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展示古诗描写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揣摩古诗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并动笔写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暮江吟》)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诗歌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比如这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暮江吟》。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前鼻音“吟”,平舌音“瑟”。

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暮”中间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的“日”。

易错提示:

“吟”左部“口”偏上,右部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

(3)多音字。

似?????

:似乎 似是而非shì

:似的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暮(暮色)—墓(坟墓)—幕(屏幕)—慕(羡慕)

吟(吟唱)—今(今天)—令(命令)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了解作者。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词语释义。

明确: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④可怜:可爱。

⑤真珠:珍珠。

⑥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好似颗颗珍珠,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形如弯弓。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同学们知道江水为什么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的吗?

明确: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

2.“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字可换成什么词?哪个词好?为什么?

明确:可换成“照、盖、洒、射”。“铺”字更好,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夕阳照射的面积广大而均匀。

3.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二字。诗人写的是九月初三夜的月亮,此时月亮细弯,和弯弯的细细的弓很像,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4.同学们,在你们的想象中,那些亮晶晶的露珠、弯弯的新月还像什么?

明确:露珠:钻石、玛瑙、水晶、玻璃球。新月:金钩、小船、眉毛、镰刀。

5.诗人在写诗时会经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同学们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明确:运用比喻的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兼有夸张)——(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运用夸张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写暮江落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露伴新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把露珠比作__________,把月亮比作__________。

明确: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珍珠 弓

2.总结。

《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课下收集白居易的诗,相互交流。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暮江吟??????夕阳斜照图????? 残阳——铺水江水——半瑟半红 新月露珠图?

???? 露水——似真珠 月亮——似弓赞美 热爱

第二课时(《题西林壁》)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在之前已经学过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学生背诵)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那就是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平舌音“侧”,后鼻音“峰”,边音“庐”。

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题”捺画长伸,托住里面部分。

“侧”撇为竖撇,点不宜过长。

易错提示:

“峰”右部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3)多音字。

横?????

n ɡ:横线 横七竖八hè

n ɡ:骄横 飞来横祸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题(题目)—提(提醒)—匙(钥匙)

侧(侧面)—测(测试)—厕(厕所)

峰(山峰)—蜂(蜜蜂)—锋(锋利)—逢(相逢)—烽(烽火)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要重读,并要读出起伏之感,“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真、只”要重读。

3.了解作者。

明确: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4.词语释义。

明确: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③横看:从正面看。庐山呈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④侧:侧面。

⑤各不同:各不相同。

⑥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⑦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⑧缘:因为。

⑨此山:指的是庐山。

5.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前两句。

(1)找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明确:“横”“侧”“远”“近”“高”“低”。说明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

(2)前两句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

2.学习后两句。

本诗后两句是借景说理,谈游山感受,诗人为什么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明确: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解释说,因为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含有“面”字的成语拓展示例:

面红耳赤面面俱到

面黄肌瘦面目全非

面目一新面如土色

两面三刀四面八方

洗心革面八面玲珑

蓬头垢面独当一面

闻名不如见面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全面的立场上。

知识拓展:

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绘了庐山________的景象,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宋苏轼千姿百态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所见景象诗人感受

2.总结。

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题西林壁??????写景?????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不同 明理?

???? 不识—真面目 只缘—在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三课时(《雪梅》)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学生默写《题西林壁》)

2.导入新课:(看图片,赏雪梅)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放呢?(学生回答:梅花、冬天)是的,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看作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去看个究竟。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卷舌音“输”,多音字“降”,平舌音“骚”。

2.学生默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费”上宽下窄,上部“弗”五笔写成。

易错提示:

“降”右下不要写成“牛”。

“输”右部里面有一短横,不要漏写。

(3)多音字。

降?????

xiá

ng :投降 宁死不降 jià

ng :降落 从天而降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输(输入)—愉(愉快)—偷(偷偷)—喻(比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词语释义。

明确: ①降:服输。

②骚人:诗人。

③阁笔:放下笔。阁,同“搁 ”,放下。

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⑤逊:不及;比不上。

⑥一段香:一片香。

4.了解重点词语后,同学们能说说诗歌的大概意思吗?

明确: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如何理解“梅雪争春未肯降”中的“争”字呢?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梅雪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梅雪争春的喜爱之情。

2.梅和雪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梅香雪白。

3.诗人是怎样评价梅和雪的呢?

明确:后两句写诗人的评价。诗人先从颜色角度来评价,点明梅不如雪那样洁白,然后又从气味的角度来写,点出雪不具有梅花的香味。

4.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且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写梅的诗句拓展示例: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唐)张谓《早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5.拓展:诗人还写了一首《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同学们能说说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吗?

明确: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只有梅、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寓意深刻的古诗拓展示例:

游山西村(节选)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雪梅》这首诗通过对“梅”“雪”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借梅和雪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学们,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像梅花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雪 梅?????? 梅雪争春?????

未肯降费评章诗人评?

???? 梅逊——三分白 雪输——一段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所有

一、生字篇宽阔笼罩薄雾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住宅隐蔽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阔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融化剩下伐木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候脾气责备邻近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联结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幸运台湾袭击期待空旷暂停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联系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白茫茫告示牌火辣辣煤油灯佛香阁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佛香阁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 二、课本四字成语篇 昂首东望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气魄雄伟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谈何容易平安无事突如其来骨肉同胞血脉亲情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呼风唤雨出乎意料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到底欣喜若狂形态各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武之地美味佳肴应接不暇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引吭大叫慢条斯理趁其不备神态自若电话号码浩如烟海枯枝败叶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若有所思殊死拼搏号啕大哭恍然大悟协调有序形单影只和睦相处远洋船舶患难与共受益匪浅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筋疲力尽铿锵有力 三、词语解释篇 岭——山峰,山脉。峰——高而尖的山头。缘——因为题——书写豚——猪疑——以为,怀疑浑——不清澈之——去、到使——出使浥——湿润剩--- 古时侯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剩。更尽——再饮完故人——老朋友号啕--- 形容大声哭。端详--- 仔细地看。诸生---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洞察--- 观察得很清楚。迟钝--- 反应慢,不灵敏。惬意-- 很满意,很舒服。红眼病--- 课文中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妒忌。碰钉子--- 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摔跟头--- 比喻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凝视--- 指聚精会神地看。慎重--- 认真谨慎,不草率。静谧--- 形容十分宁静。奢侈--- 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蜿蜒--- 指弯弯曲曲地延伸。远眺--- 向远处看。绾裤--- 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协调--- 配合得适当。矗立--- 高耸地立着。得意--- 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 12、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13、腾云驾雾--- 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也用来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14、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大自然或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15、浩浩荡荡- 原指水势广阔壮大,现用来指气势大。16、郁郁苍苍-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17、神秘莫测- 使人捉摸不透,高深难测。18、人迹罕至- 很少有人去的荒僻地方。19、应接不暇- 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20、恍恍惚惚- 精神不集中,看的不真切,不清楚。21、随遇而安---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2、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23、枉费心机--- 白白地耗费心思。24、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25、呲牙咧嘴--- 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期中能力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xx、11( 书写占5分) 一我能把生词写正确,写端正。(12分) zīwèi báo wùbǐng xīníng shìfèng xì ( ) ( ) ( ) ( ) zhào yào yǐn bìfùgài suíyùér ān ( ) ( ) ( ) ( ) zhīshéhuāluòzēng tiān ( )( ) 二我会选词填空。(6分) 羞愧悔恨惭愧 (1)小强语文没有考及格,感到很()。 (2)弟弟一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老师批评他,他()地低下头。(3)吴冬冬不听话,把妈妈气病了,他()及了。 爱戴爱护爱抚 (1)每个同学都要()国家财产。 (2)伯伯()地摸摸我的头。 (3)周总理关心人民的疾苦,得到全国人民的()。 三我爱积累。(16分) 1.我学会了带动物名称的成语,像“生龙活虎”,我还记住了(6分)2.我还积累了对联:(2分) 绿水皱面青山白头3.我还积累了古诗:(4分) 《题西林壁》中描写景色的两句诗是: ,。 说明道理的两句诗是: ,。4.课外我还积累了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我能默写。(4分) ,。 ,。 四结合课文的学习,判断正误,对的用“√”,错的用“ⅹ”。(8分) 1.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观”在这句话中是看的意思。() 2. “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句话中两个“数”都读作shù() 3. “丰年留客足鸡豚”这句中“豚”的意思是海豚。() 4. “干燥”的反义词是“潮湿”。() 5. “大陆漂移的假说”是著名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6. “九月丹桂满枝黄,十月菊花初开放。”()

7. 下列词语是按顺序排列的:元旦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 8.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从这句话看出作 者讨厌白鹅。() 五阅读短文,做练习。(27分) (一)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的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黄澄(chéng)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头,像一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通通的海棠(táng)把树枝压弯了。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的蝴蝶()的长袍()的秋天()的柿子()的海棠()的枫树叶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3.文中哪句话能概括全段意思,用“”画出来。(2分) 4.秋天的校园是什么样的,你留心观察了吗?自己写写,注意写具体. (80字左右)(4分) ( 二)窗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轮船到重庆去,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像面镜子。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远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 六岁时,我和爸爸到北京来,我又选择了靠窗的位子。窗外是平旷的、绿色的原野,近处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隆隆地响着,响得人不能入眠。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却别有风味。火车道旁的路灯,发出黄色昏暗的光,远处的灯光像朵朵金花,点缀着大地,这真是个神奇的世界。 每天我都要倚着窗子观赏,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看到了四化建设的壮丽远景。 1在文中摘录表示“看”的不同词语。(4分) 2填空。(3分) (1)作者写了()个不同地点的窗口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按()顺序写观看到的窗外景物。(1分) (3)文中“水中玉盘”是指()。它为什么会“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5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9 古诗三首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展示古诗描写的对象,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揣摩古诗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并动笔写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暮江吟》)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诗歌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比如这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暮江吟》。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古诗。重点指导前鼻音“吟”,平舌音“瑟”。 2.学生朗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暮”中间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的“日”。 易错提示: “吟”左部“口”偏上,右部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 (3)多音字。 似????? sì :似乎 似是而非shì :似的 (4)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暮(暮色)—墓(坟墓)—幕(屏幕)—慕(羡慕) 吟(吟唱)—今(今天)—令(命令)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让学生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朗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的韵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了解作者。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词语释义。 明确: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四年级下期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yu ān sh ì j ìn y ì ku ì ji ù 深( ) 合( ) 沉( ) 便( ) ( ) 二、找出错别字画上“ ”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你一定行! (2分) a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取息妇给闹的。” ( )( ) b 、院中的花草可糟了秧。( )( ) 三、请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4分) 全神( )注 津津有( ) 没( )没夜 ( )饥挨饿 络( )不绝 郑重( )事 】 翠绿( )滴 不( )之地 ( )盆大雨 暮色降( ) 肃( )起敬 ( )在眉睫 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四字词语(比如“三言两语”),请与出两个你喜欢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吧。(2分) ( ) ( )

四、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6分) " 1.清澈清洁清晰清楚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都听得很()。 (2)雨后的空气十分();雨后的马路特别()。 ()的小溪里,那数不清的鹅卵石()可见。 2、不是……而是……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是……还是…… (1)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敌人砍断了他的半边膀子,()他仍坚强地站着,没向敌 人吐半个字。 ^ (3)真正的强者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知难而进。 五、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公园里开着鲜花。(扩句) 2、红领巾的目光最后落到了我旁边的那位解放军战士的身上。(缩句)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摆好。(变“被”字句) $ 4、会上首先是王乐乐第一个发言。(修改被句) 5、今天,我的作业基本上全做完了。(修改被句) 六、请根据提供的材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班级姓名 1 《桂林山水》 作者陈淼,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2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3 《七月的天山》 作者:碧野,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在新疆)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语文园地一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摘自园地一)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译: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B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译: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山外还有无数重山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译: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 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下,江水犹如一条白练(秋江暮景图)。 D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译: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E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译: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东岳泰山为首。(P13 )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P13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习作1 写一处自然景观 [写法点拨] 1.介绍清楚所写的自然景观。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一间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清楚你想写的地方,它在哪里,让读者一目了然。 2.抓住所写自然景观的特点。这应当是习作的重点,要让你的描述让别人心动,就必须恰当使用各种表现手法,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不需要把所有的精彩都一一呈现出来,还有的妙处要等待别人去挖掘。要知道,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吸引人了! [作文素材] 1.好词 浩瀚辽远寥廓丰饶富饶肥沃恬静 柳绿花艳莺歌燕舞蜂围蝶阵松鹤延年万物复苏 百花齐放山清水秀古木参天云遮雾绕苍山叠障 茂林修竹清静幽雅风光旖旎水草鲜美美不胜收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一望无际一望无垠一马平川 2.好句 清凉台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瞧,浩瀚的云海被阳光一照,色彩斑斓;远近的山峰在云海的淹没下,只露出小小的山尖,就像大海中的小珊瑚礁…… 池塘就更加美丽了,清澈的水宛如一块碧玉,十分好看。池塘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虽然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没有玫瑰的浓墨重彩,但它带着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鸭子在河里“嘎嘎”地叫着,湖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这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夏天的小河是热闹的世界。胆大的孩子光着屁股跳进河里,打水仗洗澡,快乐得像一群小鸭子。不会游泳的便坐在岸边让流水冲击小脚丫,溅起一朵朵动人的水花。 3.好开头

我爱清清的水,我爱蓝蓝的天,我更爱家乡村边的小山坡,那里是我们孩子成长的乐园。 亲爱的伙伴们,我向你推荐一个好地方,那就是苏州的香雪海。 4.好结尾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么,趁着这垂柳依依,趁着这春花灿烂,那就去扬州吧!烟花三月下扬州,你一定会爱上扬州的! 捧着心爱的书,听着窗外的雨声,你会觉得,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此。 [例文赏析] 1.同步佳作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壮丽山川的思想感情。2.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目标1、3)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诗题:①望:远远的看。 ②诗题: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③这首诗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生:生成,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意思: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远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悬挂,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意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飞泻的水流。直下:直泻而下。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意思: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可能是,怀疑“九天”是指天的最高处。 落: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意思:使人怀疑(好象)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ɡuīlǜchāi chúshìh?u wājué ()()()() 二、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4.5分) 1、小猫已经学会淘气,耍个没完没了(le liǎo),但是跌倒了(le 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2、这数(shǔshù)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shǔshù)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去。 3、那“鸟的(de dídì)天堂”的(de dídì)确是鸟的天堂啊! 4、内蒙(mēnɡménɡměnɡ)古天高云淡,见不到蒙(mēnɡménɡ měnɡ)蒙的薄(báo b?)雾。 三、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4分) 肖:()()()() 艮:()()()()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用其中的一个造句。(4+2=6分) 慢条()理随()而安应接不()胆小如()()费心机()促不安人迹()至耀()扬威() 五、仿照例子写句子。(6分) 1、例: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2、例:他整理好了房间。 房间被他整理好了。他把房间整理好了。 他准确地读出了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3、例: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 树叶飘舞。 4、例:昆明湖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 他跑得真快啊,快得。 5、例: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跑完800米后,感到四肢酸痛。 2、节日的校园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3、这足球的主人是四年(6)班小刚买的。 七、将错乱的句子整理一段话。(4分) ()菊花美极了,黄的、紫的、白的、红的,还有绿色的…… ()只见大门口放满了菊花,百米长的通道两旁放满了菊花。 ()植物园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菊展。 ()人们指指点点,边走边观赏,不时传出一阵阵的赞叹声。 八、课内阅读。(26.5分) ㈠日积月累:(6分) ①山锁雾,水连天。 ②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三月桃花连十里, 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课练1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īnɡ rì yuè tán jìnɡ tínɡ shān bì luó chūn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亭()廷()累()音()停()庭()螺()谙() 三、解释带点的词,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闲:。 诗句的意思 是:。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青螺:。 诗句的意 思:。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花:蓝:。 诗句的意 思:。 四、请你来判断,说得对就打“√”,不对就打“×”。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2.“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能让人回忆江南。() 3.本文三首诗词都是唐朝的作品。() 4.《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感情。() 五、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朝人。我们还曾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歌,如等。我还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 如:。 2.《望洞庭》的作者是,朝人。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和”是的意思,这里指。这首诗描写了的景色。 3.《忆江南》的作者是,朝人。“忆江南” 是名。原题下有词首,这里是其中第首。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解释。 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字词。 (1)():悠闲。 (2)():无影无踪。 3.根据要求写诗句。

(1)描写诗人独处时孤独和寂寞的诗句。 (2)描写诗人喜爱敬亭山的诗句。 4.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名山、名水吗? (1)黄 河: (2)长 江: (3)西 湖: (4)泰 山: (二)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sún xún)泗水滨(bīnɡ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胜日: (2)寻芳: (3)等闲: (4)东风:。 3.诗中的成语是,意思 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1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学校:班别: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ténɡlǒng zhào càn làn jūn yún lěnɡ kù ( ) ( )( ) ( ) ( ) fènɡxìyǐn bìhén jìshìh?u ɡuīlǜ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8分) 佛()历()牌()茎() 沸()厉()脾()经()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 )天卷地不( )其烦不容( )疑慢条()理()促不安随( )而安人迹( )至应接不()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2、妈妈生病了。妈妈没有去上班。(用关联词语合并一句话) 3、见到同学有难,我们一定要帮忙。(改写成反问句) 4、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改写成“被”字句) 5、画眉鸟站在树枝上叫。(改写成拟人句)

六、语言积累。(8分) 1.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 4.<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代诗人所作。 七、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 月光下,奶奶讲述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一)(14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g)谁怎么呼(换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ǐ 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5分) 2、找出一个描写猫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词写在括号里。()(1分) 3、用“”画出写猫很乖的句子。(2分) 4、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1分) 5、用“非……不可”写一句话。(2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23课古诗三首意思

、乡村四月诗意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介绍】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著有《西岩集》卷, 【注释】 ①白满川--指稻田里地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②子规——杜鹃鸟. ③才——刚刚.. ④山原山坡原野 ⑤如——好像 ⑥了——料理完. ⑦蚕桑--种桑养蚕 【译文】 山坡和田野到处都是绿色,平地上到处都是倒映着空中白云地水田.杜鹃鸟欢快地叫着,春雨绵绵如同烟雾一般.四月地乡村里很少有人空闲着,人们刚刚才忙完养蚕就又去忙插秧了. 【简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地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地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地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地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地图画.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地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地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江南乡村初夏时节地风光景色地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地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地诗. 耘田:去田地里给庄稼除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自承担一定地家务劳动. 童孙:小孩子. 未解:不知道,不懂. 供:从事,做. 傍:靠近. 【译文】 白天出去田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 农家男女各自都忙着相应地家务劳动.小孩子不知道做耕田织布地活儿, 也忙着在靠近桑树地树阴地地方学习种瓜. 【作者简介】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地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地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简析】 这首诗以朴实地语言,细微地描写,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地劳动生活.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地同情和敬重.后两句流露出了作者对热爱劳动地农村儿童地赞扬. 、渔歌子唐·张志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部分孩子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1、教材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单元学习活动贯通和整合)(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3、教材结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会写。(10分) luò tuó shǔ yú lǚ yóu wú xiá pí bèi (骆驼)(属于)(旅游)(无暇)(疲惫) dào dé bǔ zhuō shāo huǐ níng gù jīng jì (道德)(捕捉)(烧毁)(凝固)(经济) 二、我会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组词。(6分) (艰)辛绸(缎) (坚)定(坚艰)(段)落(段缎锻) (艰)巨(锻)炼 (克)服(秧)苗 攻(克)(刻克)遭(殃)(秧殃央) (刻)苦(央)求 三、我会选词填空。(9分) 盼望渴望希望期望愿望 1.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靠你们。 2.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 3.我的(愿望)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4.在等待与(渴望)中,春天终于来了。 5.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即使)在漆黑的夜里,它(也)能安全飞行。 2. (无论)什么地方,(都)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不是)先出去玩,(而是)先做作业。 4. 明天(只要)不下雨,春游(就)会照计划进行。 四、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6分) 拮据梦寐以求器重赠予困难疑惑不解 馈赠日思夜想看重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愁眉苦脸 (赠予)--(馈赠)(梦寐以求)--(日思夜想) (拮据)--(困难)(迷惑不解)--(疑惑不解) (看重)--(器重)(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五、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8分) 例: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 1. 难道我不该指出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吗? 我应该指出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例:天空中挂着明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尊严》教学设计 诗洞镇万诗万田教学点执教者黄英勇 教案背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扬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作为内陆城市的小学生,他们对网络有所接触,但并不熟悉,所以网络辅助学习这方面只要求掌握初步的筛选信息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重在德育和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这课必需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坚持读、悟结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生字词 ②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含义。 ③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利用互联网搜索工具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去粗取精,筛选有用信息。能够在课堂上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探讨彼此通过搜索得到的相关信息。 ②通过自主阅读与质疑理解和梳理内容。 ③通过朗读,感悟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自尊自爱,懂得尊严对于人自立于世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①在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②互联网搜索有关信息时的筛选与吸收。 教学准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设备、布置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查阅与“尊严”有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等词语体会哈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3、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启示,能够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导入: 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在描写中深入了解人物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哈默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 ②学生将找到的句子汇报给大家听,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外貌描写)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动作描写)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感受了什么? a生:年青人已经非常饿了。 b生:他迫切需要食物。 教师谈话过渡: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逃难的人来到沃尔逊小镇,他们个个面呈菜色,疲惫不堪。面对善良朴实的居民提供给他们的食物,他们顾不上感谢就狼吞虎咽地吃。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么做,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请你们在文中找找这位年青人说的话。 生找到后举手回答: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这些东西!” 齐读这三句话。从年青人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生:讲礼貌、有自尊的人。 b生:一个勤劳的人。 c生:绝不不劳而获的有尊严的人。 ······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分别朗读。 ③面对年青人的要求,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回应的?找出相关的语言描写。 (1)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