

严重异常:极刻板的情感反应,对检查者坚持改变的情境很少产生适当的 4分反应。 四、躯体运用能力 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适应的利用和意识。1分轻度异常:躯体运用方面有点特殊--某些刻板运动,笨拙,缺乏协调性。2分中度异常:有中度特殊的手指或身体姿势功能失调的征象,摇动旋转,手 3分指摆动,脚尖走。 重度异常:如上述所描述的严重而广泛地发生。4分五、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 与年龄相当:适合年龄的兴趣运用和探索。1分轻度异常:轻度的对东西缺乏或不适当地使用物体,象婴儿一样咬东西, 2分猛敲东西,或者迷恋于物体发出的吱吱叫声或不停地开灯、关灯。 中度异常:对多数物体缺乏兴趣或表现有些特别,如重复转动某件物体, 3分反复用手指尖捏起东西,旋转轮子或对某部分着迷。 严重异常:严重的对物体的不适当的兴趣,使用和探究,如上边发生的情 4分况频繁的发生,很难使儿童分心。 六、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1分,与年龄相当:对改变产生与年龄相适应的反应。1分 2分2分,轻度异常:对环境改变产生某些反应,倾向维持某一物体活动或坚持 相同的反应形式。 3分,中度异常:对环境改变出现烦躁、沮丧的征象,当干扰他时很难被吸3分

0-6岁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0-6岁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要涉及诸如注意力的语前康复,以及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包括精细动作在内的操作性练习。系统学习过语言与言语治疗的教师可以将训练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儿童语言康复中,但作为儿童的第一康复师—家长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懂方法不会训练的情况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童的语言康复进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的儿童在家庭中的语言康复应该如何做。 一.行为意识的练习 行为意识是为了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及配合能力。注意力是前语言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的提升对儿童获取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注意力语言障碍儿童共通的弱项,除了在个训室40分钟的练习,家长在平时也应该注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从儿童睁眼起床时注意力的练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家长应该做到的是利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对他说:“宝贝,起床啦”。若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应轻轻将其头转向自己并说:“啊,你看到我啦”,或者家长主动移动到孩子面前,使孩子能够看到自己,重复后加以强化。家庭康复中注意力的练习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可参与本周的家长课堂。 二.模仿能力的练习 模仿能力锻炼了儿童的视觉听觉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模仿长度的增加记忆力也随之增长。在家庭练习过程中,模仿也是无处不在的。起床后我们需要整理床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来叠被子。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家长可以将被子对折好然后辅助孩子抓住被子的一角将其对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同时还锻炼的孩子的粗大动作及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感知认知的练习 感知认知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辨别的能力,这也是初次接触语言康复的家长比较关心的一项。感知觉以及认知的练习同样也充斥的我们的生活,认识生活用品,感受物品的性状等等,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给孩子练习这一项目。譬如吃水果时进行水果的认识,让孩子拿到所要求的水果并作为奖励。能力较高的孩子还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水果配对的练习。若没有水果这一练习也可以进行下去,吃饭时使用到的餐具,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可以自己想一想除了物品识别配对,感知觉的练习以及抽象词的练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x

项目 基 本 条 件 5 分 康复业训练务 职 能 家长15 培训分 宣传 普及 康复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查看从业执照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 2.观摩主题课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座谈、访谈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小计7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2分查阅档案资料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档案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管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 小计4分 合计15分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场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场所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 15㎡1分设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1分 所 置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1分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1分置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与 小计9分设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施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15 场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分 1.5分所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1.5分 施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 小计6分 合计15分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 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 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共2课时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康复概述 第二节医学康复 第三节教育康复 第四节职业康复 第五节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小儿脑瘫概述共2课时讲授:2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脑瘫儿童个案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患儿常会出现视、听功能障碍,动作节律及协调异常等,因此要尽快进行康复训练。而具体的康复训练手段也应根据脑瘫不同的分型有所区别。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 ①放松僵硬的肌肉。②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③预防畸形。 训练手法: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 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 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 ④抱球姿势。 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 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 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 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⑥胭绳肌牵张训练。 ⑦髂腰肌牵张训练, ⑧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 ⑨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 ⑩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①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②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 ③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 ④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 ⑤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 ⑥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 ⑦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 ⑧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 4、增强体轴性旋转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①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 ②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 ③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 5、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取决于头部的位置,躯干肌负重能力,头躯干和肢体之间的协调能力。 ①先进行坐位的保持训练。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脑瘫儿童康复指导手册 一、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占小儿神经与遗传咨询门诊人数的首位。 脑瘫的特点:发育性:是指在脑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非进行性:脑瘫的病变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疾病,而是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性瘫痪(脑瘫)的具体表现:脑性瘫痪(脑瘫)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而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甚至出现损害智力、语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自我调控肢体运动能力差、平衡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个别伴有癫痫、听力减退、视力异常(斜视、弱视、视野缺失)等。 脑性瘫痪主要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国1988年小儿脑性瘫痪会议拟订了三条诊断标准: ①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②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他异常; ③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高度提示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增高及痉挛的典 型表现; ③锥体外系统症状伴双侧耳聋和上视麻痹。 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②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③脑炎后遗症。 诊断要点 1、出生后数月至一年内出现的双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病情平稳,非进行性发展;

脑瘫儿童个案分析

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 ——以A某为例 【摘要】: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发生的现象。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种,脑瘫之后的表现主要有中枢性运动障碍或者是姿势异常,还有可能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甚至癫痫等状况。对脑瘫儿童进行智力检查,会发现这类儿童,智力通常都偏低,出现中度智障的状况。脑瘫儿童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活动,而且语言也有障碍,无法与其他正常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以及生活。根据目前现有的数据显示,脑瘫儿童一般很难和正常的小朋友一起上学,本文对一例中度脑瘫儿童随班学习的情况进行了探究,跟踪调查了其一个学期的就读情况,对其跟班就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这类儿童的随班就读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脑瘫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残疾人社会工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脑瘫儿童随班就读环境 (3) (一)随班就读的环境 (3) (二)随班就读政策分析 (3) (三)社会工作理论支撑分析 (4) 1、生态系统理论 (4) 2、需求理论 (5) 二、个案基本情况 (5) (一)脑瘫儿童个人情况 (5) (二)家庭情况 (5) (三)教育情况 (6) 三、个案随班就读的介入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个案进入班级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第一天:班会介绍消除差异........................................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业学习..........................................................................错误!未定义书签。 3、班级融入与接纳.............................................................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影响随班就读脑瘫儿童融入的因素探讨 (6) 四、总结 (7)

脑瘫儿童康教训练的个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2411562.html, 脑瘫儿童康教训练的个案研究 作者:沙莉莉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7期 【摘要】康教结合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康教结合”的方法,使康复与教学同步进行,以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的目的。本文结合具体的康教训练个案,就如何对脑瘫儿童进行有效地康教结合训练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康教结合;脑瘫儿童;个案研究 培智教育的一线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康复训练手段来矫正学生缺陷,挖掘学生潜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康教结合”。康教结合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康教结合”的方法,使康复与教学同步进行,可使以往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有效进行整合,以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的目的。笔者通过对一名脑瘫儿童,进行了一系列教育与训练,尝试探索和总结脑瘫儿童康教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锋(化名),男,7岁,目前就读于特教学校培智部二年级。因母亲孕时用药不当造成小锋脑性瘫痪,在语言和运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他从小咀嚼、吞咽困难,发音有障碍,与人交流多用手势代替,流涎现象严重;活动能力差,全身软,肢体发僵;伴有轻度智力障碍,基本能听懂老师和家长的指令,生活能力弱,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入学前曾在相关康复机构进行早期训练,有一定进步,语言方面能发“爸爸、妈妈”等两字叠词,但口齿极不清楚,与人交流仍以手势为主;行走需要依靠扶着条凳前进,行动极缓慢,不能完成握笔等简单动作。 二、康教结合训练内容 (一)语言训练方面 1.气息训练 呼吸是发音的必备条件。在生活语文课上,我从全班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各种有趣的生活情境,在对大多数孩子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表达能力的培養时,对小锋进行有针对性的气息训练,如在吹泡泡比赛、为祖国妈妈过生日、快乐游艺宫等课程活动中,让他通过反复吹泡泡、吹蜡烛、吹气球等活动,潜移默化地训练他的气息,他在课堂这个大集体中也乐于参与活动。课余时间我也对他进行个别训练,吹纸片、吹乒乓球等,每天至少训练2至3次,每次3至5分钟,训练得好我会用代币作为奖励。

脑瘫儿童动作法康复训练个案分析.doc

运用动作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个案 上海市杨浦区扬帆学校冯雅丽 一、前言 动作法是日本九州大学成濑悟策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改善脑瘫儿童运动能力而开发的一种运动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该方法是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康复原理为让脑瘫儿童通过正确的努力,把运动意图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起来,患儿的心理活动伴随着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动作法的训练步骤主要包括情感交流、躯干旋转、下肢和足的训练、坐位训练、跪位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动作法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且疗效显著,容易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推广。目前,它不仅在日本各地养护学校及相关机构被广泛应用,而且在亚洲、欧美及世界各地也被广泛应用。 二、研究对象 小明,男,出生于1997年7月。其母妊娠时患妊娠高血压,孕36周行剖腹产。分娩时,患儿曾窒息、缺氧,后置暖箱急救,经医生诊断患有房间隔缺损。患儿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明显迟滞,上海市新华医院诊断其为脑瘫。2006年9月患儿入本校就读,入校后由笔者在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的专业人员指导下,从ADL功能、异常运动与姿势、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肢体功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患儿属中度痉挛型脑瘫。具体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右侧髋关节外旋、踝关节跖屈内翻、左下肢肌张力为I+、立位平衡感较差、行走时阔步态。 三、训练步骤与方法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采用以动作法为主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一对一个别化康复训练,每周五节课,每节课35分钟。此间,根据小明在每个康复训练阶段的具体情况,笔者定期修订动作法训练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使患儿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循序渐进地得到改善。具体训练步骤和方法如下文所述。(一)建立情感交流 动作法的第一步是与患儿建立情感交流。脑瘫儿童的患肢运动障碍主要体现在,其运动意图与身体运动不协调,使得患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运动身体。因此,在康复训练初期,训练者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起情感交流和默契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帮助患儿较好地向训练者诉说自己的运动意图,便于训练者帮助其完成相应的身体运动。 每节训练课上,笔者都先与小明进行短时间的面对面交流,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然后采用抬臂训练建立起交流的默契。具体方法为,让小明平躺于垫子上,轻轻地压住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神经系统评定表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项目次 1 2 3 4 项目 次 1 2 3 4 日 期 日 期 浅反射上腹壁 左 原始 反射 及病 理反 射 侧弯反射 左右右中腹壁 左 握持反射 左右右下腹壁 左 掌颌反射 左右右提睾 反射 左 髌阵挛 左右右跖反射 左 踝阵挛 左右右 深反射肱二 头肌 左 感觉 痛觉 左右右肱三 头肌 左 温度觉 左右右膝腱 反射 左 触觉 左右右跟腱左位置觉左

反射右右 原始反射及病理反射 内收 反射肌 左 共济 运动 指鼻试验 左右右Hoffmann 左 跟膝胫试验 左右右Babinski 左Romb-Rg 征 左右右Chaddcd 左 其它 立直反应颈右 躯 干ATNR 左平衡反应坐 右立STNR 降落伞反应Moro 吸吮反射 注:表中浅反射、原始反射、病理反射、及其它栏中用“—”表示阴性,用“+”表示阳性。深反射记录方法:消失“—”、减弱“+”、正常“++”、亢进“+++”、阵挛“++++”、持续阵挛“+++++”。 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或能用“N”表示,异常或不能用“AN”表示。 检查者签名: 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左侧 部位运动肌群 右侧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肩胛骨外展前锯肌上举斜方肌上部下掣斜方肌下部内收 斜方肌中部 菱形肌 肩 屈曲三角肌前部伸展 背阔肌 大圆肌外展三角肌中部水平外展三角肌后部水平内收胸大肌外旋外旋肌群内旋内旋肌群 肘屈曲 肱二头肌 肱桡肌伸展肱三头肌 前臂 旋前旋前肌群 旋后旋后肌群腕掌屈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背伸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四指MP屈曲蚓状肌PIP屈曲指浅屈肌DIP屈曲指深屈肌MP伸展指总伸肌内收骨间掌侧肌外展骨间背侧肌外展小指展肌对掌小指对掌肌 拇指MP屈曲拇短屈肌IP屈曲拇长屈肌MP伸展拇短伸肌IP伸展拇长伸肌外展 拇短展肌 拇长展肌内收拇收肌对掌拇指对掌肌 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06岁脑瘫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0-6岁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要涉及诸如注意力的语前康复,以及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训练,还有包括精细动作在内的操作性练习。系统学习过语言与言语治疗的教师可以将训练方法熟练的运用到儿童语言康复中,但作为儿童的第一康复师—家长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懂方法不会训练的情况出现,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儿童的语言康复进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河北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的儿童在家庭中的语言康复应该如何做。 一.行为意识的练习 行为意识是为了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及配合能力。注意力是前语言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的提升对儿童获取信息有着很大的帮助。注意力语言障碍儿童共通的弱项,除了在个训室40分钟的练习,家长在平时也应该注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从儿童睁眼起床时注意力的练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家长应该做到的是利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对他说:“宝贝,起床啦”。若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应轻轻将其头转向自己并说:“啊,你看到我啦”,或者家长主动移动到孩子面前,使孩子能够看到自己,重复后加以强化。家庭康复中注意力的练习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可参与本周的家长课堂。 二.模仿能力的练习 模仿能力锻炼了儿童的视觉听觉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模仿长度的增加记忆力也随之增长。在家庭练习过程中,模仿也是无处不在的。起床后我们需要整理床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来叠被子。如果孩子的能力不足,家长可以将被子对折好然后辅助孩子抓住被子的一角将其对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同时还锻炼的孩子的粗大动作及生活自理的能力。三.感知认知的练习 感知认知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辨别的能力,这也是初次接触语言康复的家长比较关心的一项。感知觉以及认知的练习同样也充斥的我们的生活,认识生活用品,感受物品的性状等等,而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给孩子练习这一项目。譬如吃水果时进行水果的认识,让孩子拿到所要求的水果并作为奖励。能力较高的孩子还可以要求他们进行水果配对的练习。若没有水果这一练习也可以进行下去,吃饭时使用到的餐具,同样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可以自己想一想除了物品识别配对,感知觉的练习以及抽象词的练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脑瘫孩子语言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恢复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以下训练应每日进行2-3次,每次1-2分钟。 训练方法如下: 一:呼吸训练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是发音的基础,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患儿取仰卧位,两上臂在胸前交叉,康复师以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压迫患儿胸部,以改变呼吸速度、节律异常。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因其不配全,治疗师可从患儿背面用两手以一定的速度压迫肋骨。 在胸部肋弯处用腹带系住,限制胸部运动,从而促进腹部的运动。可以配合的患儿,让其将头尽量竖直,深吸一口气,闭嘴,然后吹气。 让患儿练习吹喇叭,吹哨子,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所等活动来进行训练。 堵住患儿鼻孔,让其用口呼吸,然后堵住患儿口部,让其用鼻呼吸,反复训练。 二:口部的运动训练

运动性构音障碍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下颌运动障碍的患儿,口唇难以正常开闭,影响构音功能,治疗师可一手放在患儿关头部,一手放在下颌,帮助患儿做上颌上举、下拉的动作,使双唇逐步闭合。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治疗师可用语言指示患儿做尽可能张口使下颌下降、然后闭口的动作。 让患儿面对镜子,利用撅嘴、咧嘴、鼓腮、微笑等动作,使患儿做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以及舌的前伸、后缩、上举等运动练习,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 三:构音训练 构音训练要按照语言发育的规律,并与视觉、触觉等功能密切配合,从易到难训练。 训练时让患儿用眼睛看着治疗师发音的口形,反复模仿,先从容易的构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难的发音训练,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习。 四:语言发育的迟缓患儿训练 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可将手势语作为表达训练的导入方式,通过手势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逐步过渡到用幼儿语、口语进行表达的阶段。 五: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

小儿脑瘫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小儿脑瘫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训练有以下九种方法: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④抱球姿势。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⑥胭绳肌牵张训练(见膝关节活动训练章节)。⑦髂腰肌牵张训练,⑧跟腱的牵拉训练及足背屈的维持训练,以纠正尖足,⑨髋关节伸展训练以纠正屈髋,⑩搭桥式练习,促进骨盆伸展和加强腰背肌肌力。 3、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训练和稳定性、协调性训练: ①各大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②对于严重的有踝阵挛或肌紧张的,可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③手口眼和手足口协调性训练。④双上肢支撑训练(既可促进手支撑和手指的伸展、抬头,也可促进髋关节伸展):训练床上被动支撑;楔型垫上训练;滚筒上训练。⑤立位促通板训练以促进站立并加强下肢稳定性。⑥年龄3周岁以上的可利用骑自行车、跑步机加强下肢训练。利用股四头肌训练仪既可增强下肢肌力,又可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完善。⑦利用娱乐体操,提高上肢侧举、上抬、外展的关节活动。⑧手指训练可用捏取小食品、玩积木、叠纸、持笔描图、木钉盘训练等。 4、增强体轴性旋转能力和体干的活动能力训练: ①体轴回旋模式(卧位、坐位、立位)。②仰躺于滚筒上,利用滚筒的旋转性,使患儿双下肢、髋关节、躯干以及颈背部出现伸展姿势,也可以缓慢转动滚筒,使患儿重心左侧或右侧转移,反复操作,让患儿感觉重心的变化。③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手部控制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1.综合康复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①手术;②矫形器;③水、电、光、声疗法;④语言、交流的治疗;⑤运动功能的治疗;⑥ADL训练。 2.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螺旋藻片(胶囊)。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 3.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4.小儿脑瘫运动疗法 儿童脑瘫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性瘫痪的全面评定 康复中心 在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治疗措施之前,要进行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由于康复的对象是脑瘫患儿及其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功能,因此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原因和进行诊断,而是通过徒手或使用仪器的一系列测量评估来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基础。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1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康复治疗计划并对康复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全面评定的内容一般包括:小儿体格发育状况、神经发育综合评定、神经肌肉基本情况评定(包括肌张力及痉挛程度、肌力及瘫痪程度、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评定、运动的协调性等)、肢体功能评定(包括姿势及平衡能力评定、步行能力及步态评定)、智力评定、适应性行为评定、言语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感知觉评定、口腔运动功能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等,以上内容都应由相关专科人员做出详细评定。 1 全面评定的内容 1.1 运动功能评价方法 小儿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在80年代后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运动发育落后是脑瘫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脑瘫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潜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恢复和促进随意运动功能的发展,故如何判断患儿能否独立完成其运动功能显得十分重要。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是用来评价脑 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大运动功能状态改变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评价法。它较敏感,能说明康复治疗的效果,不仅适用于脑瘫患儿,也适用于其他瘫痪患儿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解决了以往对脑瘫患儿疗效判断上的争议,它在国外已较为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定量测量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状况、随时间出现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适合在临床康复中应用(具体请见附表)。 1.2 重度脑瘫疼痛评定量表 由于重度脑瘫患儿有运动功能损害,很多不能口头表达疼痛的程度,因此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定非常困难,并且使用非词语性的评定量表非常必要。另一方面约40%的患儿智商低于70,这也影响了疼痛评定。有学者设计了一种脑瘫疼痛评定量表(the pain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cerebral palsy,PAICP,见表1)。研究对象使用面部表情疼痛定级法(face pain scale,FPS,分数按疼痛程度从1到7分,一般能产生疼痛情况的平均评分≥3分,不产生疼痛的评分<3分)来对每项活动相关的疼痛程度进行分级评定。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适用于重度脑瘫的疼痛评定。它能使患儿自己评定疼痛的程度,可提供脑瘫患儿能体验的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