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腹诊的研究(优选.)

中医腹诊的研究(优选.)

中医腹诊的研究(优选.)
中医腹诊的研究(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中医腹诊的研究

1、中医腹诊的理论研究

(1)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概念,我国中医界和日本汉方医界对腹诊的基本概念有过不同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腹诊,一般认为仅指用手触按腹部而进行诊察;广义的腹诊,则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胸、胁、腹进行全面的诊察。刘智壶[1]指出:此种诊法主要属于切诊,但也包括有望、闻、问的诊法内容。它通过诊察腹部与胸胁部表现的各种征象,以判断疾病及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刘氏认为腹诊之所以能诊断疾病及辨别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胸腹与脏腑、经络及某些重要腧穴有着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种联系,脏腑疾病及其病因病机,则在胸腹反映出一些不同的病理征候。通过胸腹表现出的病理征象,就能推断内部脏腑之病变。

(2)腹诊基本原理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中医理论

角度阐明腹诊的基本原理,完善体系,如有从腹诊与脏腑的关系,表现在人体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部之中,因而腹诊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在生理上,胸胁腹为脏器所藏之处所,对五脏六腑有保护作用;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之中,脏腑之气血则皆汇聚胸腹。尤其是胸中聚有宗气;大腹又有中气充盈其中,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居脐腹两侧,又为先天之本,中藏元阴元阳,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胸腹为阴阳气血之发源。同时,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胸腹内部脏腑与胸腹体表的联系,使胸腹体表部不同的区域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在病理反映上,由于脏腑在胸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的位置而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络,脏腑病变则反映于胸胁腹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自觉或他觉之病理症征。并且,随脏腑的不同病因病机,而可在胸胁腹表现各种相应的征候。胸腹与经络的关系,表现在胸胁腹是很多经络循行通过的部位,与十二及奇经八脉之任、督、冲、带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循行于胸腹内外而在胸腹体表有腧穴分布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进行研究。

一是从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结合的角度探讨腹诊的基本

原理。如有人从解剖生理角度将中西医学的内脏名称、位置、功能统一起来,探讨腹诊的定位诊断,将腹部的病理区划分为同位反应区和异位反应区;有人则利用生物全息理论解释腹诊的原理,也有人从神经生理学角度,以体壁内脏反射来解释体表特定部位对相应内脏器官病变的反应。但是仅从简单的解剖部位与胸腹的对应关系以及经络循经的部位来说明,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深入到细胞水平上,用细胞光态等原理研究其内脏与胸腹体表的相关性,今后可以用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加以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使传统的经典中医腹诊理论上升到细胞及分子理论水平。

(3)规范腹诊区划的研究规范腹诊部位区域的划分,有利于对腹症表现部位的描述和内属脏腑病变的判断。有的将胸腹部划分为胸区、心区、心下、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少腹、右少腹等11个区域,并总结出各种腹症的内属脏腑;有的提出腹诊线和腹诊区的划分法,即腹诊线有第一线(前正中线)、第二线(沿左右腹直肌)、第三线(从乳头直下之肋缘下至髂骨窝),第四线(从章门穴至髂骨里侧),腹诊区有胸胁区,心下区、胃脘区、脐区、脐下区、右少腹区、京门区等,并指出各线、区常见的病理变化;此外,也有据《伤寒论》加以改

进,将腹诊区划分为虚里、胸腹、心下、脐部、小腹和少腹等部位。

2.腹诊临床意义的理论研究

腹诊运用于临床,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诊断疾病、分析病证、推测预后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腹诊具有其独自的特点,而能补充望舌、诊脉之不及。

用于诊断疾病方面,对于传统医学疾病的诊断,有人认为胸腹症状及体征是诊断某些属于中医学范畴疾病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有些中医学疾病,是以胸腹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所以,腹诊能够比较客观和直接的加以诊察与判断,并能以次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在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刘氏总结提出了真心痛,厥心痛、胃脘痛、蚴虫腹痛、肝痈、肠痈、肺胀、臌胀、肠覃、石瘕、水癥、石水、涌水、疝气、痃癖、肥气、息贲、伏梁、痞气、贲豚、脏结、结胸、肠痞、龟胸、肝胀、胆胀、胃胀、大肠胀、小肠胀、膀胱胀、乳痈、乳核、乳岩等35种疾病的腹诊征象。腹诊与四诊合参辨病,也是腹诊临床运用之要旨。有的学者提出了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痞满、心下痞硬及痞坚、心下急及支结、心下濡、心下痛、心下悸、脐上悸、腹胀满、腹痛、少腹急结、少腹拘急等病症的腹征诊断特点。对于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刘氏认为,出现

在胸腹的疾病征象,对临床初步判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有重要的意义。而某些以胸腹征象为主症的中医学疾病又与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相似或相同,这些疾病可以互参,以作为诊断现代医学疾病的临床资料。此外,胸腹腧穴压痛对临床诊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刘氏的研究提出,有些疾病通过经络反映于胸腹体表的某些特定的“点”,这些特定的点大多是中医学经脉上的腧穴,因此,腧穴压痛能初步判断某些现代医学疾病,这也是中医腹诊独具特色的方面。

用于分析病证方面,研究证明,腹诊在辨证方面,根据胸腹征象的不同状态和性质,可以分析出疾病的病位及所属的病因病机。如有的学者认为,腹诊的辨病证,包括以腹症辨病证之性质,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属性;又辨病证之形态、程度,以鉴别诊断各类病证。这些研究,使腹诊的辨证趋向规范化。

用于推测预后方面,有些反映于胸腹的病理征象,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把握疾病的转归,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人根据文献研究提出了①虚里动甚,触按弹手有力,或虚里动气移位、散乱;②腹满膨凸,按之坚硬,腹壁青络怒张;③胁及腹内巨大癥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④脐腹部深陷,肌肤瘦削、折皱,腹力空乏;⑤左胸部或心窝处

突发性剧烈疼痛,势如刀绞状等五方面的胸腹征象,为预后险恶的主要客观指标。同时,还提出了①虚里动气和缓,欣然应指;②脐腹部饱满,腹力充实;③腹部平坦,腹肌壮实,按腹柔软,胁腹之内无癥块等方面,是预后良好的胸腹征象。

以上关于中医腹诊临床意义的研究,可以认为,在腹诊用于诊断疾病、辨别征候、推测预后诸方面的探讨,已经为临床提出了一些比较确定的诊断辨证指标及有价值的诊断辨病依据。但这一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如胸腹腧穴在诊断疾病方面的意义,更应拓宽领域,以发现和确定某些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腧穴;在辨证方面,要进一步探讨胸腹征象在辨证中的特殊性,以为中医辨证提供规范化的客观指标,从而使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理所当然,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为基础,用中医腹诊方法与理论指导进行,这样才不致失去中医腹诊的特色。

3.腹诊临床的研究

腹诊运用于临床,其作用具体体现在诊断疾病、分析病证、推测预后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腹诊具有其独自的特点,而能补充望舌、诊脉之不及。

(1)腹症的分析研究很多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深入探讨了腹症的客观化和实际应用意义。据报道,胸胁苦满一症,现代研究有两种:一种为真皮、结缔组织的浆液炎症;一种为腹肌紧张。前者为真性胸胁苦满,是全身性胶原组织免疫性炎症的部分表现。后者是假性胸胁苦满,是与精神神经相关联的症状。胸胁苦满是免疫性炎症,是机体防御反应的一种,所以当体力下降时,有关表现也即消失。如肝炎时有胸胁苦满,而肝硬变时则消失,说明此症的可逆性。另有学者通过152例瘀血腹症临床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和逐步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方法,筛选出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与粘附,血栓弹力图以及肌电图异常等指标,建立了瘀血腹症诊断的回归方程,并认为上述指标可作为瘀血腹诊的客观指标。有人对200例腹胀病人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实胀组的腹壁施以外力时,无论是轻、中、重用力,其移位(即腹壁下陷的程度)量,均比正常组明显减少,说明实胀患者皮肤较为紧张,不容易按下,这与腹胀属于实证之腹满较甚,呈持续性,腹壁抵抗较明显,有弹力,不喜揉按或按后腹满更甚的腹诊征象完全一致。而经治疗后,其腹壁位移量又有所增加,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虚胀组轻度用力施按时,其腹壁位移量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施加中、重度力时,腹壁位移量明显增大,与正常组相比有显

著差异,表明虚胀者之腹壁紧张度和抵抗力与正常人要低,这与腹胀虚证之轻按腹壁有抵抗,重按则觉无抵抗力的征象相符合。而治疗后,虚胀组患者的腹壁位移量又均有所下降,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这一观测证实了腹胀虚实征候客观的腹诊征象,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依据。

(2)腹诊病证的特点研究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对一些病证的诊断治疗入手,探讨了腹诊独特的诊断意义。有人总结分析200例中风患者的腹诊情况发现,腹诊对中风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为中风的辨证论治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体征,认为中风腹诊之要点是以两侧腹部的肌力对比审察病位深浅;以腹部抵抗力的大小诊断病之虚实;以腹肌的强直情况,即心下痞硬、腹部胀满与腹部硬痛辨析风、痰、热、瘀,又以腹泻和腹痛决定通流两法,这些要领简明、直观,又易掌握;确为中风的诊断与辨证开辟了新径。有人对20例胃下垂患者作立位与卧位腹诊,并以X光线摄片作对照,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形低垂,下腹膨起,抱腹后舒服,腹壁脂肪菲薄和腹肌松弛等腹诊特征,并发现剑突下沿中线向下触及空瘪的止点与X线片示胃小弯位置呈现一定相关性。有学者观察360例慢性前列腺炎的腹诊反应,发现湿热下注型在左、右维道穴区有阳性反应,血瘀型在左、右天枢穴有阳性反应。出现深压痛为瘀血和肾

虚;条索结节为湿热、按压则舒为虚损型。上述阳性反应随病情加重、好转、痊愈而相应表现为加重、减轻和消失。有人对100例腹部动悸的临床观察,发现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易扪及腹部动悸,且以脐部多见,二者轻重程度一致,肋下解越窄,动悸越明显。

腹诊病证的研究,不仅限于内科,妇、儿、外科疾病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如有的学者根据少腹急结对少女狂躁精神分裂症,投以桃核承气汤治愈;对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诊得心下急、腹满痛者,投柴胡汤而获效;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结者,予桂枝茯苓丸而收奇功;有应用腹诊对闪挫伤见有两侧腹直肌挛急如弓弦,脐周围有硬块疼痛者,从热实型瘀血证论治收到良效者。

日本汉方学者对中医腹诊也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临床实践研究。据《中国医学诊法大全?躯体诊法?诊腹》所引用的资料:柴田良治氏研究瘀血腹征认为,瘀血初为流动的血液(包括淋巴液、组织液)受到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后,导致水肿、血液粘稠度增高、循环障碍,而引起腹征变化。用中药治疗后,不仅腹诊所见的腹征消失,而且放射线征象亦有明显改善。土左宽顺等对136例(其中女性89例)平均年龄为51.7岁,腹诊有心下痞硬腹征者,发现与胃的形态学改变(胃窦部有气影及黏膜皱襞壁影等)呈正相关

关系。土左宽顺等还研究了心下痞硬腹征与血清儿茶酚胺的关系,其对11例患者采取禁食3小时,于上午10时抽血后腹诊。患者心窝部抵抗感和压痛明显者记为(++),无抵抗者记为(-),属于二者之间的记为(+)。结果表明,心下痞硬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增高,从而得出心下痞硬腹征的产生与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结论。小林沼司氏等分别对30例原因不明的不快感患者(平均年龄男性25岁,女性35.7岁)进行腹诊,记入腹诊构造分析表,共计51项,各分《难经》中的痛积、牢积、动积三种,共135个变量,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30个变量,然后用东洋医学影像测定装置(明治针灸大学研制),用光谱分析法将腹征立体影像化,由此产生的腹诊图象如山脉一样高低起伏变化,以次对应地反映腹诊各变量数值的大小。光藤英彦氏研究出一种腹诊“人工指”,该装置用测按腹部产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代替手指的感觉,从而把腹诊征象变为可读出的数字指标,使腹诊得以量化和标准化。关于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与实验研究,应该说目前已经进入到科学化的轨道。无论是用于诊断疾病或用于辨证施治,其研究已经使用了多种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仪器,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存的问题是,至今对中医腹

诊之症、征、证一体化的综合探讨尚有不及;胸腹腧穴诊断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拓展,以使其在最大程度上能作为特异性的诊断依据;胸腹症征也必须进一步使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关于腹诊仪的研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其设计还可从细胞光态与经络电阻、腧穴电流量,以及全息胚穴位点的振动频率检测等方面深入研究,使其成为具有高科技化,而又能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腹诊诊断仪器,以用于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中医腹诊的研究(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中医腹诊的研究 1、中医腹诊的理论研究 (1)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概念,我国中医界和日本汉方医界对腹诊的基本概念有过不同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腹诊,一般认为仅指用手触按腹部而进行诊察;广义的腹诊,则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胸、胁、腹进行全面的诊察。刘智壶[1]指出:此种诊法主要属于切诊,但也包括有望、闻、问的诊法内容。它通过诊察腹部与胸胁部表现的各种征象,以判断疾病及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刘氏认为腹诊之所以能诊断疾病及辨别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胸腹与脏腑、经络及某些重要腧穴有着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种联系,脏腑疾病及其病因病机,则在胸腹反映出一些不同的病理征候。通过胸腹表现出的病理征象,就能推断内部脏腑之病变。 (2)腹诊基本原理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中医理论

角度阐明腹诊的基本原理,完善体系,如有从腹诊与脏腑的关系,表现在人体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部之中,因而腹诊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在生理上,胸胁腹为脏器所藏之处所,对五脏六腑有保护作用;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之中,脏腑之气血则皆汇聚胸腹。尤其是胸中聚有宗气;大腹又有中气充盈其中,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居脐腹两侧,又为先天之本,中藏元阴元阳,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胸腹为阴阳气血之发源。同时,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胸腹内部脏腑与胸腹体表的联系,使胸腹体表部不同的区域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在病理反映上,由于脏腑在胸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的位置而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络,脏腑病变则反映于胸胁腹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自觉或他觉之病理症征。并且,随脏腑的不同病因病机,而可在胸胁腹表现各种相应的征候。胸腹与经络的关系,表现在胸胁腹是很多经络循行通过的部位,与十二及奇经八脉之任、督、冲、带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循行于胸腹内外而在胸腹体表有腧穴分布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进行研究。 一是从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结合的角度探讨腹诊的基本

中医诊断触诊、腹诊.doc

---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中医诊断触诊、腹诊 「触诊」 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 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触诊常能收 集到协助诊断的第一手资料。触诊皮肤温度时,应注意室内温度;触诊胸腹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和情绪,不可令其神经紧张。 (1)触扪皮肤:主要是感知病人皮肤的温度和湿度。若皮肤清凉,自 觉畏寒,而不发热,则多为虚寒;如皮肤烫热、无热无汗或有汗而不多,常 为外感;肌肤清凉,汗出清稀,则多阳虚;肌肤灼热,汗出如油,是阴虚; 自感发热,但扪之不热,多属虚热(阴血虚、气阳虚)。 (2)触摸手足:手足清冷,身不发热,则为寒厥,多因阳虚;若手足 清冷,而头身发热,此为真热假寒的热厥;手背热,多为热病,兼恶寒发热 者为表证,不恶寒但发热者为里证;手心热,则多阴虚内热,见于慢性消耗 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等。小儿发热指冷,伴见眼红有泪、流涕咳嗽、须防麻疹,如并见口腔颊粘膜有细小白点,即可确诊。 (3)触扪胸腹:胸高气粗,手按胸廓起伏有力,则多为风热袭肺(如 支气管肺炎)或痰热壅肺(如大叶性肺炎)。左乳下(虚里),心跳动不应手,为宗气内虚(心力衰竭);不用手摸,其心动应衣,为宗气外泄(心肌

肥大);心下(上腹部)痞满,按之硬痛者,为结胸(痰热水结),按之濡 软者为虚痞(脾虚气滞)。 胁肋为肝胆部位,右侧积聚属肝(肝肿大);左侧积聚属脾(脾肿大);胀满痞痛,忽聚忽散为“聚”(气郁);有形不移,坚硬拒按的为“积”(血积)。肝脾肿大,均属积聚,积聚还包括腹腔包块,肿瘤。脘腹胀痛,喜按为虚, 拒按为实,喜得热烫为寒,喜近冷物为热;腹壁灼热烫手为内热(多为肠胃热);腹部膨胀,移动震荡,按之随手而起,全身浮肿为水臌(多见于肾性 水肿);按之坚硬,肤色苍黄,青筋暴露,四肢瘦削者,为血臌(多见于肝 性腹水);小儿腹大青筋,四肢瘦削,毛发干萎,鼻痒,唇烂者为疳积(为 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脐腹疼痛,左腹下按之有块状累累者为燥屎(降结 肠部位可摸到结粪);腹痛时有包块鼓起,按之凸凹不平,上下移动者为虫 积(可为蛔虫性肠梗阻);腹痛偏右,在髂骨隆起处与脐联线的中、外 1/3 交点(阑尾点)按之痛甚,痛时缩足而卧的,为肠痈(阑尾炎);小腹胀满 拒按,小便不通利的,为蓄水(尿潴留);小便通利的为蓄血(大便色黑, 可能是肠出血)。 「腹诊」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闻、问、切四大诊。对腹诊有的根本 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腹诊源远流长, 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腹诊的理论和框架;东汉 张仲景在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腹诊,扩展了其临床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经方临床应用

经方临床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经方;临床应用 经方主要是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卒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所载的方剂。后世谓之“经方”,因其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故自古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之说。多年来,笔者临床应用经方治疗 一些疑难病疗效甚好,今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效果较好的医案,使经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医案1,自汗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2011年7月來诊。平素体质健壮,去年夏天午饭后,汗 渍未干,随后潜入湖中捕鱼,回到家中时,汗出甚多。自此以后,冬 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求诊多处,皆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 及龙骨、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等,效果不显,后来也用桂枝汤加黄 芪等,均稍有好转而后又复发。在市医院经X光片,排除肺结核。一年来,体力疲乏,皮肤灰白,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少,上午不出汗,中午晚间汗出多。脉浮缓重按无力,证为营卫失和,治以微发其汗,调和营卫,处方:桂枝10g,白芍10g,

炙甘草5g,大枣7枚,生姜10g。1剂,水煎服。清晨醒后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宜静卧,避风寒,忌油腻。服药后全 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出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g、防风10g。服药如前,连进二剂。汗止而病愈。随访半年未发。按:病起于腠理疏松 之时,水湿直侵营卫之间,卫与营分,故“司开合”而不能,致毛孔 洞开不合,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久,当察有无症变,幸“汗虽多但 口不渴”,“脉仍浮缓”,知“脏气未伤”,病仍在太阳营卫之间,故治仍宜桂枝汤微发其汗,令营卫调和则愈。 2医案2,胃脘剧痛(胃扭转) 患者,男,40岁。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剧痛7天,经多方治疗无效,于2011年4月7日延余诊治。问其病史,素体虚弱,有 胃病史10年,近日外感发热,体温39℃,口服解热镇痛药后,致使大汗淋漓,疲乏无力,时而烦躁,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入即吐。给服解痉止痛西药,反见病情加重,伴有嗳气,泛酸腹胀,于4月3日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诊断为胃扭转。因患者不愿手术,要求服中 药治疗。刻诊:面色淡白无华,精神萎靡不振,语声低弱无力,上腹 胀满,平卧较坐位舒服,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濡细略数。辨证为 寒热痞,治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方药用生姜泻心汤:生姜15g,党参15g,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甘草6g,大枣3枚。水煎二次,早晚分服。服三剂后,诸症明显减轻,能进少量饮食,效不更方,续服五剂。1周后来诊,诸证消失,精神大振,饮食如常。于本月17日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提示: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病变。

中医腹诊《伤 寒 论》

《伤寒论》腹诊研究 《伤寒论》中之腹诊,内容丰富,其意义不仅限于寒热虚实之辨别,更着眼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之趋势,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其理论渊源,一是汉末战乱时期胃肠疾病的多发,促使仲景十分重视腹诊研究;一是汉以前医家丰富的腹诊经验总结。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医整体观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也。胸腹者,脏腑之外廓也。五脏六腑,无所不包,而人身之疾病,多以脏腑为主宰。以胸腹胁肋与脏腑经络之生理联系,必能反映内在脏腑疾病之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根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的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1)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2)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3)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4)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胸胁症象,每见胸满、胸中窒、胸中痛、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胸胁下满、胁下痛等。其病机多与气血失和相关,常为邪实之外象。而心动悸者,则多属正虚之外象。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 (一)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作者/胡希恕;编辑/锄云青衿写在前面的话: 2011年初,《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著该书的作者段治钧老师曾“亲聆胡老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在整理胡老的遗作中发现《脉学概说》一篇,也是胡老生前未曾发表的,“和《辨证施治概论(要)》一样,同样是胡老研究仲景原著的一篇力作”。在研究胡老关于脉诊论述的诸多文献中,本篇可以说是最早的蓝本! 篇中导读为编者所加,特此说明。正文: 一.脉与证的明确概念 导读:证是指什么?脉又是指什么? 中医是依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反应,进行统一的观察与分析,讲求适应整体的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疗方式方法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独有精神。一个中医师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取证全面、辨证精确,并以其程度为先决条件。所以举凡目之所能望,耳之所能闻,问之所能知,切之所能感(包括诊脉和诊腹),均为中医辨证取材的对象,并将此望、闻、问、切称为四诊,可谓平等对待,无轻重之分。

不过一者脉象繁复多端,只凭指下体会以验其错综变化,不似望闻问以及腹诊等较为具体而易知;二者辨证论治虽需四诊合参,但在中医经久的实践体验下,脉诊确有其主导作用。由于以上两点的关系,凡由望闻问及腹诊所得的结果,统称之为证,而脉乃个别独立起来,把四诊的断病论治,就变为辨脉辨证的论治了,这中间必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发展过程。观仲景书篇章的标题,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等,正是表明这个道理。二、脉象在中医脉学中的意义 导读:何谓“脉象”,何谓“脉学”,怎样学好用好“仲景脉学”?今所谓脉学者,即研究有关脉诊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诊疗上所起作用的一种学识,脉象是中医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何谓脉象?无病健康人的脉,谓之平脉,平脉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才名之以象,即为病脉。一般临床辨证中所谓脉象,都是指病脉说的,而病脉的脉象即是与平脉相比的差相。 脉象是相对平脉比较而来,所以脉取太过、不及,当为辨脉之大法。古医籍《内经》、《难经》对于诊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在仲景书中,更以证治实例阐明诊法和脉理,脉取太过与不及在书中均有明文,惜读者不悟也。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脉象虽极复杂,概

中医腹诊的研究

中医腹诊的研究 1、中医腹诊的理论研究 (1)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概念,我国中医界和日本汉方医界对腹诊的基本概念有过不同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腹诊,一般认为仅指用手触按腹部而进行诊察;广义的腹诊,则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胸、胁、腹进行全面的诊察。刘智壶[1]指出:此种诊法主要属于切诊,但也包括有望、闻、问的诊法内容。它通过诊察腹部与胸胁部表现的各种征象,以判断疾病及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刘氏认为腹诊之所以能诊断疾病及辨别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胸腹与脏腑、经络及某些重要腧穴有着生理、病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种联系,脏腑疾病及其病因病机,则在胸腹反映出一些不同的病理征候。通过胸腹表现出的病理征象,就能推断内部脏腑之病变。 (2)腹诊基本原理的探讨这方面的研究,一是从中医理论角度阐明腹诊的基本原理,完善体系,如有从腹诊与脏腑的关系,表现在人体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部之中,因而腹诊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在生理上,胸胁腹为脏器所藏之处所,对五脏六腑有保护作用;五脏六腑皆位于胸腹之中,脏腑之气血则皆汇聚胸腹。尤其是胸中聚有宗气;大腹又有

中气充盈其中,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居脐腹两侧,又为先天之本,中藏元阴元阳,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胸腹为阴阳气血之发源。同时,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胸腹内部脏腑与胸腹体表的联系,使胸腹体表部不同的区域又归属于不同的脏腑。在病理反映上,由于脏腑在胸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的位置而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络,脏腑病变则反映于胸胁腹的一定部位,出现各种自觉或他觉之病理症征。并且,随脏腑的不同病因病机,而可在胸胁腹表现各种相应的征候。胸腹与经络的关系,表现在胸胁腹是很多经络循行通过的部位,与十二及奇经八脉之任、督、冲、带等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循行于胸腹内外而在胸腹体表有腧穴分布的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等进行研究。 一是从西医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结合的角度探讨腹诊的基本 原理。如有人从解剖生理角度将中西医学的内脏名称、位置、功能统一起来,探讨腹诊的定位诊断,将腹部的病理区划分为同位反应区和异位反应区;有人则利用生物全息理论解释腹诊的原理,也有人从神经生理学角度,以体壁内脏反射来解释体表特定部位对相应内脏器官病变的反应。但是仅从简单的解剖部位与胸腹的对应关系以及经络循经的部位来说明,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深入到细胞水平上,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伤寒论》腹诊研究

《伤寒论》腹诊研究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3460010.html, 2001年7月21日杏林梦晓 《伤寒论》中之腹诊,内容丰富,其意义不仅限于寒热虚实之辨别,更着眼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之趋势,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其理论渊源,一是汉末战乱时期胃肠疾病的多发,促使仲景十分重视腹诊研究;一是汉以前医家丰富的腹诊经验总结。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医整体观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也。胸腹者,脏腑之外廓也。五脏六腑,无所不包,而人身之疾病,多以脏腑为主宰。以胸腹胁肋与脏腑经络之生理联系,必能反映内在脏腑疾病之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之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娄绍昆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予以芍药甘草汤加牛膝、木瓜。

经方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

经方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 1太阳病案 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左侧为甚,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经X线拍片、CT检查,确诊为,“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刻诊:形体消瘦,肤色苍白,腰腿隐痛麻木,不能直立,腰部前屈与 后伸受限。下腰部及臀骶部压痛。时觉畏风、发热(体温正常)、自汗、头眩、纳呆、嗜睡、口淡、便溏、尿黄短、下肢稍有浮肿,舌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沉缓无力。腹诊:腹壁浅薄,腹肌扁平拘紧,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此案属太阳经腑合病。营卫失调,风寒湿痹凝阻太阳经脉,水饮停滞太阳之腑。先予桂枝新加汤与五苓散合方加味,以和营卫、利水湿、祛风寒为治。处方:桂枝、党参各15g,白芍药30g,大枣5枚,炒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0g,炙甘草,砂仁(冲)各5g,生姜5片。3剂。服药后,小便量增多,恶风发热稍减,纳增。但腰腿痛无明显改变。针对主症,加强祛寒温阳之力。上方加附片10g,再投5剂。服上方后,腰腿痛减轻,但腰部前屈后伸尚不利。上法已经中的,守方5剂,并在腰骶部压痛部位予以按摩,刺血拔罐,以助气血畅通。按上方进退加减治疗3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肌紧张感减轻,但稍长时间的运动,腰腿尚感疲乏。

嘱患者每天用艾条自灸腰俞、环跳、关元等穴位,使之徐徐温养阳气,促使机能的康复。坚持治疗月余而痊愈。越4年,腰腿痛没有复发,只是繁重劳动后,腰腿偶感不适。按:《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1],其诊病方法是六经辨证。柯琴云:“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赅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有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例外。《伤寒论》治疗风湿寒痹以太阳最详。盖太阳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或循经入腑, 或由表及里,引起整体反应。此患者消瘦、肤色苍白、时觉畏风、发热、自汗,属“桂枝汤证”;腹肌扁平拘紧,是桂枝加芍药汤的腹证[3]。腰腿疼痛多年而气营两伤,虽有恶风、发热、汗出之太阳中风表现,但脉沉缓无力,与论中太阳病篇的“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 加汤主之”相合。脐部悸动应手、少腹胀满、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苔白水滑,是太阳经病不解,寒湿循经入腑而成太阳蓄水五苓散证。由于太阳经腑有合病之势,故先予以桂枝新加汤合五苓散,调和营卫、通阳利水为治。先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法,待病势趋缓再以温灸法徐徐温养阳气以善后。2少阳太阳合病案 李某,男,35岁。1992年8月16日初诊。2年前在工地劳动时挫伤腰部,引起腰腿麻痛。刻诊:瘦长身躯,痛苦面容,腰部冷痛、沉重、僵硬、拘挛,难以转侧,憎寒烦热,口苦咽干,恶心干

中医诊断 触诊、腹诊

中医诊断触诊、腹诊 「触诊」 医生以自己的手指,触摸病人的头面、皮肤、四肢、胸腹、腰背等处的温度、润涩、积聚、痞块、肿胀和疼痛反应等情况,称为触诊。触诊常能收集到协助诊断的第一手资料。触诊皮肤温度时,应注意室内温度;触诊胸腹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和情绪,不可令其神经紧张。 (1)触扪皮肤:主要是感知病人皮肤的温度和湿度。若皮肤清凉,自觉畏寒,而不发热,则多为虚寒;如皮肤烫热、无热无汗或有汗而不多,常为外感;肌肤清凉,汗出清稀,则多阳虚;肌肤灼热,汗出如油,是阴虚;自感发热,但扪之不热,多属虚热(阴血虚、气阳虚)。 (2)触摸手足:手足清冷,身不发热,则为寒厥,多因阳虚;若手足清冷,而头身发热,此为真热假寒的热厥;手背热,多为热病,兼恶寒发热者为表证,不恶寒但发热者为里证;手心热,则多阴虚内热,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肺结核等。小儿发热指冷,伴见眼红有泪、流涕咳嗽、须防麻疹,如并见口腔颊粘膜有细小白点,即可确诊。 (3)触扪胸腹:胸高气粗,手按胸廓起伏有力,则多为风热袭肺(如支气管肺炎)或痰热壅肺(如大叶性肺炎)。左乳下(虚里),心跳动不应手,为宗气内虚(心力衰竭);不用手摸,其心动应衣,为宗气外泄(心肌

肥大);心下(上腹部)痞满,按之硬痛者,为结胸(痰热水结),按之濡软者为虚痞(脾虚气滞)。 胁肋为肝胆部位,右侧积聚属肝(肝肿大);左侧积聚属脾(脾肿大);胀满痞痛,忽聚忽散为“聚”(气郁);有形不移,坚硬拒按的为“积”(血积)。肝脾肿大,均属积聚,积聚还包括腹腔包块,肿瘤。脘腹胀痛,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喜得热烫为寒,喜近冷物为热;腹壁灼热烫手为内热(多为肠胃热);腹部膨胀,移动震荡,按之随手而起,全身浮肿为水臌(多见于肾性水肿);按之坚硬,肤色苍黄,青筋暴露,四肢瘦削者,为血臌(多见于肝性腹水);小儿腹大青筋,四肢瘦削,毛发干萎,鼻痒,唇烂者为疳积(为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脐腹疼痛,左腹下按之有块状累累者为燥屎(降结肠部位可摸到结粪);腹痛时有包块鼓起,按之凸凹不平,上下移动者为虫积(可为蛔虫性肠梗阻);腹痛偏右,在髂骨隆起处与脐联线的中、外1/3交点(阑尾点)按之痛甚,痛时缩足而卧的,为肠痈(阑尾炎);小腹胀满拒按,小便不通利的,为蓄水(尿潴留);小便通利的为蓄血(大便色黑,可能是肠出血)。 「腹诊」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闻、问、切四大诊。对腹诊有的根本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腹诊源远流长,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腹诊的理论和框架;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腹诊,扩展了其临床

浅谈经方临证的常与变

浅谈经方临证的常与变 浅谈经方临证的常与变 浅谈经方临证的常与变 作者/李光荣(河北省优抚医院) 跟随黄煌老师学习经方近十年,从对中医的混沌中逐渐走出,对中医、对经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黄煌老师的“方病人”思想已深深地系于心中,贯彻落实到自己的经方实践中,临床疗效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我观察到在临床上即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显着疗效,也有石沉大海的无效案例,心中不免产生迷茫。 原来这就是黄煌老师说的迷茫期,或瓶颈期,黄老师认为这一阶段的产生,是因为你经验多了,有效病例多了,难免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疾病是复杂的,方证也有很多分型,并非一成不变的。解决迷茫期的方法要多读原文,多看经方医案,多听经方故事,与经方同道多交流。 在经方临证中,要善于思考,应知常达变,才能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所谓”常”是经方的一般性的规律,”变″是在一般规律基础上的变化。如我们都知道大柴胡汤体质,体格壮实、头大颈粗、肩宽胸大,腹诊剑突下肌抵抗或有压痛,此为常。偶遇一例老年妇女患者,?心下支结(顶撑之感)1年,除血压轻微升高外,无其它不适,大便正常。其体貌特征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但腹诊按其上腹部虽饱满,但无抵抗及压痛,病人述:按后舒服,喜按。这与一般经方书上表述的不同,又与传统中医诊断学所提示的喜按者多为虚证不符,因为大柴胡汤反映的病症应该是实证。对这个病人的治疗,当时非常纠结,思考再三,还是从方人入手,给予大柴胡汤三剂,观察疗效。三天后病人又来诊,诉心下不适感减轻,效不更方,又予三剂。又过了三天,病人再次来诊,诉心下顶撑不适感消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说道:“就是这个毛病看了很多大夫也看不好,吃了你几副药就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腹诊概述

腹诊概述 ——腹诊的传承 作者:山田光胤译者:夏豪天 摘要: 在日本汉方中,作为诊察法之一的腹诊手法沿用至今。 腹诊是四诊,即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部分。其是为了证的判断而取得情报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此外,腹诊,在东亚诸国、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日本独有的诊察法。 现代施行的腹诊法,是以古方伤寒论医学体系为主,并受折衷派医学影响而成。 并且,腹诊的学习,不仅要在形式上有所认识,由于手技、手法的原因,相应的修炼、习熟是必要的。 本文对从古至今长年积累的腹诊知识进行解说。 绪言: 日本汉方之腹诊,是为了证的诊断的诊察法的一部分,其在东亚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唯一日本独自开创的手法。 虽然其创生时期、创始者等至今并未清楚,但其在江户时期(1590~1867年左右),随着古方派的兴起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其在明治时期,由于汉方的衰退一度中断,后在大正时期,有汤本求真复兴汉方而随之复活,并在昭和时期由其门人大塚敬节继承并记录。由此,现代汉方腹诊的基本框架才形成。 何为腹诊: 腹诊,是汉方诊察法——四诊的一部分。 四诊,有以视觉为基础的望诊,以听觉为基础的闻诊,通过询问主诉、自觉症状的问诊,以及直接接触患者的诊察法切诊。其中切诊,由切脉(即脉诊)于腹诊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腹诊是四诊的一部分,是作为证的判断极有力的情报来源的重要诊察法。现代腹诊的历史 前述可知,腹诊的创生时期、创始人种种说法颇多而难以定论。只可以推断其肇始于战国末期的织丰期(译者注:即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期,约1534年至1598年)剧大塚敬节考证,腹诊,分为难经系、伤寒论系、折衷派系三个流派,创生期的腹诊以难经系为主。 难经系腹诊,通过肾间动气,即腹主动脉搏动与全腹壁五脏相对应分区的情况来对证进行判定,并为针灸提供依据。 伤寒论系腹诊,是伴随着以伤寒论为圭臬的古方派而兴起,以探求伤寒论记载的药方的腹证的一中腹诊。此派腹诊,从形成腹壁的肌肉层的全面表现来判断寒热虚实,触知腹壁各处出现的各种腹壁反射,从而探求相关联的药方。腹壁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射相,被称作腹证,并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发展为特定的药方,对应一定的腹证。 伤寒论腹诊的传承(表1) 前已述及,现在流行的腹诊,是以伤寒论系腹诊为主的。 伤寒论医学,即古方派(译者注:此处伤寒论医学专指日本古方派医学,是以《伤寒论》

刘保和腹诊

刘保和依据《难经》腹诊理论活用经方,值得珍藏 导读:刘保和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国家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老师,临证50余年,喜读经典,善用经方,并常依据腹诊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疗效确切。 中医腹诊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后世医家如张仲景将其应用于临床。刘保和认为《难经》关于腹诊的腹部五脏分区和诊动气有关记载,对临床指导意义尤为突出,并经临床反复实践,总结出《难经》腹诊理论在经方中的应用。 1.《难经》腹诊理论 《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说明脐中属脾,脐左、上、右、下分别属肝、心、肺、肾。腹诊时脐左、上、中、右、下有动气,按之有坚硬或疼痛感,是判断病位分别在肝、心、脾、肺、肾的重要依据。此理论,对临床诊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腹诊方法及定位 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臂沿身体两侧平伸,露出腹部。以中指同身寸为度量标准,分别按压其脐上、下、左、右、中处。“脐上”应在脐上1 寸处,即任脉的水分穴;“脐下”应在脐下1.5寸处,即任脉的气海穴;“脐左”与“脐右”分别在脐左与脐右的0.5寸处,即足少阴肾经的左肓俞穴与右肓俞穴。 3.腹诊理论的经方辨证应用 3.1 脐上压痛 主心病,心主血脉,多与全身性瘀血证候有关,主方以《金匮要略》旋覆花汤加减(经验方,由旋覆花、当归、郁金、桃仁、茜草、泽兰、柏子仁各10 g 组成)治疗。 案1:李某,女,43岁,2009年3月9日初诊:主诉胃脘痛阵发1年,近1周发作频繁,疼痛加重。发作时胃脘绞痛,手足逆冷,自觉有气从脐上攻冲至胃脘,随即呕吐。舌红、苔中根腻,脉沉细涩、偏数。按其脐上压痛甚,并觉指下腹主动脉搏动有力。给予上述旋覆花汤加减,7剂水煎服,每日1剂。3月16日二诊:服药后胃痛渐止,已2d未发作。停药观察后随访无复发。 3.2 脐左压痛 主肝病,肝主疏泄,凡肝病疏泄失常均可出现此症,主方以四逆散治疗。 案2:申某,男,22岁,2007年9月6日初诊:主诉入睡难1月余,常躺下2~3h亦不入睡,但睡后即不再早醒。白天巅顶及太阳穴处发胀,下午及晚上严重,自觉有“血下不去”感觉,并伴手足冷、大便干。平时两腿烦扰不宁,喜捶打,已2年余。舌质正常、苔白腻、脉沉弦细,按腹部脐左压痛明显。给予四逆散合二陈汤,7剂水煎服,每日1剂。9月13日二诊:诸症大减,口干心烦,上方加丹皮、栀子、知母继服7剂。后随访诸症除,无复

伤寒论腹诊

<<伤寒论>>中的腹诊研究 城里脑娃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腹部的望、闻、切等方法,取得一系列的客观征象,亦称腹证或腹候(以下均称腹候)。每个腹候具有特定的中医辨证意义,从而为诊断提供了依据,并指导治疗。腹诊的内容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许多记载,至《伤寒杂病论》,腹诊内容大为丰富,且与辨证论治密切结合,在中医腹诊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腹诊的基本原理 胸腹部是人体重要脏器的居所,如《灵枢·胀论》说:“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夫胸腹,脏腑之郭也。”“有诸内必形诸外”,五脏六腑在发生疾病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而反映到体表,故《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从仲景诊腹描述的腹候看,包括腹腔、盆腔脏器,有肝、脾、胰、胃、胆、大肠、小肠、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及附件等脏腑的症状和体征,而且从临床诊察可知不少心肺疾患在腹部也有症状和体征出现,因此诊腹部可了解五脏六腑的病变。 仲景腹诊中多次提到的腹满、腹胀等腹候,除了可以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外,客观体征上是指腹部的膨胀及皮肉(腹壁)的鼓张,即张力。有腹满、腹胀的病人,腹部按压时可感到抵抗增强。腹部的阻抗是由整个腹壁的紧张度、腹腔充实感、内脏的阻抗所显示的内脏-体

壁反射合在一起构成的。而腹壁的紧张度直接反映了腹壁皮内层、腹肌层的阻抗,同时亦受内脏的阻抗和腹腔充实感的影响,因此能显示 腹壁体表按压,但可以从腹壁的张力来了解腹部的生理、病理表现,而腹壁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身的紧张度,因此可通过腹诊来了解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 第二节仲景腹诊的主要诊察项目和部位 仲景腹诊的范围主要是胸胁及全腹。在这些区域内所作的腹诊诊察项目甚多,每一个腹诊诊察项目,即腹候,均有其特定的诊察部位,并反映诊察的结果,即腹部的症状和体征。现就主要腹候作一介绍。 一、腹胀满:腹,仲景讲的腹部的范围指“从心下到少腹”(《伤寒论》137条),这一区域即指从剑突下、左右两肋弓缘以下,直至耻骨联合、左右腹股沟以上的区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全腹范围。 满、胀、里急、痛皮肉鼓张,是客观体征。《灵枢·胀论》:“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 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字》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满通闷,烦闷是主观感觉,二是盈溢、充盈,是客观征象,看上去膨大、饱满。因此,腹胀、腹满的病人,腹部望诊可见膨大充盈,切诊按腹时可感到腹壁的抵抗增强。腹胀满或腹满在仲景书中颇为多见,如腹满,《伤寒论》中有25处,《金匮要略》有18处。 二、胸胁苦满:,沿左右肋骨弓缘向上直至乳下。在这一部位有满闷不适,既可是自觉症状,又可以是一个他觉的体征,即切按

什么是中医腹诊

什么是中医腹诊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四诊。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诊是触按经脉搏动,脉诊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诊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诊更为重要一些,博粹堂中医讲。 腹诊的起源相当久远,《素问·脉要精微论》载有:“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首先以脉所见,进而征之腹诊,少腹有形突起,诊为心疝。《素问·腹中论》有:“帝日: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日:病名日伏梁。帝日: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日: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记伏梁的发病特征及原因,不能用切挤方法治之。《灵枢·水胀篇》有:“水与腹胀,何以别之?承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腹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鼞鼞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昚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论述腹水与腹胀之鉴别,腹诊描写绘声绘色。同篇又记有:“肠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叙肠覃之病状及其腹诊。《素问·举痛论》:“帝日,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歧伯日: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也举因寒气客于不同部位发生诸种疼痛,按撩既作为治疗方法,也作为鉴别诊断之一助。 《难经·十六难》有:“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结,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并类推心脾肺肾之内外证及腹诊所见。值得提出的是腹诊在汉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张仲景对腹诊的重大贡献。《伤寒论》137条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鞭满面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51条:“脉浮而紧,面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结胸与痞证在腹诊上的差别,描述得非常诸楚。《金匮要略·疟病脉症并治》:“病疟不差,结为瘕瘕,名日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根据腹诊并结合发病而断定疾病。“腹满寒疝宿食篇”有:“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判定病情之虚实,腹诊有时显得非常重要。仲景着作中论及腹诊(切诊)的地方很多,应该承认达到了较高的成就。但从仲景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和影响,切诊中的脉诊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而腹诊却停步不前了。和我国情况不同,近邻日本由于汉方医的努力,腹诊的发展还是令人瞩目,也引起了我国医者的关注。 中医腹诊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腹诊与其它检查方法相结合,对诊断疾病和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中,腹诊学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理法方药的结合上都有很实际的价值,对于融会贯通中西医学,可以起到一定的桥粱作用。系统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