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2)物理性因素:高温、高辐射、寒冷、电等。

3)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有机磷、苯、蛇毒等。

4)营养性因素:维生素D缺乏、碘缺乏、微量元素缺乏、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内在因素:

1)神经内分泌因素:如甲亢、雌激素显著增多等。

2)免疫因素: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遗传因素:如先天愚型、血友病等。

4)先天因素:如风疹病毒引起的先心病等。

5)年龄因素:如儿童常见的麻疹、水痘;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6)性别因素: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女性常见的胆囊炎、胆石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7)种族因素:马来人易患淋巴癌;印度人易患口腔癌;中国人易患肝癌等。

(3)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大气、水、土壤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

2)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情况、文化变迁、生活方式等。

2. 疾病过程一般规律

(1)稳态与紊乱动态平衡

(2)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

(3)因果关系交替转化

(4)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

(5)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

(6)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

3.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神经体液机制: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自我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许多疾病存在着体液调节紊乱,这主要是通过内分泌机制来实现的,而内分泌腺的活动则受到神经机制调节。如原发性高血压,受到精神或心理的刺激,可引起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功能紊乱,使调节血压的血管运动中枢反应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小动脉收缩;同时副交感神经活动亢奋,刺激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由于肾小动脉收缩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压升高。

(2)细胞机制: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结构障碍,从而引起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可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3)分子机制: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异常所致。如在结肠癌的形成过程中,可出现APC抑癌基因丢失或突变、K-ras突变、DCC抑癌基因丢失、p53抑癌基因丢失等变化。

(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

1. 易感期为尚未发病、但已具备发病的基础和条件的时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如过度疲劳、酗酒者肺炎易感性提高;人体亚健康状态。

2. 发病前期(潜伏期)从病因开始产生作用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体征前的时间。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所患疾病的良好时机。可通过生化、细菌等实验室阳性发现、借助影像、窥镜等检查,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征兆。

3.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指机体在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可分为前驱期和临床症状明显期两个阶段。此期特别需要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对传染病还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

4. 发病后期(转归期)

(1)完全康复:又叫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人的躯体、精神和心理状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重新达到平衡。

(2)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发病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已经基本消失,但功能、代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

(3)死亡: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恶化导致病人死亡。分为

生理性死亡:由于机体器官的自然老化所致,又称自然死亡、衰老死亡(老死)。

病理性死亡:由于重要生命脏器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极度衰竭以及意外事故所致的严重急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死亡。6(或24)小时内的因非暴力因素所致的意外死亡称为猝死。

多数情况下,死亡是一个渐进性过程,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濒死期(临终状态)临床死亡期生物死亡期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代谢、结构严重障碍、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延髓极度抑制,整体上

细胞和组织仍有极其微

弱的代谢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

它器官的新陈代谢

相继停止

临床上意识模糊、丧失,反射迟钝、减弱,血压下降,心跳、呼吸微弱自主呼吸、心跳停止,

瞳孔散大、固定

逐渐出现死后变化:

尸冷、尸斑、尸僵直

至腐败变质

部分患者经抢救可延续生命对光反射消失,采取恰

当措施,早期尚有复苏

可能

不可逆阶段

脑死亡指包括大脑、间脑特别是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导致的个体死亡,是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主要证据包括:

①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②颅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瞳孔散大固定。

③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临床上多以此项作为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④大脑电沉默。

⑤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其中后两项是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第三项是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四)、疾病的分类与疾病谱变化

1. 疾病的分类见唐建武主编专升本《病理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17页。

2. 疾病谱的变化由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战争动乱以及个人行为的差异和变动,疾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不尽相同,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有新的疾病病种出现。这种变化称为疾病谱。我国城市住院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下降,恶性肿瘤和其它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则上升。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 健康

2. 疾病

3. 病理变化

4. 病理过程

5. 症状

6. 体征

7. 病因

8. 发病前期

9.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10 发病后期(转归期)

11. 完全康复12、不完全康复13. 生理性死亡14、猝死15.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医学不仅是研究①的科学,更应是研究②的科学。医学的本质不仅是③问题,还是重要的④问题。

2. 健康是①、②和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④和⑤。

3. 人体亚健康状态具有①性和②性:或回归于③或转向④。

4. 健康和①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在两者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称为

②。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等的变化而处于③之中。

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包括①、②、③、④等,内在因素包括⑤、⑥、⑦、⑧、⑨、⑩和11 等。

6.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有①、②和③等。

7. 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可分为①、②、③和

④等几个阶段。

8. 发病后期有以下几种转归走向:①、②及③。

9. 死亡临床上可分为①、②和③等几个阶段。

10. 病理变化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①、②和③的异常改变,其中④和⑤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症状是指病人⑥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⑦表现。社会行为是指

⑧、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11.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①,它是医学研究的②问题,对于疾病的③、④、⑤、⑥等都有重要意义。它大致可分为⑦、⑧和⑨等几方面。

12. 脑死亡是指包括①、②特别是③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④丧失导致的个体死亡。它是判断⑤的标志。主要依据有⑥、⑦、⑧、⑨、⑩,其中11 、12 是最可靠的指标,13 在临床上作为首要指标。

(三)、选择题

[A型题]

1. WHO对健康的定义是:

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

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

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作保障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 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肝炎患者

C.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等指标尚正常

D.高血压病机能紊乱期

E.以上都不对

*5. 下列不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疲劳综合征

B.衰老

C.更年期综合征

D.经前期综合征

E.卓—艾氏综合征

6.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在女性?

A.动脉粥样硬化

B.胃癌

C.肺癌

D.胆石症、胆囊炎

E.血吸虫病

7.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生在男性?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盂肾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胆囊炎

8. 下列疾病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冠心病

B.骨折

C.高血压病

D.溃疡

E.神经官能症

9. 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中,错误的是;

A.致病因素可直接损害组织细胞

B.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膜上各种离子泵

C.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许多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毒素或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组织和细胞损伤

E.许多病原微生物尚可通过其抗原性诱发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10.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运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E.死亡通常是一个渐进性过程

11. 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是:

A.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变化

B.血压为零

C.脑死亡

D.出现下颌式呼吸

E.处于深昏迷状态

*12. 对缺氧耐受能力最差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肝

D.脑

E.肺

13. 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

A.颅神经反射消失

B.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

C.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D.大脑电沉默

E.脑血液循环停止

14. 我国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B.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C.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D.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E.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1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不包括:

A.种族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生物因素

E.营养因素

[B型题]

问题16-19

下列各种因素分别属于哪一种致病因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16. 蛇毒17. 噪声

18. HIV 19. 缺碘

问题20-23

下列各种疾病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A.甲亢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友病

D.先心病

20. 免疫因素21. 遗传因素

22. 先天因素23. 神经内分泌因素

问题24-27

下列疾病分别好发在哪种人群?

A.淋巴癌

B.口腔癌

C.肝癌

D.乳腺癌

24. 中国人25. 马来人

26. 欧美人27. 印度人

问题28-30

A.自分泌

B.内分泌

C.旁分泌

28. 激素29. 生长因子

30. 神经递质

*问题31-33

A.乙脑病毒

B.疟原虫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5806223.html,l4中毒

31. 损伤中枢神经细胞32. 损伤红细胞

33. 损伤肝细胞

*问题34-37

A.完全康复

B.不完全康复

34. 大叶性肺炎35. 脑出血后上下肢活动不灵36. 急性甲型肝炎37. 烧伤后产生瘢痕

*问题38-43

A.体征

B.症状

38. 恶心、呕吐39. 白细胞16800/mm3

40. 黄疸41. 头痛

42. 腹泻43. 二尖瓣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问题44-48

A.维生素D缺乏

B.缺碘

C.高脂血症

D.缺铁

E.缺锌

44. 冠心病45. 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46. 地方性甲状腺肿47. 佝偻病

48. 贫血

问题49-52

A.遗传性疾病

B.遗传易感性疾病

49. 精神分裂症50. 先天愚型

51. 血友病52. 糖尿病

[X型题]

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即意味着没有疾病,反之亦然。

B.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立的,两者之间不存在中间状态。

C.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D.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体既不像健康人,也不像患者。

E.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

5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大致可分为易感期、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等几个阶段。

B.发病前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

C.易感期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的良好时机。

D.发病期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E.对传染病而言,发病期应严格隔离措施。

55. 临床死亡期时,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B.自主呼吸、心跳停止。

C.细胞和组织代谢活动停止。

D.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E.生命已结束。

56. 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是:

A.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

B.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等颅神经反射均消失。

C.大脑电沉默。

D.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E.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停止。

*57.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为了预防这类疾病,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多吃保健品

B.低盐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C.多运动

D.预防性使用扩冠和扩张小血管的药物

E.不吸烟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状态?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2. 人体亚健康状态可有哪些表现?它的转归?

3. 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种类?每种种类中各举一例。

4. 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5. 举例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 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

7. 临床上死亡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有何表现?

8. 什么是脑死亡?脑死亡主要依据有哪些?其中哪几项是判断脑死亡的最可靠指标?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什么?

(五)、分析题

1. 某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触电,约10分钟后被人发现,立即予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紧急抢救,15分钟后自主呼吸和心跳均未恢复。请问该工

人是否为临床死亡?并请说明理由。

2. 某青年人,身体没有疾患,但嗜好赌博并为此负债累累,请问他是否符合WHO对于健康的定义?

3. 某男,35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检验结果。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是否需要治疗?

四、答案与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略)

(三)、选择题

[A型题]

1. E

2. A 前两题均是针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病痛和疾患,还包括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后者对人类尤为重要。

3. C 症状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则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一种疾病也可有一种以上的病理改变,以其中的某种变化为主。如肝癌和病毒性肝炎时,均可出现右季肋部疼痛、黄疸、食欲不振等。而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同是大叶性肺炎,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发热的症状,胸片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毒性休克,而肺部症状、体征轻微。

4. C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患者、高血压病机能紊乱期均为疾病状态,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指标正常属健康携带者,是亚健康状态。

*5. E 卓—艾氏综合征即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系由于胰岛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使胃酸分泌显著增高,常引起胃、十二指肠甚至空肠发生多发性溃疡,是疾病状态。

6. D 疾病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性别因素是其中的一种。血吸虫病、多数恶性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男性,而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则以女性多见。

7. D

8. B 心身疾病是指与精神心理因素有极其密切关系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神经官能症等,骨折则与外伤或肿瘤有关。

9. C 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中,致病因素可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主要指的是线粒体。

10. B 个体死亡时,并不意味着体内细胞在同一时刻都同时死亡,如人心跳停止后,气管上皮细胞还可进行纤毛摆动,表皮细胞可持续再存活120小时以上,这也是器官移植能得以实行的原因。

11. C 脑死亡是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尸冷、尸斑、尸僵等改变均是死亡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死后变化;下颌式呼吸是濒死期变化;处于深昏迷状态时患者尚未死亡;血压为零时患者并不一定已死亡,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及时抢救可存活。

12. D 各种器官中对缺氧耐受能力最差的是脑,缺氧5-8分钟将会使脑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患者临床死亡。

13. B 以上5点均为脑死亡的证据,但临床上多以无自主呼吸且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未恢复作为首要指标。

14. C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等发病率较过去下降,而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呈增加趋势。

15. A 种族因素为内在因素。

[B型题]

问题16-19

16. C 17. B 18. A 19. D

问题20-23

20. B 21. C 22. D 23. A

问题24-27

24. C 25. A 26. D 27. B 疾病的发生与种族因素有一定关系,如肿瘤,中国人易患肝癌和鼻咽癌,马来人易患淋巴癌,欧美人易患乳腺癌,印度人易患口腔癌。

问题28-30

28. B 29. A 30. C 体液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内分泌—细胞分泌物经血液输送至远距离靶细胞,如激素等。旁分泌—分泌物只对邻近靶细胞起作用,如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自分泌—分泌细胞自身即为靶细胞,如许多生长因子。

*问题31-33

31. A 32. B 33. C 一些病因可选择性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如乙脑病毒是嗜神经病毒,可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细胞;疟原虫主要损伤红细胞,引起疟疾;CCl4中毒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问题34-37

34. A 35. B 36. A 37. B 完全康复时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不完全康复指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功能、代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纤维素性炎,一般不引起肺组织结构的损伤,炎症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可完全恢复正常。急性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可引起肝细胞水肿、嗜酸性变、点状坏死等改变,肝小叶的网状纤维支架未遭破坏,病变消退后,肝小叶结构可完全恢复正常,属完全康复。脑出血后遗留上下肢活动不灵及烧伤后产生的瘢痕,结构、功能尚未恢复,

属不完全康复。

*问题38-43

38. B 39. A 40. A 41. B 42. B 43. A 恶心、呕吐、头痛、腹泻均为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是症状。其它三项是可用临床查体和化验检查等方法查出的疾病客观表现,是体征。

*问题44-48

44. C 45. E 46. A 47. A 48. D 营养性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之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过多都可引起疾病。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机制使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使甲状腺肿大。

问题49-52

49. B 50. A 51. A 52. B

[X型题]

53. C、D、E

54. A、D、E 易感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发病前期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的良好时机。

55. A、B、D 临床死亡期时,生命活动并没有真正结束,组织和细胞仍有极其微弱的代谢活动。

56. C、E

*57. B、C、E 目前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病程较长,不易坚持治疗,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对这类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膳食因素、职业、社会心理应激等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肥胖和遗传是它们的共同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就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多吃保健品和预防性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是不可取的。

(四)、问答题

1.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状态三者共同存在于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中,在这个统一体中,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健康位于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的一端,疾病在另一端,两者之间即为亚健康状态,它们三者之间可以随着时间的移动和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2、3、4、*5、6、7、8均见本章知识点纲要。

(五)、分析题

1. 该工人是临床死亡。因为在他复苏之前已有大约10分钟的完全缺氧时间,而大脑在缺氧5-8分钟后即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且经15分钟抢救后自主心跳、呼吸仍未恢复,已处于脑死亡状态,属临床死亡。

2. 不符合。因为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患和病痛,并且强调后两者对于人类尤其重要。该青年虽然身体上没有疾病,但是由于他有嗜赌的恶习,因此他在心理上是不健康的,不符合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1.躯体的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失眠,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头痛,多为全头部或额部、颞部、枕部的慢性持续性的钝痛、胀痛、压迫感、紧箍感,属于肌紧张性头痛,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慢性头痛是血管性头痛;头昏或眩晕;肌肉、关节疼痛,腰酸背痛、肩颈部疼痛;抵抗力下降,显著特征是容易受感染,容易反复感冒、咽痛、低热;代谢紊乱,如轻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消化功能紊乱,常见食欲不好,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含糊的胸痛、喜出长气,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肝肾等疾病;腰痛,尿频、尿痛,但相关检查正常;性功能减低,月经紊乱、痛经等。种种的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也明显增多。 2.心理的亚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妒忌、神经质、疑病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致造成认识和决策偏差,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但是,它又常常不被个人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510650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为人们的健康人生指明一条健康生活之路。 本文从亚健康概念、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亚健康研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为亚健康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发病因素诊断标准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b-health Abstract: To improve human cognition of sub-health condition and point out a healthy road to human healthy lif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dition and progress of sub-health. The article sum up the concept of sub-health, etiological factor, epidemiology, diagnostic code and other sides, summarize the tendency of sub-healt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l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ers. Keywords: sub-health condi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ical factor, diagnostic code 亚健康一词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在问卷调查和体 1 / 3

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袁云娥, 吴小苏, 谭燕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100853,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刊名: 中国医院 英文刊名:CHINESE HOSPITALS 年,卷(期):2004,8(4) 被引用次数:38次 参考文献(14条) 1.刘增垣;李美华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01(01) 2.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 2000 3.刘燕敏健康及其测量指标的多方位认识[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1(05) 4.Camey RM;Freed L;Sheline YI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997 5.Antonovsky A The salwto-genic model a theory to guide bealth promotion 1996(11) 6.Ormel J Depressim,anxiety and disalility Ahow synchrony of change 1996 7.王兮;侯安继亚健康与现代都市病 2002 8.谢华真健商HQ 2002 9.董玉整"亚健康"初探 1998(03) 10.董莉;董玉整"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2001(12) 11.杨菊贤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1(07) 12.祝恒琛;谢成亚健康 2002 13.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 2002 14.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01) 引证文献(38条) 1.王立国.部爱贤对亚健康含义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医临床研究 2011(3) 2.冯丽仪.许军.罗仁.丘金彩.张金华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1(1) 3.斯日古楞.瑞图雅亚健康状态的蒙医辨证论治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2) 4.周雅芳.何剪太.张阳德.刘蔚东.孙维佳.曾强.谭家驹基于数学模型的中国亚健康特征评价方法与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30) 5.姜新春.许成平补益肝气治疗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心得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10(28) 6.李国强.李米环.李宏印中国汉族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与健康促进干预[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1) 7.韦文英.李明子.阎丽不同护龄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测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26) 8.徐先伟.孙忠人.张淑岩针刺辨证分型调治亚健康状态4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9(5) 9.蔡文智.邓凌.陈美伦.鱼敏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9(10) 10.张金华.许军.黄季萌.冯丽仪.罗仁亚健康测量的定量化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医学 2009(11) 11.杨志敏.周雯亚健康疲劳状态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3) 12.黄海超.黄永珍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9(1) 13.张雯.沈汝(木冈)孕产妇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9(3)

分析目前中青年人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 【摘要】根据WHO确定的新的健康标准,医学专家对人类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既非疾病、也非健康,又可双向转化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认为, 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加快,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加重, 饮食不规则, 结构不合理, 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 人体自然衰老等。大学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团体,随之而来的则是关于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利健康的因素。 【关键字】亚健康大学生活社会压力亚健康状态预防预警

目录 1 亚健康状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压力和竞争导致的 (1) 1.1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1) 1.2 就业压力大,关注学习,缺少锻炼 (1) 2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 3 环境因素的影响 (2) 4 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措施 (3) 4.1 完善亚健康的预防预警对策 (3) 4.2 利用校园文化预防心理亚健康 (3) 4.3 大学生自身采取的措施 (4)

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困倦疲乏。除了疲劳以外,还有各种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等;种种的躯体不适及心态失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呈上升趋势。 那么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其亚健康的根源是什么呢?经相关医学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 亚健康状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压力和竞争导致的 1.1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曾有人对一个地区的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有57%的经常熬夜。其中,大四学生中有熬夜的习惯更高,达71%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准备考各样证书或找工作,是熬夜最大推动力。 像有些特殊专业,很多时候同学们需要熬夜完成一个个大作业,而且很多时候坐在电脑前面就是一整天,很少出门做运动,大多数的时候大家都在网络上找寻有关设计方面的资料。有些学生做事喜欢拖拉,到最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马,就会马不停蹄的赶制作业,以至于忘记时间,这也造成了他们经常熬夜的毛病。 1.2 就业压力大,关注学习,缺少锻炼 虽然学校有体育课,但是一周也仅有一两节,而且仅仅是针对部分年级的大学生二开设。而在其他的课余时间里,很多学生会选择宅在宿舍,出门逛街或是去图书馆自习,很少会自发的参加体育锻炼。 青春如金,青春宝贵。人生正值好年华,精力旺盛,这会给不少青年大学生们一个错觉:即“病不倒,垮不了,现在学习最重要,不练身体也无妨。”况且,有太多东西要学,有太多工作要做,而依仗青春活力,年轻人往往过多地消耗体力,忽略了

亚健康状态

概述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通俗地讲,“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传统医学的亚健康 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 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心身医学?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董莉,董玉整 (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亚健康”的五大表现 ")"身体“亚健康”。在现实生活中,“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即身体“亚健康”。因为身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为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也容易为他人所识别。所以,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便是个体身体的“亚健康”。身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就是个体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乏和困倦,缺乏活力和朝气。 ")%心理“亚健康”。“亚健康”表现在心理上,即心理“亚健康”。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依据。健康的心理是人们健康生存发展的保证,而“亚健康”心理则是人们走向失败甚至犯罪的内在根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可是,现实中,不少人总感到烦躁、焦虑、妒忌、恐惧、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存在和发展,客观上影响着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实践,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整体的损害性。对付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办法,就是主动积极地分析原因,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并配合适当的治疗。 ")’情感“亚健康”。“亚健康”是表现在情感上。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以往的任何时代都不会像今天这样,让我们建立情感的对象、途径更多,情感影响的范围更广、更深刻,与此同时,我们的情感生活也就更加自由,更有意味。但与此相伴的,却是大量存在着的“亚健康”的情感生活。炽热的情感是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实现情感,正是人的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但在社会化程度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普遍地感到和看到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这些都是情感“亚健康”的种种表现。 情感“亚健康”状态,必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情感生活,影响家庭、单位和社会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要尽快走出情感“亚健康”,就一定要实行情景转移、认知调整,并适当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等,力求情感生活的真实、平静和丰富。对情感“亚健康”,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认真对待,从而恢复并保持我们应有的健康的情感生活、情感世界。 ")-思想“亚健康”。“亚健康”是表现在思想上。思想“亚健康”是指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 己和社会发展的偏差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思想的层次和程度不同,使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人的文化价值不只是决定于人的思想的量的多寡,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人的思想的质的正确与否、健康与否。正确与否指的是思想与对象的关系是否真实,健康与否指的是思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否和谐,是否有利于思想和现实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人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都有过思想“亚健康”。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学习不够、错误选择接受、社会默化、从众、思维方法不科学等造成的。比如,有的人没有经过思考就接受了一个观念:只要一心一意地去练功,就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用吃药打针。有了功,就有了一切。在这个观念影响下,有的人生病了,拒绝吃药打针,结果命丧黄泉。 ")!行为“亚健康”。“亚健康”是表现在行为上。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有的人总有行为失常、无序、不当等的表现,这便是行为“亚健康”。行为“亚健康”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从个体自己对行为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和经验来看,行为亚健康源于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失控、错控等。有的人在大众场合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有的人在公共场所衣官不整,行动随便;有的人随地吐痰,乱仍果皮;等等。这些现象是经常见到的。 行为“亚健康”状态的存在,不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会对个体自身的发展及群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力量。小则影响社会形象,大则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让每一个行为都体现现代化的精神和意味,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限制、诱导、矫正、治疗“亚健康”行为,恢复行为的常态,保持行为的应有之态。 %“亚健康”广泛存在的主要原因 导致“亚健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要求高效率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竞争异常激烈, ? - ! ?./01213/4305617898:6;,/?%##",@87A%%,B8A"%,C8D47B8A%-,万方数据

亚健康状态自评表

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 (压力程度) 没轻中偏严 有度度重重1.近来时常觉得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1 2 3 4 5 2.近来常有恐慌之感,似乎有灾难要发生……………………… 1 2 3 4 5 3.后背痛,肌肉酸痛……………………………………………… 1 2 3 4 5 4.日子过得挺灰暗,常感到压抑………………………………… 1 2 3 4 5 5.心跳得厉害,呼吸也不顺畅…………………………………… 1 2 3 4 5 6.工作1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头脑也变得迟钝………… 1 2 3 4 5 7.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有逃避的愿望………………………… 1 2 3 4 5 8,工作感受不到乐趣和成就,完全成了一种负担……………… 1 2 3 4 5 9.睡眠质量差,且早上起床后仍感到头脑昏沉………………… 1 2 3 4 5 10.工作效率下降,上司已表示了对你的不满………………… 1 2 3 4 5 11.食欲减退,即使符合自己胃口的饭菜,也感到索然无味… 1 2 3 4 5 12.常感到疲惫,渴望休息,通过休息也难以恢复……………… 1 2 3 4 5 13.体重明显减轻,早上起床后常是眼眶深陷,下巴突出……… 1 2 3 4 5 14.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难重重,自己也感到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1 2 3 4 5 15.不再热衷于朋友的聚会,以至于许多好朋友长时间不来往… 1 2 3 4 5 16.早上起床后,有持续的头发掉落,近期经常如此…………… 1 2 3 4 5 17.感到火气很大,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 1 2 3 4 5 18.手脚总是冰凉的……………………………………………… 1 2 3 4 5 19.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样的事近来总发生 1 2 3 4 5 20.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新事物,对他人的成功则是既羡慕 又嫉妒…………………………………………………………… 1 2 3 4 5 21.社会发展得太快,感到无所适从,认为时代已将自己抛弃… 1 2 3 4 5 22.性欲减退,对配偶的亲昵动作无动于衷,暗自怀疑自己的性能力1 2 3 4 5 23.感到孤独,满腹的心事,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1 2 3 4 5 24.感到自己挺可怜,希望有人能保护自己……………………… 1 2 3 4 5 25.事情一多就感到心情烦乱,有应付不了的感觉……………… 1 2 3 4 5 26.配偶和孩子对自己不满意……………………………………… 1 2 3 4 5 27.生活没有了激情,很少碰到使自己开心的事,整日茫然地过日子1 2 3 4 5 28.容易感冒,流感一来,自己必感冒…………………………… 1 2 3 4 5 29.对城市的污染、噪声、拥挤非常敏感,实在难以忍受,渴望清静1 2 3 4 5 30.感到事情变得很糟糕,且看不到改善的征兆………………… 1 2 3 4 5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_目前中青年人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1]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分析目前中青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目录 一、前言 (1) 1.心理压力的含义 (2) 2.构建心理平衡 (2) 3.心理压力的根源 (2)

4.心理压力对人体的影响 (3) 4.1产生心理压力时的情感变化 (3) 4.2产生心理压力时的躯体反应 (4) 4.3产生心理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4) 4.4行为举止改变 (4) 5.解决问题 (5) 5.1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 5.2改变思维方式 (5) 5.3反省 (5) 6.如何自我调整 (5) 7.接受帮助 (6) 8.消除心理压力的黄金准则 (6) 9.结论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亚健康是指身心所处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中青年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从社会(群体)压力、个性特征、生活态度等方面分析导致压力与竞争的社会心理原因,提出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根源影响防御措施 1、心理压力的含义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里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能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降低、记忆力下降和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嫉妒、神经质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任何令人愤怒、沮丧、不愉快或紧张的事件都可能导致心理压力。令某些人产生心理压力的事件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是享受。有人因为压力而兴奋不已:赛车选手与登山运动员热衷于体能的挑战;有人喜欢在恶劣的气候下出海或投身于救生工作;还有的人情愿在高层建筑甚至高空中工作。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对机体有益。当我们被迫面对挑战或完成不愿从事的工作后,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能体验超越完成任务本身的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刻意营造适度的紧张气氛,为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社会秩序。特别是反复、持久而严重的心理压力,最终不仅会失去心理压力的积极效应,而且可能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个体有能力独立消除心理压力。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但只有极少数人因此而罹患严重的身心疾患,并需要专业人士的治疗。 2、构建心理平衡 对事物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引发心理压力的事件的重要性与个体自我调整能力(可变度大)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心理压力的程度。这个平衡关系包括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发事件、躯体反应、情绪变化、行为举止及原发事件的意义(是否令人愉快、悲哀或是无关紧要的)构成。若个体无法自行调整心理压力,有时会导致躯体症状。 心理压力的程度=潜在的引起心理压力的事件+对事件的反应(躯体的、情感的或行为的)+事件的意义(导致高兴、悲伤或不在乎) 3、心理压力的根源 生活中太多太快的变化常常造成压力,因为与之相协调的应变要求往往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总的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如一年)里,意外事件发生得越多越快,心理压力产生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心理压力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重要性有关。毋庸置疑,婚姻、发财、生育等喜庆事件与失业、意外、家人的病痛等不愉

亚健康论文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竞争、紧张、冲突、焦虑、抑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等)。亚健康有五大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以下具备第①、②、③项可诊断为亚健康状态,加上④、⑤、⑥任一项即可判断为亚健康状态的类型。①已经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6个月以上,通过系统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 ②无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或原有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理损害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③尽管患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④具有以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以躯体性亚健康为主);⑤具有急躁、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以心理性亚健康为主);⑥具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以社会交往性亚健康为主);亚健康的预防:结合亚健康的判定标准,由于平时不吃早餐、过度熬夜等导致健康受损,应付考试,熬夜晚起等症状,而且有持续性或反复性疲劳或极易疲劳,表现为:睡眠休息后不能缓解;严重时,日活动量减少≥50%,学习负担重,升学、就业的压力日益增大,加上对环境和社会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希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等,常会导致情绪和社会行为的不稳定,判定自己患有亚健康症状。1.适量和平衡的膳食,像维生素、脂肪类食物、蛋白质、纤维素、糖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在每天的膳食中一样都不能少。 2.有足够的体育运动量,以促进肌肉生长、血液循环、培养进食欲,也有助于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3.乐观的精神、平和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健康可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4.足够的睡眠。睡眠能使人体自我恢复,修复损伤组织,并保证合理的生长。5.修复损伤组织,并保证合理的生长。6.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7.保护牙齿。牙齿有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功能,为消化食物做准备。另外来自病牙的细菌,可将产生带至全身。8.定期体格检查,包括牙齿检查。9.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穿着要舒适。10.保持正确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势。远离亚健康,每天笑一笑,运动一小时,晨起一杯水,日间一份果,睡前一杯奶,珍惜健康,维护健康,创造健康,享受健康!

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的皮肤 亚健康的皮肤平时看没有什么特明显的标致,但细胞的新陈代谢、微循环、水电解质已出现障碍,从外主要是黯淡发黄、干燥衰老、 油脂分泌过旺或脸上血丝及敏感度增加。如果你的皮肤也有以上类 似的情况,那就说明你的肌肤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二、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1.及时调整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不管是长期还是暂时的睡眠不足,都会造成不良的情绪,包括烦燥、易怒、精神不能集中、承受疼痛的能力下降,等等。同时,长 期睡眠不足,皮肤会变得粗糙暗黄,色斑、粉刺等随之而来。经研 究发现,睡眠不足还是造成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原因之一。这可能 与人体在睡眠不足时会释放更多的造成紧张的激素有关。这类激素 还会造成器官炎症,诱发心肌梗死等许多危险病症。 2.培养兴趣,充实生活 兴趣爱好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 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防止亚健康的转化。 3.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积极心态比运动更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研究首次证实,下意识地 接触积极信息能促进身体健康,甚至超过六个月运动带来的好处。 4.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由内而外进行调理,是亚健康皮肤人群首先需要注意的。维生素A、C、E、B6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从内部加强肌肉的防御系统, 对付色素沉积,破坏自由基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所以,亚健康皮 肤的人要多吃新鲜蔬果。因为新鲜的水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可满足人体的需要,如苹果、柚子、猕猴桃等。 5.增加户外体育活动,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运动的好处很多,坚持定期运动的人,身体总是比一般人来得健康强壮。运动让我们吃得香,睡得好,身心愉快,还能减少各种疾 病的发生。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根据“用进废退”的规律,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众多学者认...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众多学者认为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1、心理失衡 古人云: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现在高度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凌乱,素不宁心,不仅会引起睡眠的不良,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的调节,进而影响到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啊! 2、营养不全 现代人的饮食往往都是热量过高的,营养素也是很不全的,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的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比较短、营养成分偏缺,就会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 3、噪音、郁闷 科技发展、工业进步、车辆增多、人口增加,这就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变得非常狭小了,其实是倍受噪音干扰,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的发生。 亚健康有什么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

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如何远离亚健康 1.「合理的饮食搭配」 多吃一些蔬菜,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所以,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适量外,还可以补充sod经典含片,sod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抗肿瘤、抗辐射损伤、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精英阶层、精力不济的中老年人、青春活力衰退的女人具有显著的细胞能量支持。 在进食质量上全面、完全,因为人要适应环境,要与天相应(天人合一),那么人体内的元素也必须要样样齐全。缺少就完不成人体的生理运转,就会发生生理障碍。因此必须样样都吃,杜绝挑食、偏食。 2.「工作中劳逸结合」 工作繁忙会导致人身心俱疲,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

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 1.早上起床时,是否有持续的头发丝掉落? 2.是否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3.是否有昨天想好的某件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4.是否有上班的途中,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 5.是否有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一种自闭症式的渴望? 6.是否有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上司已明显表达了对你的不满? 7.每天工作一小时后,是否就感到身体倦怠,胸闷气短? 8.是否有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 9.是否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如嚼干蜡? 10.是否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 11.是否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 12.是否不再象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 13.是否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

14.是否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今天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隐,下巴突出? 15.是否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 16.是否性能力下降.昨天妻子(或丈夫)对你明显地表示了性要求,但你却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性欲望.妻子(或丈夫)甚至怀疑你有外遇了? 在上表中,如果您选择答案中有10个以上回答“是”,那么您属于疾病边缘。 如果您的答案中有5-9个回答“是”,那么您肯定是亚健康状态。 如果您的回答仅有4个以下回答“是”,那么您的健康状态还不错,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5、怎样预防亚健康

三、《怎样预防亚健康》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能自觉地参与,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运动技能:掌握有关健康和亚康的基本知识,认识“亚健康”状态,了解“亚健康”的危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户外健身活动。 3.身体健康:通过学习,掌握预防和改变亚健康方法,懂得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及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各种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5.社会适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重点: 预防亚健康,改变“亚健康”状态。 三、学习难点: 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 四、学习内容: (一)、远离亚健康 通过提问引出主题。(提问:什么是健康?)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阐述) 1.健康的概念:健康指的是生理(身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社会健康(人际关系正常)和道德健康。 2.亚健康状态概念: 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3.亚健康状态的24种症状: 浑身无力、容易疲劳、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4.亚健康的危害: 会使人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方面不适,在心理上使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来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1.心理素质“亚健康” 学习上的焦虑: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把成绩不好完全归于客观原因;学习压力过大,紧张不安,考试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现情绪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烦 意乱,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退步等症状;有的学生心理焦虑不安,上课时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那么你对亚健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亚健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其中陈国元、陈青山、刘保延、陶茂萱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从中医的角度对亚健康的概念、常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明确描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

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亚健康的分类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①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②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③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3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亚健康的鉴别诊断有些学者认为,亚健康与国外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回事,都是对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躯体心理症状的研究,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美国是最早开展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研究的国家。199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正式命名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确定了定义。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组(由美国牵头,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研究者共同组成)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 慢性疲劳综合征定义: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