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3、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的指示器?

答: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其中,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会计利润是在会计成本的基础上算出的,当然也就不能用于决策的目的。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但经济学家的目的则为了决策,为了说明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的使用,就必须使用经济利润。由于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所以经济利润A-I-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较优。经济利润小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用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所以,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们把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需求量: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3.需求曲线: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4.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5.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6.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7.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8.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9.供给函数: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0.供给曲线: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11.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12.供求法则: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市场价格,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称之为供求法则。

13.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14.外溢效应: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这类现象统称为外溢效应。

15.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社会成本是指从社

16.私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私人效益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

17.公共物品: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类产品和劳务被称为公共物品,它有两个重要我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它性。

18.信息的不完整性: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拥有的产品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产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答:产品需求曲线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价格上涨,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供给曲线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供给量就增强;价格下降,供给量就减少。

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答: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3.请解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经济学关于供求法则的基本理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带来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具体可表现为三种情况:(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的情况。如果供给不变,只是需求变动,那么这种需求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按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交易量就都会提高;反之,如果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交易量就都会下降。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的情况。如果需求不变,只是供给变动,那么这种供给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按相反方向变动,均衡交易量按相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就会下降,交易量则会增加;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就会上涨,交易量则会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情况。如需求减少(增加),供给增加(减少),则均衡价格下跌(上涨)。如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变动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当需求增加的程度大于(或小于)供给增加的程度时,均衡价格上涨(下跌),均衡交易量增加;当需求减少的程度大于(或小于)供给减少的程度时,均衡价格下降(或上涨),均衡交易量减少。当需求和供给增加或减少的程度相等时,均衡价格不变,但均衡交易量变动的方向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向一致。

4.对产品征收消费税会对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消费税是谁来负担的?为什么?

答:在市场经济中,对产品征收消费税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涨,销售量减少。因为征税使供给曲线发生位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均衡点发生了变化。消费税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负担。(原因略)

5.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要使市场机制起上述作用,需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

答: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1)资源的稀缺性。(2)资源的可替代性。(3)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4)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使市场机制起上述作用,需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2)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3)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原因略)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需求弹性: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就是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2.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3.点弹性: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4.弧弹性: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这种弹性称为弧弹性。

5.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只要价格稍微上升,需求量就会立刻降为零。这种需求曲线就为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6.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不管价格多高,需求量总是保持不变,这种需求曲线称为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

7.弹性需求: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这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价格弹性是变化的。需求曲线的AM部分,|EP|〉1,称为弹性需求。MB部分|EP|〈1,称为非弹性需求。

8.单元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方程为P Q=KR 的双曲线。价格变动一定百分率,会导致需求量变动同样的百分率。这种需求曲线称为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

9.边际收入: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生产量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

10.平均收入就是总收入除以销售量AR=TR/Q。

11.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

12.在经济学中,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低档货。收入弹性为正值的产品称正常货,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为高档货。

种产品的需求量变动主与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之比。

14.交叉弹性为正值,表明两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这种相关产品称为替代品。交叉弹性为负值表明两种产品互补,需要同时使用,这种互补的产品称为互补品。

15.访问调查法:就是拟定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

16.市场调查法: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直接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7.市场实验法:在现有市场中,根据要求,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作为实验市场,然后改变需求函数中的变量,来观察需求在一个时期或若干市场之间发生的变化。

二、复习思考题

1.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一关系对于企业的价格决策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之

在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而又很有用的相互关系。如果需求是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如果需求是单元弹性的,那么变动价格并不影响销售收入;如果需求是非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通常人们认为要增加销售收入就只有提高价格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降低价格,采取薄利多销,也能增加销售收入。

2.请解释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收入弹性于一个企业经营什么产品是很重要的经营决策。精明的企业家在决定经营哪些商品时要考虑其收入弹性的大小。如果预测到国民经济或本地区的经济即将出现新的高涨,则经营收弹性在大的商品更为有利,因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增长,将超过国民收的增长,所以销售量一定会有很大增加。如果预测国民经济或本地区经济发展要出现不景气,则最好是经营收入弹性小的商品,因为这种商品的销售量,受国民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较小。

交叉弹性于企业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而且其中有替代品或互补品,那么在制定价格时就要考虑到替代品或互补品之间相互影响。就某一种产品本身而论,提高价格可能对企业有利,但如果把它对相关产品的影响考虑进去,可能会导致企业总利润的减少。

3.当企业处于非弹性需求时,它的边际收入是正值还是负值?为什么?此时总收入呈上升还是下降趋势?平均收入是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收入?

当企业处于非弹性需求时,它的边际收入是负值,因为边际收入MR=△TR/△Q。它就是总收入曲线的斜率。此时总收入呈下降趋势,平均收大于边际收入。

4.哪些因素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下面4种产品[A.棉布;B.香烟;C.电视机;D.某企业生产的电视机(不是名牌)]中,你认为哪种产品价格弹性最大?哪种最小?为什么?

(1)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

(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在以下4种产品中,电视机的价格弹性为最大,一但电视机涨价,消费者就会很快把购买力从这种商品转向某企业生产的电视机。棉布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最小,它的涨价,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它的降价,对它的需求量也不会增加很多。

5.在下列产品中(A优质大米;B棉布;C高级工艺品;D盐)哪种产品收入弹性最大?哪种产品收入弹性最小?为什么?

盐的收入弹性最小,高级工艺品的收入弹性最大。盐是生活必需品无论居民收入增加与否,需求量的变化不大。高级工艺品在居民收入增加时人们才会考虑买它。

6.假定某消费者认为物品A比任何其他物品都重要,他始终用全部收入购买这种物品,问,对这个消费者来说,(1)物品A的价格弹性是多少?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它各点的价格弹性均为零。(2)物品的收入弹性是多少?物品的收入弹性为正值。(3)交叉弹性为多少;交叉弹性为零。说明其他物品的价格变动对该产品的销售量没有影响。

7.在估计需求时,需求函数的形式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在估计需求时,需求函数分为一为线性函数;一为幂函数。线性函数有两个重要的性质,一是每个自变量的边际需求量是一个常数,它的值等于这个自变量的参数;它是最便于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诸参数的一种方程形式。

幂函数这种函数中,每个变量的弹性也都是一个常数,它的值等于这个自变量的指数;尽管这类方程看起来很复杂,但仍可以用对数形式转化为线性关系,因而仍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来找出它的参数。

第三章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它的一般表示式为:Q=f(x,y,…),式中:Q代表产量;x,y,…代表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

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人们称之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4.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样一种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其中每一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生产投入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在等产量曲线上,投入要素x取某值时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上x取该值时的斜率。

6.等成本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这些组合的总成本都是相等的。

7.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8.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不变。

9.规模收益递减: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减。

10.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生产函数进行经验估计,像对需求函数进行估计一样,需要选择适当的函数形式。生产函数最常用的形式是幂函数。由于在20年代后期,美国有两位经济学家科布和道格拉斯对这种函数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所以,这种函数也被称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下:Q=aK b L c;Q-产量;K-资本;L-劳动力;a、b、c为常数。

二、复习思考题

1.请解释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答: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存在着下面三种关系:

(1)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产量与总产量之间的这个关系告诉我们:当边际产量为正值时,总产量曲线呈上升趋势(斜率为正值),此时增加工人能增加产量;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曲线呈下降趋势(斜率为负值),此时增加工人反使产量减少;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为最大(斜率为零)。 (2)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平均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续线的斜率。

(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当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时,平均产量为最大。

2.请举两个例子,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实际存在。如果生产中用的某种投入要素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之不尽、取之不竭,那么企业使用这种投入要素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

解答:例①:在农业中,如果在固定的土地面积上增施化肥,开始时,每增加1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农作物数量是递增的,但当所施的化肥超过一定量时,每增加1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农作物的数量就会递减,此时,如继续增加化肥,就有可能不仅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反而会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

例②:“大跃进”期间,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曾因过度密植,反而导致亩产的减少,说明如土地面积不变、技术不变,起初增加种子的投入量,产量是递增的,但单纯无限地增加种子的投入量,那么增投的每一公斤种子所增加的产量,会越来越少,甚至变为负值。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

如果生产中用的某种投入要素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之不尽、取之不竭,那么企业使用这种投入要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必须符合生产产品所应需要的投入要素的最大量。因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例①、例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答:二者并不矛盾。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其他要素不变,仅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则当该要素投入到一定的数量后,其边际产量将逐渐减少,即边际收益递减。其前提之一是生产技术条件一定;前提之二是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可变的;其三是指在开始阶段,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当可变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指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该比例的现象。如果不是一种要素投入可变,而是各种要素投入都可以变化,由此引起的产量变化就不再属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范围,而是属于“规模收益”的问题。

4.什么是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怎样确定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量?

解答:假定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研究这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这种使用量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就属于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这类问题在短期决策中经常遇到。例如,在短期内现有企业的厂房、设备都无法变更,要增加产量,只有增加劳动力,那么增加多少劳动力才是最优的呢?这就属于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问题。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使用量的确定如下:假定:MR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价格;那么,当MRP=P时,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优。

5.边际产量、边际收入和边际产量收入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解答:边际产量是指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单位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生产资本投入量K不变,考虑投入劳动投入增量dL带来的总产量增dQ量变化,则有边际产量MP=总产量的增加量d Q/劳动的增加量 dL。

边际收入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销售收入总额的变动数。

边际产量收入是指增投1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如果市场价格是不变的,它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

6.什么是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问题?怎样确定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

解答: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投入要素之间怎样组合,才能使产量最大;或在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怎样组合,才能使成本最低。这类问题就是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问题。

确定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利用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2种。①图解法:已知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将这两种曲线画在一起,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切点,就是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点。②利用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第四章生产决策分析——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如果一家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产量如何组合,才能使利润量大,这类问题就是产品的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2、确定这种最优组合关系要弄清楚两种方法:一是最优组合关系的理论方法;二是最优组合的实用方法(即线性规划法)。

3、决定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要使用产品转换曲线和等收入曲线。

4、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转换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企业只有按产品转换曲线上的产品产量组合进行生产,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边际转换率: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就是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是指产品A每增产1个单位,会使产品B的产量减少多少。即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产品A 的边际转换率=△QB/△QA。

6、产品之间,不能完全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的形状是从原点向外凸的;产品之间完全不能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呈直角形;产品之间能完全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7、等收入曲线:在等收入曲线上的各点所代表的不同产品产量组合都有相同的总销售收

相对价值(PA/PB)等于它的相对成本(△QB/△QA)。

8、线性规划问题是由一个目标函数和若干个约束条件所组成。它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可以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来解线性规划问题。

9、目标函数:

Z=C

1X

1

+C

2X2

+…+CnXn→max(最大)

约束条件:

a 11x

1

+a

12

x

2

+…+a

1n

x

n

≤b

1

a 21 x

1

+a

22

x

2

+…a

2n

x

n

≤b

2

………………

a m1x

1

+a

m2

x

2

+…+a

mn

x

n

≤b

m

x 1,x

2

,…,x≥0

即要求企业所确定的产品产量在所满足企业资源数量的条件下,使利润最大。

10、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来解线性规划问题。

(1)、图解法的第1步是根据约束条件确定可行区域;第2步是使利润曲线与可行区域中在最外面的偶角相交,这一交点就代表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

(2)、代数法:即先求出可行区域各个偶角的坐标,然后根据目标函数分别算出每个偶角上的利润,利润最大的偶角就是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二、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产品转换曲线?为什么产品转换曲线的形状一般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

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转换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企业只有按产品转换曲线上的产品产量组合进行生产,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如果沿着产品转换曲线向右移动,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就会递增,即△QB/△QA的值递增。如果沿着产品转换曲线向左移动,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就会递减,即△QB/△QA的值递减。正由于这一点,产品转换曲线的形状一般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

2、在用线性规划方法做产品产量最优组合记录时,需要有哪些假设?

(1)、每种产品的单位产量利润是已知的常数;

(2)、每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方法已知,而且它们的规模收益不变,即如果投入要素增加1倍,产量也增加1倍;

(3)、企业能够得到的投入要素的数量有限,而且已知;

(4)、企业的目标是谋求利润最大。

3、什么是影子价格?它对管理决策有何意义?如果企业增加某种投入要素投入量1个单位,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这一利润增加额就是该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如果影子价格为非零,说明该投入要素是生产中的“瓶领”;如果影子价格为零,说明该投入要素在生产中利用不足;如果影子价格大于市价,说明购买这种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如果影子价格小于市价,说明购买该要素以扩大生产并不合算

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相关成本: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2、非相关成本:指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3、在管理决策中使用机会成本,而不使用会计成本,所以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

4、增量成本是指因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沉没成本则是指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

5、边际成本: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增加单位产量给总成本带来的变化。

边际成本MC =Q

T C Q Q T C T C 121

2??=-- 6、变动成本:指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7、固定成本:指企业在固定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8、成本函数:反映产品成本C 与产量Q 之间的关系,就是C =f(Q)。它导源于生产函数。它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短期和长期并不是以日历时间的绝对长度来划分的。

9、短期成本函数: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决策。

10、长期成本函数: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即可以选择最优规模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长期规划。

11、短期成本曲线分为: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等。 这些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相应的产量曲线,归根到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12、长期成本曲线可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它没有固定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个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它的形状呈U 形,曲线最低点的产量是企业的最优规模。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归根到底是由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规模决定的。

13、贡献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有贡献的是可以接受的。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

14、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而把重点放在寻找

15、边际分析法用于成本利润分析要求把边际收入去与边际成本相比较,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二、复习思考题

1、假如某企业的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是一个常数,请画出以下曲线:

(1)短期总变动成本曲线,短期总固定成本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

(2)短期平均固定成本曲线,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2、假如某企业的生产函数属规模收益递增类型,请画出总产量曲线,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以上曲线属短期成本,还是长期成本?为什么?

以上曲线属长期成本。因为长期总成本曲线的陡峭程度完全取决于生产函数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一企业的生产函数属规模收益递增类型,说明曲线有正斜率,它表明产量增加,总成本就会增加,所以是长期成本。

3、请解释为什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

答: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生产的初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使得SAC曲线呈上升趋势

4、请解释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1)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但二者形成U形的原因是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所以呈U形,即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这是由于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

(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所以呈U形,是由规模的经济或不经济决定的。随着

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3)作为包络线的LAC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SAC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LAC曲线上,只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SAC的最低点。

(4)综上所述,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成本相等。

5、利润和贡献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在管理决策中应如何正确使用?

答:利润和贡献的区别: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其特征有:一定的赢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贡献是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即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其特征:有进奉或赠与他人,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事。

利润是你对别人投资所获取的报酬,而贡献是你投资给别人的,不需要回报的物质或者财产。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不同,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有贡献,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当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时,它们的贡献是正值.那么,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如果ΔR>ΔC→这一方案会导致总利润的增加,可以接受;

如果ΔR<ΔC→这一方案会导致总利润的减少,不予接受.

第六章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经济学通常把市场类型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结构在控制价格的能力、卖者的数目,产品的差异程度和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上各不相同。

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定价无能为力。

3、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买者和卖者很多②产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纯理论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尽管这样,完全竞争市场的机制的理论,仍然是分析、研究其他市场结构机制的基础。

5、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最优产量决策的条件是P=MC。

6、不论是盈利企业还是亏损企业,最优产量的条件都是:P=MC。

7、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Q必定能同时满足两种条件:(1)价格等于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AC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此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

8、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行为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关于企业的利润;(2)关于企业的产量决策;(3)关于长期均衡的条件。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为:P=MR=MC=AC。(4)关于竞争策略。

9、完全垄断市场量,存在许多进入障碍,有以下四种

(1)企业控制了产品基本原料的来源;

(2)企业拥有专利权;

(3)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

(4)政府特许。

10、垄断企业的弊端:(1)高价格;(2)产量不足;(3)生产效率低。

11、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主要有:

(1)制定和执行的垄断法;

(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12、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1)企业数量很多;(2)企业进出行业自由;(3)产品之间有差别。

13、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它的产量Q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P=AC,经济利润为零 (2)MR=MC,企业利润量大。

14、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即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主要牲是):

(1)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

(2)关于生产效率;

(3)关于竞争策略。除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还有以下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可利用:a、价格竞争策略;b、产品差异策略;c、促销(包括广告)策略。

15、寡头垄断: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性。

16、寡头垄断分为:纯寡头垄断和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17、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18、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三种模式:(1)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2)价格领导模式;

19、非价格竞争: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轻易变动价格,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20、寡头垄断企业在竞争中采取的非价格手段主要有两个:(1)改进产品式样与结构,增加产品的用途和提高产品质量;(2)做广告。除此之外,改善信贷条件,健全销售网点和改进售后服务等等,也是竞争中可以采取的非价格手段。

二、复习思考题

一、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寡头垄断和上述两种市场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完全垄断?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些企业,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个不同的市场结构?

答: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是,价格较高、产品较少、生产效率低,但因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故能较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垄断性竞争的竞争策略与完全竞争不同,垄断竞争策略主要是价格竞争、产品成本的差异化竞争和促销等,而完全竞争唯一的竞争策略是低成本竞争。

寡头垄断与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在这个行业的企业数量级少,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强,进入市场的障碍大。这种市场结构最大的特点是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非价格竞争是寡头垄断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

完全正确垄断是指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因为市场进入的障碍大,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垄断企业长期或短期的价格和产量最优的决策遵循MR=MC。在完全垄断的市场里,经济利润不会消失。它的最大弊病是高价格、产量不足和生产效率低。

如农产品、铁路运营、中国移动电信、百货店等就分别属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

二、请解释在完全竞争和垄断性竞争中,从长期看,经济利润消失的过程?

答:由于在完全竞争和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数量众多,企业进出这个行业又比较自由。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大于长期平均成本(P>LAC),企业有经济利润,那么在经济利润的刺激下,就会吸引众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现有企业也会扩大生产规模,行业供给就会大量增加,以至于大于需求,那么价格就会下降,出现产品价格小于长期平均成本(P<LAC),这时企业生产就会出现经济亏损。由于有经济亏损,部分企业特别是经营较差的企业就会退出这个行业。由于供给减少,企业产品价格又会逐步升高,当调整到企业产品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时(P=LAC),也就是经济利润等于零时,企业再不进出这个行业,即处于均衡状态。由此可见,在完全竞争和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只要企业有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时,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促他的经济利润趋于零。这时,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即企业或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

第三题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成本曲线

如果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价格之上,如图6-6所示。此时,在最优产量水平Q*上,P

假设企业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自己的目标,它就要按P=MC的条件决定自己的产量。即随着市场价格P的变化,企业的产量总是沿着MC曲线而增减。但当市场价格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时,企业就要停产。所以,在AVC曲线以上的MC曲线部分就是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图6-6中MC曲线的粗线部分)。

第七章定价实践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解释

1、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也称全部成本定价法。

2、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指利润按目标投资回报率来计算。

3、最大利润定价法: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就是我们要决定的价格。

4、增量分析定价法: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的,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

5、购买者理解价值定价法:指企业在定价时主要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而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或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定价。

6、随行就市定价法:即按同行竞争者的产品价格定价。

7、最优报价的确定:为了使购买者或工程项目发包的价格合理而采取招标的办法,即最优报价。

8、系列产品定价策略:最优的定价方法应当根据系列中各种产品的价格弹性来定。弹性大的产品,利润率应当低一点;弹性小的产品,利润率应当高一点。

9、互补产品定价策略:指必须配套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产品。

10、成套产品定价策略:即对互相关联、互相配套的产品,按套出售。

11、差别定价策略:指对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价格。

12、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

13、渗透定价策略:是把价格定的很低,目的是为了打入市场。

14、心理定价策略:就是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定价的策略。

15、促销定价策略:指为了达到促销的目的,对产品暂时定低价,或暂时以不同的方式

二、填空或多项选择题

1、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

2、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有哪四种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最大利润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

3、企业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促销定价策略。

4、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有哪几种:系列产品定价策略;互补产品定价策略;成套产品定价策略。

5、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6、折扣定价策略:功能折扣;付现折扣;数量折扣;季节折扣。

7、差别定价的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

三、复习思考题

1、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哪些?企业定价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答:企业的定价目标: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目标;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

主要考虑的因素:产品的成本;产品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和法令。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是一种重要的竞争。企业为了求生存、图发展、战胜竞争对手,必须正确地制定价格。企业的定价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的出发点和根据。目标越明确,定价就越容易,所以四种目标的确定能确保企业的产量和销量及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定价时的四种因素决定了企业最终获得的满意利润,关系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2、增量分析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宜于使用增量分析法?

答:区别:增量分析定价法是以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的,只要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这个价格就是可以接受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也称全部成本定价法。定价步骤:一是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二是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三是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增量分析定价法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之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如果增量利润为正值,说明新任务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增量利润为负值,说明新任务的价格是不可以接受的。

3、实行差别定价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要实行差别定价?如何确定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最优价格比?

答: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其他目标。如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价格,就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手段。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就制定较低的价格以对付对手。

两个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应为:PA/PB=(1-/|EB|)/(1-/|EA|)。

4、撇油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各适用于什么样的新产品?

答:撇油定价法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它适用于有部分顾客弹性较小、试制新产品提前期较长和规模经济性不显著的产品。渗透定价法则是把价格定的很低,目的是为了打入市场。它适用于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大、规模经济性显著和需要用低价来与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的情况。

5、正确制定大公司内部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确定?

答:现代化的大公司,下面有许多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一般都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有价格的产量的决策权。制定好大公司内部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就能正确处理好分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也称做经济关系),使各个分公司都能把自己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实现总公司利润的最大化目标而努力。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外部市场的情况,转移价格按市场来定。一种是无外部市场的情况。这时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

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

一、基本概念(重要名词和术语):

1、投资:是指当前的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支出。

2、投资决策:就是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择优。

3、边际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指每年的利润与其投资量之比。边际投资回报率就是企业投资决策时可接受的最低回报率。

4、边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1元资金所要付出的成本。边际资金成本就是企业投资要达到利润最大时最优的投资量水平。

5、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

6、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增加量,它等于利润的增加

(计算净现金投资量和净现金效益量都必须遵循增量分析原则。)

7、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评价投资决策方案的数据之一。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为了比较不同时期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在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计算时间价值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上的现金收支都折算成现值。

8、税后债务成本:是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一种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等于利息率乘以(1-税率)。

9、权益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成本。权益资本中主要包括普通股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等于股利收益率加资本利得收益率,即ks=D1/W+g。

1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按资金来源成本划分的成本。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于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这里,“权”是指在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的资金所占的比重。在投资决策中使用的应是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11、返本期法: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所需的返本期的长短,如每年的净现金效益等。其计算公式为:返本期=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12、净现值法:也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计算投资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多少,因而净现值越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13、内部回报率法:也是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以未来的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是多少,也就是说,当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相等时,贴现率应当是多少。

14、企业兼并:就是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

二、简答题:

1、简述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有什么重要特点。

答: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把近期的现金收支与远期的现金收支相比较,因而,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二,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估计,而未来总包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不确定性(风险)的问题也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2、简述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四类?

答:(1)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

(2)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

(4)其他,如对三废的控制和治理,劳动保护设施的投资等。

3、为什么一般来说,借债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资金来源?

答:因为债务成本要比权益成本低,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债权人的风险比所有者(股东)的风险小,因为法律规定公司必须先偿还债务的本息,然后才能给股东发放股利;

第二,借债的利息是在税前利润中支出的,因而可以减免一部分税金。

4、企业兼并的微观动机有哪些?

答:企业兼并的微观动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兼并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比用扩建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

(2)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

(3)减少风险;

(4)改变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

(5)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得到互补。

5、简述企业兼并的价格和付款方式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是自愿、互利的行为。在用现金收购的情况下,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等于收购企业因兼并引起的税后现金流量增加量的总现值;被收购企业在收购前的价值是它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企业的实际价格将在两者之间来确定。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越大,企业兼并谈判越容易成功。企业兼并也可以用股票换股票的方式来进行,其交换比例的确定应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有利。

在兼并收购企业时,付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现金和股票外,还可以用企业债券来支付,或用它们的混合物来支付。当用混合物支付时,股票和债券的价值就都按其市场价格进行折算。

三、选择题:

1、投资决策的两个重要特点是( )

A.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

B.要考虑风险

2、在投资决策中,与决策直接有关的数据有 ( )

A.净现金投资量

B.净现金效益量

C.货币的时间价值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40 学分: 三、授课对象 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五、教学目的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它是一门把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一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实践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想框架;二是使学员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市场体系。 六、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在教学计划中,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业务理论基础课。它一方面是为各门专业管理课打下业务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又对各门专业管理课起综合作用, 说明它们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1、绪论(第一章) 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关系; 2)管理经济学和经济体制; 3)机会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4)管理经济学研究方法:抽象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数量经济模型。 基本要求: (1)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乙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 (4)边际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环境:指对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主要包括:技术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 货币时间价值:指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使用而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年金: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实际收益率:已经实现的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系统风险: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风险分散而消除的风险。 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而分散掉的风险,它是指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对某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指与投资决策有关的项目方案所引起的在未来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两者相抵后的余额。 回收期: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 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现金净流量,按投资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原始投资现值以后的差额。 内含报酬率:指能够使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等于原始投资现值。 债券内在价值:指发行者按照规定从现在至债券到期日所支付的款项现值,即债券在未来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简答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投资管理 2、筹资管理 3、营运资本管理 简答企业投资按照不同标准如何分类 1、按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划分: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2、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划分: 项目投资证券投资 3、按投资活动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前景的影响划分: 发展性投资维持性投资 4、按资金投出的方向划分 对内投资对外投资 5、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划分: 独立投资互斥投资 简答年金的含义,年金的主要形式以及各种年金的概念 年金: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形式: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 预付年金:是指煤气期初支付的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永续年金:无限期定额支付的年金 简答财务交易原则的含义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含义财务交易原则:是人们对于财务交易基本规律的认识 主要内容:

名词解释及答案(经济法)

名词解释及答案 1)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是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4)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5)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6) 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7) 公司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主要是组织法。 8)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9)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0)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11)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2) 发起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13) 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14)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5) 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外国公司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6) 母公司(子公司):根据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实际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是母公司。受其他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是子公司。它们都具有法人资格。 17) 总公司(分公司):根据公司在管辖与被管辖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管辖全部公司组织的总机构是总公司。受总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是分公司。前者具有法人资格,后者不具有法人资格。 18)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 19)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以股票为表现形式的、体现 股东权利和义务的,公司资本的组成 部分。 20)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 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 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1) 全民所 有制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是 指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 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 的商品经济组织。 22) 厂长负责制: 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工作由厂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 责的一种企业内部领导制度。它是一 种首长负责制。 23) 职工代表大会: 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24)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以生产资料的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独立 的商品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企业包 括城镇和乡村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制企业。 25)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 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 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我国私营企业分 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 司三种。 26) 独资企业:是指依照 《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 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 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 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7)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 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 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 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28)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我国法 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 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 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根据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中 国投资者包括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 经济组织,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的企 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29) 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调整国家协调经 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外商投资 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 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 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 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 险及亏损的企业。 31) 合营企业的 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企业在登 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合 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32) 合 营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合营企 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 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 的总和。投资总额包括注册资本和企 业借款。 33)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是指中国合作者和外国合作者依照 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 办的,按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分配收 益或者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 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 合营企业。 34) 外资企业:即外商 来我国举办的独资企业。它是指依照 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 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 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 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35) 破 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时,依法将其全部财产抵偿所欠的各 种债务,并依法免除其无法偿还的债 务。 36) 破产财产:是指在破产宣 告后,可以依法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 清偿的破产企业的财产。 37) 破产 债权:是指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可 以通过破产程序从破产财产中获得 清偿的债权。 38) 反不正当竞争法: 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 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39)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 济秩序的行为。 40) 商业贿赂:是 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 交易机会,特别是为争得相对于竞争 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 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 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 或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 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41) 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 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 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和经营信息。 42) 折扣:亦称让利。 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 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以一定比例的 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 优惠。 43) 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 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 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一般包括关于产品质量责任、产 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 及处理质量争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4)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是指国 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由 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 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 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合格,颁发企业质 量体系认证证书,以兹证明的制度。 45)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依据具 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 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 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 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 活动。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46)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指定的 产品质量专门机构,根据正式产品标 准的规定,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 序,对企业产品质量所进行的监督性 检验。 47) 国家监督:指国家对产 品质量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 查制度,重点检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 理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 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组织反 映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 48) 产 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 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造成买 主、用户、消费者或其他人人身和财 产的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义务。 49) 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品质量法律关 系的主体,必须为一定质量行为或者

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建设工程经济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货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2.当现金流序列是连续且相等的,则称之为等额现金流或年金,其特点是N个等额资金A连续地发生在每期。年金的4种形式: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系列款项。 即付年金是指发生在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系列款项。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项发生时间不在第一期期末,而是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在相应期期末的系列款项。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3.基准收益率:又称为目标收益率、最低期望收益率,是指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做确定的投资方案的最低标准收益水平。影响因素:对于非国家投资到项目,基准收益率由投资者自行确定,主要考虑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目标利润、投资风险、资金限制等因素。 4.静态评价指标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指标可分为盈利性指标和偿债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周期、总投资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利润率;偿债性指标包括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和资产负债率。静态投资回收期(pt):是指投资资金的回收时间,也就是用投资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投入的全部资金所花费的时间。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评价。动态评价指标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等。净现值的判断准则:若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投资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投资方案不可行。 5.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6.独立型方案:是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何方案的采用都不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用。互斥型方案:互斥型方案的各个方案在若干被选方案中具有排他性,也就是各方案当中只能选择一个。 互补型方案:在众多方案中,出现技术经济互补的方案。 现金流量相关型方案:是指各方案的现金流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导致其他方案现金流量的改变。 组合互斥型方案:在若干个可采用的独立方案中,当受某种资源约束时,独立方案之间可以组成多种组合方案,这些组合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只有一个方案是最佳方案。 混合相关型方案:是指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混合的情况。 7.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减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找出最敏感的因素及其临界点的过程。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8.盈亏平衡点:随着影响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投资额、生产成本、产品价格、销售量等)的变化,项目的盈利与亏损会有一个转折点,这一点称为盈亏平衡点。 9.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假设 ○1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当年销售出去。 ○2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3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按单一产品计算,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换算成单一产品,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一致。 10.敏感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1确定分析指标; ○2选择不确定因素,设定其变化幅度; ○3计算影响程度; ○4寻找敏感因素; ○5综合评价,优选方案。 11.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 提高价值的途径 ○1双向性。V=F↑/C↓,即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也是对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但对生产者的要求较高,往往要借助技术的突破和管理的改善才能实现。 ○2改进型。V=F↑/C→,即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成果或效用,增加某些用户希望的功能,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3节约型。V=F→/C↓, 即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价值功能的目的。 ○4投资型。V=F↑↑/C↑,即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即成本虽然增加,但是功能的提高幅度超过成本的提高,因此,价值还是提高了。 ○5牺牲型。V=F↓/C↓↓,即在产品功能略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B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B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如果AT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则: MC必然大于ATC AFC曲线必然在AVC曲线之上 MC必然小于ATC TC曲线必然处于下降阶段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MC必然小于ATC 2. 对最低工资水平的研究显示,对学徒工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2,这意味着: 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将会使学徒工的整体收入增加 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将会使学徒工的整体收入减少 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失业的影响会很大 学徒工和熟练工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且数值极大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将会使学徒工的整体收入增加 3. 消费者均衡存在于: 预算线内任何一点上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 预算线与某一条所能达到的水平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预算线与任意一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预算线与某一条所能达到的水平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4. 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1.0 0.50 0.25

D 0.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D 0. 5.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规模报酬有关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 6. 消费预算线的斜率变化可以是因为哪一因素变化引起的? 消费者偏好 一种或两种商品价格 货币收入水平 边际替代率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一种或两种商品价格 7. 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总收益最小 总收益最大 总收益递增 总收益不变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总收益最大 8. 厂商在停止生产点 P=AVC TR=TVC 企业总亏损等于TFC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汇总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 第1章 1.财务: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它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2.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 3.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4.财务管理:是指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5.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即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 6.代理问题:是指在执行契约之前或在执行契约过程中,代理人有意选择违背契约的行为。 7.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8.拍卖方式:是以拍卖方式组织的金融市场。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是通过公开竞价形式形成的。 9.柜台方式:又称店头交易,通过交易网络组织的金融市场,其中证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中介。这种方式所确定的买卖成交价格不是通过竞价方式实现的,而是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行情和供求关系自行确定的。 10.金融市场利率:它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 11.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12.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违约风险的大小与借款人信用等级的高低成反比。 13.变现力:是指某项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 14.到期风险:是指因到期期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变化的风险。 15.再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利率下降,使购买短期债券的投资者于债券到期时,找不到获利较高的投资机会而发生的风险。 第2章 16.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周转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价值增值。 17.现值:又称为本金,是指一个或多个发生在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时刻的价值。 18.终值:又称为本利和,是指一个或多个现在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未来某一时刻的价值。 19.复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间按一定利率将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即“利滚利”。 20.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发生相同数额的系列收复款项。如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等。 21.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2.先付年金:又称为预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3.递延年金:又称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或第四期,……的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24.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即没有终值。 25.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 26.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给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或清偿初始投入的资本或所欠的债务,这里的等额款项为年资本回收额。 27.风险: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通常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影响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28.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给企业的利润额或利润率带来的不确定性。 29.投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自考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一、名词解释 1、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劳动量,将其投入生产和流通领域时,通过劳动,经过一段时间,能够产生有用成果,也就是会增加新的价值,这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2、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且通常用利息额的多少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I=F-P利息=目前债务人应付总金额-原借贷款金额(本金) 3、单利法 复利法 4、资金等值:在特定利率下,不同时点上,绝对数额不等而经济价值相等的资金称为等值资金。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变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信誉。 5、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统称为现金流量。 1)在建设工程经济分析中,通常将所考察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来考察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2)现金流出:对一个系统而言,在某一时间点上流出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出,记为CO;3)现金流入:对一个系统而言,在某一时间点上流入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入,记为CI;4)净现金流量:对一个系统而言,同一时间点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代数和称为净现金流量,记为NCF; 5)现金流量图:是一种反应经济系统资金运动状态的图式,即把经济系统的现金流量绘入一个时间坐标图中,表示出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与相应时间的对应关系。三大要素:大小、流向、时间点。 6、时值与时点 现值 终值 年金 7、名义利率(r):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所得的年利率;r=i×m。 有效利率: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i=r/m)和年有效利率(F=P(1+r/m)m)两种情况。(一年内计息m次) 8、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及销售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主要包括非生产人员工资、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修理费、办公费、管理费等。 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及销售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燃烧、动力消耗、包装费和生产人员工资等。 9、基准收益率 10、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 11、资金机会成本 12、净现值指标(NPV):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NPV>0说明该方案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英里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故该方案可行。 NPV=0说明方案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品结果,方案勉强可行或有待改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C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C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获得了最大利润 支出了最小成本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以上均正确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以上均正确 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在企业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当生产甲产品12000单位时,可生产乙产品9000单位;当甲产品产量提高到14000单位时,乙产品的产量最大可达6000单位。则甲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为() 0.15 6.67 1.5 0.667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0.667 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规模报酬有关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规模报酬有关 4. 在收购企业时,若用股票和债券来支付,必须按照() 影子价格折算 协商价格折算

成本价格折算 市场价格折算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市场价格折算 5. 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是 Ed>1 Ed<1 Ed=1 Ed=0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Ed<1 6.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缺乏弹性 富有弹性 单一弹性 难以确定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缺乏弹性 7. 非价格歧视性的非充分竞争企业: 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之上 其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相同 其需求曲线在其总收益达到最大时与横轴相交 其边际收益在总收益达到最大时为零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其边际收益在总收益达到最大时为零 8.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平均成本上升

财务管理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遵循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各种契约关系,组织和控制企业的资金运动(财务活动),协调和理顺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组织机构并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采用一定的运行方式的总和。 3、财务管理环境:把财务管理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在这一系统之外,并对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条件。 4、财务管理目标:是理财主体所希望实现的最后结果,也是企业理财主体为之努力的方向。 5、管理:指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由一定的专业人员利用科学方法和专门技术对特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 6、普通年金:指在每一相同的间隔期末收付的等额款项。 7、预付年金:指在每一相同的间隔期初收付的等额款项。 8、年金终值:各期年金的复利终值之和。 9、年金现值:各期年金的复利现值之和。 10、投资的风险价值: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就是投资收益多于或少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那部分。 11、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12、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值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13、投资报酬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资金数量与其所带来的利润的比率。 14、资本金报酬率:是企业税后利润与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关系。以资本金作为计算投资报酬率的因素是基于投资者的立场。 15、每股盈余:又称每股收益、每股获利额,是每一普通股可能分得当期企业所获利润的多少。 16、市盈率:指普通股市价与每股收益之比,又称价格与收益比率,它是投资者用来判断股票市场是否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7、杜邦分析法:财务分析者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必须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内部的各项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杜邦分析法正是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它是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创造出来的,故称杜邦分析法。 18、筹集资金简称筹资:是企业针对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和策略,充分考虑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方面的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资本)市场,运用筹资方式,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有效筹措所需资金的一项理财活动。 19、筹集资金的渠道: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来源,企业的资金来源是由所有制和国家管理资金的政策和体制所决定的。 20、筹资方式:指取得资金的具体方法和形式,它体现着公司拟筹资本的性质。 21、资金成本:为取得与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即资金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资金所有权和资金使用权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财务概念。 22、营业风险:指企业息税前收益围绕其期望值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23、营业杠杆:是企业利用固定成本提高息税前收益(即营业利润)的手段。 24、财务杠杆:指企业利用债务成本的习性而带来的额外的营业利润。 25、财务风险:是企业运用负债融资及优先股筹资后,普通股股东所担负的额外风险。 26、复合杠杆:企业同时使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就会产生复合作用,从而使销售收入的变动直接导致每股税后利润的变动,这种作用就是复合杠杆的作用。 27、资本结构:指企业资金中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又称负债权益比。 28、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使其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29、存量调整:是在企业现有资产规模下对现存的自有资本与负债进行结构转化、内部重组,以实现资本结构趋于合理。 30、增量调整:指通过追加或缩减资产数量来实现资本结构合理。 31、资本金:指企业设立时必须向企业所有者筹集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32、资本金制度:是国家对资本金筹集、管理和核算以及所有者责权利等方面所作的法律规范。 33、法定资本金:又叫法定最低资本金,是指国家规定的开办企业必须筹集的最低资本金数额。 34、联营投资:指境内两个货两个以上的企业在组建联营企业时,以各种形式吸收的联营各方的投资。 35、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主权资本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股东拥有公司股份的凭证。 36、记名股票:是在股票票面上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并记入公司的股东名册,其财产所有权归股票上所记载姓名或名称的股东所有。 37、普通股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加特别限制、股利不固定的最基本的股票。 38、优先股股票:是公司发行的在取得股利和公司剩余财产时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39、法人股:指企业法人依法以其可以支配的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或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向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股份。

《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1.经济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关系的总称。 2.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 3.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4.经济联合关系:是指企业等组织进行合并、兼并(归并)改组经济实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5.经济协作关系:是指各组织之间进行生产协作,业务往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7.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8.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9.原生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行为即可行使和实现的权利。 10.取得权利:是指经济权利主体必须通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通过特定义务主体为特定行为,才能获得的权利。 11.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性质,故亦称经济权力。 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一般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13.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不依经济法主体意志为转移,与其主观意志、行为无关的那些可以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行为是由组织或个人所为的、受其主观意志支配的那些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14.经济法律行为:是能够引起经济 法律关系产生并依法运行的最主要的 经济行为。 15.经营协调关系:专指经济法所调整 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 16、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指在企业等 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经济关 系 17、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 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18、中国经济法: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 立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 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 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总称)。 19、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经济法 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以及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准则。 20、经济法的体系:是指经济法律(法 规)体系,有时也指经济法学体系, 是在经济法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 种经济法规性质的异同、关系的亲疏, 按一定的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 统排列组合而成的统一体。 2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经济 管理和经营协调过程中,由经济法律、 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 务相统一的关系。 22、广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 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经济法律关 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 务的组织和个人。 23、狭义上的经济法主体:是指根据 经济法律、法规获得的主体资格和主 体制度。 24、权力机关: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机器常务委员会。 25、管理机关:是指经济管理机关, 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人民政府 等。 26、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独立地位、 实行独立核算或独立预算,从事经营、 管理活动的组织,亦即企业单位、事 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 27、内部组织:是指企业、公司和其 他经济组织的内部组织。 28、工业产权:指人们依法对应用于 商品生产的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 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地区和期限 内享有的专利权。 29、财物:是指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 支配的,经济法允许其进入经济法律 关系运行过程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 值的实物形态的物品,以及可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货币和有价证券。 30、经济行为:是指经济主体通过经 济法律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以 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效用目的的行 为。 31、智力成果:是指人们用脑力劳动 创造的非物质财富。 32、企业: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 有机结合而成,依法从事生产、流通 和服务性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经营 性的经济主体。 33、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 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 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 任的经营实体。 34、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的普通合伙和有限 合伙企业。 35、合作社:是指不以盈利为经营宗 旨,以成员的互助合作为要旨,决议 事项时贯彻“一人一票”的平等和民 主原则,限制资金分红,实行按劳动 或按贡献分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 业。 36、国有企业:是指企业的资金全部 或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 或间接控制的企业。 37、社会企业:是指通过经营获得盈 余,并将其用于扶助弱势群体或促进 社区发展等公益性企业。 38、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由中央或地 方的一个财政主体或一个国有企事业 单位设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财产从 事经营活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其相关法规 规制的企业。 39、集体所有制企业:指企业的财产 归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集体所有, 由集体投资或社员入股集资设立的企 业。 40、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指财产属 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 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 会主义经济组织。 41、乡镇企业: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 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 各类企业。 42、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全部或部分 由境外投资者投资,依中国法律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43、企业国有资产:是由国家对企业 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44、关联方: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 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45、资产评估:指由经授权的评估机 构按照合法的程序和专业规程,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自产某一时点的价值进 行评估和估算。 46、国有资产转让:指依法将国家对 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

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 1.工程:土木建筑或其它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且比较复杂的设备进行的工作 2.技术: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 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3经济:节约或节省,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资金时间价值: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5.利息:(又称子金)在借贷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原借贷款金额 的部分 6.利率:在单位时间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款金额之比(百分数表示) 7.现金流量:现金流入和流出之差 8.等值:在资金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在不同时间点上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具有相等 的价值 9.现值: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序列中的起始点的价值 10.终值: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序列中的终点的价值 11.名义利率:当实际计息期小于一年时,计息期利率i乘以一年以的计息期数 m所得的年利率 12.实际利率:(有效利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 13.项目或案计息期:对拟建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所设定的项目服务年限 14.基准收益率:企业、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案最 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贴现率、基准投资收益率、最低可接受收益率) 15.机会成本: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建项目而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所获得的 最好收益

16.总投资收益率: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 生产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 总投资的比率) 17.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净利润与项目 资本金的比率) 18.(静态)投资回收期: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案的净收益回收 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19.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数)项目在借款偿还期个年用于支付 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 20.偿债备付率:(偿债覆盖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各年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21.资产负债率:各期末负债总额(TL)同资产总额(TA)的比率 22.净现值:将项目整个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某个给定的折现率折算到 经济活动的起始点的限制的代数和 23.部收益率:当案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通常可理解为项目以年净收益归还 投资(或贷款)后所获得最大投资利润率(或利息率),是项目整个 计算期的部潜在最大盈利能力 24.案经济分析的比较法:(1)多指标法(2)综合单指标评分法(加法综合法、 乘法综合法、除法综合法、最小二乘法)(3)优劣平衡法 25.多案的类型(P63) 26.项目总投资的构成(P87) 27.财务评价的概念:(企业经济评价)在新型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 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围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 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A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_A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述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充分竞争市场? 钢铁 服装 铁路 农业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农业 2、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不使其她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个人都处在她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不使其她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3、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就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大于 小于 等于 上述情况都存在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上述情况都存在 4、在短期内,单个的充分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 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位于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哪部分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之间的部分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5、假定两种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代替,则这种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为() 直线 曲线 折线 阶梯线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直线 6、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前者比后者平坦 前者比后者陡峭 前者与后者重合 无法确定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无法确定 7、企业投资量水平最优化的条件就是()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本题分值: 4、0 标准答案: 投资边际回报率=投资边际资金成本 8、当最初的变化的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完整版)财务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总论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关系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通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3)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4)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不同,同一国家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发展战略不同,财务管理目标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大时,股东财富也最大。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企业外部条件的总和。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是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状况、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收益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收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