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XXX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

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水库工程

合同编号:

承包人: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水库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工作内容 (1)

3、编制依据 (1)

4、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及保管 (2)

4.1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2)

4.2 仪器设备采购 (2)

4.3电缆连接 (2)

5、监测仪器程序和埋设方案 (3)

5.1 施工程序 (3)

5.2监测仪器埋设方案 (3)

6、观测 (10)

6.1 总则 (10)

6.2施工期观测及成果提交.........................错误!未定义书签。

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 (13)

7.1 资料搜集 (13)

7.2 资料整理分析 (14)

7.3监测资料反馈 (14)

8、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6)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7)

11、环境保护措施 (18)

12、施工进度计划 (18)

附件及附表1~9 ................................................ 19~29

1、工程概况

万营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的一级支流万营河上,隶属水城县新街乡马路、大元村。水库坝址距水域县城约75KM,距新街乡驻地约lOKM乡村公路通往库区左岸炭山小学附近,交通较为方便。

万营水库工程任务是灌溉、乡镇供水,可向发耳乡提供灌溉水量205万m3,乡镇供水量185万m3。

万营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m,总库容为313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252万m3,兴利库容221万m3,年可供灌溉水量205万m3(P=80%)、乡镇供水185万m3(P=95%)。工程规模为小(Ⅰ)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万营水库土坝(坝高41.1m,坝长95.64m)、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导流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227m)兼环境生态放水管及放空管、罗家坝重力坝(坝高10.5m,坝长20m)、炭山取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1559m)及从万营水库引水至马场水库的东瓜林输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4787m)。

2、监测工作内容

万营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大坝变形观测、坝基渗压计、测压管内渗压计渗透压力观测等。

本监测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大坝监测项目工程量汇总表

主要工作内容有: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安装埋设、调试、电缆牵引、看护保管、

施工期观测、观测资料整理分析,以及完成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及保护相应的土建工程(主要有钻孔、孔口保护等),完工移交等工作。

3、编制依据

①设计图纸;

②招、投标文件中相关技术部分;

③《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

④《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⑤《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⑥《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96;

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程》SL52-93;

⑧《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

⑨《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注:以上所列标准、规范,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新的版本时,则按施工期新颁发的版本执行。

4、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及保管

4.1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根据规范要求,选用的仪器设备要耐久、可靠、实用、有效,力求先进和便于实现自动化监测。

用于大坝的渗压计是选用南京蓉水水电自动化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4.2 仪器设备采购

①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严格按施工设计的技术标准、性能、型号进行采购;

②仪器设备采购时考虑配备必要的附件及备品备件;

③采购的仪器设备及其所有附件均为合格产品;

④所有仪器设备均在其安装埋设到位前10天必须采购并运到施工现场。

4.3电缆连接

①仪器电缆采用专用观测电缆,在使用前作芯线有无折断,外皮有无破损;

②水工专用电缆连接采用热缩管接头。连接时将待接电缆护套与接头的搭接部分打毛处理,在连接时采用半搭接的方式层层包裹热缩管;

③焊接前后应测量、记录仪器电阻、电阻比;

④应在仪器端、电缆中部和测量端标识仪器编号。

5、监测仪器埋设程序和埋设方案

5.1施工程序

大坝原形监测仪器埋设程序如下框图所示。

5.2 监测仪器埋设方案

5.2.1仪器安装埋设总则

①按施工图纸和仪器制造厂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

②仪器安装埋设过程中对各种仪器设备、电缆、观测仪器部位、控制坐标(或高程、桩号)等进行统一编号,每支仪器均建立档案卡;

③按批准的安装埋设措施计划和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并提供有关质量记录;

④在埋设安装过程中,所有的仪器设备与设施均做好保护装置,有必要时在仪器设备附近设置警示标志、路障等安全防护措施。由于我方施工不慎造成观测仪器设备的损坏,及时告知监理人并负责进行修复或更换,且作详细记录;

⑤如遇仪器埋入后因土建施工造成损坏,及时向发包人、设计、监理单位通报,找

出事故原因,采取修复等相关措施;

⑥协调好建筑物施工和观测仪器安装埋设的相互干扰,确保监测设施安装埋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5.2.2大坝安全监测实施计划

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包括变形、坝基渗压计、坝体及大坝下游测压管监测等项目。

5.2.3渗压计安装埋设

坝基渗压计共12支(P1~P12),位于大坝基础坝纵0+000.000m(坝体最大横剖面)、坝纵0-015.000m及坝纵0+015.000m,分别交坝横0-012.000m、坝横0+012.000m及坝横0+042.000m。

坝基渗压计埋设在大坝垫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坝体填筑前进行,为不影响坝体填筑施工进度,在坝基填筑前一天做好仪器埋设安装准备工作。在坝体填筑至设计渗压计埋设高程时进行安装埋设,坝体填筑过程中,现场牵引仪器电缆及设置必要的保护措施;坝体渗压计随坝体主体工程进度进行安装。

5.2.3.1基面渗压计安装埋设

①当粘土填筑第一层(0.59m)后时,人工清理好渗压计埋设点处的基础面后,采用人工用铁锹开挖埋设坑。坑底尺寸为30×40cm,深度40cm。

②取下仪器端部的透水石,在钢膜片上涂一层黄油或凡士林以防生锈,但要避免堵孔。

③安装前需将仪器在水中浸泡2h以上,使其达到饱和状态,在测头上包上装有干净的饱和细砂的沙袋,使仪器进水口通畅,并防止水泥浆进入渗压计内部。

④将包有沙袋的仪器埋入预先完成的坑内,周围回填砾石,上部用干硬水泥砂浆覆盖。

5.2.3.2钻孔渗压计安装埋设

大坝河床段上、下游P1、P3渗压计安装高程在1537.0m,河床段基面高程为1542.0m,故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采用GPS仪器按照设计布置的高程和桩号进行布置孔位,钻孔设备采用1台导轨式钻机按照设计布置的位置进行钻孔至设计深度,孔径为Φ76mm,渗压计具体埋设方法如下:

①渗压计安装前,先将渗压计的透水石卸下浸水使其饱和,在钢膜片上涂一层黄油或凡士林以防生锈。

②在渗压计的前盖空腔内灌满无气水,然后装上透水石。在测头上包上装有干净的饱和细砂的沙袋,放入水内浸水使其饱和。

③在孔底先倒入细砂(厚度约5cm),再倒入细粒卵石或粗砂(厚度约5cm)。

④将包有砂袋的仪器放入孔内,周围回填砾石或粗砂,填筑厚度约20cm,再向孔内灌水使反滤料饱和。

⑤上部注入水泥浆或水泥膨润土球,并采用水泥砂浆回填钻孔。

渗压计埋设程序程序框图

渗压计埋设示意图

5.2.4

测压管内渗压计共6支,其中3支位于大坝基础坝纵0+000.000m(坝体最大横剖面),分别分别交坝横0+010.000m、坝横0+040.000m及坝横0+070.000m,UP13、PU14及UP15埋设高程为1530.00m;3支位于大坝下游坝横0+102.000m,UP16、PU17及UP18埋设高程为分别为1533.786m、1533.074m;1536.662m。

测压管制作安装埋设方法如下:

①测量放样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孔位放样,采用打木桩的方式进行孔位标示。

②钻孔

a、测压管施工在大坝主体工程完工,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

b、在监测设计图纸指定的位置造孔,孔径与孔深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采用导轨式钻

机进行钻孔,孔径为Φ110mm。

c、严格控制测压管钻孔孔位、孔深、方位角和倾角,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孔位偏差不超过5cm,孔深达到设计深度,超、欠深一般不大于10cm,孔斜偏差不大于0.02m/m。

d、测压管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首先进行灵敏度检查。灵敏度检查的水压力为0.1~

0.2Mpa。如漏水量极微或基本不漏水,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以确定是否需加深或重新布置钻孔;当钻孔有涌水时,不进行压水检查,只测定涌水流量和涌水压力。

e、钻孔完成后,会同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经监理人签认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③测压管制作

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测压管进水管段的位置和长度。测压管用DN50PE管加工,包括进水管和导管两段,外径Φ 50mm,壁厚3~4mm;

b、进水管长约75cm~80cm,透水孔孔径4mm~6mm,开孔率20%,梅花形布置,内壁无刺。管外壁包裹土工布,长75cm。

④测压管埋设

a、在钻孔底部充填洗净的粒径为5~8mm的砂卵石垫层,厚30cm并捣实。将测压管放入孔内,进水管段底部位于砂卵石垫层上;

b、在进水管周围填入上述规格洗净的砂砾石,并使之密实。填至设计高度后,铺5mm 厚橡胶垫板和3mm厚钢垫板;

c、导管与导管之间,导管与透水段之间采用内丝扣牢固相连。下管过程中,将测压管吊系牢固,保持管身顺直,并保证接头不漏水;

d、然后回填M10水泥砂浆直至管口高程,水泥砂浆水灰比≤0.4,并应很好地捣实,以防产生气泡和收缩;

e、孔口装置埋设时应严格止水,不允许有漏水现象;

f、做好专门的孔口保护装置。

5.2.5 电缆的埋设、连接与保护

本工程观测仪器电缆主要使用的是专用水工电缆和屏蔽电缆。水工电缆是橡胶电缆,屏蔽电缆是塑料电缆。

1、橡胶电缆的连接

橡胶电缆的连接采用硫化接头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①根据设计和现场情况准备仪器的加长电缆;

②按照规范的要求剥制电缆头,去除芯线铜丝氧化物;

③连接时应保持各芯线长度一致,并使各芯线接头错开,采用锡和松香焊接;

④芯线搭接部位用黄蜡绸、电工绝缘胶布和橡胶带包裹,电缆外套与橡胶带连接处应锉毛并涂补胎胶水,外层用橡胶带包扎,外径比硫化器钢模槽大2mm;

⑤接头硫化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硫化器预热至100℃后放入接头,升温到155℃~160℃,保持15分钟后,关闭电源,自然冷却到80℃后脱模;

⑥将1.5个大气压的空气通入电缆内,历时15分钟接头应不漏气,在1.0Mpa 压力水中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MΩ;

⑦接头硫化前后应测量、记录电缆芯线电阻、仪器电阻比和电阻;

⑧电缆测量端芯线应进行搪锡,并用石蜡封;

2、塑料电缆的连接

塑料电缆的连接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采用热塑接头或常温密封接头方式,常温密封接头具体要求如下:

①根据设计和现场情况准备仪器的加长电缆;

②将电缆头护层剥开50~60mm,不要破坏屏蔽层,然后按照绝缘的颜色错落(台阶式)依次剥开绝缘层,剥绝缘层时应避免将导体碰伤;

③电缆连接前将密封电缆胶的模具预先套入电缆的两端头,模具头、管套入一头,盖套入另一头;

④将绝缘颜色相同的导体分别叉接并绕接好,用电工绝缘胶布包扎使导体不裸露,并使导体间、导体与屏蔽间得到良好绝缘;

⑤接好屏蔽(可以互相压按在一起)和地线,将已接好的电缆用电工绝缘胶布螺旋整体缠绕在一起;

⑥将电缆竖起(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固定),用电工绝缘胶布将底部的托头及管缠绕几圈,托头底部距接好的电缆接头根部30mm;

⑦将厂家提供的胶混合搅匀后,从模口上部均匀地倒入,待满后将模口上部盖上盖子;

⑧不小于10m长的电缆,在2.0MPa压力水中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Ω;

⑨ 24h后用万用表通电检测,若接线良好,即可埋设电缆。

3、电缆的保护

①电缆连接后,在电缆接头处涂环氧树脂或浸入蜡,以防潮气渗入;

②严格防止各种油类玷污腐蚀电缆,经常保持电缆的干燥和清洁;

③电缆在牵引过程中,要严防开挖爆破、施工机械损坏电缆,以及焊接时焊

渣烧坏电缆;

④电缆牵引时尽可能埋入混凝土中,或挖槽埋设,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cm,否则应穿管保护,保护管采用镀锌管(φ102mm,厚6mm),管子要固定在洞壁上;

⑤视需要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钻孔(孔径150mm)敷设电缆以缩短电缆牵引长度;

⑥电缆一时不能引入观测站时,要设临时测站,可采用预埋电缆储藏箱作为临时测站;

⑦电缆跨施工缝或结构缝时,采用穿管过缝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缝面张开而拉断电缆。

5.2.6 外部变形监测实施计划

(1)外部变形观测设备安装工作在大坝填筑完工后立即进行现场选点、造埋及强制对中基座的安装,并在大坝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开展前获取初始值。

(2)外部变形监测埋设安装方法:

A、高程控制网实施

1)起算数据选择

起算数据应根据测图控制网保存完好的情况,选择两个比较稳定的二等水准网点作为起算点,其中的一点作为检核。

2)控制网点埋设及布设

按照设计布置图布置高程控制网。在大坝右岸下游约2km外设置一由3点组成的基点组,作为校测基点,各标点选用岩石标。通过工作基点组成的水准路线引至坝区附近的工作基点处,分别对大坝垂直位移进行观测。

3)观测方案

二等水准测量采用DL-101C数字水准仪,该仪器的标称精度为,每公里高差测量精度为0.4mm,完全满足精度要求。施测时参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要求。

以三等水准工作基点作为起算点,将所有控制网点联测成一个闭合环,并用另一个三等水准点作为检核点。

4)检查验收

外业观测数据应该进行200%的检查,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数据录取及平差计算等工作;平差计算的成果也应该进行200%的检查、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成果的整理。

5)计划安排

建立观测墩需要30天的时间,观测需要10天时间,内业资料整理、成果包装需要3~7天时间。

采用的设备:TC1800全站仪1台、DL-101C数字水准仪1台、笔记本电脑1台、平差计算软件1套。

B、水准工作基点及测点的安装

1)对于工作基点,在设计位置挖40cm×40cm(长×宽),深30cm的坑。对于测点,在埋设位置立模浇筑深10cm的坑,坑的长宽以方便放入水准尺为准;

2)将水准标志点连同附件(插筋)预埋入坑底混凝土内,水准标志点露出坑底混凝土表面5mm~10mm;

3)在坑槽上加设保护盖保护测点,保护盖和埋设点表面齐平,必要时在附近用红色油漆标示测点编号。

4)表面变形监测点强制对中基座的安装

a、在设计位置校准混凝土墩,表面监测点标墩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墩,表面监测点标墩高1.2m,边坡表面监测点墩高0.5~1.3m。

b、将强制对中盘在混凝土浇筑至埋设高程后固定在混凝土墩表面,并调整其高程达到设计位置,将墩表面抹平。

c、埋设时,用水平尺调整强制对中盘,控制其倾斜度不得大于4′。

5.2.7观测站房屋建筑与装修

(1)观测站除招标文件考虑的3个观测房以外,考虑到面板上埋设的仪器设备电缆引线,在坝顶增加一个观测房,共设4个观测房。

(2)墙体M7.5水泥砂浆厚24cm。内墙面顶棚石灰浆刷两遍;外墙贴面砖,门窗为铝合金蓝玻。

(3)观测站房屋的施工应按GB50209、GB50207、JGJ73等有关规范执行。

仪器在安装埋设的全过程中,做好监测施工与土建施工进行协调,以免土建施工和仪器设备埋设间的相互干扰,土建施工将观测仪器设备的埋设计划列入施工总的进度计划中,并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仪器设备埋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前,我方将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送仪器设备安装埋设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具体的埋设时间,以便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我方将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保证按招标檔规定的时间和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能正常使用。

6、观测

6.1 总则

按《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要求的监测项目、测次和时间进行,并做到“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必要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理人的指示,适当调整监测测次,以保证监测资料的精度和连续性。

①所有仪器和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和校正,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验和校正,二次仪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验和校正;

②各监测项目在仪器设备埋设初期的测次按规范(DL/T5178-2003)及本技术条款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进行观测;

③施工期、首次蓄水期等正常情况下,各监测项目测次按规范(DL/T5178-2003)及本技术条款要求以及监理人要求进行观测;

④现场观测或采集的数据要在现场核对无误,防止差错,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反馈。如发现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排除监测操作程序或监测设备的问题后,应及时口头上报,并在24h内提交书面报告,并根据监理人的要求增加相关观测测次;

⑤应保留全部未经过任何涂改的原始记录,监理人有权随时查看;

⑥在仪器埋设初期,遵照设计通知单进行观测。

6.2 施工期观测及成果提交

6.2.1一般要求

①根据技术条款的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期观测规程和施工期仪器接入系统的计划;

②根据规范和技术条款规定的项目、内容、测次和时间进行观测,做到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必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理工程师指示,调整测次,以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度和连续性;

③各类仪器测读前准备好记录读数的专用表格,记录数据后及时分析比较,如发现读数有异常,立即重测;

④人工观测时至少有两人操作:一人测读,一人记录,观测人员需在记录表格上签字。

6.2.2初始值确定

各种观测仪器的计算均为相对计算,所以每台仪器必须有个计算基准值。基准值也就是仪器安装埋设后,开始工作前的观测值。基准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①以初始值为基准值;

②取首次测值为基准值;

③以某次测值为基准值。基准值确定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以后数据分析的正确性,由于确定不当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因此基准值的确定必须考虑仪器安装埋设的位置、所测介质的特性、仪器的性能及环境因素等,然后从初期数次观测及考虑以后一系列变化或情况稳定之后,才能确定基准值。

a、位移计基准值。位移计安装埋设后,待灌注的水泥砂浆初凝(24h以上)后,观测确定基准值,连续观测三次读数,其差小于1%F.S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值。

b、渗压计基准值。渗压计的基准值以在安装埋设前在水中浸泡时当水头为零时的测值为准。

6.2.3观测频率

针对工程情况和规范、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适时调整监测频次。

各监测项目测次表表2

6.2.3.1变形观测

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视准线工作基点采用校核基点进行校测,工作基点首次校测后,按每半年1次校测,蓄水期按每季度校测1次。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二等精度要求执行。视准线的水平位移测点的观测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二等精度要求执行。

垂直位移观测采用精密水准法,引测、校测工作基点的起始高程时,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二等精度要求执行。位于坝顶的沉降测点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二等精度要求执行,位于下游坝面的沉降测点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三等精度要求执行。

初期观测时应在观测墩和水准标石完建具有一定强度后,应进行初值确定,首次观测应在最短时间内连续、独立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基准值,以后每月观测6~3次,蓄水过程中每月观测10~4次。

若遇特殊情况,如大洪水、汛期、水位骤降、强地震、大药量爆破或爆破失控、

周围介质的运行环境或受力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以及测值发生异常变化等情况,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增加观测密度,同时加强巡视检查。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找出原因,予以解决,及时口头上报,并在24内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增加测次。

6.2.3.2渗流、渗压观测

在仪器安装前进行2次现场测试,合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基准值。仪器埋设后一般每月观测10~4次,蓄水过程中每月观测30~10次。

6.2.4观测读数及质量控制

各种仪器的读数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及规程要求进行测读,观测数据用专用表格记录。每次观测应有2人以上互相校对,读数值应是稳定值,必须同前次

观测值对照检查,并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和相关特征。在观测中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复测并分析原因,详细记录说明。

①对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消除以下产生误差的原因:

a、二次仪器仪表要定期标定及检修,修正其误差;

b、修正由于温度、受潮、腐蚀、震动等因素造成的基准点移动和漂移;

c、定操作技术规程,进行观测人员培训,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

d、保持观测人员和设备的稳定,避免人为误差。

②在现场进行观测时,常用的判断读数误差方法包括:

a、本次读数与前次读数比较,在原因参量没有较大变化时,读数值不会变化很大,如有异常变化时应复测并分析原因;

b、读数超出仪器量程;

c、读数值不稳定;

d、弦式仪器可根据仪器量程频率范围来判断读数的可信度。

6.2.5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范围内和仪器埋设周围环境及施工变化情况;

2、有无地下水渗出;

3、安全监测设施有无损坏。

每次巡视检查都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参加检查人员、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检查中发现的情况。记录方式采取文字、照相、摄像、素描等。使用的工具包括皮尺、放大镜、笔记本、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

现场记录必须及时整理,还应将本次巡视检查的结果与以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发包人、监理和设代。

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提出巡视简报,对发现的问题及异常情况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各种巡视检查的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应整理归档。

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

7.1 资料搜集

①原始资料收集的原则要求

原始资料收集主要包括资料的采集、收集、记录、誊写、采用计算机整理分析的录入、存储、软盘拷贝、向工作站或资料整理分析中心的传输通讯等项业务。

a、资料的收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完整;

b、资料的录入、誊抄、传输、拷贝等项作业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好校核检验工作,切实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严防数据资料的损坏、失误或丢失;

c、资料的存储和表示方法力求简洁、清晰、直观,尽可能采用图表。采取的存储形式便于保管、归档和查询。目录通用规范。保证资料的完整安全,避免丢失、损坏。各种资料都有备份。

②原始资料收集的内容范围

a、详细的观测数据记录、观测的环境说明,与观测同步的气象、水文等环境资料;

b、监测仪器设备及安装的考证资料。监测设备的考证表、监测系统设计、施工详图、加工图、设计说明书、仪器规格和数量、仪器安装埋设记录、仪器检验和电缆联接记录、竣工图、仪器说明书及出厂证明书、观测设备的损坏和改装情况、仪器率定资料等;

c、监测仪器附近的施工资料;

d、现场观察巡视资料;

e、监测工程有关的设计资料。如设计图纸、参数、计算书、计算成果、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勘测及详查的资料报告和技术文件等;

f、设计、计算分析、模型试验、前期监测工作提出的成果报告、技术警戒值(范围)、安全判据及其他技术指标和文件资料;

g、有关的工程类比资料、规程规范及有关文件等;

③原始资料的存储方法

a、全部的观测资料、图片、录像资料严格按要求归档保存备查;

b、全部的分析计算结果、报表、观测月报、年报、简报、文件及会议记录等按要求归档保存;

c、所有的原始资料、图片、录像及分析计算结果与各种计算结果、报表、观测报告、文件及会议记录等全部录入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刻入光盘,实现全部电子化备份保存。

7.2 资料整理分析

7.2.1原始观测资料的检验和处理

由于来自人员、仪器设备和天气等各种外界条件等原因,各种效应量的原始观测值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因此,在监测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观测资料进行可靠性检验和误差分析,评判原始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分析误差的大小、来源和类型,以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和修正。

如检验和分析发现当日当次原始观测数据存在粗差,则在可能的条件下立即重测,并在履行必要审批手续后修改原始观测数据。如查明原始观测数据存在其他形式误差,或当日当次观测已无法补测,则应对其做详细记录,并在监测资料整理整编过程中进行修正,以形成整理整编数据和数据库。

①原始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检验

可靠性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下列检验:

a、作业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b、观测仪器性能是否稳定、正常;

c、各项测量数据物理意义是否合理,是否超过实际物理期限和仪器限值,检验结果是否在限差以内。

d、是否符合一致性、相关性、连续性、对称性等原则;

连续性是指在荷载环境和其他外界条件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各种观测资料亦应连续变化,不产生跳动。

7.3监测资料反馈

7.3.1 监测报告的编写

①我们将根据监测及分析成果编写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报告,报告分为月报、年报及简报,其中简报在出现暴雨、河水位、库水位急剧变化,边坡大开挖与施工,边坡出现安全隐患或监理工程师特别要求时编写。月报与年报则定期编写,在每月的10日前,每年的1月30日以前将上月或上年的月报和年报报送监理工程师。

②监测月报和年报的编排顺序和主要内容:

a、封面:工程名称、整编时段、编号、整编单位、刊印日期;

b、目录;

c、整编说明:本时段内工程施工进展情况,监测设施的检验、校测、维修情况,巡视检查和监测工作概况,监测资料的精度和可信程度,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处理情况,参加整编工作人员等;

d、监测资料:仪器埋设的原始记录和考证资料;人工巡视检查、监测原始记录、物理量计算成果及各种图表;有关的水文、地质、气象及地震资料;

e、分析成果:综述本时段内监测资料分析的结果,包括分析内容、方法、结论、建议;

f、封底;

③监测报表确保满足的基本要求

a、完整性:整编资料的内容、项目、测次等齐全,各类图表的内容、规格、符号、单位,以及标注方式和编排顺序符合规定要求等;

b、连续性:各项监测资料整编的时间与前次整编能衔接,监测部位、测点及坐标系统等与历次整编一致;

c、准确性:各监测物理量的计(换)算和统计正确,有关图件准确、清晰。整编说明全面、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和建议符合实际。

7.3.2监测资料反馈

应用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反分析的成果,每月提交一份月报,按季度和年度提交观测资料和观测成果分析报告,对于特殊时期,异常情况和重要仪器随时提交监测资料及分析成果,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

8、资源配置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大坝监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参见下表1。

主要设备配置计划表表1

8.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

大坝监测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参见下表2。主要观测人员履历表见附表。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表2

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①质量保证组织

为保证仪器埋设和观测成果的质量,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质量保证组织。具体由工程安全观测副主任负责实施,各技术人员负责本组的工作质量,选派有丰富工程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技术骨干,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设置专门的质检组,对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同时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使之能得到适当的处理。

②质量控制的环节

观测工作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

a、收集各类反映质量的信息和观测数据,制定观测的每项工作和设备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的规定;

b、对观测工作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检验;

c、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标定;

d、根据观测值分析判断反馈观测工作和仪器状态;

e、根据质量标准做出评价和处理;

③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

A、施工控制

在仪器安装埋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对仪器,传感元件、材料、设备工艺,防爆措施等进行连续性的校验以保证仪器质量的稳定性,并做好安装记录工作:

a、仪器的种类:型号、编号和说明;

b、仪器的位置、坐标和高程;

c、仪器的安装日期和时间;

d、气候、温度、情况;

e、安装期间周围施工情况;

f、钻孔(挖槽)时的记录,岩芯、地下水观测和任何例外观测的描述;

g、安装过程中的记录、方法、材料和任何例外观测;

h、绘制按比例的平面和剖面图:表示仪器埋设地的地质结构、仪器位置、电缆的准确位置,电缆所有接头的部位和仪器安装所用的材料及防爆防震措施;

i、安装时的彩色照片,包括仪器埋设前的特写镜头;

j、安装期间的调试和测试数据;

k、初始读数的选取值。

B、观测控制

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数据采集(人工或自动采集)记录、数据处理与反馈,仪器维护与标定,根据规定的读数频率,满足系统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要求,以仪器精度和准确程度为标准。检验或判定数据的偏差是否正常,定期进行现场标定,以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并及时维修和校正。

C、合格控制

可分为仪器安装合格验收和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合格验收,这是控制工程合格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控制仪器性能的均质及其标准差,满足规定。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①在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的同时,编制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文件,其内容包括安全机构的设置、专职人员的配备及防火、防毒、救护、治安、爆破、炸药管理、用电、照明、洪水和气象灾害等安全措施;

②编印安全防护手册发放至观测部每位职工,加强全员教育和培训,上岗前进行安全操作考试和考核,合格者准予上岗;

③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纳入计划管理目标,

当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持施工进度服从安全生产;

④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在现场设立主管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质量安全组,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纳入各级领导的责任目标,实行严格考核;

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和考核制度,安全月活动制度,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同时,根据工程特点和不同施工阶段,提出不同的安全重点和要求,若发生事故,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若责任区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将立即通报发包人,并在事故发生后48h内向发包人提交事故情况的书面报告。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检查,建立专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安检人员;

⑥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手电筒、防护面具和安全带等,并且还将按照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劳动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

⑦加强职工精神文明教育和遵纪守法学习,遵守当地政府的各项规定,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同当地政府与居民进行广泛接触,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1、环境保护措施

1、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2、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①循序作业,按程序施工;

②保证生产、生活场地整洁卫生,工完场清,保证场容整洁;

③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定期检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并督促立即整改;

④生产、生活区废物、垃圾分类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⑤施工安排得当,做到交通、风、水、电通畅,不发生切断和阻塞现场交通情况,不发生堵塞施工场地排水现象;

⑥观测工程完工移交后,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临时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拆除后的场地应彻底清理,并按要求进行环境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⑦按合同技术条款的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做好施工弃渣的治理措施。

12、施工进度计划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现状与发展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现状与发展 袁坤傅蜀燕欧正峰王之博 摘要:随着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以及极端气候的变化,大坝安全性问题日益突显,大坝安全性评价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国内外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和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分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发展指定方向。 关键词:大坝;安全评价;安全监测;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235( 2013) 06-0063-05 中国水库大多建于20 世纪50—70 年代,由于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制约,普遍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加上长期维修管理不够,其中约50%左右水库为病险水库。病险水库不仅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而且存在较高的溃坝风险,严重威胁人们安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定期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价,了解大坝安全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确保大坝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就是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拟建或已有水库大坝工程及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及系统安全的过程。主要从大坝安全监测和风险分析两个测度来分析大坝的安全评价。 1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发展现状 1.1 国外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 早在19 世纪末期,人们就开始关注大坝安全,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只对大坝进行感性的分析。到20 世纪初—中期,随着水利行业的发展,大坝的工程技术得到较

快的发展,大坝数量迅速增加,失事事故也逐渐增多,大坝的安全性引起国际大坝委员会的高度重视。1948 年第3 届国际大坝会议安排了防止管涌的最新措施会议,以提高对大坝的安全性认识; 1951 年第4 届大会提出了从大坝和库岸角度看大坝安全性的议题; 1970 年第10 届大会安排了大坝和建筑物监测的议题; 1979 年第13 届大会提出了大坝老化和失事的议题; 1982年第14 届大会安排了运行中大坝安全的议题; 2002 年第70 届年会提出了大坝安全与风险评价的议题;2003 年第71 届年会安排了水库大坝抗震安全评价影响研究的议题; 2005 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3 届年会安排了大坝工程的不确定性评估的议题; 2006 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2 届大坝会议提出了土坝和堆石坝的大坝安全、洪水和干旱的评估及管理等议题; 2012 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第80 届年会成立了大坝安全、大坝监测等专委会。同时世界各国也以此为契机,着重研究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并从风险分析和大坝安全监测两个方面来对大坝进行安全性评价。 a) 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国外大坝安全监控资料分析工作起步较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前,人们主要通过感观认识来观测大坝表面,并对变形观测值作定性分析。1955年,意大利的Faneli 和葡萄牙的Rocha 等首次应用统计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大坝的变形观测资料。Rocha 等人采用大坝横断面各层平均温度和温度梯度作为温度因子,并以函数式来表示水位因子,使模型表达式进一步完善。1963 年中村庆一等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大坝实测资料,并筛选出显著因子,以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1980 年Bonaldi 等提出了混凝土大坝变形的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将运用有限元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1985 年Ouedes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 高斯-马尔柯夫概率函数模型) 来拟合原因量与效应量的关系,这种方法能分离各个分量,并且能确定原因量和效应量的最佳经验公式。1996 年Lue E.chouinard 等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了dukki 拱坝的监测资料,这种回归分析方法能分离各个分量,并且能确定原因量和效应量的最佳经验公式[5]。其他许多学者在大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XXX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水库工程 合同编号: 承包人: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水库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工作内容 (1) 3、编制依据 (1) 4、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及保管 (2) 4.1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2) 4.2 仪器设备采购 (2) 4.3电缆连接 (2) 5、监测仪器程序和埋设方案 (3) 5.1 施工程序 (3) 5.2监测仪器埋设方案 (3) 6、观测 (10) 6.1 总则 (10) 6.2施工期观测及成果提交.........................错误!未定义书签。 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 (13) 7.1 资料搜集 (13) 7.2 资料整理分析 (14) 7.3监测资料反馈 (14) 8、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6)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7) 11、环境保护措施 (18) 12、施工进度计划 (18) 附件及附表1~9 ................................................ 19~29

1、工程概况 万营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的一级支流万营河上,隶属水城县新街乡马路、大元村。水库坝址距水域县城约75KM,距新街乡驻地约lOKM乡村公路通往库区左岸炭山小学附近,交通较为方便。 万营水库工程任务是灌溉、乡镇供水,可向发耳乡提供灌溉水量205万m3,乡镇供水量185万m3。 万营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m,总库容为313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252万m3,兴利库容221万m3,年可供灌溉水量205万m3(P=80%)、乡镇供水185万m3(P=95%)。工程规模为小(Ⅰ)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万营水库土坝(坝高41.1m,坝长95.64m)、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导流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227m)兼环境生态放水管及放空管、罗家坝重力坝(坝高10.5m,坝长20m)、炭山取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1559m)及从万营水库引水至马场水库的东瓜林输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4787m)。 2、监测工作内容 万营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大坝变形观测、坝基渗压计、测压管内渗压计渗透压力观测等。 本监测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大坝监测项目工程量汇总表 主要工作内容有: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安装埋设、调试、电缆牵引、看护保管、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1章概论 (2) 1.1系统概览 (2) 1.2历史回望 (2) 1.3现状分析 (3) 1.4目标阐述 (3) 第2章总体设计 (4)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4) 2.2系统体系结构 (5) 2.3信息流程 (8) 2.4系统组成 (9) 2.5系统功能 (10) 第3章信息采集系统 (11) 3.1需求分析 (11) 3.2技术解决方案 (12) 第4章通信网络系统 (17) 4.1测控单元和监测中心之间的通信 (17) 4.2监测中心和监测分中心之间的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软件系统. (22) 5.1建设原则 (22) 5.2技术解决方案 (24)

第1章概论 1.1系统概览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观测传感器、遥测数据采集模块、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监测管理软件系统组成,通过计算机的工作,能够实现大坝观测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计算,对大坝的性态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和分级报警为监测对象提供早期安全预警报告的自动化系统。建立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可以缩短数据采集周期,提高大坝观测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能充分利用水库调蓄能力,使其在防洪和供水两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可提高水库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大坝隐患,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2历史回望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法国要求对高于20 m的大坝和库容超过1500万m3的水库,均需设置报警系统,并提出垮坝后库水的淹没范围、冲击波到达时间、淹没持续时间和相应的居民疏散计划等。而葡萄牙大坝安全条例(1990)也要求大坝业主提交有关溃坝所引起洪水波传播的研究报告,编制下游预警系统、应急计划和疏散计划。美国的《联邦大坝安全导则》和加拿大的《大坝安全导则》都强调要求采取险情预计、报警系统、撤退计划等应急措施,以便万一发生不测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1976年美国92.96 m高的堤堂坝(Teton)失事前,大坝管理机构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事故的发展状况及时通过下游的行政司法当局向可能被淹的群众发出警报,有组织地进行人员疏散,尽管大坝失事后堤堂河和斯内克河下游130km,约780 km2的地区遭洪水肆虐,造成25000人无家可归、损失牲畜约2万头的巨大物质损失,但人员死亡只有11人,初步体现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意义。

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践

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践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型水库大坝工程逐步增多,使得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库大坝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各种各样的安全监测系统被应用到中小型水库大坝中来,因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适应了当今大坝安全检监测发展要求,现有监测自动化,克服了传统人工观测精度低、强度大的缺点,确保中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运作。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中小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相应观点。 关键字: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测系统;实践 一、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现状分析 1、技术问题 随着中小型水库工程不断增多,其建设质量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库质量安全直接与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库大坝建设大多是技术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落后技术。科学技术是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前提,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保证水库大坝的质量过关,若水利工程监测技术不先进,则很难及时发现大坝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例如,工程管理人员多数依赖于肉眼观察,坝体渗流是内部结构遭受水流冲击引起的渗漏,施工建设中没有按照相关施工建设要求进行施工,从而最终影响水库工程大坝建设质量。 2、制度问题 中小型水库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完善的安全监测制度,高效的监测制度是水库的安全性规范,同时也是在中小水库施工中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小型水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坝的施工质量和标准所建立的制度,是施工现场负责人在施工现场所制定的,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安全监测工作的内容,设置在安全制度的实施上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为后期的管理运行带来了障碍。 3、方法问题 中小型水库的安全监测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实践的,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由此,中小型水库的安全监测系统还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和实践。然而当前,多数中小型水库的施工单位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施工方式并不科学合理。并且进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例如认为,水库的安全管理和监测必须依靠强制性的管理才能完成,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到先进设备、先进监测技术以及先进的监测系统的引进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小型水库大坝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

水库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水库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1.建设目标 建立对大坝安全监测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坝进行综合评价,回答大坝安全与否这一关键问题。其次,实现对各类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对大坝安全状态进行实时预警。将牵涉到大坝安全的各类数据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库进行存储,并通过统一的系统进行调用和管理。 基于此,针对水库砌石拱坝这一特定坝型,在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中,应用前沿分析技术和经典方法相结合对大坝安全进行综合诊断,通过实施先进的监测手段和设备,提升对大坝安全状态的感知能力,并将系统高度集成,采用独立编码开发,通过对最新算法进行编程,实现核心技术的领先目标,建立一套适合本工程的大坝安全监测预警和实时安全评估系统,争创全国领先水平。同时,通过监测设备标准化拟定、底层数据库规范和技术指标构建、预留开放式系统接口等措施,实现本项目的可推广性,为福建省推广应用该类系统提供引领示范。 2.建设任务 建设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监测设备 补充完善水库大坝坝前水温、坝体位移、大坝应变等监测设施,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并能进行实时分析,实时评价水库大坝。实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 建立大坝综合评价系统

现有大坝安全监测项缺乏对监测值的评价标准和综合判断。针对砌石拱坝这一特定坝型的大坝完全监测问题,综合拟定坝体监测项的监控指标,对大坝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评价内容包括位移测值、趋势判断、裂缝计开度变化等控制指标,通过对异常项数的统计给出整体大坝安全度评价标准,并可按时、按需输出系统监测报告,建立一套适合本工程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信息集成系统建设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数据库领域与构建技术,建立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基础数据、空间数据、标准库、模型库等大数据方案的主题数据库。实现大坝安全数据的存储、快速访问、计算与分析挖掘,最终在此基础数据库层面上,建立一套大坝安全管理规范框架结构和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实现多元数据融合应用,切实提高水库数据运行效率。 建设基础支撑系统 建设大坝数据中心库、视频监控与大坝巡检、大坝安全信息化三维模块展示系统以及配套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调度中心、机房及会商视频环境改造等。 水库防雷接地升级改造 对水库、启闭机房、调度大楼防雷接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电源线路电涌保护、信号线路电涌保护、监控线路电涌保护、智能电涌(雷电)防护监测管理系统和等电位接地改造等。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参考文本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 展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众所周知,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 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 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 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 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 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 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 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差阻式仪器标准及监测仪器系列型 谱、《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 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 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 过大坝安全问题[1]。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 监测内容、方法及仪器 a. 大坝区降雨强度和雨量监测 采用翻斗式雨量计测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b. 大坝浸润线及坝基渗压监测 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和浸润线位置以及坝基渗 流压力分布情况。 c. 大坝上下游水位监测 通过安装浮子式、振弦式水位计观测大坝的上下游的水位。 d. 大坝坝体位移监测 采用全站仪自动极坐标测量系统监测大坝变形,内外业一体化的工程测量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及自动监测。 e. 大坝渗流量监测 在大坝下游设置量水堰,安装量水堰计以监测大坝渗流量。 2. 传感器 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监测范围内安装各种传感器。一般常用的有:渗压计、混凝土应变计、应力计、多点位移计、测缝计、水位计、钢筋计、倾角计、测力计、气压计、温度计、压力盒等。 3. 自动监测系统 a. 系统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电测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的监测项目能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同样,监测系统也具备人工观测条件,通过观测人员携带读数仪或笔记本电脑到各监测站读取数据,并可由人工输入计算机,进入相关数据库。 连续的自动监测可以记录下监测对象完整的数据变化过程,并且实时得到数据,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可以将数据传送到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需要这些数据的部门。 b.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现场量测部分 2)远程终端采集单元MCU 3)管理中心数据处理部分 c. 系统网络结构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运行方式为分散控制方式,可命令各个现地监测单元按设定时间自动进行巡测、存储数据,并向安全监测中心报送数据。系统MCU之间以及MCU与监控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采用光缆。 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可通过光缆将位于本工程各个监测站内的监测数据 采集上来,然后通过光缆传送到位于管理所的监测中心内的监控主机内。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质量评价目的和任务是: 1)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复查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含基础处理结构形体和材料等)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3)检查工程投入运用以来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能否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4)为大坝安全鉴定的有关复核或评价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 5)为大坝除险加固提供指导性意见。 (2)工程质量评价需要的基本资料包括: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关于基础(含岸坡)开挖、基础处理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的有关图件和文字报告等; 3)关于建筑物施工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资料; 4)工程在施工期及运行期出现的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的有关资料; 5)竣工后历次质量检查及参数测试等资料。 (3)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有: 1)现场巡视检查法 通过直观检查或辅以简单测量、测试,复核建筑物的形体尺寸、外部质量以及运行情况等是否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和功能; 2)历史资料分析法 对有资料的大、中型水库主要是通过工程施工期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查)、监理以及验收报告等档案资料进行复查和统计分析;对缺乏资料的水库需与原设计、施工人员进行座谈收集资料,并与有关规范相对照,以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 3)勘探试验检查法 当上述两种方法尚不能对工程质量作出评价,或者工程投入运用6~10年以上或运行中出现异常时,可根据需要对建筑物或坝基岩层进行补充勘探、试验或原位测试检查,取得原体参数,并据此进行评价。 (4)水库大坝应复查以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了该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 1)坝基及岸坡的清理; 2)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 3)坝基及岸坡防渗固结及对地质构造的处理;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

甘峪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 二O一四年十月

2设计原则与依据 2.1设计原则 (1)监测项目选择、仪器埋设、观测读数、资料整编与分析等符合《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2)密切结合甘峪水库目前的实际情况和1999年11月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在监测仪器的布置上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3)在仪器设备的造型上,遵循可靠、耐久、经济、实用的原则,力求少而精,且利于自动化系统的实施。 (4)在监测仪器、监测技术以及监测方法上力求先进。 (5)重要的监测项目除了自动化采集外,还要有人工手段进行对比测量,以检验自动化测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6)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2.2设计依据 本系统设计主要依据的文件有: (1)《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发1991.3.23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51-2012 (3)《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27-2010 (5)《甘峪水库大坝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甘峪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7)《户县甘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西安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3项目总体设计 3.1监测项目 2008年户县甘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水库增设了大坝的外部监测项目,包括外部变形检测和岸边滑坡体位移监测,在大坝内部未埋设观测仪器,本次设计增设内观项目,依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结合水库大坝的实际情况,拟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 一、变形观测(已设) 1.垂直、水平位移 2.坝肩滑坡体变形 二、渗流监测 1.坝体渗流压力 2.渗流量 3.绕坝渗流 三、环境量监测 1.库水位 2.气温、水温 四、入库站水位监测 五、放水洞水位监测 3.2系统结构 甘峪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选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通用性强,组态灵活,安装简便,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能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由传感器、自动测控单元、水库调度中心等组成。具体可参照图3.1。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推荐方案)

1 设计条件 1.1 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马槽河水库工程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为桥河流域水电开发的龙头水库,为充分利用水库形成的水头发电,在坝后设置马槽河电站。桥河又名磨刀河,系清江中游左岸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桥河流域位于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南部,地处巫山山脉南麓的鄂西南山区。流域地理位置为:东径110°12′~110°23′,北纬30°24′~30°40′。坝址位于已建成的桥河一级电站坝区上游,距巴鹤公路、野三关镇的距离分别为16km、26km。工地从左岸经八字岩新建公路到野三关15km。 2、工程特性 马槽河水库工程为流域龙头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流域水量分布,向下游两级电站供水发电。桥河流域流域总面积209.4km2,干流河道全长37.50km,总落差1150m,河道加权平均坡降32.78‰。坝址位于巴东县水布垭镇桥河尹家坪河段,马槽河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9.9km2,干流河道长22.2km,加权平均坡降21.66‰。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1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821万m3。P=2%洪峰流量:693.0m3/s;P=0.33%洪峰流量:914.5m3/s。 本工程属Ⅳ等小(1)型工程,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放水(放空)建筑物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6.80m,泄水建筑物为左岸岸边开敞式正槽溢洪道。 1.2 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空洞(由导流洞改建)、发电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开关站、输变电系统、管理设施等建筑物组成。 马槽河水库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本工程坝顶无特殊交通要求,坝顶宽取5.5m,为减少坝体回填工程量,在坝顶上游侧设“L”形防浪墙,坝顶高程832.30,坝轴线长110.14m,防浪墙墙顶高程833.50m。防浪墙墙高5.0m,埋入堆石3.8m,高出坝顶1.2m,墙顶宽0.30m,墙底高程为828.50m,高出正常蓄水位1.00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775.50m,最大坝高56.80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3,坝体总填筑方量25.02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一、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每年都有不少大坝事故爆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我国共有3000多座水库垮坝。七十年代平均每年垮200多座,其中1973年高达554座。1975年的板桥水库垮坝事故,造成约万余人死亡。大坝的安全关系到百姓的生命财产,任重而道远,所以展开现代化的大坝安全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实现无人值守的大坝实时监测自动化,我司推出大坝安全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大坝沉降、倾斜、水压以及大坝形状特征。通过各种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分析,做出大坝安全评价,控制大坝安全运行校核计算参数的准确性、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反馈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准确、快速灾情预警预报,保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系统解决方案(构成+拓扑图) 该系统由监测中心、通信网络、现场监测设备、现场采集设备组成,根据不同地区的通信、经济条件,设立大坝安全监测站点。采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以及遥测终端及通信终端设备,实现大坝安全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监测站采用定时自报、阀值加报和召测的工作模式;人工置数信息应有反馈确认的功能。

三、系统功能、特点 实时监测: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尾矿库坝体浸润线及坝体内孔隙水压力、库内水位、降雨量、干滩指标(高程和长度)、坝体位移(内部水平位移和顶部垂直位移)的实时监测。 视频监控: 对坝体和溢水塔等重点部位的影像监控,从微观到宏观,构成一个立体监测网,确保尾矿坝运行安全。 及时报警:

系统自动根据该预警数据发布不同级别的报警信息。系统登录提示、声光报警器、短信通知等多种方式传达至相关领导和责任人。 数据分析预判: 对大坝浸润线、库水位、实时雨量、大坝渗流量及坝体位移历史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推算出各类坝体运行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综合判断坝体健康状况。 GIS模拟建模 在适用前提下将大坝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开发,做到数据和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果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的形式直观表现。 操作便捷: 具备LCD液晶显示屏以及多功能输入键盘,用于现场参数设置、人工置数、安装调试、状态显示等功能,以及串口配置方式。 低功耗设计: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包括自报式、查询式、兼容式等),最大限度降低功耗。 多种通信方式: 至少可向5个中心站分发数据和主备信道自动切换,GPRS/CDMA/3G/4G为主传输通道、短信为备份传输通道;可选北斗、卫星、PSTN、超短波、微波、ZigBee 等通信方式。 文章来源:四信物联网

浅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浅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摘要:本文阐述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分析了水库大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 1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 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安全检测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为大坝的建设、设计以及未来发展提高可靠的依据。具体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于水库大坝的设计、施工问题,可以提供指导,帮助设计者分析大坝安全问题,解决易出现的问题; 1.2 对于水库大坝的新的运行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统计和分析,之后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有效的判断,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隐患问题,这样可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1.3 大幅度提高水库大坝的综合效益,良好的安全检测工作,有利于水库大坝的正常操作、运行,而持久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可以预防潜在危险发生,这样可以有力的减少经济损失,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水库大坝的总合效益。 2 水库大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水库大坝的下游位置。同时,水库大坝一般选择农业面积较大的地方,因此,如果水库大坝出现安全问题,将直接对水库大坝下游的人们造成生命危险,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大坝是水库很重要的水利建设设备,它的安全效益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发展问题,更关心到人们的安全。针对于此,对于水库安全问题,一定需要认真重视。为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需要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通过分析当前大坝的运行情况,采集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以检测出水库大坝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水库大坝,需要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进而发挥出水库大坝真正效益,为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水源保障。 2.1 安全检测设施不合理 对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很多中小型的水库做的非常不到位。没有设置安全检测设施,没有根据国家规定建立安全检测设施,比如说坝前检测水位尺、坝址雨量筒以及坝后测量水堰。对于安全检测设施,大多数水库采用人工检测,这样不仅导致效率极低,还容易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不够。有的水库站建立安全检测自动化系统,不过设施落后,精度很低,可靠性能不好,并且工作能力很差,比如说有的大坝对于渗流检测方面,仪器质量不足,仅仅只有一道机械密封,这样就使得自动化系统无法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安全检测设施需要亟待改善。 2.2 综合型人才稀缺

水库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解决方案

1大坝观测的重要性 水库大坝的安全与否关乎国家与百姓利益和安全,水库大坝出现安全隐患将造成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为确保水库大坝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对大坝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控大坝的实时动态,同时也为大坝的维护提供有效依据,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就是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安全。 2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3大坝观测仪器设备 VWS型振弦式应变计(智能)VWP型振弦式渗压计(智能)

VWP-G型投入式水位计(智能)VWM型振弦式多点位移计(智能) VWD-J型振弦式测缝计(智能)RT-1Q型气温计(智能) RH-1型湿度计(智能)BT-1型气压计(智能)

GN-1B型固定式测斜仪(智能)ELT-15X型斜坡倾斜仪(智能) ELT-30B埋入式倾斜仪JL-1型静力水准仪 南京葛南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专业从事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高科技型企业。公司智能振弦式传感器及自动化采集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产品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在2000多个水电站、大型桥梁及军事工程。公司始终注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应用转化,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承载最新技术、精准优质的仪器设备。公司现有产品十五大类二百多个品种:应变、应力、水位、压力、位移、温度、倾斜、沉降、标定设备、电缆及附件、测量仪表、自动测量单元、单点采集模块、水雨情监测、软件及云平台。未来,公司仍将以创新投入为方向、用户需求为核心,执持“智能化、物联化、互联化”的科技趋势,用智能传感器、智能故障诊断、智能接入采集、云平台手机

客户端无缝对接等先进技术为水利水电、铁路桥梁、矿山隧道、海洋边坡、基坑建筑等业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与方法 【论文提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提出:(1)大坝安全监测要有明显的针对性;(2)重视对溃坝的分析;(3)大坝安全监测应和设计及大坝安全定检结合起来,以方便资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强对大坝安全监测(包括监测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评估,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成为水库运行调度的依据,真正为提高水库效益服务;(5)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的网络化,以方便经验交流,提高监测技术。 【关键字】大坝安全检测意义方法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

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过大坝安全问题。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 大坝失事的原因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但大致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由设计、施工和自然因素引起,

水库大坝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初步设计

1 系统建设的目的 1.1 工程概况 由于工程运行多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出险将造成严重后果。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坝高15m以上或库容100万m3以上的大坝水库必须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分析处理安全监测资料,随时掌握大坝运行状况。在《广东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中也明确规定:对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善的已建大坝,应在扩建、改建或者加固的设计中补充完善。由此可见,为提供水库大坝和下游地区的安全保障,尤其是防范灾难性突发事故,建立蚙渠石水库大坝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 当前,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建立有利于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也成为社会共识。蚙渠石水库大坝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作为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将为工程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和地区的安全,最大限度发挥管理效益,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2 设计原则 为适应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系统设计立足高起点并具有适度超前性;优化集成现代测控、计算机、通讯网络、智能信息、水利、统筹优化等专业前沿科技。按照可靠、实用、高效、功能全面、自动化程度高、面向用户开放、操作简单、易维护、可扩展、性价比高、技术先进、满足水利工程现代管理需求的原则进行设计;整体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是蛉渠石水库大坝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从设计、设备选型、集成、运行、维护到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全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 (1)系统风格设计针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管理的特点,整体结构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监控、运行、管理一体化、自动化、网络信息化、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概述 大坝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一个 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建筑。大坝形状 各异,从小规模的水坝到大型混凝 土大坝,大坝的安全监测对于大坝 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性能评价都 有重大意义。同时,连续长期的大 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提供溃坝通 知预警,对于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所有大坝均需要某种形式的监测,北京七维航测公司提出了实施有效的大坝监测解决方案。 2.大坝安全监测内容、方法及仪器 监测内容:水库水位,水压,渗流,流量, 电导率,风力,相对湿度,空气和水的温度以及 大坝坝体地表位移监测。 项目组成:数据记录仪,水压计,水位计、 钢筋计、测缝计、沉降仪、倾斜仪,水质探测器, GPS定位系统,数据库工具,数传系统,预警系 统等。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介绍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能实现全天候远程自动监测,本项目中使用的各种传感器使用监测站数据记录仪实现自动监测,并且进入相关数据库。同样,监测系统也具备人工观测条件,观测人员可携带读数仪或笔记本电脑到各监测站读取数据。 大坝远程监测系统可以记录下监测对象完整的数据变化过程,并且借助于光纤网络数传系统实时得到数据,同时将数据传送到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任何需要这些数据的部门,非网络覆盖范围内可通过无线基站、GSM(GPRS)、CDMA等实现远程数据无线传输。

某项目中大坝安全监测传感器位置分布图1)为了解坝体和坝基的渗流压力,通过埋设渗压计来观测坝体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和浸润线位置以及坝基渗流压力分布情况。 2)为了解大坝上下游水位情况,分别设置水位计来观测大坝的上下游的水位。 3)大坝坝体地表位移监测是为了了解大坝地表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情况。监测仪器采用了GPS-RTK测量系统,这一新技术下的工程测量系统取代传统的测距仪,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及自动监测报警。 4.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现场量测部分; 2)远程终端采集单元MCU; 3)管理中心数据处理部分;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运行 方式为分散控制方式,可命令各 个现地监测单元按设定时间自动 进行巡测、存储数据,并向安全 监测中心报送数据。系统监测站 的MCU与监控中心之间的网络通 信采用光缆。数据采集系统将各 个监测站内的监测数据采集上来,然后在数据处理工作站和数据分析工作站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将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存入主数据库和备份数据库中。 5.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1)智能数据采集器A/D转换达到16位,可以保证高精度;可同时连接系统

大坝在线监测解决方案纸质板

大坝在线监测 解决方案 北京中科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大坝作为特殊的建筑,其安全性质与房屋等建筑物完全不同,大坝安全出现问题,将会引发大坝下游一定范围的人员和财产、环境损失。在加强水利建设的大环境下,提高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特别是提高大坝安全监测水平,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本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可对大坝内部变形、渗流压力、渗流量、土体压力、混凝土应力以及水位等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捕捉大坝性状变化的特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数据及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结合地表监测的雨量、位移等信息,由专用的计算机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对大坝的整体稳定性做出判断,快速做出预警预报,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灾情发生,为大坝安全和工程设计提供信息参考。 2系统功能 2.1 实时监测 使用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的对大坝、周边环境等进行自动监测,可实时的掌握大坝的安全状态。 2.2 报表推送 监测结果实时显示发布,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期将监测报表推送给用户。

2.3 多重分级预警 当大坝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核实后触发相应报警机制,第一时间以短信等形式通知用户,实现预警功能。 2.4 应急预案处理 系统中存有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从专家系统中直接提取相应处理方法,及时采取人员介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减少损失。 2.5 结构趋势分析 结合监测数据,通过对大坝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实现结构稳定性趋势分析。 2.6 提供参考依据 监测数据的存储,为今后数据查询和3D建模提供数据依据。 3监测内容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背景 (1) 1.3.建设依据 (2) 2.总体设计 (4) 2.1.总体目标 (4) 2.2.设计原则 (5) 2.2.1.标准化原则 (5) 2.2.2.稳定性原则 (5) 2.2.3.安全性原则 (5) 2.2.4.先进性原则 (6) 2.2.5.易用性原则 (7) 2.2.6.可扩展性原则 (7) 2.2.7.可维护性原则 (8) 2.3.总体架构 (9) 2.3.1.采集层 (10) 2.3.2.通信层 (11) 2.3.3.网络层 (12) 2.3.4.数据层 (12) 2.3.5.应用层 (12) 2.4.应用架构 (13) 2.5.技术路线 (14) 2.5.1.技术方法 (14) 2.5.2.技术路线 (17) 2.6.数据库设计 (19) 2.6.1.历史数据库设计 (19) 2.6.2.历史数据 (20) 2.6.3.统计数据 (22) 2.6.4.临时表 (22) 2.6.5.数据冗余处理 (23) 2.6.6.数据库安全 (24) 2.6.7.数据库管理设计方案 (25) 2.7.标准化体系设计 (29) 3.系统设计 (31) 3.1.信息流程 (31) 3.2.系统结构 (33) 3.2.1.传感器 (34) 3.2.2.测控单元 (34) 3.2.3.通信系统 (35) 3.3.信息采集系统 (35) 3.3.1.测控单元 (36) 3.3.2.变形监测 (38)

3.3.3.渗流监测 (39) 3.3.4.应力(压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40) 3.3.5.环境量(水文气象)监测 (40) 3.4.业务应用系统 (41) 3.4.1.技术架构 (41) 3.4.2.数据模型 (42) 3.4.3.系统功能 (42) 4.基础工程 (46) 4.1.测压管钻造 (46) 4.1.1.钻孔 (46) 4.1.2.埋设测压管 (46) 4.1.3.注水试验 (47) 4.1.4.埋设渗压传感器 (48) 4.2.量水堰建设 (49) 4.3.变形观测设施建设 (50) 4.4.接地系统设计 (52) 5.硬件清单 (52) 6.项目实施保障 (56) 6.1.系统进度计划 (56) 6.2.质量保证措施 (57) 6.2.1.软件开发各阶段需要提交的文档 (57) 6.2.2.过程管理 (58) 6.2.3.需求管理 (58) 6.2.4.项目计划 (58) 6.2.5.项目跟踪与监控 (59) 6.2.6.软件质量保证 (60) 6.2.7.集成软件管理 (61) 6.2.8.软件产品工程 (62) 6.2.9.组间协调 (63) 6.2.10.评审 (63) 6.2.11.培训 (64) 6.3.软件开发过程 (64) 6.3.1.采用基于里程碑的生命周期模型 (64) 6.3.2.采用迭代化的开发模式 (66) 6.3.3.迭代过程与传统的瀑布模型相比较 (67) 6.4.质量管理 (68) 6.4.1.测试 (68) 6.4.2.评审 (69) 6.4.3.SQA(软件质量保证) (69) 6.5.软件品质保证 (70) 6.5.1.需求阶段 (70) 6.5.2.设计阶段 (70) 6.5.3.编码阶段 (71) 6.5.4.测试阶段 (7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