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 •彩陶

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器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

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mian )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郊半坡村。从其造型来看,主要以圆为其造型语言。从其纹饰

来看,多采用动物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一般采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Question: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原始艺术是原始人类生活的直接表现或反映,

对生活的寄予的向往。在纹饰上选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物作为原形。如动物纹,人面纹等。

因为他们在渔猎生活中,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以及再现生活中的活动的场景,客观上有利于表现,主观上一般对某些动物有某种原始宗教性的崇拜,寄托他们对生活的某种向往。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现为代表。在半坡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平较

高,影响也较大。从造型上看,庙底沟典型器型为“小底鼓腹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从纹饰

上来看,一变半坡类型的直线纹为曲线纹,广泛使用曲线和圆点,形成活泼多边的装饰效果。岀现蛇纹装饰。

马家窑文化受仰韶文化影响,主要出现在甘肃,青海地区。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三种类型。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饰在庙底沟的基础上获得了更高的发展。从造型上,较前更为丰富多

样。从纹饰上,将曲线纹发展到了极致。其中以旋涡纹最为典型。

半山型: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其造型和装饰技术都到达了彩陶工艺的顶峰。造型

短胖敦厚。纹饰根据不同装饰部位做不同的处理。

马厂型:首见于青海乐都马厂。

发展趋势:由中原发展到西北。半坡型具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马家窑和半山型则是彩陶

造型与纹饰装饰工艺的顶峰,马厂型为彩陶文化的终结。

2•黑陶

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于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名为龙山文化。

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黑陶与彩陶相比,采用轮制等技术,造型更复杂精致,表现出挺拔的的阳刚之美。典型器型有高足杯。小结:彩陶工艺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无论其造型还是其文饰,无论是其品种还是其功能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水平。尽管某些文饰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大都带有强烈的装饰性,而且还体现出对装饰艺术的总多法则的运用,如对比、均衡、变化、统一、虚实等。其抽象性的造型语言至今仍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和借鉴意义,并为后来的青铜艺术提供了丰富而精美的范本。

原始工艺中,实用性重于装饰性,认识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并充分的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决定性的影响,这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常采用表号性的手法,抽象性的语言来突出形象特征和装饰效果。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

1、青铜: 指在红铜中加入锡、铅等冶炼成的一种合金。天然铜色红,称为红铜;加入锡铅以后,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青铜的主要优点:1>点低,容易掌握铸造过程

2> 度高,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

3、制作工艺的演变:冷煅T热铸

浑铸T分铸

冷煅用于制作简单器型。

浑铸的早期多为一模一范一器。范有内范和外范之分,内范和外范之间的空隙就是青铜

器。

对一些器型复杂且附件较突出的器型,则采用分铸法,分几部分铸造,然后焊接合成。以范的材料分,有陶范法和蜡模法(失蜡法),后者用于制造精美器型。

4、青铜器器型和纹饰的时代特征:青铜器的形制极为丰富,根据功能分类,可分为:食器(盛食器

和煮食器),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水器,乐器,兵器,以及日用杂器。

至于理器则是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于祭祀和典礼的陈设而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5、青铜器的纹样分类:几何纹:云雷纹(也称回纹,圆形的是云纹,方形的是雷纹)、涡纹、环带

纹、窃曲纹动物纹:饕餮纹(tao 阴平tie 去声)饕餮纹常配有云雷纹以烘托其神秘气氛。

夔纹(kui 也称夔龙纹)夏代是萌芽期,造型简单,工艺粗糙,纹饰极少,商初是发展期,不仅形制更为丰富,纹饰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两层纹饰,三层纹饰,且多以神秘的动物纹为主,一变夏代古朴风格

为庄重神秘之感。商末至西周,是整个青铜工艺的鼎盛时期,器体厚重,纹饰精美。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模印的装饰手法,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时纹饰造型繁琐细密但显得有些平板呆滞,缺乏生机;而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于青铜器纹饰之中。如《宴乐水陆攻战纹壶》概括的说:夏代古朴,商代神秘,周朝春秋时以秩序见长,战国则以活泼取胜。

二.陶瓷创烧了白陶和釉陶,在釉陶的基础上创烧了原始青瓷。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 胎质不同,陶用普通黏土,瓷用高岭土

2> 烧制温度不同,陶800 C,瓷1300C

3> 陶无波化现象,瓷无波化现象

4> 陶有一定的吸水率,而瓷的吸水率极低石英石和黏土配制成釉料,涂在陶胎表面,烧制成彩陶。涂在高岭土胎表面,烧制成瓷器由于釉料中有铁,呈青灰色或黄绿色,故称原始青瓷。

三、玉器随着社会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进一步重视,商周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统治者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文化因素。

小结要点:

时代变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奴隶主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

周代的韵律美:周代统治者认为商亡于酒色,下令禁酒,酒器被食器代替;周主张礼治和社会秩序,这些都体现在了该时期的工艺品上。

春秋战国的活泼:百家争鸣,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是成为青铜装饰的主题之一。思考题:技术与工艺的关系,举例说明

参考提示:陶到瓷,红铜到铜,制铜工艺的进步等

第三章两汉的工艺美术(1)

2007 年04 月02 日星期一17:35

一、雄浑大气的秦汉雕塑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具

有现实注意风格;汉代雕塑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具有南方楚文化写意与象征的风格。后者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风格衍变的主流。

1 、陶塑,又称陶俑,是陪葬时使用的人物和器物模型,主要是素烧的红陶。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

省临潼县骊山北麓。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上,海带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

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汉代典型陶塑有: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2、石雕秦无石雕存世汉代有大量石雕遗存至今,以霍去病墓前石雕最为出色。该石雕依石造型,以神取胜,富于整体感和力度感,饱含生命力,石西汉雕塑划时代的作品,也是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这种“写意”的创作方式逐渐成为中国造型艺术的主流。

二、古朴稚拙的画像石、画像砖

定义:汉代石道教盛行的时代,时人事死如事生,厚葬之风盛行,画像石和画像砖就是用来装饰墓室或祠堂的石刻和陶砖,是汉代特有的艺术珍品。

画像石以山东最为丰富:山东地区画像石早期以孝山堂(郭巨祠画像石)(山东长清县)为代表;中期画像石以武氏祠(山东嘉祥县城南)为代表;晚期以沂(y丨)南(山东沂南县)为代表。

艺术特点:画像石和画像砖在人物处理上都以线造型,以剪影法从测变表示人物的动态和性格, 人物造型具有古拙质朴的特点;在构图处理上用分割法丄用三点透视扩大了所要表现的空间;在画面安排上用填充法」留余白,画面紧凑,富于装饰美;同时,画面中无论人物,动物,景物,一切都在动中,富于一种生命力的动感。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2007年04月02日星期一17:37

一、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上混乱,精神上自由、解放、富于热情和艺术精神的时候。主要把握以下主要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的影响:

1、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宗教艺术得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

社会的工艺水平。

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

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岀展现人类世界的清

新可爱。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特点和成就

1、以邺城为代表的新的都城布局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特点:

不同于以前都成不规整的形状,邺城的布局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短。

宫殿和居民区分开。中部的南北方向的中心轴线安排重要的宫殿,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邺城的

规整的有中轴线的封闭型都城,体现了古中国人的皇权思想,为唐都长安城的规划提供了典范。

2、佛教建筑的大量营造

从建筑的类型看,佛教建筑可分为佛寺、石窟和塔三种类型。

1>佛寺的布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心佛塔式,另一种是佛寺。

2>石窟在中国北方较多,因地制宜建造,有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结合了木结构建筑)、山西

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石窟是对佛寺的模仿。

3>塔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有重叠)、楼阁式、密檐式(河南嵩山嵩岳塔)、

金刚宝座式。

三、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以及对后代中国的影响。

陶瓷从东汉末年陶瓷烧造技术成熟后,瓷器的制造一直延续到现在,较青铜器,漆器等有一下主要优点:

1、制造成本低廉

2、易于造型和装饰

3、轻便清脆,便于清洗,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4、类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使用者能获得心理满足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四、染织与服饰以及中国内外文化交流染织服饰是南北朝时期最能够体现中国内外文化交流的的工艺形式之

一。

染织技术在这个时代进步不大。三国时期的马钧对改善织机作出了突出贡献,织物以三国的蜀锦最为出名。

外国西域文化对我国染织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中国丝织品采用了有异域特色的图案。

另外西域织物直接影响中国染织。波斯、印度甚至希腊都是影响中国染织的国家。这就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织物图案呈多元化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住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服饰。一些胡服因素被吸收到中原服饰中。隋唐工艺美术

2007 年04 月02 日星期一17:38

一、唐的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唐的主要时代特色是容纳百川的大唐气象,处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这使得隋唐时代的工艺美术都有一种开放和博大的气魄。反映在工艺文化上,是造型的饱满、色彩的浓艳、品种的丰富。唐的开放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工艺美术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唐代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意义

1、长安城:长安城的布局(大处)继承了古代的都城布局传统,规划性很强,很大限度体现了城市的

实用功能。长安城有如下重要特点:

1>城市外部轮廓和内部区域的轮廓基本为方形,整体给人以相当规范的感觉。2>在城市规划上,宫城区、皇城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各不相因。分开的做法既方便城市的管理,又增加了皇室的神秘威严感,为后世所采用。划分城市区域的主要是一些街道。3>各区域基本呈东西对称格局。

唐代宫殿(小处)风貌:外设围墙,围墙上辟门进出。围墙四角设四座角楼,殿堂建于围墙内中央,墙内宫殿其他的地方配合园林。建筑和环境融为整体。

唐代宫殿布局对后世宫殿设计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也影响了邻近的国家。

2、佛教建筑唐时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中国化完成。出现极有规模的佛教建筑。

佛光寺大殿唐代的佛塔基本保持了简洁雄伟的风格,一般没有装饰,内建有楼梯,唐代佛塔既有宗教性质,又有游乐性质,有文化意义同时增加了实用功能。典型佛塔:大雁塔

唐代建筑之最:

最出色的敞肩石拱桥——安济桥,最宏伟壮丽的都城——长安城,中国现存最古老木结构建筑物——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宫殿——麟德殿。

三、唐代陶瓷的主要成就

“南青北白”在唐朝已成定局。白釉瓷和青釉瓷也成为后世瓷业的两大主流。烧制白瓷比较著名的是北方的刑窑,青瓷比较著名的是越州窑和岳州窑。越窑的中心窑场在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海地区,今在浙江慈溪

县内。越窑历来誉为诸窑之首。

越窑特点是胎薄,坚硬细腻,釉色均匀青翠,始于饮茶。为宫廷生产的又叫

秘色瓷越窑装饰方法多样,造型也有新的式样。典型器型有双龙耳瓶。洞庭湖地区,以岳州窑为代表,越窑最早使用匣体。

青花瓷:是以钻蓝为颜料,在瓷胎上绘制花纹,然后涂一层透明釉,在1200C的高温下烧成。

彩瓷,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多种瓷器。釉下彩绘瓷由长沙窑创烧,长沙窑又称铜官窑。现在素胎上画彩,然后涂釉烧制,烧成后彩绘不褪色。釉下彩打破青、白单一色调。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绘成花朵、斑点等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所谓色彩,不能理解为只是三种颜色,其实

可多可少。造型与雕塑结合。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常作为陪葬明器。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宋代工艺美术

2007 年04 月02 日星期一17:40

一、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宋代工艺美术风格

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

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

二、宋瓷,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按体系分,分别有“

1 、青瓷体系

汝窑(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官窑:皇家自办,烧制御用瓷器,有“紫口铁足”成为南宋瓷器精品。哥窑与龙泉窑(即弟窑)(浙江龙泉县)哥哥章生一弟弟章生二哥窑瓷器最大特点是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弟窑,既龙泉窑钧窑:河南省禹县,以绚丽多彩著称于世,突破以铁为呈色剂,创造铜红釉窑变技术。

2、白瓷体系

定窑(中心窑场位于河北曲阳县灵山镇)磁州窑:宋代著名民间窑,以白地黑花剔刻装饰最有特色。

3、黑瓷系:釉汁的铁含量达到8%,瓷呈纯黑色

建窑:福建建阳县水吉镇

吉州窑:江西吉安永和镇

宋瓷特点:

1 、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

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 、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

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三、宋代家具

宋代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改变中华阿民族自商周以来的跪地而坐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时期。宋代家具受建筑影响,改变以往的“箱形壶门”结构,大多采用洗练单纯的梁柱式框架结构,方方正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

四、宋代服饰风格特点宋代服饰总体上看是保守的。官府尚古制、古朴、典雅、自然。民服素雅,简朴。宋代服饰这一风格,与北宋统治者推行儒家思想有关。官服等级森严,去除唐时不合礼制的部分。

五、关于漆器及纺织的一些名词雕漆:又称“剔红”,先在漆胎上涂上十道朱色漆,再刻花纹,达到浮

雕效果。此外还有“剔黄”、“剔绿”、“剔黑”等品种,根据漆色而定。朱黑相间称“剔犀”,有朱,黄,黑,既所谓“三色更叠”,则称“剔彩”。

金漆:有戗金,描金,戗银,填彩等用金粉作为装饰的漆器。主要有戗金和描金。戗金:宋代的一种新的工艺,先用特制的工具再漆面上刻花,再在刻纹中上漆,最后填以金粉。填银称为戗银,填彩称为填彩。描金是用金粉在漆器上绘画花纹,又称“泥金”。

嵌螺钿:螺钿就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粘贴在素镜上。金银平脱:金银平脱则是将金银薄片刻成各种纹样,粘贴在素地上,全面髹漆数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十分贵重。

缂丝:又称缂丝,是宋代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依照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图案花纹凌空而视,犹如雕镂而成,花纹两面相同。

元代的工艺美术

2007年04月02日星期一17:40

一、元代的时代特征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性格、宗教、风俗、习性、文化等因素给工艺美术带来了新的面貌。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结束了唐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国内几个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分裂

局面,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蒙古帝国征服过程中,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形成这个时期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宗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元工艺美术在一定陈独上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蒙古族游牧文化和蒙古贵族的审美情趣。

二、元陶瓷的贡献元代开始,南方的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除了烧制青、白瓷,还创烧了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其釉层较厚,白中微泛青色,有如鹅蛋色泽,顾称卵白,为

元永乐薄胎甜白瓷的前身。因常印有“枢府”二字,又俗称“枢府器”。

釉里红和釉下彩青花的烧制是元代瓷器最突出的成就。

釉里红:以铜为呈色剂,难度较大,初创阶段釉里红发色多不纯正。后创两种技法,一名“釉里红拔白”,绘红前在胎上刻画轮廓以及细部,后用铜红料涂在纹饰周围空地,形成红底白话效果;二是白地红花效果,将铜红料成片涂称图案。

青花釉里红:将釉下彩青花和釉里红结合起来,用钴料和铜红料描绘或涂抹颜色。还有法华和五彩两种花彩

元瓷器器型特点:硕大厚重器多装饰特点:刻花、画花、印花、贴花、堆塑、镂雕主要用于青白瓷、卵白瓷、青瓷装饰,青花、釉里红、五彩等主要采用绘花手法。“青花凤首扁壶”为元青花经典之作。

元代绘花装饰纹饰繁密,主辅结合,绘制精美,绘花主题装饰有三类,一个为整幅,图画为主;二为动物;三为植物。

三、纳石失的发展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石失”。元代加金织物,有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

纳石失的发展原因是原料充足,黄金和蚕丝较丰富。西域金绮工匠大批迁入。

四、黄道婆的贡献

松江女艺人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经自己改造后带回家乡。其贡献主要在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两方面,推广和改进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自黄以来,棉织业迅速发展,对改变中国人民穿衣习惯有重大意义。

五、元代漆器工艺元代漆器较著名的有:雕漆、戗金、螺钿等雕漆:主要装饰方法有:剔红、剔犀、剔彩。

剔红名家:张成、杨茂。日称漆业为“堆朱

杨成”。

戗金,又名沉金,日本称“沉金”。

螺钿

六、金属加工工艺及玉器等其他术语(课本结尾有解释,这里就不多写了)

珐琅:名品有朱碧山传世精品银质酒具槎(ch a )杯。日本收藏的唐代银胎掐丝珐琅镜为我

国最早珐琅器条脱:一种首饰,也作“跳脱”、“腕阑”、“臂钗”。手镯一类的臂饰。

春水玉

秋山玉第一件巨型玉雕作品“渎山大玉海”

明代工艺美术

2007 年04 月02 日星期一17:42

一、明代工艺美术的总体风格特征,最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开创性的成绩

明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期。明初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其风格既不同于宋的纤巧工细,又不同于元的粗犷豪放,而有质朴敦厚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代表,很值得借鉴。

另外,明代文人画的兴盛为明代工艺美术题材的丰富,技巧的提升提高了帮助。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的指导、设计、制作,总结了许多理论著作,一些方法、制作原理和经验总结对后世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明代工艺美术与世俗民众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自由、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浓重生活气息。民间装饰图案大量吸收了传统民俗中的吉祥符号。

二、陶瓷明景德镇陶瓷一枝独秀,称为“瓷都”,景德镇瓷器按工艺分为一下四种:1、釉下彩:明釉下

彩主要有釉里红和釉下青花。

青花: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青花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

2、釉上彩:釉上单彩,红绿彩,釉上三彩和五彩。素三彩为三彩中特殊品种,以黄、绿、紫三色彩釉

为主,没有红色,呈色素雅,故称“素三彩”。

3、斗彩:又称逗彩,指釉上彩和釉下彩拼逗成彩色画面。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相结合的完

美之作。

4、颜色釉白瓷。以永乐甜白瓷为代表。甜白瓷除一部分素面外,还有画花和印花装饰的。红釉。以永

乐红釉烧制最佳。称“鲜红”,宣德还创造了豇豆红这个品种。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

黄釉

绿釉

三、明代刺绣的发展以及顾绣的贡献明代刺绣工艺形成南绣和北绣两支,以实用绣为主,南绣以“顾绣”为代表以“画绣”最有名。明进士顾名世一家内眷几代精于刺绣。最有名的是儿媳韩希孟,她的刺绣北称作“韩媛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元名迹方册》就是她的修作。

顾绣的特点是选择绣稿以模仿古人名迹,丝理与画理结合,继承了宋以来画绣技法的优良传统,对清代江南地区画绣的发展影响很大。

四、明代金工代表景泰蓝和宣德炉景泰蓝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正式学名应为铜胎掐丝珐琅。人们认为初创时只有蓝色或认为景泰年间多用蓝釉作底色,故称“景泰蓝”。蓝非专指蓝色。制作过程包括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镀金。

宣德炉时明朝王室祭祀宗庙及陈设玩赏的铜制器皿。

五、明式家具制作特点和风格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采用硬木,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

见,结构方面采

用小构建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既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又富有典雅之美,使艺术和实用相结合,明家具极少髹漆,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洁的风格。具有这种特色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明代家具可用四字概括为”简、厚、精、雅。明家具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体,做工以及装饰美,而且在于其蕴藏了一种浓厚的民族精神,极具东方神韵。

六、明代竹雕明代竹雕工艺兴起,以江南为盛,有竹根雕竹片雕等,代表性的流派有金陵、嘉定两派。金

陵派有濮仲谦创立。

嘉定派创始人为朱鹤。与其子其孙合称“嘉定三朱”。

七、本章后(P170)的术语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 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器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mian)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首先发现于西安东郊半坡村。从其造型来看,主要以圆为其造型语言。从其纹饰来看,多采用动物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一般采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Question: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原始艺术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原始艺术是原始人类生活的直接表现或反映,对生活的寄予的向往。在纹饰上选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物作为原形。如动物纹,人面纹等。因为他们在渔猎生活中,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以及再现生活中的活动的场景,客观上有利于表现,主观上一般对某些动物有某种原始宗教性的崇拜,寄托他们对生活的某种向往。 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现为代表。在半坡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平较高,影响也较大。从造型上看,庙底沟典型器型为“小底鼓腹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从纹饰上来看,一变半坡类型的直线纹为曲线纹,广泛使用曲线和圆点,形成活泼多边的装饰效果。出现蛇纹装饰。 马家窑文化受仰韶文化影响,主要出现在甘肃,青海地区。有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三种类型。 马家窑型:马家窑型饰在庙底沟的基础上获得了更高的发展。从造型上,较前更为丰富多样。从纹饰上,将曲线纹发展到了极致。其中以旋涡纹最为典型。 半山型: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其造型和装饰技术都到达了彩陶工艺的顶峰。造型短胖敦厚。纹饰根据不同装饰部位做不同的处理。 马厂型:首见于青海乐都马厂。 发展趋势:由中原发展到西北。半坡型具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马家窑和半山型则是彩陶造型与纹饰装饰工艺的顶峰,马厂型为彩陶文化的终结。 2.黑陶 存在于黄河中下游和渤海湾地区。于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故名为龙山文化。 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彩陶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7000-4000年前) 泥条盘柱法和捏制法,在一种手制的棕红色陶坯上用红黑二色绘制图案,然后经800度的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 1、分布地区:黄河中下游 2、类型: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花卉纹彩陶钵)、马家窑型(舞蹈人纹盆)、半山型(首 次出现红色)、马厂型(早期有红色晚期以黑色为主) 二、黑陶工艺: 1、龙山文化:轮制法特点:黑光薄棱 三、玉器: 1、良诸文化:以玉璧、玉琮为主,主要是观天测地的工具 2、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内蒙赤峰) 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青铜的成分,红铜加锡的合金 1、作方法:陶范法、失蜡法 2、炊器:鼎(煮肉)鬲(做主食)甗(蒸食物) 3、食器:簋、簠、盨、豆(盛肉酱) 4、盛酒器:尊、壶、卣、彝、罍 5、饮酒器:爵、角(祭司用)、觚、觥、觶 6、温酒器:斝、 7、盉 8、水器:盘、匜(舀水)、盂、鉴:照面用 9、乐器:鼓、铙、钟、铃10、剑、刀、钺、戈、矛 代表作: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佰矩鬲虢季子白盘剥春秋:越王勾践宝剑、莲鹤方壶 司母戊鼎: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罕见,1939年出土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商代晚期王室用物,长方形口部两个直立大耳下有四个柱形足。高1.33米重875公斤。 战国秦汉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艺术:铸造方法:金银错和失蜡法、鎏金 代表作:战国:曾候乙编钟、金银错龙凤案秦汉:铜车马汉代:鎏金长信宫灯、金银错(博山炉)、金银错(狩猎纹的铜车饰)、马踏飞雁(青铜奔马) 二、陶俑艺术:秦兵马俑:1974年秋天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骊山陵东侧发掘了巨大的秦兵马俑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武士俑约8000个,身高均在1.80米以上1.90米以下每个体重500斤,身披战袍,足蹬战靴,手执各种青铜武器真实再现了当年秦王的千军万马,内平六国、外却匈奴的雄伟壮观的军阵场面。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地下雕塑博物馆,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六大奇迹。 艺术成就:体形高大,数量众多,写实的手法,反映了秦代的劳动人民在选土、雕塑、烧窑、着色等方面的聪明才智。 代表作:说唱俑(四川成都回天镇)东汉时期 四、汉代丝织工艺: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重要出土文物,1972年发掘,出土3千余件,墓主人辛追年50岁,尸体保存完好,素纱单衣仅重49克. 五、石刻:陕西霍去病墓前大型纪念碑式石刻:马踏匈奴 四神纹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蛇缠龟) 代表春秋夏冬、东西南北 著名的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出现莲花纹和忍冬纹样,六朝时期主要品种:鸡头壶、莲花尊 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 一、陶瓷工艺:1、青瓷:越窑(浙江省)釉色优美茶圣陆羽称赞“类冰类玉”代表作:凤首龙柄壶 2、白瓷:邢窑(河北临城)“类银类雪”代表作:白瓷烛台 3、秘色瓷(青瓷)越窑的精品 4、唐三彩:低温铅釉陶器。载乐驼俑

原始社会的美术复习资料

原始社会的美术 1、原始时代的美术的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及器物装饰画)以及建筑和编织工艺等。 2、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具有混沌性特征。 3、陶器的制作方式是:用水调和粘土塑造成型,然后在火上烧烤一定时间。 4、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_和出展农业与畜牧业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5、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彩陶上。彩陶出现在距今七千年到三千年之间,繁荣期长达三千年之久。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6、彩陶装饰类型可分为: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和人物纹样四类。其中,几何纹最多,人物纹最少。 7、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 8、彩陶描绘手法可归纳为: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 9、陶塑的创作手法:模仿性、幻想性、抽象性。 10、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在时间,分布地区上有不同,有人把马家窑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型态,称为“甘肃仰韶文化”。 11、马家窑类型彩陶代表着整个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作品纹饰装饰面积大,有满,平,均的特点;代表作品: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12、西安半坡类型彩陶器形,最有特点的是: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1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南,(即黄河下游地区)。 14、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彩陶艺术被称为我国一切造型,图案的出发点。 15、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陶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16、庙底沟类型以河南陕县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7、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个文化体系。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辅以采集、渔猎和饲养牲畜。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前3000年左右。 18、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19、马家窑彩陶画基本以黑、红两色组成,以黑色作为基本框架主色,再辅以红色。当时所用黑色是氧化锰,红色是氧化铁,都是耐高温的矿物质颜料。黑者青也,红者丹也,这种以黑、红两色组成的彩陶画,也就是丹青画,“丹青”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因此,马家窑彩陶画就是中国画的历史源头,就是中国画的根。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原始玉石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品形成。 2.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趣的装饰,构成了原始 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3.陶器制作的方法有手制成型、轮制成型和模制成型。 4.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 器。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 1.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烙铸等几个过程。 3.青铜器的优点:1.熔点比较低 2.硬度可以增高 3.由于质地原因,铜液膨胀性加大,可减少气孔, 得到清晰花纹。 4.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 成为整体铸型。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5.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 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6.装饰纹样的象征阐述:1.图腾标记 2.神灵崇拜 3.驱神辟邪 4.装饰作用 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

1.《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它总结了各种工 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2.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 3.西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继承商代的艺术 风格,成康以后形成周代自己的特点。 4.窃曲纹是周代具有标志性的纹饰。 5.周代制作青铜器的目的主要是:A.祭祀祖先的祭器 B.歌颂周王的美德 C.对贵族的赏赐 D.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 6.六器为:壁、琮、圭、璋、琥、璜。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1.青铜莲鹤方壶产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中一个重要 的艺术特色。 3.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 杂的四方连续。 4.曾侯乙墓青铜尊足失蜡法制作的杰作。 5.铜镜的发展演变,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 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6.战国铜镜的工艺特点是:1.薄胎 2. 卷边 3.川子纽 4.双层纹 7.带钩是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件物品的器具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其品类繁多,技艺精湛。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时期已具有较高水平。战国以后,在漫长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种工艺美术相继涌现,并普遍有所发展和提高。在制作规模上,除了家庭手工艺外,还有官营手工艺工场、城镇手工艺作坊。官营手工艺又称宫廷手工艺,生产规模庞大,品类多,生产分工细,技艺精良。民间手工艺和少数民族手工艺也都有所发展。近代,中国工艺美术一度有所衰退。1949年以后,中国工艺美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工艺美术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史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代表作有石器、骨雕、角雕、玉器、贝壳雕刻、象牙雕刻、编织、漆器、首饰等。 石器人类在劳动中最先制成的工具和武器。中国工艺美术也是伴随着石器而产生的。人类在制作石器时,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石料的质地、形状等美的特征逐渐有所了解,并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使石器造型均匀、对称,线条流畅,石质细密,色泽美丽。在工艺上,人类使用磨制、钻孔、光亮等技法,使石器表面光滑,造型规整,并出现了石环、石珠,石坠等装饰品。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将磨光、钻孔的小石球,以赤铁矿染成红色,作为串饰,它是首饰的萌芽。大汶口文化遗址也出土了管状石珠、石环等组成的串饰。石器是石雕的渊源。也为玉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雕塑工艺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用兽骨、兽角、蚌壳等制成的工具和生活用具,并产生了骨雕、角雕和贝壳雕刻。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有雕刻花纹的管状骨坠;陕西临潼姜寨墓葬中,出土有雕刻花纹的骨笄以及作为串饰的骨珠8577颗;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打磨平整光滑、正面雕刻双头鹰图案的骨匕(进餐切肉用的工具)。此外,山东宁阳大汶口墓葬品中,还出土有镂空雕刻的象牙筒、象牙梳子,证明当时已有了象牙雕刻。 玉器玉器是在石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古人称玉为美石,它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光洁莹润,色彩美丽。在大汶口、良渚(浙江杭州良渚)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有很多精美的玉器,其中有的是工具(如玉锛,为砍平木料用),有的是珠、管、坠、玦(环形有缺口的珮玉)、瑗(大孔的璧)等装饰品,有的是玉琮、玉璧等礼器,玉质优良,器形规整,琢碾精细,纹饰流畅而清晰,已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陶器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的陶器以仰韶文化(河南渑池仰韶)和马家窑文化(甘肃临洮马家窑)的彩陶最为突出(见陶瓷史)。 漆器和编织工艺品原始的漆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现知最早的漆器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深灰色陶罐和木碗,其上以深赭、朱红色漆彩绘有谷叶纹等。编织在原始社会已很普及。在不少陶器上都印有竹编的篮纹、篾席纹,并粘附有残存的竹篾。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篮、篓、竹席竹编工艺品,竹篾刮磨光滑,编织技法已有“十”字、“人”字以及较为复杂的菱形、梅花眼等纹。 商周时期工艺美术(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商周时期,随着大

原始美术

第一章原始美术 中国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中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原始时代美术类别原始时代美术类别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和器物装饰画)建筑和编织工艺 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 (一)原始陶器艺术原始陶器艺术 名词解释——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陶器及陶器的装 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中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后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 大汶口文化三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 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4、何为仰韶彩陶? 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七千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较为少见。其中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早期,西安半坡类型:圆底钵、折腹盆、造型风格朴实愿望,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纹样一般为自然形态的再现,有几何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鹿纹盆》 中期,庙底沟类型:代表器型为大口小底、曲腹盆、纹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纹饰有动物纹主要是鸟纹和蛙纹。 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分为四类:1)石岭下2)马家窑3)半山4)马厂。器型:盆、钵、瓶、瓮,纹饰有:涡状纹、水波纹、重幛纹。代表《舞蹈纹彩陶盆》。 5、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 彩陶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宏伟,体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对物质材料进行审美加工,使其具有实用和欣赏的一门造型艺术。 第一节概说 1.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根据现有的材料证明:“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到“山顶洞人”就已经会人工取火了。 石器制作比较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祖先在劳动中进一步改进了石器制作,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了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 按血缘关系结成了“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 恩格斯:“火的运用,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火的运用,使以后的各种手工艺,比如制陶、冶金的发明成为可能。 第二节装饰的萌芽 2.装饰的萌芽,爱美天性的自然流露 根据现有的材料证明:“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到“山顶洞人”就已经会人工取火了。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经开始使用钻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使之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并开始表现出审美的萌芽。 石块、骨头、兽牙、海贝被山顶洞人制作成装饰品,根据考古发现,山顶洞人的随葬品也使用石器和其他装饰品。 骨针的制作已经比较精致,出土的骨针长约8厘米,针身圆滑,针眼狭小,针尖细锐,这是经过切割、刮削、挖穿针眼、磨光等一系列工艺制成,骨针的使用表明人们已经开始用针缝制兽皮之类的衣服,可以不再完全赤身裸体了。 山顶洞人把石块、骨片、贝壳、兽牙等制成装饰品,有的还染成红色加以美化。这些饰品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饰品了。 1966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在一个少女遗骸的项部,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在腕部也发现了用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些都是原始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是装饰的萌芽。这种爱美的表现往往具有宗教意义,审美的功利性高于艺术性。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图腾原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家族”。大约和氏族公社同时产生,每个氏族往往采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并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这种图腾演变而来的,因而保护他们,使之生活发展,子孙繁荣。这是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界敬畏,把自然物人格化,并赋予一种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以祈求达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这是最原始的宗教崇拜。 从古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祖先的平均寿命只有10岁左右,40万~50万年前,“北京人”的平均寿命为15岁,到新石器时代6000年前的半坡人只能到30~40岁。原始人短命是由于食物简陋,半饥半饱,加之自然灾害,酷暑严寒,毒蛇猛兽的侵害,以及疾病、传染病的肆虐,生命短促是可想而知的。 刺在身体上或绘刻在器皿或武器上,成为标志性的表号图案。它是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 第三节石器工艺 1.在人类最早的历史时期,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器。(木器时期,有人推断在石器时期之前

中国美术史(三)-----原始时代的陶器

中国美术史(三)-----原始时代的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较重要的有泥质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四种。 泥质灰陶是古代最普遍的陶器,表面上有绳纹或篮纹、席纹等编织纹的装饰。灰色陶器的有代表性的器形是“鬲”(三空足的煮器)。这种陶器最初大概发生在陕、晋、豫交界一带,然后传播到各种不同的新石器文化中,在西北、中原、东北和东部滨海地带,都有发现。在时代上,一直延续到今天。但陶鬲的形式在汉代就已完全绝迹,陶器表面的绳席纹装饰,在汉代以后不见。 绳席纹陶鬲的形式与装饰方法都表现了陶器与编织物(或皮革器)的密切关系。古代陶器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器皿上而产生的,目的在使其能耐火。人们逐渐便发现,成了形的粘土,脱离曾赖以成形的器皿,也可以适用于这个目的。这样,由编织或缝制技术所产生的形式,便成了陶器最初在制作中所获得的形式。因长时期的应用而成为工艺造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陶器上的绳纹装饰,后来长时期保存着,也不再是制作时的必然结果,而是有意施加的一种装饰(图 15、16)。 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 彩陶发现的地点:河南安阳后冈等地,豫西(渑池县仰韶村、广武县秦王寨),淮河上游,晋南(夏县西阴村、万全县荆村及汾水流域各地),陕甘渭河流域,洮河流域,河北、辽宁、内蒙古长城地带及新疆。最近在湖北京山、天门也有发现。其中最早发现,而又有代表性的遗址是仰韶村。仰韶村及其他性质相同的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存,但也出现在其他文化遗址上。近年来在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全部村落遗址,其遗址的完整性与丰富性都是空前的,提供了了解这一文化时代人民生活的完整的图景。

论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的工艺品

1 论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的工艺品 一,原始社会时期 整个原始社会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设计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如:南京出土的七孔石刀。 而陶器用具的设计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陶器的两个著名品种就是彩陶(马家窑尖底瓶、人形浮雕壶等等。)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白陶鬹gui)原始社会的工艺品除了上述作品外,还有呀骨雕、陶雕、染织、编制等。二,奴隶社会时期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为青铜时代。 1)商代:商代的青铜器工艺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其造型各式各样,大致分为烹饪、食器、水器、兵器、乐器,以及杂器等,装饰花纹基本上是以动物文为主如:司母戊大方鼎、妇好三联甗yan、象尊等 2)周代:青铜工艺(铜毛公鼎、甬钟、编钟等)仍是周代主要的工艺品,此外还有陶器,漆器、玉器等。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青铜艺术进入第二个高峰时期,青铜器成为个性设计的作品,开放张扬、自由多变、复杂细腻、丰富多彩、功能实用,如:莲鹤方壶、宴乐水陆攻铜战壶、金银错等。 三,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铜器、漆器、陶瓷等工艺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如:铜车马、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 秦砖汉瓦、画像石(石刻跃马、石刻立马、石刻伏虎等)、画像砖(猎虎画像砖、丸剑舞乐画像砖等。)。 染织工艺是汉代一种极为发达和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工艺品,“丝绸之路”就是靠大 量的丝织工艺品铺就的,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茱萸纹绣降色绢。 2)六朝时期:六朝时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承上启下的过度时期,各种工艺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即六朝时期,我国工艺已进入了瓷器时代,如,鸡头壶、扁壶、魂瓶、莲花尊等 此外,雕刻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隋唐时期: 隋代的白瓷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新纪元,如,试以壶。唐代的工艺非常发达,无论是织锦、印染、陶瓷、金银、木器、漆器等,都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如彩瓷的制作(黑地彩斑双系罐、黑釉蓝斑腰鼓等),和被称为奇异的陶瓷之花的唐三彩(三彩骆驼载乐佣) 4)宋代: 宋代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陶瓷工艺。如:宋瓷孩儿枕、玉壶春瓶、梅瓶、葫芦瓶、诸 葛碗、提梁壶等 宋代的染织和瓷一样,异常发达。如:宋锦和愅丝。 5)元代: 元代的工艺最有成就的,首先就是染织工艺的织金,又称为纳石失。棉织是元代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染织工艺。其次就是陶瓷工艺(烧制成了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另外玻璃工艺也得到发展,漆器工艺也得到了很大提到。 6)明代: 陶瓷方面明代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青花瓷(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五彩(何朝宗 印款达摩立像)、单色釉方面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特征名词解释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特征名词解释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其工艺美术特征也是十分独特的。本文将对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特征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最早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主要使用石头制作工具,如石斧、石锤等。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制作工具时的技艺和艺术性上。 2. 陶器 陶器是原始社会中最早的陶瓷制品,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采土、制泥、成型、晒干、烧制等步骤。陶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装饰图案多以植物、动物、人物等为主题,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 编织

编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手工艺,主要以植物纤维为材料,通过编织、织结等技术制作出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品的图案多以几何形状为主,色彩鲜艳,富有原始美感。 4. 剪纸 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原始社会中的一种手工艺。剪纸技艺主要包括剪、刻、雕等技法,常用于制作窗花、贴画等装饰品。剪纸图案多以植物、动物等为主题,寓意吉祥如意。 5. 珠串 珠串是原始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装饰品,主要由贝壳、玉石、动物骨头等材料制成。珠串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钻孔、穿线、串珠等步骤。珠串图案多以几何形状为主,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6. 竹编 竹编是原始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手工艺,主要以竹子为材料,通过编织、织结等技术制作出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竹编图案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如山水、花鸟等,寓意吉祥如意。

7. 竹刻 竹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原始社会中的一种手工艺。竹刻技艺主要包括雕刻、切割等技法,常用于制作扇面、屏风等装饰品。竹刻图案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如山水、花鸟等。 8. 雕刻 雕刻是原始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手工艺,主要包括木雕、石雕等。雕刻技艺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耐心,常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雕刻图案多以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为主题。 以上就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特征中的一些名词解释。这些手工艺虽然已经不像古代那样普及了,但是它们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和技艺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国美术史原始社会美术

中国美术史原始社会美术 一、时代背景概述 (一)人类起源(神话传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二)原始文明的发展 1、现代人体征的变化 原始古猿?一支始终是猿,另一支则导向人 茹毛饮血、食不裹腹、赤身露体、杂处群居、生命短暂 在劳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过程中,古猿人的体征体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生产工具的变化 劳动?制作工具,由旧石器到新石器 3、火的发现和人工取火 4、服饰的发明和追求 5、原始宗教:原始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二、旧石器时代美术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源于人类的劳动创造。从人类学会打制第一把石刀开始,艺术也就开始了萌芽。 考古发现的原始文物表明: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在劳动工具的制造和改进中逐渐孕育和并得到发展的。 人类从审美意识的产生到艺术品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孕育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初期(300万-20万年前)/中期(20万-5万年前)/晚期(5-1万年前) 代表文化类型: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山西丁村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 代表遗物:石器、装饰品等 石器的进化表现: ①简单加工的石器:用石片简单修制而成,如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è审美意识最初萌芽 ②深加工的石器:器形显著增多,少数石器已经较为熟练的采用

了石锤打击法。且形制略为规范,出现了较为均衡对称的三棱尖状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的石器è审美意识已经萌芽 ③磨制石器:石器类型大多能体现出规整均衡的节律感,且加工更为精细,特别是能以磨光钻孔的技术对石、骨器进行加工è审美意识进入清晰而又自觉的阶段 坦率的讲,“原始石器作为美术品”的说法太过牵强,现代意义上的的美术品应当是从美学意义出发来制作的,而原始石器仅仅是原始的劳作工具而已。 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原始石器讲究对称与材质美的倾向不是美术品的基本特点。可以说,原始美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用功能远远大于美学功能。 三、新石器时代美术 (一)陶器的产生 距今约一万年前后,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从单纯的采集和狩猎经济过渡到以农牧为主、渔猎为辅的综合经济,发明了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使用精工磨制的石骨器,掌握了制陶和纺织技术,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尤其是陶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而陶器艺术之成就,则显示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艺术高峰的到来。 (二)陶器表面加工方法 主要有这么几种: ①拍印 ②划 ③贴 ④镂空 ⑤彩绘 ⑥综合 (三)陶器器型 主要有盆、鼎、壶、盂、﹡(上规下鬲,音“归”)、杯、豆等等

原始艺术名词解释(一)

原始艺术名词解释(一) 原始艺术名词解释 1. 部落艺术 •定义:部落艺术是指原始社会中部落成员创造的艺术形式,通常通过绘画、雕刻、工艺品等表现出来,具有浓厚的古老和原始民族特色。 •示例: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的传统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图案和色彩表达出部落成员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2. 洞穴壁画 •定义:洞穴壁画是在石壁或洞穴内部创作的绘画作品,是古代人类文化和艺术的珍贵遗产,用于记录古人的生活、狩猎和宗教仪式。 •示例:法国拉斯科洞穴的壁画,描绘了早期人类的狩猎场景和野生动物,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3. 雕刻艺术 •定义:雕刻艺术是以木材、石材、骨头等材料为载体,通过雕刻的方式创作出立体的艺术作品,表现出原始人类对于形态、材料和符号的独特理解。

•示例: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木雕作品,通过精细的雕刻技术和象征性的图案,传达出毛利文化中的故事和价值观。 4. 蒙面舞蹈 •定义:蒙面舞蹈是指原始社会中戴上面具进行的舞蹈表演形式,具有神秘和仪式感,用于表达对神灵、自然力量或其他重要事件 的敬意和崇拜。 •示例:墨西哥的“日登陆”舞蹈,参与者戴上闪亮的面具,身穿色彩鲜艳的服装,通过舞蹈的方式祈祷太阳神的保佑和丰收。 5. 音乐仪式 •定义:音乐仪式是原始文化中特殊的音乐表演形式,常常与宗教、庆典或其他重要事件相关联,通过声音和节奏引发情感共鸣和凝 聚力。 •示例:非洲马塔姆巴乐队的演出,他们使用传统乐器如鼓、木琴等演奏激情四溢的节奏,为重要的仪式和庆典增添欢乐和热烈的 氛围。 6. 原始雕塑 •定义:原始雕塑是以原始人类对形态和材料的感知为基础创作的立体艺术作品,常常采用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象牙等,表现 出古老而原始的文化特点。

工艺美术史重点

1、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作:(1)大玉龙—原始社会“中华第一龙”(2)人面网纹盆、人面鱼纹盆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1、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会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2、彩陶根据时间先后。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种主要类型做重点介绍。 (1)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花纹具有特色。 (2)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黑白双关是他的特色。 (3)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典型代表:舞蹈纹彩陶盆,特点: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卷纯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 (4)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以人形纹(或称蛙纹)最有特色。 3、彩陶装饰艺术特征: (1)彩陶的装饰位置,一般都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 (2)根据器皿的不同部位,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 (3)在装饰布局上,已注意了从不同视角,体现装饰的完整效果。 (4)从彩陶图案整体看,是以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为主题。 4、彩陶图案中的形式法则: (1)开光法:使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 (2)双关法:双关可分为形体双关和色彩双关两种,形体双关是指一种装饰组织正看是一个形,倒看也是一个形;色彩双关则是指黑白两色都可构成纹样。 5、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6、黑陶的工艺制作,已经采用轮制。制陶工艺有手工的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个极大地技术革新。 7、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是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指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如果说彩陶工艺是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商代的工艺美术 1、青铜是和红铜比较而言的。天然的铜色红,所以叫红铜。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为灰青,故名青铜。青铜时代之前,应当还有一个红铜时代,历史学家称为铜石并用时代。 2、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陶范法或称泥模法。还有一种蜡模法,使用蜡作原料,做成铜器的模型。蜡模法的创造和使用约在商代以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时代,已经有了蜡模法的青铜器实物。 3、青铜器的优点:1、熔点比较低。2、硬度可增高。3、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 4、青铜器根据生活用途的这要分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5、司母戊鼎特征: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这个鼎呈长方

中国原始美术欣赏

中国原始美术欣赏 中国原始美术欣赏 中国的原始美术指的是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时期的史前美术。 中国旧石器时代美术主要体现为石器工具和晚期的一些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打制的石器是出于生存实用目的,他们选用硬质的石料,打制成砾石砍砸器、燧石刮削器等,虽不是自觉的美的创作产物,但仍有其审美价值。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制造的工具形式较为精巧,充分表现出当时人类高明的劳动技艺,例如制作细圆尖锐、针孔窄小、针头尖锐的骨针。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在彩陶以及绘画、陶塑和雕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新石器人们除能制作精良的石铲、石刀、石斧、石凿等磨制工具,在工艺领域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陶器,此外还出现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等工艺门类。他们烧制的陶器在技艺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能在陶器上进行彩绘,将审美与实用紧密结合,著名的“人面含鱼纹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新石器末期的玉器和象牙雕刻制品制作已很精美,有的已超出了实用价值,完全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原始美术历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史前的发明创造与科学技术,并且也折射了我们祖先的观念、意识、情感与精神。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发现的“人面鱼纹盆”,体现了中国彩陶纹最初的结构形式。盆中圆圆的人面,双眼眯成一线,“丁”型的鼻子,尖尖的三角饰物,嘴边的双鱼,以及口沿对称的“米”字纹样,极富神秘色彩。

彩陶盆绘鹳鱼石斧图新石器时代 此幅“鹳鱼石斧图”改变了原始彩陶图案化装饰特征,较具独立绘画的特点。画面左右相对对称,左边是全身白彩、墨线勾眼的长嘴叼鱼的鹳鸟,右面为墨线勾勒的绳索扎缚直立木杆的石斧。此幅画具有象征性,石斧代表权力,鹳鸟代表白鹳氏族的图腾,被鹳鸟叼起的鱼代表敌对氏族图腾。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第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 1到4单元总结——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时代背景:在原始社会漫长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石器成为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以石器工具的水平作为划分不同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期。 二艺术风格: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是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原始设计。 三设计成就:a、从旧石器时期演变成新时期时期;b彩陶和黑陶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标志着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独特成就。c、旧石器是打制的、新石器石工具进步表现为磨光和钻孔技术。 4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A、彩陶文化分为五种类型:a半坡型:1设计特点是小口尖底瓶造型优美,符合力学原理,很适合原始人的打水、提水之功能,是一种简单而优秀的古代设计作品。船型壶又称菱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两边器体上各有一耳,上饰类似渔网的纹样,造型别致灵巧,装饰简朴,是一件优美的工艺品。2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3变现手法: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4风格特点朴质。5距今年代约70000-6000。b 庙底沟纹: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最为典型,小口尖底瓶制成“双唇”式样,而敛口小平底大翁、圆底釜则是半坡型所没有的。2主要以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为主。3表现手法以双关手法和曲边三角形。4风格特点律动节奏。5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 c马家窑型:1以小口的壶、罐居多。2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旋涡的巧妙运用。3表现手法以繁彩和内彩为主。4风格特征旋动华美。5距今年代约5000年 d半山行:1最具特色的是短颈广肩鼓腹彩陶罐,罐体近视球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